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证明十六篇

|idpi

浙江公务员考试论坛http://

九、证明

证明是由论题或论据两个部分通过论证方式而组成的。论题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明的判断。论据是用来证明论题真实性的那些判断。

证明与推理是有密切联系的。证明总是借助于推理来进行的。论据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题相当于结论,论证方式相当于推理形式。任何证明的过程都是运用推理的过程,没有推理就无法构成证明。

(一)证明的逻辑原则

充足理由原则是证明的逻辑原则。充足理由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在思维过程中,任何正确的思想必须有充足理由。或者说,在推理和证明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的,总是有其充足理由的。充足理由原则的公式是: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

公式中的“A”表示证明中被确定为真的思想(即论题),我们称之为推断;
公式中的B表示用来确定推断“A”真的一个或一组判断(即论据),我们称之为理由。由于B真而且B能推出A,所以称B是A的充足理由。

具体地讲,充足理由原则的逻辑要求包括下列两个方面:第一,作为理由的判断应当是真实的;
第二,理由和推断之间应当具有逻辑上的必然联系。换句话说,推论应当符合逻辑规则,推理形式应当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充足理由原则的要求是:必须根据真实的判断和正确的推理形式来推出新的判断。因此,充足理由原则体现了证明过程中真实性和正确性的统一,体现了正确思维的论证性的特点。

违反充足理由原则要求的逻辑错误是理由不充足。它有两种表现:第一种表现是理由本身是虚假的。比如,和平主义者提出了“反对一切战争”的口号,他们的理由是:“一切战争都是非正义的。”这个理由本身是不真实的,因为只要有战争,就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之分。一切推动社会历史前提的战争,例如农民革命战争、民族解放战争就是正义的战争。所以,和平主义者依据的理由是虚假的、错误的。从逻辑上讲,这种错误叫做“虚假理由”的逻辑错误。

实或推理将这些不同论题一一予以否定,从而证明我们所要证明的论题为真的一种方法。可见,穷举法实质上是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和完全归纳推理的联合运用。

下面举一例;

■在巴基斯坦影片《人世间》中,女主人公拉基雅的丈夫恶贯满盈,最后被人枪杀。凶手是拉基雅?拉基雅确实是开了枪的呀!老律师曼索尔把这个善良的妇女从绝境中解脱出来。这位正直的律师根据充分的理由证明了拉基雅不是杀死她丈夫的凶手,她是无辜的。曼索尔是这样证明的:

如果拉基雅是凶手,那么她手枪中的五颗子弹必然最少有一发打中了她的丈夫。而现在经过现场检查,她手枪中的五发子弹都打在对面的墙上,打在墙上,当然没有打中她丈夫。再有,如果拉基雅是杀死她丈夫的凶手,那么,子弹一定是从正面打进她丈夫的身体的,因为拉基雅是面对面地对她丈夫开了枪。但是,经过法医检查,尸体上的子弹是从背后打进去的。

在这个例子中,老律师曼索尔用了两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通过这两次演绎论证,证明了“拉基雅不是凶手”这个论题。

(三)证明的规则

Ⅰ、关于论题的规则:

1.论题必须明确

违反这条规则,在逻辑证明中叫做“论旨不明”

2.在同一证明过程中,论题应保持确定

违反这条规则,在写作上叫做“跑题”,在逻辑证明中叫做“转移论题”。例如,某人本来是要证明“必须重视体育锻炼”这一论题的,但他却大谈“如何展开体育锻炼”,这就犯了“转移论题”的逻辑错误。

Ⅱ、关于论据的规则

1.论据必须真实

在证明中论据不真实,就会犯“虚假论据”的逻辑错误。如:“亚里士多德曾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为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转的。”而所谓“日月星辰都是围绕地球转的”这一论据是假的。所以,这一论证就犯了虚假论据的错误。

论据不真实,还表现为“预期理由”的错误。所谓预期理由的错误,是指在证明时所用的论据本身还是一些真实性尚未得到证明的判断。比如,曾有人为了证明“火星上是有人的”,而提出的论据是:“用望远镜观察火星,可以发现上面有不少有规则的条状阴影,而这就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因此得出结论说:“火星上是有人的。”这个证明就犯了预期理由的错误。因为,他所提出的论据“火星上的有规则的条状阴影是火星人开凿的运河”,这个判断本身是否真实还未确定。

2.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论题来说明

这就是说,在同一证明过程中,论题与论据不能互为论据,否则就会犯“循环证明”的逻辑错误。如,有人试图以从海岸上看远处的行船总是先见桅杆后见船身这一现象来证明地球是圆的。但是,若问为什么从海岸上看远处的行船总是先见桅杆后见船身呢?这又有待于“地球是圆的”这一判断的被证明。由于这个论据的真实性还是依赖于这个论题的真实性的被证明,因此,这样的证明等于是绕了一个圈子,结果仍然什么也没有证明。

Ⅲ、关于论证方式的规则

论证方式主要有一条规则,即论据和论题之间应有必然的逻辑联系。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推不出”的逻辑错误。这种逻辑错误常见的有以下四种:

1.证明中采用的推理形式不正确。比如,有人说:“这人个子这么高,一定是个篮球运动员。”然而事实上并非所有高个子都是篮球运动员,“个子高”和“为篮球运动员”这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如果我们把这一错误的证明中包含的推理形式表述出来,那就是:

篮球运动员都是高个子,

此人是高个子,

所以,他是篮球运动员。

不难看出,这一推理违反了三段论的推理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逻辑错误。这样,即使两个前提都是真的,但由于前提与结论之间无必然联系,结论并不一定真。因而论据虽真,却证明不了论题的真,这就是证明中的“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2.论据和论题不相干,即证明中的论据虽然也可能是真实的,但却与所要证明的论题毫无关系。用这样的论据当然是判明不了论题的真实性的。例如,有位年轻人在谈论自己学习不好的原因时说:“我想,自己脑袋小,知识装不进,学习不好的原因就在这倒霉的长相上。”这

位年轻人所自己学习不好的原因归之于长相不好(脑袋小),显然是不科学的。其思维过程中就包含了这样一个逻辑证明:用“我的长相不好”作为论证来证明“我的学习不好”这一论题。而我们知道,学习的好不好同长相好不好(脑袋大小)是毫不相干的。因此,这位年轻人的证明也就包含了“推不出”的逻辑错误。

3.以人为据。这是一种常见的“推不出”的逻辑错误。这是在论证过程中,为了论证一个判断的是否真实,不是以事实和已经证明的科学原理为依据,而是以与这一判断(论题)有关的(或提出的,或支持者或反对者)的人的权威、地位、品德作为论证这一判断真假的依据。通常所说的“因人纳言”或“因人废言”就是犯了这种错误。所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用“办事者年纪轻”为论据来证明“年轻人办不好事”,也属这类错误。

4.以相对为绝对。这也是一种常见的“推不出”的逻辑错误。这种错误是在寻找论据的时候,把在一定条件下的真实判断当作无条件的真实判断,也就是把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正确的东西,当作在一切时间、地点、条件下都是正确的东西,并以此作为论据来进行证明。

本文所说的“计算机思维”,指的是“计算机象人的大脑那样的工作”。由于我们目前对人类大脑工作的原理还至少处于半无知的状态,我们也就无法确切地界定什么是思维。这样,我们就只能换另外一种方式来讨论 “计算机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即把“计算机能不能思维”这个问题改变“计算机能不能象人的大脑那样工作”这样的问题来讨论。

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的计算机科学家预言“能够思维的计算机”很快就会问世。但是,到目前为止,即使全世界最高级的计算机也还始终只是一台按照人编制的程序工作的“机器”。

在现代机器刚刚发明出来之时,不少人希望能够制造出一旦发动就不再需要新的能量、能够永远运转不停的“永动机”。后来,科学家们能够最终能从理论上证明“制造永动机”的不可能。我们现在虽然不能象科学家们证明“永动机不可能”那样证明“计算机不能思维”。但至少可以从逻辑上对这个问题作出一个初步的判断。

一、从计算机语言的角度证明计算机不能象人的大脑那样工作

许多计算机科学认为将来的计算机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人类使用语言思维,计算机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语言。这样,计算机最终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

在这里,赞同计算机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的计算机科学家犯了如下逻辑上的错误:先把人类思维简单地等同于语言思维,再把计算机语言简单地等同于人类语言。这样,人是用语言思维的,凡是能够使用语言的“事物”---不管是人还是机器,都能够“思维”。我们可以通过人类语言和计算机语言的对比来证明:在现有的计算机硬件水平上,无论采用什么高级的计算机语言,计算机都不可能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

1.人类自然语言的特点

人类自然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认知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由于人类自然语言同时要满足这三种功能,它就必须达到如下要求:思想、方法、对象三者同时融于语言之中。这就是人类自然语言的“三位一体性”。如果没有这种“三位一体性”, 人类自然语言对人类就失去了意义。试想,如果我们用语言交流,双方却不能通过语言知晓对方的思想和思维的对象以及方法;
我们用语言认知,却不能用语言把握对象、掌握方法和认知目的;
我们用语言思维,我们却不知用的什么方法,思维的对象是什么,用什么观念控制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语言对人类还有什么意义呢?与此相应,人类自然语言要同时满足这三个功能,就必须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这也就人类自然语言的“说不准原理”,即在任何一种语境中,语词所指称的对象都只是相对确定的。

人类自然语言的这种“说不准”的特点决定了人类大脑思维过程的模糊性。现代神经生理学和神经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已经证明,人的大脑左、右半脑是有相当分工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语音语词存储在大脑的左头脑,视觉表象或“图景”存储在大脑的右半脑。大脑思维过程的模糊性就是,人类大脑左半脑中的语词与右半脑中的“图景”是一种非常模糊的对应关系。这种模糊的对应关系使得人类大脑根本不可能象电脑那样快速准确地“计算”。然而,正是这种模糊性给人类以极大的适应性,使得人类能够在极端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人类自然语言具有极大的模糊性,但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外部世界通过视觉进入人类大脑右半脑的信息具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和确定性,大脑右半脑处理这些外部信息的机制具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和确定性,大脑左半脑的语词与其指称的大脑右半脑的“图景”

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和确定性,人类在交流过程中使用的语词对外部事物的指称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和确定性。人类依靠这一定程度的同一性和确定性,通过相互交流达到一定程度的合作,通过在这种合作过程中不断地试错,进而有效地适应环境。这样,人也就成为万物之灵。

2.计算机没有主体,计算机语言没有思想

我们是否能在现有的集成电路的技术之上,“创造”出一种新的计算机语言,使计算机能够象我们人类大脑那样工作呢?这似乎是不可能的。计算机是没有“主体”的。一个没有主体的机器却要使用必须有主体才能使用的语言,似乎从逻辑上也说不通过。现有的计算机的命令语句全部是祈使语句。而人类自然语言中,每一句话都包含着说话的主体,只是我们习惯地省略掉了这个主体。比如,我们对某人说“Copy the file.”时,全部语句是“I want you to copy the file.”在这里,“I”是主体,“you”是“I”祈使的对象,“to copy the file”是“I”祈使的对象的行为。而在计算机语言中,“I”是我们操作计算机的人,“you”则是计算机,“to copy the file”则是计算机的行为。我们通过对计算机语言的分析,也可以看出,计算机是没有主体的。在我们还没有创造出具有主体性的计算机之前,我们不可能为计算机“创造”出一种能够使用必须具有主体性才能使用的语言。

计算机之所以能够比人类大脑更加快速准确地“计算”,正是在计算机克服了人类自然语言上述“三位一体性”的“缺陷”。计算机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的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硬件与软件的分离、程序与数据的分离。这实际上也就是将我们人类自然语言中的思想与方法、方法与对象、思想与对象实行了分离。由于这些分离,使得计算机的程序语言中的命令与数据,都能非常精确地指称计算机内存里面的确定区域。这样,计算机“计算”的时候,就不会象人类大脑那样,左半脑中的一个语词指称的是一个几乎难以确切地划分出“边界”的右半脑中的图景,而是一块有着确定“地址”的内存区域。这样,计算机就能够达到快速准确地“计算”了。

计算机语言没有思想。计算机语言的“思想”存在于编制程序的人的大脑之中,这就将使计算机语言的思想与方法分离了。计算机的程序语言是一种高度形式化的语言,这种语言与它要处理的对象是严格分离的。而计算机语言所要处理的对象,仅仅是数据。即使我们称现在的计算机能够处理“图象”和“声音”,它也是把这些图象和声音变成了数据之后进行处理的。这样,计算机语言又达到了方法与对象的分离。由于计算机语言没有思想,当然就谈不上思想与对象的分离。而我们之所以能够有效地利用计算机,其中最关键的一条也就是我们把需要计算机处理的信息变成了“数据”。这同样使得我们的思想---我们不同的人之间的关于世界的看法与对象分离了。因为,数据一旦采集之后,就成为一种“客观”的东西,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观点看待和处理这些数据,但是,数据本身却不会变化了。由于计算机语言能够达到帮助我们人类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使思想与方法、方法与对象、思想与对象三者之间达到非常有效的分离,计算机也就能够为我们做很多的工作。而这一点,则正是计算机的优势。

3.现有的计算机不可能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

通过从计算机语言的角度对计算机的功能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能够使用计算机语言使计算机好好地为我们工作,正是因为计算机语言帮助我们克服了人类自然语言“三位一体”的“缺陷”,使人类自然语言中的思想与方法、方法与对象、思想与对象在计算机语言中产生

了较高程度的分离。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能够在我们生活中起到那样巨大的作用,最基本的原因就是硬件和软件的分离、程序和数据的分离。硬件和软件的分离并不仅仅只是在计算机技术之中,现代任何工程技术就实行了这种分离。现代大工业机器生产,其硬件和软件都实行了分离。否则,人们不可能在全世界各地生产元部件,然后再在产品的需要地组装。今天,人们可以在全世界各地生产计算机的各种元件和部分,也是由于人们共同使用的是高度形式化的数字逻辑和机器语言。而程序和数据的分离,则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中的一项最重要的革新,计算机网络充分利用了这种技术,使得人们可以在世界各地相对独立地编制程序和收集数据。而这些程序和数据却可以通过网络使各种不同的计算机共同享用。

从上面的证明中可以看出,计算机能够达高速、准确地“计算”,其关键原因就在于计算机没有主体,计算机语言没有思想。这就使得不同的人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计算机使人类的思维过程中将思想、方法和对象分离开来。由于这种分离作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的、不同语言的人们可以在计算机网络上共享信息资源。

在计算机语言的思想、对象和方法的分离的基础上,计算机语言中的命令、变量和常量与计算机存贮器里面的一定的区域有着严格的指称关系,这样,计算机就能够快速、准确地寻址和计算。尽管现代高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及其准确性令我们吃惊,但是,由于计算机是一台没有主体的机器,计算机语言是一种没有思想的语言,要这种使用没有思想的语言的没有主体的机器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是根本不可能的。并且,我们不可能创造出一种具有“思想”的计算机语言,让没有主体的计算机使用。这似乎在逻辑上是始终讲不通的。就象人类教动物学说话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但目前还没有成功的一例。动物之所以不能象人一样的说话和思维,就是无论如何,它们是没有主体的。计算机的内部结构比动物的大脑不知简单多少倍,让这样简单的、没有主体的机器使用人类这样复杂的语言、象人的大脑那样工作,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二、从计算机硬件的角度证明计算机不能象人的大脑那样工作

既然我们不能让没有主体的计算机使用具有思想的语言,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制造出某种具有主体的计算机,使其能够使用某种具有思想的语言,象我们的大脑那样工作呢?从逻辑上来说,这似乎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主体性”的产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自组织过程。要制造出一种具有高度自组织过程的计算机,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1.人类难以制造出象大脑神经细胞那样复杂的计算机“元件”

如果我们要制造出一台具有高度“自组织“过程的计算机,首先就必须使这种计算机的“元件”具有某种“独立性”。目前人类的制造技术虽然达到了极其高级的水平,但是,要制造出象大脑神经细胞那样的“元件”还是非常困难的。尽管目前的神经网络计算机或生物技术似乎有了一些“起色”,但与人类神经细胞相比,差距还是十分大的。人类大脑的神经细胞是生命进化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的产物。到目前为止,人类还只是了解到其运行机制的极其有限的内容。

2.人类没有能力将类似于大脑神经细胞的“元件”装配在一起

即使人类能够制造出象大脑神经细胞那样复杂的元件,人类有没有技术将其“装配”得象大脑

神经网络那样工作。目前的计算机能够这样快速地工作,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计算机的集成电路中的各种各样的“开关”的连结没有人的大脑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神经末梢连结那样复杂。如果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程度达到了能够把现在的一个个的“开关”变成象人的大脑中的一个个的“神经细胞”一样的机制,人类也可无法将这些神经细胞连结在一起有效地工作。因为,这些“神经细胞”有了某种“独立性”,其“行为”也就具有了相当程度的“任意性”,计算机科学家也就再也无法让它们象现在的集成电路中的“开关”那样按“规律”活动了。人类神经细胞连结成神经网络,是人类生命进化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的结果。在这个进化过程之中,神经细胞通过其神经末梢的电子跃迁、离子藕合的过程经过了长期的环境适应和内部调适。这个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并且仍然还在进化。就目前人类的知识和技术,以及人类智力的有限性,要想人工制造出象人类大脑神经网络这样的“造化之物”是极其困难的。

3.计算机科学家没有办法将上述“装配”方法说出来

即使个别的计算机科学家碰巧想出了某种能够将这些复杂的元件连结在一起的方法,这个计算机科学家也难以将这种方法“说”出来。现代科学技术能够产生巨大的作用,关键的愿意是因为科学家具有“科学”这种共同语言。科学家能够通过学习和使用这种共同的语言进行合作。某个计算机科学家或许能够通过自己的反复操作、或偶然的机遇将某些类似于大脑神经细胞的“元件”连结在一起,使其正常“工作”。但是,如果这个科学不能使用共同语言将这种方法表述出来,其他的科学家也就难以学习这种方法。这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小人”们创造出无数世界领先的技术,但由于中国古代的文字语言只供“君子”论“道”而不论“器”,中国古代也就没有一种有效的语言将这些技术转化为人类可能普遍享用的科学。

