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单元作业多元化设计的策略——任务驱动的视角

|

赵诗雅

(扬州大学 文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2)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明确要求优化教师作业设计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1]但教师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常常固守成规,导致很多问题未能解决。任务驱动是许多中小学教学改革中沿用的新型教学方式之一,契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任务驱动具有穿针引线、以点带面的教学作用,有利于调控作业结构,提升作业质量。在任务驱动下,学生按图索骥,在逐步完成任务过程中复习功课,深化知识内容。针对小学语文作业面临的多重困境,本文主张开发三种新型的作业模式来加以应对,分别是单元作业、探究作业和融合作业,从而在任务驱动下强化作业设计的育人功能,摆脱目前的作业困境。

“双减”政策对作业设计提出了具体详尽的要求,在结构上,作业设计要分类明确,结构需合理调控;
在体量上,作业设计要压减总量,减轻学生负担;
在质量上,作业设计要提质增效,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一)作业设计分类明确,合理调控作业结构

作业设计分类明确,从年级上看,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
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 分钟;
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 分钟”[2]。从内容上看,强调的是作业不要铺面布置,要有立体感,凸显多维逻辑和层次结构。作业安排要有优先级,可以根据难易程度和重要程度划分等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也可以从横向上多知识并联,到纵向上复习、预习知识点交叉爬梳作业内容,避免学生本末倒置。合理调控作业结构,更主张精简作业结构,突出问题的主干,不必过分深究细枝末节,减少繁冗的作业形式,多次打磨作业内容,为作业修枝剪叶,呈现清晰分明的作业结构。

(二)作业设计压减总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随着年级增长,学科门类渐多,作业总量增加,面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面临新的作业设计难题。如果每位学科老师都不考虑学生所学的科目数量,而一味强调自己所教学科作业内容的周全,就会导致学生的作业负担过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教师应将“双减”政策下的作业减负与作业设计中的成果推广进行整合,在特色作业、分层作业设计上开展进一步探索研究[3],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张有弛,劳逸结合,身心得以最优发展。

(三)作业设计提质增效,加强作业完成指导

“双减”政策指出,需“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4]。作业设计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智慧,作业质量决定学生汲取知识的程度。如何将一节课的精华进行提炼并融入作业中,是作业设计的核心步骤。对作业进行科学设计后,教师还需在学生做作业过程中进行督导,这是教学评价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双减”政策中课后服务的要求。对作业完成指导工作,强调不能将责任推诿到家长身上,教师需理清责任权限。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批改并适时反馈,让学生在作业中明智体悟。

“双减”政策已对基础教育作业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是中小学校在落实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循常习故,难以突破作业设计的老路子,难以将作业设计内化到自己的教学范式中。总结起来,小学语文教师在作业设计上面临三重困境。

(一)作业设计凭臆断,主次要点难分辨

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有些教师常常是临下课前仓促且草率地划定几个题目作为作业内容,并没有一套规范的章程。有些教师甚至在备课时都没有进行作业设计,布置的作业千篇一律。[5]作业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低估了作业实际的效能。教师对作业怠慢的态度造成知识学习碎片化,作业难成体系,难分主次,泥沙俱下,间接导致学生在写作业时,任务重,学习效率低下,违背了“双减”政策的要旨。

(二)作业设计多抄记,思懒已负笔下勤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便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现状。[6]有些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仅强调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形式主要表现为“课堂+教材”的书面习题形式,缺乏专题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实操作业,作业形式设计缺乏人性化和多元化。[7]而且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仍常常布置若干遍抄写,甚至将抄写作为一种惩戒手段,这会误导学生对语文的理解,简单地认为语文只是抄写熟记。因此,这种死记硬背只会挫伤学生创造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心理。

(三)作业设计限单科,知识块垒裂痕深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强化课程实践性和综合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8]“审美创造、思维能力、语言运用、文化自信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四个方面。”[9]语文核心素养并非仅限语文学科的学习,而是以语文为核心,并能与其他学科动态融合。但是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通常只会在自己学科领域内布置作业,“单口相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教学变成一潭死水。学生难以触类旁通,开拓多向思维。单一学科思维会导致教师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加固了学科知识森严的壁垒,严重影响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实践能力。

