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链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实证研究*——以QS世界排名TOP10高校为例

|

刘婷婷 李 颖

(沈阳农业大学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866)

在开放科学范式下,科研数据支持已成为高校图书馆工作深化及改革的出口,强化高校图书馆对一流学科的服务支持力度,积极开展面向科研过程及面向科研人员的科研支持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深化发展的必然之路。《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提出,使高等学校更加重视一流学科建设和一流人才培养,不断探索人才孵化模式及科研创新机制,而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服务中心,努力探寻科研支持服务的模式与路径受到了业界学者关注与思考。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为统计源,以“科研支持”与“图书馆”为检索条件,共有核心期刊论文21篇,针对全部检索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出,研究主题集中为“高校图书馆”及“大学图书馆”,研究次要主题涉及“科研服务”“科研人员”“科研数据管理”几个方面。相关成果中可见国内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相关研究,如鄂丽君[1](2015)分析了“211工程”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服务机构、服务设施、软件支持及服务内容;
马兰[2](2019)以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情况为研究对象,分别调研资源建设、科研素养培训、科研写作、成果计量分析与评价、科研成果存储等服务内容。同时也可见国外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相关研究成果,如:郭利红[3](2020)对2019—2020 CWUR世界大学排名TOP 15高校科研服务的实践特色进行实证研究;
司莉[4](2018)选取QS2017年世界大学排名前100的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服务情况开展调研,但基于知识链理论开展科研支持服务的研究并不多见。知识链是基于知识活动的知识流和价值流相互依存所形成的链节结构[5],包括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仓储、知识共享等多个环节。世界一流高校拥有顶尖的资源保障体系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笔者以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支持服务情况为切入点,基于知识链理论,进一步分析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态势及特征,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深化与创新提供经验与启示。

欧美国家高等院校图书馆开展科研支持服务的探索与实践起步较早,体系较为成熟。因此,笔者结合ESI世界一流学科表现情况及2021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排名情况,锁定QS世界大学排名TOP10高校图书馆的科研支持服务情况展开调研,分别涉及科研服务栏目设置情况、科研支持服务项目等。所调查样本分别为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学院、牛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共计10所世界顶尖一流大学图书馆。经调查分析,多数高校图书馆设有科研支持服务专区,多数以Research Support命名,整合了学科、信息专家、资源、空间等科研服务要素,为一流学科提供基于科学研究的一体化科研服务支持(见表1)。

表1 QS排名TOP10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服务栏目设置情况

笔者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访问浏览上述高校图书馆官方网站平台的科研支持服务专区,数据调研时间段为2021年3月1日—2021年4月30日。经调研发现,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常见的科研支持服务项目有研究咨询、研究工具、开放存取、研究数据管理、学科机构库等(见表2)。以知识链理论为基础,从知识获取、知识组织、知识仓储、知识共享等多个角度总结国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的知识服务态势。知识获取阶段,高校图书馆提供的科研支持服务有科研咨询、科研素养培训、学科机构库建设、学科导航、研究基金政策汇总等,通过信息专家提供的知识交互服务和指南服务,协助科研人员修正检索策略、整合多元信息源,为科学研究奠定前期准备。知识组织阶段,图书馆致力于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工具、研究空间、数据管理、GIS、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深层次科研辅助服务。知识仓储阶段,高校图书馆为科学研究的各个周期提供嵌入式数据管理、数据组织、数据存储服务,增加科学研究数据应用的可持续性,发挥高校图书馆高效科研管理的作用。知识共享阶段,致力于向研究者提供文献开放存取政策、学术出版策略及成果转化服务,实现科研成果的存储和共享。

表2 QS排名TOP10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项目

3.1 知识获取阶段,打造一站式科研支持服务导航

大多数国外一流高校图书馆打造了嵌入科研过程、面向科学研究的知识机构库,并配备专门的学科馆员,致力于为科学研究提供一站式的科研导航服务,通常以Subject Guides,Research Guides命名(见表3)。以化学工程学科为例,比对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伦敦大学图书馆、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的化学机构库设置,基本上均设有文章与期刊模块,具体涉及与化学学科相关的综合或专题数据库资源,如SciFinder,Scopus,Web of Science,Reaxys,PubMed等、化学学科电子期刊列表、学科分析数据库等。除了常规的数据库、期刊、在线图书等资源外,学科机构库重视学科特色资源的整合。如,麻省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化学机构库提供化学特性、光谱资源的工具书及手册、化学制图工具等;
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整理了化学领域专业学会组织介绍、分子、晶体结构资源免费数据库等;
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化学机构库为科研人员提供元素周期表、化学手册、图谱、化学反应数据库等特色化专业科研服务资源。同时高校图书馆重视科研支持服务的细粒性和纵深性,如伦敦大学学院图书馆设置了嵌入式的微课视频及OA资源链接,芝加哥大学图书馆提供化学安全知识、科学写作等科研支持下游服务内容。

