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地区党委班子工作总结

|idpi

     一年来,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地委班子团结带领地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南园北牧、增收富民”发展战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三化”建设为重点,以重点项目为突破口,加快资源转换和新兴产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不断开创了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工作新局面。


     一、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


     今年以来,地委班子围绕履行好领导一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崇高使命,狠抓自身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坚持把理论武装作为加强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充分利用地委会、地区四套班子会议、地委中心组学习会议等,狠抓理论学习。今年以来,地委中心组、地委委员会集中学习了17次,认真学习了中央、自治区党委的重要文件,深入学习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学习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重要会议精神作为全局性的工作来抓,及时组织集中学习讨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主题教育活动中,班子成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立足本职、发挥表率作用,深入研究和推进地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通过加强学习,班子成员进一步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统一了思想,增强了发展的危机感、压力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增强了改革创新、变革突破、大手笔、干大事、出精品的魄力和勇气,树立了后发赶超、敢为人先、敢想敢干、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增强班子的团结统一。严格按照议事规则和程序实行集体决策,落实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班子内部坦诚相见、合作共事,多谈心、常沟通、勤商量,互相信任和支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事关地区改革、发展、稳定、党的建设、班子建设等重大问题,都严格按照程序,广泛征求意见,深入调查研究,反复完善方案,集中各方面智慧,做到科学民主决策。
     注重发挥班子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核心作用。支持人大依法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支持行署依法行政,支持政协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通过召开座谈会、情况通报会等形式,就一些重大问题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和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


     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各项工作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科教兴区、南园北牧、增收富民”发展战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转变发展方式和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快资源转换和新兴产业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维护社会稳定,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了良好势头。前三季度,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73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二产增加值73.89亿元,增长29.3%。1-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39.34亿元,同比增长30.8%;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24亿元,同比增长41.9%;
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22.23亿元,同比增长44.5%;
地方财政收入19.92亿元,增长46.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8.89亿元,增长51.4%。
    (一)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扎实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狠抓节水型社会建设。围绕资源型、工程型、管理型缺水问题,按照“节水社会化、管理统一化、配置科学化、用水定额化、渠道防渗化、增水工程化”的思路,逐年加大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力度。2011年完成农业高效节水面积17.5万亩,累计面积达97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72.9%;
以水为本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以大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初具规模,一些比较效益低、高耗水的作物正在逐步退出。在工业、城建等领域的节水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展。通过不懈努力,XX供用水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果,万元GDP用水量由2005年的1518立方米减少为627立方米,减少58.7%,农业用水量由2005年的88.1%减为81.5%,工业用水由2.6%增到5.3%,生态用水由3.9%增到7%。
     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坚持把生态建设与林果业基地建设、草料基地建设、绿色通道工程建设、三北四期防护林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与天然林保护、草地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农田林网化、沙漠绿化治理、湿地保护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与城市绿化、庭院绿化、单位绿化有机结合起来,2011年完成人工造林3.44万亩,累计面积达59万亩。以预防和治理为重点,狠抓东天山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大污染企业治理力度,严禁高污染企业和项目落地,严格执行“土地零开荒”制度。
     综合治理城市环境和工业污染。对城区内的排污企业不再批准技术改造和扩大规模,按照“退城入园”的要求逐步搬迁。加大环保监督执法力度,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支持和加快推进了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按照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要求,提高了环保门槛,变“招商引资”为“选商选资”,坚持“五个优先”原则(实力优先,以先开工项目为主;
效益优先,以生态环境效益为主;
精深加工优先,以产业化、规模化为主;
资源节约型优先,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主;
