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

|idpi

张爱英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把握合作学习的内涵,充分掌握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技能,以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本文以小学数学学科为出发点,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积极作用、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因素展开分析,提出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合作需求;合作时机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0-0182-02

新课改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并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作为新课改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能够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又能够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动力和能力,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定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先转变课堂角色,组织学生以某一學习任务为导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一来,既能够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合作沟通能力,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使他们获得全面发展。

1   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

当前教学常常以师生互动为主,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导致教学互动形式单一,学生的学习活动比较被动。小组合作学习倡导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多元化互动,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学形式,促进学生能动性的发挥。同时,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重视认知作用,忽视情感作用,这不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注重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还重视学习的趣味性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统一了学生的技能、情感以及认知等不同方面,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1]。此外,小组合作学习是每个学生都能参与的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能对某一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强他们的合作观念以及集体精神,促进素质教育理念的落实。

2   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因素

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的因素众多,既有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也有学生自身年龄特征以及心理特点方面的制约。首先,从教师方面分析,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师未能充分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较浅显,未能有效推动学生情感以及认知的提升;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少有效的方法,使小组合作学习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并不完善。在评价过程中,部分教师只注重合作的结果,忽视了学生个人的表现,这种评价方式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使小组合作学习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其次,从学生角度进行分析能够得出,学生的合作能力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合作能力较弱容易导致小组内学生的关系不和谐。此外,一些学生自制力较差,讨论的问题脱离主题,这对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也极为不利[2]。对此,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转变教学观念,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真正应用到教学中,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此发挥集体的作用。

3   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策略

3.1  合理组建小组

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是组建小组。合理组建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良好开展的前提。作为教师,在组建小组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应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数学基础水平、兴趣、学习能力等,在充分掌握这一学情的基础上保证组员分配的合理性。第二,教师要保证小组成员数量的合理性,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合作学习,以此达到充分交流、共同进步的目的。此外,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需要对各个小组的成员进行分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发挥个人的优势以及特点,使得每个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都能够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如此,不同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以及提升,他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个性化发展。

3.2  强化方法指导

学生受年龄的制约,身心发展还未完全成熟,并且缺乏合作经验。而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需要引导学生学习合作的方法并掌握合作的技能,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在教学中,常见的指导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协商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都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有独特见解后,便能够在小组内部建立沟通、联结,形成集体意见。第二,辩论法。这种方法是指先由小组内的一个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其他成员再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补充,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进而使知识以动态化的方式呈现。第三,提问法。这种方式是指由教师提供思考的主题,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不断思考、不断顿悟,以此帮助每个学生建立数学认知结构。教师通过不断指导,能丰富学生的合作经验,也能够给学生构建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场景,进而促进他们的数学认知水平不断提升。

3.3  诱发合作需求

在小组建立起来,并且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后,要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诱发学生的合作需求尤为重要。为使学生产生合作需求,首先,教师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其次,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通过问题的引导,不断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同时,既要保证学生产生好奇心以及求知欲,还要引导学生积极合作,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为例,为了使学生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计算公式的过程,首先,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如求水池的面积,让学生理解求水池的面积就是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而使他们结合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提出猜想。其次,为了验证提出的猜想,使学生产生小组合作学习的需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平行四边形纸板、方格纸、直尺、剪刀等学具开展动手操作活动。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来探索知识的产生过程。最后,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有一定认识后,教师将提出问题:平行四边形怎么转化为长方形?为什么要沿高剪开?观察几种不同的割补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通过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有更深入的理解。

3.4  把握合作时机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握合作的时机,以推动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进行。首先,教师应将教学的重难点设置为合作的主题。如在“小数乘整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点设计为探究的内容,即理解算理,在算理的基础上学会算法,使学生围绕学习主题从具体情境中体会小数乘整数的具体运算过程,进而总结、归纳出小数乘整数的具体算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又能够使他们掌握学习重点,逐一实现学习目标。其次,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认知需求,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中,由于学生对整数有一定的了解,为了使他们以此为基础理解分数的产生过程,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根据不同的“分东西”场景理解分数的意义,随后进行组间交流加深印象,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能使学生的合作能力得到普遍提升。

3.5  进行科学评价

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每个小组的讨论、交流情况以及合作过程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其中,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方式、主体可以是多元的。首先,教师可以设计组内评价表,让每个小组成员对其他成员进行合理评价,既可以从合作态度、观点表达这样的主观层面进行评价,也可以从合作结果这样的客观方面评价。在这样的评价过程中,学生能根据评价表中的维度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其次,小組之间也可以互评,无论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方面,还是合作意识方面都可以评价。最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围绕学生的表现情况、合作效果等不同的方面进行评价,多以激励为主。由此,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步增强,还能够促进学生良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树立,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新型模式,对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以及主体性的彰显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应研究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需求,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情,为学生构建一个积极、良好的学习场景,使他们产生学习的需求,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行为。同时,教师还需要找到合作时机,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学习主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的潜能,还要使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效率,进而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云生.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J].南北桥,2017(10).

[2]乐中权.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南北桥,2017(11).

[3]吴荣国.小学数学课堂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J].俪人:教师,2016(13).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小学数学 探索初中科学作业批改和纠错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20年7期)2020-04-21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商情(2020年12期)2020-04-14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策略探究考试周刊(2020年17期)2020-04-07运用生活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1期)2018-05-06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考试周刊(2017年81期)2018-01-30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探究新课程·上旬(2017年8期)2017-09-24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本教育理念的融合措施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年3期)2017-04-08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高效课堂的灵魂新课程·上旬(2017年1期)2017-03-24在“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考试周刊(2016年21期)2016-12-16

推荐访问:探究 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