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创造性误读现象的客观存在及层次

|idpi

高原

误读是阅读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普遍现象,旧有的阅读理论对此持否定态度,认为是错读,曲解了文本的本义;现代的阅读理论对之则肯定有加,认为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解读,具有个性化、新颖化的特征。创造性误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此文以高中语文必修五(人教版)中的《装在套子里的人》为例,并立足三所学校高二师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探讨了师生眼中的创造性误读,及其表现的几个层次。

误读一词最初是一个负面的概念,在文艺理论界,最早将其作为文学术语提出来并为之“正名”的是耶鲁大学文学教授哈罗德·布鲁姆,他在1973年出版的《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和1975年出版的《误读图示》两书中,提出了“影响即误读”的理论,积极肯定误读,认为一切阅读都是误读。国内一些学者也肯定误读。童庆炳先生提出了“正误”与“反误”的观点。童先生认为前者即合理误读,是指“读者的理解虽与作者的创作本义有所抵牾,但作品本身却客观上显示读者理解的内涵,从而使得这种“误解”看上去又切合作品实际,令人信服”,显然,这是作为读者所乐见的:即便理解错了,也能得到赞赏。至于“反误”,即不合理误读,“是指读者自觉不自觉地对文学作品进行的穿凿附会的认识与评价”[1],这就是一种“错读”,应是我们所需避免出现的情况。潘新和教授认为误读是有别于错读的,“误读是通向自由想象、情思创新的必由之路”“它是一种原创的发现,或是有意识地对正读的偏离,是在文本指涉范围内的意义的滑动、引申。误读是一种解读智慧”[2],从而肯定了误读给文本及阅读本身带来的新鲜意义和价值。国内较早提出“创造性误读”一说并对之定义的是胡亚敏教授,她说:“主体对于对象的有目的的选择,通过吸收和改造异质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创造出一些新的形式。是否产生新的因素是创造性误读与一般误读的根本区别。”[3]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误读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既是阅读的主角,又是学习的主角。他们既有一定的阅读经验积累,又处在不断成长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高中语文课堂的创造性误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偏离文本意蕴或作者意图所做出的个人化理解,这种理解是一种带有积极、审美倾向的别样阐释,是产生新因素的新理解,它是童庆炳先生提出的“正误”。在创造性误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并不是带领学生竭力去寻觅所谓的文本原意,而是应当更多地注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丰富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学会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文本,重新解读文本,甚至构建文本。

这种创造性误读,在高中的课堂教学中是现实存在的。具体到阅读教学中,每个学生受制于本人的阅读体验、生活阅历等等影响,对同一篇课文自然会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解读,与原文本意或作者原意就会有一定偏差。于是,创造性误读就应运而生了。笔者在三校(国防科大附中、望城区第一中学、湖南师大附中)的高二学生中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课堂文本阅读学习中,对于这种误读,学生是意识到了的。

(1)阅读一篇课文后,你对文本的理解与教参、教辅的解读是否一致?

从以上表可看到,C项与D项合计人数73人,也就是说三校学生在文本理解上与教参教辅的解读经常不一致的情况达到46%,这也说明受访者中接近一半的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从三校所作的调查来看,学生敢于将这种个性化解读在课堂上当众表达出来的较多,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学生的解读距离“创造性误读”更近了。课堂上发声的学生情况如下:

(2)课堂上,对一篇课文的解读,你是否发表过不同于教参教辅或老师的见解?

从表中可看到,发表过个人见解的学生,所占比例还是相当大的,ABC三项高达80%。从课堂教学实践来看,每节课都积极发表即如A项这类情况,三校都是较少的,说明学生无法保证自己每堂课都会生发出创造性误读来。因此,BC两项的情况占了大头,这比较符合真实的课堂情况。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感受到的创造性误读现象情况又如何呢?笔者也对三校高二的老师作了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3)在您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学生对课文产生创造性误读的情况多吗?(   )

A较多 B一般 C较少 D偶尔 E 没有

由所选的占比重大的AB两项可看出,创造性誤读在课堂教学中是真实存在的,只是不大可能每节课都会呈现。这一结果也照应了有关学生的调查结果,说明师生对此的感受是一致的。

在有关教师对创造性误读的态度调查中,几乎所有的教师在面对学生创造性误读现象出现时,都给予了赞赏,并认为有着非常积极的价值:

(4)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若有学生对课文提出独创性的误读时,您对此的做法是(  )

A.对该同学表示赞赏,并做出相应点评,但最终回到教参的主流解说上;

B.对该同学表示赞赏,并做出相应点评,且提出教师自己的独立见解;

C.对该同学表示赞赏,并做出相应点评,但不提出自己的看法。

D.因课堂时间紧,未能对此做详细品评。

由表可知,有68%的教师除了赞赏、点评外,还积极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彰显了课堂师生互动思考的活跃性。

(5)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您认为学生创造性误读的积极价值主要体现在(    )

高达96%的教师都肯定这个意义的重要性。这表明,几乎所有教师都意识到并肯定学生的创造性误读的价值。

总之,从调查来看,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造性误读客观存在,师生对此都有明确意识。大部分学生愿意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他们切身感觉到自己的发言为老师同学所尊重,也认识到创造性误读现象是课堂阅读教学中客观存在的现象。绝大部分教师都注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也非常乐意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当然,学生囿于识见、思维、阅历等因素,所产生的创造性误读也存在高下之分。本文现就以《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为例,探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性误读现象的几个层次。之所以选择此文,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是文本的经典性。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的文本,最重要的标准是“经典性”。文本的经典性决定了它将不断被一代又一代的人所诠释,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即含有此意,依照西方文艺理论的观点来说,作品“不是一尊纪念碑,形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4]教材文本一般是作家原文,也有少部分是编辑人员依据确定的意图对原作进行部分改削的作品。从文本角度而言,经典文本都易产生创造性误读。经典的魅力正在于主旨的丰富性,阅读一次可能仅仅是以蠡测海,犹如一座富矿,一次是无法挖掘完的。学生的反复阅读赏析,加上老师的讲解,自然会生发更多的创造性误读。

