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教学计划

|idpi

面积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
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2.教材编写特点。

(1)展现概念的形成过程。

本单元的概念较多,也较重要。为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教材较充分地展现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如,面积概念,是本单元的一个重要起始概念,教材从比较封面的大小和比较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入手,由直接比较到间接比较,以利于学生通过多种比较活动,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面积的概念。

(2)重视常用面积单位表象的形成。

形成常用面积单位的表象,也就是形成常用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观念。这对学生巩固面积的概念,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以及进一步形成关于面积的估测能力,都有重要意义。教材除了介绍每个面积单位时,说明它的含义之外,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手比划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受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实际大小,初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进一步,再让学生经历各种估计面积的实践活动,来巩固表象。

(3)强化概念的比较辨析。

这是防止概念混淆,促成概念精确分化,加强记忆的有效措施。以面积单位为例,教材所采取的措施,一是加强不同大小面积单位之间的比较,二是加强面积单位与相应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辨析。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面积单位概念。

(4)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教材在讨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注意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亲身经历比较完整的探究过程。此外,在讨论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时,以及在部分习题中,都注意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究空间,使他们能在完成练习的同时,获得探究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挥各种直观手段的优势,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几何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正确的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单位的推导过程。

3.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找出面积与边长的关系。 四、课时安排 13课时 1、面积和面积单位 3课时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4课时 3、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课时 4、解决问题 4课时 面 积 和 面 积 单 位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过程与方法:

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运用观察、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

1、从物体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新-课- 标- 第 -一-网

教具准备: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引导学生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才观察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现面是有大小的,今天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

1、教学面积的意义。出示教材第61页例1 (1)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

教师谈话引入。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较大,靠观察就能看出。

(板书:观察比较)

(2)认识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 由学生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较与数方格比较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较,数方格比较) (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板书课题的前半部分:面积) 2、认识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2)认识统一比较的重要性。

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两个长方形大,教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学生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呢? (3)带着问题自学。

提问:

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②说说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是怎么规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个手指甲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两人互相比画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贴出一张1 平方米的纸,先估计能放下几本练习本。翻出反面,数一数,实际能放下几本练习本。

巩固练习

1、如图,每一个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红笔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个图形,再用绿笔涂出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另一个图形。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电视屏幕的面积是25( )。

(2)一块橡皮上面的面积是9( )。

(3)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

(4)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0( )。

3、完成62页做一做 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认识面积的教学要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加强直观教学,同时应增加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口、眼、耳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特别是通过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知识,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地提高知识摄取的效果。从中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2)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教具准备:10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根1分米长的毛线和1个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请同学们说一说你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 2、你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板书: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教材第63页例3.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请同学们动笔画一条1厘米的线段和一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问:

①、什么样的图形为1平方厘米?

②、小组讨论说一说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与用手势比画1厘米和1平方厘米吗? 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请同学们用手势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师手里有一根毛线,它的长大约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长的毛线) (3)出示正方形请同学们估测这是1什么?

引导:你们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区别了吗? (4)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画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学生画的图。

3、比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师的讲桌的长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认一下是从哪里到哪吗?

(2)讲桌的面积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同学们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说一说1米和1平方米的区别吗?(小组合作到前面演示,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四个同学把伸开的双臂手搭手围成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 4、通过估算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1)先小组合作估计同学们所用课桌的长度和宽度,教师用皮尺帮助学生验证。

(2)估计自己课桌面的面积大小,再用同学们准备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说一说,你周围哪些物体的一个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巩固练习:
1、63页做一做

2、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5题。

3、画一个正方形并标出这个人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4、用9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摆图形,算出它们的面积和周长、4、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一条线段长1平方分米。

( ) (2)一居室的面积大约是10米。

( ) (3)一根铅笔长15厘米。

( )

(4)一座高楼高约100平方米。

( ) 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三个面积单位时,我先让学生自学教材中的介绍,再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剪1平方厘米和1平方分米,并用它们分别来比较身边接近大小的物体的面积,最后我展示课前准备好的1平方米的白纸让学生充分感受其大小。这一过程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了由了解——体验——理解,充分在头脑中建立了三个面积单位的表象。

第3课时

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练习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度单位、面积单位。

2、区别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并能正确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

通过图形和直观演示加深对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由直观到抽象地区别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涂色”比赛。

师:在黑板上随手画两个大小不一的封闭图形。要求男同学,女同学各派一名代表把黑板上的两个平面图形涂满颜色,比比看谁先涂完? 男女生代表:台前涂色比赛 生质问: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因为两个图形的面不一样大。

