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编教材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探微

|idpi

曹静,浙江省杭州第七中学教师。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往往是剥离的,而在统编教材背景下,思辨性阅读与写作是重要的学习任务群之一,其涉及的三个写作单元——统编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必修下册第一单元和第七单元都指向阅读与写作的融合,如何落实以及优化思辨性阅读与写作的融通?笔者认为,可从依托文本、读写融通,梳理任务、聚焦思辨,深耕范式、搭建支架以及迁移训练、思辨对话几个方面入手。

一、依托文本 读写融通

教学中,我们可以试着从三个写作单元的经典文本出发,寻找归纳相关写作知识和规律,或者在阅读经典文本之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甚至提出质疑,将读后的思、读后的表达和读后的写作联结起来,让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互生共促,读中有写,读写融通。以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鸿门宴》为例,单元学习任务中明确:“阅读史传作品,了解了史实之后,还要进行深入思考,甚至对史书的记载提出质疑。本单元所选的两篇史传中就有不少值得探究的问题,例如:“烛之武游说成功,除了辞令巧妙外,还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项羽不杀刘邦仅仅是‘为人不忍吗?司马迁对鸿门宴的记述有没有‘不合常理的地方?细读课文,探究上述问题(也可自己设计问题),写出自己的看法。”

在指导学生阅读《鸿门宴》之后,笔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就文中的主人公项羽的性格问题进行研讨,设计了以下任务:

【任务呈现】

“阅读完《鸿门宴》一文后,有人说项羽未杀刘邦‘为人不忍、优柔寡断,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理由并整理成一段议论性的文字。”

在阅读本单元收录的史传作品《鸿门宴》之后,可以就文中的某一问题进行探究,也可以自己设计有关传记的作者观点、谋篇布局、选材剪裁、遣词造句、人物评析等问题进行交流,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而以上任务的设计就是针对项羽性格的复杂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人物评析,最后将个人看法整理成文字,将阅读对接进写作中,读写融合,互生共促。

二、梳理任务 聚焦思辨

统编教材必修上册和下册共有三个单元的议论文写作任务,分别是“议论要有针对性”“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如何论证”。“议论要有针对性”写作任务强调,写议论文应具有现实针对性,或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个问题发表议论,或从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同时要具备读者意识。“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写作任务强调,首先得把观点想清楚,想是写的前提;其次是要把自己的意图表述清楚;再者是要对观点作充分的解释、论证,仔细推敲观点内在的逻辑结构;并注意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观点,要适当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客观分析比较甚至吸收他人的观点。“如何论证”写作任务则强调,考虑选择合适的论据来支撑论点,使论据具有说服力,并且对论据进行解说与分析,建立论据和论点之间的联系,可以采用不同的论证方法和技巧使得逻辑严密。虽然三个写作任务各有侧重,但不同程度指向学生思辨能力的训练。如在“议论要有针对性”这个单元学习任务中提倡学生:“要有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才可能提高思辨能力”。在“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单元写作任务中强调转换看问题的角度,要善于比较吸收甚至质疑他方观点;而在“如何论证”写作单元中则提到要有读者意识……都是注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表现。

以《鸿门宴》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为例,一直以来,很多人因为项羽在鸿门宴会上未杀刘邦一事而给项羽贴上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的悲剧性格标签。这个说法似乎已成定论,但是不是牢不可破?其实,任何结论或任何思想都不能享有被质疑、批判的豁免权,任何观点和思想都有通过理性的论证来为自身辩护的权力。笔者设计的学习任务:“阅读完《鸿门宴》一文后,有人说项羽未杀刘邦‘为人不忍、优柔寡断,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理由。”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后大胆提出自己的质疑,敢于表达和说理,甚至敢于质疑权威,不同的观点在碰撞中产生思维生长点,从而为思辨性写作的开展奠基。

三、深耕范式 搭建支架

寻找到思维生长点之后,思辨读写的真正落地可通过深耕写作范式、搭建写作支架让学生达到练一类、会一类的写作目的,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一单元的写作话题是“如何闡述自己的观点”,写作任务中强调要吸收、比较他人观点,达到思辨认知的目的,为此笔者搭建了一个“发问释疑—概述事实—找漏洞—假设推理—归谬否定”的五步走写作支架,通过寻找他人立场的漏洞、假设他人错误论断正确反证己方观点正确性等方法试图让学生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打破拘泥于己方立场的局限,而能对比甚至质疑他方观点,在范文指导和深挖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论证写作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层次。