低耗水项目优先,以水资源综合回报率为主),禁止新建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
    (二)加快“三化”进程,着力推进经济科学跨越发展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资源转换和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把XX建成新疆新的区域增长极和东联西出、西来东去,疆煤东运、疆电东送、疆气东输,东西双向开放的重要枢纽和现代化的商品物流集散地。
     加速新型工业化发展。一是按照“五个优先”的原则,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加快推进煤电冶、煤化工、风光电、煤炭生产外运“四大基地”建设,着力发展“九大产业链”(煤电冶、煤化工、风光电及配套装备制造、矿山和电力机械设备、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开发、建筑材料开发、盐化工精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生物和医药)。围绕 “疆煤东运”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先后有广汇、华电、鲁能、保利、国电、徐矿、重庆能源、中煤集团、大唐集团等38家国内500强企业进驻XX。
     二是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扩大地区经济规模、促进增长、提高增长质量的重点工作,认真抓好开工复产、经济运行分析、生产要素协调工作,采取一企一策等有效措施,加大重点项目和企业的协调服务力度。加快推进了国网能源1000万吨/年、国投1200万吨/年、重能1000万吨/年、中煤1000万吨/年、酒钢800万吨/年、广汇800万吨/年等一批煤矿项目建设;
支持国网能源2×100万千瓦、国电2×100万千瓦、国投2×66万千瓦、华能2×100万千瓦等煤电项目建设;
支持天润、华电、大唐等一批大企业加快风电项目建设;
加快金风科技、华锐科技等风电设备制造项目建设。广汇煤化工120万吨/年甲醇、8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竣工投产。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五个优先”,由资源型招商向宽领域招商转变,重点围绕产业延伸和产业聚集,抓好工程机械物流配套、大型物流仓储、煤炭交易市场、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招商工作。加大了高新技术、高新产业招商力度。先后引进中国北车集团、神华宁煤、申能集团等30多家企业来哈对接落实项目,已注册企业20家。目前,全地区招商引资项目124个,累计到位资金122.23亿元,同比增长44.5%。
     四是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的工业园区。今年,地、县市财政投资5351万元加强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园区的承载能力。目前,各类工业园区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完成,“退城入园”工作进展顺利,入驻园区企业达到165家。
     五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高起点规划建设的要求,重点规划了新能源、节能环保、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发展了矿山机械制造装备、高低压配电设备组装、光伏材料、新型建材等装备制造业。引进了国电龙源、北京天润、大唐新能源、中国电力、国电集团、华锐风电、新疆海装风电等一批风电开发及装备制造企业落户XX。
     六是大力扶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把以非公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提升置于战略层面,坚持“非禁即入”、放宽市场准入的原则,推进非公经济向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加大信贷、投融资、担保“三大平台”建设,协调XX市商业银行通过增资扩股方式扩大资本金;
支持国投公司扩大资产规模;
将地区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扩大到1.5亿元。加快推进了企业上市步伐。新疆大明矿业已列入自治区第二批重点上市推进企业,长河工贸等12家企业列为地区重点培养成长性企业。
     加快农牧业现代化。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重点,以跳出农业抓农业的理念,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
     一是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调粮、退棉、增经、扩草”为重点,加快发展了以大枣为主的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和现代畜牧业。进一步调优农作物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提高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全年新建日光温室大棚2502座;
新植红枣18073亩,完成酸枣嫁接49548亩;
饲草料种植面积10.57万亩;
牲畜出栏149.98万头(只),同比增长3.81%。
     二是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把劳动力培训转移与发展新型工业化、推进城镇化、发展三产服务业相结合,以就近转移、向城镇转移和自身创业转移为主,加大了农村劳动力成建制、多渠道、组织化转移的力度。今年,完成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1.2万人,新增转移就业1.5万人,组织化转移率70%以上,1.68万户实现“一户一工人”的目标,实现转移就业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30%,外出人员人均劳务收入8705元。
     三是加快农村扶贫开发步伐。坚持“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明确责任、重点帮扶、落实到户、整村推进”的工作方针,以增加贫困农牧民收入为目标,采取连片开发、产业扶贫、劳务输出、插花安置、城镇安置、民政救助等方式,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建立完善了领导干部“一点五户”、全社会对口帮扶、企业承包贫困村扶贫工作机制。投资8700万元在13个村实施安居富民、食用菌种植、牛羊育肥等73个财政扶贫项目;
整合资金1.12亿元实施了“三乡一区”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地、县(市)财政继续投入1200万元,集中扶持12个少数民族贫困村加快发展。
     四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障体系。围绕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现代畜牧业,加强科技攻关,建立了行政、科技人员、农户三位一体的科技示范推广机制;
不断完善了土地流转、农村金融服务、财政向“三农”投入增长机制,创新发展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农村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把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战略重点,按照“三高”要求,认真抓了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规划。按照建大建强中心城市、建精建优特色城市、加快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群的思路,以规划为龙头,以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支撑功能强大的城市格局为主攻方向,编制了一批体现现代文明、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于一体的城镇建设规划。目前,已完成了地区城镇体系规划大纲、县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了以回城乡、白石头乡、巴里坤镇等为主的“文化旅游名镇”和以二堡镇、五堡镇、奎苏镇、盐池乡等为主的“特色农业镇”的规划建设。已建成2个中心镇、8个成建制镇规划。加快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了城市供排水、供电、供热、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加快了城市净化、绿化、硬化、美化、亮化进程;
