把握课程本质,铸造学生语言感受力

|idpi

孙国平 曹在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核心素养也将“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首要维度。如何建构和运用语言,形成语言感受力?这不是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练一练就能解决问题的,教师需要把握语文课程本质,借助丰富的语言材料,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言语经验,在扎扎实实的构建和运用过程中,发展学生语言的感受力。

一、夯实读背基础,铸造规范的语言习惯

培养学生言语经验、发展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光靠读与背是不行的,但如果毫不涉及,甚至是放弃读与背,更是不行的。无论是言语经验,还是语言感受力,都应该是学生在阅读和背诵的童子功中养成的,但这种读和背,不能是机械生硬的,而应该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

1.契合文本逻辑,多种形式地读

不同的内容、不同的主题,作者选择素材的角度、遣词造句的方法都是不同的,这就造就了文本语言有着自身内在的逻辑与规律。因此,教师组织学生朗读文本不能随心所欲,而需要从规律入手,合理选择不同的朗读形式。

以统编版四下教材中雨果的名篇《“诺曼底号”遇难记》为例,这篇小说语言表达极具特色,不同的语言类型,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比如描写海上幽深环境的语句,教师组织学生采用个人朗读的方式,旨在浮现出语言所描绘的画面;描写甲板上人群混乱场景的语句,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集体朗读的方式,重在烘托紧张、危急的氛围;描写船长与大副之间对话的语句,就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旨在感受船长的冷静与机智;描写船长与轮船共沉时和最后评论性的语言,就可以采用配乐读的方式,以突显小说表达的主题。

不同的朗读方式,对应不同形式的语言,让学生的思维契合文本逻辑,朗读就能够激活学生思维,对文本语言形成更深入的感知。

2.契合认知规律,扎实有效地背

语言需要朗读,也需要记忆,但这一板块中所涉及的记忆,是指学生在熟读之后的自然背诵。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说过:很多精彩的语言,如果学生还不能立刻理解,就可以先背下来再说。他还曾经幽默地打过一个比方:先“怀上”,然后再慢慢“孕”。因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鼓励学生契合认知规律,背得扎实、背得有效。

比如统编版六下《匆匆》第三自然段重在表达时间的“匆匆”,以分号的形式罗列了“洗手”“吃饭”“默默”“遮挽”“躺在船上”“睁开眼与太阳再见”等生活中常见的场景。这就形成了这个语段表达的独特规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开火车、小组轮读、男女生交替读等多种形式,以顺应文本语句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自然成诵的过程中,将语段的内容、素材与结构,融入到学生的生命意识之中。

有了多种形式的读和扎实有效的背,学生就融入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形成了语言感受力的基础,为后续深入学习铺平了道路。

二、强化积累悦纳,内化新鲜的语言素材

悦纳与内化是积累的更高级形式,是学生对文本相对陌生的、具有新鲜感的语言,在深入感知与关联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理解之后的积累。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文本中新鲜感的素材,强化积累与悦纳,直至内化到学生自己的语言体系之中。

1.深入理解,联系语境内化

真正具有新鲜感的语言,绝不是指学生没有接触过,而是老词在全新的语境下,焕发出全新的生机。此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具体、丰富的语境,帮助学生积极理解,从而达成内化的效用。

统编版六上《少年闰土》中,作者在第一自然段描写闰土的外貌和动作时,用了一个“捏”字和“扭”字,看似普通,但在具体的情境下,却能散发出独特的意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发现:在皎洁的月光下,在明朗的西瓜田中,那个少年面对猹时的一“捏”一“扭”,一个活脱脱机敏、灵巧的形象跃然纸上。此时,教师就可以顺势组织学生说说:从一“捏”一“扭”这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中,你的脑海中仿佛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此时,学生的思维就好像开了闸口,许多语言一下子涌了出来,他们用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将思维完全浸润在文本的语境之中,更好地推动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

有了这样的想象与理解,学生所关注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字眼或者词语,而是一幅幅生动直观的画面,文本中语言所裹挟的意蕴也扑面而来,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力自然也就提升了。

2.拓展关联,联系生活内化

文本的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不仅与文本中的其他语句形成了逻辑联系,同时也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就需要进行积极的拓展与关联,借助文本和生活的多种资源引导学生内化文本语言。

统编版五下《桂花雨》中,作者为了要早点摇桂花,就“缠着”母亲。此处的“缠”字,很多学生,甚至老师都会忽略,但这个字仅仅就是学生初读时浮现在脑海中的一个动作吗?语言感受力强的学生,就能从这个动作中读出丰富多维的内容。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引导:此处的“缠”,是一个表情,由“缠”字浮现急切的神态;有一些话语,“纏着”时作者会说些什么;还有一套动作,具体是怎么缠的,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丰富联想……一个单独的“缠”字,在联系了语境和生活经验之后,融汇成为了动作、神态和语言于一体的解读体系,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悦纳与内化,不能一味的死记硬背,否则学生将会对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失去应有的赏析动力,最终走向认知的死胡同。鉴于此,语文教学就需要以理解为基础,真正解构文本语言所形成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在深入理解和拓展联系中,真正获取相应的语言经验,促进学生语言感受力的真正发展。

三、推进辨析品味,涵咏精彩的文本语言

随着学生理解意识的发展,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就需要朝着评价和赏析的维度迈进。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辩”中品析,在“品”中得言之意味。