【写作片段展示】

“项羽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一说似乎已成定论,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发问)一个人的性格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去定义项羽。实际上,在很多场合,项羽不仅没有表现出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的特点,反而比常人更加刚毅果断。(释疑)拒渡乌江中在面对生死之大抉择时,他毅然选择拔刀自刎,巨鹿之战中他破釜沉舟、自断后路,坑埋秦兵中他杀人如麻、毫不手软,哪有优柔寡断、妇人之仁可言呢?(概述事实)殊不知,鸿门宴会前,项羽就已经表态不杀刘邦,鸿门宴上的默然不应反而有力说明了项羽行事坚定、不轻易动摇的事实。(找漏洞)假设项羽本性优柔寡断,鸿门宴上其谋士范增多次示意他击杀刘邦时,那么他应有所犹豫抑或决策不定,但是司马迁对其并未有类似描写。(假设推理)如果仅凭鸿门宴未杀刘邦之事就给项羽贴上‘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的性格标签,那么杀人不眨眼的曹操放走了劲敌刘备手下的大将关羽是不是也可以给曹操贴上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的悲剧性格标签呢?”(归谬否定)

以上范文采用的是“发问释疑—概述事实—找漏洞—假设推理—归谬否定”的五步走写作支架来阐述对项羽性格的评价:01CCEFBA-66B7-4901-B96B-243A46D48976

1.发问释疑 提起论证

发问指的是紧扣命题中的核心问题,用疑问或反问的形式进行发问,如项羽“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一说似乎已成定论,事实是否真的完全如此?这一结论是否能适用所有范围?针对抛出的问题,接而紧锣密鼓地对核心问题进行澄清,表达立场,提起论证。

2.概述事实 初步论证

在发问释疑之后通过列举一些典型的具体事实来初步证明观点,比如在巨鹿之战,项羽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展现出自断后路、破釜沉舟的果决。灭秦后,项羽担心秦兵人心不服,将二十余万秦兵俘虏坑杀在新安城南,这是项羽为除异己的心狠手辣和杀伐果决,此时的项羽,哪有优柔寡断和妇人之仁可言?通过概述和对点分析典型事实初步阐述观点。

3.寻找漏洞 推进论证

写作支架的第三步是找漏洞:预设他方或反方立场,寻找他方或反方论点、论据、论证方式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可以对不合理之处进行批驳,从而拓展论证。由来已久的项羽“优柔寡断”论的论据主要是鸿门宴会上项羽未杀刘邦,由此很多人慨叹项羽是如此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甚至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他在楚汉相争中最终的败亡。细读课文,我们发现鸿门宴会前,项伯找项羽求情,项羽同意并已打定主意不杀刘邦,所以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是:“默然不应。”他的谋士范增多次示意他趁机击杀刘邦,项羽默然不应,越是默然不应,越是说明项羽不杀刘邦之心至始至终都没有改变过,这不反而说明项羽行事坚定、不轻易被动摇的事实吗?这是通过从“优柔寡断说”的论据上找漏洞来推进论证。

4.假设推理 拓展论证

指的是先假设一个和自己论断不一致的情况,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理出己方论断的真实性、可靠性。假设项羽优柔寡断、妇人之仁的话,鸿门宴会上其谋士范增屡次示意提醒他击杀刘邦,那么一个优柔寡断之人按理在杀和不杀之间会有所决策不定,但是司马迁的笔下,对其并未有所犹豫或面露难色类似的描写,却是默然不应。

5.归谬否定 深化论证

归谬否定是一种特殊的反驳,先假设他方的论点正确,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以此来驳倒他方论点。如果说项羽放走刘邦就说明其优柔寡断,那杀人不眨眼、宁愿错杀三千、不放一人的曹操放走了关羽就说明曹操优柔寡断吗?这种反驳,采用假设他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的方法来驳倒对方论点。

五步走的写作支架就“如何阐释观点”这个写作任务为学生提供一种可以模仿的言语结构,对于初步接触会议论文写作的高一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四、迁移训练 思辨对话

