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idpi

严继贵

摘 要:现代科学只研究了一种物质,那就是由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子结构成的物质,称之为正物质。根据对乾坤模型的理解,中国古文化就研究了四种物质。即太阴、太阳、少阴、少阳。这四种物质各有什么特征呢?本文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少阳;少阴;太阴;太阳;反物质;暗物质

一、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众所周知,现代西方科学只研究了由原子核带正电的物质,称之为正物质。一切科学活动和科学实验都只有正物质的参与,那么在这样的科学活动和科学实验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只能算是正物质的科学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地球物质是由这样的物质结构而成的,包括地球的核心;人们认为月球上的物质是这样的,因为宇航员带回了样品;人们认为太阳上的物质也是这样的,因为科学家通过光谱分析法证实了这个问题。这样,推而广之,现代西方科学认为:整个宇宙也都是由这样的物质结构而成。这是一个很有权威的说法。

然而这个权威始终镇压不了人们心灵深处的那一点逻辑:有正必有反、有前必有后、有阴必有阳……在西方科学如日中天的现在,一些国家还是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寻找反物质,可是直到现在反物质却没有找到,倒是找到了一大堆反物质不存在的理由。

《中国古文化是上一轮或上几轮文明的结晶》发表在《探索科学》2019年第七期上。这篇文章从中国古文化的那一组系列图案的方向特征上论证了人类文明是呈循环发展的,那一组图案就是上一轮或上几轮文明的结晶,是最接近绝对真理的。中国古文化历来都是阴阳的文化,其特点是阴阳相随、阴阳一体,也就是说正和反是从来没有分开过的。我们怎样来理解这个观点呢?

《开启中国古文化大门的钥匙》(《百科论坛》理论研究2019年第16期320页)这篇文章是说开启中国古文化大门的钥匙,就是对“乾坤”的认识与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本人创建了“乾坤模型。(如图所示)

根据上面两种乾坤模型,我们的先民们清楚地告诉我们,宇宙天体世界同样存在两种乾坤模型,即阴性天体和阳性天体。这两种天体存在四种基础物质:少阳、太阴、少阴、太阳。下面一一来描述。

一)少阳

1 存在的位置。根据乾坤模型的理解,少阳物质就存在于地球的核外或其它阴性天体的核外。

2 基本特征。现代科学对地球的核外物质的研究颇有成就,在掌握地球核外物质基本性质、特征的前提下,创造了一个高度的物质文明。这种物质是由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子结构而成的。这种物质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是具备热胀冷缩的特点。第二就是能够释放光和热并能将光和热储存。现代科学证明这样的物质在零下二百七十摄氏度,都能够释放红外线。

二)少阴

1存在的位置。根据中国古文化阴阳一体的结构规律,我们清楚地知道这种物质就存在于太阳或其他阳性天体的核外。从逻辑上说这种少阴物质相对于少阳物质在宇宙中的含量是差不多的。

2基本特征。这种物质是由原子核帶负电的原子结构而成。按照一般的逻辑,这种物质也有两个最明显的特点:第一是具备冷胀热缩的特点。第二是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可以释放黑暗和寒冷并能将黑暗与寒冷储存。

我们都知道现代科学用尽了各种先进的方法证明了太阳上的物质结构和地球上是差不多的,也是由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子结构而成的物质。但是,这种说法无论怎么样都否认了我们的生活经验,而且是携带无上的权威否认了我们的生活经验。

首先,地球表面和深层的物质(地核以外的物质),它们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构成,它们的熔点不超过三千五百多摄氏度,汽化也不超过四千多摄氏度。现代科学数据表明,太阳表面的温度有六千多摄氏度,那么什么样的地球物质到太阳上去了,不变成稀薄的气体呢?而且这些气体,会极速地逃离太阳本体。再说,太阳的中心温度二千万摄氏度,还有什么样的力量不使这团气体大爆炸呢?

一个精致的高压罐,高压罐内有受热能产生气体的物质。我们把这个高压罐加温到一千至一千五摄氏度,再如何精致的高压罐也会爆炸的。如果太阳上的物质的结构和地球上一样的话,那必定是一大团比彗星还稀薄的气体。于是太阳就没有了强壮的体魄,没有了结实的身体,这样的太阳能在太阳系中起主导作用吗?能坚持千百万亿年来的能量的喷射吗?能经受得住千百万亿年来大大小小的宇宙风波吗?

有人会说,太阳由于体积庞大,能够产生极大的压力,可以让太阳的核外物质不变成气体。可是按照现代科学的说法,太阳就是这样一大堆阳性的物质,只可能产生由内到外的由于高温产生的膨胀力,同性互相排斥的力,根本找不到产生由外到内的引力。没有引力,哪里来的压力?是谁赋予了西方科学人说话不负责任的权力?

