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专题报道的故事化写作

|

□ 郑瑾尧

广播新闻专题的性质与纸媒的特稿类似,篇幅较长,在选题上往往选择那些特别的、有深度的并且有一定新鲜感的题材进行采写。新闻专题记者需要对新出台的政策、往期专题的反馈、新闻背后的内幕故事、小人物的曲折命运、人们生活上的微小变化等方面时刻保持十足的敏感度,要努力在看似平凡的选题中找出事件中的特别之处。

例如,近几年关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的新闻报道非常多,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全国各街道、社区都在为居民开展相关服务,这是记者日常报道的一个重点方向。笔者所在部门有一档《社区是我家》节目,更是重点关注这方面的选题,但时间长了,很多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的专题报道内容开始趋同,多是助浴、老年食堂、护理等常规服务,只是做的人、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已,给人一种“换汤不换药”之感。

2021年秋天,笔者在一社区采访时在宣传栏里看到一则消息,是一居民发起家庭入伙式助餐服务,立即引起了笔者的兴趣。深入了解后才知道,居民张文采一家在居委会监督下,与几户同样被吃饭问题所困扰的邻居形成了一种“善心+专业+低偿”的服务关系,形成了小范围固定化服务模式。这种创新的居家养老模式在该社区属于首创,这一事件此前更是没有被其他媒体关注报道过。笔者迅速跟进采访,最后播发了广播新闻专题报道《吃在一锅的邻里情》,加上部门微信公号同时推送,这篇专题发出后引发了很多关注。同样是关于居家养老的选题,笔者却找到了不平凡的亮点。

再者,同样的职业、相似的经历、不同的采访对象,记者如何把握住每个人的不同之处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者曾经采访过一位名叫李勇的天津援藏教师,他其实本不在此次受访行列,因为他的援藏工作刚刚开始就因为妻子重病不得不中止工作返津。但是,当笔者跟他前期沟通时发现,他的援藏教学工作在回天津后其实并没有完全停止,因为他仍在坚持通过网络跟西藏昌都当地的老师进行交流,把教学经验在网上跟当地老师进行分享,并每周定时检查教学成果,还曾尝试网络授课。他通过自己的方式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援藏教学之路。这篇专题报道一经播发就引起了强烈反响,后来相关教育部门将还在假期西藏的学生接到了李勇所在的学校进行学习。由此可见,故事无处不在,关键要看记者有没有发现亮点的眼光,有时记者多问多听,普通题材的闪光点也会发光。

另外,不论是怎样的选题,要尽量找准小切口,将时代大背景下的大问题用最贴近百姓的微观视角去采写、去讲述,这样才能使报道鲜活、动人、有张力。以小见大,平凡的人或事在特定环境中展现出的“不平凡”,都可以纳入新闻专题采写的选题中,杜绝任何空泛的说教。总之,贴近生活才是选题的第一要务。

既然是要把新闻专题以故事化的手法写出来,那么足够吸引人的故事结构就显得至关重要。在线索过多或是结构太过复杂的情况下,若难以使大众把握重点与主旨,就会让受众产生拖泥带水的感觉,因此要提前对故事进行编码。

广播媒体最大的魅力在于用声音去吸引听众。但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人们逐渐养成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很难有人能耐下心来用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去听一个新闻专题节目。如果在节目的一开始不设置一个吸引听众的点,那么听众就难以有兴趣倾听后面的故事内容。结构更像是一门编织的技术,它无法脱离材料独立存在,需要基于记者获得的材料进行安排,将这些材料串联重组起来。将一篇新闻专题进行分解,会发现它是由很多模块组成的,有片花、有导语、有现场同期声、有主人公采访、有亲友采访、有评述等。每个叙事模块的目的都不同,这些叙事模块根据人的认知顺序以环绕、递进、嵌套的方式组合起来,推动故事不断发展。好的作品,每一个叙事模块的指向都是非常明确的。

对于广播新闻专题来说,一个节目最开始的一两分钟时间是最关键的,如果前面两分钟吸引不了听众,那么换台在所难免,所以要把悬念放在最前面。笔者所在部门有一档《百姓故事》节目开播已有十余年,专注做新闻专题及社教专题采访报道,每期节目平均时长都在20分钟左右。广播及电视专题节目总是习惯在节目开始前制作一个片花进行播放,比起电视有画面辅助,广播纯靠声音,那么就更需要花心思在片花的设计上。