师归纳:封闭图形有大有小,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就是它们的面积。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面积的知识。(板书:面积) (设计意图:以比赛导入,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新知识练习

(一)初步感知面积的涵义。

1、联系生活经验,感受物体的表面。

生摸一摸:身边物体的表面(书面,课桌面)。

生交流:某个物体的表面大,某个物体的表面小。

2、重叠比较,感受封闭图形的大小。

师:(出示两个面积接近的长方形)看到这两图形,你想知道什么? 生猜:两个图形的大小。

生动手:重叠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

师:比较物体的表面大小还可以用—— 生:重叠比较的方法。

师:揭示完整的概念:象这些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面积概念)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说一说,摸一摸,观察、验证等活动,充分调用学生的感官去体验感受,把抽象的概念以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现,使学生印象深刻,便于理解。) (二)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师:
(投影出示两个不规则图形)怎样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呢? 生:尝试各种方法,并优化选用数格子的方法。

生活动:数格子,算面积大小。

师:像这些不规则的图形,肉眼和重叠比较都很难知道它们的大小,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生感受:要用统一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从一系列矛盾冲突中,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估计、验证等数学活动,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的形成过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探究能力。) 三、练习指导:

1、64页第2题 直观比较

2、64页第3题 数方格比多少 3、65页第7题

在方格图中画好后再数数 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第4课时

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理解面积含义的基础上,推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教学重点:由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准备1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口算下面各题。15×3 80×60 60×30 25×4 4×30 17×8400×5 9×13 12×7 26×3 11×100 45×3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66页例4.(1)出示下图,请同学们说一说,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会发现正好能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

(3)教师引导学生去观察摆小正方形的个数和长方形的长、宽有什么关系。

(4)引导学生去设想:是不是长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宽”呢?它是不是适合所有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呢?

(5)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用学生们准备好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 (6)小组合作完毕后,由各组汇报本小组通过拼摆后的填表结果。

(7)教师提问:通过拼摆和表格的填写,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总结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8)让学生齐读并记住求长方形面积的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学生在拼摆1平房里你的正方形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学生有没有在记录表上记录长和宽的数据相同的情况。如果没有,可指导学生去想,可不可以摆成一个每排个数和排数相同的图形呢?学生在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长和宽相同那是什么图形呢?”(正方形)在正方形里,长和宽相等,我们就把长和宽统称为边长。提问:那么你们知道正方形面积怎么求吗?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通过让学生观察板书,说一说,今天的学习收获和应该记住的公式。

3小结 巩固练习

1、67页做一做

(1)、30×21=630 (平方厘米)

(2)、从这张纸上剪下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边长是21厘米,所以面积 是21×21=441(平方厘米) 三、布置作业 练习册指定内容 第5课时

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运用(67页例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2、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每一步,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 面大小的形成。

重点、难点: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3、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67页例5.(1)出示例5:数学书的封面的长大约是26厘米,宽大约是18厘米。 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2)让学生读题找出相关条件和问题,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道题给 出了什么条件,要求什么?

(3)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学生说明计算过程后老师指导并说明书 写格式。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2 6×18=468(平方厘米) 答: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68平方厘米.(4)教师提示:同学们要注意单位名称不要写错。

2、引导:

同学们学会了面积的计算,你们想知道数学教材封面的面积吗?同学们可 以先估算一下封面的面积再动手计算一下。

3、小结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

13×5 5×11 2×23 16×8 31×3 8×10 410×3 7×12 42×2 4×12 130×2 20×4 2、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45米,宽30米,占地面积是多少?如果在四周围上栏杆,栏杆长多少?

3、从一个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四: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时,获变机械的学习为有意义的学习。探究学习的经历;
推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所给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指学生不仅能记住概念的描述或符号,而且能理解它们的内在含义,了解相关数学概念的实质性联系。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巩固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对比练习。

教学重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进行题目的变式练习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的探究练 习 教具准备:

准备一张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和一块手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

4×90 60×3 300×9 4×50 20×4 6×500 22×13 15×11 15×17 70×4 37×5 8×53 2、请同学们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教师板书。

3、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由学生说明每个图形的含义,再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并规范书写格式。

4、先估算黑板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

学生先估算黑板的面积,然后派两个代表到前面来测量长和宽。全体同学计算它的面积,再看一看,计算结果和估算结果相差多少,从而丰富自己估算的经验。

5、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手帕先估算面积,再测量它的边长,算出自己手帕的面积。 引导学生通过基础练习加深对面积公式的理解清楚地知道求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长和宽两个条件,求正方形面积只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了。