加大了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地区城镇化率已达59.5%,城市绿化覆盖率41%。XX市已建成国家级园林城市,巴里坤县城被命名为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伊吾县城初步建成休闲度假旅游城市。
     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把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到“强区富民”的战略高度,按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前瞻性的规划要求,加快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不断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围绕建设东西双向开放的重要枢纽和现代化的商品物流集散地的目标,积极培育集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包装配送为一体的物流中心和综合物流园区,一批煤炭批发、石材集散、农产品批发、机械设备租赁等现代物流业不断发展壮大。亚欧大陆桥和合普铁运物流公司铁路专线和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两大物流企业建成后将有力提升XX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
     二是加快发展生产生活类现代服务业。全力支持金融、保险、电信、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中介、租赁、房地产和信息咨询等新型服务业,重点支持家政服务、社区医疗、体育健身、养老托幼、食品配送、修理服务等社区综合服务业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地区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三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把旅游业放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围绕建设“新疆风光旅游盆景、文化旅游长廊、休闲度假旅游乐园”的目标,以XX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景观资源为支撑,高起点做好旅游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和精品景区建设,着力打造XX瓜节等旅游品牌,努力将XX旅游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今年,预计接待区内外游客221万人次,同比增长20%;
实现旅游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25%。
     突出抓好对内对外开放。树立“大开放促大发展、大招商促大发展、大合作促大发展”的理念,积极吸引大企业大集团来XX投资发展。加快了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全年累计实现进出口货物总量115万吨,同比增长2.57倍,实现进出口货物总值8亿元,同比增长3.2倍。深入推进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兵地、铁地、油地、矿地乃至跨地区、省区的经济联合协作,支持兵团等驻地单位加快发展,形成了跨越式发展的合力。
     扎实做好河南对口援疆工作。2011年,按照《河南省援疆总体规划纲要》,安排援疆项目39个,援疆资金5.11亿元。目前,已开工35个,开工率90%,资金到位率75%。两地经贸合作全面铺开,已有河南煤化、洛钼集团等100多家企业来哈考察,其中23家企业确定了投资意向,签订了11个大型合作项目,签约金额达240多亿元。已选派697名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豫培训,选派223名优秀干部赴豫培训和挂职锻炼。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水利建设方面。突出节水与增水并举,做好山区控制性水利工程网的规划和建设。加快实施了巴里坤西黑沟水库、伊吾峡沟水库、XX四道沟水库工程;
开工建设了XX市乌拉台、巴里坤县大柳沟、伊吾县阿腊通盖牧区水利工程建设;
实施了石城子、柳条河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
建成1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3.6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交通建设方面。围绕建设“东联西出、西来东送、南通北拓”的立体交通枢纽城市,加快了公路、铁路、民航等“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建成省道236线三塘湖至老爷庙口岸公路、省道238线下涝坝乡至红山口公路;
建成XX市G312线至双井子乡、XX市G312线岔口至德外里乡、伊吾县淖毛湖镇至伊吾县煤矿、黄山镜儿泉至图拉尔根铜镍矿、伊吾县至下马崖乡、XX市G312线至西山乡公路,总里程127公里;
正在加紧建设巴里坤县博尔羌吉镇至大红柳峡乡、伊吾县至苇子峡乡公路,总里程176.242公里;
完成通村油路150公里。支持兰新高速客运站、亚欧大陆桥(花园乡站)铁路专用线、淖毛湖至兰新铁路、沙尔湖至敦煌铁路、京新高速公路伊吾至明水等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东天山隧道公路、XX市南部外环快速通道项目建设。
     电力建设方面。围绕“疆电东送”基地建设,加快构建横贯东西、连接南北、布局合理、供电质量可靠、广覆盖的输变电工程网络。今年,建设了南郊、十三间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了二堡、沙尔湖西、南郊变—鲁能大南湖煤炭、南郊—南园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了七角井35千伏输变电工程,配合启动了XX—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电源项目。
    (三)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
民生工作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坚持把中央、自治区的支持和河南省的支援及地区的投入捆绑使用,集中财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以来,地区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已占财政支出的70.2%,预计年底可达72%以上。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巩固义务教育,提升高中教育,狠抓素质教育和“双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力求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重大转变。积极稳妥有效推进“双语”教育,全地区中小学双语学生数占少数民族学生总数的62.09%,5—6岁少数民族幼儿接受学前“双语”两年教育的占少数民族幼儿总数的92.5%;
以就业为导向,快速发展中等职业与成人教育规模,围绕“四大基地”建设,重点加强了煤电、煤化工、煤炭开采、风电、光电等专业建设;
加大教育补助力度,对本地户籍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了免费,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解决了地区每一名适龄儿童没有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的问题。今年7月,围绕贯彻落实全国和自治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了调研工作,召开了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各县市、各级各类学校和广大教师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认真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工作,有效缓解广大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今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7%,人均筹资标准均达到290元以上,实现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一卡通”和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基层医疗机构全覆盖。提高了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应急救治能力。坚持计划生育国策不动摇,全面落实各项奖励优惠政策。地区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9.88‰和6.52‰以内。