4.计算机科学家没有能够进行共同操作的形式化语言

即使个别的计算机科学家“发明”了能够说出这种方法的“私人语言”,计算机科学家也难以用其作为交流的工具。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共同的语言,但是,这种语言还必须高度形式化的语言。如果某个科学家能够用自己的“私人语言”表述这个过程,其他的科学家或许能在一定的程度上理解某个科学家所说的,但是,这种语言并没有高度的形式化,科学家难以用这种语言进行某些可重复性的操作,科学家也同样难以使用这种方法。现代计算机的研究和制造是在无数的计算机专家分工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分工合作的基础,从硬件的角度来说,就是计算机专家能够合作标准的计算机机器语言---实际上就是数字电子线路语言。从软件的角度来说,就是可以共同使用的高级程序语言。如果没有这两种高度形式化的语言,计算机的研究和制造、计算机的推广和使用都是不可能的。

通过上面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人类难以制造出象大脑神经细胞那样复杂的计算机“元件”;
第二,即使制造出这样复杂的元件,人类难以将其有效地“装配”在一起,让它们正常的“工作”;
第三,即使某些科学家能够在经验上想出某些办法让将这些元件装配在一起“正常”的工作,但这些科学家无法将这种方法“说”出来,第四,即使这些科学家用“私人语言”将这种方法“说”了出来,但由于这种语言不可能形式化,其他的科学家也难以理解。由于这四个方面的原因,要从计算机硬件的方面来制造出“象人的大脑那样思维”的计算机似乎也是不可能的。

三、计算机不能象人的大脑那样工作

通过上面从计算机语言和计算机硬件两个角度的论证,我们知道,要使计算机能够象人类大脑那样思维,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必须制造出具有“主体”的计算机。

第二,必须创造出具有“思想”的语言。

第三,必须使这种具有“主体”的计算机接受这种有“思想”的语言。

要满足第一个条件,就必须制造出具有一定“独立性”和“任意性”的计算机“元件”。人类要制造出这种具有一定“独立性”和“任意性”的“元件”的可能性是非常之小的。因为人类大脑神经细胞是生命进化的产物,其复杂程度是现在的集成电路仅仅用“开关”来控制电子流动难以比拟的,也是人类难以在实验室内控制生产的。并且,即使制造出具有某种“独立性”和“任意性”的元件,人类就不可能让它们按人类的“意志”装配在一起。因为使用语言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科学语言说明复杂系统具有如下困境:仅仅描述单个“元件”的行为,并不能说明整体的行为;
描述整体的行为,就只能是极为近似的。用这种极其近似的语言描述这种新的类似于神经网络的整体状况还勉强,要用这种语言制造计算机,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人类制造出某种具有“主体”的计算机的希望是非常眇茫的。制造计算机是一个复杂的合作过程,在这个合作的过程,没有形式化的共同语言,合作就无法进行。

前面我们已经说明,在现有的计算机技术条件下,仅仅使用软件的方法即依靠计算机语言的发展是不可能计算机象人类大脑那样思维的。这样,即使我们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到了能够满足上述第一个条件的水平,我们也难以为这些计算机“创造”出一种有思想的语言。

即使我们同时满足了制造出了一部有主体的计算机,创造出了一种有思想的语言,我们也不可能将作为硬件的计算机和作为软件的语言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如果这些机器具有了“主体性”,他们自己就会“创造”自己的语言,它们怎么还会接受人类为它安排的语言呢?

这样,我们可以说,就人类的智力和技术水平,要使计算机能够象人类大脑那样工作虽然难以说是不可能的,但确实是极其困难的。

四、计算机思维的神话产生的逻辑原因

很多计算机科学家之所以相信计算机能够思维,是因为他们犯了如下的逻辑错误:一是把思维等同于语言思维,二是把计算机语言等同于人类自然语言。由于这两个等同,计算机科学家自然就会产生第三个等同:把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等同于大脑思维过程。

我们要对某些超越了人类认知能力的事物作出解释,一般采用的是用某种神秘的“实在”来解释它。由于我们对自然和社会运转的规律所知甚少,我们就用“上帝”、“天道”之类的东西解释自然和社会所发生的一切。由于我们对我们的“精神”所知甚少,我们用“灵魂”解释我们的“精神”。由于我们对我们的历史还所知甚少,我们就用“文明”或“文化”来解释我们的历史。虽然计算机是由人按照一定的自然规律制造出来的,但由于其内部工作过程的复杂性和层次性,普通人要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也是非常困难的。计算机科学家可以用专业术语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解释得清清楚楚,但是,这些解释对普通人来说,无异于“天书”。

这样,科学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就必须用“拟人化”的方法和语言解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然而,面对一个由人按照一定的规律制造出来的计算机,计算机科学家不可能再用“灵魂”、“精灵”之类的话语来予以说明:计算机科学家不可能说计算机之所以工作是因为其内部有一个“小精灵”。在这种情况下,选用什么样的话语来解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呢?“思维”就是一个最恰当的术语。如果我们说计算机能够思维,任何人都会“理解”这个工作过程,尽管普通人几乎没有对“思维”做过什么研究,但任何人都时时刻刻在思维。使用“思维”这个术语解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科学家和普通人之间就有了“共同语言”。从使用“思维”这个术语解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开始,计算机能够思维的神话也就开始产生了。或者说,当计算机科学家开始用“思维”这个术语解释计算机的工作过程,相当一部分计算机科学家也就开始相信计算机能够思维,计算机科学家也就开始制造“计算机能够思维”的神话

对于计算机科学家,什么是思维呢?计算机科学家一想到思维,自然就会想到语言。无论谁都知道,我们的有意识的思维是利用语言进行的。一想到语言,马上就把计算机程序语言与人类自然语言等同起来。这样,如下的结论就会自然产生:思维就是语言思维,计算机使用语言处理信息,人使用语言进行思维,计算机也就能够象人一样思维。

很多计算机科学家之所以产生相信“计算机能够思维”,其重要原因之一是通过计算机工作过程和大脑工作过程的“形式上的”对比,发现了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信息处理”。计算机能够“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而我们人则同样可以接受信息---听、看、阅读等,储存信息---记忆,处理信息---思考,输出信息---说、选择性地看、作出反应、阅读等。这也就是说,大脑工作过程与计算机工作过程有着某种形式上的可比性。本来,类比是人类把握外部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形式化的类比更人类思维的一种最重要的方式。利用大脑工作与计算机工作的类比,得出某种形式上的一致性,并用这种一致性做为探索大脑奥秘的某种手段,这一切都无可非议。但是,仅仅因为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方式和人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反应的方式具有某种形式上的可比性就把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过程和大脑的思维过程看作相同的东西,首先就犯了一个逻辑上的重大错误。

前面我们已经说明了人类自然语言与计算机语言的差别。我们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并不是说语言就是思维。而我们之所以经常产生语言就是思维的错误结论,正是因为前面所说的语言的“三位一体”性---即我们的思维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对象都融合在语言之中。然而,在计算机语言中,这种三位一体性得到了严格的分离。这样,计算机就不可能象人类大脑那样思维。同时,这也是计算机能够在“计算”方面比人类大脑迅速准确得多的原因。

计算机能够思维的神话就依靠如下的逻辑得以产生:人能够思维,思维就是语言思维---任何能够使用语言的事物也就能够思维;
计算机能够使用计算机语言,计算机也能够思维;
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信息处理的过程,大脑思维的过程也同样是信息处理的过程,计算机能够进行信息处理---计算机能够象人的大脑那样工作---计算机能够思维。

我们的大脑还是一个十分神秘的东西。正是由于这种神秘,我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就必须时刻留心这种神秘性带来的不利作用。因为,稍不留神,我们就会得出荒谬的结论。把思维等同于语言、把计算机语言等同于人类自然语言、再把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同于大脑思维,这就自然会得出计算机能够思维的结论。当我们把思维与语言区别开来,了解了计算机语言与人类自然语言的巨大差异,了解到计算机信息处理与大脑思维之间的巨大差异,我们就不会盲目信从“计算机能够思维”这个神话了。

第三章复习

对当关系性质

1.矛盾关系: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2.反对关系:不可同真,可以同假。

3.下反对关系:不可同假,可以同真。

4.差等关系:上真下真,下假上假。

命题变形推理

换质法:两变两不变

1.变:变质、谓项变成矛盾概念;

2.不变:主、谓项位置不变、量不变。

换位法:一变一不变

1.变:主、谓项位置变。

2.不变:质不变。

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

三段论

1.三段论规则

2.三段论的格式

3.周延性。

4.三段论有效性的检验

5.省略三段论的检验

6.三段论证明

例:一组三段论包括两个有效三段论,它们的大前提和结论都不同真不同假。请列出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有效三段论形式(以组为单位,两个三段论为一组),并写出推导过程。

证明:

1.结论与大前提都是矛盾关系。为AO或EI。

2.结论为AO,结论为A的是第一格AAA式。

结论为O的,大前提一定是MOP,小前提是MAS,

第一格AAA式与第三格OAO 。

3.结论是EI,结论为I的,其大前提为MIP或PIM,小前提为MAS。

结论为E的,大前提为PEM或MEP,小前提为SAM。符合条件的有:
第一格EAE式与第三格IAI式;
第一格EAE式与与第四格IAI式;
第二格EAE式与第三格IAI式;
第二格EAE式与第四格IAI式。

共五组

证明上帝存在的八个逻辑推理

1.万物有源,源头为上帝

横贯南美的亚马逊河、一泻千里的尼罗河、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波涛汹涌的密西西比河,都有自己的发源地;
本格拉寒流、秘鲁寒流、莫桑比克暖流、圭亚那暖流,都有自己的来源处;
里约热内卢--伦敦航线、洛斯安赫莱斯--巴黎航线、火奴鲁鲁--马尼拉航线、巴黎--科伦坡航线,都有自己的起点.

我们常用的所有工具,从铅笔、针、铲子、勺子、钳子到汽车、电脑、打印机、摄像机、机床等等;
我们使用的物件,从琴棋书画、手表闹钟、桌椅板凳、鞋袜衣帽到茶杯暖瓶、台灯电话、冰箱电视等等,凡人类创造的一切,都有它们的起源,不是凭空而出。

我们家里养的猫、狗、羊、猪等都有一个来源,即使园中载的牡丹芍药、桃梨杏果等植物也不是凭空而来,可以追溯其原始渊源。

音乐文字、艺术医术、理论方法、法术方术、公理定理等等无一没有来源。

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亚洲黄人、阿拉伯人和巴西人,无一不是自己祖先的子孙。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沃野千里的尼罗河三角洲、辽阔的亚马逊冲积平原、银装素裹的南极冰川,没有一处不是形成于沧桑变迁。

万物有源,那么地球呢?太阳系呢?宇宙呢?同样也有起源。

一切都有起源,那么,必然有一个最初的源头,这个最初源头就是上帝。

2.万物在动,初动力来自上帝

群山在旋转风在舞,河水在流淌泉在涌,白云在飘过大地在动,大海在翻腾火焰在熏;
草木在生长鲜花在谢,细菌在繁殖昆虫在忙,牛羊在吃草狮虎在跑,母鸡在下蛋百灵在唱;

电子在飞旋分子在动,粒子在流泻电波在冲,红外在辐射伽马在刺,电磁在波及光子在闪;

心脏在跳动血液在流,皮肤在呼吸胃在动,神经在敏感毛发在长,思想在连接心神在荡;
坐地日行千千里,银河瞬间万万年,日月星辰闪电转,凌晨黑发傍晚白。

万事万物在运动,相互推动才运动,最初动力从哪来?没有上帝哪来动?

3.万物有象,象的本质是能量,能量的核心是上帝

象就是图象,指物体的大小形状、外貌特征及结构类型,象是一种物质区别于其它种物质、一个物体相异于别个物体的分水岭。微生物与昆虫、小草与大树、人与其它动物、山与河流等等,等等相互不同,原因在于各自的象不一样。万物有各自不同于他物的象,那么,象是如何产生的?

象的本源是基因结构,有什么样的基因结构就有什么样的象。水与油的象不一样,在于水与油的分子结构不同,也就是基因结构不同。但任何的结构,若没有能量的参与,只能是一个幻影。

比如我们要造一所房子,首先要在大脑中设想出这所房子的结构来,复杂的房子还要画出结构示意图来,但是,若没有机械人工能量的输入,这所房子结构只能永远是一个幻影,只有当我们投入了人力物力这个能量,我们大脑中设想出来的结构才能成为一所现实的房子。一粒种子,只有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及太阳的热能和光能后,才能成为一株植物。母体子宫中的受精卵,只有不断地给它供给营养能量,它才能发育成长为一个头是头、脚是脚的动物来。

一只灯泡,只有输入电能,它才能发出光亮来。

一堆土丘,只有获得地球不断运动的能量,才能变成一座高山。

一条小河,只有汇集千百条小溪的能量,才能成为一条汹涌奔腾的大江。

那么,能量是从哪儿来的?

让我们来追根溯源。

一株小树苗要展叶生长,必须要获得水分,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来自雨水的渗透,那么雨水是从哪儿来的呢?雨水来自天上带水汽的云。那么云又是从哪儿来的呢?云是由风从海洋上送来的。风又是从哪儿来的?风是由地球上的冷热气流对流形成的。冷热气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是由于地球旋转时地球表面不断获得太阳热能和失去太阳热能形成的(忽略月球引力等因素)。那么地球是如何开始旋转的?又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不停地旋转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不可能有永动机,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变化必定要受到一个或几个其他能量的推动,没有能量,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变化,那么,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归根结底,必然要有一个最初的不受其它能量制约的能量的推动,这个最初的能量,就是上帝。

地球最初的旋转是由上帝这个能量推动的,推动起来后,就由太阳系其它行星包括彗星来带动运行。

4.因果相连,凡果都有因,所有因的初因是上帝

我们都有过头痛的经历,尽管每个人头痛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头痛肯定是有原因的,绝对不可能有无缘无故的头痛。

任何人,不论患何种疾病,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先天性疾病也是有原因的。对此,想必没有人提出异议。

同理,台风、龙卷风、地震、火山爆发、沙尘暴、撒斯(sars)病毒等,都有其发生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字军东征、中东战争等都有原因,不会无缘无故发生。

许多犹太人在二战中被杀、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美国世贸大楼被炸、苏联解体、香港收回、萨达姆政权被强行解除等都有原因。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月亮围绕地球旋转难道就没有原因?

飞机失事、火车相撞、墙倒屋塌、江河泛滥难道就没有原因?

千夫唾骂、家破人亡、坐牢杀头、死于非命难道就没有原因?

头上长疮、脚底流脓、眼瞎耳聋、缺胳膊短腿难道就没有原因?

虎豹捕鹿、鸟雀捉虫、猪遭屠戮、人遇横祸难道就没有原因?

早期的玛雅、希腊、埃及、古罗马、叙利亚、波斯、巴比伦文明失落了,难道就没有原因?新生的美国文明逐渐强大了起来,难道就没有原因?

我在《生命禅院》\\\"必然\\\"篇中列举的以下现象:

风起浪涌、潮起潮落、云升雨降、雪飘雾罩、雷鸣电闪、海啸轰鸣、台风肆虐、火山爆发、地震裂变、江河泛滥、沙尘满天、鸟雀失踪、早晚出霞、彩虹昭天、日食月食、四季更换,候鸟迁徙、蛙蛇冬眠、百灵晨歌、雄鸡报晓、昆虫泛滥、细菌繁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蔓藤缠绕、桂树飘香、花开花落、葵花向阳,大陆漂移、地壳裂变、雪山融化、小岛消失、江河改道、高山滑坡、山峰增高、岩石风化、沟壑纵横、沙丘推移、石缝出泉、瀑布挂川,河流运沙、三角洲出现等等都有原因。

不论是天上的,还是天下的,一切的现象或结果都有原因,无论如何,我们也找不到一个没有任何原因的现象或结果来。如果说地球上出现的生命现象其原因是由于有了地球和太阳系,太阳系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有了银河系,那么银河系诞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一直追寻下去,我们就会知道宇宙诞生之初,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原因,这个原因(动力因)就是上帝。

5.万物存在都有目的,终极的目的是上帝

微生物的目的是沃化土壤和腐化物体,土壤的目的是养育植物,植物的目的是为昆虫和动物提供食粮,动植物的综合目的是为人类服务。那么,人类的目的是什么呢?

人类制造的任何物件都有目的,汽车的目的是运输,电话的目的是通讯,衣服的目的是保暖,房子的目的是居住,人类制造的数以千万种记的东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人类服务,那么人类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整个银河系的目的是为几个特殊的星系服务,其中之一就是为太阳系服务,太阳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地球服务,地球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人类服务,那么,人类是为谁服务的?

太阳、月亮、海洋、空气、大地、臭氧层等等的存在都是为人类服务,即使苍蝇、蚊子、老鼠等的存在,其终极目的也是为人类服务,杀人的病毒也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平衡而存在,那么,人类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呢?

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在为人类服务,那么我们人类天经地义就是至高无上的享受者吗?我们的存在难道就没有目的吗?

我们人类养牛、养马、养猪、养羊、养鸡养鸭为什么呢?难道没有任何目的吗?我们种庄稼难道没有目的吗?我们造飞机、原子弹、宇宙飞船等等难道没有任何目的吗?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有它们存在的目的,难道人类是唯一没有目的的动物吗?

人类存在也有目的,那就是为上帝服务!

为什么我们人类意识不到我们的存在是为上帝服务的呢?

