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伊尹学煲汤

|idpi

陈清华

前 言

夏文化起源、发展、壮大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大地,不仅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早期发展过程中承前启后、转化创新的关键环节,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0年9月28日,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该中心由河南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成立,挂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旨在加强夏文化研究。这是河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推动夏文化研究与传播、发扬光大黄河文化的重要举措。

夏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绵延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对于探寻中华文明的根与魂具有无比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表示:河南省将以该中心的成立为契机,加快推动夏文化考古研究成果转化、宣传普及等各方面的工作,尽快出成果、出精品,为夏文化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据了解,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主要负责开展夏文化遗址考古调查、发掘与研究工作,承担夏文化研究重大课题项目以及夏文化研究成果传播、普及和国际交流等工作。河南关于夏文化的考古遗址有数十个,其中登封王城岗遗址、禹州瓦店遗址和偃师二里头遗址等将被作为夏文化研究的关键性遗址。

在揭牌仪式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赵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被聘为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学术顾问。

夏代在我们很多先秦古籍当中都有明确的记载,它是个可信的历史,但是自从疑古思潮出现后,夏代成为传说时代。1959年,徐旭生先生在豫西、晋南做调查,寻找夏的都城,从此开始了考古学研究夏文化的长期历程。“到实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时候,我们明确了夏朝是存在的,以河南为中心,涉及山西、陕西、山东、河北,甚至可能还有湖北的一部分。要把我们5000年悠久的文明历程梳理清楚,夏朝就是最关键的点。”李伯谦说,希望夏文化研究中心能够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向全国人民汇报[1]。

本文立足于可信的史实,从文化和文学角度,讲述三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夏历的故事、杞人忧天的故事以及伊尹的故事,以此印证夏文化的可信性,为宣传普及夏文化、实证5000年中华文明、探索中国国家起源、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等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提供支撑。

第一个故事:农历为什么也叫夏历? 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叫“夏季”?

每到周末,无论是红日磅礴的清晨,还是星光斗射的夜间,我的脚步都会像磁石一样指向那个有山有湖、有河有泉的乡村。一如说到中医时,自然会想到古老的“夏历”一般。

什么叫“夏历”呢?我们知道,农历是世界上所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日历,从4000年前的夏朝就开始了,因此也叫“夏历”。

现在世界通用历法有阳历(公历)、阴历(农历)和阴阳历3种。

农历是中国人的历法。在我国的农历中,每月的长度为29天或30天,和月相变化的平均周期29.53天吻合,从而能够保证人们在每个月的十五看到的都是圆月,在每个月的初一看到的都是一轮新月。在农历中,每年的基本长度为12个月,这样得到的全年天数会比回归年的实际长度差11天左右。为了让季节与月份的对应关系保持相对稳定,农历采用在特定的年份加入闰月的方式,修正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异。这种既考虑月相变化、又考虑地球绕太阳公转时间的历法,被称为“阴阳历”。人们常常把农历称为“阴历”,习惯将农历年称为“阴历年”。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农历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因为农历并不是只考虑月相变化的真正意义上的阴历。

我国目前使用的农历历法,早在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形成雏形。虽然详细内容已经难以考证,但基本可以确定在战国初期就已经出现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这6种历法,合称“古六历”。这些历法的基本原则相同,均是在与月相变化相关的朔望月的基础上,通过19年中设置7个闰月的方式调整年的长度。

阳历是按照太阳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为1年,叫做“回归年”。周期为365.2422日,这就是目前世界通用的“公历”。目前,我们通常使用的历法一般被称作“公历”,它发源于古罗马时期的历法。历法的基本单位与天体运行带来的更替直接相关。一日的长度,是地球自转一圈所带来的昼夜交替所经过的时间;
一月的长度,以月相阴晴圆缺的变化为基准;
一年的长度,则由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带来的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来标定。

陽历的长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我们生活中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平常大家都按阳历过,一到腊月就按阴历过。大家应该都有类似的感受,到了年尾,两种历法都能立马切换,毫无违和感。之所以执拗地坚持变更历法过日子,当然是为了准备过春节啦!

“正月里来是新年,大年初一头一天。”随着正月初一的到来,春节的大幕正式开启,人们走亲访友,互拜新年,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

欢度春节,民间又称之为“过年”。中华民族传统历法岁首为正月初一,现统称为“春节”。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这是一段欢度春节狂欢的日历。

先民过年时都会行傩除旧迎新消灾感恩。过年时,自己动手准备做一些有特色讲究的食物,这是年节非常重要的仪式。合家欢聚、吃年夜饭的目的,归根结底不单是为了吃。其制作、分享、收获的每一个步骤,都包含着心灵上的文化体验。这种“仪式感”,就是老百姓说的“年味”。传统“过年”活动,蕴涵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和特有的精神文化标记,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万年活态文明史。

诗圣杜甫一生抑郁不得志,家境贫寒,平时省吃俭用还挨饿,终于到春节了,也放纵一回,勒紧裤腰带,买了一点酒,喝得烂醉来忘记现实。何出此言?有诗为证。《杜位宅守岁》:“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是杜甫的七律《小至》的两句诗。杜工部的意思是说:真正意义上的春天是从冬至开始的。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这样写:“闻知今上大张灯火,与民同乐,庆赏元宵。自冬至后,便造起灯,至今才完。”我们先不说作者在叙事中来上这么一笔的用意是什么,施耐庵给了我们一个信息:春节乃至元宵节都是从冬至开始的。“夫冬至之节,阳气始萌。”你看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其中有这样的对话——程昱入告曹操:“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操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把一场赤壁之战放在冬至,可见罗贯中对冬至这个节日的重视程度。再看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描寫冬至:“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到交节的那几日,贾母、王夫人、凤姐儿日日差人去看秦氏,回来的人都说:‘这几日也没见添病,也不见甚好。王夫人向贾母说:‘这个症候,遇着这样大节不添病,就有好大的指望了。”说明冬至是个不同寻常节令,不光宇宙间万物在苏醒、发生、成长,就连病疽疾疠也一样不会放过其生命活跃起来的机会。

的确,冬至之后,昼渐长,夜渐短,“一天长一线,十天长一截”。然而,冬至过后,天气会一天比一天冷。从冬至节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数九天。“一九二九,关门袖手”“三九四九,冻破碓臼”,天气越来越冷了。

冬至还是一个传统的祭祀之日。据说,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就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则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明、清两代的冬至日,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谓“冬至郊天”。民间在这一期间同样有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故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春节是从冬至开始的。《诗经·七月》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一之日”是周历和豳历的正月。而周历和豳历的正月正是夏历的十一月,就是我们现在所过的冬至的月份。而今的冬至在十一月末或十二月初,春节则在正月初一,之间相隔时间近一个月,这并不是春节与冬至分道扬镳,而是我们选择了夏历,即农历。

