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工作计划

|idpi

2016

年水土保持工作计划

总体思路:树立“大水保”理念,确立“治理体系化、横向一体化、纵向立体化”的水土流失治理观,建立“绿色水保”“生态水保”“产业水保”“可持续发展水保”的水土保持综合体。

基本路子:全面加强“项目支撑建水保工程、全民参与治水土流失与依法监督促水保生态”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以构建“山水田林路村”六大体系为工作重点,创示范流域,重生态治理,建精品工程,强产业开发,促农民增收,力争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新突破新跨越。

工作计划:实施34933计划,即围绕三大主业,贯彻四项要求,实施九大重点,推进三大建设,实现三大目标

重点工作:小流域综合治理、高标准梯田建设、依法推进水保预防监督、水土保持生态示范园创建、淤地坝前期、典型示范培育、引进民间资本治理水土流失、梯田后续产业开发、中远期重点水保项目对接贮备

2017年水土保持工作计划范文

2017年水保工作目标思路概括起来是坚持一个总基调,努力促进三类转型发展,切实强化七项基础工作的“1+3+7”工作机制,争取实施6个项目投资3938.63万元,确保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6.5万亩。

一、坚持一个总思路

2017年我局水土保持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政府总体工作部署及上级行业要求,认真贯彻实施全国水土保持综合性规划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聚焦呼包鄂协同发展大局,以治理水土流失为根本,以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市可持续发展和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导区提供支撑保障。

二、促进三类转型发展

一是民生水保。围绕我局“十三五”水土保持综合规划,坚持区域集中治理与连续治理,重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与规范治理相结合,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及封禁措施等综合配套,推行网格化治理,合理利用和整合小流域生态资源进行全方位治理,提高综合防护能力。结合精准扶贫工作提早安排落实2018年沙源工程的同时,强力实施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2016年、2017年108处水源工程46处节水灌溉和7500亩综合治理任务。争取实施江苏工业园区经一路绿化工程返还治理工程道路绿化3.3公里。尽快完成乌兰木伦镇格丑庙坝系坝系验收工作和纳林陶亥镇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一期项目12座拦沙坝投资近1440万元矿产压覆许可等前置审批工作。争取实施已批复的13座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

二是产业水保。按照“生态型、经济型、景观型”三种措施相结合的区域生态综合治理思路,坚持工程实施与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民生问题相结合,将水土保持流域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全域旅游、产业培育有机融合,使水土保持项目成为利民富民的转型发展重要支撑。打造高效节水灌溉,大力倡导发展连片农作物,种植农作物4380亩。草产业带动养殖业,生态种草300亩。扩大沙棘资源建设,种植原料林沙棘0.5万亩,争取实施沙棘疏雄抚育项目和沙棘卷叶病防治工作,宣传和动员农牧民采摘沙棘果叶,鼓励龙头企业扩大沙棘产业开发。研究推进山桃、杏树等林果产业发展及淤地坝蓄水养殖等成果转化。

三是景观水保。坚持点上求精、线上求景、面上求量,通过“增绿、活水、造景”,突出质量、效益、可持续,集约、规模、连片打造典型示范区。以工矿区、园区及城市和新农村周边为重点,争取水土保持补偿费返还占比打造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和返还治理精品工程。在布局安排上,每个小流域集中一块区域作为目标模型,打造精品区域,为整条小流域提供样板。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治理基础好、示范效果好、辐射范围大的区域,发挥理念引领、典型示范、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四大作用,打造公众水土保持和生态文明观念培育基地。

三、强化七项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项目基础工作。结合我市“十三五”水土保持综合规划,继续完善生产建设项目数据库、水保重点项目滚动计划,充实建设项目储备库,实现全市水土保持治理成果“一张图”管控。强化项目谋划工作,做好项目申报,争取立项实施。2017年计划新增储备30座病险淤地坝加固工程、2条小流域综合治理、2个水保返还治理精品工程建设。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二是强化综合治理工作。以国家级和自治区两区划分成果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结合我市实际,落实水土保持区域功能定位,重新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统筹乌兰木伦河、牛孛牛川两大流域,在重点治理城区、园区、矿区“三区”的基础上,实施全域绿色治理。

三是强化监管工作。严格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和执法,全方位细化落实法律要求,建立健全公开承诺、一次告知、执法监督、自由裁量等一批操作性较强的水保执法规范化制度。落实水土保持行政执法定岗、定职、定责、定任务工作机制。规范运行窗口服务,探索建立“互联网+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模式。争取利用无人机航拍等新技术,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事中事后全过程跟踪检查和案件查处力度,推动“三同时”制度落实。强化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实施、验收和规费计征工作,确保方案审批率达90%、实施率达80%、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率达70%,计划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3亿元。强化水土保持国策宣传,开辟宣传新路径,提升全民水保意识。全面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设施管护。

四是强化监测评价工作。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监测方案,确定监测人员、设备、方法、频次等技术内容和组织管理内容,逐步运行合同庙流域上游右岸监测站点,掌握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动态变化情况,大幅提升水土保持发展能力。积极打造科普示范基地,联合市局争取将该监测站点列入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中。选取两座骨干淤地坝有效开展区域坝系内水蚀、坝体、拦沙效益等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初步建立水土流失监测数据库,为我市水土资源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五是强化工程建管工作。推行“一个项目、一个示范样板点、一名领导牵头”的“三个一”管理机制,各项目组建项目建设法人组织机构,全面加强工程管理和技术指导,统筹协调,检查督办,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另外,要积极探索小型淤地坝报废销号、淤地坝产权改革等重点深化改革任务。

六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和责任追究制,狠抓水保项目建设及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加强淤地坝安全运行管理,建立一坝一卡专人技术安全负责制的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做好病险淤地坝维修加固工作,做到安全生产跟进及时、监督检查有效、工作落实到位。

七是加强机关自身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强化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学习,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落实从严治党各项要求,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实现作风建设规范化、长效化、常态化。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紧盯项目安排、行政审批、招标投标、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防控工作,真正做到组织、制度、工作、责任全面落实。认真做好精准脱贫、美丽乡村建设及包联等工作。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1.水土保持监测定义

水土保持监测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保持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地面监测、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多种信息获取和处理手段,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效果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水土流失预防监督和治理工作的基础。

2.水土保持监测目的

(1)为建设单位提供方案实施信息,以便加强管理。

(2)验证防治措施布设的合理性,进一步完善防治措施体系,促进防治措施到位,提高防治效果。

(3)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执法、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提供依据。