还有,太阳又何必耗费这样一股巨大的能量来控制其本身不爆炸,还要让表面物质不逃离太阳本体呢?假设有上帝的存在,上帝大概不会如此愚蠢吧。

那么,太阳核外物质应该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首先,太阳上的物质成分和地球上的物质成分有着根本的区别:地球核外的物质,绝大多数是热胀冷缩,如果太阳核外物质都是冷胀热缩,太阳的温度越高,它的表面物质就越紧缩。这样的话太阳就有了强壮的体魄,有了结实的身体,就能在太阳系中起主导作用,能经受得住千百万亿年来大大小小的宇宙风波了。太阳也用不着花费那样大的内力去克服要爆炸的身体。只有这样说,才可能存在一个真实具体的、我们能够理解的太阳。能够引起这个区别的本质在哪里呢?

为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微观世界入手。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的微粒。构成地球核外物质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它们具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这样的物质能够吸收光和热,并且能将光和热储存。如果太阳核外的物质是由带负电的原子核和带正电的核外电子的原子构成,这样的物质就有冷胀热缩的特征。这样的物质能够吸收阴和凉,并且也能将阴和凉储存。太阳物质同样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容易得到正电子的成为阳性物质,一类是容易失去正电子的,称为阴性物质。由阴阳两种类型的太阳物质结构成一个太阳的大千世界。

少阴物质相对地球核外物质来说,能够产生黑暗——阴性光和寒冷,这些阴性光和寒冷——作为太阳上的一种能量,可以维持太阳核外物质的一切活动。

宇宙间和太阳属性相同的天体不计其数,少阴物质就是这些阳性天体的核外物质。从逻辑上说少阴物质和少阳物质在总量上基本上是相等的。

三)太阴

1 存在的位置。我们根据对“乾坤模型“的理解,太阴这种物质存在于地球或其他阴性天体的核心。

2 基本特征。

A 体积小。《论开启中国古文化大门的钥匙》(《百科论坛》理论研究2019年第6期)中说:由于阴阳一体的结构相同,阴阳之间的互相作用相似,因此不同的阴阳一体之间存在着相似性,那么不同的阴阳一体之间的点、线、面、体就存在比例关系。按照氢原子核扩大到一毫米,核外的电子就有三百五十米的比例计算:地球的半径大约是6400000米,我们设地球核心的半径为x,那么就有

1:x =350:6400000

按照上式的计算,地球核心的半径大约是十八米左右。与半径大约是六千四百千米的地球相比是很小的。

B 质量大。我们都知道,原子是个乾坤模型,核内的质量与核外的质量是远离平衡的。计算原子的质量时,我们只计算了原子核的质量,核外电子的质量是忽略不计的。

太阳系是一个乾坤模型,是一个阴阳一体。太阳是系统的核心,太阳的质量占了整个系统的百分之九十九点八七。核外九大行星六十六颗卫星,无数的小行星、彗星、星际埃尘,所占的质量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一三。

地球是个乾坤模型,是个阴阳一体,核心的物质——太阴虽然体积小,但质量却占了整个地球质量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C 所带电量极其丰富。

地球核外物质是阳性的正物质,是带正电的。可是我们的先民们却说大地就是“坤”——地球核心物质。这就充分说明了地球的核心物质所带电量是核外物质所带电量的无数倍。

综上所述,太阴物质的特点是体积小、质量大、电量丰富,是一块与地球核外物质属性相反的物质,宇宙间有这样的物质吗?可不可能产生这种物质呢?肯定是有的。

自然界常见的物质形态有三种,即:固态、液态、气态。科学家们说有五种物质形态,还有等离子态和中子态。

大气层某个层次的气体,由于太阳较强的辐射,组成气体物质的原子的核外电子层,失去部分电子而变成带电的气体物质,称为等离子态物质。我们的电视机在白天的效果不佳,收的台较少,主要是受这等离子态的物质的影响,因为它导电,把无线电波导向了浩淼的宇宙之中了,返回到地面来的却很少,它是客观存在的。

至于中子态的物质那是科学家们的推理想象了。他们认为: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之间、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层之间、以及原子核的内部都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如果物质受到特别巨大的压力,首先是物质的分子与分子之间、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空间没有了。在压力继续无限地增大时,原子的核外电了层也被压扁了,变成了超级固体物质。压力继续增大,原子核被压破了,电子和质子反应,中和成中子。科学家们把这种物质形态称为中子态物质,认为这种物质的质量大得惊人,一立方厘米的物质约几十亿吨,不带电而显示中性。

