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探究

|

■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 孔祥泽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分类明确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在“双减”政策下,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活动性强的课程,作业设计不能拘泥于教材编排,而应尊重生本差异,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拓宽认知视野、体验多样的学习方式。导学单是高效课堂教学理念下的产物,集教师的“导单”、学生的“学单”、综合性评价于一体,我们可以借导学单的形式,探索出一条学科作业设计新路径。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法治的综合课程。新版本的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形式也更为丰富,因此在作业的布置方面,类型也应丰富作业形式,让学生尽享作业之乐。

1.1 稳扎稳打,夯实学科基础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业的设计也应以基础知识点为基,层层递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步突破。尤其是当学习内容难度较大时,更应从较为浅显的基础问题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如《健康看电视》一课,课前调查作业设计如下:

《健康看电视》课前调查一、看电视小调查人物 最喜欢的节目 频道 时间 喜欢原因我爸爸或妈妈爷爷或奶奶栏目了解天气情况。明天的天气是:二、电视节目与我们的生活1.我们可以通过,风向 ,空气质量 。2.我最想推荐给大家的一个有关生活的电视节目是:分享理由:

在这份课前调查作业中,“家庭成员观看电视情况”和“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生活的电视节目”两个问题都是基础性的、都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生活的个体差异,这就使得学生在完成时有话可填、填得轻松,还会获得情感体验。

1.2 适时拓展,走向真实深度

在基础类作业的基础上,还应适当设计一些拓展类的作业,以期在培养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的同时,又提升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如《我们小点儿声》一课,课前调查作业设计如下:

1.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教室里找找,哪些声音让你感觉不太舒服?地点 声音教室里2.你觉得校园里哪些地方需要小点儿声?走廊( ) 图书馆( ) 其他 ( )你可以选择一个地方为它设计一个小声警示标志哦!

在完成这份导学单后作业后,学生会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学习期待。从教室出发,引导学生体会噪声的出现及危害,再走出教室来到校园,找一找需要小点儿声的地方。通过回忆及问卷填写,学生已经对应该安静的地点、警示标志有一定的认识,这时再为这个地方设计一个警示标志,就容易得多了。

1.3 跨界融合,巧借他山之石

《道德与法治》课程集知识性、活动性、综合性于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其与不同学科资源的交叉与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跨界”共享,还可以尝试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充分发挥多门学科有机整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效用。教师在教学环节重点突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立足学情,援引经验,深入挖掘资源,从而夯实学生文化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提升社会参与能力。

道德与法制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学科,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也十分注重对学生举一反三、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这就需要扩展作业的空间。

2.1 整合资源,拓宽学生视野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在作业的设计中的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在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其开放性特征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在学习《我来做个小导游》一课时,课前调查设计作业如下:

《我来做个小导游》课前调查1.我的家乡在 ,那里的名胜古迹有 、等,我爱我的家乡。2.请你选择几处美景,搜集图片或照片,向大家介绍家乡之美。、、、

像这样,教师为学生们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前构思、整理材料,教师则对学生们的个性展示作品提出适当的建议,必要时作针对性指导,真正落实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2.2 动态分层,实现梯度提升

依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师在设计导学单时应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不同梯度的题目。题目设置要分甲、乙、丙三个层次:在保证甲、乙层学习高效的同时,也满足丙层的学习需求。在《麻烦事,我不怕》这节课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面对麻烦事时科学合理的调整心情,寻找解决的办法,分析事发原因,防止类似错误再次发生。面对这样有层次的教学内容,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将导学作业单按照学生的认知层次设置出了不同梯度的题目:

一、我遇到的麻烦事有:二、遇到麻烦事时的心情是:三、为什么会有这些麻烦事:四、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麻烦事:五、能让这些麻烦事不再发生,或者少发生吗?该怎么办?