人参皂苷Rc还具有增强精子活力[43]、抑制固定应激引起的血浆皮质酮水平的增加[44]、剂量依赖性的镇痛[45]、预防骨质疏松[46]、抑制活化的肾成纤维细胞增殖、防治肾纤维化[47]、抑制非人参病原菌和人参锈腐病菌菌丝生长[48]、诱导CYP1A1 mRNA与蛋白表达[49]等作用,且其没有胚胎毒性[50]。

从“双减”政策的要求上看,“‘压总量、控时间’是外显的表现,‘调结构、提质量’才是内在核心”[10]。任务驱动教学契合“双减”政策的要求,“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目标导向,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紧紧围绕某项任务进行协作交流或自主探索,是一种多维互动的学习实践活动”[11]。任务驱动教学在小学语文的作业环节中开展,能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更为清晰,自主探究更为积极,学习执行力更为高效。因此,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下,本文针对单元性、探究性及融合性的小学语文作业类型进行深入剖析。

(一)单元作业扣题眼,任务穿线真知现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相对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式上升的语文要素’的‘双线组元’结构。”[12]通过对教材单元内容结构化分析,聚合单元内零散罗列的课文篇章,将单元核心内容系统地设计到子任务中,构建学习任务群,统合成精简有致的单元作业。“单元作业是为响应‘双减’政策而抛出的一个关键锚点”[13],是任务驱动教学下的精准定位。因此,单元作业设计时,要契合课时内容的安排,顺承知识脉络,与人文主题、单元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等环节梯次排列,紧密衔接在一起。单元作业落实到细处,需遵循“双线组元”的教材结构,大合人文主题,小着语文要素,从单元文本中精选具有探索性、进阶性、整合性的课后习题,承前启后,有序串连成一条任务线,驱动学生破题立新。

试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是该单元的人文主题,“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是该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也是该单元的学习任务群。第三单元包括精读课文《古诗三首》 《纸的发明》 《赵州桥》和略读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分别涵括不同的子任务,可进行重组序列,层层上垒任务难度,最终组成“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这一学习任务群。以下着重展示单元作业中《纸的发明》这一“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第一,默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表格内容。

第二,默读第四自然段,自主完成思维导图。

基于最近发展区和脚手架理论,设计了表1 的学习单,用于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同时帮助学生自主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填好学习单后,就能轻松总结出课后习题的答案,最终落实本课相应的语文单元要素: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表1 《纸的发明》作业设计单

图1 统编版三下《纸的发明》思维导图

图2 统编版三下《纸的发明》课后习题

(二)探究作业重自主,任务导路生体悟

“研究表明,与传统教学相比,基于探究的教学具有显著的学习效益,弱势学生从基于探究的教学方法中获益最大。”[14]而探究性作业在探究性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开拓学生多向思维的重要脚本。正如杜威所言,“如果有能引起富有思想的、探究的问题情境,就需要有利用材料达到各种目的的、主动的作业”[1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强调作业的探究性,主张作业设计要在识记、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为学生发挥创造力提供空间。[16]因此,探究性作业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

试以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为例,该综合性学习的人文主题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日习俗是家家户户都知晓的风尚礼节,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常识。因此,该单元的学习任务确立为“用不同方式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记录相关风俗,并围绕一个意思将过节的过程写清楚”。该单元的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在课后增设了“活动提示”板块,以表格填设为线索,提供了开展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材料,使学生在后续的研究中有本可依、有迹可循。因此,依据教材提供的活动材料来设计本次探究性作业,开展有关节日习俗的综合性学习。

在本次探究性作业设计过程中,遵循部编版教材“双线组元”的结构,以传统节日为活动主题,设置了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评价三组作业单。从人文主题方面,学生以研究作业单为子任务,通过收集传统节日的材料,探究节日的历史渊源和风俗习惯,从而表达自己独特的生活体悟和积淀传统节日的文化意涵;
从语文要素方面,以练习写作为任务锚点,以研究作业单为行动导向,学生通过回忆风俗、体察生活、自主组织、自由表达、自行评价等一系列过程,点燃了写作热情,增强了合作探究、自主构思、自我省察的意识。