春节是从冬至开始的,有它的历史渊源,也有它的文化根据。过了冬至节,男人们忙着办年货。女人碾米,磨面,扯布,买衣线,做新衣,做新鞋。

从冬至到腊八,从腊八到小年,从小年到大年,人们沿袭着祖先传下来的风俗,操持着,准备着,迎接着,春节的气氛也在幸福的忙碌中渐渐达到顶点。

年俗是文化,也是人情,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腊月应该分为三部曲,腊八、小年、除夕。腊八这一天拉开了年的序幕。

腊八粥由糯米、桂圆、红枣、花生、莲子、红糖煮成,一锅黏稠可口的粥,也饱含着乡愁。腊八粥是腊八节气的主食。腊八粥的背后,体现的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对天地的敬畏之心。腊月的“腊”繁体写为“臘”,在古代,“臘”与“腊”的意思不完全相同。“臘”《说文》:“冬至后三戌,臘祭百神。”“腊”是“昔”的籀文写法,为干肉。因此,古代称干肉为“腊”,从肉从昔。臘则是祭祀百神的祭品,祭祀百神时所用的祭品有“臘肉”。后来在篆书或隶书中或用“腊”作“臘”的简体字或俗体字。其实,严格来说,二字在古代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字,一个是表示祭祀百神的祭品,一个是表示干肉。因为臘祭活动都是在岁末的最后一个月,所以我们称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为“臘(腊)月”。你看,一个节俗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漫长时光背景下积淀而成的。

知道了“腊”与“臘”的不同之后,咱们再说一下“臘(腊)祭”。

古人特别注重祭祀,对于祭祀的条例以及对象分得比较详细。在古代岁末有两种祭祀,即“蜡”和“臘”。先说“蜡”,读là时为蝇蛆,是一种虫子;
另外还有一个读音为zhà,是祭祀的意思。李仁甫《说文》作“蜡,年终祭名”。《礼记》云:“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臘”与“蜡”同为岁末祭祀,那么二者的关系以及进入腊月之后的祭祀又是如何的呢?

为了报答一年来的恩佑,人们祭祀百神祖先。据汉蔡邕《月令章句》记载:“蜡祭: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腊。”一般认为“腊”与“蜡”最为通用。根据郑玄的解释:“腊谓以田猎所得禽祭。”又按《礼记·郊特牲》记载:“天子大蜡八。”蜡祭八神都是与稼穑年成有关的神;
腊祭则是以狩猎禽兽祭享祖先。这种祭祀节日甚至可以追溯到采集渔猎时期。而两种祭祀原来并非一事,正巧都是在年末举行,到了后来就混为一谈了。举国上下对于岁末之祭非常重视,在民间逐渐形成固有的形态并流传到现在。这就是腊祭中的腊日。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说法不一。其中一个说法是,它源于我国商周时期对百神的祭祀文化,“冬至后三戌日祭百神”。这是祭祀先祖百神的活动,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了祭祀,在前一天还要举行傩(一种驱邪)的活动,这是由我国本土祭祀文化演变而成的节日。其次,到了汉代,佛教传入中国。相传释迦牟尼佛于这一天成道,所以后人将这一天定为“佛成道日”,每年的这一天,各寺庙都要煮粥敬佛,用腊八粥布施接济贫穷的众生,同时也纪念佛成道日。

冬至说儒,腊八说佛,小年至大年,就应该说“道”了。佛、儒、道,三家文化,都能在腊月里得以体现。

腊八粥,用八种食材煮成(佛教认为用一百零八种食物煮成)。对于为什么用八种或一百零八种食材?一说,我国古代是农业社会,为了凸显农业的重要性,在腊祭中,主要祭祀的为百谷、农神等百神。因此,各种食物煮成的粥有百谷之意。另外,对于佛教而言,早期的僧众都是手持钵盂四方化缘而进食,吃的是百家饭,百家的饭粥混在一起,自然也就杂乱,而多种食物一起煮则表示百家之食。也是为了纪念佛成道日,或者说是早期僧团之意;
甚至还有说腊八节是为了纪念抗金英雄岳飞的。

过了腊八,接着就是小年。腊日定在腊月二十三,后来演化为我们民间流行的“小年”(也叫扫社),或称之为“祭灶”。在宋代称为交年节或小除,主要活动是祭灶。祭灶祭哪个?祭祝融。《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汉之后,灶王爷掌握了人们的祸福、寿夭,出现了“灶神晦日归天,白人罪”的说法。祭灶活动早在汉代已经流行,最早祭祀的对象是老妇。之后出现了灶神夫妇,再到后来直接变为男性,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灶神爷”。因此也有了“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相传“灶神爷”主要掌管一家人的休咎福祸,人们小心奉祀“灶神爷”,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神爷”都要到天帝那儿禀告这一家人这一年的善恶之举,然后定明年降吉祥或灾难。因此各家各户为了讨好这位“灶神爷”,都要为“灶神爷”送行,打些火烧给“灶神爷”做干粮,弄些麸皮草料给“灶神爷”秣灶马,在火口上涂些糖饧给“灶神爷”糊嘴巴,祈望“灶神爷”能以好言禀告上天,因此也就有了这样的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从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人间是没有神的,诸神都到天帝那里参加年会了。这一段时间,人间是无忌讳的,人们可以狂欢,就连结婚办喜事,也不用“择好儿”,想哪天办就哪天办。神回到人间的时间,是正月初一的五更天,是所谓的“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初一五更,起床先放一个开门炮,春节的大门从此就打开了。

快快乐乐过大年,欢欢喜喜迎新春。

洗了澡,理了发。糊了窗户,架起正火。贴上对联,扫了院子,就到大年三十了。除夕,是腊月的尾声,也是三百六十五个日子里推出的极富中国年味的乡愁。至此,腊月圆了。

汉代人在春节前,按风俗要举行一系列有关驱疫活动。据《论衡》《风俗通义》等书记载,汉代人防病驱疫意识非常强烈,把那些使人致病的隐匿性病因常当作病魔、害鬼——如相传颛顼的三个儿即“疟鬼”“魍魉”“小鬼”,他们都怕具有神力的方相氏,汉代声势浩大的腊月驱疫活动中,大傩舞风俗最为壮观,方相氏是这种舞中的重要角色。它反映了人们用自己的声威战胜疫疾的豪壮气慨。

秦汉时期,由于战争、疫病等原因,人口增长速度慢,所以对儿童和妇女及其生育比较重视,这也是受秦赵等地遗风的影响,当时的医生治病大抵也要注意这些。《礼记·曲礼》记载:“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反映当时重视风俗的情况。汉代尊老之风很浓,如“仲秋之月,案户比民,年七十者授之以玉仗,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后汉书·礼仪志》)在出土的汉代玉杖实物、汉画象砖、石刻中,常能发现尊老风俗。

赐鸠杖作为尊老的一种象征,有其含意,古人认为:“鸠肉,明目,多食益气,助阴阳,久病虚损人食之补气,食之令人不噎。”“古老仲春罗氏献鸠鸟以养国老,仲秋授年老者以鸠杖。云鸠性不噎,食之且复助气也。”(《本草纲目·禽部》卷19)这种敬老风俗到东汉时更盛。甘肃武威东汉一医家墓出土时,除了有医方著作《治百病方》,还有一鸠杖和厚葬的时尚品。

春节也叫过年。为什么叫“过年”呢?