二、探究新知

1、篮球场的长是28米,宽是15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半场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解题,并口头分析,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李小林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读题并分析:从长方形中所剪下的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要以长方形的宽为张方形的边长.指导学生在教材上画出要剪下的正方形,再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6×10=60(平方厘米) 6×6=36(平方厘米) 60-36=24(平方厘米)

答:剩下的部分是长方形,它的面积是24平方米厘米。

三、对比练习

1、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学生读题,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求正方形面积需知道什么条件?边长与周长又有什么关系? 提问:题中给了正方形荷花池的周长,怎么求边长?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集体订正。

64÷4=16(米) 16×16=256(平方米) 答:面积是256平方米。xKb 1.Com 2、从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上,剪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小明想到三种方法(教材第69页第10题的图)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周长呢? 3、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图,讨论这三幅图的面积和周长的变化。

(1)三幅图剩下的面积相等,都是76平方厘米。

(2)第一幅图的周长和原正方形的周长相等仍是40厘米;
第二幅图的周长比原正方形多了两个4厘米,是48厘米;
第三幅图周长比原正方形多了两个6厘米,是52厘米。

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图,再计算剩下部分的面积和周长。

四:巩固练习:

1、计算下面各题的周长和面积。

(1)长23厘米,宽17厘米,求周长和面积 (2)正方形边长=12分米,求周长和面积。

(3)正方形周长是36米,求边长和面积。

2、张大伯要在一块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菜地的四周围上一圈篱笆,要用多长的篱笆?菜地 能种多大面积的菜?

3、一块长方形绿地,宽24米,长是宽的2倍,这块绿地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每平方米种 4棵松树,绿化队应该准备多少棵松树就够了?

4、一个长方形,它的宽增加2厘米、面积增加8平方厘米,正好变成一个正方形,原来的 长方形面积是多少?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第7课时

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在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正确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练 习。

过程与方法

2、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每一步,知道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真实的感受,获得实实在在的直接经验,更有利于表 面大小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学习内容复习

1、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求长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3、求正方形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二:复习指导:
1、68页第2题

28×15=420 (平方米) 420÷2=210 (平方米) 2、68页第3题

14×9=126 (平方分米) 3、68页4、5、6题 要学生自己操作完成 4、69页第7题

(1)、50×25=1250 (平方米) (2)、(50+25)×2=150 (米) 5、69页第9题

(10—6)×6=24 (平方厘米)

答:剩下的是长方形,面积是24平方厘米。

6、69页第10题 64÷4=16 (米)

16×16=256 (平方米) 7、69页第11题

10×10—4×6=76 (平方厘米) 10×4=40 (厘米)

10×4—4×2=32 (厘米) 10×4—6×2=28 (厘米)

答:剩下的面积是76平方厘米,第一个周长剩40厘米,第二个周长剩 32厘米,第三个周长剩28厘米。

三: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面 积 单 位 间 的 进 率 第8课时

教学内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过程与方法

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w W w .x K b 1.c o M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让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结论。

教学重点:

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教学难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划分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让学生回忆之前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2、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题目,并把刚才学生们说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归纳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0页例6.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翻过来看背面,现在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 教师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厘米,前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10×10=100(平方厘米)

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吗? 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去想,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记忆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对比。

区别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启发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3、教学面积单位的换算。

8平方米=( )平方厘米。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结果,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平方米=( )平方分米。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陈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让学生比较这道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前两道题是从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这道题是将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请同学们讨论这道题该何如去做。

三巩固练习 1、填一填、

7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0平方米=平方分米 4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长是5( ) 黑板的面积是3( )

3、一块长方形玻璃,它的长是40厘米,宽是2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0厘米,它的长是50厘米,宽是多少分米?

5、小明家客厅的地面长是8米,宽是6米。如果用每块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约多少块地砖? 五: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知。本节课“面积”这个概念的揭示还是比较成功,学生在一系列用手摸身边熟悉物体的表面及体验封闭图形(与不封闭图形的对比)的活动中,已经建立了“面积”的表象。他们之间的进率就比较好理解了。

第9课时

课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教学目标:

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

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具准备: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划分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让学生回忆之前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2、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翻过来看背面,现在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 教师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厘米,前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10×10=100(平方厘米)

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吗? 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去想,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记忆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对比。

区别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启发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

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3、教学面积单位的换算。

8平方米=( )平方厘米。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结果,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平方米=( )平方分米。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陈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让学生比较这道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前两道题是从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这道题是将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请同学们讨论这道题该何如去做。

三、课堂练习 1、填一填、7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平方分米平方米 10平方米=平方分米 4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长是5( ) 黑板的面积是3( )

3、一块长方形玻璃,它的长是40厘米,宽是2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思维训练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0厘米,它的长是50厘米,宽是多少分米?