(4)为同类项目水土流失预测和布设防治措施体系提供借鉴资料。

(5)为研究不同类型项目的水土流失规律、防治技术提供基础。

(6)及时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隐患,以便采取有效地防治措施。

3 监测内容

3.1 监测内容

水土保持监测应在建设前、建设期和自然恢复期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完好性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查、监测,并做好监测记录。项目建设区监测应包括项目区土壤侵蚀背景值的监测、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项目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变化调查、项目区水土流失动态状况监测(包括危害性监测)、水土保持防治实施效果监测以及水土流失6项防治目标监测等几个方面。监测到的成果能够充分反映本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

3.1.1 项目区水土流失因子监测及水土保持生态调查

(1) 针对影响项目区土壤侵蚀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以及气候因子等自然因素在建设前后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关键地貌部位的坡度坡长地形的变化情况;
土壤的侵蚀特性(如表层土厚度、质地与机械组成、抗蚀性等),汛期降雨、大风日期等气象参数。

(2) 针对工程扰动土地面积情况进行调查,并跟踪监测扰动地表面积变化情况;

(3) 针对各建设区域内填方数量、挖填面积变化情况,运移变化情况,体积形态与面积变化情况分别进行调查;

(4) 针对工程建设区内林草植被覆盖度变化情况等进行调查。

3.1.2 水土流失动态状况监测

主要包括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内水土流失面积、分布、流失量和水土流失强度变化情况监测,此外还包括对项目周围土地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监测。

3.1.3 项目区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效果监测

根据六项控制目标的要求,本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效果监测内容如下:
(1)扰动土地及治理情况

根据设计资料,结合实地调查分析,采取测量的方法,统计项目建设区内土地扰动面积和程度、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情况,分别计算各区的扰动土地整治率。

(2)水保设施实施及保留情况

采取调查测量的方法,统计项目建设区内水土保持临时及永久设施面积,以及项目建设区扰动后治理面积情况。

(3)施工期间拦渣量

主要在施工期间进行监测,监测各区的临时堆土场地。调查内容包括工程填方数量,取土量、堆放高度,根据调查、观测及统计分析,计算出各临时堆土堆放点的流失量,弃渣量去除流失量即为拦渣量,再推算各堆土区的拦渣率。

(4)植被可绿化面积和实际绿化面积监测

采用抽样调查法对已实施的水土保持植物设施情况进行标准地样方法或样线法测定。经过测量统计,计算林草植被恢复率。

(5)林草植被恢复情况监测

根据统计已设施的植物措施面积,并调查项目施工后的实际用地面积,计算林草植被覆盖度。

4 监测方法

扰动土地面积、水土保持指定实施情况等内容以实地测量为主。结合实际,可以布设监测样区、测钎监测点等,开展水土流失量的监测。

监测方法采取调查和定点观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水土流失量和拦渣保土量等指标进行定点、定位观测;
对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环境状况,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等采用调查法进行监测。

4.1 定点观测监测

主要针对水土流失量的变化、水土流失程度变化和拦渣保土量等指标进行定点、定位的地面观测。在监测点,根据监测内容及要求布设监测小区,定时观测和

典型采样相结合,获取数据。用观测结果与同类型区平均流失量及允许流失量分析比较来验证水土保持工程布局及设计的合理性.在运行过程中做必要的补充。

在固定点位分别布设简易观测场,水蚀监测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与沟槽实地调查法和径流小区,对各类边坡所形成的侵蚀沟进行量测、统计等;
风蚀监测采用测钎法或集沙仪收集扬沙法进行量测、统计等。

采用简易坡面量测法进行水蚀监测,选择各监测小区内不同坡度的锥型临时堆土场,在汛期前将直径0.5~1cm,长50~100cm的钢测钎,根据坡面面积,按相距1m×1m分上中下、左中右纵横各3排(共9根)沿坡面垂直方向打入坡面,钉帽与坡面齐平,并在钉帽上涂上红漆,编号登记入册。每次暴雨后和汛期终了以及时段末,观测钉帽出露地面的高度,计算土壤侵蚀深度和土壤侵蚀量。

新堆放的土堆应考虑沉降产生的影响,在平坦地段设置对照观测或应用沉降率计算沉降高度,若竹钎不与土体同时沉降,则观测值应减去沉降高度为实际侵蚀厚度。

坡面量测法重点监测边坡的水蚀量测,量测坡面形成初期的坡度、坡长、地面组成物质、容重等,典型场次降雨或多降雨后侵蚀沟的体积。得出沟蚀量并通过沟蚀占水蚀的比例计算出流失量。具体是在监测重点地段对一定面积内(实测样方面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100m2)的侵蚀沟数量、深度、长度进行量算,同时测量坡面的坡度,根据经验一般面蚀侵蚀量是沟蚀侵蚀量的30%,将小区沟蚀量加上面蚀量从而求得边坡的土壤水蚀量。

4.2 调查监测

主要针对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环境状况,水土保持设施运行情况,林草措施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等采用调查法进行监测。

对地形、地貌和水系的变化情况、建设项目占用土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情况、项目挖方、填方数量,弃渣数量及堆放面积等项目的监测,实地调查结合设计资料分析的方法进行;
对项目区及周边地区洪涝灾害、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水土流失危害的评价采用实地调查结合实地量测等方法进行。对防治措施的数量和质量、林草成活率、保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防护工程的稳定性、完好程度和运行情况及各项防治措施的拦渣保土效果等项目监测采用样方调查结合量测计算的方法进行。

4.3 其它项目监测

主要针对防护措施的效果及稳定性进行监测。采取实地定点测量法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相关规定进行测算:扰动土地面积及再利用情况、减少水土流失量、水土流先面积治理情况、拦渣率、林草措施的覆盖度等效益通过调查监测法进行。

5重点对象水土流失动态监测 5.1 防治责任范围监测

5.1.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根据工程的总体布局及其项目特点,防治责任范围主要为项目建设区。项目建设区分为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两部分,永久占地在项目建设前就已经确定,并经国土部门按权限批准,该部分监测主要是对永久征地围地认真核查,监测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有无超越红线开发的情况及各阶段永久占地范围的变化;
临时占地面积也会随着工程的进展而发生一定的变化,该部分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是否超越范围使用临时占地及临时占地面积变化情况。

5.1.2 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

扰动土地是指开发建设项目在生产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各类挖损、占压、堆弃用地,均以垂直投影面积计算。主要采用无人机遥测、实地量测、调查和资料收集的方法。确定扰动边界,综合分析确定不同时段各分区扰动土地面积。