将春节叫“年”,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史记》《神异经》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节爆竹、燃草具有辟除病魔的含意。全家饮椒柏酒,是为了预防百病,增进人体健康,并给节日增添欢乐气氛。有的喝桃汤,也是为了防病,后被“屠苏酒”所代替。

民间传说,“年”是一只凶猛的独角恶兽,每到寒冬腊月末就到附近的村庄寻找食物,甚至伤害村民。后来人们发现,它会被人们扔到火堆里的竹节爆裂时发出的声音吓跑,但是“年”并没有死,所以,每年的腊月三十,大家夜里都不睡觉,守着火烧的竹节,驱除这只怪兽。“除夕”由此而来。

在不同的时期,“年”的称谓有所不同,唐虞时称“载”,夏时称“岁”,殷时称“祀”,至周始称“年”。现在的“年”是从周朝才开始的。“年”字的甲骨文、金文作谷穗成熟下垂之象形,“年”字的象形字,是以背负成熟谷穗,即“年成”为主要表意。“载”是什么意思?是万物终而复始之意。“岁”,指的是岁星年行一次。《诗经·豳风·七月》第一章中“何以卒岁”,第五章中“曰为改岁”,将年称“岁”,过年为“改岁”。称年为“岁”者,正是夏历的表述。“祀”是指四时祭祀完结。

“过年”的时间该怎么定呢?人们习惯称农历过年的那一个月为“正月”,这是为什么呢?

“正”,其本意是测量正午的竿影。那时不会推算冬至,要每天观测正午竿影,于是就把正午竿影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这就是正月。后来延伸出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正,岁之首月”,表示农历新年第一个月的意思;
另一种说法认为“正”的本意蕴含着“正统”的意思。

当然,关于“正月”还有另外的说法。《淮南子·时则训》中这样记载:“孟春之月,招摇(即北斗星柄)指寅。”古代以北斗星斗柄初昏时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这是说,一年的第一个月开始的时候斗柄指在寅位上,此月即为建寅之月,即正月。

正月名谓的出现甚早。《诗经·小雅》有《正月》的诗篇:“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正”在这里是“以此为正”的准则、标志。如此,“正月”即為一年刚开始时,年内所确立的标志性月份的意思。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个节日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据说汉武帝有一次患病不愈,上郡有一巫师能治他的病,于是,巫师被诏入宫行巫术。巫师说:天子无须忧虑,病会好转,之后我们将相会于甘泉宫。汉武帝非常虔诚,心情一高兴,病情明显减轻,到了甘泉宫竟然真的痊愈。于是汉武帝举行大祭活动,灯火通宵达旦。从这之后,便形成了元宵节张灯结彩的习俗。

正月初一这一天过春节,是中华文化圈独有的文化现象,不过,需要说明一点,算卦先生计算我们的生辰八字时,都是以立春作为属相分割点的,而不是以正月初一作为起始。《后汉书·杨震传》记载:“春节未雨,百僚焦心,而缮修不止,诚致旱之征也。”这里的“春节”指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南北朝时,“春节”则泛指整个春季。古人感知到生命犹如春天有着勃勃生机,即以立春为四季之首,“岁”就是指从立春到立春或从冬至到冬至的时间周期。商周时代,生肖便以立春为标准,今天的老皇历、传统命理学、占卜学等均以“立春”作为新年新生肖的开始。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想必多数国人耳熟能详,也勾起不少童年回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天象、物候、时令和大自然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的天文学原理与中国传统历法有着密切关联:中国传统历法是阴阳合历气象知识体系;
阴历依据地球与月亮的位置关系,阳历依据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即“黄道”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是阳历的一部分。国际气象界将其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二十四节气是传统农历的补充,反映了时节和气候的变化规律,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基础及广泛的民众基础,被广泛应用于农事之中,在中医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古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地为母,天为父,人得地气而五脏六腑成形,得天气而神聪目明,在四季节气更替中平衡五行,天地合一,五行悉备,始得为人,然后方为万物主宰。若失地气,则气血失源,脏腑易病,体弱无力;
失天气则脑髓不充,神明失养,甚则失神。因此,学医需明二十四节气更替、阴阳变换之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为四时阳气之变化。深入理解节气的内涵,对于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灵活运用“因时制宜”原则、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圣人察天则地,建立中医体系。二十四节气变化与人体病理变化关系极为密切,比如天寒曰阴,则人之气血运行不畅,易生痛证,需以温通为法。因此,善补阳者,当于阳中“老阳”之时以补之。“老阳”是什么时候呢?一日在于卯至午时,一月在于初七八至满月,一年在于春分至夏至。此时阳气渐旺,阴邪渐退,是治疗万病虚寒的最佳时机。善治者按其时而温补阳气,或灸或药,都将有事半功倍之效。《标幽赋》有谓:“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即是此理的活学活用。

按天文星象,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开始;
但按气候来说,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方是人体感觉的四季开始。如立春这一天,黄河流域仍处在隆冬时节,这里从秋分开始天气渐凉。但中医之理,上合天地,下应之于人。中医治病及养生保健亦皆从天地之道而来。故善学医者当按天文星象来区分四时,以天文星象作为中医的理论依据。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实践中发现,节气变化,直接影响人体生命节律的调节。倘若自然变化违反常度,必将影响人体正常的气血运转,造成功能节律紊乱、正气下降、阴阳失调,极易感邪致病。所以,中医学常将节气与人體生理、疾病的诊断和转归以及养生等方面密切联系起来。比如,“立春天渐暖,要防倒春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正月节,立,建始也。”立春意味着从这一天起,春季开始了。“春,蠢也,动而生也。”意味着闭藏的冬天结束了,从此开始阳动而充满生机的春天。农谚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是提醒人们寒冬快结束了,应该早起干活了,但要防倒春寒,这是立春养生总则。而立冬的养生总则是:“立冬天渐冷,要防寒伤肾。”清明的养生总原则是:“清明花吐蕊,外出防过敏。”立秋的养生总则是:“立秋天渐凉,要防燥伤肺。”立夏的养生总则是:“立夏天渐热,要防心过累。”惊蛰的养生总原则是:“惊蛰万物醒,要防神经疼。”芒种的养生总则是:“芒种梅雨天,留神湿病生。”白露的养生总则是:“白露天渐凉,气管当保养。”寒露的养生总则是:“寒露天转寒,要防悲秋感。”大雪的养生总则是:“大雪白茫茫,养肾第一桩。”