2、小明家客厅的地面长是8米,宽是6米。如果用每块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约多少块地砖? 五、作业

练习册对应内容解 决 问 题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1)(71页例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 2、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过程与方法

3、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

(教师板书)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1)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我们怎样计算呢?怎样换算成平方米呢? 2、先计算面积:

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80×80=6400(平方厘米) 3、师生共同温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因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就是用6400÷100)

4、分析、讨论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5、总结

(1)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几个“0”。

(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

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三:巩固练习 1、71页做一做

第1题、8平方分米=( 800 )平方厘米 8×100=800 5平方米=( 500 )平方分米 5×100=500 300平方厘米=( 3 )平方分米 300÷100=3 第2题、20×4=80(平方米) 80平方米=8000平方分米

答:面积是80平方米,合8000平方分米。

2、73页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第11课时

教学内容: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2)72页例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 2、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过程与方法

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空

2平方米=( )平方分米 9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 )平方米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72页例8.(1)、出示例8。 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 (2)、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A、可以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中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6×3=18(平方米) 1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1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B、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3)、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来验证一下。

9×200=1800(平方分米) 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2、小结

三、巩固练习

1、让学生独立完成74页做一做

2、判断下面各题,错的要说明原因。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分米。

3、73页第4题

90×6=540(平方米)

540平方米=54000平方分米 54000÷4=13500(块) 四:布置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运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正确、灵活地根据已知条件选择计算方法列出算式,根据要求进行单位间的换算,鼓励学生进行验证,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第12课时

教学内容: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复习,巩固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能力。

2、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进行运用。

过程与方法

3、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能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判断、选择面积与周长的运用。

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复习

1、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2、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4、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5、什么时候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6、什么时候用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7、面积和周长在解决问题时的区别? 练习指导: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6—8题。

(1)让学生先读题,并理解题意,说明每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数据, 然后独立完成。

(2)、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教师注意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辅导。

(3)后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第6题:18×12=216(平方分米) (18+12)×2=60(分米)

答:墙报的面积是216平方分米,花边总长60分米。

小结:一是求面积,一是求周长,所用公式不同,所用的单位也不同。

第7题:
6×3=18(平方米) 18-3=15(平方米)

答:要粉刷的面积是15平方米。

小结:用墙壁的面积减去黑板的面积,才是粉刷的面积。

第8题:
200×6=1200(米) 1200×8=9600(平方米)

答:能给9600平方米的地面洒上水。

小结:让学生明白洒水车洒水的面积是长方形,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洒水的宽度是8米不变,洒水的长度是(200×6)米,长×宽就是洒水的面积。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5页第10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独立完成 三、巩固练习:

1、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 楼房高15( ) 数学书厚6( ) 课桌面的面积33( ) 课桌长8( ) 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 )

2、教室的黑板长35分米,宽2分米,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在黑板四周贴一条彩 带,彩带的总长是多少?

3、一台压路机,压路的宽度是3米,每分钟行驶38米,压路机15分钟能压多大 面积的路?

4、学校要粉刷教室左边的墙壁,墙壁长8米,宽4米,墙上有3扇窗户,每扇窗 户2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四、布置作业:
1、判断。

(1)用14米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小。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6厘米。

(3)6公顷=600平方米

(4)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5)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6)用4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但周长不一定相等。

2、一根铁丝能做成长2分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两个同样的的正方形, 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形花池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把它的宽延长2米,长不变, 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周长增加多少? 教学反思:

运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什么时候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问题,例如

第8题,洒水车洒水的面积是长方形,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洒水的宽度是8米不变,洒水的长度是(200×6)米,长×宽就是洒水的面积。

第13课时

教学内容:全单元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练习,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进行练习 巩固学生用面积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2、对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

3、在分析、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过程的趣味,提高学生综合运用面积、周 长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能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习题指导:
1、74页第9题 (1) ( × ) (2) ( × ) (3) ( × ) (4) ( √ ) 2、75页第10题

(1) 36×4=144 (厘米) (2) 36+36+18)×2=180 (厘米) (3)36×18×2=1296 (平方厘米) 3、

它们的面积都是16平方厘米,周长有变化。

二、习题练习

1、把一张长为8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 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把一张长12分米、宽10分米的长方形铁皮剪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这张正方形铁 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3、将一块长3米、宽2米的长方形布,减去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 啊少平方米?