这就象我们养的蜜蜂意识不到它们是为我们服务的一样,除非蜜蜂有人一样的思维。除非我们有上帝一样的思维,否则,我们是不知道我们人类生存的目的的。

人类史上,只有耶稣、释迦牟尼认识上帝,穆罕默德和老子了解一点上帝。

我明确地告诉大家,人类存在的目的是为上帝服务。宇宙中一切存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上帝。

知道了人类存在的终极目的,我们就有了生存的目标:为上帝服务。

为上帝而存在,我们就有光明的前程;
背离上帝,我们的未来就将漆黑一团。

6.生命有等级,最高级就是上帝

宇宙以秩序而存在,而秩序的本质就是等级。

以石头为例,钻石的等级就比较高,而能用手掰开的石头等级就比较低,红宝石、蓝宝石的等级比猫眼石高,猫眼石的等级比黄宝石、尖晶石高,黄宝石、尖晶石的等级比海蓝宝石、锆石高,依次下降为祖母绿、绿宝石、碧玺、水晶、石榴红、橄榄石、翡翠、木变石、软玉、欧泊、月光石、日光石、绿松石、岫玉、孔雀石、珊瑚、土拔石、花岗岩、青石等到普通卵石。

以人为例,依据灵性在人性中百分数的含量,人有十八品级。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老子等为一品;
圣彼得、圣保罗、唐僧等为二品;
中国道教人物如张三丰等为三品;
贝多芬、巴赫、罗丹、施特劳斯、爱因斯坦等为四品;
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为五品;
民风淳朴、未经商品社会污染的乡村农民为六品;
华盛顿、林肯等为七品;
南丁格尔等为八品;
莎士比亚、鲁迅、胡适等为九品;
唐太宗、康熙等为十品;
象小说中人物梁山泊、祝英台、罗密欧、朱丽叶等为十一品;
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为十二品;
中国自古以来各级政府官员中的绝大多数为十三品;
莎士比亚小说中的葛朗台、夏洛克及惟利是图的商人等为十四品;
玩世不恭、及时行乐的人为十五品;
自私自利、不讲公德的人为十六品;
稀里糊涂活者的人为十七品;
颠倒是非善恶的人为十八品。

以生命为例,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熔岩烈火中的生命--冰天雪地中的生命--永恒黑暗中的生命--山石中的生命--土壤中的生命--水中的生命--空气中的生命--植物--昆虫--陆地动物--空中动物--家畜家禽--狗--人间人--千年界人--万年界仙--极乐界佛--天界神--清凉界上帝。

生命有等级,只要有等级,肯定有个最高级,生命的最高级就是上帝。

7.万物有序,秩序的制订者是上帝

人类社会是有秩序的,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总统,这就是秩序,若一旦出现两个总统,这个国家肯定要分裂为两个国家。十个公司合并为一个公司将会产生一个总经理,不可能有十个总经理。下级服从上级,职员服从老板,警察克制罪犯,经商要有营业执照等等,等等都是秩序。宪法和法律是人制订的,但这不能说秩序就是人制订的,人制订秩序必须符合人性和社会基本规范这个大秩序。比如,不论一个国家的人们如何聪明绝顶,如何智慧高深,你也无法制订一个国家两个总统这种秩序,因为一个群体一个头是上帝制订的秩序,这个秩序人是违背不了的,一群蚂蚁、一窝蜜蜂、一群山羊、一窝狼、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等等,只能有一个头。人从胎儿、婴儿、少年、青年、壮年、更年、老年、死亡,这是上帝制订的秩序,人是无法违背的,饿了必须吃,吃了必须排泄也是秩序,也是无法由人能控制的。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就是生命程序,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所有子女都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希望归希望,子女会按照自己生命的程序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子女行,有的子女就不行的原因。若个人的意志能够决定自己生命轨迹的话,猪和狗就都变成人了,人人都可以当皇帝了。绝大多数的人,特别是有钱有势的人都不想死,但想归想,死还得要死,因为这是上帝制订的秩序,如果前面的人不死,后来的人就没有活路了!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秩序。

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并自转,太阳系跟着银河系转,这就是秩序。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子女会挖洞,这就是秩序。

凡敬畏上帝,按照上帝制订的秩序生活的人,都可以进入高层生命空间;
凡蔑视上帝,违背上帝的秩序而生活的人,死后必然要下到低层生命空间,这也是秩序。

万事万物都有秩序,那么这个秩序是谁制订的呢?是人类的祖先吗?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吗?是恐龙吗?肯定都不是。除了上帝,还有谁有这个能耐呢!

8.万物相互感应,感应的终端是上帝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联系的方式就是感应。

感应就是一个事物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应变。外界的刺激分两种,一种是显形刺激,另一种是隐性刺激。显形刺激主要通过形态、气味、颜色、声音、冷热、软硬、明暗等方式进行;
隐性刺激主要通过声波、电磁波、思维波、生物波、同频波、辐射等方式进行。

比如,人看到美丽的鸟、蓝天白云、俊男倩女就喜悦,看到毛毛虫、蛇、黑云翻滚、恐怖片中的魔鬼就害怕,看到穿超短裙的性感女郎就心驰神荡,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厌恶等等,主要是形态刺激引起的不同感应;
闻到从厨房飘来的香味就食欲大开,闻到厕所溢出的粪便臭味就掩鼻恶心,闻到花香就觉心神清爽,闻到酒醉的人呕出的食物味就觉混浊难受等等,主要是对气味的感应;
看到万紫千红的鲜花就欢心,看到凶杀场地喷洒的鲜血就揪心,看到蓝色就觉得清凉,看到火红的颜色就觉得温热等等,主要是对颜色的感应;
美妙的歌声、动人的旋律、心上人甜蜜的情话能使人心潮起伏、思绪联翩,而铁锨在水泥地上摩擦的声音、哀乐、凶神恶煞的喊叫使人心悸神躁、情绪低落等等,主要是对声音的感应;
寒冷时肌肉收缩,闷热时汗腺扩张,睡在席梦司床上感觉舒服,躺在石头旮旯中让人难受,春光明媚让人

心花怒放,黑咕隆咚使人心惊胆颤等等,主要是人对冷热、软硬、明暗的不同感应。以上是人对外界显形刺激的感应,对外界隐性刺激的感应如下:

人有时候会有莫名其妙的心惊肉跳或心神烦躁,这是对与自己有关联的人的思维波或生物波的一种感应,从超时空的角度来讲,有些要发生的事件提前会有一种同频波刺激人的神经,这时候人也会有感应,就象地震前的地磁波一样,许多动物对地震前的地磁波感应敏感,如鱼儿不断地跃出水面,狗乱吠、马乱嘶、老鼠乱跑、公鸡乱叫等,有时候我们的耳朵发热、脸蛋发烧,那是与我们有关的信息在提前预告我们,就象即将到来的寒冷气流对有关节炎的人的刺激一样,《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风雪山神庙\\\"看似是偶然的事件,实际上是对未来要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感应,没有这个感应,他就要葬身火海了,《鲁滨逊飘流记》中的主人公有这么一段描述:\\\"我把事情料理清楚,把货卖出去,又把我的动产换成可靠的汇票后,下一步的难题是走哪一条路回英国去。我走海路本来是走熟了的,可是这时我心理却对走海路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反感,不愿意从海路到英国去,虽然说不出什么理由来,可是这种阻力在我心里不断加强,有一次,甚至把行李都搬上船去了,临时又变了注意,而且一连两三次都是这样。

不错,我这一辈子在海上碰到的倒霉事儿实在太多了,这可能是一部分的理由,但是,在这种事情上,一个人也不能完全忽视自己内心的冲动。有两条船,本来是我决定要搭的,我的意思是说,是我自己特意挑选的,其中有一条,我的行李都搬上去了,另外一条,我和船长都讲定了,可是结果两条船都没有上。后来这两条船果然出了事,一条被阿尔及利亚人掳走了,另外一条在托贝湾附近的斯塔特地撞沉了,全船的人除活下来三个人,其余都淹死了,反正不管我上了哪条船,都得倒霉,至于说搭哪条船更倒霉,那就难说了。\\\"这就是对隐性刺激的一种感应,若不是这种感应,鲁滨逊就要葬身海底了。

下意识的行为就是一种莫名其妙,很难解释的感应行为,这种感应行为挽救了数以亿计人的性命,同样也使数以万计的人踏上了死亡之途。

有人研究过生物感应,他把50个蜗牛分成25对,然后将每对单独放在一起,过了一些时候,在每对蜗牛的壳上写上同样的字母,将每对中的一只带到美国,另一只留在巴黎,后来在约定的时间用电流刺激留在巴黎的蜗牛,在同一时刻,带到美国的成对中的另一只也同样表现出电流刺激反应。

在巴黎的蜗牛有电流刺激反应,那是因为它被电流刺激了,而在美国的蜗牛并没有受到电流刺激,它为什么也有电流刺激反应呢?因为它是感应到了,它的反应是一种下意识行为。鸽子、狗、马等动物对主人的行踪有感应,鸽子放飞后,能找到它那搬了家的主人,把狗装在箱子中带到几百公里之外再放开,它能准确地找回来。

有个训兽师叫杜洛夫,他能用思维暗示动物进行表演。一次,他心里暗暗地命令一只狗:\\\"上钢琴那儿去,用爪子敲打白键!\\\"据说那只狗照办不误。还有一次,根据大家的请求,他让两头已友好相处3年的狮子相互咬了起来。

曾经有一位研究人员卡仁斯基对杜洛夫说:\\\"你能进行思维暗示,那么就请你暗示我做个什么动作看看!\\\"杜洛夫同意了,让他坐在那里不要动。杜洛夫拿起一张纸条,在上面匆匆写了几个字,然后将字条用手捂住,看着卡仁斯基,卡仁斯基并没有什么特殊感觉,只是不由自主地用手搔了搔右耳朵后面,他的手尚未放下,杜洛夫就把那张字条递给他,只见字条上写着:\\\"搔搔右耳后!\\\"

从以上例子看出,卡仁斯基在没有特殊感觉的情况下不由自主地搔了搔自己的右耳后面,这个动作看起来似乎是卡仁斯基的个人行为,而实际上他却忠实地执行了杜洛夫的指令。名震世界的通灵大师沃夫.梅森一次在爱因斯坦在维也纳的寓所同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创始人弗洛伊德共进晚餐,席间,弗洛伊德不露声色地进行了一个实验,他不说一个字,仅仅向梅森心授了一项指令,要求梅森到卫生间镜架上去取一把镊子,并拔掉爱因斯坦下巴上三

根胡子。

\\\"弗洛伊德授完无声的指令后依旧自顾吃喝,宾主仍是谈笑自若,梅森似乎毫无察觉,但当咖啡送上来后,梅森立即起身,到卫生间取来一把镊子,走到爱因斯坦身边,俯下身去,轻轻抬起甘受摆布的爱因斯坦的下巴,小心地拔下三根胡子放到弗洛伊德面前。\\\"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都在下意识地执行着一个个指令,我们的下一个动作,下一句话,看起来似乎完全是个人行为,实际上都是对外界显形的和隐性的刺激的一种感应反应。那么,我们到底是受谁的指令呢?

Http://logic.zsu.edu.cn/journal.htm 逻辑与认知 Vol.2, No.4, 200

4---

收稿日期:2004-11-25;

作者简介:杜国平,1965 年生,男,汉族,江苏盱眙人,南京大学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2CZX008);
南京大学引进人才基金项目;
南京大学笹川青年教育基金项 目。

联系方式:210093 南京大学哲学系 Email: dgpnju@126.com 电话:025-8359716

1经典命题逻辑公理系统定理证明算法设计

杜国平 1,

2(1.南京大学哲学系 210093;
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 210016)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演绎定理的证明思路给出了一个由演绎证明构造公理证明的一般程序,并增加了一条 简化命令,使该程序既严格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关键词:
演绎证明 公理证明 程序

中图分类号:B81 文献标识码:A

在经典命题逻辑常见的公理系统中,仅仅从公理和推理规则出发进行定理的形式证明一 般没有能行的程序,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在经典命题逻辑公理系统中,演 绎定理成立,而使用演绎定理来构造定理的形式证明是比较简单的。实际上,演绎定理的证 明过程已经表明:有了一个使用演绎定理的形式证明(简称为演绎证明),就可以构造出仅 仅从公理和推理规则出发的形式证明(简称为公理证明)。本文拟对由演绎证明构造公理证 明的具体算法和技巧进行一些探讨。

为了说明的方便,我们取如下的命题逻辑公理系统PC 来进行讨论。

系统 PC 由如下三条公理模式和一条推理规则构成:

公理模式为:

(Ax1) A(B A)

(Ax2) (A (B C))((AB)(B C))

(Ax3) (AB)((AB)A)

推理规则即分离规则(Modus ponens):由A和AB可以推出B。简记为MP。

在系统 PC 中显然可以证明:

演绎定理(DT ):如果, A + B,那么+ AB。

因为任一证明序列都是有限长的,因此,演绎证明中需要引入的假设也是有限的。所以 我们只考虑假设集为有限集的情况,令1 2 1 , , , , m m A A A A L 。

假设有一个 0 U A + B的演绎证明,该证明的公式序列为:
1 2 , , , n C C L C B。

那么我们可按照下述程序构造出一个+ 0A B的演绎证明。

经典命题逻辑公理系统定理证明算法设计

2[1] 如果A0 Cn是公理或者0 n A C ,则执行如下子程序[1\\"],即直接写入:

0 n A C

[2] 如果n C 是公理,则执行如下子程序[2\\"] :

C

0( ) n n C A C n

0 n A C

[3] 如果n C 是0 A ,则执行如下子程序[3\\"] :

A ((B A )A )

0 0 0 0 0 0 0 (A ((BA )A ))((A (B A ))(A A ))

0 0 0 0 (A (BA ))(A A )

0 0 A (BA )

0 0 A A 0 0 0

[4] 如果n k C A ,k 1, 2, L , m,则执行如下子程序[4\\"] :

A

0( ) k k A A A

0 k A A k

[5] 如果n C 是由i C , ( ) ( , 1, 2, , 1) j i n C C C i jL n 经使用分离规则而得 到,则对j C 执行如下子程序[5\\"] :

( ( )) (( ) ( )) i n i n A C C A C A C

0 0 ( ) ( ) i n A C A C

0 n A C

[6] 对[4]中出现的i C , j C 重复执行程序[1]~[6]。

[7] 若程序全部进入[1]~[4],则执行完[1\\"] ~[4\\"] ,程序终止。

对 + 0A B 反复使用上述程序m 次之后, 就可以得到一个

+ 1 1 0 ( ( ( )) ) m m A A A A B L L 的公理证明。

例 1 在系统PC中构造定理+ ((AB)C)(BC)的公理证明。

首先,我们构造一个((AB)C), B + C的演绎证明。

证明1\\" :

1 (AB)C 假设

2 B 假设

3 B(AB) (Ax1)

4 AB

2、3 MP

5 C

1、4 MP

其次,由(AB)C,B + C的演绎证明构造(AB)C+ BC的演绎证明。

1、这可以通过回溯检查逐步完成。证明1\\"的第5 行为C,进入程序[1]检查BC, 0 0 0

发现它既不是公理也不属于假设集((AB)C);
进入程序[2]~[5]发现C由第

1、4 行(AB)C和AB分离而得。因此,执行子程序[5\\"]:

逻辑与认知 Vol.2, No.4, 200

4(B ((AB)C))((B(AB))(B C))

(B (AB))(BC)

BC

2、进入程序[6],对(AB)C和AB执行程序[1]~[6]。

3、进入程序[1],检查B((AB)C) ,发现它既不是公理也不属于假设集

((AB)C);
进入程序[2]~[5]发现(AB)C属于假设集((AB)C)。

因此,执行子程序[4\\"] :

(AB)C

((AB)C)(B ((AB)C))

B((AB)C)

4、进入程序[1],检查B(AB),发现它是公理。因此,执行子程序[1\\"]:

B(AB)

5、程序已经全部进入[1]~[4],并且已经执行完子程序[1\\"] ~[4\\"] ,因此程序终止。

所以我们得到一个(AB)C+ BC的演绎证明。

证明1\\"\\" :

1 (AB)C 假设

2 ((AB)C)(B ((AB)C)) (Ax1)

3 B((AB)C)

1、2 MP

4 B(AB) (Ax1)

5 (B ((AB)C))

((B(AB))(B C)) (Ax2)

6 (B (AB))(BC)

3、5 MP

7 BC

4、6 MP

再次,由(AB)C+ BC的演绎证明构造+ ((AB)C)(BC)的公

理证明。

1、进入程序[1] 检查((AB)C)(BC),发现它不是公理(此时,因为假

设集是空集,所以它也当然不属于假设集);
进入程序[2]~[5]发现BC由第

4、6 行 B(AB)和(B (AB))(BC)分离而得。因此,执行子程序[5\\"]:

(((AB)C)((B(AB))(B C)))

((((AB)C)(B(AB)))

(((AB)C)(B C)))

(((AB)C)(B(AB)))

(((AB)C)(BC))

((AB)C)(BC)

2、进入程序[6],对B(AB)和(B (AB))(BC)执行程序[1]~[6]。

3、进入程序[1],检查((AB)C)(B(AB)),发现它不是公理;
进入程 序[2]~[5]发现B(AB)是公理。因此,执行子程序[2\\"] :

B(AB)

经典命题逻辑公理系统定理证明算法设计

(B (AB))(((AB)C)(B(AB)))

((AB)C)(B(AB))

4、进入程序[1] 检查((AB)C)((B(AB))(B C)),发现它不是 公理;
进入程序[2]~[5]发现(B (AB))(BC)由第

3、5行B((AB)C) 和(B ((AB)C)) ((B(AB))(B C)) 分离而得。因此,执行子程序

[5\\"] :

(((AB)C)((B((AB)C))((B(AB))(B C))))

((((AB)C))(B ((AB)C)))

(((AB)C)((B(AB))(B C))))

(((AB)C))(B ((AB)C)))

(((AB)C)((B(AB))(B C))))

((AB)C)((B(AB))(B C)))

5、进入程序[6] , 对B((AB)C) 和(B ((AB)C))

((B(AB))(B C)) 执行程序[1]~[6]。

6、进入程序[1],检查((AB)C)(B ((AB)C)),发现它是公理。因 此,执行子程序[1\\"] :

((AB)C)(B ((AB)C))

7、进入程序[1] , 检 查 ((AB)C)((B((AB)C))

((B(AB))(BC))) , 发现它不是公理;

进入程序[2] ~ [5] 发现

(B ((AB)C))((B(AB))(B C))是公理。因此,执行子程序[2\\"] :

(B ((AB)C))((B(AB))(B C))

((B((AB)C))((B(AB))(B C)))

(((AB)C)((B((AB)C))

((B(AB))(BC))))

((AB)C)((B((AB)C))

((B(AB))(BC)))

8、程序已经全部进入[1]~[4],并且已经执行完子程序[1\\"] ~[4\\"] ,因此程序终止。

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 ((AB)C)(BC)的公理证明。

证明1\\"\\"\\" :

1 ((AB)C))(B((AB)C)) (Ax1)

2 (B ((AB)C))((B(AB))(B C)) (Ax2)

3 ((B((AB)C))((B(AB))(B C)))

(((AB)C)((B((AB)C))

((B(AB))(BC)))) (Ax1)

4 ((AB)C)((B((AB)C))

((B(AB))(BC)))

2、3 MP

5 (((AB)C)((B((AB)C))((B(AB))(B C))))

((((AB)C))(B ((AB)C)))

(((AB)C)((B(AB))(B C)))) (Ax2)

逻辑与认知 Vol.2, No.4, 200

46 (((AB)C))(B ((AB)C)))

(((AB)C)((B(AB))(B C))))

4、5 MP

7 ((AB)C)((B(AB))(B C)))

1、6 MP

8 (((AB)C)((B (AB))(BC))))

((((AB)C)(B(AB)))

(((AB)C)(B C))) (Ax2)

9 (((AB)C)(B(AB)))

(((AB)C)(BC))

7、8 MP

10 B (AB)) (Ax1)

11 (B (AB)))

(((AB)C)(B(AB))) (Ax1)

12 ((AB)C)(B(AB))

10、11 MP

13 ((AB)C)(BC)

9、12 MP

构造程序的[2]~[7]也可以构成一个独立的公理证明构造程序,这是演绎定理的证明中显 示出来的,但该程序很繁琐。程序[1]是一个简化程序,它的加入,可以使构造程序大为简 化,尽管它多了一条程序命令。但是这样就增加了该程序的实际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宋文坚.逻辑学[M].人民出版社,1998.P86-92.

