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形象解读

|idpi

柳思芳 苏燕平

内容摘要:《呼啸山庄》塑造了一个心理复杂、性格扭曲的希斯克里夫角色。一个被认为是邪恶化身的魔鬼,也是一个一生都在追求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却总是适得其反的可怜人。希斯克里夫的病态人格也源于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文章试图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读希斯克里夫,以探讨其心理、行为和性格特征。

关键词:需要层次理论 《呼啸山庄》 希斯克里夫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也因此书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创作于维多利亚时期,该时期的小说大都具有强烈阶级性,批判了阶级主义、金钱至上、道德堕落等不良社会风气对人的影响。在该小说中,艾米莉以一种极为偏激的方式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心理复杂又极端的希斯克里夫角色,他爱得激烈,也恨得刻骨。他的爱让人动容,他的疯狂行为也令许多读者不解。

心理学的观点指出要想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可以观察其外在行为,而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个体的需要引起动机进而使其产生某种行为。通过对个体需要层次缺失与满足的分析,来解释其行为与动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的人格特征。在此,我们将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的缺失与满足来解读希斯克里夫的复杂心理与行为。

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简述

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通过对健康成功人士的观察,系统提出了需要层次假设,认为人的行为由动机引起,动机源于需要,而这种需要以层次的形式出现。他指出人的需要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构成,其中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是低级需要,也称缺失需要,直接关系到个体生存;后三者是高级需要,也称生长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必须的,但与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相关。这五个层次需要由低向高逐渐发展,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得越早,对行为的动力也越强。且一旦低层次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另一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出现,成为促进个体行为的主要动力。

二.需要层次理论下希斯克里夫的心理与行为分析

1.生理需要的满足

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最原始、最强烈,最有力量的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的前提条件,如食物、水、睡眠的需要等。来到呼啸山庄之初,希斯克里夫所极力寻求的便是生理需要的满足,为了在这样一个充满歧视与阶级性质的环境下生存,他将自己变成一个顽强、隐忍、坚韧的人。因为他需要食物、需要温暖的衣服,需要一个可以寄存的住处。他是一个被抛弃的吉普赛孩子,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即将饿死街头,善良的老恩肖将他带回了家,使他的生理需要得到了基本满足。从前流浪的生活使他顽强、隐忍,这也是他的生存法则,因此,为了留在呼啸山庄,即使被众人歧视、侮辱、打骂,被当成仆人对待,他都默默承受,正如女仆内莉的叙述“我们用那些见不得光的手段欺负他,折磨他……他看起来是个阴郁、能忍耐的孩子,或许受惯了欺负而变得忍耐力十足。他能忍受辛德雷的拳头而不眨一下眼或掉一滴泪”。这也使得老恩肖尤其心疼与怜爱这个与凯瑟琳、辛德雷的调皮、任性截然不同的孩子,“老恩肖先生喜欢希斯克里夫,相信他说的一切,宠他远远胜过凯瑟琳,因为凯瑟琳太调皮任性”,同时也使得内莉说道“没有哪个保姆照看过这么安静的孩子,他和其他两个孩子不同,使我不得不对他偏心点。凯瑟琳和她哥哥烦得我要命,而他却像个羊羔似的毫无抱怨,尽管只是出于倔强而不是温顺。”

2.安全需要的缺失与满足

安全需要指人们需要安稳、安全、能免除恐惧与焦虑的需要。缺乏安全的需要,使人感到身心不安、紧张,也使得希斯克里夫对身边的人充满戒备,造就了他多疑、冷酷的性格。老恩肖的收留,满足了他基本生理的需要,同样也给了他短暂的安稳时刻,此外,凯瑟琳的接纳以及内莉的照顾也使他感受到安全,因此在老恩肖、凯瑟琳和内莉的面前,他是不一样的、也是放松的。缺乏安全需要的希斯克里夫无疑是警惕不安的,如同一匹时刻戒备的狼,警惕地防备着靠近他的人。离开呼啸山庄,离开凯瑟琳之后的他,期望用金钱与地位来获得安全感,有了资本使他有了话语权,有了底气与那些让他感觉到威胁的人反抗。但尽管拥有了呼啸山庄,让所有人都畏惧他,但他始终无法像在凯瑟琳身边那样觉得安稳,尤其在凯瑟琳死后,他更是常常彻夜不眠,始终活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中,无法放松,防范着所有人,“我不愿让任何人出入我防范不到的地方”。

3.爱和归属需要的缺失与渴求

马斯洛认为爱和归属感的需要是一个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的联系或关系,主要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它是比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更高一级的需要,一般只有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才会出现。因此,生理与安全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希斯克里夫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小说中的希斯克里夫具有两个极端的性格:猛烈的爱与强烈的恨。他是凶残暴戾的恶魔,但也是一个缺爱,一生都在寻求爱与归属感的满足的可怜人。在这個金钱至上、阶级压迫、人情冷漠的环境下,只有凯瑟琳愿意接纳他爱他,他在她身上体会到了爱与归属感的满足,她是他情感的全部归宿,此刻的他是温顺的、善良的。然而,身份地位的差异使得凯瑟琳对这份爱退却了,认为嫁给希斯克里夫会降低身份,因而接受了有钱有地位的林顿的求婚。失去凯瑟琳的希斯克里夫,心里的堡垒崩塌了,呼啸山庄于他而言已变得毫无意义,没有归属,没有爱,甚至连安全需要都已无法满足,他内心的善良也消失了,内心充满了恨。因此,他选择离开,因为此刻他认为,只有金钱与地位才能重新获得凯瑟琳的爱。