按照中国古文化的观点原子的核内的电量是核外电子电量的无数倍。那么科学家所说的中子态物质就不是显示中性的,而是显示出极其强烈的电极性来。中子态就不适合这种物质的命名,我们重新给它起一个名字:极性高密度物质。很明显这种物质有两种,如果形成这种物质的原子核是带正电的,那么就是阳极性高密度物质;如果形成这种物质的原子核带负电,就是阴极性高密度物质。

这种极性高密度物质必须在特别的宇宙环境中(以后会讲到的)才能形成。这种物质一旦形成,物质之间就没有了任何空隙,不受常态物理量的影响。什么熔点、沸点是不存在的;热胀冷缩也没有这个说法,压力的大小对它也没影响;也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化学反应,也不存在什么物理变化。

根据中国古文化的观点,地球及其它阴性天体的核心,只可能是这样的一块阴极性高密度物质,我们的先民们把它称为太阴。

四)太阳

1 存在的位置。我们根据乾对坤模型的理解, “太阳”作为一种物质指的是太阳或其他阳性天体的核心物质,这种物质在宇宙中是广泛存在的。

2 基本特征。这种物质和地球的核心物质基本相似,只是属性相反。这种物质同样有体积小、质量大、电量极其丰富的特征。

太阳核心物质的质量是很惊人的。按照阴阳一体的系统的特征:系统的质量基本集中在系统的核心。我们都知道太阳占了整个太阳系质量的百分之九十九点八七。核外九大行星,六十六颗卫星,无数的彗星,小行星、星际埃尘的总质量都只占了百分之零点零一三。这块太阳核心物质又占了太阳整个质量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按照氢原子核扩大到1毫米,原子本体半径就有350米的比例计算,太阳的本体半径是700000千米,那么太阳的核心半径是多少呢?我们社太阳的核心半径为x。

1毫米:350米=x:700000000

通過计算太阳的核心只是一块半径为2000米左右的物质。

根据上面的计算,太阳核心物质所占的空间很小很小,和整个太阳的体积相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第三 是所带的电量是远离平衡的。从天文观测的结果来看,由于太阳核心物质阳性的电量极其丰富,能够让太阳系内的一切循规蹈矩,还能够到相距至少二十万亿千米的空间去抢夺阴性的彗星(为什么是阴性的呢?以后有专门的论证)这足以说明太阳核心物质的电量是极其丰富的。

由于太阳的核心物质——太阳有极其丰富的阳性的电量,能够有极其高强的电势电压,能够形成一种强大的阳性的电场,能够和周围的天体发生互相作用互相限制。由于周围的天体有不同的特征,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空间,地球及其他行星运行在太阳的不同方位,也会有不同的效应。

也正是由于太阳核心阳性电量的丰富,在和周围天体强烈的互相作用互相限制的具体情况下,形成了太阳的个性空间,形成了太阳系中一切运动变化的逻辑关系、代数关系、逻辑和代数相结合的关系。

如此说来太阳和地球是结构相同、属性相反的两种天体,太阳是阳性天体,地球是阴性天体。我们把太阳的核心物质叫阳极性高密度物质;太阳的核外物质叫阴性常态物质;把地球的核心物质叫阴极性高密度物质,地球的核外物质叫阳性常态物质。这就是宇宙中存在的四种基础物质。

二、关于反物质

从“乾坤模型”来看,反物质就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它分为同体反物质和异体反物质两个类型。

同体反物质,指的是同一个系统。首先指的是同一个乾坤模型,核内的物质和核外的物质是属性相反的物质。再就是乾坤核外的独立成性的物体,拿地球来说,地球核外任何独立成性的物体内部存在大大小小形状不同的空间,这些空间内充满了负离子,也就是这些大大小小不同形状的空间,让地球核外物体显示出不同的数据和不同的功能。“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异体反物质,指的是不同屬性乾坤之间的反物质。中国古文化既然把乾坤分成了阴阳两种,也就把天体也分为了阴性天体和阳性天体。那么阴性天体和阳性天体之间就存在两种形式的反物质,即核心反物质和核外反物质。拿太阳和地球来说,核外反物质指的是少阴和少阳;核心反物质指的是太阴和太阳。

现代西方科学要找的反物质一般指的是和地球核外属性相反的物质——少阴,也就是阳性天体的核外物质。这种物质为什么找不到呢?因为西方科学理论没有把天体分为阴阳两种。

1 太阳是阳性的天体,地球上就没有反物质

为什么在地球表面就找不到反物质呢?现代人已登上了月球,在月球上也没有找到反物质,为什么这些反物质就不到地球上来呢?照这样说来,地球上找不到太阳物质,太阳上找不到地球物质。

太阳表面和内部的温度,是不允许地球表面物质在太阳上存在的。太阳表面物质只能到太阳表面,地球表面物质也只能到地球表面上来,而且是那样的严格。这是上帝规定的吗?上帝显然是不存在的。那又是什么力量啊!