5.2 取料监测结果

分别详述设计取料情况,取料场位置、占地面积及取料量监测结果,取料对比分析,弃渣监测结果及土石方流向情况监测结果。

1.水土保持监理定义

是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企业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承担其项目管理工作,并代表建设单位对承建单位的建设行为(进度、质量、投资)监控和管理的专业化服务活动。

2.监理工作方法

工程水土保持监理主要按照资料检查核查的方式进行,核查内容主要包括:
⑴ 核查现场记录:认真、完整核查施工现场记录,包括人员、设备和材料、天气、施工环境以及施工中出线的各种情况。

⑵ 核查发布的文件:核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通知、指示、批复、签认等文件,核实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和管理。

⑶ 核查主体工程监理过程:查阅监理工程师对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的重要部位和关键工序的施工检查、验收资料。检查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对发现施工质量问题的现场指令及改正情况。

⑷ 核查材料报验资料:核查施工单位对进场材料的检测,对实验室检测人员的资质、年检情况、仪器设备的校验情况以及拟定的检测程序和方法进行审核;
核查施工单位进行试样检测时,实施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和管理,并对结果确认。

同时,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各项水土保持现场调查

对施工的工程措施数量进行现场勘测丈量,对植物措施面积、数量利用手持GPS测量。对工程质量利用现场观察、测量、查阅施工资料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价,对工程进度采用查阅各分部工程的开工报告、施工方案、验收报告、竣工报告等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3监理内容

3.1 工程措施施监理内容

⑴ 检测施工过程中土地整治工程与坑凹回填工程布局、规模与方法;

⑵ 调查统计场地整治利用方向、工程措施布设的数量、规模尺寸和质量;

⑶ 调查统计地表排水、地下排水工程、地表引水工程、地下引水工程的布设、规模尺寸与材料;

⑷ 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评定。

3.2 植物措施监理内容

在种草工程在施工中对照设计,逐片观察,分清荒地或退耕地长期种草与草地轮作中的短期种草,按设计图斑分别做记载,认证数量。统计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工程量,进行检验评定。

3.3 临时措施监理内容

⑴ 检测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区临时措施的拦挡形式、规模和防洪标准;

⑵ 统计排水沟(渠)、暗涵(洞)、临时土(石)方挖沟的标准、规模和特征尺寸;

⑶ 覆盖用土工布、塑料布、草、树枝的数量、规模和质量。

3.4 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综合评价

评估项目建设单位是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是否实施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完成的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是否合理并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

4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情况 4.1 质量控制工作

⑴ 事前控制

监理工程师首先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力量进行审查。

其次,监理工程师严格控制设备、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

监理工程师严格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方案、方法和工艺进行控制,重点是审核其组织体系特别是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施工现场总体布置是否合理、主要技术措施针对性、有效性如何、施工方案是否科学,施工方法是否合理等。

监理工程师审查与控制施工作业的辅助技术环境(水、电、路、照明、防护、交叉作业等)、质量管理环境(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等)

及自然环境(防洪、防高温、渗水等)。通过以上方面的事先控制,为确保施工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⑵ 事中控制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每个分部工程或单元工程的施工工序及特点,监理工程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动态控制,严格执行合同规定的技术要求,强化管理、从严控制,将事中控制作为主要控制段加以实施。

每道工序、单元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先由施工单位“三检”合格后,报工程师进行复核,工程师现场复核配料单、原材料质量和检测报告等情况,符合要求后方允许其进行下一步施工。对不合格的石材坚决予以清退出场,对质量不合格的部位指令施工单位予以返工。绿化主要控制其种子质量,对不合格的种子坚决予以清退出场,对质量不合格的部位指令施工单位予以返工。

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过程中,每周召开一次监理例会,重点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安排。经过监理工程师认真监督,严格控制质量点,承包人按照监理工程师指令和要求认真落实。工程建设质量基本符合设计要求达到有关标准。

⑶ 事后控制

对于浆砌石砌筑工程而言,事后控制重点检查其浆砌石勾缝质量、养护,指令施工单位认真查找工程质量缺陷,确保工程质量。经过监理工程师的认真检查与督促,各项工程质量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

对于绿化工程而言,事后控制主要控制管护和补植。

4.2 质量检验及评定

根据《水土保持工程质量评定规程》(SL336-2006),单位工程、

分部工程、单元工程的质量等级分为“合格”和“优良”两个等级。

⑴ 工程质量检验

① 施工单位首先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自检。未经施工单位自检或自检不合格、自检资料不完善的分部工程,监理工程师予以拒绝检验。

② 对完工后需覆盖的隐蔽工程,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复核,报业主核定,合格后才容许覆盖。

⑵ 工程质量评定

分部工程质量由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工程师复核,报建设单位核定:单位工程质量由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建设单位审核、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

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合格标准为:①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②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优良标准为:①单元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达到优良,主要单元工程、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的单元工程质量优良,且未发生过质量事故;
②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

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合格标准为:①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
②中间产品质量及原材料质量全部合格;
③外观得分率达到70%以上;
④施工质量检验资料基本齐全。优良标准为:①分部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其中有50%以上达到优良,主要分部工程质量优良,且未发生过重大质量事故;
②中间产品质量全部合格;
③外观得分率达到85%以上;
④施工质量检验资料齐全。

4.3 总体质量评价

工程监理严格控制水泥、砂、石、种子等原材料的质量,进行了实测实量检验,原材料使用合格率达到规范要求。经过参建各方友好

协作,共同努力,最终工程外观规整,防护工作稳定,排水工程通畅,植树种草生长正常,各单位工程质量合格。

5 水土保持工程进度情况

采用动态进度控制监理方法,对施工单位的资源投入状态、资源过程利用状态和资源使用后与目标值的比较状态三方面进行控制。

根据工程的规模、质量标准、工序复杂程度、施工的现场条件、施工队伍的条件,对进度计划进行全面分析,审查施工工序安排是否符合要求,进度安排是否满足合同工期要求,审查进度计划合理可行后签署意见批准实施。

监理工程师随时跟踪检查现场施工进度,监督施工单位按批准的进度计划施工。要求建设单位及时核实工程完成的数量、质量,做好下步的进度安排。督促承建单位按批准的进度施工,做好监理日志,并结合工地例会做好汇报记录,收集各种有关进度资料,对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的差别做出具体全面分析,分析造成进度拖延对后续工作的影响、分析造成进度拖延的原因,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纠偏措施,加快进度。并分别对投资控制工作,投资完成情况及投资控制综合评价进行简述