4.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一边利用14米长的墙壁,篱笆共长32米,求养鸡场的 面积。

5、用篱笆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一边利用18米长的墙壁,篱笆共长40米,求养鸡场 的面积。

6、用篱笆围成一个正方形的花坛,篱笆的总长是24米,求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7、有一个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花坛,在四周铺1米宽的走道,走道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学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 祥云县下庄镇赵营小学 张春理

教材第61页例

1、例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初步掌握了它们的周长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也是学习和探索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重要基础。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两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结合具体实例,帮助学生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

【学情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理解面积的意义。

2、学习用观察、重叠、数面积单位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3、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面积的意义。

难点:理解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 【教学设计】 【情景导入】 师:同学喜欢画画吗?

进行涂色比赛,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你会选择哪一张白纸?

师:为什么你会选择小的那张?为什么有的同学涂得快?有的涂得慢?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认识物体的表面有大小,理解面积的意义。

师:同学们发现纸张有大有小,教室里哪些物体还有和它们一样的面吗?

说一说还有哪些物体有面,它们的面在哪里?(手掌、文具盒、黑板、课桌等) 师:这些物体的面、也叫物体的“表面”、物体表面的大小在数学上叫什么呢?(板书课题:面积)

(1)我们的课本都有漂亮的彩色封面,我们的课桌都有平坦光滑的桌面,这些都是物体表面的一部分。用手摸一摸课本封面和课桌面,说一说什么是面积?

(2)像这样物体的表面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3)封闭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积。

(4)通过以上比较我们知道围成的封闭图形也有大小。我们把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也叫做它的面积。

师:什么叫面积呢?请同学们将物体的面积和封闭图形的面积用一句话来表示,想一想应该怎么说?

最后归纳面积的概念。板书: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教学例2 (1)课桌面和黑板面哪个大?课桌面和玻璃的表面相比,哪一个面比较大?(练习64页第2题)

(2)出示两个图形:(课件出示两个图形)

这些都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让学生体会用观察、重叠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3)请学具来帮忙。给出三种学具(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正三角形和直径为3厘米的圆)让学生选择。分组操作比较图形的大小。

(4)比较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的方法是最合理的方法。

我们可以通过数正方形的个数来比较两个图形的大小。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尝试练习】

1.完成教材第62页“做一做”。(第

二、三幅图中提醒学生两个小三角形合起来是一个小正方形) 2.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四第

1、3题。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1) 物体的表面

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下庄镇赵营小学

张春理

2017年4月17日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反思

尤溪县实验小学吴启横

数学教学是一种数学活动的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力求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依赖教师的讲解获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操作、思考和讨论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得面积的概念。认识面积单位,并建立它们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课堂上学生通过同桌合作动手拼摆等一系列活动,充分经历面积和面积单位概念的形成过程,亲身体验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索用正方形表示面积单位的合理性。

1、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数学、做数学。

从涂色游戏开始,让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接着课堂中摸一摸书封面、桌面、文具盒面,感受“物体的面”随处可见,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使学习成为一种自然生发与日常生活点点滴滴的亲历经验的积累,从而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2、强化数学的体验学习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知过程,又是一个探索过程,为了使学生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真正感受到数学的真谛与价值。在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将学生引入重重矛盾之中,使他们经历了从观察——重叠——拼剪——拼摆——用统一的标准来摆——面积单位的建立这一过程,学生始终在兴奋中思考、探索,知识的学习成为了自我需要,学习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挑战和乐趣。

3、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线索

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素养,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数学,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客观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现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为孩子们提供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与生活经验,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应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享受成功的乐趣。

不足之处

1、对这个班学生的基础缺乏足够的了解,启发性问题仍设计不够到位,比如学生对面积单位的叙述仍不够完整时,老师存在启发不足,补充回答现象。

2、新课程标准下的新课堂,释放了学生,考验着老师。这节课缺少更加有效的课堂组织,小组活动,出现了一些“混乱”场面,在测量地板活动中,有的学生寻开心当游戏进行,有的学生参与感不强,有的学生在交流时没有认真听别人发言„„,这方面的组织与调控我还要继续努力。

3、在评价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评价语言单调,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等实质性评价,比如在各个小组选用不同的方法摆时,对小组合作的评价不够到位。小组合作的成果只由个别学生参与了汇报,忽视了其他成员的参与,只注重对汇报的同学评价,却将其他同学的功劳一笔勾销,势必使小组活动演变成为个人展示,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