[2] 陆钟万.面向计算机科学的数理逻辑[M].科学出版社,2002.P86-92.

[3] 周礼全.逻辑百科辞典[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P685.

[4] A.G.Hamilton.Logic for Mathematicians[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P32-34.

[5] 张清宇 郭世铭 李小五.哲学逻辑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The Arithmetic Design for Theorem Proving

in the Axiom System of Claical Propositional Logic

Du Guo-ping1,2

(1.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93,China; 2.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Nanjing 210016,China)

Abstract: The article uses the proving of deduction theorem to give general program of construction theorem proving, and adding a piece of simplification command.The program is gotten strict and exercisable.

Key words: deduction prove; axiom prove; program

证明上帝存在的八个逻辑推理

1.万物有源,源头为上帝

横贯南美的亚马逊河、一泻千里的尼罗河、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波涛汹涌的密西西比河,都有自己的发源地;
本格拉寒流、秘鲁寒流、莫桑比克暖流、圭亚那暖流,都有自己的来源处;
里约热内卢--伦敦航线、洛斯安赫莱斯--巴黎航线、火奴鲁鲁--马尼拉航线、巴黎--科伦坡航线,都有自己的起点.

我们常用的所有工具,从铅笔、针、铲子、勺子、钳子到汽车、电脑、打印机、摄像机、机床等等;
我们使用的物件,从琴棋书画、手表闹钟、桌椅板凳、鞋袜衣帽到茶杯暖瓶、台灯电话、冰箱电视等等,凡人类创造的一切,都有它们的起源,不是凭空而出。

我们家里养的猫、狗、羊、猪等都有一个来源,即使园中载的牡丹芍药、桃梨杏果等植物也不是凭空而来,可以追溯其原始渊源。

音乐文字、艺术医术、理论方法、法术方术、公理定理等等无一没有来源。

欧洲白人、非洲黑人、亚洲黄人、阿拉伯人和巴西人,无一不是自己祖先的子孙。高耸的喜马拉雅山、沃野千里的尼罗河三角洲、辽阔的亚马逊冲积平原、银装素裹的南极冰川,没有一处不是形成于沧桑变迁。

万物有源,那么地球呢?太阳系呢?宇宙呢?同样也有起源。

一切都有起源,那么,必然有一个最初的源头,这个最初源头就是上帝。

2.万物在动,初动力来自上帝

群山在旋转风在舞,河水在流淌泉在涌,白云在飘过大地在动,大海在翻腾火焰在熏;
草木在生长鲜花在谢,细菌在繁殖昆虫在忙,牛羊在吃草狮虎在跑,母鸡在下蛋百灵在唱;

电子在飞旋分子在动,粒子在流泻电波在冲,红外在辐射伽马在刺,电磁在波及光子在闪;

心脏在跳动血液在流,皮肤在呼吸胃在动,神经在敏感毛发在长,思想在连接心神在荡;
坐地日行千千里,银河瞬间万万年,日月星辰闪电转,凌晨黑发傍晚白。

万事万物在运动,相互推动才运动,最初动力从哪来?没有上帝哪来动?

3.万物有象,象的本质是能量,能量的核心是上帝

象就是图象,指物体的大小形状、外貌特征及结构类型,象是一种物质区别于其它种物质、一个物体相异于别个物体的分水岭。微生物与昆虫、小草与大树、人与其它动物、山与河流等等,等等相互不同,原因在于各自的象不一样。万物有各自不同于他物的象,那么,象是如何产生的?

象的本源是基因结构,有什么样的基因结构就有什么样的象。水与油的象不一样,在于水与油的分子结构不同,也就是基因结构不同。但任何的结构,若没有能量的参与,只能是一个幻影。

比如我们要造一所房子,首先要在大脑中设想出这所房子的结构来,复杂的房子还要画出结构示意图来,但是,若没有机械人工能量的输入,这所房子结构只能永远是一个幻影,只有当我们投入了人力物力这个能量,我们大脑中设想出来的结构才能成为一所现实的房子。一粒种子,只有吸收了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及太阳的热能和光能后,才能成为一株植物。母体子宫中的受精卵,只有不断地给它供给营养能量,它才能发育成长为一个头是头、脚是脚的动物来。

一只灯泡,只有输入电能,它才能发出光亮来。

一堆土丘,只有获得地球不断运动的能量,才能变成一座高山。

一条小河,只有汇集千百条小溪的能量,才能成为一条汹涌奔腾的大江。

那么,能量是从哪儿来的?

让我们来追根溯源。

一株小树苗要展叶生长,必须要获得水分,根系吸收的水分主要来自雨水的渗透,那么雨水是从哪儿来的呢?雨水来自天上带水汽的云。那么云又是从哪儿来的呢?云是由风从海洋上送来的。风又是从哪儿来的?风是由地球上的冷热气流对流形成的。冷热气流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是由于地球旋转时地球表面不断获得太阳热能和失去太阳热能形成的(忽略月球引力等因素)。那么地球是如何开始旋转的?又是什么力量促使它不停地旋转的???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宇宙中不可能有永动机,任何一个物体的运动变化必定要受到一个或几个其他能量的推动,没有能量,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变化,那么,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归根结底,必然要有一个最初的不受其它能量制约的能量的推动,这个最初的能量,就是上帝。

地球最初的旋转是由上帝这个能量推动的,推动起来后,就由太阳系其它行星包括彗星来带动运行。

4.因果相连,凡果都有因,所有因的初因是上帝

我们都有过头痛的经历,尽管每个人头痛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头痛肯定是有原因的,绝对不可能有无缘无故的头痛。

任何人,不论患何种疾病,任何疾病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先天性疾病也是有原因的。对此,想必没有人提出异议。

同理,台风、龙卷风、地震、火山爆发、沙尘暴、撒斯(sars)病毒等,都有其发生的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十字军东征、中东战争等都有原因,不会无缘无故发生。

许多犹太人在二战中被杀、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美国世贸大楼被炸、苏联解体、香港收回、萨达姆政权被强行解除等都有原因。

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月亮围绕地球旋转难道就没有原因?

飞机失事、火车相撞、墙倒屋塌、江河泛滥难道就没有原因?

千夫唾骂、家破人亡、坐牢杀头、死于非命难道就没有原因?

头上长疮、脚底流脓、眼瞎耳聋、缺胳膊短腿难道就没有原因?

虎豹捕鹿、鸟雀捉虫、猪遭屠戮、人遇横祸难道就没有原因?

早期的玛雅、希腊、埃及、古罗马、叙利亚、波斯、巴比伦文明失落了,难道就没有原因?新生的美国文明逐渐强大了起来,难道就没有原因?

我在《生命禅院》\\\"必然\\\"篇中列举的以下现象:

风起浪涌、潮起潮落、云升雨降、雪飘雾罩、雷鸣电闪、海啸轰鸣、台风肆虐、火山爆发、地震裂变、江河泛滥、沙尘满天、鸟雀失踪、早晚出霞、彩虹昭天、日食月食、四季更换,候鸟迁徙、蛙蛇冬眠、百灵晨歌、雄鸡报晓、昆虫泛滥、细菌繁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蔓藤缠绕、桂树飘香、花开花落、葵花向阳,大陆漂移、地壳裂变、雪山融化、小岛消失、江河改道、高山滑坡、山峰增高、岩石风化、沟壑纵横、沙丘推移、石缝出泉、瀑布挂川,河流运沙、三角洲出现等等都有原因。

不论是天上的,还是天下的,一切的现象或结果都有原因,无论如何,我们也找不到一个没有任何原因的现象或结果来。如果说地球上出现的生命现象其原因是由于有了地球和太阳系,太阳系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有了银河系,那么银河系诞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一直追寻下

去,我们就会知道宇宙诞生之初,必然有一个最初的原因,这个原因(动力因)就是上帝。

5.万物存在都有目的,终极的目的是上帝

微生物的目的是沃化土壤和腐化物体,土壤的目的是养育植物,植物的目的是为昆虫和动物提供食粮,动植物的综合目的是为人类服务。那么,人类的目的是什么呢?

人类制造的任何物件都有目的,汽车的目的是运输,电话的目的是通讯,衣服的目的是保暖,房子的目的是居住,人类制造的数以千万种记的东西,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人类服务,那么人类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

整个银河系的目的是为几个特殊的星系服务,其中之一就是为太阳系服务,太阳系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地球服务,地球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人类服务,那么,人类是为谁服务的?

太阳、月亮、海洋、空气、大地、臭氧层等等的存在都是为人类服务,即使苍蝇、蚊子、老鼠等的存在,其终极目的也是为人类服务,杀人的病毒也是为了维护人类的平衡而存在,那么,人类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呢?

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在为人类服务,那么我们人类天经地义就是至高无上的享受者吗?我们的存在难道就没有目的吗?

我们人类养牛、养马、养猪、养羊、养鸡养鸭为什么呢?难道没有任何目的吗?我们种庄稼难道没有目的吗?我们造飞机、原子弹、宇宙飞船等等难道没有任何目的吗?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有明确的目的,宇宙中的一切都有它们存在的目的,难道人类是唯一没有目的的动物吗?

人类存在也有目的,那就是为上帝服务!

为什么我们人类意识不到我们的存在是为上帝服务的呢?

这就象我们养的蜜蜂意识不到它们是为我们服务的一样,除非蜜蜂有人一样的思维。除非我们有上帝一样的思维,否则,我们是不知道我们人类生存的目的的。人类史上,只有耶稣、释迦牟尼认识上帝,穆罕默德和老子了解一点上帝。

我明确地告诉大家,人类存在的目的是为上帝服务。宇宙中一切存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上帝。

知道了人类存在的终极目的,我们就有了生存的目标:为上帝服务。

为上帝而存在,我们就有光明的前程;
背离上帝,我们的未来就将漆黑一团。

6.生命有等级,最高级就是上帝

宇宙以秩序而存在,而秩序的本质就是等级。

以石头为例,钻石的等级就比较高,而能用手掰开的石头等级就比较低,红宝石、蓝宝石的等级比猫眼石高,猫眼石的等级比黄宝石、尖晶石高,黄宝石、尖晶石的等级比海蓝宝石、锆石高,依次下降为祖母绿、绿宝石、碧玺、水晶、石榴红、橄榄石、翡翠、木变石、软玉、欧泊、月光石、日光石、绿松石、岫玉、孔雀石、珊瑚、土拔石、花岗岩、青石等到普通卵石。

以人为例,依据灵性在人性中百分数的含量,人有十八品级。耶稣、穆罕默德、释迦牟尼、老子等为一品;
圣彼得、圣保罗、唐僧等为二品;
中国道教人物如张三丰等为三品;
贝多芬、巴赫、罗丹、施特劳斯、爱因斯坦等为四品;
姜子牙、张良、诸葛亮等为五品;
民风淳朴、未经商品社会污染的乡村农民为六品;
华盛顿、林肯等为七品;
南丁格尔等为八品;
莎士比亚、鲁迅、胡适等为九品;
唐太宗、康熙等为十品;
象小说中人物梁山泊、祝英台、罗密欧、朱丽叶等为十一品;
绝大多数的老百姓为十二品;
中国自古以来各级政府官员中的绝大多数为十三品;
莎士比亚小说中的葛朗台、夏洛克及惟利是图的商人等为十四品;
玩世

不恭、及时行乐的人为十五品;
自私自利、不讲公德的人为十六品;
稀里糊涂活者的人为十七品;
颠倒是非善恶的人为十八品。

以生命为例,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熔岩烈火中的生命--冰天雪地中的生命--永恒黑暗中的生命--山石中的生命--土壤中的生命--水中的生命--空气中的生命--植物--昆虫--陆地动物--空中动物--家畜家禽--狗--人间人--千年界人--万年界仙--极乐界佛--天界神--清凉界上帝。

生命有等级,只要有等级,肯定有个最高级,生命的最高级就是上帝。

7.万物有序,秩序的制订者是上帝

人类社会是有秩序的,一个国家只有一个总统,这就是秩序,若一旦出现两个总统,这个国家肯定要分裂为两个国家。十个公司合并为一个公司将会产生一个总经理,不可能有十个总经理。下级服从上级,职员服从老板,警察克制罪犯,经商要有营业执照等等,等等都是秩序。宪法和法律是人制订的,但这不能说秩序就是人制订的,人制订秩序必须符合人性和社会基本规范这个大秩序。比如,不论一个国家的人们如何聪明绝顶,如何智慧高深,你也无法制订一个国家两个总统这种秩序,因为一个群体一个头是上帝制订的秩序,这个秩序人是违背不了的,一群蚂蚁、一窝蜜蜂、一群山羊、一窝狼、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等等,只能有一个头。人从胎儿、婴儿、少年、青年、壮年、更年、老年、死亡,这是上帝制订的秩序,人是无法违背的,饿了必须吃,吃了必须排泄也是秩序,也是无法由人能控制的。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轨迹,也就是生命程序,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所有子女都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希望归希望,子女会按照自己生命的程序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子女行,有的子女就不行的原因。若个人的意志能够决定自己生命轨迹的话,猪和狗就都变成人了,人人都可以当皇帝了。绝大多数的人,特别是有钱有势的人都不想死,但想归想,死还得要死,因为这是上帝制订的秩序,如果前面的人不死,后来的人就没有活路了!

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这就是秩序。

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并自转,太阳系跟着银河系转,这就是秩序。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子女会挖洞,这就是秩序。

凡敬畏上帝,按照上帝制订的秩序生活的人,都可以进入高层生命空间;
凡蔑视上帝,违背上帝的秩序而生活的人,死后必然要下到低层生命空间,这也是秩序。

万事万物都有秩序,那么这个秩序是谁制订的呢?是人类的祖先吗?是哪个朝代的皇帝吗?是恐龙吗?肯定都不是。除了上帝,还有谁有这个能耐呢!

8.万物相互感应,感应的终端是上帝

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联系的方式就是感应。

感应就是一个事物对外界刺激的感受和应变。外界的刺激分两种,一种是显形刺激,另一种是隐性刺激。显形刺激主要通过形态、气味、颜色、声音、冷热、软硬、明暗等方式进行;
隐性刺激主要通过声波、电磁波、思维波、生物波、同频波、辐射等方式进行。

比如,人看到美丽的鸟、蓝天白云、俊男倩女就喜悦,看到毛毛虫、蛇、黑云翻滚、恐怖片中的魔鬼就害怕,看到穿超短裙的性感女郎就心驰神荡,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就厌恶等等,主要是形态刺激引起的不同感应;
闻到从厨房飘来的香味就食欲大开,闻到厕所溢出的粪便臭味就掩鼻恶心,闻到花香就觉心神清爽,闻到酒醉的人呕出的食物味就觉混浊难受等等,主要是对气味的感应;
看到万紫千红的鲜花就欢心,看到凶杀场地喷洒的鲜血就揪心,看到蓝色就觉得清凉,看到火红的颜色就觉得温热等等,主要是对颜色的感应;
美妙的歌声、动人的旋律、心上人甜蜜的情话能使人心潮起伏、思绪联翩,而铁锨在水泥地上摩擦的声音、

哀乐、凶神恶煞的喊叫使人心悸神躁、情绪低落等等,主要是对声音的感应;
寒冷时肌肉收缩,闷热时汗腺扩张,睡在席梦司床上感觉舒服,躺在石头旮旯中让人难受,春光明媚让人心花怒放,黑咕隆咚使人心惊胆颤等等,主要是人对冷热、软硬、明暗的不同感应。以上是人对外界显形刺激的感应,对外界隐性刺激的感应如下:

人有时候会有莫名其妙的心惊肉跳或心神烦躁,这是对与自己有关联的人的思维波或生物波的一种感应,从超时空的角度来讲,有些要发生的事件提前会有一种同频波刺激人的神经,这时候人也会有感应,就象地震前的地磁波一样,许多动物对地震前的地磁波感应敏感,如鱼儿不断地跃出水面,狗乱吠、马乱嘶、老鼠乱跑、公鸡乱叫等,有时候我们的耳朵发热、脸蛋发烧,那是与我们有关的信息在提前预告我们,就象即将到来的寒冷气流对有关节炎的人的刺激一样,《水浒传》中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风雪山神庙\\\"看似是偶然的事件,实际上是对未来要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感应,没有这个感应,他就要葬身火海了,《鲁滨逊飘流记》中的主人公有这么一段描述:\\\"我把事情料理清楚,把货卖出去,又把我的动产换成可靠的汇票后,下一步的难题是走哪一条路回英国去。我走海路本来是走熟了的,可是这时我心理却对走海路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反感,不愿意从海路到英国去,虽然说不出什么理由来,可是这种阻力在我心里不断加强,有一次,甚至把行李都搬上船去了,临时又变了注意,而且一连两三次都是这样。

不错,我这一辈子在海上碰到的倒霉事儿实在太多了,这可能是一部分的理由,但是,在这种事情上,一个人也不能完全忽视自己内心的冲动。有两条船,本来是我决定要搭的,我的意思是说,是我自己特意挑选的,其中有一条,我的行李都搬上去了,另外一条,我和船长都讲定了,可是结果两条船都没有上。后来这两条船果然出了事,一条被阿尔及利亚人掳走了,另外一条在托贝湾附近的斯塔特地撞沉了,全船的人除活下来三个人,其余都淹死了,反正不管我上了哪条船,都得倒霉,至于说搭哪条船更倒霉,那就难说了。\\\"这就是对隐性刺激的一种感应,若不是这种感应,鲁滨逊就要葬身海底了。

下意识的行为就是一种莫名其妙,很难解释的感应行为,这种感应行为挽救了数以亿计人的性命,同样也使数以万计的人踏上了死亡之途。

有人研究过生物感应,他把50个蜗牛分成25对,然后将每对单独放在一起,过了一些时候,在每对蜗牛的壳上写上同样的字母,将每对中的一只带到美国,另一只留在巴黎,后来在约定的时间用电流刺激留在巴黎的蜗牛,在同一时刻,带到美国的成对中的另一只也同样表现出电流刺激反应。

在巴黎的蜗牛有电流刺激反应,那是因为它被电流刺激了,而在美国的蜗牛并没有受到电流刺激,它为什么也有电流刺激反应呢?因为它是感应到了,它的反应是一种下意识行为。鸽子、狗、马等动物对主人的行踪有感应,鸽子放飞后,能找到它那搬了家的主人,把狗装在箱子中带到几百公里之外再放开,它能准确地找回来。

有个训兽师叫杜洛夫,他能用思维暗示动物进行表演。一次,他心里暗暗地命令一只狗:\\\"上钢琴那儿去,用爪子敲打白键!\\\"据说那只狗照办不误。还有一次,根据大家的请求,他让两头已友好相处3年的狮子相互咬了起来。

曾经有一位研究人员卡仁斯基对杜洛夫说:\\\"你能进行思维暗示,那么就请你暗示我做个什么动作看看!\\\"杜洛夫同意了,让他坐在那里不要动。杜洛夫拿起一张纸条,在上面匆匆写了几个字,然后将字条用手捂住,看着卡仁斯基,卡仁斯基并没有什么特殊感觉,只是不由自主地用手搔了搔右耳朵后面,他的手尚未放下,杜洛夫就把那张字条递给他,只见字条上写着:\\\"搔搔右耳后!\\\"

从以上例子看出,卡仁斯基在没有特殊感觉的情况下不由自主地搔了搔自己的右耳后面,这个动作看起来似乎是卡仁斯基的个人行为,而实际上他却忠实地执行了杜洛夫的指令。名震世界的通灵大师沃夫.梅森一次在爱因斯坦在维也纳的寓所同大名鼎鼎的心理学创

始人弗洛伊德共进晚餐,席间,弗洛伊德不露声色地进行了一个实验,他不说一个字,仅仅向梅森心授了一项指令,要求梅森到卫生间镜架上去取一把镊子,并拔掉爱因斯坦下巴上三根胡子。

\\\"弗洛伊德授完无声的指令后依旧自顾吃喝,宾主仍是谈笑自若,梅森似乎毫无察觉,但当咖啡送上来后,梅森立即起身,到卫生间取来一把镊子,走到爱因斯坦身边,俯下身去,轻轻抬起甘受摆布的爱因斯坦的下巴,小心地拔下三根胡子放到弗洛伊德面前。\\\"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都在下意识地执行着一个个指令,我们的下一个动作,下一句话,看起来似乎完全是个人行为,实际上都是对外界显形的和隐性的刺激的一种感应反应。那么,我们到底是受谁的指令呢?