     繁荣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乡(镇)文化站建站率达100%,村文化室建室率达80%。实施了地区图书馆工程建设,投资210万元完善两县一市基层文化站(室)配套建设。广泛开展文化下乡、节庆日大型文艺汇演、百日广场文化演出等活动。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XX木卡姆的传承、保护,打造XX特色文化品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努力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身体素质。全面落实农牧民群众基本收视服务免费的政策。目前,地区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97%。基本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狠抓就业再就业工作。坚持把就业指标作为改善民生的第一指标,以“零就业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为重点,强化人本服务,实施扩大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就业动态统计为零;
大中专毕业生基本实现稳定就业;
围绕企业用工需求,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和组织化转移输出力度,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2%以内。
     全力抓好安居富民工程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按照“设计标准不能低、文化特色不能少、乡土风情不能丢、建筑规模不雷同、功能配套不能差、产业发展不落后”的思路,按照普惠型、提高型、改造型、特殊群体型,分类实施了新标准的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今年,新建安居富民工程9020套、廉租房1826套、经济适用房550套、公共租赁房2141套、棚户区改造3834户、残疾人危房改造150户。
     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社会救助保障体系,将年人均纯收入低于750元的农村居民全部纳入到了最低生活保障范畴;
建设了6所敬老院;
完善大学生救助政策,增加入学后续救助;
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建立临时价格联动机制;
为特困家庭进行冬季取暖补助;
不断提高了基层干部、农村“四老”人员、爱国宗教人士、村(社区)干部、复转军人、军烈属等生活补助标准;
制定了《地区落实自治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部署会各项奖补政策实施方案》,保障乡(镇)干部基层补贴、村干部奖补政策、保障乡镇(街道)综合治理经费、提高村级组织经费最低标准“四项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对自治区关于基层干部补贴的各项政策,结合地区实际,进一步扩大了补贴范围,提高了补贴标准。
扎实推进“民生建设年”工作。制定出台了《地区关于加强民生建设年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工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教育、就业、医疗卫生、文化等23个领域的民生工程建设任务。承诺为群众办好的16件实事,目前大多数已办结或超额完成任务,其他实事都将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兑现。
     (四)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坚持发展和稳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坚持“反暴力、讲法制、讲秩序”,落实标本兼治的各项措施,推进维护稳定工作常态化建设,保持了XX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以“宪法、法律宣传月”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了法治进机关、学校、企业、乡村等活动。组织编印《民族团结教育条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免费向基层发放,力求做到了全覆盖。全面正确地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保护正常宗教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非法宗教活动。
     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深入组织开展了民族团结教育月和“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融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贯穿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真正地信任各民族干部和依靠各族人民,着力消除“7•5”事件阴影,增进各族干部群众兄弟感情。认真抓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将创建活动延伸到乡镇、村和街道社区。
     严厉打击分裂破坏活动。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类分裂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深入开展重点地区集中整治活动,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的检查。切实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及时准确地获取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情报信息,牢牢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加强群防群治,对重点部门和要害部位,制定和实施了严密的防范措施,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了“宣传教育帮助人、打击极少数人、盯住重点人、管住外来人、挖掘隐蔽人、发现接班人”的维稳长效机制。健全了“情报、打击、防范、应急”四位一体的反恐预警和实战机制。全面推进了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充分发挥5%民力、“楼栋长”、“十户长”等群防群治组织的作用,健全网格化治安防控体系。今年,为每个乡镇、街道增补了综合治理及宗教工作经费,补贴标准由自治区规定的5万元提高到8万元;
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十户长、楼栋长发放了维护稳定工作奖补资金,奖补标准由自治区规定的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了800元。
     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探索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体制机制,重点加强对流动人口、出租房屋、城市交通、外来务工、“两新”组织、社会治安的服务管理。以推行居住证为工作重点,对流动人口实行动态式管理服务。重点特殊人群帮教管控落实到位,建立了“两劳释解”人员安置帮教基地,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建立了5家爱心企业帮教安置示范基地,对“两劳释解”人员进行安置帮教。将社会管理延伸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两新组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力量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了平安创建工作。积极开展互联网有害信息巡查处置工作,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得到加强。集中进行了安全生产特别是交通安全、土地征用、城镇建设等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