“录像课”能进一步引发我的反思,充分认识自我,我将定期利用学校录播系统设备授课来了解自已,促进专业成长。

《面积和面积单位》一课的教学时,感到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多,且不易理解,是一节很有挑战的数学课。但是在教学之后,有了“意外”收获,深深地感受到教学一定要从学生出发,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设身处地为学生想,那样才能把学生教会、教懂。

一、概念教学要从学生的理解程度出发:

本节课的面积概念:“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其中的“物体表面”、“封闭图形”和“大小”,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教师如果忽视了这一点,那么这节课上完之后,学生对“面积”的认识和理解,也就只能浮在概念的字眼表面,泛泛而谈了,更给后面的“面积单位”的学习制造了障碍。

因此,我在面积概念的教学中,分为两个层次:

1、通过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物体(如:课桌、数学书、文具盒),先让学生找找这些物体的表面,再动手摸摸这些表面,发现了摸到的这些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从而理解了“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从学过或见过的平面图形出发,让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去观察这些平面图形的不同,进而进行分类——封闭图形和不封闭图形。接着通过课件演示给图形涂满颜色,使学生发现封闭图形才有大有小,从而揭示“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就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面积”这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并且为进一步学习“面积单位”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中巧设悬念,质疑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整个教学中,始终注重呈现和揭示矛盾,巧设悬念,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并“迫于”要站在学习的前沿,从而保证教学的高效。

因此,我这样设计了教学:在学生充分理解了“面积”的含义后,让他们通过观察,比较黑板的面和课桌面的大小,能直接看出黑板的面面积大一些。可是用这种观察法能比较出两本课本(封面大小接近)封面的大小吗?这个问题一出现,学生马上发现观察法不适用了,从而引出用重叠法比较。

接着学生用观察法、重叠法去比较两个面积比较接近的长方形,可是这两个方法却无法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我马上把握契机,问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呢?”。然后学生提出了一些其它的比较方法,适时抓住学生想到的“测量”后比较的方法,我及时提供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学具。学生明确动手操作的要求后,小组合作动手摆,解决了比较面积大小的问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的悬念和问题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总想“是呀,为什么不行呢?该怎么办呢?……”有了这些想法,学生就主动站在了探究的前沿,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肥西县金牛学区中心学校

许成兵

一、教学内容

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并能灵活地选用合适的面积单位。

2、过程与方法:

动手操作,并且采用自主探索与合作式的方法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适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重、难点与关键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

2、是学生建立常用的面积单位的表象。

四、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各一个。

学生准备:三张彩色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每四人1份;

一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学具若干、圆形纸片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张纸,如果咱们要在这两张纸的面上进行涂色比赛,看谁先涂完,谁就是冠军,那你想选择哪张纸,为什么?(学生们都议论纷纷,都想选择小的那张纸涂色)

导入:同学们都认为,要想很快的涂完,理所当然的要选择这张面小的来涂,对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上的内容。(板书:面积和面积单位) (二)、感知体验,建立概念

1、认识物体表面的大小

师:在我们身边的每个物体都有面,有的面大一些,有的小一些。

(1)摸一摸,课本封面、课桌面,感知谁大? (2)看一看,课桌面与黑板面,谁小?

(3)比一比,练习本的面和数学书的面谁大?

(4)归纳:原来,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5)运用“面积”说一说:黑板的表面比课桌的表面大,现在还可以怎么说?

2、认识封闭图形的面积 出示图形:

师:刚才我们比的是物体表面的大小,现在我们来比比平面图形的大小。

(1)认一认:有哪些封闭图形?第四个图形能比较面积的大小吗?为什么? (2)比一比:哪个封闭图形的面积大一些?

(3)小结:像图

1、图

2、图3这样封闭的图形才能判断它的大小。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

3、归纳面积

师:谁根据这两句话概括出什么叫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比较面积的大小,探索面积单位

1、动手操作,比较面积大小

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现在,你们每个小组都有三种不同颜色的彩纸,这三张彩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并进行讨论。然后让学生演示自己的比较方法) 师:刚才同学们用重叠、拼剪、数方格、测量等方法比较出三张彩纸的大小,同学们真棒!

2、出示课件

两个长宽各异的长方形(即课本第71页下面的两个长方形,其实际大小分别是7×2平方厘米和5×3平方厘米)。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这里有3种图形,你认为选用哪一种图形作为面积单位来比较比较方便?