依据生命的等级,低级生命感应高级生命的指令,低能量的生命感应高能量生命的指令。也就是说,植物受动物、人、仙、佛、神的指令,动物受人、仙、佛、神的指令,人受仙、佛、神的指令,仙受佛、神的指令,佛受神的指令,神受谁的指令呢?

神受上帝的指令。

归根结底,感应的终端是上帝。

从以上40个证据和8个逻辑推理,想必大家再也不会对上帝的存在有所怀疑了吧!既然上帝是存在的,那么上帝有些什么特征呢?

上次,友课菌跟大家讨论了直言三段论中易犯的错误,今天继续讨论在证明三段论中容易犯的错误。

证明三段论

一个三段论要成为证明三段论,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前提真实;
推理形式正确。否则,就会犯对应的联考逻辑错误。

前提不真实

所谓前提真实指的是前提的具体内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一个不真实的前提是无法推导出正确结论的。

例:

鱼都生活在水里;
木鱼也是鱼;
所以,木鱼生活在水里。

解析:

这一三段论中,大前提真实,但小前提就不是真实的。木鱼是和尚诵经时的一种敲打工具,它与鱼的概念是两回事,不是大前提所规定的鱼。这样的三段论,就会犯小前提不真实的错误,不是证明三段论。

推理形式无效

推理形式的正确是指推理的过程必须符合直言三段论的各项规则,否则就算前提是真实的,结论也是不正确的。

在直言三段论的256种推理式中,仅只有19种是正确、有效的形式,其他的形式都犯有推理形式无效的逻辑错误。

例:

球队的队员都爱好打球;
小林不是球队队员;
所以,小林不爱好打球。

解析:

此例前提真实,但推理形式不正确,大项(P)爱好打球在结论中是周延的,但在大前提中却并不周延,犯有大项不当周延的毛病,因此结论是不正确的。

合逻辑,有时情节虚假,废话连篇,结构松散,内容有时前后矛盾。当然,其中也不乏优秀之作,比如网络作家“今何在”的《悟空传》。但是大多数水平较低,使网络小说呈现出良莠不齐的现状。

然而即使网络作家水平不高,创作出来的网络小说艺术性不强,它们仍然为网络读者所接受,甚至是追捧。其中的原因除了客观因素——现代人生活节奏快,需要“快餐式”的文化,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得从网络小说的文学美感上说起。

首先,网络小说能带给读者阅读上的快感。比如,玄幻小说那种虚幻的情节,传奇性的人物,曲折又惊心动魄的遭遇吸吸引了大多数的男生。因为男生在阅读玄幻类小说时,满足了他们追求身体到权力的强大的精神渴求并获得了阅读上的快感。女生喜欢言情类小说同样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阅读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愉悦,满足了她们对梦幻般的爱情的渴望。网络小说夸张的描写,天马行空似的想象,不受现实、道德“枷锁”的束缚,确实能带给网络读者巨大的阅读快感。

2001年著名的网络小说家“今何在”出版了他的网络小说《悟空传》,这是第一本在现实中出版的网络小说,并由此引发了国人对网络小说的无限热情。随之是许多知名网络小说商业网站的兴起,如起点中文网,17k文学网等等。网络小说的商业化使其内容更加趋向于低级趣味,无聊低俗的小说开始泛滥。其中有大量宣扬不道德行为,扭曲社会价值观的小说作品出现。以盈利为目的,发表了大量垃圾文学。虽然其中也有具有真正思想的作家,但却是凤毛麟角。陈思和先

2.感受的结构要素:逻辑感受

在播音感受的初级阶段,播音员、主持人不仅感触到语词所代表的客观世界的形象,同时,也感触到语言序列的内在逻辑。我们把它称之为逻辑感受,即播音员、主持人在播音创作过程中对文字、声音符号所反映的客观事物间的关系的主观体验。“对稿件进行分析,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逻辑感受,这是文字语言和有声语言所共有的要求。”逻辑感受包括从语言序列中获得的并列感、对比感、递进感、转折感、主次感、因果感等多种感受。从表面上看,逻辑感受似乎更具抽象色彩,不如语词的形象直接可感,实则这种“逻辑”的感触,在稿件文字的感受中随处可见。

逻辑感受是播音创作主体把物化形态的稿件文字串成起、承、转、合,环环相扣的有声语言的逻辑链条,是构成全篇稿件整体感受的结构性要素。只有形象感受而没有逻辑感受,播音创作就会有句无章、有点无线,稿件文字还是不能变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活东西”。

稿件文字中的关联词对于逻辑感受的产生有直接的指向作用。在没有关联词的地方,播音创作主体也要善于挖掘补充,使它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特别是“没有关联词语而在感受上获得明确表现,正是播音员所应具备的能力”。

例如:“谁?„„奥,是你啊!” “奥”表转折的逻辑关系

“我吃块糖吧!„„咳,我又忘了,大夫不让我吃糖!” “咳”表示逻辑关系。

“你可以去那儿,但要注意安全!” “但”表转折的逻辑关系

数字逻辑复习

一.选择题

1.将逻辑表达式“ ”化简为逻辑表达式“A”,需使用公式化简法中的()。

A、并项法B、吸收法C、消去法D、配项消去法

2.逻辑代数中的三种最基本的逻辑运算是()。

A、与、与非、或非B、与、与或非、异或

C、与、或、非D、与非、与或非、异或

3. 的相邻最小项的是()。

A、B、C、D、

4.在何种输入情况下,“或非”的运算结果不是“0”,()。

A、全部输入为“1”B、任一输入为“1”

C、全部输入为“0”D、任一输入为“1”,其他输入为“0”

5.在下列逻辑电路中,不是组合电路的有().

A、译码器B、编码器C、全加器D、寄存器

6.要使3:8线译码器(74LS138)能正常工作,使能控制端G

1、G2A#、G2B#的电平信号应是()。

A、100B、111C、011D、000

7.七段数码显示管中,共阴极电路的所有发光二极管输出端均是()

A、逻辑1B、逻辑0C、高阻态D、接地

8.一个32路的数据选择器,最合适的地址输入端的是()

A、4B、7C、8D、5

9.组成一位的十进制计数器,至少需要()个触发器。

A、4B、3C、6D、5

10.计数器的模是 ()

A、触发器的数量B、序列中实际状态数C、每秒循环次数D、可能的最大状态数

11.移位寄存器由()组成

A、锁存器B、触发器C、一个字节存储器D、4位存储器

12.移位寄存器不能实现的功能是()

A、实现信号的并行到串行的转换B、实现信号的串行到并行的转换

C、对时钟信号进行分频D、对输入信号进行编码

15.对于J-K触发器,当J=0、K=0,则CP脉冲作用后,触发器的次态是()。

A、B、C、A或BD、

16.使用256X1位ROM芯片组成1024X8位存储器,需要ROM芯片()片。

A、10B、32C、16D、64

17.用PLD开发软件输入逻辑设计的两种方式是()。

A、文本和数字B、文本和原理图C、原理图和代码D、编译和排序

18.VHDL属于()。

A、可编程逻辑B、硬件描述语言C、可编程阵列D、逻辑数学算

二.理解基本内容(看每章后的小结)

1.数字电路常用的描述工具有哪些?

2.在逻辑函数中,基本的逻辑运算有哪些?可以组合哪些运算?

?列举你曾学过的组合电路。

4.什么是译码器?它是如何工作的?七段译码器如何工作?

5.时序电路的特点是什么?结构怎样?

6.典型的触发器JK、D的方程是什么?它的工作状态有哪些?状态是如何变化的?

7.计数器的模的概念及如何计算的?X次分频如何产生相应的模?其频率怎么设置?

8。SRAM、DRAM的存储机理是什么?

9.存储逻辑是什么的产物?FLASH的特性怎样?

10.PLD、FPGA、ISP、VHDL涵义

三.公式法、卡诺图化简以及相关证明

看作业

四.分析设计

1.组合电路

三人表决器、路灯控制、电影院门口大人、小孩进入的自动检测等

2.时序电路

作业

3.VHDL的简单语法表达

数字逻辑复习纲要

第一章 逻辑代数

一、基本概念(P30)

1.逻辑函数的描述方式及常用工具;

2.逻辑代数三种基本逻辑运算(与、或、非).

二、公式、卡诺图的化简方法

1.最小项,相邻最小项

2.公式(P16—P17)

3.卡诺图(结构、化简方法)

三、本章作业

第二章 组合逻辑

一、组合逻辑的组成与特征

二、组合电路的构件

1.列出相关电路

2.译码器

74LS138工作时,

功能:每输入一组不同的代码,只有一个输出有效.

3.七段数码显示器

SM 4205共阴阴极接地

4.数据选择器

例:32选1 ----5根控制线(选择控制信号)

三、本章作业

第三章 时序逻辑

一、时序电路的组成、功能、特点

触发器(F/F),锁存器

二、触发器(F/F)特点

有两个稳态, 计数器的模触发器(F/F)的个数.

三、移位寄存器

功能:串并转换、分频

四、S-K触发器,D触发器的方程

五、序列检测

六、本章作业

第四章 存储逻辑

一、存储逻辑的组成

二、SRAM和DRAM的存储机理

Flash闪存

RAM、ROM芯片实例分析

例:1024×8位ROM芯片:

数据线8位

地址线10位( )

控制线2位(1位读写线、1位片选线)

四、有关名词

例: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器件)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ISP(In-system Programming 在系统编程)

五个人来自不同地方,住不同房子,养不同动物,吸不同牌子香烟,喝不同饮料,喜欢不同食物。根据以下线索确定谁是养猫的人?

1,红房子在蓝房子的右边,白房子的左边(不一定紧邻)

2,黄房子的主人来自香港,而且他的房子不在最左边。

3,爱吃比萨饼的人住在爱喝矿泉水的人的隔壁。

4,来自北京的人爱喝茅台,住在来自上海的人的隔壁。

5,吸希尔顿香烟的人住在养马的人?右边隔壁。

6,爱喝啤酒的人也爱吃鸡。

7,绿房子的人养狗。

8,爱吃面条的人住在养蛇的人的隔壁。

9,来自天津的人的邻居(紧邻)一个爱吃牛肉,另一个来自成都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参观动物园》 目标:

1、喜欢动物,丰富对动物的认知。

2、细心找缺失,进行整体与部分的连接,培养分辨能力与连接能力。

3、能用完整的语言描述出动物的特点。 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知道动物园里都有哪些动物吗? 你喜欢的动物是什么样子的?

哪个小朋友能说一说卡片中动物园里都有什么动物?你知道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能根据整体分辨出缺少的部分。

《送动物回家》

目标:认识动物,知道这些动物的生活环境。

能说出给动物找家的理由,发展判断能力。

丰富非洲动物的常识,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谈话导入 小朋友,看看卡片上有什么动物? 动物们都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卡片中右边的动物们找不着自己的家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动物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 :理解题意,通过观察推断出动物的居住环境,说出给动物找家的理由。

《熊妈妈的宝宝》

目标:辨别熊妈妈和熊宝宝,目测熊宝宝的数目。

比较数目的多、少、一样多。

扩大幼儿对熊类动物的知识面,激发幼儿热爱动物的情感。

谈话导入

卡片上有什么动物?谁是妈妈?谁是宝宝?

今天动物妈妈们带他们的孩子到户外玩,你们看看动物宝宝一样多吗?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喜欢在哪居住,喜欢吃什么呢? 动物管理员叔叔怕这些妈妈玩的太高兴,把自己的孩子给弄丢了,想请你们告诉动物妈妈自己与几个孩子。

你能用右边的圆点卡片来表示出动物宝宝的数量。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引导幼儿目测动物宝宝的数目,找到一样多的点子卡片。

《猴子表演》

目标:喜欢猴子,辨别猴子的不同姿态。

排除不同,找出相同,发展观察与比较的能力。

能目测香蕉的数目,能按给出的数目涂色。

谈话导入

小猴今天很高兴,要给大家表演节目,你们知道小猴要给表演什么节目吗?

小朋友让我们也来学学小猴跳舞吧。

小猴跳舞的姿势都是相同吗?有什么不同?

小猴的舞姿非常精彩,老师用相机吧它们都拍下来,让你们送给小猴留做纪念,你们看看右边的照片都是哪只小猴的?快去找出来送给它们吧!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幼儿理解题意,辨别不同。根据小猴子动作的独特姿势,做出正确的判断。

《找妈妈》 目标:

喜欢辨别猴子的不同特征,愿意给动物宝宝找妈妈。

根据猴子宝宝的外形、颜色,找相同特点的妈妈,培养观察和比较能力。

喜欢找不同,培养精细观察、比较的能力。

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看看卡片上的小猴都是一样吗?

你们看到了几种猴子?他们在户外玩的忘记了时间,猴妈妈出来找它们的孩子,你们知道小猴的妈妈是哪一位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能观察出每种猴子特点的细微差别。能根据小猴的外形、颜色去找相同。

《长颈鹿》 目标:

喜欢做拼图,辨别拼图块的连接。

辨别拼图块的空间关系,发展图形连接的能力。

丰富对动物的认知,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小动物的情感。

谈话导入 卡片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点呢(最高的长颈鹿个子有两层楼那么高,是动物界中最高的动物)? 小朋友你们谁能描述出长颈鹿长得样子呢? 谁能用动作模仿长颈鹿?

卡片中的长颈鹿图片被分成了很多块,你能看出拼图的顺序吗? 你能用圆点卡片表示拼图的顺序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呀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理解题意,看出拼图块的连接顺序。可以复印下来,让孩子剪开拼图块,做拼图游戏。

《动物饲养员》 目标:

使幼儿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培养爱护动物的情感。

了解动物的食性,应该根据它们的食性喂养它们。

喜欢走迷宫,鼓励幼儿寻找最合适的路线,发展目测复杂路线的能力。

谈话导入

小动物每天为大家表演节目可辛苦了,你们看看今天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为大家表演节目了?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些动物喜欢吃什么吗?

动物们表演节目可辛苦了,它们的饲养员为动物准备了可口的食物,你们知道是喂给谁吃的吗?

红色圆点旁的饲养员手里拿着的是什么食物,他要喂给哪只动物吃呢?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这些题目考研孩子对动物的认知,若孩子缺乏认知,应帮助孩子探索获得。

《分鱼》 目标:

了解动物的习性,喜欢喂养动物。发展观察判断的能力。

感知数的概念,辨别数目的多、少、一样多。

认识北极的动物,引发对动物世界的好奇心。

谈话导入

卡片上有哪些动物?它们的数量一样多吗?它们喜欢吃什么? 它们在看什么?谁在喂养它们?

海洋馆小动物们要上台表演节目了,为了让这些可爱的动物们好好表现,训练员决定再给它们加加餐,调动一下动物们的积极性。这些动物它们可喜欢吃鱼了,但是每只动物只能分得一条鱼,看!它们的饲养员来了,动物们飞快的向着饲养员游去,你知道它们会游向谁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引导幼儿目测动物的数量,目测饲养员手中鱼的数量,找到一样多的对应关系。

《大象洗澡》 目标:

观察画面内容,发现连环画的关联,培养推理能力。

给连环画排顺序,发展排序能力。

喜欢做手工制作,喜欢玩玩做做,发展动手能力。

谈话导入

看看卡片上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说说这些图片都有什么不一样?

今天的天气非常好,饲养员为了让大象生活的更舒服一些,早早的来到了动物园,你们知道他要为大象做什么码?哦!他要给大象洗澡,大象可喜欢玩水了,所以十分的高兴。你们知道饲养员为大象洗澡都准备了哪些用具吗?

他是如何为大象洗澡的?请你们按前后的顺序排列出来。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引导幼儿看图,指出每幅小图哪个是第一步,哪个是第二步,并能按动物由脏到干净的顺序排列,也能按人物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去排列。

《奇怪的动物》 目标:

辨别动物的外形特征,发现错误。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喜欢改正错误,培养幼儿的分辨能力。

学习演唱歌曲,鼓励改编歌词。

丰富对动物的认知,喜欢模仿动物的叫声与动作。

谈话导入

小朋友,卡片上画有哪些动物?这些动物都怎么了?

大森林里要开化妆舞会,小动物们可兴奋了,都想把自己打扮的与众不同。斑马想出了一个好的主意,它邀请了6位好朋友和它一起缝制了6套奇怪的衣服,套在身上。舞会上,大家可惊讶了,不知道衣服上的花纹是哪只动物的,你们知道吗?