6 监理结论

最后对该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是否达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相关要求,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与建议。

附件

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

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意见

应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的申请,2010年12月28日,江西省水利厅在瑞金市主持召开了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会。参加会议的有江西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站、赣州市水土保持局、瑞金市水土保持局、建设单位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主体工程设计南京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方案编制单位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水土保持监测单位江西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站,施工单位代表万年青建筑安装公司,监理单位南京诚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代表,会议成立了验收组(名单附后)。

验收会议前,项目建设单位对本工程水土保持设施进行了自查自验,提交了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技术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总结报告,向省水利厅提出了验收申请。江西省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站受项目建设单位的委托,对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施工期及试运行期水土保持设施实施情况进行了监测,提交了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水土保持 3

监测成果报告。上述工作及资料为此次验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

验收组及与会代表实地查勘了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水土流失防治工程,全面检查了该工程所建设的水土保持设施,听取了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的汇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对水土保持方案的说明,项目监测单位对水土保持设施监测的说明。

验收组结合有关资料和现场查勘情况,就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进行了认真讨论,形成验收意见如下:

一、“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位于江西省瑞金市云石山乡,距瑞金市约15.00km,矿山设计开采面积92.69hm2,设计开采规模216万t/a,服务年限30年。水泥厂生产规模为2ⅹ4000t/d。铁路专用线全长2.32km,设计总运量达250万t/a。项目总投资69202万元,建设期投资65222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3556万元。项目于2004年4 月开工建设,2005年3月矿山设备安装调试完成、投入生产,2006年6月正式投入生产,铁路专用线于2007年4月开工建设,2009年2 月建成通车。

2003年12月,江西省水利厅以赣水保字[2003]40号文件批复了《江西省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工程施工期间,项目建设单位结合工程的实际 4

进展情况,按照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要求,较好地落实了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二、江西省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265.80hm2,本次验收的防治责任范围面积为237.23hm2。

三、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和工程的实际情况,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护坡工程、排水工程和拦挡工程三类;
绿化施工分厂前区和厂区两个标段;
临时措施有临时拦挡和临时排水措施。基建期完成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堆石拦渣坝3659m3,浆砌石挡渣墙542m3,浆砌石护坡挡墙1913m3,浆砌片石护坡1900m3,混凝土护坡1030m2,浆砌石排水沟15537.64m3,浆砌石沉沙池30个;
草坪87500m2,护坡植草47376m2,乔木3426株,灌木6455株;
绿篱带灌木120337株。

四、本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布局合理,各项工程外观整齐,施工质量符合有关要求,植物种类选择恰当,成活率达80%以上,保存率达90%,经过试运行,各项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正常,质量合格,发挥了较好的水土保持功能。

五、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明显,生态恢复趋势良好,项目扰动土地整治率为98.6%,水土流失治理度为96.0%,水土流失控制比为0.81,拦渣率为98.9%,植被恢复率(不包括采场和废石场)为96.0%,植被覆盖率(不包括采场和废石场)29.2%。

六、本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批复的水土保持总投资为1118.83万元(含主体工程已列入134.572万元),其中基建期水土保持总投资为519.05万元,实际完成水土保持总投资531.82万元。

验收组认为,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按照水土保持“三同时”的要求,强化了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工作的组织管理,将水土保持工程纳入基本建设程序中实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防治任务。水泥厂区、铁路专用线路、爆破材料库和取土场等扰动的土地得到了整治、防护和植被恢复,基本控制了建设过程中的人为水土流失。建成的水土保持设施总体上达到了验收的要求,质量合格,运行期管理维护责任已得到落实,同意本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通过竣工验收,正式投入运行。

验收组认为需要完善的主要工作:

1、建议尽快完善矿山公路两侧弃土(石)堆置点的拦挡措施;

2、及时落实站场北侧边坡的防护措施,加强路基护坡植草的抚育和管理,对未形成有效覆盖的区域进行补植(种);

3、加强已建成的水土保持设施后续管护,确保治理措施的长效性。

验收组组长: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土石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⑴ 各施工区剥离的表层土分别堆放在临时堆土区域内,以便于回填利用。表层土堆高均4.0m,按1:2边坡堆放。表层土堆土区表面采用防尘网覆盖,堆脚采用编织袋土作为临时挡渣墙挡护,以防土体滑塌流失,采用编织袋内装耕作层土护脚,待施工结束后,编织袋中的土可直接回填至复耕场地使用。

⑵ 土方开挖按照批准的开采范围和开采方法进行开采。开采后的周边必须用机械拍实或夯实。开采后的土方应根据不同使用用途进行分类运至指定堆存。弃渣过程中,严格执行“先拦后弃,自下而上”的弃渣原则。

⑶ 对于墩孔基础开挖的土方,除可以利用的以外,应将弃砂石堆平河道,防止拥塞河道,扩大河流两岸的冲刷侵蚀。

⑷ 围堰的拆除土方处理:待控制节点完工后,将高于泄洪线以上的土方予以开挖运抵指定渣场,防止汛期因围堰堤坝的拥堵抬高水位而对河床两边的冲刷和侵蚀。

⑸ 工程所需的大型设备及物料应选择不易受冲刷的场地,在其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沟引排周边汇水。施工时应保护施工道路、场地、弃渣场周边的林草和水土保持设施,避免或减少由于施工所造成的水土保持设施的损坏。

4.3 施工道路及施工场地水土流失治理措施

⑴ 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采取限高或载重等控制方式,减少弃土(渣)在运输过程中的洒落,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缩短工程弃土(渣)运输路程。

⑵ 为防止路面侧汇水对道路两侧的冲刷,场内施工道路两边修建临时排水渠,将雨水汇入周边排水设施。

⑶ 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临时排水措施,并对场地的回填边坡进行必要的拦挡及护坡措施,以减少施工期间产生的水土流失。

⑷ 施工结束后,对道路和施工场地进行复耕,恢复植被。

4.4开挖边坡的处理

⑴ 边坡开挖前,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在开挖轮廓线外坡顶设置永久排(截)洪沟和临时排水沟,将雨(洪)水排到施工区下游,防止雨(洪)水对开挖边坡的影响。

⑵ 边坡开挖要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严格控制边坡的坡度、表面平整度,确保边坡稳定。

