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涵式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分类评价探析

|

许 鹤,朱 龙

(阜阳师范大学 科研处,安徽 阜阳,236037)

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改进高校科研评价制度,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高校教师的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1],对当前高校分类评价和高校教师科研分类评价均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成为当下高校评价和高校教师评价改革的基本遵循。对于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长期植根于地方经济社会,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致力于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在如何贯彻落实《总体方案》分类评价要求上存在较大的探索空间。基于此,本文拟对内涵式发展背景下地方本科院校科研分类评价现状及相关对策建议略作分析。

1.1 高水平科研是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将“双一流”建设与“内涵式发展”统一起来[2],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目标和实践路径。“内涵式发展”是一种区别于规模和数量的扩增,回归于高等教育本身、从高校内部激发发展活力的发展模式[3]。2012 年3 月,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总体要求就是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内涵式发展理念的提出,既是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发展走向的科学研判,也是高等教育自身从扩张规模向提升质量转变的迫切要求,体现了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使命与担当。而要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就要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谋求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就需要有高水平、标志性科研成果作为有力支撑,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双一流”建设与实现“内涵式发展”统筹谋划,更对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才能有力支撑“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建设,也只有高质量的成果产出,才能凸显高校的专业特色和创新水平,才能实现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从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内涵式发展。因此,高水平科研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实现特色发展、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

1.2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激发科研创新能力的主引擎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重要职责,高校是科研人员的聚集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高校科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要激发起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则需要有一套健全的科研评价体系作为保障。表面上看,科研评价只是科研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局部问题,但实际上对科研工作具有全局性影响。科研评价不仅关涉到社会科学价值观念领域,更是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科研评价标准有助于引导科研人员的科研行为,评价过程和结果则直接影响科技资源的调配。实施科研分类评价是遵循科学研究本质的基本表现[4]。科研评价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科技资源分配的重要参考,对于高校科研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总体方案》就明确提出要“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并进一步指明了高校科研评价的路径与方式。正所谓没有科学的评价就没有科学的管理,尤其是在当前清理“五唯”、破除“SCI 至上”等科研环境下,重构适合地方本科院校科研管理和科技创新发展需要的评价体系,成为高校科研工作改革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迫切需求。换句话说,地方本科院校要想走得更远,就必须依托自身办学特点,改善原有的传统科研评价机制[5],建立起以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才能科学合理地评价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贡献,才能够持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活力,从而提升创新水平、推动地方本科院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科研评价是高校科研工作的“指挥棒”,直接关系到科研人才的成长、科研环境的优劣等与重大原创性成果产出密切相关的要素[6]。地方本科院校要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立足于自身基础找准特色、推动创新,从而实现办学水平的整体性提升,而科研工作则是彰显特色、体现创新的重要抓手,因此就需要建构起一套科学的科研评价体系,改变现有三唯的评价标准和模式,让科研评价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7],以促进科技创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但从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科研评价实际来看,还存在着“大而全”“唯数量”“一刀切”等现象,既不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化发展的实际,还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1 考核指标过于量化,背离科研育人初心

当前我国高校科研评价仍存在“以量取胜”的现象,科研活动的功利性较强[8],科研项目、科研论文和科研经费等,既是高校科研考核的核心指标,还与职称聘任晋级直接挂钩。以项目级别、论文数量和发表期刊的等级以及经费多少作为量化指标,固然便于统计和操作,但却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如目前不少高校依然以三大索引期刊收录论文数作为教师科研考核的主要指标,但三大索引期刊收录论文具有较大的学科倾向性,物理、化学、电子、通讯等学科论文数量偏多,而对于一些新兴学科和跨学科研究的收录则明显偏低。此外,盲目追求三大索引期刊收录论文的数量,不注重原始创新,多停留在模仿、跟踪的层面,不仅会造成短时间内难出成果的基础性研究、学科重大问题研究无人问津,最终影响整个学科的发展[9],而且不利于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导致科学研究与高校人才培养的脱节。科学研究是不断激发创新创造的过程,更是促进创新知识转化为育人资源的过程。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职责,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立德树人”的有效资源,实现科研质量与育人效果的的同步提升,是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科研评价体系构建的价值导向。然而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科研评价工作显然没有体现出科研与教学之间的融合。

2.2 评价目标盲目趋高,偏离学校发展定位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由大众化走向普及化,多样化和特质化成为高校发展趋势,尤其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更应该依托自身特色作出合理规划和定位。具体到高校科研评价领域,目前我国高校科研分类评价尚未落到实处,缺乏体现差异化的评价指标[10],地方本科院校往往沿袭单一化、精英化的评价模式[11],盲目地向“双一流”大学看齐,在高消耗、低成长的漩涡中缓慢发展,学校的自身特色难以呈现。因此,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符合学校专业和学科特色的科研评价体系,才能不断激发科研活力,提升服务区域产业成效,在服务中谋发展,在贡献中求支持。