请大家看红色圆点旁的动物,是答案栏里的哪两只动物组成的?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让幼儿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引导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从动物的花纹、颜色去推断。

《找亲戚》 目标:

丰富对鸟类的认知,激发幼儿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寻找同种的鸟类,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辨别鸟的同类,目测同类鸟的数目。

谈话导入

大自然里有许多会飞的鸟类,看看我们的卡片上请来了哪些鸟?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们喜欢卡片上的哪一种鸟,为什么呢?

今天老师把它们的亲戚也请来了,你们知道它们和谁是亲戚?找找看!

你怎么知道它们是亲戚?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让幼儿在做题的过程中,辨别每种鸟类的特征,把握类别概念。

《海底世界》 目标:

对海底世界好奇,感知生物的奇异,丰富海洋生物知识。

排除颜色、大小变化,判断形状相同,培养幼儿视觉分辨能力。

了解章鱼的食性。喜欢辨别交织的路线,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去海洋馆吗? 海洋馆里有哪些生物呢?

让我们一起看看卡片上的海底世界有什么生物吧。

答案里也有这些生物,你能找到对应的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引导幼儿在做题的过程中注意动物方向的不同。能排除颜色、大小的变化,找到对应的。

《火烈鸟的宝宝》 目标:
认识火烈鸟,观察蛋宝宝的发展变化,加强幼儿推理排序的能力。

探索事物发展的顺序性,发展幼儿推理排序的能力。

丰富动物宝宝的知识,对动物的生长好奇。

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卡片上的动物是谁?它在干什么呢? 这6个小图是有顺序的,你能看出是根据什么顺序排序的吗? 火烈鸟妈妈的孩子要出生了,你能看出宝宝出生的顺序吗? 你能用圆点卡片表示火烈鸟宝宝出生的顺序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重点引导幼儿能够根据蛋的变化来做题,辨别细微的变化。

《我的衣服在哪里》 目标:

辨别动物的皮毛,丰富动物知识。

辨别动物的皮毛在哪里,发展幼儿的判断能力。

细心观察,找到隐藏,发展观察能力。

均匀涂色,发展幼儿涂色能力。

谈话导入

天黑了,你们能看清卡片上有哪里动物吗?怎么看出来的? 你知道这些动物的皮毛是什么样的? 这些动物合适的衣服在答案栏里的什么地方?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做这些题目需要把握动物皮毛的知识,帮助孩子获得这些知识。

交通常识

《马路上》 目标:

辨认交通工具,培养幼儿对图案与位置的分辨能力。

观察交通工具缺少的部分,感知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根据对正面的记忆涂色,发展记忆能力。

培养幼儿的涂色能力,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谈话导入

这是什么地方?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看到这里面都有什么?请你说一说。

今天天气真好,蒂娜和汤姆想出去走一走。啊!马路上可真热闹,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有的人刚从超市买东西回来,有的人牵着小狗在散步,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地上画画。但是有一些地方的画画是不完整的,我们不知道缺少的是什么东西?小朋友请你们来帮帮忙,吧这些画面都补充完整。

缺少的部分在答案里,你能找到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幼儿观察卡片空白处周围的图案,从而推断出空白处的图案内容。老师可以出示有缺失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这幅画怎么了?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说出通过观察空白处周围的图案发现的。

《各种车辆》 目标:

辨别各种车辆,把车辆和它的影子图连接起来。

丰富对车辆的认知,发展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辨别车辆的不同形状,排除不同找到相同。

培养幼儿的涂色能力,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谈话导入

这两个小朋友在看什么呢?

蒂娜和汤姆拿来了许多汽车的贴纸,摆放在右边,看看有什么汽车? 上面有邮政车、有面包车、有小轿车……他们实在太喜欢了,决定吧这些贴纸贴在有各自影子的地方。小朋友你能根据影子支出应该是哪一辆小汽车贴纸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幼儿仔细观察出卡片上每种车的轮廓特征。例如:小轿车与面包车,小轿车的车头与车尾都突出来了,而面包车的车头和车尾没有突出来。

《找车辆》 目标:

排除空间方位的变化,辨认车辆。考验孩子的空间智慧,培养观察与比较能力。

认识各种汽车,知道各种汽车的用处,辨别它们的外形特征及车上的标记。

喜欢玩拼图游戏,排除不一样的连接,找到对应的图案,发展连接能力。

给对应的图案涂上相同的颜色,培养有目的的涂色能力。

谈话导入

这两个小朋友在看什么呢?这可能是什么地方呢?

今天蒂娜和汤姆到街上去玩,看到了许多的交通工具,你能说出它们都是什么交通工具吗?

每种交通工具都有不同的用处,你能说出它们都有什么用处吗? 这些车辆开走了,你能找到开走的车辆吗?在答案里的什么地方?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引导幼儿理解题意,辨别方位的变化。卡片中有:自行车、油罐车(车上的标记代表不能碰撞)、货车、警车、工具车、轿车。

《这里需要什么车》 目标:

丰富对特种车辆的认知,辨别车辆的特殊用途。

发现各种情景的需要,培养幼儿的推理与判断能力。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根据车的外形特征进行判断。

按指定的要求给 车辆涂色,发展动手能力。

谈话导入

你在卡片上看到了什么? 每处地方发生了什么事情?

房子着火了,应该怎么办?小朋友们,如果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要用哪种车辆吗?

各处需要的车辆都在答案里,你能找到吗? 能说出为什么需要这辆车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引导幼儿了解每种车辆的用途。发现需要,能说出判断的理由。附:消防车是用来灭火的,垃圾车是用来装垃圾的,出租车是方便人们外出按行程计费的车,邮政车是为人们送邮件、邮包的,发生事故时警察会开着警车在第一时间赶到出事现场,自行车是人们的代步工具。

《谁来驾驶这些车》 目标:

辨认各种车,了解车辆的驾驶员,判断驾驶车的人。

辨别车辆的特征,辨别人的特征,培养幼儿的推理与判断能力。

练习画封口圆,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性。

谈话导入

这里有什么车?有什么用?

蒂娜和汤姆看见了许多的车辆,有摩托车、自行车、警车、消防车。但是谁来驾驶这些车辆呢?小朋友你们知道吗? 这些驾驶员在答案里,你能找到吗? 能说出为什么是这个驾驶员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幼儿理解题意。知道:妈妈骑女车、爸爸骑男车、警察开警车、消防人员开消防车、宝宝坐在自行车后面的婴儿座上。帮助幼儿分析图片上交通工具和六位衣着不同的人,他们的穿戴与交通行驶有什么关系?引导幼儿说出安全保护,职业规范等。

《玩交通游戏》 目标:

辨认车辆、标志、行人,根据给出的条件进行归类。

观察图片,找到每组图片缺少的同类。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提高幼儿的分类能力。

辨别车辆特征和人的特征,进行相关联的匹配。

培养幼儿的推理与判断能力。

谈话导入 小图片上有什么?

蒂娜和汤姆决定把这些小卡片分分类。这时小狗和小老鼠也来了,想与蒂娜和汤姆一起玩。狗和老鼠把每组的小卡片弄丢了一张,在哪里呢?

红圆点的地方是哪张卡片?在答案的什么地方? 你怎么知道是丢了这张卡片呢?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幼儿理解题意。幼儿能说出为什么这样做,能够说出是按什么标准分的类。帮助幼儿掌握每组的类别名称。

《各种形状的路牌》 目标:

辨别路牌,丰富对交通标志的认知。

辨认路牌的形状,将路牌与形状匹配。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辨别重叠的图案,给车辆涂色。

谈话导入

这里有什么路牌?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

蒂娜和汤姆在玩交通游戏,汤姆在修路,他用刷子一点一点的涂着,手和鼻子上面都粘上了颜料。蒂娜在摆路牌,她努力地将一个个路牌摆在正确的位置,小朋友你知道蒂娜是怎么摆路牌的吗? 这些路牌的形状一样吗? 你能在答案里找到每个路牌的形状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幼儿观察标志的外形不受标志上图案的影响,帮助幼儿掌握这些形状的名称。

《路牌是什么形状》 目标:

辨认路牌,丰富对交通标志的认知。

辨认路牌的形状,将路牌与形状匹配。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辨别隐藏的形状,培养幼儿观察的精确性,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描画隐藏的图形,发展幼儿小肌肉的控制能力及灵活性。

谈话导入

每个小图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路牌?

这些交通标志各是什么意思呢?附:红色圆点图中的交通标志表示减速让行;
紫色圆点图中的交通标志表示停车场;
黄色圆点图中的交通标志表示候车牌;
橙色圆点图中的交通标志表示人形横道;
蓝色圆点图中所表示的交通标志表示单行线;
绿色圆点图中的交通标志表示指路牌。

蒂娜和汤姆站在阳台上,用望远镜看到了许多不同形状的路牌,每个路牌是什么形状?

有三角的,方形的,圆形的,箭头形的。小朋友你们知道路牌的影子在哪里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请幼儿看清楚每幅图中标志的轮廓是怎样的,不要受标志里面图案的干扰。

《交通标志》 目标:

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让幼儿根据场景理解标志的作用。

将标志与相应的情景匹配,培养幼儿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给标志图上合适的颜色,发展幼儿小肌肉的控制能力及灵活性。

谈话导入

每个小图一样吗?你看出每个小图画了什么?

蒂娜在看这些图片,“咦!这里面少了一些东西”蒂娜发现了。小朋友你能发现吗?到底少了什么呢? 每个图片缺少的交通标志在哪里?

你能爱答案里找到吗?为什么是这个标志呢?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幼儿理解每张图的内容与标志一一对应。附红色圆点图:应是非机动车道。紫色圆点图:人行横道。黄色圆点图:一边是非机动车道,一边是步行道。橙色圆点图:房子前的活动区。蓝色圆点图:停车让行。绿色圆点图:候车牌。

《各种自行车》 目标:

辨别各种自行车,丰富对自行车的认知。

观察图片辨别不一样,找到相同,培养幼儿观察的细致性,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能够分清左右。

按指定的条件涂色,发展幼儿有目的涂色的能力。

谈话导入

这些是什么车?这些车一样吗?

今天蒂娜和汤姆想要骑车出去玩,他们来到了自行车的车库,这里的车可真多啊!都有些什么车呢?

有红色的、有蓝色的、有绿色的。有男车也有女车。你能分清每辆车吗?

你能在答案里找到每辆车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请幼儿说出是怎么做的,是从哪些方面分辨出相同的自行车的。引导幼儿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男女款式、颜色、方向。帮助幼儿掌握自行车都有哪些零件:车把、车闸、车座、车灯、车铃、车轮、后衣架、脚蹬、链盒、反光板。

《修理自行车》 目标:
认识自行车,辨别自行车的部件,丰富生活经验。

初步认识自行车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找到缺失的部件,培养幼儿的观察与比较能力。

添画自行车缺少的部件,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谈话导入

这两个小朋友为什么这样着急呀?

呀!不好了,汤姆的自行车坏了,车轮破了一个大洞。怎么办呢?蒂娜拿来了修车的工具,于是汤姆把车轮卸下来,想换一个新的车轮。这个车轮可真不好换啊!看,汤姆的鼻子都弄脏了,可他还不知道呢!小朋友,下面还有许多自行车,你们知道这些自行车的哪一部分被卸掉了吗?

你能在答案里找到卸掉的部件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让幼儿理解题意,并能说出每辆自行车都缺少的部分。

《红绿灯》 目标:

认识红绿灯三色的排列位置,知道红绿灯的作用。

辨别行车方向标志,培养幼儿辨别空间方位的能力。

辨别向右、向左、向前、向后,提升空间智慧。

按指定的条件涂色,发展幼儿小肌肉的控制能力及准确性。

谈话导入 上面的图中有什么?像大街上的什么?

蒂娜和汤姆在玩球,突然他们发现,这些球好像红绿灯的三个灯。但是怎样排列呢?你能告诉他们吗?

下面的图有什么?小朋友在画什么?你在大街上看见过吗? 接下来,蒂娜和汤姆在路上画起了箭头,这有什么用处呢?你知道吗?

你能在答案里找到这些箭头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让幼儿理解题意,认真观察红绿灯的排列顺序。辨别左右方向,辨别箭头的指示。

《往哪儿开》 目标:

辨认行人过马路时红绿灯的排列位置,辨别车辆行驶的方向。

辨别行车方向标志与车辆的行驶匹配,培养幼儿的推理与判断能力。

按指示添画与涂色,发展幼儿小肌肉的控制能力及创造性。

谈话导入

看上面的图,两个小朋友拿着什么? 你知道马路标志红绿灯上的吗?有什么用?

汤姆和蒂娜找来了行人红绿灯的两个标志,哪个是行走的标志?哪个是停止的标志?

但是应该怎样贴呢?是把行走的标志放在上面呢?还是把停止的标志放在上面?他们有点不确定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应该怎样贴吗? 看下面的图,小朋友在玩什么?

这里的马路快修好了,但是如果车辆不知道怎么走,堵车了怎么办呢?让我们帮他们画上行进箭头吧。小朋友你们知道应该怎样画吗? 能在答案里找到每个彩色圆点的箭头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让幼儿理解题意,辨别行人红绿灯的排列顺序,辨别行进箭头的左右方向。

《指定的是什么》 目标:

找到指定位置的交通标志,丰富对交通标志的认知。

辨别方位,培养幼儿对空间方位的判断力。

学会看指示做题,按指定的顺序与颜色,给人物涂色。

增进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幼儿小肌肉的控制能力。

谈话导入

看上图有什么?是什么交通标志? 看题目中的格子,叉子在哪个格子里?

请小朋友找出每组图片中与叉子所在位置相同的交通标志,在答案的什么地方?

看下面的车辆,有什么不一样?

请小朋友找出每组图片中与叉子所在位置相同的车辆,在答案的什么地方?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让幼儿理解指导语的含义,并能够根据指示来做题。

《请你找出来》 目标:

辨别左右,培养幼儿对空间方位的判断能力。

能够看懂指示,按指示找到目标。

能够分清左右方向,并根据指定的方向涂上相应的颜色。

谈话导入

看看卡片上的人,每处都是几个? 谁在左边?谁在右边?

看看上面的叉子,是在左边还是在右边?

仔细看卡片上方,谁站在牌子的左边?你能在答案里找到吗? 看看下图,是谁在向左走?你能在答案里找到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辨别对面自身的左右,培养幼儿对空间方位的判断能力。

《反光的饰物》 目标:

排除方位、大小颜色的差异,匹配相同的物品,发展空间知觉的分辨能力。

辨别深浅,按要求涂浅颜色,提高对色彩的辨别能力。

谈话导入

这是白天还是晚上?怎么知道? 这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天黑了,小朋友放学回家了,马路上的光线比较暗,会看不清的小朋友,这样就容易出危险。那我们就佩戴一个反光的饰物吧,这样爸爸、妈妈、汽车司机都会很容易看到你。小朋友你们知道他们每个人佩戴的反光饰物一样吗?是什么样子的? 你能在答案里找到他们的反光饰物吗? 操作学具

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操作情况,根据幼儿需要进行个别指导与交流。

重点与难点:理解颜色的深浅,能够分辨饰物的形状。能够知道反光物的作用。

逻辑公式

并非(A且B)≠ 非A且非B 并非(A且B)= 非A或非B 非A或非B=A则非B B型题 = 强(知识)相关

★ 哪些是“强相关”知识点

联结词:“非”、“且”、“或”、“则”条件关系(充分 / 必要) 4个重要等值公式

命题推理基本规则(主要是“则”和“或”的规则)对当关系算子、量词的对偶与否定 ★联结词:非、且、或、则 不要拒绝这四个符号:

=非=或 =且=则

命题:有真假的句子。

以p、q、…表示。非p

=(记为)p=p假p且q

=(记为)p∧q=p和q都真 p或q

=(记为)p∨q=p和q至少有一真

要么p,要么q

=p和q至少有一真,且至多有一真 p则q (如果p,那么q)=(记为)p→q

=不会:有p但没q=不会:p真且q假=(p∧q)

“p则q”的含义最为重要。详细讨论见“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充分条件 / 必要条件 p是q的充分条件

=如果p真,则q真

= (通常表述为)有p则有q例如…

p是q的必要条件=如果p假,则q假=(通常表述为)无p则无q例如…

如果p是q的充分条件,则q是p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 条件关系的四种情况:1.充分但不必要2. 必要但不充分3.充分必要4.不构成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的日常语言表达

p是q的充分条件:如果p,则q只要p,就q„p是q的必要条件:只有p才q

(如要)q,必须p除非p,否则不q…

☆用 “  ” 准确表达(充分/必要)条件关系pq表示 (1)p是q的充分条件(2)q是p的必要条件如果p,那么q=pq只有p,才q=qp☆p  q=q p

以上等式的两边互称“逆否式”。

一个公式和它的逆否式在逻辑上等值。

☆准确刻画 “除非…,否则”“(除非)„,否则…”的意思是:“如果否定„ ,则„”

“…,否则…”=…  …

除非 p,否则q=pq除非 p,否则不q=p q除非不 p,否则q=pq除非 不p,否则不q=p q p,否则q=除非p,否则q

p,除非q=除非q,否则p★4个重要的等值公式(pq)=(pq)(pq)=(pq)(pq)=(pq)(pq)= (pq)

☆德摩根律

(pq)=(pq)

(pq)=(pq)并非:小张既高又胖= 小张不高或者小张不胖

并非:小张失约或者他没有接到通知=小张没有失约并且他接到了通知

☆一个在解题中多有应用的公式(pq)=(pq)由:(pq)= (pq)

等式两边同时否定,得(pq)=  (pq)(pq)=(pq)

☆“或”与“则”的等值置换

AB=ABAB=AB第一,保持右件(后件)公式不变;
第二,改变左件(前件)公式的否定符。

交易逻辑

作者:目外商学院赵欣老师

本人从事金融行业算算也有六七年时间了,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经验,同时也是对自己长期交易的一个总结。

首先,交易是有逻辑的,如果是一个傻子参与交易,买卖没有任何理由,那价格涨跌就不会有任何规律也无法总结甚至预测。但是还好,现实中投资者都是一定程度上理性的且是利己的,也就是所有经济学教科书中提到的“经济人”。这是投资交易或者说所有经济行为的基础。

那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就可以进行分析了,就可以形成一个相对科学的体系。无论你是怎么进行分析的,始终离不开三个大前提:

一、市场显示的结果是人们行为的最终呈现。换句话说,与市场相关的所有行为最后都会反映在交易品种的走势之上。

经济学中有一个概念叫“有效市场”,详细内容不表,但现实中的市场并不是完全有效的,人们永远无法掌握到市场的所有信息,所以参与到交易中就无法做出完全正确的预测,但人们的行为终将决定价格的最终走势,无论这个走势是否符合真实,都是所谓的“正确的价格”。

基于这个前提,很多投资者的观念就要更改一下了。笔者经常听人说“这个价格已经到底了,成本价就在这!”或者“没道理,凭什么能涨这么高,根本不值这个价!”。可能说的道理都是对的,但是市场价格的走势不是按这些道理走的,所以我们在分析行情时,不能以这些主观想法作为判断的根本依据,只能作为参考。

因此我们要养成一个最基本的理念:1.市场永远都是对的。2。如果你觉得市场不合理,参见第一条。

二、历史会重演。这句话应该已经烂大街了,但是却是我们分析行情,特别是技术分析的基础。

重演不意味着重复,一模一样的行情永远不会重来,但是在类似的条件下,走出具有相似形态的波动却是反复发生的。其原因就在于人性自古以来都是没有改变的。面对市场时的贪婪与恐惧是市场变化最初的动力。而后,类似的形态走势被总结分析,形成各种理论。后人在实践这些理论的同时也影响着市场变化。

正如鲁迅说的:“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技术分析的拥护者形成了庞大的分析规则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行情波动的形态。

对我们来说,既然有规则就必然有漏洞。我们既可以利用这些交易规则,记住典型的交易形态作为自身交易的基础,也可以在有足够积累后打破规则甚至创造规则。前者最基本的就是各种K线形态理论,后者最明显的就是庄家在股市中反复利用割散户的韭菜。

三、价格波动的趋势性。

价格波动如果类似物理里的布朗运动毫无趋势则无从分析,但是正如上文所述,交易者的行为产生价格的波动,尤其是投机交易,根本上来说并不存在固定的多空阵营,利益的追求会让人们站在力量更强的一方,墙倒众人推。

一旦形成明显的单边走势形态,无论周期长短,必然跟风者众。价格便会按照趋势继续发展,就像物理惯性一样,直至遇到阻碍,能量衰竭,多空互换。

所以我们打开行情首先要做的便是判断趋势,不要给自己设限,多头趋势做多,空头趋势做空。趋势结束前继续顺势交易,趋势翻转后灵活变换。

以上都是一些基本概念与逻辑,可能大家都曾反复了解,笔者能力有限,也算是与大家共同复习,正所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011年GCT考试逻辑模拟试题

1 一位海关检查员认为,他在特殊工作经历中培养了一种特殊的技能,即能够准确地判定一个人是否在欺骗他。他的根据是,在海关通道执行公务时,短短的几句对话就能使他确定对方是否可疑;
而在他认为可疑的人身上,无一例地都查出了违禁物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削弱上述海关检查员的论证? Ⅰ.在他认为不可疑而未经检查的入关人员中,有人无意地携带了违禁物品。

Ⅱ.在他认为不可疑而未经检查的入关人员中,有人有意地携带了违禁物品。

Ⅲ.在他认为可疑并查出违禁物品的入关人员中,有人是无意地携带的违禁物品。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只有Ⅱ和Ⅲ。

2一个已经公认的结论是,北美洲人的祖先来自亚洲。至于亚洲人是如何到达北美的呢,科学家们一直假设,亚洲人是跨越在14000年以前还连结着北美和亚洲,后来沉入海底的陆地进入北美的,在艰难的迁徙途中,他们靠捕猎沿途陆地上的动物为食。最近的新发现导致了一个新的假设,亚洲人是驾船沿着上述陆地的南部海岸,沿途以鱼和海洋生物为食而进入北美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使人有理由在两个假设中更相信后者? A.当北美和亚洲还连在一起的时候,亚洲人主要以捕猎陆地上的动物为生。

B.上述连结北美和亚洲的陆地气候极为寒冷,植物品种和数量都极为稀少,无法维持动物的生存。

C.存在于8000年以前的亚洲和北美文化,显示出极大的类似性。

D.在欧洲,靠海洋生物为人的食物来源的海洋文化,最早发端于10000年以前。

3有着悠久历史的肯尼亚国家自然公园以野生动物在其中自由出没有著称。在这个公园中,已经有10多年没有出现灰狼了。最近,公园的董事会决定引进灰狼。董事会认为,灰狼不会对游客造成危害,因为灰狼的习性是避免与人接触的;
灰狼也不会对公园中的其他野生动物造成危害,因为公园为灰狼准备了足够的家畜如山羊、兔子等作为食物。

以下各项如果为真,都能加强题干中董事会的论证,除了

A.作为灰狼食物的山羊兔子等,和野生动物一样在公园中自由出没,这增加了公园的自然气息和游客的乐趣。

B.灰狼在进入公园前将经过严格的检疫,事实证明,只有患有狂犬病的灰狼才会主动攻击人。

C.自然公园中,游客通常坐在汽车中游览,不会遭到野兽的直接攻击。

D.麋鹿是一种反应极其敏捷的野生动物。灰狼在公园中对麋鹿可能的捕食将减少其中的不良个体,从总体上有利于麋鹿的优化繁衍。

4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在托儿所度过,会引发孩子的紧张不安。在我们的研究中,有464名12~13岁的儿童接受了特异情景测试法的测验,该项测验意在测试儿童1岁时的状况与对母亲的依附心理之间的关系。其结果:有41.5%曾在托儿所看护的儿童和25.7%曾在家看护的儿童被认为紧张不安,过于依附母亲。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没有可能对上述研究的推断提出质疑? A.研究中所测验的孩子并不是从托儿所看护和在家看护两种情况下随机选取的。因此,这两组样本儿童的家庭很可能有系统的差异存在。

B.这项研究的主持者被证实曾经在自已的幼儿时期受到过长时间来自托儿所阿姨的冷漠。

C.针对孩子的母亲另一部分研究发现:由于孩子在家里表现出过度的依附心理,父母因此希望将其送入托儿所予以矫正。

2011年GCT考试逻辑模拟试题

出生后第一年在家看护的孩子多数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看护的,并形成浓厚的亲情。

5在Z烟草公司的年终董事会上,董事A认为,上述统计表明,烟草业在广告上的收益正好等于其支出,因此,此类广告完全可以不做。董事B认为,由于上述10%的吸烟者所改吸的香烟品牌中几乎不包括本公司的品牌,因此,本公司的广告开支实际上是笔亏损性开支。

以下哪项,构成对董事A的结论的最有力质疑? A.董事A的结论忽视了:对广告开支的有说服力的计算方法,应该计算其占整个开支的百分比,而不应该计算其占毛收入的百分比。

B.董事A的结论忽视了:近年来各种品牌的香烟的价格有了很大的变动。

C.董事A的结论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每个吸烟者在某个时候只喜欢一种品牌。

D.董事A的结论忽视了:世界烟草业是一个由处于竞争状态的众多经济实体组成的。

6.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开发出了一种新的发动机,其所具备的安全性能是早期型号的发动机所缺乏的,而早期模型仍然在生产。在这两种型号的发动机同时被销售的第一年,早期的型号的销量超过了新型号的销量;
该制造商于是得出结论认为安全性并非客户的首要考虑。

下面哪个如果正确,会最严重地削弱该制造商的结论?()

A.私人飞机主和商业航空公司都从这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那里购买发动机

B.许多客户认为早期的型号在安全性、风险方面比新型号更小,因为他们对老型号的安全性知道得更多

C.这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的许多客户也从另一些飞机发动机制造商那里购买发动机,那些制造商在其新型号发动机中没有提供额外的安全性能保障

D.新型号的发动机可以被所有的使用旧型号发动机的飞机使用

7.来自英、法、日、德的甲、乙、丙、丁四位客人,刚好碰在一起。他们除懂本国语言外,每人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的一种。有一种语言是三个人都会说的,但没有一种语言人人都懂,现知道:

① 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都能自由交谈

② 四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又能用法语交谈

③ 乙、丙、丁交谈时,找不到共同语言沟通

④ 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都能做翻译

可见()。

A.甲日德、乙法德、丙英法、丁英德

B.甲日法、乙日德、丙英法、丁日英

C.甲日法、乙法德、丙英德、丁英法

D.甲日法、乙英德、丙法德、丁日德

8.真正高明的伪造家制造的钞票从不会被发现,所以一旦他的作品被认出是伪造的,则伪造者不是位高明的伪造者,真正的伪造家从不会被抓到。

下列哪种推理方式与这段话类似?()

A.田壮是一个玩魔术专家,他的魔术总能掩人耳目,从未被揭穿,所以他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

B.王伟是一个玩魔术的人,他的魔术一般不会被揭穿,偶尔有一两次被人看穿,但这不妨碍他是一名优秀魔术师

C.岗村是一个玩魔术的人,他的魔术一般不会被人看穿,偶尔有一两次被人看穿,说明他并不是一个高明的魔术师,因为高明的魔术师不会被人看穿

D.小马的魔术很好,从不会被揭穿,所以他是一个优秀魔术师

9.生命在另外一个行星上发展,必须至少具备两个条件:(1)适宜的温度,这是与热源保持适当距离的结果。(2)至少在37亿年的时间内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变化幅度。这样的条件 2

2011年GCT考试逻辑模拟试题

上述结论成立的前提是()。

A.某一个温度变化范围是生命在行星上发展的惟一必要条件

B.生命不在地球以外的地方生存

C.在其他行星上的生命形态需要的条件与地球上的生命形态相似

D.灭绝的生命形态的迹象有可能在有极端温度的行星上被发现

10.如果张未在2000年后从大学毕业,他就必须修过世界历史导论。

则这一论点是从下列哪句话中推出?()

A.在2000年前,大学学习中,世界历史导论不是必修课

B.每一个选修世界历史导论的学生都是2000年以后大学毕业的

C.没有一个2000年前毕业的大学生修过世界历史导论

D.所有2000年后毕业的大学生都必须修世界历史导论

11.一台安装了签名识别软件的电脑——这种软件仅限于那些签名在文档中的人进入计算机——不仅通过分析签名的形状,而且通过分析诸如笔尖压力和签名速度等特征来识别某人的签名。即使是最机灵的伪造者也不能复制该程序分析的所有特征。

下面哪个结论在逻辑上可以从上文得到?()

A.记录和分析某个签名需花费的时间使这种软件的日常使用变得不现实

B.安装有这种软件的计算机很快就会被大多数银行装备

C.没有人可以仅通过伪造签名的技巧而进入安装了这种软件的计算机

D.签名识别软件花费了很多年来进行发展和加以完善

12.为了增加收入,一家机场计划改变其计时停车区收取的停车费。机场会在第一个4小时或不到4小时期间收取4美元,而后每小时收取1美元;
而不是在第一个2小时或不到2小时期间收取2美元,而后每小时收取1美元。

下面哪种考虑,如果正确,表明该计划可以成功地增加收入?( ) A.很少有人会在机场的计时停车区内一次停车超过2小时

B.在过去的几年内,机场运营计时停车设备的成本要高于从中获得的收入

C.把车停在机场进行短途旅行的人通常把车停在按天计费而非按时计费的停车区内

D.用来运营机场停车区的资金很大一部分被用来维护设备而不是支付收取停车费的职工工资

13.一堂考试试卷上画了五大洲的图形,每个图形都编了号,要求填出其中任意两个洲名。

甲填:3是欧洲,2是美洲

乙填:4是亚洲,2是大洋洲

丙填:1是亚洲,5是非洲

丁填:4是非洲,3是大洋洲

戊填:2是欧洲,5是美洲

结果是他们每人只对了一半。

根据以上条件下列正确的选项是()。

A.1是亚洲, 2是欧洲B.2是大洋洲, 3是非洲

C.3是欧洲, 4是非洲D.4是美洲, 5是非洲

14.王某:张健是百事可乐在中国的高级雇员之一。

李某:那怎么可能,张健只喝可口可乐。

对话中李某的陈述隐含的一个前提是()。

A.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同属一个总公司

B.张健在可口可乐公司并不受重用

2011年GCT考试逻辑模拟试题

张健在百事可乐兼职

D.一般的,所有的高级职员只喝本公司的产品

15.A市的政府批准了一项基金,用于建设一项发电工程,这项工程要求铺设一条管线,将山上的思乐湖的水引到附近山谷中名为田浮的小湖中。该项目所发的电本身不能平衡项目的成本,即使是进口石油——A市的电力的主要来源——的价格大幅上升时也不行。然而,这条管线是物有所值的,这是因为()。

A.石油的价格曾经历频繁的大幅上升,现在已经大幅下降,并且相当地稳定

B.该项目可重建田浮湖,该湖目前正面临干涸的危险,从而使A市面临减少一项度假收入的危险

C.A市政府目前与其进口石油的来源国的政府们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D.将思乐湖的水引入田浮湖来进行发电的成本低于将思乐湖水引入其他山谷湖泊来发电的成本

16.罗斯镇修缮其所有的道路需要花费100万美元。但是在这些道路修缮完成之后的1年内,罗斯镇可以因此避免承担300万美元的损失,因为这个数目是现在罗斯镇每年对没有修缮的道路造成的汽车损害的赔偿额。

下面哪个,如果正确,对以上的论证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支持?( )

A.与罗斯镇毗邻的社区同样对它们的道路所造成的汽车损害给予赔偿。

B.罗斯镇所有的道路都得到修缮之后,几年内不会出现道路损害汽车的情况。

C.如果罗斯镇要在1年内花费100万美元用于道路修缮,它就需要提高附加税。

D.恶劣的气候给罗斯镇的道路带来的损害程度各年之间相差很大。

17.要从代号为A、B、C、D、E、F六个侦查员中挑选若干人去破案,人选的配备要求必须注意下列各点:

① A、B两人中至少去一人② A、D不能一起

③ A、E、F三人中要派两人去④ B、C两人都去或都不去

⑤ C、D两人中去一人⑥ 若D不去、则E也不去

由此可知( )。

A.挑了A、B、F三人去B.挑了A、B、C、F四人去

C.挑了B、C、E三人去D.挑了B、C、D、E四人去

18.下面是甲、乙、丙、丁四城市某日的天气预报:已知四城市有三种天气情况,甲市和丙市的天气相同,乙市和丁市当天没有雨。

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

A.甲市小雨B.乙市多云C.丙市晴D.丁市晴

19.药检局对5种抗菌素进行了药效比较,得到结果如下:甲药比乙药有效,丙药的毒副作用比丁药大,戊药的药效最差,乙药与己药的药效相同。

由此可知( )。

A.甲药与丁药的药效相同B.戊药的毒副作用最大

C.甲药是最有效的药物D.己药比甲药的药效差

20.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只能支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因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增长必须协调发展。人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其数量和质量必须与生产资料的质与量、消费品的结构与数量,以及资金的数量与投资结构等相适应。

由上可以推出( )。

A.目前中国人口数量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已不相适应

B.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但生产出的价值远大于消费掉的

C.提高了人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就会发展

2011年GCT考试逻辑模拟试题

当人的增长数量超过经济发展水平时,人的消费质量就会下降

21.在过去的40年里,不仅农业用杀虫剂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农民们使用杀虫剂时的精心和熟练程度也不断增加。然而,在同一时期内,某些害虫在世界范畴内对农作物造成的损失的比例也上升了,即使在这些害虫还没有产生对现有杀虫剂的抵抗性时也是如此。

下列哪项,如果正确,最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在杀虫剂使用上的提高伴随了某些害虫造成的损失更大? ()

A.在40年前通用的一些危险但却相对无效的杀虫剂已经不再在世界范围内使用了

B.由于杀虫剂对害虫的单个针对性越来越强,因此,用杀虫剂来控制某种害虫的成本在许多情况下变得比那些害虫本身造成的农作物损失的价值更大

C.由于现在的杀虫剂对特定使用条件的要求要多于40年前,所以现在的农民们对他们农田观察的仔细程度要高于40年前

D.现在有些农民们使用的某些害虫控制方法中不使用化学杀虫剂,但却和那些使用化学杀虫剂的害虫控制方法在减少害虫方面同样有效

22.在下列四个选择中,与其他三项意见差别最大的一项是()。

A.没有事物是不运动变化的B.不运动变化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凡事皆变D.不运动变化的事物不是不可能的

23.英、红、燕三个人讨论一数学题,当她们都把自己的解法说出来以后,英说:“我做错了。”红说:“英作对了。”燕说:“我做错了。”老师看过他们的答案并听了她们的上述意见后说:“你们三个人有一个做对了,有一个说对了”。

那么,谁做对了呢?()

A.红B.英C.燕D.不能确定

24.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毛泽东1939年曾写了这样一段话:“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二三十年代的大多数中国史学家都深信:近代以前的中国已具有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因此()。

A.毛泽东“发明”了中国早期已有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

B.关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只不过是“御用史学”的产物

C.毛泽东并没有“发明”出这种观点,而是采纳了当时大多数史学家的共同看法

D.毛泽东的观点非常正确

25.用肥皂在硬水中洗东西,肥皂将与硬水中的钙和镁发生化学反应,会产生一种不容易洗掉的沉淀物,这种沉淀不仅要浪费肥皂,而且它沉积在织物上,使织物失去光泽,产生斑点,甚至使羊毛、丝绸等织物的牢度大大降低。

这意味着()。

A.肥皂是最好的去污物B.肥皂的价格很高

C.肥皂不适合在硬水中洗东西D.肥皂在硬水里去污能力强

26.所有能干的管理人员都关心下属的福利,所有关心下属福利的管理人员在满足个人需求方面都很开明;
在满足个人需求方面不开明的所有管理人员不是能干的管理人员。

由此可以推出()。

A.不能干的管理人员关心下属的福利

B.有些能干的管理人员在满足个人需要方面不开明

C.所有能干的管理人员在满足个人需要方面开明

D.不能干的管理人员在满足个人需要方面开明

27.患有行为紊乱症的动物的大脑组织中含有大量的铝元素。由于一种硅基化合物可以固定

2011年GCT考试逻辑模拟试题

上述论证基于以下哪项假设?()

A.患有行为紊乱症的动物的大脑组织中含有大量的铝元素,但其含量总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

B.行为紊乱症不会使患病动物的大脑产生比正常动物更多的铝元素

C.将这些硅基化合物引入大脑后不会有任何副作用

D.不同种类的动物需要不同量的硅基化合物来治疗

28.甲:什么是生命?乙:生命是有机体的新陈代谢。甲:什么是有机体?乙: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

以下哪项与上述对话最为类似?()

A.甲:什么是真理?乙:真理符合实际的认识。甲:什么是认识?乙:认识是人脑对外界的反应

B.甲:什么是逻辑学?乙: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规律的科学。甲:什么是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乙:思维形式结构的规律是逻辑规律