⑶ 随着边坡的形成,在坡脚挖排水沟,并将边坡上渗水引流到排水沟,引排到施工区外。如遇到边坡上较大地下渗流时,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施。

⑷ 及时对形成的边坡按设计要求进行边坡支护,对边坡上的易坍塌区采取更有效的方式进行边坡临时支护,所有形成的边坡支护必须在雨季前施工完成,5 确保边坡的稳定。

⑸ 安排专人负责修建和维护排水设施,坡顶设截(排)洪沟,坡脚设排水沟及集水井,并按施工组织设计配备充足排水设备,保持工地良好的排水状态,确保边坡不受雨水、地下渗水冲刷破坏,建(构)筑物基础及其他设施不受雨(洪)水影响,防止水土流失。

4.5 平整土地

在放置弃土弃渣前,先用推土机整平场地,然后堆放弃土,弃土高度一般不超过附近地面高程,每垫高1m进行一次整平碾压,填至距地面0.5m左右时,用推土机整平土面,附上表层耕作土。

4.6 表土回填

表土回填包括弃土渣场和主体工程区、施工营地区和施工道路区。施工时用推土机对原场地进行整平,控制好场地整平高程,回填作业主要以机械施工为主,部分地段采取人工摊铺平整。

4.7 植物种植

种植材料选择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干径尺寸和树龄,选择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病虫害材料。其中乔灌木苗木均要达到一级苗标准,树木选择2年生幼苗。露地花卉根据其类别选择满足设计要求,选用的草坪、花草、地被植物种子均应注明品种、品系、产地、生产单位、采收年份、纯净率及发芽率,不得有病虫害。自外地引进的种子应有检疫合格证。草籽纯度在90%以上,发芽率在80%以上。

种植地的土壤不得含有建筑物废土及其他有害成分,必要时土壤须进行改良或加大树穴的换土量以保证树苗的成活。边坡采用框格植草护坡,采用洞穴式,使用符合标准的浆砌石或预制混凝土框格进行种植。

⑴ 植物种植方式

① 种植穴槽的定点放线应严格按照设计平、断面图进行放线,保证设计效果。种植穴槽开挖大小应符合有关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② 种植前应于种植穴内浸水。欲种植的区域,应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厚度为0.1m。林带绿化要求乔木的行距3.0~3.5m,株距3.5~4.0m。乔木株距间内插灌木,株、行距同乔木。

⑵ 植物种植质量应符合规定 ① 核实苗木品种、规格、位置;

② 行道树和行列种植树木应在一条线上,相邻植株规格高度、干径、树形近似,以求合理搭配;

③ 珍贵树种应采取树冠喷雾,树干保湿,树根喷生根激素等措施;

④ 填土时应保持树根舒展,分层压实。种植深度一般与原种植线一致;

⑤ 植物措施在春季或秋季种植,树木种植前应根据树木根系情况检查种植穴槽大小,不符合根系要求时应修整种植穴。

⑥ 草坪栽前要精细整地,栽后草坪保持平整,无杂草,不渍水。为了使植草保持优良的质量,在框格内填所铺种植土厚度与框格齐平。

4.8 水土保持临时措施工程 ⑴ 临时堆土区应用编织袋围挡

临时堆土区应选择不易受冲刷侵蚀的地方周围坡脚处均用土方编织袋进行围挡。围挡设计高度0.9m,埝顶宽为0.5m,埝底宽1.2m。装土编织袋采用易降解易风化的材质。

土料利用开挖料,人工装袋,每袋装满70%。人工码放,上下错缝,内外搭接,每码放一层,人工踩紧压实。

⑵ 防尘网临时防护

防尘网采用易降解的材质。临时堆土区在汛期和非汛期皆使用防尘网覆盖。防尘网采用人工铺设,周边人工挖沟,将防尘网周边埋入沟内,防尘网之间相叠30㎝以上,覆土压实。中间打入竹钉固定,布置间距初步定为5m×5m,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调整。

⑶ 临时排水 施工期间,在施工营地周围和施工道路两侧布设临时土质排水沟,并与主体工程防水与施工导流排水沟结合布置,与已有沟道相连接。

4.9 绿化植物后期养护 坚持“三分栽,七分管”的原则,除了做到边栽边管外,还特别注重栽后一年内的养护工作。采取措施如下:

⑴ 设专人专班,认真负责的进行日常性养护管理。

⑵ 坚持天天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⑶ 浇水、除草、施肥:根据气候变化和苗木草坪需水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

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利用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水土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效益和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复合侵蚀: 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蚀营力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侵蚀类型。

土壤侵蚀: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外营力的作用下,被剥蚀、破坏、分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梯田:指的是在丘陵山区坡地上,沿等高线方向修筑的条状台阶形状田块。

山边沟:在坡面上每隔适当距离,沿着等高线方向修建的反坡式浅三角形沟

允许土壤流失量:小于或等于成土速率时的年土壤流失量。对于坡耕地,是使作物在长时期内能经济、持续稳定地获得高产而允许的年最大土壤流失量。

临界坡度:土壤侵蚀量并不是随着坡度增大而无限增加,达到某一坡度之后,侵蚀量不在增加,并有减少的趋势。

土壤抗蚀性 :土壤抵抗外营力对其分散和破坏的能力。

面蚀: 降雨和地表径流使坡地表土比较均匀剥蚀的一种侵蚀形式。

水力侵蚀:简称水蚀,是指在降雨雨滴击溅、地表径流冲刷和下渗水分作用下,土壤、母

质及其他地面组成物质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全过程。

风力侵蚀:简称风蚀,是指土壤颗粒或沙粒在气流冲击作用下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过。

崩岗:在水力和重力的作用下,山坡土(石)体受破坏而崩塌和受冲刷的侵蚀现象。

降雨的参数:影响土壤侵蚀的降雨因素包括:雨滴特征、降雨侵蚀力、降雨量、降雨强度 福建常用的水土保持草:百喜草、宽叶雀稗、圆叶决明、日本草等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表示坡地土壤流失量与其主要影响因子间的定量关系的侵蚀数学模型。A=R*K*L*S*C*P

式中:A-----土壤流失量

R-----降雨侵蚀力因子

K-----土壤可蚀性因子 L----- 坡长因子;

S ----坡度因子

C---- 耕作和管理因子

P---- 辅助性保持措施因子

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由4部分构成,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

2000年全国土壤侵蚀总面积 总面积356万,占37% ,水力侵蚀165万 ,风力侵蚀191万 土壤侵蚀强度:指地壳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单位时间和面积内被侵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

P45 土壤侵蚀程度:土壤原生剖面已被剥蚀的厚度。反映了:侵蚀结果;
目前的发展阶段;
土壤肥力水平。

水土保持监测:是指以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工作。

泥石流 指饱含固体物质的高粘性流体。

泥石流以巨大的冲击力和强大的搬运能力冲刷沟道,破坏和淤埋各种设施的过程。泥石流分四个区:清水汇集区、流通区、堆积区、形成区

WEPP 全称 水蚀预报计划 , 包括 坡面、流域和网络版 梯田类型 水平梯田 坡式梯田 隔坡水平梯田 反坡水平梯田 简答

1.梯田的作用是什么?