日月运行,天地变化,气机流动,阴阳变化。人生天地之间,与天地气机相应,天地变化影响着人的生老病死。因此,《内经》强调要顺应四时以养生,如此才能健康、长寿。反之,亦必然受天地影响而生病。善养生者,当察天则地,与四时同步以养其正气。故需关注天地气机变化。一年之中有些特殊日子对养生康复意义重大。就二十四节气而言,冬至为阴极而生阳;
夏至为阳极而生阴,二至(冬至、夏至)为阴阳郁极而动之日,最是紧要。春分、秋分平分阴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时更替之始。较之其他节气,二至二分四立,乃天地变化之大关节,故需养之以使人气顺利过节,则身体康健,疾病不作。若不顾四时变化之节气而妄耗精神肾气,致使正气不足,则于节时或生疾患。慢性病人尤需于节日养生,静心安神以度之。重病危病正气本已不足,遇节每有不测,盖因正虚不耐折腾,猝然而失去生机。另外,当重视六气(风木、寒水、湿土、燥金、君火、相火)转化的时机。六气分主于二十四节气,各经历4个月,显示一年季节的不同变化规律,六气互相转变之时最需重视养生。明了此理,善养生者可以应时而养生,长保健康。再者,大病重病之人,于节气交替之时往往易出现不适,或病情反复,或症状加重,或更加虚弱。故医者当观察天地自然运动规律,结合人体阴阳气血盛衰变化,综合考虑治疗思路;
患者需注意养生,于节气之交静养正气,减少消耗,以平稳度过;
正常无病之人亦不可妄事消耗,于节气之时将养原气,有益无损。

简而言之,善医者,当察天文而临证,是为良医。

节气体现的是自然的气象周期,而月亮盈缺变化则象征着人的生命节律,两者的交错表现出传统文化中天人关系意识的知识根据。二十四节气代表了一种抽象的季节体验,人们能够感受但却难以名状。它能够提醒人类尊重自然和亲近自然。它唤起我们的回忆,并且时刻提醒我们大自然是按照自身的节奏在循环变化。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如果在远离中原的岭南地区,完全按照二十四节气所言指导农事,可能会出现“冬行夏令”的尴尬。

著名学者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余世存说二十四节气》中以现代角度对二十四节气进行了重新解读。在他看来,节气是自然时空的代表,它与“人格”和“文明”之间发生作用,是它在当下最深刻的意义。

为什么说春节是中华文化圈独有的文化现象?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们拥有的独特历法。这一点,我们得感谢夏历。经近现代学者的多方研究证明,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可能是夏历的残余部分,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它就是真的夏历。

农历为什么也叫夏历?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叫“夏季”?这都和夏文化有关。按照学者李绍连的说法,《夏小正》不同于后世历法,它采用的是每个月记述物候对照时令的办法,如雁北乡、鱼负冰等表示节令变化,而不是直书其某月某日属何节气。但是, 物候对照时令亦能反映节令变化,对指导农业生产生活有一定意义。《夏小正》所代表的历法, 应该就是迄今已知的中国最早的历法。从这个意义上说, “农历”又叫“夏历”,表示中国历法从夏代开始,或中国农历继承夏代历法[2]。炎热的夏天叫“夏季”,这是后来延伸出来的说法。

夏代在承袭前人积累的知识的基础上,天文历法有了新的发展与提高。如《左传》所引《夏书》中的“辰不集于房”,就是记录当时发生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描写了当时还没有认识日食的自然规律的人们鸣鼓奔走的景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又如《竹书纪年》中记载夏桀时期“夜中星陨如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流星雨的记录。当然,过去也有学者提出另一种说法,认为夏历是东周初期晋人之作,晋为夏墟,故称“夏历”,这种说法缺乏证据,故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事实上,从4000年前的夏朝开始,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人民就开始使用这种历法了,后来经过不断修改,最终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夏历”。

“夏历”之所以叫农历,源自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黄河中下游的古代居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一年之中气候的变化和太阳位置的变化等特点,将一年分成二十四个时间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节气了。节气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因此称之为农历。

什么叫节气呢?许多人一直有个误解,认为她是阴历的内容。而事实上,节气是按阳历来的,更准确地说是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定的。每个节气是15天多几个小时,二十四个节气加起来正好是一个阳历年的周期,这也就是学术上说的回归年。这是因为农作物的生长跟太阳位置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密切相关,每个节气对应地球围绕太阳运转15度;
所以,每个节气的日期和阳历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比如立春总在每年阳历2月4日左右,清明也总在每年阳历4月5日前后。

什么叫气候呢?气候(climate)一词源自希腊语中的klima,意思是倾斜,指的是地平线上太阳光线的角度。古希腊人已经知道如果太阳倾角较小,则气候较冷,因此接近赤道的地方较热,而高纬度地区较冷。中国古人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每岁二十四节气。气候的实质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物候與气象的有机组合。

将我们的历法称为阴历或者农历都不大准确,那么怎么称呼才最准确呢?用夏历这个称呼才更准确。夏历的夏,指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学术界有一种说法,说禹的父亲鲧被杀的原因,过去一直认为是他采用了堙(古同“湮”,埋没、堵塞之意)的治水方法而导致治水失败,其实并非如此,鲧被杀的真相是鲧在与尧、舜的斗争中失败了。大禹最大的功绩是治平水土、创立夏王朝,从而有了夏历。

虽然夏历是否真为夏代的历法,尚有争议,但是有一点是共识:即“夏”具有正统、中华等多种文化意义,而夏历意味着是中华正统历法。

夏代的历法,是中国最早的历法。当时已能依据北斗星旋转斗柄所指的方位来确定月份,夏历就是以斗柄指在正东偏北所谓“建寅”之月为岁首。夏朝的天文历法涵盖了夏朝地域天文、气象的文化底蕴,它凝聚着炎黄先祖的智慧结晶。

夏人凭借天文观察日月交替、万物生长变化、大地冷暖温差、昼夜轮换,尤其结合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庄稼的播种、生长发育和成熟的规律,经过很长一段时间记录,按照12个月亮(每个月月亮从亏到满计算)为一个循环周期,也就是一年。按冷热分为四季,一个月为两个节气,每个节气十五天,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所以,称之为夏历,又因以月亮计算时间,故而也叫阴历。