C.甲:什么是家庭?乙:家庭是以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为基础的社会群体。甲:什么是社会群体?乙:社会群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单位

D.甲:什么是人?乙:人是有思想的动物。甲:什么是动物?乙:动物是生物的一部分

29.教授:在长子继承权的原则下,男人的第一个妻子生下的第一个男性婴儿总是首先有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

学生:那不正确。休斯敦夫人是其父惟一妻子的惟一活着的孩子,她继承了他的所有遗产。

学生误解了教授的意思,他理解为()。

A.男人可以是孩子的父亲B.女儿不能算第一个出生的孩子

C.只有儿子才能继承财产D.私生子不能继承财产

30.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案发时他肯定在现场。

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A.张三案发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

B.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案发时不在现场

C.乙案发时不在现场,所以乙不是杀人犯

D.丙不在案发现场,但丙是杀人犯

31.最受欢迎的电视广告中有一部分是滑稽广告,但作为广告技巧来说,滑稽正是其不利之处。研究表明,虽说很多滑稽广告的观众都能很生动地回忆起这些广告,但很少有人记得推销的商品名称。因此,不管滑稽广告多么有趣,多么赏心悦目,其增加销售量的能力值得怀疑。

上文的假设条件是哪一个? ( )

A.在观众眼里,滑稽广告降低了商品信誉

B.滑稽广告虽然可看性强,但常常不如严肃的广告那样容易被人记住

C.不能使商品提高知名度的广告是不能促进销售量的增加的

D.对滑稽广告疏远的观众可能和欣赏它的观众一样多

32.由于近期的干旱和高温,导致海湾盐度增加,引起了许多鱼的死亡,虾虽然可以适应高盐度,但盐度高也给养虾场带来了不幸。

以下哪个选项为真,就能够提供解释以上现象的原因?()

A.一些鱼会游到低盐度的海域去,来逃脱死亡的厄运

B.持续的干旱会使海湾的水位下降,这已经引起了有关机构的注意

C.幼虾吃的有机物在盐度高的环境下几乎难以存活

2011年GCT考试逻辑模拟试题

水温生高会使虾更快地繁殖

33.要求60个成年人对他们的饮食记日记,日记的内容包括他们吃些什么,在什么时候以及和多少人一块吃,结果发现,在含有酒精饮料的饮食中,他们从非酒精类食物来源中摄取的热量比他们在不含酒精饮料的饮食中摄入的热量多175卡。

下面每一项,如果正确,除了哪一项之外有助于解释摄入的热量的不同?()

A.就餐者在有酒时吃饭用的时间比没酒时用的时间长

B.一天中,吃得较晚的饭倾向于比吃得较早的饭丰盛,且吃得较晚的饭包含有酒的可能性大

C.在一餐饭中,吃饭的人越多,人们吃得就越多,而且趋向于桌上有酒,吃饭的人就就多;
桌上没酒,吃饭的人就少

D.在有酒的饭菜中,总的热量摄入中有相对较多的热量来自碳氢化合物,相对较少的热量来自脂肪和蛋白质

34.周庭是一名数学家,袁智是一名计算机编程专家。其实所有的编程专家都是数学家。我们知道,今天国内大多数综合型大学都在培育着计算机编程专家。

据此我们可以认定()。

A.袁智是由综合大学培养的

B.大多数计算机编程专家是由综合型大学培养的

C.周庭并不是毕业于综合大学的

D.有些数学家是计算机编程专家

35.正是因为有了第二味觉,哺乳动物才能够边吃边呼吸。很明显,边吃边呼吸对保持哺乳动物高效率的新陈代谢是必要的。

以下那种哺乳动物的发现,最能削弱以上的断言?( ) A.有高效率的新陈代谢和边吃边呼吸的能力的哺乳动物

B.有低效率的新陈代谢和边吃边呼吸的能力的哺乳动物

C.有低效率的新陈代谢但没有边吃边呼吸能力的哺乳动物

D.有高效率的新陈代谢但没有第二味觉的哺乳动物

36.甲、乙、丙和丁是同班同学。甲说:“我班同学都是团员。”乙说:“丁不是团员。”丙说:“我班有人不是团员。”丁说:“乙也不是团员。”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判定肯定是真的一项为()。

A.说假话的是甲,乙不是团员B.说假话的是丁,乙不是团员

C.说假话的是乙,丙不是团员D.说假话的是甲,丙不是团员

37.众所周知,罗马教皇认为上帝创造世界,与此相违背的都是异端邪说。但最近教皇在一次会议上说“天主教信仰并不反对生物进化论,新的知识使人们承认,进化论不仅仅是一种假设,实际上,在继承各学科的一系列发现后,这一理论已被科学家普遍接受。” 这表明()。

A.罗马教皇已不再信仰上帝了

B.科学与神学的矛盾已不再存在

C.教皇在科学发明发达的今天,不得不承认科学的真理

D.神学已失去存在的基础和意义

38.只有在统治者不能照旧统治下去的时候,人民群众也不能照旧生活下去的时候,革命才会发生。就个人而言,选择革命或者接受革命,也往往是别的路走不通了之后,才“逼上梁山”的。

由此可见()。

A.任何一次革命,都不是人为制造的结果

B.革命不需要领导力量也会成功

2011年GCT考试逻辑模拟试题

革命不需要动员,群众会自发参与的

D.所有在个人生活中遇到挫折的人都会参加革命和支持革命

39.售价2元一斤的洗洁精分为两种:一种加有除臭剂,另一种没有除臭剂。尽管两种洗洁精的效果相同,但没加除臭剂的洗洁精在持续时间方面明显不如有除臭剂的洗洁精。

因此后者()。

A.味道要好闻些B.具有添加剂

C.从长远来看更便宜D.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效果好

40.目前,生物加工食物体系要成为现实,还有几件事要做。先得能在培养基地培养出蔬菜和水果的组织,还得能扩大产量以应市场之需。而要大量经济地生产,还得研制出廉价原料,利用其中的基本营养成分进行批量生产。由此可以推出()。

A.研制出廉价原料是生物加工食物体系的关键

B.目前已经能在培养基地培养出蔬菜和水果的组织

C.只要有廉价的原料就能扩大产量

D.目前的原料太昂贵

在一个标有R,S,W,X,Y,Z6个国家的地图上,相邻的国家不能是相同的颜色。相邻国家如下描述:

(1)R,S,X,Y与W相邻 (2)X与Y相邻

(3)R和S与Z 相邻

41 下列哪一对国家颜色必须不同?

A. R和X

B. S和X

C.S和Z

D.X和Z 42 假如X和Z 颜色相同,那么下列哪一项必然正确? A.R和Y颜色相同

B.S和X颜色相同

C.X和Y颜色相同

D.W和其他任何国家的颜色都不相同 43 下列哪一对国家颜色可以相同?

A. R和S

B S和W

C.W和X

D.W和Y 44. 下列哪一个国家的颜色可以与W的颜色相同?

A .R

B.S

C.,X

D, Z 45.最少可以用几种颜色来标示这些国家?

A. 2

B.3

C. 4

D.5 一块平坦的野地有4个不同的隐蔽处即F,G,W,X,他们分别由4条道路联结,这4条道路的名字分别是Q,R,S,T,并且长度相同,以下列方式联结:
Q仅仅联结F和W R仅仅联结G和W S仅仅联结F和G T仅仅联结G和X 46 下列哪项是一名徒步者从F 出发仅仅使用小路,并且使用小路不超过一次必须到达其他隐藏处的顺序?

A.GWX

B.WGX C.WXG

D.XGW 47.假如一个徒步者从X到达F ,可以选择的最短长度的到达方法有几种?

A. 1

B. 2

C.3

D.4 48.假如一个徒步者限定自己只走小路,下列除了哪一个是走小路,且走完小路全长的可能序列?

2011年GCT考试逻辑模拟试题

A.QSRTS B.RQSRQ C.STTRQ

D.TSQRT 49 假如一个徒步者途径每条小路的全长一次,下列哪一个列出了所有的隐藏处,并且仅有那些隐藏处,徒步者必须经过两次?

A.G

B. F和G

C. G和W

D. G和X 50.假如通过走离开小路的近道,一位徒步者可以从W到X走一条比仅仅走小路从W到X的最短距离还要近的距离,下列哪一个一定正确?

A.从F 到X的最短距离要比从W到X的最短距离要短。

B. F和X之间的最短序列是F和X之间的最短距离。

C.通往R和T的不是一条直线。

D.通往S和T的不是一条直线

1-5 DBADD

6-10 BACCD

11-15 CACDB 16-20 BBCDD

21-25 BDCCC

26-30 CBBCC

31-35 CCDDD

36-40 ACACD 41-45 CDADB

46-50 BAAAC

51.在计算机语言中有一种逻辑运算,如果两个数同一位上都是0时,其和为0,一个为0,一个为1时或两个都是1时,其和为1。

那么(B)。

A.如果和为1,则两数必然都是1 B.如果和为0,则两数必然都为0

C.如果和为0,则两数中可能有一个为1

D.如果和为1,则两数中至少有一个为0

52.派出所民警讯问公共汽车上的一桩盗窃案的嫌疑人甲、乙、丙、丁的笔录如下:

甲说:“反正不是我干的” 乙说:“是丁干的。” 丙说:“是乙干的。” 丁说:“乙是诬陷。”

他们当中只有三人说真话,扒手只有一个,是(B)。

A.甲 B.乙 C.丙 D.丁

53.若风大,就放飞风筝;
若气温高,就不放飞风筝;
若天气不晴朗,就不放飞风筝。

假如以上说法正确,若放飞风筝,则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 ① 风大② 天气晴朗③ 气温高

A.① B.② C.③ D.①和②

54.1980年美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中分居(包括法律上的分居和两地分居)的女性比男性多100万,以下哪项有助于解释此结果?(D) ① 在美国婚龄女性比婚龄男性多

② 人口普查漏掉的分居男性多于分居女性

③ 有更多的分居男性出国居住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②和③ D.①和③

55.小董并非既懂英文又懂法语。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那么下列哪项断定必定为真?(D) A.小董懂英文但不懂法语

B.小董并懂法语但不懂英文

C.小董既不懂英文又不懂法语

D.如果小董懂英文,小董一定不懂法语

【例题】倒卖文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下列情形中构成倒卖文物罪的是:(

A.张某将自己家祖传的、属于国家一级珍贵文物类别的10件古董,赠送给国家文物馆,获得10万元政府奖励

B.李某因好逸恶劳,坐吃山空,将祖传的100余件书画卖给收藏家刘某,后来经鉴定,其中有20余件书画系国家禁止买卖的

一、二级珍贵文物

C.万某纠集数人在某夜掘开某帝王陵墓,盗走珍贵文物200余件

D.文物贩子朱某为牟取暴利,大量复制珍贵文物,以高价出售,获利50万元

【例题】

下面有3种类型的广告标题定义:

①新闻式标题是指能够提供有关商品或服务的新的信息的标题。

②承诺式标题是指能给读者带来物质金钱利益、身体健康和精神利益的标题。

③问题式标题是以提问题的方式来引起人们注意力的标题。

典型例证:

(1)某冰箱广告标题为:幸福冰箱,用后幸福。

(2)某吸尘器广告标题为:拇指一按,满屋洁净。

(3)某招聘广告的标题为:你会接受挑战吗?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l个

C.2个

D.3个

【例题】

定义:①反语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②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③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自问自答。

典型例证:

(1)“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2)难道中学老师和“三陪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

(3)这7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和三阮。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l个

C.2个

D.3个

【例题】

定义:①惯用语是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惯用语的主要特征是简明生动、通俗有趣。

②歇后语是一种口头用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后一部分常常不说出来,让人猜想它的含义。

③谚语是人们总结生活经验的句子,表示丰富的含义,谚语的结构整齐,常用对比组成句式。

典型例证:

(1)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3)冬天雪盖三床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参考答案

【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C。

【例题】科学家在运用理性的逻辑思维进行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其丰富的想像力,对客观世界敏锐的洞察力,表现真理的方式和执着求索的热情,无不与艺术的形象思维相联。同样,艺术家在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翱翔之际,如果没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先导,不借助逻辑思维,其艺术作品也难以显示崇高的精神境界与无穷的魅力。可见,( )。

A.科学与艺术正趋同

B.科学与艺术需相互借鉴各自的思维方式

C.学物理、化学之前应先学习音乐、绘图等艺术

D.学习文学艺术之前,首先要进行严格的数学训练

【例题】法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规律,但是由于他不能用最科学最严密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一直没得到科学界的承认,直到麦克斯韦完整地表述了这一规律,方得到人们的正式承认。可见,( )。

A.麦克斯韦比法拉第更加聪明

B.语言表达能力很重要

C.科学语言是最严密、最科学的

D.只要一个人表达能力强,就能赢得承认

【例题】环境学家关注保护濒临灭绝的动物的高昂费用,提出应通过评估各种濒临灭绝的动物对人类的价值,以决定保护哪些动物。此法实际不可行,因为,预言一种动物未来的价值是不可能的。评价对人类现在做出间接但很重要贡献的动物的价值也是不可能的。

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推出的是( )。

A.保护对人类有直接价值的动物远比保护有间接价值的动物重要

B.保护没有价值的濒临灭绝的动物比保护有潜在价值的动物更重要

C.尽管保护所有濒临灭绝的动物是必须的,但在经济上却是不可行的

D.由于判断动物对人类价值高低的方法并不完善,在此基础上做出的决定也不可靠

【例题】这块麦田今年增产,或者是因为选用了优良品种,或者是由于田间管理搞得好,或者由于化肥用得多;
这块麦田今年确实选用了优良品种,所以( )。

A.这块麦田今年增产并不是由于田间管理搞得好

B.这块麦田今年增产并不是由于化肥用得多

C.这块麦田今年增产肯定是化肥用得多,并且田间管理搞得好

D.这块麦田今年增产可能是化肥用得多,或田间管理搞得好

【例题】微波炉靠微波使食物内部分子产生剧烈运动而使食物本身发热,从而使食物内外受热均匀,不会出现外生内焦的现象;
电磁灶利用“涡流”直接使锅底发热,使热量从食物外部传递到内部来完成烹调,较符合人们传统的烹调习惯,而且避免了热量传递过程中的损失,没有明火,卫生安全,这都优于电炉。由此推不出的一项是( )。

A.电炉不安全,不卫生,有明火

B.电炉的热量在传递过程中有损失

C.电磁灶与电炉一样,都会出现食物外焦内生的现象

D.电炉加热食物的原理与电磁灶一样

【解析】B。这段话论述的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相互借鉴的问题,A、C、D不能从题中找到依据,只有B符合题意。

【解析】B。这段叙述了法拉第的发现由于他自己不能用科学语言表达出来而未获承认,直到由他人表达出来后方得承认,说明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所以B项正确。

【解析】D。从题干中可知,动物的价值并不能简单的判定,所以A、B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同时题中只强调保护濒临灭绝动物需要高额费用,并没有说支付这些费用是不可行的,故C项错误。

【解析】D。本题采用排除法。品种、管理、化肥都是增产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品种优,并不排斥其他两个条件同时存在,因此排除A、B;
品种优,就可导致增产,不需要同时满足其他两个必要条件,因此,亦可排除C。所以D为正确答案。

【解析】C。A、B可以直接由陈述推出;
“电磁灶加热原理符合人们传统的烹饪习惯”隐含的信息是电炉是传统的加热方式,可推出D。

【例题】书籍:知识

A.食物:能量 B.朋友:帮助 C.水:生命 D.太阳:光

【例题】飞碟:外星人

A.骆驼:埃及人 B.飞机:总统 C.运奴船:奴隶 D.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

【例题】手机:短信

A.电视:遥控器 B.汽车:方向盘 C.网络:EMAIL D.广播:新闻

【例题】手机:电话

A.汽车:火车 B.飞机:热气球 C.MP4:放唱机 D.电灯:蜡烛

【例题】蚂蚁:蚁穴

A.蜘蛛:蛛网

B.蜜蜂:蜂窝

C.乌鸦:树杈

D.蚯蚓:土壤

【解析】B书籍提供知识,但是知识的来源不仅仅是书籍;
食物是人类能量的唯一来源,排除A;
水孕育了生命,生命不能离开水,排除C;
太阳提供了光,但是光源不仅仅只有太阳还有人造光源等,排除D;
朋友提供帮助,但是帮助的来源不仅仅是朋友,所以本题应该选择B。

【解析】D。飞碟里只有外星人,外星人乘坐的飞行物即飞碟;
A、B、C选项二者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排除;
载人航天飞船里的是宇航员,宇航员乘坐的飞行物即载人航天飞船,因此本题应该选择D。

【解析】C。短信是手机特有的功能,EMAIL是网络的特有功能,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
遥控器并不是电视专有的,方向盘也不是汽车专有的,新闻可以在所有媒体播放,所以排除A、B、D。

【解析】C。手机是电话进化的产物,不仅是可以移动的电话而且还具备了其他多种功能;
MP3比放唱机先进,不仅可以随身携带而且具备了多媒体的特征,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汽车与火车没有哪一个更先进更便携的关系,飞机比热气球先进,但同样都是运输工具,电灯比蜡烛先进,但同样是照明工具,且都无所谓便携,所以排除ABD。

【解析】B。蚂蚁是群居动物,蚁穴是他们的住所;
蜘蛛呆在蛛网上,乌鸦住在树杈上,蚯蚓住在土壤里;
但是他们都不是群居动物,只有蜜蜂是群居动物,蜂窝是他们的住所,因此本题选B。

【例题】

【例题】

【例题】

【解析】A。直线上面的小球权重为1,直线下面的小球权重为2。通过换算,发现一个图形中所有小球的权重之和应该是8。A的权重为8,V的权重为10,C的权重为7,D的权重为4,所以,正确答案为A。

【解析】C。从第一个图形开始,直线向右运动,到最右边后,在回到最左边,继续向右运动。当小黑点靠近直线时,黑点的权重为2,其他情况下,每个小图形的权都是1。通过换算,发现每个图形中的小图形的权重之和都是6。根据这个规律,选择答案C。

【解析】E。圆圈外面的正方形权重为1,圆圈里面的正方形权重为2。通过换算,发现A,B,C,D图形中,每个图形的权重之和是10,E的权重为12,所以,正确答案为E。

演讲稿逻辑(共9篇)

工作总结逻辑(共9篇)

岗位职责 逻辑(共9篇)

简单逻辑学读后感(共15篇)

互联网逻辑思维活动中心口号

推荐访问:逻辑 证明 十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