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梯田修成后,配合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先锋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2.简述人类活动对于土壤侵蚀的影响。

加剧土壤侵蚀的活动,破坏森林,陡坡开荒,过度放牧,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抑制土壤侵蚀的活动,改变地形,改良土壤,改善植被,具体如梯田工程,山边沟,谷坊工程等

3.梯田最优断面设计应满足什么要求?

适应机耕和灌溉的要求;

保证安全与稳定;

要最大限度地省工

4.简述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解释方程中每个因子所代表的含义。

A=R×K×L×S×C×P A:土壤流失量 R:降雨侵蚀力因子 K:土壤可蚀性因子 L:坡长因子S:坡度因子

C:耕地和管理因子 P:辅助性保持措施因子

5.简述影响土壤侵蚀的内、外动力因素?

内动力因素:直接作用:地震(海啸)、火山喷发

间接作用:地壳抬升或者地壳沉降会导致水流侵蚀基准面变化 外动力因素:E=f(c×t×g×s×pc×m) E:土壤侵蚀 c:气候 t:地形 g:地质 s:土壤 pc:植被 m:人类活动

6.水土保持林是如何改良土壤的水文性质的?

1、水分在森林土壤内渗透、存储和移动

2、消除洪水的作用

3、固持土壤的作用

4、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5、改良土壤,增加地力

6、调节气候,改善环境

7.水力侵蚀主要有哪些类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面蚀:主要发生在裸露的和植被稀少的平缓的坡地表面上 沟蚀:集中的线状水流对地表进行的侵蚀 潜蚀:主要是地表径流集中渗入土层内部

8.水土保持耕作技术措施的作用是什么?

(1)改变小地形 ;

(2)改善土壤通气性,增强土壤抗蚀性 ;

(3)改善土壤水分;

(4)增加土壤透水性和保水性;

(5)保持水土,保肥,增产,改良土壤;

9.雨滴的特性与土壤侵蚀的关系是什么?

雨滴特征: 大小、分布、终点速度、动能等。

10.简述水土保持农业技术措施的特征

一、以改变小地形增加地面糙率为主的措施 (等高耕作,等高沟垄耕作)

二、增加植物为主的措施 ( 轮作,间作、套种与混作,等高带状间作 )

三、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措施 (深耕 少耕 免耕) 11.简述土壤侵蚀程度与土壤侵蚀强度的区别。

土壤侵蚀强度:指地壳表层土壤在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单位时间和面积内被侵蚀并发生位移的土壤侵蚀量。

P45 土壤侵蚀程度:土壤原生剖面已被剥蚀的厚度。反映了:侵蚀结果;
目前的发展阶段;
土壤肥力水平。

12.简述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的优缺点。

优点:形式简单、方便使用

缺点:(1)数据来自落基山脉以东

(2)适用于缓坡地

(3)适用于土壤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粘土矿物的土壤

(4)因子相互作用被忽略,如坡长与降雨等

(5)未考虑径流因素

13.水土流失的危害是什么?并从举出身边的1个例子?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破坏土地资源,吞食良田,威胁群众生存;

(二)降低土壤肥力,加剧干旱发展;

(三)土地沙化;

(四)水土流失和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五)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

(六)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

(七)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泥石流)

例如:湖南省洞庭湖由于风沙太多,每年有1400多公顷沙洲露出水面。湖水面积由1954年的3915平方公里到1978年已缩减到2740平方公里。更为严重的是洞庭湖水面已高出湖周陆地3米,这就丧失了它应承担的长江的分洪作用。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14.简述坡度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随着坡面坡度的增加,土壤侵蚀量呈幂函数方式(幂指数b大于1)递增。

土壤侵蚀量与坡度的幂函数关系规律,只有在较低坡度下是存在的,当坡度增加到一定的界限时,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侵蚀量反而下降,出现临界坡度。

15.简述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方法。

1、

2、

3、

4、

5、

6、根据资料确定侵蚀模数 野外和室内人工模拟降雨 野外土壤侵蚀调查

利用小水库、塘坝等的淤积量测算

利用《水文手册》年输沙模数资料,用泥沙输移比进行推算。

利用土壤侵蚀或产沙数学模型计算

16.水土保持学内容有哪些?

1、土壤侵蚀的形式、分布和危害;
小流域径流的形成与损失过程;
土壤侵蚀特征

2、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保持措施

3、水土流失与水土资源调查和评价的方法

4、水土保持的效益

5、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17.面状侵蚀包含哪些三级类型的侵蚀?简述面状侵蚀的过程。

溅蚀、片蚀和细沟侵蚀。

18.简述水土保持工程的作用原理。

对于不同的类型治理工程其作用原理不用:

1、改变小地形,防止土壤侵蚀。这是山坡防护工程的作用原理。

2、防止沟头前进,沟床下切。这是山沟治理工程的作用原理。

3、防止山洪和泥石流危害。这是山洪导排工程的作用原理。

4、拦蓄坡地径流,减轻水土流失。这是小型水利工程的作用原理。

19.水土保持监测点位如何确定?

总体来说,要用到RS、GPS、GIS技术、地面调查、专项试验和数理分析与预测、预报等方法。

(1)有代表性的原则。

(2)方便监测的原则。

(3)排除干扰的原则。

(4)因项目分时段布设的原则。

20.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什么?