周兵在《光明日报》撰文《二十四节气:科学与中国文化智慧相融》说:《夏小正》一书是我国最早记录节气以及物候变化的里程碑式的文字,所记载的内容和观察的范围是后来二十四节气形成的基础。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
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节气的日期在阳历中是相对固定的,如立春总是在阳历的2月3日至5日之间。但在农历中,节气的日期却不大好确定,再以立春为例,它最早可在上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十五,最晚可在正月十五。

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一书里就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并详细地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
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以及其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

黄河流域最适宜人类生存繁衍,农耕时代的几千年里,黄河流域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活和生产活动。二十四节气的影响范围由黄河流域扩展到整个华夏大地,又远播海外各大洲。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二十四节气的适用性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发现桃花往往在惊蛰节气到来之前就红了;
清明节后时常出现气温飙升,一日入夏;
夏日里雨日少了,暴雨强降水多了;
冬天里冷空气频数小了,寒潮强度变弱了[3]。

附:二十四节气歌

(节选)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二暑连。

秋处白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七言节气诗

(节选)

一月小寒接大寒,

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

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

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

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

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

大雪冬至迎新年。

根据二十四节气歌和七言节气诗,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夏人”关于一年十二个月的气象、物象等等。

保存在《大戴礼记》中的《夏小正》,就是已知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它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并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形象地反映出上古河洛先民对时令气候的认识:

正月,惊蛰的昆虫开始出土。大雁飞向北方,野鸡振翼鸣叫,鱼从结冰的水底上浮,田鼠出洞了,园中的韭菜长出来。柳树长出新芽,梅、杏、山桃开花。一年之中有春节、夏节(端午节)、秋节(中秋节)、冬节(冬至),一年这四个季节都有节,为什么偏偏把“春节”过得如此隆重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了“春节”,春耕就开始了。过春节的日子大致主要与农事季节有关。

春播、秋收,是两大节令。植物生长,一岁一枯荣。先民生产生活大致随大自然春秋季节风候节律而动。春播,是一年中农桑稼穑的大事。至今,安徽池州乡间村社还遗存着每年例行“春祭”和“秋祭”的傩活动。“春祭”即于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至十五择日进行,“秋祭”即于农历八月十五进行,平时不进行。为何在正月初七开始?传说女娲创造苍生,按照顺序先后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并于第七天造出人来,故初七为人的生日。

二月,开始种黍。羊生小羊羔了。燕子来到家中做巢。黄鹂也开始鸣叫。

三月,三月,大地春回,小草拱破地皮,桑树发芽,杨树抽枝。桐树开花。斑鸠鸣叫。燕子从南方回来了。农人开始养蚕,祈祷麦子丰收。《诗经·豳风·七月》中将三月称为蚕月。

四月,蛤蟆开始鸣叫。园中的杏树开始结果了。春困秋乏夏打盹。春夏之交,清明前后,人的精神系统容易出问题,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在此期间容易多发或加重。据统计,在北半球的许多地区,每年四五月份的自杀率最高。自杀的原因,多与精神抑郁和情志失常有关,所以,在这期间,从养生的角度来说,人应该养心阳而内修礼德,外持礼仪,修心炼己,心静意平至关重要。心为火藏,烛照万物,脾胃的腐熟运化,一身阳炁(气)在这个季节温煦蒸腾。这时候,要注意全身的水液代谢、汗液代谢调节的功能是否正常。水液代谢、汗液代谢调节的功能正常,说明人的心阳功能好。

五月,浮游的小昆虫大量滋生,蝉也开始鸣叫,梅子、染色草蓼蓝开始移栽。煮梅子的时候快到了,有的瓜开始熟,可以吃了。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还有一说,端午的端是“端正”,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所以,端为始。午是正中,“一纵一横为午”,纵横交错才正中,交错为阴阳争,所以,午时三刻推出午门斩首,是为整肃,端正。由此,阴阳交错立正,才是端午节的原意。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掛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端阳节的形成,有诸多渊源,到秦汉时则将纪念介子推、屈原、伍子胥、曹娥、陈监与恶月恶日祝禳、辟瘟防疫等融为一体,逐渐表现了与医药卫生的密切关系。《大戴礼记》记载:“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夏小正》记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端阳节时人们“以朱索五色为门户饰,以除恶气。”《风俗通义》记载:“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令人不病瘟。”又载端阳节前用菰芦叶裹黏米,以淳浓汁煮熟,节日食用,有一定的食疗作用。端阳节有关的医药卫生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日益丰富,科学成分也更充实。

六月,“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果实到六月都熟了。风吹麦浪翻滚。“六月麦黄,绣女下床”这句农谚直击农历,直击丰收。三夏,一切都向它让路。夏收、夏种、夏插,一条连锁反应的快节奏,这是乡村开始忙碌的季节。此时民间新麦方出,人们以面食敬神。夏至吃面食这一食俗,流传至今。小麦味甘、性凉,入心、脾、肾经。《本草拾遗》记载:“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气力。”《医林纂要》说面食“除烦,止血,利小便,润肺燥”。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湿气和暑气。

此月有立夏节气。立夏是春之六气与夏之六气的结合点,也是清明风的起始点。

在立夏前三天,太史会向天子禀告:“某日立夏,大德在于火。”也就是火德要正式旺盛起来了。天子于是进行斋戒,准备迎夏。

《吕氏春秋·孟夏纪》记载 :“天子居明堂左个……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斋。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乃行赏,封侯、庆赐,无不欣说。”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夏至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许多习俗都与中医药文化紧密相关。古时夏至日,人们通过祭神以祈求灾消年丰。《周礼·春官》记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疫疠、荒年与饥饿死亡。

《礼记·月令》中也有对于迎夏的相同记载。这种迎夏的仪式很庄严隆重,连服饰配饰器具的颜色都要顺应夏天之火象。其实这些配饰和形式的选择并不只是徒有其表,而是形名学当中重要的一环。《帝京景物略》中记载:“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在立夏这一天,将去年冬天储藏在地窖里的冰块取出来,由皇帝赏赐给文武百官,等于说是赐予了群臣一个水火相济的机会。火来了,冰水迎,形成一种动态的水火平衡。这就是我们古人的智慧。