二是源于实践调查结果。笔者曾在三校(同上)高二学生中作了一个相关调查,调查题目是“五本人教版必修教材,在你的记忆中,哪些课文最易让你产生独创性的解读?”结果发现,名列榜首的是必修五小说单元中俄国小说家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

这是一篇具有极强思想深度和持久影响力的经典篇章,契诃夫在小说中刻画了一个性情怪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一辈子笃定做一名单纯的固有制度的“循法良民”别里科夫形象,别里科夫已成为了恐惧新事物,庇护旧有事物,反对变化革新,阻挡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

这样的经典,学生对之兴趣浓厚,在教师的常规讲解外,他们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笔者部分整理了这些不同层次的误读:

首先,属于较浅层次误读的,如有的学生就认为别里科夫精神有问题或心理异常。姑且不论此推断是否在理,单就凭这贴标签似的定论,就多少显得太偷懒了,不愿深入分析人物形象。

其次,有一部分同学立足文本,积极思考,产生了一些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也较为深刻。这自然属于较高层次的误读,例如:

1.别里科夫既然有结婚的意愿,就说明作者应该深藏着在人物之中的一种潜在意识——隐约做出改变,但囿于社会与传统的行为思想,他无法解放出来。

2.我们不能一味的批评讽刺他,也应施与同情之心,他想“钳制”别人,其实自己也是受害者,也是悲剧人物,只是不自知罢了。

3.小说中的“套子”如老师所说,它比喻现实生活中某种规矩、观念、纪律等,我们当然要批判。但不能因此说要否定生活中的一切“套子”,如果那样,社会岂不乱套了。

4.这篇文章中,我更多注意的是周围的人看待别里科夫的眼光,联想到我们今天的社会,能否宽容对待一些所谓的“异类人群”。

学生的以上创造性误读颇为有趣。第一个学生可能更多从人物内心世界去分析,他认为既然别里科夫能恋爱,想结婚,这应该就是一种不错的转变,显示别里科夫想要融入“世俗社会”的心态,不过最终没能走出来。第二个学生的解读,其实教师上课分析时,应该也顺带提及到了的,估计当时没有过多展开,别氏本人确实也是殉葬品,只不过提前了。第三个学生的见解也许有点偏颇,但不无道理,阻碍社会进步及新生事物发展的“套子”肯定要否定,但维护正常社会秩序的“套子”还是需要的,比如法律、交通规则等。第四个学生视野开阔,联想丰富,有悲天悯人之心。我们是否可以这般理解:如果这些“异类人群”没有危害他人及社会,我们当然应该平等、宽容地对待他们,这也体现一个开放、民主的社会所应有的气度。

最后,在分析别里科夫死因时,有一学生联想到了他曾阅读过的余秋雨散文名篇《一个王朝的背影》,在这篇散文中,余秋雨曾引用大学者陈寅恪说的一段话来分析王国维先生投湖自尽的原因。学生当时只说了一个大意,也即我们熟知的“死于一种文化”。余秋雨分析道,如果一个人在受到一种“文化”的长期熏陶并接受和习惯后,对于这种文化的变化会感到极不适应,如果这种变化是急骤的,就会感到痛苦而不堪忍受。王国维自杀于北伐即将占领北京之际,陈寅恪认为这个事件不是政治压力,也不是人际关系倾轧,而是王国维因为“文化骤变”而感到痛苦的极端反应。

学生由此类比,联想到别里科夫的遭遇,他创造性地解读为别里科夫就是被沙皇统治文化 “所化”之人,他习惯了这种专制统治下的生活,他表面是病死,实质也是死于一种文化——沙皇统治文化,最终为沙皇统治殉葬。

这一创造性解读确实联想丰富,但有道理。小说中别里科夫所生活的19世纪末是俄国历史上沙俄统治非常黑暗的时期,这时的俄国政治上虽然还算封建专制统治,但经济和社会生活已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的灭亡。在这种情况下,沙皇反动统治与时代大潮做着垂死挣扎,他们不允许有任何反对的言论,生怕革命的火种蔓延开來,因此加大了对人们思想和行动控制。所以,别里科夫作为沙皇统治的忠实拥趸,自然对其是无限忠诚和留恋的,他耳闻目睹小城之内及身边人物,生活风貌正日益革新前进,这让他惊恐又痛苦,可又深觉凭一己之力难以阻挡,最终无奈死去。

这样的创造性误读可堪高层次性的误读,学生有这般宏阔的比较,实属难能可贵。

因此,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误读,既可改变历来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家之言”的境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可激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质。更重要的是,可以释放学生阅读个性,大胆表达自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注释: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448.

[2]潘新和.误读:阅读教学的新宠[J].语文教学通讯(卷首语),2010(12).

[3]胡亚敏.比较文学教程[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0.

[4][德]H·R·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26.

猜你喜欢里科夫套子创造性套子文萃报·周二版(2020年29期)2020-09-02套子读者(2020年13期)2020-07-09套子意林原创版(2020年6期)2020-06-30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20年12期)2020-01-15野猪套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17年4期)2017-04-20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视野(2014年17期)2014-08-25相约二十年小小说月刊(2012年3期)2012-05-08《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语文天地·初中版(2009年7期)2009-10-23

推荐访问:误读 创造性 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