在开发、搭建写作框架,进行技法指导的基础上进一步迁移训练,让学生更准确更扎实地领悟写作范式,而为了在此单元教学中落实提高理性思维水平的教学宗旨,可以选择涉及多元化观点的写作话题,让学生先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对和己方观点不一致的他方观点进行反驳,在辩论的对话过程中提升对问题的思辨认知。如笔者设计了以下写作情境:

【任务呈现】“生活中,有些人会被贴上‘合群的标签,有些人则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你觉得不合群的人需要改变自己吗?对此,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小组讨论表达并写一段阐释观点的议论性文字。

学生试用五步走写作支架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学生习作片段一】

面对不合群,有人选择改变自己顺应他人,不合群我们究竟该不该改变自己?(发问)在我看来,与其做一个合群的“他人眼中的自己”,不如做一个自在的“自己”。(释疑)

陈丹青放弃清华大学的教授不做,选择做一个自由画家,三毛放荡不羁,独自浪迹天涯,他们背负着世俗的不解,依然活出生命的精彩。(概述事實)强调合群的人殊不知,合群的出发点,往往是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怀疑自我没有必要,合不良之群更加有害无利。(找漏洞)日本作家夏目贵志在《夏目友人帐》说道:“我必须承认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人在什么时候最开心?是不勉强自己的时候,假设我们违背内心的声音去合群去妥协却异常痛苦,(假设推理)合群的意义何在呢?如果整个寝室的室友都沉迷手机、不务学业,那一心学习却格格不入的某个室友也要为了合群而去玩手机、打游戏吗?(归谬否定)如果说合群的人才优秀的话,那中学时期奋力创写小说而却和其他同学格格不入的韩寒就不优秀吗?(归谬否定)猛兽常常独来独往,狐狸和狗更喜欢成群结队,强者并不怕不合群,不合群,为的是做更好更自在的自己。

【学生习作片段二】

面对不合群,有人选择坚持自我,不做改变,不合群我们究竟该不该改变自己?(发问)在我看来,不合群,得改,(释疑)“群”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同学群、班级群、校友群、微信朋友群、社群,(概述事实)“群”渗透在我们的各个社交圈,一个人的生活很难摆脱群的存在,每个人都生活在各种群的包裹中,“人不是一座孤岛”,假设一个寝室六个人都评价你不合群,一个班级几十个同学都评价你不合群,我们还能不在乎不去反省自我的问题吗?(假设推理)有些人认为不合群没关系,可以坚持做自己,殊不知,比做自己更高的境界是无我,(找漏洞)在所有的文明时代里,做自己都值得骄傲,但做自己并不崇高,崇高的是无我。如果一个人不合群不去反思自己的问题反而一味强调自己的重要性,说明这个人还是太注重自我,往往还停留在一种不太成熟的价值观上。

学生在这种具有“争议性”的话题中讨论、表达,形成自己价值立场的判断,两则习作虽然观点相左,但都能很好地运用了五步走的写作支架。当然,五步走的写作支架只是阐述观点的一种言语范式,范式之外,还有变式,教师给予学生写作的拐杖是为了让学生在习得范式之后再丢掉拐杖,更加自由、更加灵活地写作。

总之,统编教材背景下,我们依托教材文本,将阅读活动和写作活动打通,读写过程中,设计学习任务时注重挖掘学生思维生长点,并通过一定的议论文写作范例和支架引导学生模仿写作,最终在迁移训练的基础上将思辨能力巩固强化,以助益学生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素养的养成。

参考文献:

[1]曹静.在批判性阅读中唤醒文言经典的生长力[J].教学月刊,2019(03).01CCEFBA-66B7-4901-B96B-243A46D48976

猜你喜欢 鸿门宴合群项羽 不懈质疑 在批判性阅读中提升思维品质——以《鸿门宴》阅读教学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1期)2019-05-28坚持做自己就是不合群?中学生博览(2019年10期)2019-04-28莫在“合群”中寻找存在感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9年2期)2019-03-04项羽虞姬琴童(2018年9期)2018-12-07不合群今日文摘(2018年19期)2018-10-17漫画公务员文萃(2017年9期)2017-09-18本期资深大厨:周恩来作文大王·笑话大王(2016年10期)2016-10-18由《鸿门宴》看司马迁对比塑人艺术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2016年5期)2016-05-19“鸿门宴”环球时报(2012-02-27)2012-02-27周恩来妙语评项羽小品文选刊(2006年19期)2006-12-11

推荐访问:思辨 表达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