(三)融合作业集众长,任务启蒙齐竞放

融合性教学,不是拼盘教学,更强调打破学科界限,重组课程内容。学生在学习中不可偏废,以致中和。这也符合“双减”政策的必要旨归。王荣生主张实行双轨语文,一轨作为“语文”独立学科,另一轨应辐射所有学科,学习跨学科阅读和跨学科写作。“在这种双轨语文课程的框架下,落到单元层级单位,重心放在‘文史哲融合’内容维度,应成为语文课程整合值得探索的新路向。”[17]

融合性作业是融合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和跨学科性,需要“统筹阅读、表达和学习习惯的基本课程内容,整合语文知识与能力序列”[18]。依据组织结构的不同,融合性作业可分为实践性作业和跨学科作业。实践性作业侧重教材结构,以单元人文主题为核心,对阅读、写作、表达等语文要素进行交叉重组。因此,学生在学习同一单元不同体裁的课文时,能获得丰富的认知体验,有利于培养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跨学科作业侧重学科结构,强调多主体参与。语文教师应与特定的综合学科教师共商共议,合力完成作业设计,使语文学科的实用和审美特点在跨学科中得以充分发挥,最终达到博采众长、融会贯通的境界。

1. 任务驱动实践,要素多元共融

2022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地要指导学校严格控制寒假书面作业总量,鼓励布置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参加社会实践。因此,在寒暑假期间教师应控制书面作业的总量,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部编版三年级第三单元的作业是以传统节日为背景设计的,以多元化的作业单为学习任务群,驱动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行动中获得新知,践行了陶行知先生的“做中学”理念。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整理回顾,积极表达实践体验;
也可以举办“最美云端小小朗读者”活动,通过书写感想,将饱满的情感化成诗句,进行配乐朗诵。例如在《赵州桥》这篇课文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在假期里,可以借助做“手账”、画路线图、拍照配文等形式,进行“跟着课文去游览”的体验性作业,用现场感知来推动言语练习。

表2 实践性作业设计单

实践性作业单的设计需要构建多元化的任务形式。在任务驱动下,学生依据自身的实践路径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萌发出新的生长点。作为语文教学的实践者,我们要从写作、阅读、口语等多维语文要素入手,设计游戏、阅读、讨论、竞赛、表演等多种实践形式,凸显语文要素的融通性。

2. 任务驱动综合,学科交融生辉

跨学科性是语文课程横向融合的重要特点,“语文课程既要打破学科壁垒,不局限于单一学科,又要将知识、能力、态度进行统整、融合,注重学生在情境中的整体表现”[1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强调跨学科课程的重要性,主张充分发挥跨学科学习的整体育人优势,增强跨学科学习的计划性和目标意识。[20]跨学科作业不能是简单堆砌,而应是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多学科架构中得到语言美、生活美、画面美的熏陶。

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可根据课文中心要义,画出故事的插画,以画带写,概括画中话。在制作过程中,可以邀请美术教师提供一些专业指导,紧密学科之间的合作。例如《古诗三首》这一课,可以设计“古诗配画”“思维导图”等环节,依托美术教师的支持,安排“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语言综合作业。

表3 跨学科作业设计单

跨学科作业单以任务为路标指明前进方向,在多学科融合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使学生耳目一新,感受不同学科的魅力,启发学生从多视角中发现自己独特的拓展空间,“有力地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成长”[21]。

在国家层面,“双减”政策的背景下,作业设计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关键;
在教师层面,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贯穿单元作业的多元化的设计过程,是作业设计的方法路径;
在学生层面,单元作业设计的多元化,是提升学生认知体验的质量保证。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作业设计环节,不能故步自封,而要开拓思路,在行动中摸索,从而引导学生进阶性发展。

猜你喜欢跨学科双减学科【学科新书导览】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22年4期)2022-07-08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科学大众·教师版(2022年6期)2022-05-23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历史教学问题(2022年6期)2022-02-28“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山东青年报·教育周刊教师版上半月(2021年8期)2021-07-19土木工程学科简介华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3期)2021-07-03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大学(2021年2期)2021-06-11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农家科技中旬版(2019年2期)2019-05-08“超学科”来啦军事文摘·科学少年(2017年4期)2017-06-20

推荐访问:作业 小学语文 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