天人合一,人天相应。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的活动情况,相互关联,相互感通。心通于夏炁(气),这个时节,自然界的火德能量逐渐上升,热力越来越强,心阳丙火在夏季容易旺盛,功能最强。要注意克制自己可能生成的丁火能量之炁(气),特别不能让邪火上升,以保持生命内部的平衡。情志宜开怀宽舒,注重礼德礼仪,待人接物平心静气,调适心情意识,制约体内五阴五毒等浊气和邪气的产生。丙火能量不足易生病,丁火能量过盛则易长疔。修养心阳而丙火光明内照,清阴火而肉肤疔类不生。这不仅是中医所说的养生,也可以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说到养生,有些人觉得不以为然。这也可以理解,他们大约在社交媒体上看了太多商业化的江湖养生,感觉被忽悠了。其实,古代也有一些不太切实可行的养生“学问”。唯其如此,明代医家李梃推崇朱丹溪、李东垣的养生理论,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力排所谓飞升成仙之说,同时也反对形式主义的养生之法。他在《医学入门·保养说》中指出:“若识透天年百岁之有分限节度,则事事循理自然,不贪不躁不妄,斯可以却未病而尽天年矣。”意思是说,养生并不是追求不死。如果透彻地认识到天年百岁的自然规律,就会事事按着自然规律去做,不贪婪、不急躁、不妄动,“明明德”,这就可以却未病而尽天年了。

关于养生的正见,《大学》提出三个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回答了我们朝哪个方向走的疑惑。

德的本字“悳”( 直),正直为有德之人,诚也有“直”之意,两个字可以互训,也是一个词语的不同表达。直心是道场,跟“诚”的意思是一致的。“诚者,天之道”,《中庸》的这句,非常贴合。

按《大学》的说法,“明明德”的方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致知,这是传统学问的基本功训练。有了这个基本功也就有了术,而且天下无物不可以格。格物致知,抛开我们的成见,回到天地万物本身,也是传统学问的思维方式。没有这种方式,我们无法思考,这种思考方式在《易经》中。格物致知,合乎天地自然之后是诚意正心,这是学问的方向——走向内心的学问。走向内心的第一步,就是“诚”。《中庸》的心法,也就是“诚”。离开这个,谈什么都是假的,根本做不到心口如一,言行如一。人的思考和行为不一的状况就是分裂。在《清静经》中,“诚”就是指不断清静的过程;
在《心经》中,“诚”就是指不断空的过程。无论是什么过程,什么方式,终归一点,那是“明”的过程。

在《大学》里,诚意正心之后就是修身,一方面是身心不二,心意改变了,身体随着改变。这在中医中是能求证印证的事,就是说,看病到了比较高的阶段,那就是“上工调神”。

在修身方面,我们比较容易忽略的,就是在身体上端正自己(这是古代小学的内容,在小学阶段,行走住卧等生活习惯都已经养成了)。比如古代的射,就讲正身的基本功,身正了才射得好。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在《大学》里,大人之学,更强调德润身,更强调诚正修身,这是大学之所以为“大”的原因,概括为四个字,那就是:得一为大。

明明德和亲民到一定程度,会止于至善。这是最高的成就。至善的善,不是善恶两分的善,那是超越了善恶的善。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明明德”这个阶段,看他人是致用,反求诸己,自知自明才是格物的出发点。

看到这里,你大概能明白,为什么前面我们说,在立夏这一天,古人要将去年冬天储藏在地窖里的冰块取出来,由皇帝赏赐给文武百官,等于说是赐予了群臣一个水火相济的机会。火来了,冰水迎,形成一种动态的水火平衡。皇帝的意思,是让文武百官“明明德”到“亲民”,再到“止于至善”,完成这么一个修身的过程,这样才达到内心的水火平衡。

立夏过后,气温逐步升高,夏炁(气)与心炁(气)相通,最容易出汗。汗为心液能量的外透,含有先天能量,就不可以过度耗散丢失,所以要注意适量饮水,及时补充体液,并且防止过度地大量排汗,带走身内精华。

立夏时节,各种运动不宜过于剧烈,最适于采用节奏和强度舒缓平和型的运动,如太极类运动等。

立夏时节,五运六炁(气)的能量正逢完成夬卦进入乾卦。自然界的变化是阳炁(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则是肝木炁(气)渐弱、心火炁(气)渐强,此时的饮食原则,要增酸减苦,补肾水以助肝木,调养脾胃土炁(气)。

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宇宙有天地,人体也有天地。心在五行属火,位居于上而属于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居于下而属于阴。心火下降于肾,肾水上济于心,心肾之间的功能才能协调,而称为“心肾相交”。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周易》《河图洛书》等形成的哲学观、宇宙观、整体观、变异观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哲学基础;
《黄帝内经》把中华文化应用于认识健康与疾病,是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標志;
《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把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其诊治疾病体现了整体思维、辨证思维与中和思维。中医的哲学思维以天人合一、形神统一为核心,强调人体内部、人与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以阴阳平衡为理论基础的人体动态平衡观认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竭”,疾病的发生是阴阳“两者不和”所致,强调“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而达到“阴平阳秘”的人体平衡状态。

七月,芦苇开花。池水中长出浮萍,扫帚草长成了。寒蝉兴高采烈地鸣叫。

“七”这个数字有着神秘色彩。《周易·复卦》云: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即认为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是七日为一个周期。根据《黄帝内经》记载,女子以七岁为生长周期。《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中,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圣经》中说:上帝要求诺亚在方舟上带上七公七母洁净的畜类和飞鸟作为种子。在我国,农历七月七日晚,是传统民俗节日“七夕”。传说,这一天晚上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诗经》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曹丕的《燕歌行》中有云:“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白居易《长恨歌》中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宋代词人秦观的《鹊桥仙》则记载:“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數。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八月,瓜成熟了,开始釆摘。农历八月,有着沉甸甸的秋色。关于八月,任何一组修饰词语里都能嗅到一股浓浓的稻香。八月十五吃新米。栗开始裂皮而自动脱落。鹿交配成功而生养小鹿。

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根据中国的历法,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因而也称“中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企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风俗通义》记载:“八月一日是六神日,以露水调朱砂蘸小指,宜点灸去百病。”中秋节包含具有浪漫色彩的医药民俗。《淮南子·览冥训》记载:帝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药,而帝羿之妻嫦娥窃食后成仙奔月宫,变成了蟾蜍。汉代人认为月中玉兔、蟾蜍、桂树,皆与医药文化有联系,《乐府诗集·相和歌辞·董逃行》中有“采取神药若木端,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之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习俗。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九月,大雁迁往南方,燕子升空飞去。鼠等动物入穴。菊花盛开。开始种麦。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据《西京杂记》所载:汉初,宫中有“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的习俗,据说是为了长寿。重阳所用的菊花、茱萸和酒,都有严格的制作要求。《风土记》记载:俗尚九月九日谓之上九,茱萸到此日成熟,气烈色赤,争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初寒,又说:九月九日采菊花……久服令人不老。《西京杂记》记载: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如熟就饮焉,谓之菊花酒。