利用计算机技术,将流域内各种资源与环境的信息按空间分布进行存储管理,把大量单一分散的数据资料变成活的综合的信息资源,向用户提供灵活方便的查询检索,统计计算和列表制图的基本信息服务。

论述

1.土壤侵蚀分类依据是什么?请论述重力侵蚀和复合侵蚀的分类系统。 土壤侵蚀分类依据:

1、按土壤侵蚀发生的速率划分。分为正常侵蚀和人为加速侵蚀。

2、按土壤侵蚀发生的时间划分。分为古代侵蚀和现代侵蚀。

3、按土壤侵蚀外营力种类划分。分为水力、风力、重力、复合、冻融侵蚀等

重力侵蚀分类系统:根据土石物质破坏和位移的方式不同,主要分为泻溜、崩塌、滑坡、蠕动等四类。

泻溜指岩壁和陡坡上的土石经风化形成的碎屑,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坡面下泻的现象。

崩塌是边坡上部岩(土)体突然向外倾倒、翻滚、坠落的现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由于地下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滑动面整体向下移动的现象。

复合侵蚀分类系统: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侵蚀营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侵蚀类型,如崩岗、泥石流等。

泥石流:以巨大的冲击力和强大的搬运能力冲刷沟道,破坏和淤埋各种设施的过程。(指包含固体物质的高粘性流体)

泥石流分四个区:清水汇集区、流通区、堆积区、形成区 防治措施

防护工程:防止冲蚀、冲击(修护坡、挡墙等)、排导工程、拦挡工程、造林种草(抑制泥石流发育)

崩岗:在水力与重力综合作用下,山坡土体受破坏而崩塌和受冲刷的侵蚀现象

崩岗的要素:积水坡面、崩壁、崩击堆、冲积扇 治理措施

1、上拦\\\\下堵\\\\中绿化

2、常规综合治理模式

3、强度开发性治理模式

2.论述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

1.水土流失变化 2.土地利用现状 3.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4.生产与收入变化

5.群众物质和文化活动水平的变化情况

3.《中国土壤侵蚀分类系统》把土壤侵蚀分为四级类型,各级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该系统共分为四级类型, 一级按侵蚀营力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复合侵蚀5个土壤侵蚀类型;

二级按侵蚀方式或主体形态进行分类,例如水力侵蚀分为溅蚀、面蚀、沟蚀和山洪侵蚀,重力侵蚀分为崩塌、滑坡、泻流,复合侵蚀分为崩岗和泥石流;

三级按侵蚀方式的不同形态或性态进行分类,例如面蚀分为层状、鳞片状、砂砾化和细沟状面蚀,沟蚀分为土石山区侵蚀沟和黄土侵蚀沟;

四级按侵蚀强度或侵蚀程度分类,例如复合侵蚀按分布密度、物质移动量、发生频率结合定性评价划分侵蚀强度。

4.请论述水土保持监测的作用。

1.成为水土保持项目管理的只要手段 2.为项目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3.为水土保持评价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提供依据 5.为水土保持宣传提供新途径

5.请谈谈人为活动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举例。

一、人类加剧土壤侵蚀的活动有:

1、破坏植被

2、陡坡开垦

陡坡开荒不仅破坏了地面植被,且又翻松了土壤,造成了产生严重土壤侵蚀的条件。

3、过度放牧

4、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顺坡耕作使坡面径流也顺坡集中在犁沟里下泄,造成沟蚀。在坡地广种薄收、撩荒轮垦,会使土壤形状恶化,作物覆盖率降低。这些均能加速土壤侵蚀

5、工程建设

开矿、修路、建厂、伐木、挖渠、建库中都有大量弃土、尾沙、矿渣,处理不当,开采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水土保持工程和植被措施,也容易加剧土壤侵蚀。

二、人类控制土壤侵蚀的积极作用

1、改变地形条件

2、改良土壤性状

3、改善植被状况

6.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有什么特征?

(1) 侵蚀地块呈斑点状分布、隐蔽性强,潜在危害性大;

(2)降雨充沛、土层深厚加之认为活动频繁,导致崩岗侵蚀剧烈;

(3)早起水土流失治理中产生的马尾松红纯林,导致部分区域林下水土流失严重;

(4)经济高速发展,导致新增水土流失加剧等。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前言

容城县位于河北省中部,是京、津、石三角腹地,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总面积314平方公里,总人口26万人,辖四镇四乡、127个行政村。

一. 基本情况 1.自然条件

容城县境位于太行山东麓、冀中平原中部、南拒马河下游南岸,在大清河水系冲积扇上,属太行山麓平原向 冲积平原的过渡带。

全境西北较高,东南略低,海拔标高( 黄海 )7.-19.米,自然纵坡千分之一左右,为缓倾平原,土层深厚,地形开阔,植被覆盖率很低。

基底构造属于牛驼镇凸起的西南部分,为地震比较活跃区,裂度7度,但境内基底层未见断裂。第四纪上厚约400-500米。地表以下18-147米,是亚沙土、亚粘土及沙层;
地表以下254-430米,是粘土、亚粘土及沙层。以上诸土、沙层的水平构造,呈由西北而东南方向的不连续性条带状分布。从剖面看,土层和沙层的连续性也差。县境北部沙层厚达70米,南部在50米以下。

2.自然资源

较为丰富。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渠纵横。拥有耕地2.23万公顷,白洋淀面积389公顷,坑塘218公顷。全县地表水资源年平均为2599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7139万立方米。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9度,积温3993.5度,历年平均降水量523毫米,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①.矿产

容城县已发现的矿产资源主要有两种:一是砖瓦制造用粘土;
二是建筑用沙。两种均属于不可持续开采的矿种。按照国家《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在耕地的使用和矿点的选择与开采方面都有较强的局限性,因此,储量无法计算。

②.水利

容城县三面环河,一面靠淀。北有南拒马河,东有大清河,白沟引河从容城县东部南北穿过,南靠白洋淀,西有萍河流过容城县。

容城县北部和定兴县交界处的南拒马河,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行洪流量4640立方米/秒,堤防安全超高2.0米,容城县境内的右堤为主堤,长13.9公里。南北拒马河在容城县王家营汇流后,到新盖房枢纽为大清河,设计行洪流量5000立方米/秒,容城县境内5.6公里的右堤为主堤,安全超高2.0米。

3.社会经济

容城县共有服装生产企业3000多家,其中成规模的400余家,从业人员5万多人,年产西服、衬衫、针织、童装、羽绒等服装制口1.5亿件(套),年实现产值32.59亿元。容城对外联络广泛,经济外向度较高。全县共有外资企业29家,累计引进外资1180万美元;
服装出口全世界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外兴建办事处32个;

2002年,全年外贸出口创汇4600万美元,人均出口创汇184美元,经济外向度50%,均为保定市第一位。

“八五”时期以来,容城经济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21.7%。农业连年丰收,粮棉油等农副产品大幅度增长;
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以轻工、纺织印染、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建筑 建材、羊绒梳纺为主的十几个行业门类。