表3 部分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学科机构库设置情况分析

3.2 知识组织阶段,提供多角度科研支持工具

国外一流高校图书馆,不仅在资源建设方面提供完备的科研服务,更重视为科学研究提供便捷的辅助工具,通常包括传统的文献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统计分析、数字可视化呈现工具等。在文献管理方面,图书馆侧重为研究人员提供文献组织、引用、管理工具,常见的文献管理工具有Endnote,RefWorks,Zotero,Mendeley等。部分高校图书馆针对科学研究过程提供数据清理、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的工具支持,如SPSS,JMP,Stata等。一些高校图书馆也在探索科研支持工具的多元化发展,如麻省理工大学开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服务,基于空间数据进一步为研究人员提供科学数据、卫星图像和制图设计等深层次空间信息服务。哈佛大学设立了拉蒙特多媒体实验室,开展数据视频音频剪辑编辑创作服务。在服务方式上,国外一流大学图书馆设有研究工具专区,为科研用户提供正版软件和数据库的获取链接及使用方式,并配备信息专家开展个人或团队针对性辅导或定期培训。也有一些学校建立了数据管理实体专区,例如,麻省理工大学图书馆开设了数据实验室,全方位组合硬件、软件、人员、数据及空间要素,为各学科的工作人员提供操作指导及案例支持等数据分析及可视化服务。

3.3 知识仓储阶段,构建精准化科研数据管理服务

数据密集型科学范式架构下,数据成为科技创新、科学研究、知识探索的核心要素[6],科研数据更是科技探索及学科发展过程必中不可少的资源宝库。与此同时,部分科研经费的申请和审批需要研究者提供数据管理计划(DMP),因此,数据服务(RDS)和数据管理(DMS)也成为一流大学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重要层面。目前,部分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及数据共享服务,注重研究过程中代码、图像、影像等研究信息的保护和再利用,从而确保科研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高效性及可持续性,提升科研效率,缩短科学研究周期。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均提供数据管理服务,特别是帝国理工学院图书馆基于科学研究知识链理论开展了全方位嵌入式的数据管理服务,如项目前期,编写数据管理计划、研究数据管理预算;
项目中期,组织、描述、存储科研数据;
项目末期,共享发布研究数据等。

3.4 知识共享阶段,开放共享与学术出版

开放获取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指使用者通过互联网免费获取研究出版物的资源共享形式[7]。开放获取模式在国外一流高校图书馆中发展迅速,并建立了完备的开放获取政策,形成了开放获取学术共享的信息生态链条,具体包括学科机构知识库建设、推行开放获取政策、期刊投稿建议、开放共享联盟、开放获取基金支持、开放获取工具及OA资源链接等。国外一流高校图书馆围绕版权服务及开放共享模式,积极开展学术文献及数据的存储及利用服务。如,哈佛大学图书馆建立了DASH开放存取机构库,无论研究者计划发布数据集、学术文章还是工作论文,都将维护研究数据及论文归入数字存储库,允许研究者存储和共享研究成果。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设置了学术出版专栏,涉及研究者如何公开提供论文、获取论文下载统计信息、如何获取开放获取资源等。