九月九日登高的习俗也盛于汉代,《西京杂记》记载:“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后人又为这一风俗染上神话色彩。《续齐谐记》记载:东汉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的桓景,随费长房学道术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这天,你家中有大灾,可速回家,让全家人各做一个装茱萸的绛袋系在手臂上,登高饮菊花酒,可消灾难。恒景依其嘱,全家人得以免于疫病。这段记载曲折地反映了人们冀望避瘟疫、求健康的殷切心愿。

十月,游猎开始了。

十一月,冬天到了,万物不通,麋鹿角坠落了。准备好精良的弓箭,国王将要进行狩猎活动。

十二月,昆虫蛰伏,虞人设网,破冰捞鱼的月份开始了。

一年十二个月的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等,大致就是这样。

夏亡后,《夏小正》和夏历也随着历史的变迁渐渐消失在历史上,真正让夏历和《夏小正》重现于世的,还是孔子在无意中发现的。孔子说“行夏之时”,《大戴礼记》 保存的《夏小正》等,就是流传下来的“夏时”。《夏小正》最初为“十月太阳历”,在后来的历法变更中逐渐演变为今天的十二个月版本。

孔子研究发现,经过商朝和周朝的修改,历法离我们正常的生活规律越来越远,只有夏历才最符合我们的生活作息规律,于是他在春秋时期,呼吁大家恢复夏历。

第二个故事:杞人是谁?为什么会忧天?

我喜欢成语,为此还专门写了一本关于成语故事的书。比如,寓言《中山狼传》说的是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红楼梦》中的孙绍祖野蛮毒辣,他家极力巴结贾府,得到过不少好处,后来家资富饶,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便得意猖狂,胡作非为。《红楼梦》判词中的“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讲的便是这段故事。“子”“系”合体即是“孙”字。

大家耳熟能详的“请君入瓮”:武则天掌权时,有人告酷吏周兴想谋反,武则天便命令另一酷吏来俊臣审这个案子。来俊臣假惺惺地请教周兴:“如果有人犯了罪,又不承认,该怎么办呢?”周兴未识来俊臣的拖刀记,道:“这有何难!取一个瓮来,用炭火烧旺,然后让囚犯进到瓮里去,什么罪他敢不认?”来俊臣“照方抓药”,吩咐左右搬出瓮,点上火,然后对周兴说:“现在请老兄进去吧!”周兴当即磕头伏罪。这个故事,既告诉人怎样以牙还牙,同时也告诫人,不要作茧自毙。

所谓成语,指的是相沿习用的固定词组和短语,特点是约定俗成,其意思往往不局限于字面。说起来,很多成语的形成背后都有一段历史故事。有的成语我们口语中经常使用,但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曲解它的意思,忘记了它的本意。比如说,三教九流,现在一说这个成语,想到的就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物,或者各种行业。其实,“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指的是:儒教、佛教和道教。“九流”指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后来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望洋兴叹”和“守株待兔”这两个成语背后也大有深意。《庄子》中用河伯“望洋兴叹”的故事,讽刺见识少而又自高自大的人。《韩非子》中引用“守株待兔”的故事,讽刺政治上的保守派。

看电视、报纸,越来越多的媒介以谐音来做标题,广告商更是喜欢,如此一来,泛滥的谐音成语标题或者广告,混淆了很多中小学生的视听,诸如什么“咳不容缓”“首屈一纸”“酒负盛名”“一网情深”“默默无蚊”“百闻不如一键”“一戴添娇”等等。更不用说,那些低价值、短期快感的抖音、快手、热搜话题、英雄联盟、王者荣耀等网络游戏、肥皂剧、偶像剧、古装剧、综艺节目、真人秀等等大眾娱乐节目,这些被称之为“奶嘴”的感官刺激节目,他们在使用成语的时候,更是不规范。这些大众娱乐节目,无非是两种:一种是发泄性娱乐,比如网络游戏,比如网络口水战,比如“英雄联盟”中各种骂人的词汇成了玩家的时髦话语,甚至将一个服务器的名字“祖安”拿来调侃;
另一种是满足性游戏,比如真人秀节目,比如肥皂剧和偶像剧。这些节目在一个个运营团队群策群力下,动用心理学和系统精密的算法,以确保他们的产品更有粘性。他们通过推送令人陶醉的消遣娱乐以及充满感官刺激的产品,抢占人们的注意力,充斥在人们的生活空间里,结果占用了人们大量时间,毁掉人们的自律(只要毁掉你的自律,你就会把自己的金钱乃至生命献给这些网络游戏),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丧失思考的能力,从而越来越被边缘化。时间都去哪儿了?还用问么?被这些娱乐节目占用了。

当成语在哭泣的时候,任何对传统文化、对我们的母语有敬畏之心的人,都不该再做推波助澜的事了。为了对我们的子孙后代负责,我们也不要糟蹋成语了。

现在大家都在谈中华传统文化,什么叫传统文化?学者李绍连认为:传统文化必须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够一代接一代不断相传延续的社会历史文化。不是代代相传承的文化,仅暂时存在或短期出现的文化门类不是传统文化。当然, 人类社会文化都是因时因地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文化也不可能一成不变。但是,既然是传统文化,它至少在文化思想、文化特征方面有所延续,也就是说,一种传统文化,如祭祀礼仪、水墨画、地方戏曲等无论其怎样变化,其原主旨思想和基本技法特色是不变的。如果一种文化,如现代流行的通俗歌曲和传统民歌,思想情感不同,曲调节律不同,两者各不相干,故现代通俗歌曲就不是传统文化。如果今人以古代民歌曲调唱爱情歌,则有传统文化色彩。我们还应注意的是,对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而言,其原始文化,虽是该国、该民族文化之源,但原始文化不会也不必在文明社会阶段代代相传。因为它太原始、太粗陋、技术性太低级,完全不适应文明社会人的需要;
同时,原始社会因无文字也无法记载流传。所以,传统文化必须是进入有文字可记录文献的文明社会阶段以后, 才会出现一些能够代代相传承的、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能够代代相传的文化, 一般都是指该国该民族的有代表性思想信仰、民族特色的文艺(包括雕塑、绘画、戏曲、音乐、舞蹈),有特色的民俗(包括特色住宅、岁时节日、服饰和饮食)等方面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当然也包含上述几方面内容,甚至更丰富。但是,中国是个统一的民族大家庭,各民族有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况且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传统文化在内涵和形式方面亦会因时因地而有某些变化, 特别是在艺术形式和生活习俗方面变化更大。但是,笔者认为在河洛地区于三代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贯穿传统文化发展史中的几种文化,其实质是不变的,那就是:崇拜黄帝和祖先,以农为本和遵循农历历法,讲究中庸之道和礼仪,信仰八卦和《易经》等。