1.辨析:精彩语言,要能真正读懂

精妙语言的辨析,很多学生常常莫衷一是,无法真正读懂,不能感知其精妙之处。因此,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比照资源,鼓励学生在对比中辨析,涵咏文本语言的精妙。

比如统编版三上第六单元《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描写春天树木“抽出枝条”,语言妙在何处,很多学生说不清道不明。此时,教师提供了辨析性资源,比如“长”“冒”字。学生在对比辨析中发现,“抽”字不仅有力量、速度快,同时也有外力的作用,而“长”字的力量感和速度感都不够,“冒”字就失去了外力作用。

对于“抽出”一词的品味,单独要求学生解读,很可能让学生无从下手、捉襟见肘,但教师创造性地提供了辨析性的词语“长”“冒”,引导学生和“抽”进行对比,让学生感知语言有了方向和目标,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品味:精彩之处,要能真正言明

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即认为语言的精妙“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事实上,学生所谓的“不可言传”,很大程度上就是没有能够很好地体悟文本语言的精妙所在,这其实是学生言语感知能力薄弱的一种体现。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体悟,全面品味,将自己所形成的感受表达出来,要能够真正言明语言的精彩之点。

还以统编版教材中《匆匆》一文的教学为例,作者朱自清这样写道:“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这样的语言展现时光匆匆而过的状态,实在是精彩,但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固有的层面上,还需要鼓励学生深入到文本语句的内核中,去体会作者把时间匆匆而去的意象化为“轻烟”“薄雾”,比喻独特,联想新奇。轻烟,薄雾瞬息被“吹散了”,被“蒸融了”,日子稍纵即逝。感受作者所采用的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这种方法所形成的表达效果,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言语经验的获取,需要充分接触并感受文本的言语素材,在深入辨析和品味中,落实学生的言语实践素养,真正为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生长服务。

四、落实学以致用,搭建语言的运用平台

语文教学需要向学生渗透和传授必备的语文知识,但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发展,仅仅依托于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搭建语言运用的平台,在实实在在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1.现身说法,依托文本语境运用

言语运用需要丰富而可感的情境,缺乏了情境的认知,言语运用就无法真正落到实处。鉴于此,教师就需要充分联系课文内容,就地取势,汲取丰富的言语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言语运用。

比如统编版六下中的《石灰吟》是一首典型的咏物诗,借物抒怀是其最大的创作特点。诗人借助于石灰的生产过程,将其与自己一生的经历整合起来,展现了自己高洁的精神品质和远大的人生志向。教学中,教师紧扣最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先鼓励学生想象:诗人于谦遭受陷害,在人生最后一刻走向刑场时,再次想到自己创作的这首诗时,会想些什么呢?在学生交流之后,教师就鼓励学生将自己想象的内容写出来。

这样的练笔就是巧妙地借助了诗歌中的内容情境,将学生的认知性思维朝着更为广阔的认知层面迈进,让学生在想象和表达的过程中,更好地体悟咏物诗“人即是物,物即是人”的特征,将学生的言语经验获取推向全新的台阶。

2.迁移实践,借助生活情境运用

真正的运用,就需要将文本的内在情境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勾连,引领学生在言语实践的过程中,对所积累的语言、对积累的表达方法进行体悟和思考,切实提升学生言语实践表达的能力。

比如统编版六上《草原》一文中,教师紧扣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老舍一行人与主人依依不舍的场景,引导学生从“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特点,鼓励学生进行言语实践,從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曾经经历过的分离场景,鼓励学生将自己从课文中所学习的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融入到自己的迁移实践过程中,及时巩固、巧妙运用,在实践和运用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经验。

语言感受力的培养应该是双向的,决不能止步于单向层面对文本语言理解性的感知与辨析,而需要将辨析品味与迁移运用整合起来,用阅读品味来推动运用,用运用来强化阅读,以此形成回环往复的良性交互,从而实现学生言语能力的不断生长。

因此,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就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逐步学会遣词造句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淀丰富的表达经验,这不是简单地传授相关知识、灌输概念性的术语就能形成的,要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多品多析、多用多思,强化对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提升语言感觉力,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年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2.

[2]孙国平.复述:铸造“舌尖”上的智慧[J].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2019.08:61-65.

[3]周新萍.坚守四大立场,让内容开掘更适切[J].语文天地(小教版),2016.12:32-33.

[4]温儒敏.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六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06.

[5]冯洁.论学生言语品质提升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5.28:9-10.

[6]荀冰畅.语文学科造句训练研究——以人教版1-9年级语文教材为例[D].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2014.11.

猜你喜欢感受力辨析言语卷首语北京文学(2021年7期)2021-08-02诗与感受力(创作谈)星星·诗歌原创(2020年11期)2020-12-03“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1期)2020-05-28创享空间动漫界·幼教365(中班)(2020年6期)2020-05-25“反”教语文 破解文本言语形式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2期)2019-05-28大学文学课堂对话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12期)2018-02-22《世说新语》中的“言语”趣味故事作文世界(小学版)(2017年5期)2017-06-08正误辨析一例福建中学数学(2016年7期)2016-12-03同义词组辨析练习初中生学习·高(2016年9期)2016-05-14

推荐访问:铸造 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