课件展示摆法1:

师:你现在能不能很快地比较出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能)

生:第2个图形面积大,因为第一个用了14个小正方形,第二个用了15个小正方形。

师:同意吗?(同意)看来用正方形的确不错。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出示摆法2:

师:这种能比出结果吗?(能)谁的面积大?(第二个长方形的面积大) 生:第2个图形面积大,因为第一个用了14个圆形,第二个用了15个圆形。

师:这种能比出结果吗?(不能) 师:为什么不能呢? 生:因为用圆会有空隙。

师:哦,看来用圆的确不是很合适。

出示摆法3:

师:这种能比出结果吗?(不能)

师:看来用长方形不一定能够比出来,选用长方形不是很方便。

师:计算面积要用面积单位,国际上规定一定标准的正方形大小叫做面积单位。

3、面积单位认识。

教师边介绍边板书: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呢?今天老师把它们全部带来了。边介绍边在黑板上贴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三种不同颜色的纸片。)

出示课件: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面积单位,你们能说说我们身边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面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生:一角钱硬币、一个指甲盖大约1平方厘米。一个手掌心、一个插线盒大约1平方分米。一扇窗户、一张方桌大约1平方米。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看来你们已经和这些面积单位交上朋友了。

4、面积单位的应用。

应用面积单位进行估算。给面积单位找实物,结合实物选择面积单位,采用师生配合,生生配合形式训练。(如课桌、数本、文具盒、奖状、教室等)

(四)、考考你

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间教室大约63()

老师衬衫上的一颗钮扣大约1() 教室墙壁上的镜框面积大约15( ) 一张邮票大约6( )

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大约是500( )

(五)、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常见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0页到74页“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指一指、摸一摸、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建立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建立规则。

(3)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并在活动中获得它们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

(4)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能力,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建立正确的表象。

【教学难点】

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充分感知,理解面积的含义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什么是面积 ⑴情境导入

老师手中有两张白纸,想请两名同学来进行涂色比赛,看谁涂的些,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一张?为什么?

生:选择小的那张,因为它小,就涂得快。

师:这张纸小,是指的它的面小,这张纸大,是指的他的面大,其实每一个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有的面大,有的面小。

请同学们摸摸桌子的面,看看黑板的面,你感觉谁的面大? 生: 黑板的面大。

⑵教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就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通过封闭图形理解面积的含义

现在老师把这几个物体的面给大家请下来,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现在同学们看到的就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像这样首尾相连,密封起来的图形就是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

板书 : 封闭图形

它们有大小吗?谁大?谁小?(生交流方法) 这些封闭图形的大小也叫面积。

长方形的大小就是长方形的面积。你还能举例吗?如:正方形的大小就是正方形的面积等等。

3、小结归纳面积的含义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面积?

师:物体的表面或封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补充板书:或

4.内化面积的含义:跟教师齐读面积的含义。

二、动手操作,建立面积单位表象

(一)认识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1、设疑。

师:刚才我们用观察的方法比较出了几个物体的表面面积的大小,现有老师手中有两张卡纸,咱们再来比一比那张卡纸的面积小?

(生交流)请一生台前展示用重叠的方法比较面积的方法。

师:这种比较面积的方法叫重叠法。从而得出黄色卡纸的面积小。

那么绿色卡纸和红色卡纸的面积谁大谁小呢?同学们意见不统一了,用观察法确定不了,用重叠法也不行,怎么办?

2、请学具帮忙:那就借助学具袋中的学具在这两张纸上摆一摆,比出它们的大小吧!动手操作要求:请任意选一种学具来测量卡纸的大小? (1)全班汇报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A:用正方形摆,结果,为什么?同意吗? B: 用长方形摆,结果,为什么?同意吗?

C:用正方形、长方形混合摆,结果,同意吗?为什么? 师质疑:为什么不用圆形摆?你觉得选用什么来摆最好?

3、师小结:通用刚才的活动大家都认为要用同样的学具来摆,也就是要用统一标准。或者说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比较。

板书:面积单位

三、认识面积单位 卡纸上摆20个小长方形,卡纸的面积就是20个这样的面积单位;
摆12个小正方形,卡纸的面积就是12个这样的面积单位。为了方便,人们规定了三个常用的面积单位:
师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想知道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 1平方米有多大吗? 板书:1 (1)1平方厘米到底有多大?从学具中找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用手摸一摸它的大小。再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大小?量量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找找咱们周围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接近1平方厘米?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量一量桌面的面积。

(2)1平方分米又有多大呢?

在学具中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它的边长是不是1分米? 摸一摸它的面,闭上眼睛,想一想1平方分米的大小。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分米。

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用双手比一比,量量数学课本的封面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量教室地面的面积。

(3)1平方米到底有多大?