在导学单中,前两个问题的难度较低,所有的学生都能答得出来。第三、第四个问题属于发展性问题,一部分学生需要多动动脑筋,或者与其他同学交流才能找到答案。最后一个问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在有效完成前四个题目之后,动脑思考才能解决。整个学习单是按照A、B、C三个层次设计的,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他们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2.3 关注生活,巧用源头活水

作业设计要让教材内容由虚变实,更贴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生活。教材中提供的资料比较宽泛,虽然符合社会的大现状,但可能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相比稍有差异。因此,教学时应大胆引用“专属资源”来丰富教学的内容,发挥近距离效应,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在上《我们的社区》一课时,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社区的设施、社区活动情况等。学生自动结成小组,对学校周边的小区进行走访。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孩子们对社区的概况、作用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学生整理后的资料成为更实用的教学材料,它们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浓,共鸣更深,把知识点了解的更加透彻,教学效果自然提高了。

《我们的社区》导学单

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拓展,在道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在深度挖掘教材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积极发现和整合社会生活中可用的热点话题,例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扰乱了我们的生活,很多行业都不能正常发展,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是否也能为疫情的防治尽一份力呢?将社会热点转化为教学资源,将学科知识和社会资源紧密结合,实现以学导行。

在设计导学单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接力、互助等方式来解决大部分问题,感受探索的乐趣。

3.1 创立小组,搭建合作平台

张卓玉在《第二次教育革命能否实现》一书中曾有观点提到:导学单是将学生的个体学习转化为小组合作学习的最佳途径。当遇到较为繁复、查找难度较大的内容时,教师以课前调查为“药引”,引导班级自然形成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最后将学习成果以适合的形式展示出来。在小组合作练习初期,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业表现、个性特点均衡分组,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完成任务,真正实现在填写过程中团结协作、优势互补,感受合作的快乐。

《我们的家园》课前调查作业设计如下:

《我们的家园》课前调查1.1937年-1945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搜集日本侵略者在家乡犯下的滔天罪行,完成下表。时间 地点搜集方式罪行2.在八年抗战中,涌现出了许多抗日英雄,请你和小组同学一起搜集吧!英雄姓名:英雄事迹:

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历史感,离现在学生的生活较为久远,独立完成难度较大,但也正是一个锻炼合作能力的好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合理分组,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课前调查。学生纷纷去图书馆查阅、上网搜索、向长辈咨询……将所获信息与亲身感受相结合,团队合作水平及探究能力再提升。

3.2 班内接力,研讨知识汇表

从课程预习到课始交流,再到从课中探讨,学生在探究性导学单的陪伴下收获颇丰。教师在学生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予以适当的点拨、引导、总结,让课堂教学活动在互动、平等、热烈的氛围中有序收尾。

在《我们共庆六一节》一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在经过课前调查、课中观看“世界各国的儿童和儿童节”视频后,对瑞典、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家的儿童节的日期、庆祝方式进行研讨,在合作汇表过程中,学生学习真实发生。

瑞典 日本 印度 英国 其他国家日期庆祝方式

就这样顺学而导,打破导学作业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壁垒,真正落实了“以学定教”。

3.3 组际互助,共享汇总成果

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政治、历史、地理题材的课文知识性强,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讲比较陌生,学习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此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导学作业就起到了引导学生轻松入门的重要作用。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应在导学作业中布置一些搜集资料的作业,这些资料数量多、难度大,需要小组间互助完成。如在《我国的行政区》一课中,由于学生对行政区划知识知之甚少,教学效果的实现仅靠教材里的图片、文字介绍是不够的。教师引入探究性学习作业单,不仅为课堂教学积累了感性材料,还缩短了知识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一、你的家乡在哪里?说说你家乡的特产、名胜古迹或引以为豪的名人吧!例:我的家乡在…………可美味了,欢迎大家来品尝!……是革命胜地,……欢迎大家来旅游!……是名人,他(她)的主要事迹有……二、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它属于哪个行政区?它位于我国的什么位置?三、编唱小苹果版《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

学生们分组从家乡所在的行政区入手,深入了解了它们的区位、特点,有的孩子还给它们取了有趣的“绰号”,儿童歌曲版知识点在激发学生创造能力的同时,让教学过程更具趣味性。在探究过程中,课本知识自然而然的走入学生的心里,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效果显著。

“双减”背景下,探索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业创新路径任重而道远,它既要帮助学生夯实学科知识,而且要为自主课堂的创建提供了保障,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它如同“催化剂”一般,让“学”与“教”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从知识传授到知识建构,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他们自行挖掘思维深度。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定能有效落实作业设计与管理的力度,促进“双减”工作的真正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猜你喜欢导学双减作业“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三角函数考点导学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20年3期)2020-04-21“概率”导学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20年3期)2020-04-21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农家科技中旬版(2019年2期)2019-05-08函数知识快乐导学中学生数理化·高一版(2017年9期)2017-12-19“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1期)2016-11-11作业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我想要自由儿童故事画报(2013年3期)2013-06-24

推荐访问:作业 探究 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