2.3 评价标准不够多元,难以调动科研活力

科研评价的目的是在于激发科研活力、产出优秀成果,因此应避免“一刀切”,坚持突出工作实绩,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科学选取评价指标[12],如果科研评价标准设定不合理、不科学,则势必会打压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但囿于传统研究型大学科研评价框架的影响,仍有部分高校科研评价标准的设定不够多元,如在科研评价指标设定上多倾向于项目、论文、获奖数量和级别,而缺乏对原始创新性、学术贡献度、成果应用性的考量,尤其是对于植根于地方办学的本科院校来说,其科研成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多大的支撑作用,也应纳入科研考核具体指标之中,但显然在此方面不同高校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在科研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科研指标设定中,应用性科研成果转化以及科研对人才培养的支撑度所占比重也较低,既难以调动从事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科研人员积极性,也不利于高校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职能的发挥。因此,立足于自身发展定位和学科差异,地方本科院校应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设定多元化的科研评价标准,实施科研分类评价,才有利于推动科研工作的持续开展。

分类评价分为狭义的分类评价和广义的分类评价两种。狭义的分类评价,主要是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类评价。广义的分类评价,是按评价活动所涉及的各要素进行分类评价[13],本文所指的科研分类评价是狭义的分类评价,即立足于评价对象进行分类评价。分类评价是我国评价体制改革的重点。2018 年上半年,上海市推行了高校分类评价改革(详见图1),给上海高等教育带来了诸多变化,打破了同质化办学倾向,赋予了不同类型高校不同的发展定位,为学校改革发展找到指引,高校越来越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14],这也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科研分类评价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模式参考。

图1 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改革示意图

3.1 强化人才培养质量,凸显科教融合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全局,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阐扬了一系列富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科学理论,深刻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承担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着力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15]。“立德树人”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如何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则是高校需要深入思考和系统谋划的核心工程。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一切发展不能偏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科研工作的开展自然也应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追求。因此,衡量高校科研工作水平的高低,就应建立健全以立德树人成效为导向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16],在评价制度设计上不仅关注论文、项目、经费等量化指标,更应该重视教师教学学术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注重科研资源的育人功能[17],关注科学研究成果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18],能转化为具有本校特色的育人元素,是否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别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否有利于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这是地方本科院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遵循,也是高校科研分类评价指标设定的价值导向。

3.2 明确高校发展定位,着力提升服务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色专业和学科,拥有着自身办学优势和传统,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和社会影响,这与各校找准了自身的发展定位紧密相关。新的历史时期和社会条件下,地方本科院校要想达到跨越式发展,达到国内一流、世界先进的水平,仍然需要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彰显自身优势,结合自身办学定位找准发展突破点,才能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也就是说,各不同高校只要遵循特色发展模式,在专业学科建设、产学研合作、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予以加强,均能培养一流人才,成为一流高校[19]。当前,我国多数地方本科院校应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首先应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致力于科研成果的服务性与应用性[20],凸显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率、贡献度和社会服务成效。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科研评价指标的设定,应重点围绕“三个是否”开展科研分类评价:一是是否定期分析研判、主动落实国家战略,主动适应国家对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新要求,在服务中求生存、在贡献中求发展;
二是是否着力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切实找准服务社会的关键点,牢固树立“服务决定地位”的理念,服务好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是否着力对接好地方发展需要,切实找准服务地方的着力点,全方位拓展服务面向,切实履行好社会服务的基本职能。

3.3 细化科研评价标准,重构分类评价体系

完善的分类评价体系是实施分类评价的前提,建立完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将原始创新和学术贡献纳入科研分类评价标准,鼓励创新性成果使高校发展各有千秋、教师发展各有所长[21],才能逐步建立起与原创性研究相适应的科研分类评价制度,从而促进高校科研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从不同层面对评价对象进行分类,可以建构起不同的科研评价体系(详见图2):基于不同类型科研人员的分类评价体系、基于不同类别科研项目研究的分类评价体系、基于不同类别科研成果的分类评价体系、基于不同类型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分类评价体系。

图2 高校科研分类评价示意图

其中,基于不同类型科研人员的分类评价体系,应涵盖师德师风、创新质量、服务贡献和科教结合等内容,实施个性化评价管理,引导教师发挥科研特长;
基于不同类别科研项目研究的分类评价体系,应涵盖目标意义、创新质量、成果转化、科教结合等内容,重点评价项目研究的科学价值、经济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实质贡献以及对政府决策的支撑作用等;
基于不同类别科研成果的分类评价体系,应突出科研成果的创造性、先进性和实用性,体现科研成果的多样性,重点评价不同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基于不同类型科研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的分类评价体系,应涵盖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科教结合、人才队伍和管理运行等内容,引导高水平团队和平台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高水平成果产出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研评价对地方本科院校来说是一项艰巨而又重要的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完善和改革的过程,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体方案》中关于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的要求,为地方本科院校尊重科研规律、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分类评价制度提供了方向指引。地方本科院校应按照《总体方案》要求,找准办学定位和学校特色,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科研分类评价体系,才能营造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科研环境,促进科研工作健康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内涵式分类体系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4期)2022-08-08分类算一算数学小灵通(1-2年级)(2021年4期)2021-06-09构建体系,举一反三新世纪智能(数学备考)(2020年11期)2021-01-04内涵式发展:“育新人”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4期)2019-06-12分类讨论求坐标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9年4期)2019-05-20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8年6期)2018-06-26教你一招:数的分类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7年9期)2017-10-13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预设与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大庆社会科学(2015年1期)2015-11-28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学校事业内涵式发展学习月刊(2015年8期)2015-07-09“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新高考·高一物理(2014年1期)2014-09-18

推荐访问:探析 内涵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