     坚持以群众工作统领信访工作。强化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在全疆率先成立了党委群众工作部。认真落实信访联系会议、领导干部包案、接访、信访积案化解、矛盾纠纷排查等机制,将初信初访办结率、积案化解率和接访办结率考核与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挂钩,严格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深入持久地开展了信访进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广场等活动,变上访为下访、变等访为走访、变来访为探访,树立了党和政府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1-10月,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2.2%。
     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完善监督机制,狠抓责任制的落实。认真开展了道路交通、煤矿、非煤矿山、公众聚集场所、食品卫生、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防范和整治活动,加快推进了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确保了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1-10月份,全地区职责范围内共发生各类事故397起,同比下降12%;
死亡64人,下降4.48%;
受伤99人,下降23.85%。


     三、坚持改革创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


     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建设一支能够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在XX大地创造新的人间奇迹的干部队伍为目标,不断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
     狠抓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以提高执政能力为核心,狠抓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完善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体系。坚持“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坚持“干中锻炼干部、干中培养干部、干中考察选拔干部、干中调整使用干部”的用人机制,打破行政、事业、专业干部交流的身份界限,建立了有利于各类人才流动和使用的用人机制。今年,按照自治区党委的统一部署,以激发活力、引领发展、突显、成效为总目标,严肃换届纪律,认真抓好了县市党委、人大、政府班子和乡镇人大、政府班子换届工作。与上一届相比,领导班子结构明显优化,整体功能明显增强,换届风气群众满意度达100%。
     狠抓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围绕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全面推进农村、企业、社区、学校、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等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党的建设,重点围绕农牧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增强领导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维护和谐稳定的能力;
城市基层党的建设,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按照“围绕中心、服务百姓、构建和谐、平安稳定、促进发展”的要求,加强了各项基础建设和能力建设。在基层全面推行并建立了“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建立了乡镇村组织运作经费投入机制,今年,乡镇运作经费普遍达到了20万元,村级组织普遍达到了4-6万元;
街道办公经费普遍达到了20万元,城市社区办公经费从8万元增加到了10万元,建制镇社区办公经费从5万元增加到8万元,大大增强了基层组织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全面落实了自治区关于基层干部补贴的各项政策,并结合XX地区实际,进一步扩大了补贴范围,提高了补贴标准。
     狠抓干部作风建设。以增强党性、改进作风、解决突出问题为重要内容,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扎实推进党员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党组织争先科学发展、党员争做天山先锋为载体,把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和自治区关于改善民生的重大决策融入到创先争优活动中,大办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全地区1487个党组织26805名党员全部参与了创先争优活动,达到了全覆盖。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一点五户”工作制度、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制度、基层调查研究制度等,加大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督促检查工作力度。大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把今年确定为“机关效能建设年”,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制定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等“八项制度”,出台了“十条禁令”,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效能型机关,创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司法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目前,行政审批事项按期办结率达100%。


     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地委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和纪委的要求,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地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落实原则,完善了《地委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一览表》,明确各自职责,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逐级分解。实行年初任务分解、年中督促检查、年末检查考核的分段式运作方式,建立和完善了责任制定期报告和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报告制度,把责任制落实情况、考核结果纳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工作实绩档案,加大对“第一责任人”履职情况的问责和追究力度。结合地区实际,制定下发了《地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对落实责任制出现问题的领导班子和成员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评先选优资格并进行责任追究。今年,推行了纪检监察派驻机构改革,成立四个地直纪工委监察分局,建立由地直部门党委(党组)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负第一责任,纪工委监察分局归口负责指导、检查、监督的工作运行机制,强化了对地直部门领导班子和成员的的监督,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抓在平时、促在经常。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完善了《XX地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村、社区、企业、学校党组织进一步配齐纪检干部,将责任制的签订延伸到村和社区两委班子,加强了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监督。年内组织召开了两次述职述廉大会,进一步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