富有后的他,又回到了呼啸山庄,这个能满足他爱与归属需要的地方。然而他与凯瑟琳之间的爱再也无法像从前那么单纯,凯瑟琳虽然爱他,但为了生活和虚荣心,她一边享受着上流社会生活,一边压抑着自己与希斯克里夫的情感。凯瑟琳的这种矛盾的自我,折磨着自己,也折磨着他。最终使他满腔的爱化成无比的恨,这种恨随着凯瑟琳的死像火山般迸发,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一个得不到爱与归属满足的人,必定是孤独的、冷酷无情、残暴可怕的,但也是可怜可悲的。因此,失去爱的他,仿若地狱的恶魔,令人生畏。所幸在故事的结尾他似是看到了什么,或许是凯瑟琳的鬼魂,或许是爱的真谛,让他再次感受到了久违的爱与归属的满足,满是欣喜认为“我太幸福了,可是又不够幸福。我灵魂的福佑杀死了我的肉体,可它还没有得到满足。”但他的爱有了归宿,他的善也因此回归。

4.尊重需要的缺失与追求

尊重的需要分为两类:内部尊重与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指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指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和高度评价。尊重需要的满足能使个体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充滿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价值。从小在歧视与欺凌中成长起来的希斯克里夫,内心无疑是自卑的,对周围的人充满了恨意。作为老恩肖捡来的吉普赛孤儿,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力,被辛德雷当成仆人对待,山庄里除了老恩肖和凯瑟琳,没人真正看得起他。他人的贬低与虐待并不是导致他作出反抗、疯狂报复的关键,因为至少还有凯瑟琳的爱与尊重。然而,从林顿家回来的凯瑟琳,让他这种需要开始丧失,满心欢喜迎接凯瑟琳回来,却被嫌弃衣服太脏,此刻的他感到了强烈的自卑,回答道“你不需要碰我!我高兴怎么脏就怎么脏。我喜欢脏,我愿意脏。”尽管如此,他还是为了她特意梳洗打扮,鼓起勇气向内莉说“把我收拾得体面些,我要变好了”,得到内莉的赞美与肯定的他,内心是快乐的。但这份赞美与肯定得来的微小自信,在饭桌上瞬间被林顿的话打击得一点不剩。然而,无论是谁对他的评价,他都可以不予理会,但凯瑟琳说嫁给他就会降低身份的话才让他感到尊重需要的彻底丧失,体会到金钱、地位的重要性。再次回归的他,变得富有,开始疯狂夺回曾经被剥夺的尊严,变得暴虐,报复曾经欺负过他的所有人。引诱辛德雷染上酗酒赌博恶习,占有其家产,娶不爱德林顿伊莎贝尔为妻却百般虐待她,他在以一种他认为最有效的方式寻求尊重需要的满足,既然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高评价,那就凌驾于他们之上,取得支配地位,以权力和优越感对抗内心的自卑感。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指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发挥个人能力,使自己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对于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斯克里夫或许是迷茫的、固执的,以一种极端的方式在追求满足。因为于他而言,凯瑟琳是他生命的全部,他人生的意义便是和凯瑟琳在一起,“如果你还在这个世界存在着,那么这个世界无论什么样,对我都是有意义的;但是如果你不在了,无论这个世界有多么好,在我眼里也只是一片荒漠,而我就像是一个孤魂野鬼。”因此,他的人生价值是凯瑟琳,她想外出玩耍,他便义无反顾冒着挨打的后果,陪她去任何地方。她想看到干净整洁的他,想过上有钱有地位的生活,他都奋力做到,所有阻止他,破坏他与她在一起的,都将付出代价。他让所有人畏惧他、服从他、获得对他们的支配权,但复仇并没有想象中的快感。直至最后,他在哈尔顿和小凯瑟琳身上找回了他与凯瑟琳的往日时光,他明白了自己真正的追求,回归了人性的善,完成了精神上的解脱与生命的升华,看到了天堂,他笑着说“昨天晚上,我到了地狱的门槛边。今天,我看到了自己的天堂”。

三.结语

本文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解读了《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的行为、性格变化。小说中的希斯克里夫是可怜的、可悲的、也是可恨的,他的可怜之处在于他始终都在追求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但却总在得到与失去中徘徊,也在失去中沦丧,变得多疑、冷酷、暴戾、自卑、孤僻。选择复仇的他未能感到欣喜,也没能让他获得这些需要的满足,相反他因此感到更痛苦,心灵也因痛苦而扭曲,变得固执、可怕,使他倾向于自我毁灭。正如阿德勒的“过度补偿”理论所假设的那样,如果儿童时期的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那么将导致他今后在其一生中不断追求这种需要的满足,乃至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参考文献

[1]鲁姚姚,郭晓蓓.关于人类需要理论的分析和研究[J].科技展望,2015,25(21):263.

[2]吴艳培.《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的心理特征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7):82-83.

[3]李俊香.人性嬗变视阈下《呼啸山庄》希刺克厉夫的“人生悲歌”[J].名作欣赏,2014(17):85-87.

[4]陈瀚胤.迷失与复归:《呼啸山庄》希斯克里夫性格分析[J].名作欣赏,2020(14):113-114.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

猜你喜欢 呼啸山庄 浅析《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的女性意识声屏世界(2020年1期)2020-03-27《呼啸山庄》中悲剧的分析商情(2019年13期)2019-06-14《呼啸山庄》中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分析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年28期)2017-09-28后殖民主义语境下的《呼啸山庄》多元文化主义研究赢未来(2017年4期)2017-09-05Analyses of the Roots of Protagonists’ Trag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魅力中国(2016年41期)2017-04-21论文本细读在解析《呼啸山庄》主题的运用现代交际(2016年14期)2016-08-15

推荐访问:呼啸 山庄 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