4.1 深化与精准,全生命周期嵌入式科研服务

知识链模型是由美国学者C.W.Hollsopple等提出[8],主要指知识收集、整理、组织、加工、再造、共享等多个流程的知识生产链结构。知识链条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图书馆领域,科研数据、科研论文、科研报告等科研成果的产生也遵守知识链规律,即知识获取阶段、知识组织阶段、知识仓储阶段、知识共享阶段等。高校图书馆作为科研数据的存储中心,基于知识生产链条开展嵌入研究阶段的科研精细服务是图书馆做好科研支持服务的主线。如,牛津大学基于知识链理论开展科学研究全生命周期的科研经费辅助服务,将科学研究经费服务嵌入到准备期-应用期-奖励期-奖励管理期-成果与产出期各个阶段,为科研人员早期研究提供提示建议以及政策新闻。伦敦大学的研究数据管理模块,立足研究数据知识链理论,从研究计划阶段到保存和共享研究项目成果,开展全方位无间断嵌入式科研服务。我国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科研支持服务时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将知识服务嵌入整个科研项目过程,这就需要学科馆员与科研人员的紧密配合,帮助科研人员在研究前期,掌握研究前沿、研究热点,对科研项目的整体发展趋势进行综合性评价,科学评估研究项目的创新性、前瞻性和必要性。研究中期,开展定题跟踪,构建学科机构库,为科研人员提供广泛便捷的信息获取通道。高校图书馆要更加重视科研下游服务,包括开放共享政策推行、知识产权保护及提供投稿策略等。

4.2 跨界与融合,将数字人文技术融入科学服务

数字人文是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改革发展的新命题,很多学者探索将多媒体、元数据、可视化等新兴技术融入学术研究[9],用数字化技术解决人文科研问题是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新探索,如文本分析、GIS、三维动画等。国外高校图书馆率先尝试数字人文领域建设,注重数字人文资源的开放共享,搭建数字人文硬件设施,设立数字人文合作项目,探索人文技术工具的开发应用。如剑桥大学开展了数字人文学科实验室(DCH),进一步开展多光谱成像,包括红外、UV和X射线成像、创建3D模型、数据处理与转换、文字挖掘、可视化分析、界面开发等,并基于数字人文实践过程形成数字人文项目案例库,例如用光谱成像技术还原肉眼难以辨认的古籍手稿,使其数字化呈现清晰可见;
使用摄影测量和反射变换成像(RTI)捕获袖珍地球仪的3D模型等。高校图书馆应该发挥自身数据保存、采集、组织的先决优势,立足数字人文项目,为科学研究全过程开展精准信息服务,探索数据传播、解读、分析等科研支持延伸服务的有效路径。

4.3 泛在与交互,探索新媒体科研服务渠道

国外一流高校图书馆重视科研咨询在科研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探索利用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新媒体网络社交工具营造个性化、泛在化的学术交流环境[10],通过信息专家及学科馆员提供的信息辅助服务,帮助科研人员掌握所从事科研领域的研究现状、知识发展脉络、研究热点追踪及研究现状等。如,哈佛大学图书馆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探索泛在化的科研支持服务,利用Facebook设立科研数据管理专区,定期整合推送有关大数据分析、OA出版及专利检索等定制化科研数据服务。随着我国新媒体技术的蓬勃发展,高校图书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新媒体服务模式,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小程序、抖音直播号等主流新媒体平台为图书馆服务资源营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不难发现,现存的新媒体服务形式,多集中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方面,高校图书馆科研支持服务的新媒体探索并没有真正开展。图书馆有着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信息专家,缺少的是与科研人员的有效对话渠道。因此,高校图书馆要依托新媒体平台,协同线下线上科研支持服务,打造学科馆员与科研用户双向交互的科研生态环境。

4.4 开放与传承,构建开放科学服务环境

E-Science环境下引发了开放科学研究范式,开放与共享成为图书馆深化服务新的契机。开放科学加速了知识的有效传播,并使更多的研究者参与知识发现过程。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致力于有效开展开放科学服务,通过研究数据的整理共享、科研数据获取、再利用以及跨学科学术交流合作,实现学术信息的增值和推广。笔者所调研的10所国外一流高校图书馆均尝试了开放科学环境下的科研数据开放服务探索,加强图书馆对科研下游阶段的服务支持,如开放获取、版权服务、数据管理、数据保存等。我国图书馆对开放科学服务环境的建立起步晚,重视不足,42所“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中,仅有15所高校建立了学科机构库,但缺少相应的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开放科学环境的建立缺少现实土壤。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尽快完善开放获取政策,加大机构知识库的开放水平,丰富机构知识库的内容和形式,提供开放数据服务,真正做好开放获取观念的普及和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数据管理一流学科【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汽车实用技术(2022年10期)2022-06-09定制化汽车制造的数据管理分析汽车实用技术(2022年5期)2022-04-02海洋环境数据管理优化与实践海洋信息技术与应用(2021年2期)2021-11-02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关注一流学科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2020年12期)2020-11-24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铁道通信信号(2020年4期)2020-09-21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20年3期)2020-08-07“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当代陕西(2019年7期)2019-04-25“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

推荐访问:高校 视域 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