老师准备了一张1平方米的纸,请同学量量它的边长是多少? 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

用它量黑板、地面。猜1平方米能站几个人? 板书:面积

四、表象运用,形成技能

1、填空:(

)或(

)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

2.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测量橡皮表面的面积应该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测量桌面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测量教室的地面的面积选用哪个面积单位?( )。

3、请你当回小法官

一块橡皮的面积大约是4平方厘米。( ) 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平方分米。( )

五、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

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量量教室地面的面积,课桌面的面积。

板书:

物体的表面或封面图形 1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1

面积和面积单位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三年级数学下册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北城中心小学;
袁红俊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71——74页,做一做以及练习

1、2题。 教学目的:

1、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2、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面积观念,能用平方厘米、平方分米测量指定的面积。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

教具准备:电脑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老师出示一张奖状,如果给这张奖状镶上一个镜框,怎么才能知道用多少铝合金条?如果再加上一块玻璃,需要知道什么?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知识,面积和面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教学面积的意义 1、认识物体的表面。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课本的封面,文具盒的面,课桌的面。指出课本封面、文具盒盖面、课桌面等都是“物体的表面”(板书)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物体的表面随处可见。如黑板面、墙面、地面等。

请比较课本封面与课桌面的大小。(把课本覆盖在课桌上验证结果)

师:再比一比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指出: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知道“物体的表面”是有大小的。投影出示第92页,练一练,比较物体的表面,哪个面积大一些? 2、认识围成的平面图形。

师:如果我们把书本面、课桌面的形状画下来,是什么图形呢?(长方形) 师:长方形其实是平面图形的一种。(板书: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有很多种,学生说,大屏幕显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角)指出,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师:上学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已经知道他们是由线段围成的?看一看,除了长方形、正方形外,还有哪些图形是围成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师:为什么角不是围成的平面图形?(板书:围成的平面图形) 3、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 师:(课件出示大小明显的长方形、正方形各一个)请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长方形大,正方形小) 师:(课件出示两个位置不一样,但形状大小都一样的长方形)再请比较这两个长方形的大小。

师:看来不能像刚才那样一眼就看出大小了,怎么办呢?请看屏幕。(电脑显示:两个长方形经旋转,成同一水平位置时,再叠合)现在说说看,谁大谁小?怎么比的? 师:(电脑显示:15个面积单位的长方形和16个面积单位的正方形) 最后,请比较这组图形大小。

师:(电脑显示:两个图形重叠)重叠后,一个图形较长,另一个较宽,还是看不出大小,怎么办?请看屏幕。

(电脑显示:把两个图形化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方格)现在会不会比较? 师:每个小方格是否一样大,还应验证一下。(电脑显示:长方形中移出一个小方格,与正方形中的一个小方格重合)

指出:通过前面的比较,说明围成的平面图形和物体的表面一样,也是有大小的。

4、揭示面积的概念。

三、教学常用的面积单位 1、引入面积单位。

师:(电脑显示:两个大小不一样的正方形,均被划分成9个小方格)这两个正方形各包含几个小方格?他们的面积相同吗?

师:为什么包含的小方格个数一样,面积却不同?

师:小方格的大小不一样就是测量的标准不统一。为了便于交流,每次测量都应该用同样大小的小方格做标准,这样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是什么?看书93页。

板书: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认识平方厘米。

师:(出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请观察它的形状、大小,量出它的边长。学生操作后指出: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师:比比看,你的哪个指甲最接近1平方厘米?讨论后,指导用“1平方厘米”量指定图形的面积。(量学具盒里的硬纸片) 3、认识1平方分米。

师:(出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纸片)猜一猜,它的面积是1平方分米,还是1平方米?为什么?

师: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不是1分米,还应该验证一下,想想该怎么办?学生测量后指出:
边长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师:用“1平方分米”量课桌面的面积。

(分组竞赛) 4、认识平方米

师:刚才我们用“1平方分米”测量了课桌面的大小,如果用1平方分米去测量教室地面的大小,你觉得怎么样?

师:这就需要学习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出示一平方米的正方形纸)想想看,它的边长应该是多少?什么样的图形面积是1平方米?

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面积接近1平方米?(学生举例)估计一下黑板的面积有几个平方米?

四、巩固练习

1、镜框上镶的玻璃是指奖状的哪部分?它约几平方分米? 2、考考大家学得怎么样?练习十八第

1、4题。 3、抢答题

①将常用的面积单位从大到小排列。

②测量围墙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最合适? ③手帕面积约4(

) ④邮票面积约4(

五、全课总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

面积教学设计

面积计算教学设计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共3篇)

人教版圆面积教学设计

推荐访问:教学计划 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