同性排斥,异性吸引,这是一条永恒的自然规律。

太阳的核心物质——阳极性高密度物质只能吸引太阳核外常态物质——反物质,排斥地球核外常态物质;地球的核心物质——阴极性高密度物质,只能吸引地球核外物质而排斥太阳核外常态物质——反物质。所以地球上是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反物质的。地球的核心物质阴极性高密度物质,对太阳的核心——阳极性高密度物质有很强的吸引力,可是由于太阳的核心质量太大,地核就根本吸不动太阳的核心,只能为绕太阳旋转。好比一只蚂蚱用一根长绳子系在一棵大树上,蚂蚱想挣脱大树的束缚,用尽力气,大树纹丝不动,一段时间后,蚂蚱只好围绕大树转圈了。

2太阳是阳性天体,地球才能够得到陨石

陨石是受人欢迎的不速之客。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天都约有数十亿、上百亿个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它们总质量可达20多吨。

地球上的陨石,来自哪里?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地球的外层空间。既然是外层空间那就与地球相距至少上亿数千米。大家都知道,太阳的质量是地球的一百三十万倍,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公式,在相距这么远的情况下,进入太阳系的陨石,无论如何也没有到达地球的理由。可是地球上的陨石每天都有,是不能否认的事实。那就只有一种可能:太阳的本身对这样的陨石,有排斥作用。这样的陨石由于速度的原因,闯入不同行星的外层空间,就会落入不同行星的引力范围,不同的行星才能得到不同数量的陨石。

这个事实说明了太阳和地球是不同性质的两种天体。太阳的核心对陨石有排斥作用,行星的核心对陨石有吸引作用。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到,宇宙空间也存在反陨石,这些反陨石毫无疑问的被太阳吸引过去了。

3太阳是阳性天体,才有太阳风的现象

“太阳风”这个名词,有一点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它是是从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高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在不是太阳的情况下,这种带电粒子流也常称为“恒星风”。从某种意义上说,太阳风就是一种正粒子流。这种正粒子流是从太阳方向射出来的,速度还非常之快。这种风将会在什么地方终止呢?很明显它将终止与地球和其他的行星。这是很真实的现象。

那么,我们就要搞清楚太阳为什么要把正粒子流,高速度地吹向地球和其他的行星呢?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的计算公式,太阳的质量占了整个系统的百分之九十九点八七,太阳系内一些游离的物质都要被太阳吸引过去。根据天文工作者这么多年的观察,这种正粒子流就从太阳上层大气抛射出来的,离太阳的距离很近。这就从根本上说明了,太阳对这些正粒子流是排斥的。这些正粒子流,被太阳排斥出来后,它们的归宿在哪里呢?毫无疑问地球和其它行星接受了。这样一来就可以充分说明了,太阳是阳性的,地球和其他行星是阴性的。

综上所述,只有太阳的核外物质是阴性的,相对于地球的核外物质是反物质,太阳是一个阴阳一体的天体,这一切现象才能够得以合理的解释。所以反物质作为恒星核外物质,在宇宙中太普遍了。我们还可以解释被现代科学理论解释得一塌糊涂了的其他的自然现象。由于篇幅问题,有机会再给大家解释。

参考文献:

[1]求解大规模优化问题的改进鲸鱼优化算法[J]. 龙文,蔡绍洪,焦建军,唐明珠,伍铁斌.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7(11)

猜你喜欢 反物质暗物质太阳 暗能量VS暗物质(下)大科技·百科新说(2020年12期)2020-03-04暗能量VS暗物质大科技·百科新说(2020年11期)2020-02-08裔射下九个太阳儿童时代·幸福宝宝(2019年9期)2019-10-28这位uncle爱太阳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8年10期)2018-10-25反物质世界去哪了?科学之谜(2018年7期)2018-10-20超强超短激光器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2017年10期)2018-01-19绿太阳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6期)2017-06-07太阳几点睡觉学苑创造·A版(2017年4期)2017-05-13关于暗物质的物理问题お中学物理·高中(2016年1期)2016-05-26威力超大的反物质炸弹少年科学(2015年11期)2015-12-08

推荐访问:四种 宇宙 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