二.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 1.水土流失现状 1.1水土流失类型

按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划分容城县属于水利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土壤侵蚀强度以轻度为主,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以及土壤肥力的下降。

1.2.发生原因 1.2.1自然因素

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植被四个方面。

①地形。

②降雨。降水集中。产生水土流失的降雨,一般是强度较大的暴雨,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强度才会产生地表(超渗)径流,造成对地表的冲刷侵蚀。

③地面物质组成。土质疏松。

④植被稀疏。达到一定郁闭度的林草植被有保护土壤不被侵蚀的作用。郁闭度越高,保持水土的越强。

1.2.2人为因素

人类对土地不合理的利用、破坏了地面植被和稳定的地形,种粮食及果蔬,导致较多土壤直接暴漏,造成水土流失。

1.3水土流失危害

(1)破坏地表完整性,影响立地条件:随着表土的不断流失,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影响作物及林木的生长。

(2)加快冲沟的发育,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小流域生态平衡。

(3)淤积河道、山塘、水库,抬高河床,影响行洪。

(4)破坏水质,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城乡供水安全。

2.水土保持现状 2.1开展情况

第一,加大水土保持宣传力度。市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坚持以3.22世界水日,7月22—29日水土保持宣传周为重点与日常宣传相结合,采用新闻媒体宣传,悬挂横幅,制作大型宣传牌、送电影下乡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水土保持知识、理念的宣传。

第二,加强水保规划,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第三、加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从源头防止水土流失。通过抓编报、抓监督检查、抓水土保持设施竣工验收三个重点,加大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管理监督。

2.2成效

(1)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全民水保意识逐渐提高。

三.规划原则

①整体性:将规划区域作为系统整体,分析构成这一整体的各种要素,如生产中的农、林、牧、副业等,治理中的梯田、坝库、林草等各项措施;
研究这些问题的特点及其与整体的关系,求得水土保持规划范围内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②相关性:在水土保持各要素之间具有复杂的相关性。如:农林牧副各业生产之间、工程措施与林草措施之间、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存在着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促进的复杂关系,应深入分析,提出各要素之间协调发展的最优方案。

③目的性:在规划中反映为水土保持要获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同的规划对象,在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对上述三种效益,分别有不同的要求。

④环境适应性: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和实施,有许多制约的因素,如当地的自然条件(地形、土质、降雨、植被等)、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经费和物质状况、行政管理和科学技术水平等)、外部的配合条件(如上级部门的经济支援、技术支援、商业运输部门能否及时把水土保持产品转化为商品等),及规划中的治理措施布局和实施进度安排等。规划时要考虑这些方面的适应性。

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

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按照预防监督、生态修复、综合治理、监测预报四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总体布局。其中综合治理措施中包括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1.预防保护与监督管理规划 1.1预防保护原则与目标

围绕“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配置、统筹兼顾”的原则,继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规范化建设,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队伍建设;
把思想统一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上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监督,加强监督工作法制化建设,加强正规化、规范化建设;
实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制度和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制止陡坡开荒、乱采乱挖、乱倒滥弃等行为。

1.2预防保护措施

(1)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宣传“预防为主、全面规定、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进一步营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2)建立健全水土保持配套法规体系、监督执法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强化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坚决制止随意破坏植被、开垦陡坡等行为,有效遏制各类开发建设项目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

(3)加强对现有水土保持设施的保护,加强封山育林力度,做好天然林保护工作,提高生态林的建设速度。

(4)搞好城市水土保持规划。

1.3监督管理措施

(1)对开发建设项目要加强管理力度,抓住审批、监督检查、竣工验收三个环节工作。

(2)农业、林业、能源、交通等有关部门和大中型工矿企业要积极支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工作,认真完成本行业、本单位应承担的防治任务。

(3)城市开发建设中的新占地、城乡一体化等项目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方案的编报审批。

(4)加强施工管理和监理,弃土弃渣应集中定点堆放。

(5)有效保护治理成果,落实管护责任,使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持续发挥,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2.生态修复 2.1原则

第一、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

二、以人为本,生态为重的原则;

三、尊重自然,和谐共处的原则;

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五、生态修复为主,人工治理为辅的原则;

六、政府协调,公众参与的原则。 2.2措施

(1)以禁促修 (2)以移促修 (3)以建促修 (4)以调促修 3.综合治理方案

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地域特点,综合各部门相关规划,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趋势,在生态移民的基础上,分析造成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原因,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设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达到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

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检验标准提了出来,这对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水土保持工作要在确保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水资源保护、面源污染控制、产业开发、人居环境改善等统筹进行考虑,结合“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水系、道路、农田、村庄、绿化美化、景观建设一并进行规划和整治。

五.效益分析

1.生态效益: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与生态效益密切相关。蓄水保土为作物、林木、草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各项措施最主要的生态效益。由于蓄水保土,使基本农田和林地、草地内的土壤水分、肥力、结构等得到改善,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抗旱高产,也有利于提高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在林草合理分布的地方,特别是在农田防护林网内,温度、湿度等条件得到改善,有利于减轻霜冻、旱风等自然灾害,提高作物产量。至于在较大范围内,宏观地改善生态环境,则需在较长期之后,待水土保持各项措施全面完成,特别是需待林草苍郁后,才能达到。

2.经济效益:直接经济效益如梯田、坝地增产粮食,造林种草,增产果品、牧草、枝条等。

3.社会效益:首先是水土保持实施区对下游的削洪减沙作用,其次为河道洪水淹没面积减小,通航里程增加,以及水库淤泥减少、有效库容增加等。此外,由于梯田、坝地高产,促进了陡坡退耕,节省出大量土地和劳力,用于林牧副各业,促进整个农村经济发展,也是社会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2012-2013年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概况

工程项目区面积为10.5KM2,水土流失面积为2.56KM2,通过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其他水保措施三个方面治理,其中工程措施为:排水沟300M,涵桥1座,沟头防护10M,谷坊6座;
其他水保措施:村屯美化400M,垃圾箱2个,宣传牌4个;
以上两项措施与2012年10月完工。植物措施:退耕还林1公顷,沟壑林7.01公顷,以上三项工程全部完工后治理面积为1KM2,占流失面积39%。

水土保持工作汇报

煤矿水土保持工作汇报

国土局水土保持工作汇报(共8篇)

贯彻水土保持法工作汇报

水土保持岗位职责

推荐访问:水土保持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