     狠抓廉政教育与违法违纪问题的查处。把廉政宣传教育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体部署,对具体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纳入责任制检查考核内容。建立和完善了党风廉政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坚持教育与惩治并重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反腐倡廉“大宣教”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地委党校、政治学校、各级党委中心组举行专题辅导、座谈讨论、学习交流活动,采取地委领导做廉政报告、学习廉洁自律有关文件、观看警示教育片、签订廉政承诺书等形式,在全地区深入开展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坚持以案说法、以案说纪,利用典型案例进行经常性的警示教育。加强了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的领导干部及新提拔干部的任前岗位培训、任前廉政谈话工作,对48名新提拔县处级干部进行了岗前廉政培训。加大大案、要案的查办力度。地委经常听取重大案件的汇报,积极协调解决办案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受理信访举报174件,初核42件,立案24件,结案16件,给予党政纪处分25人,开除党籍6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人,挽回经济损失54万元。
     扎实推进党务公开工作。XX地区2011年被中央确定为全国党的地方组织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纪委协调监督、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按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要求,除依照法律法规需要保密的事项外全部实行公开。制定了《党务公开目录》,公开内容达八大类62项,同时加强党务公开载体建设,投资300余万元建设了地委党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和党务公开网,在XX政府网站设置“书记听民声”和“专员信箱”,在互联网开通了新浪、腾讯官方微博,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在地直部门、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确定了20多个党务公开工作联系点,达到了点面结合、以点促面、全面提高、整体推进的效果。目前,除7个正在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外,全地区共有1069个党组织推行了党务公开工作,覆盖率达99.35%,基本实现了地区范围内党务公开的全覆盖。
     全面推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自治区党委《实施办法》,积极探索有效预防腐败的新途径、新办法。今年,全面推行了以权力公开运行为重点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抓住监督制约权力的关键环节,通过厘清权力事项,明晰权力流程,查找权力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实施动态监控,强化后期处置,深入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将党务公开作为推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充分利用党务公开平台,凡涉及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重大工作部署、重点项目建设、干部选拔任用、重大财政支出、为民办实事进展情况等事项,都最大限度地向党员群众公开。针对防范“用人”和“用钱”方面的廉政风险,全地区推行了单位副职分管人事和财务工作、正职重在监管的“双向监督”制度。建立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述职述廉和在媒体公开制度,2010年地厅级党政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廉报告和2011年上半年县处级领导述职述廉报告全部挂网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深化纠风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建立健全减轻农牧民负担监管机制,严厉打击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狠抓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扶贫资金和救灾款物“四项资金”的监管工作。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对136家医疗机构进行了准入综合评审,对53家未通过综合评审的医疗机构要求限期整改,对9家医疗机构注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了药品网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工作。加强对教育经费投入和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教育惠民政策落实到位。围绕“稳价格、安民生”,加强市场物价监督检查,确保价格政策措施落实。对教育收费、药品价格、物业管理收费、电信价格、电力价格、水价举报案件及时进行查处。深入开展了政风行风示范窗口创建工作。建立电台、电视、报纸、网络媒体联动工作机制,扩大《哈广行风热线》节目影响力和覆盖面,受理群众投诉咨询1216条(个),通过直播节目接待及转办答复1179条(个),问题答复解决率97%。
     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地委班子成员带头做到不干涉工程招投标、土地资源配置和企业改制,不在工矿企业参股。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拒收现金、有价证券与贵重礼品制度和难以拒收礼品上交登记制度。带头制止奢侈浪费行为,认真履行接待费财务单列和接待审批核算监督等制度。认真管好亲属、子女及身边的工作人员。自觉遵守用车、接待、领导干部新闻报道、重大事项报告和收入申报等制度。加强对财政投资项目的管理,规定财政投资项目特别是基本建设项目必须通过严格的审计,不经审计的工程项目财政一律不拨款。
     总体上,今年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成绩,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民生持续改善、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些工作离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要求和群众的新期待还有距离,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方面还存在差距;
谋划科学跨越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
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还需要持续解决好;
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干部作风建设、政府行政效能建设、抓工作落实的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努力加以改进。


 

推荐访问:班子 工作总结 党委 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