以前,笔者更愿意把最精华的、最精髓的内容放到片花里使用,但是实际上平铺直叙的片花设计根本达不到吸引人的效果,后来经过不断调整,片花由多叙述变成多设问,把悬念埋在片花里,把不寻常的故事细节分散在片花之中,让听众听了片花能够产生了解故事内容的兴趣,从而愿意把节目听下去甚至听完。文章的结构代表着一种叙述战略,故事可以沿着时间来推进,可以沿着空间跃迁,还可以根据事实间的关系铺开,取决于不同的情节特征。

人们之所以喜欢故事,是因为每段故事中都会隐藏着一些深刻的生活哲理,而好故事可以把这些道理不着痕迹地隐藏在字里行间,而不好的故事只是生硬地表达。

所谓新闻专题的故事化写作,就是要抓住一个事件最跌宕起伏的部分进行重点描写,矛盾与冲突才是决定故事好听的重要因素。故事化新闻与一般新闻报道的区别在于,一般新闻报道只注重告诉受众一个新闻事件的结果,而故事化的新闻不仅关注事件结果,更重视事情的发展过程,注重展现故事的动人情节,多面塑造人物,让人物的个性、情感、喜怒哀乐都展现在受众面前。要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融入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这些因素互相搭配、融合才会是一篇优秀的新闻专稿。

故事化的写作方式增强了新闻专题的可听性,使新闻专题充满了人情味和趣味。普利策新闻奖获得者美国记者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实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也就是说,新闻故事化需要用形象的事实进行报道,把握事件中的细节,尽可能地寻找事件中蕴含的戏剧性和带有矛盾冲突的情节,并且抓住它着重进行描写。很多时候,一线采访记者接触的人物或者事件有可能早已被其他媒体采访报道过多次,如何把一则也许并不新的新闻写出新意则是对记者水平的一大考验。

一样话百样说,一个人一件事也肯定不止一面,在进行故事化的写作时记者前期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在前期准备中,记者应该先从采访对象周边的人入手,去听听旁人对故事主人公的评价和印象,以便于更立体地了解采访对象。尤其是对一些已经被多次采访的采访对象,从他周边的亲友那里也有挖掘出更多未被曝光的信息的可能性。采访本身就是完善一个故事的过程,需要提前多做准备。每个非虚构的故事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周边对象采访,对于广播来说,采访对象越丰富就越能增加节目的可听性。一个具体的人或一件具体的事,在不同人眼中关注到的细节是不同的,评价更是不同的,而这些不同是一种碰撞,可以使一个人更立体,一件事更完整,以达成更好的节目效果。

在选定选题、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完成采访并设计好报道结构后,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就是细节描写。基于媒体的信息高效传播特征,记者应该首先保证效率,信息量大的稿子应该抓紧写作,抓紧发布,抢占先机,保证新闻“新”的价值。

在写一个故事时,尤其是新闻专题,把一个人或一件事的某一点讲透讲活,比面面俱到的写法更能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会使报道更有力量。确定一个要重点描写的细节,可以帮助故事尽可能地深度延伸。

细节写作是精彩传达事实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广播媒体,记者要把采访时看到的用现场同期声加上语言精准描绘出来,让听众一听就可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细节描写比用概括性语言描述效果要好得多,比起看的方式,听的方式更能给营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需要注意的是,细节描写不等于虚构,更不等于堆砌辞藻,新闻真实性原则永远是第一位的,抓住细节进行描写是为了更好地还原现场,应注意少用形容词,平实的文字往往更有力量。

另外,在描写细节的同时要注意节奏感的营造。过多的细节描写或过多的叙述,都可能会使听众产生听觉疲劳,所以应注意节奏感,夹叙夹议,适当部分用音乐烘托氛围。有时记者在采写新闻专题时,容易把自己的情绪带到文字中,听众很容易就能从报道里听出记者的立场。但其实新闻专题跟其他新闻类型一样,都必须是冷静客观的,记者不可以把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表露在报道里,客观真实的写作更为重要。

有时记者会选择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叙事,通过自己对现场身临其境、耳闻目睹的观察和感知讲故事,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让听众在听的过程中情感上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对新闻事实的报道形成认同感。有的时候,记者只负责记录下看到的一切,不表露自己的感受,这一般是第二人称视角。记者从旁观者的视角捕捉最有新闻价值的、公众想知道但还不知道又应该知道的新闻事实,使专题报道基调保持冷静客观。还有的时候,记者会用第三者的视角进行写作,也就是借由他人对事实进行客观叙述。总之,一定要结合具体的素材选择合适的视角,记者本身要敢于跳出固有的写作套路,才能有助于创作,并且故事的结构安排必须符合逻辑,要能够前后自洽。

写作视角应该根据具体报道的人或事进行选择,谁在说,对谁说,以什么形式说,以什么立场说,视角要解决的是作者、人物和听众之间的距离和关系。衡量一个报道是否选对了视角,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记者在写稿时是否感觉到顺畅。如果怎么写都不顺,那么很可能就是视角选错了。不同的视角,体现着记者对故事的理解和对传播效果的追求。总体来说,用第一人称视角进行写作会让听众感觉亲切,有身临其境之感,也比较容易写出个人风格。

如果用第二人称的视角进行写作,写不好会有说教意味。而第三人称视角的写作,虽然听众会感觉跟自己距离比较远,但会有更大的写作空间。像一些时间跨度比较大的、人物关系相对复杂的新闻故事,用第三人称的视角进行写作所呈现出的效果一般比较好。但无论如何,视角都是要为叙事服务,有的故事视角的选择是多选项,有的则是单选项,记者应该注意甄选。

网络新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缩短了受众与媒体之间的距离,传受双方可以随时互动。传统媒体的融媒体改革也要适应受众信息接收习惯的变化,放下身段研究受众需求,适应新的传播生态和传播特点。

当前,人们碎片化的阅读习惯已经对传统媒体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并且这个冲击是多方位的。新媒体传播新闻的速度不仅快,而且能满足各类受众的需求。现在各传统媒体也在努力适应新媒体的发展,纷纷开设自己的官方新媒体平台。有人说,现在受众追求的是“短、平、快”的新闻,新闻专题报道篇幅那么长,没人爱听,写得长也没意义。但笔者认为,听众不爱听,一是选题不够好、不够深刻,二是写作不够生动,没有讲好故事。广播记者应该充分利用好现在的新媒体平台,对自己的专题报道进行有益补充,并针对当前人们的阅读和收听习惯改变自己的写作习惯。

媒体融合当前是大势所趋,在这一背景下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能更好地承担舆论引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等使命,只有积极适应这种变化才能实现全面转型。笔者所在的《百姓故事》节目组就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天津百姓”,利用这个平台,记者将在广播报道里没能展现的内容都呈现在这里,并配以图片、视频还有音乐,以求更丰富而立体地讲述专题报道里的故事。新媒体平台也可以及时收到听众对节目的反馈。很多时候听众的意见和建议,恰恰是记者当时未能没有考虑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记者未来的写作思路,而且通过听众可以收集更多基层未被发掘的素材,这对采写工作的开展也是一种促进。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有深度的报道一直都是受众喜欢的,它不受体裁的限制,只是受碎片化阅读方式的冲击,深度阅读的长篇大论失去了一定的优势。而事实上,有深度的报道跟新媒体并不冲突,记者应该利用好新的传播手段来引导受众进行适当的深阅读,逐渐提升节目受众面及影响力。

当前广播新闻专题的故事化写作方式已经越来越被重视,广播记者要立足广播的传播特点,尽可能地发掘独特的、有深度的选题,在创作中注意视角的选择、结构的合理性及节奏感,在把握细节描写的同时将动人的故事如实奉献给听众,进而使广播新闻专题报道真正让听众爱听、想听,这才是广播新闻专题发展创新的必经之路。

猜你喜欢 听众选题广播 新年刊智族GQ(2020年2期)2020-03-20听众东方少年·快乐文学(2018年2期)2018-03-13周二广播电视北京广播电视报(2017年34期)2018-02-28周三广播电视北京广播电视报(2017年36期)2018-02-28周二广播电视北京广播电视报(2017年25期)2018-02-23周四广播电视北京广播电视报(2017年25期)2018-02-23选题有误故事作文·高年级(2017年11期)2017-11-15怎样让竞职演说“挟持”听众读者(2016年18期)2016-08-23表达心情意林(2014年18期)2014-09-23休闲一刻时代风采(2009年11期)2009-08-05

推荐访问:专题报道 写作 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