黄帝作为中华远古祖先的代表人物,自中国第一王朝——夏开始便把“人文始祖”黄帝作为首祀对象。《国语· 鲁语》曰:“夏后氏帝黄帝而祖颛顼。”自三代开始, 祭拜黄帝已是历代必做的功课。历史传说“三皇五帝”中, 黄帝是被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推举为五帝之首, 世称“人文始祖”。

大约自汉代开始,便有人自诩为“黄帝子孙”或“炎黄子孙”。这种称谓,并不是从血统上认同,更多是从文化上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占卜算卦,是中华一种传统文化,但是人们往往对它缺乏全面而正确的认识, 而把占卜算卦归结为“算命”,有失偏颇。其实占卜算卦是人们预测未来的一种手段和方法而已。预测未来是一门综合科学。虽然民间流行的阴阳先生胡乱占卦以吉凶祸福的谎言骗人,有唯心的消极的东西, 但《易经》不是迷信之书,而是由多种学科知识汇合而成的。现代有不少人沉迷于预测未来世界的发展, 并将《易经》奉为“未来学”的必读经典。

所谓生肖,是中国特色的传统计时文化。古人将木星作为纪年的岁星,岁星在天穹上每年移动一度,十二年行满一周天,人们将岁星的一年一度称为一次,一周天就是十二次,十二次与特定的十二兽搭配,于是每年就有了相应的生肖动物。后来用“天干地支”纪年后,十二兽变成了相应的十二生肖。

中国古代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其核心是思考人生,研究人道乃至长生久视之道是各种思潮和学派的共同特点。中医药文化与中国古代哲学紧密围绕“人与社会”而全方位沟通,二者水乳交融,相互促进。5000年以来的中医学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大体上以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为分水岭,之前可称为原始中医,之后则是传统中医。

自伏羲画卦开始,以黄帝为中心,最终由文王演绎八卦的《易经》哲学作为总结,逐渐形成了由早期以研究宇宙物理科学为主,演变为与人文学术相结合的“天人宇宙观”哲学体系,并成为后世道家思想(包括中医学)的主要学术渊源。中医经典相传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流行的主要医学著作有《黄帝内经》 《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完善了中医的辨证理论,被后世尊称为医圣。《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部中医经典,无一不是建立在“天人宇宙观”医学理论体系之上、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本理念的中国传统文化。

很多年前,被西医判了死刑的胡适将信将疑喝了中药,没想到几个月后症状消失,他的病竟全好了。他说:“现在已有人想把黄芪化验出来,看看成分究竟是什么,何以有这样大的功效。”最近这几年,朱砂和雄黄等中药“毒”名在外。每次都是出口转内销,外媒报道朱砂汞超标、雄黄砷超标,然后国内媒体跟风炒作中药有“毒”。在西方人眼里,他们发现某种有毒成分,必然认定是毒药。中医认为只是一味药,毒性只是一种偏性,是用药之偏性来纠正人之偏性。由此可见,中药成分论与中医理论大相径庭[4]。

正本清源,让成语回归原来的意义,已经是一件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比如,“邯郸学步”,通常认为它带有嘲讽的意味。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是这样的:“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的寓意是: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它告诫人们不能盲目崇拜他人。

语文老师给出的“标准答案”对吗?“邯郸学步”这个成语的本意真的是嘲讽吗?不是,至少不全是,其实,它讲的是古代的一种礼。《揭阳日报》2017年6月13日有篇文章:《“邯郸学步”学的是什么步?》。文中说:现在对“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解释是:有一个燕国人,到了赵国都城邯郸,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学了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家。

看着可笑其实并不可笑,实际上,这个人并不是因为邯郸人走路好看才去学的,“邯郸学步”另有原因。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是庄子驳斥辩论家公孙龙的话,原文为:“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从“且子独不闻”可以看出,“邯郸学步”这件事当时应该是人人皆知的。“寿陵”,别的书上不见记载,可能是一个不大的城邑;
未成年人称为“余子”。邯郸学步应该是实有其事,并非庄子瞎说。如果仅是戏说,辩论家公孙龙是不能服的。

这个寿陵青年,为什么非得要到邯郸去学走路呢?了解了古代的礼法,就明白这个问题了。

《礼记》成书于周代,跟庄子的时代相距不远,是一部专门规范礼法的书,人们饮食起居等生活细节都得按着书中所说的去做。其中的《曲礼》篇是讲举止的,有许多是关于走路的规矩,如“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为人子者……行不中道。”“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遭先生于道,趋而进,正立拱手。”“从长者而上丘陵,则必乡(向)长者所视。登城不指,城上不呼。”“将上堂,声必扬。”“户外有二屦,方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将入户,必视下。”“帷薄之外不趋,堂上不趋,执玉不趋。”“趋”就是快步走,许多场合是不可以趋的,而有的场合又不可不趋。“上于东阶则先右足,上于西阶则先左足。”连上哪个台阶,先迈哪只脚都是有规矩的。

这样多的关于走路的礼法,不经过学习是掌握不了的。那个寿陵青年,应该是个预备贵族,所以他必须得先从走路学起。其实,不仅仅是寿陵青年,当时所有的贵族青年都得先学走路。而邯郸是赵国的国都,是个最讲礼仪的地方,所以小城邑的寿陵青年才到邯郸学走路[5]。

学习走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鸣玉佩。玉是古人品质、身份的标志。玉佩在身上,不仅是看的,还有听的意义。《诗经·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将将”就是人走动时玉发出的声音。《礼记·玉藻》:“既服,习容,观玉声乃出。”穿好衣服后,还要复查一下自己的容貌,听听佩玉发出的声音,然后才能出门。《礼记·玉藻》又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宫羽,趋以《采齐》,行以《肆夏》,周还中规,折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故君子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则鸣佩玉,是以非辟之心,无自入也。”通过走路的步伐加上“揖”“扬”等手的动作,使玉发出的声音能够配合《采齐》《肆夏》的节奏,玉发出的声音应该是极好听的。柳宗元《小石潭记》中说:“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就是以玉声喻水流声音之美。

正是因为走路这样难学,那个寿陵青年才没有学好。他走起路来,身上的玉声一定不好听。玉声音难听,是很丢面子的事,为了面子,寿陵青年只好匍匐着回家了。

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所言:“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正是对周代礼乐制度之盛状的有力概括。

上面的话算是一个铺垫。铺垫了这么多,下面开始进入“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故事的正题——杞人是谁?为什么会忧天?

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关乎夏的起源。

杞人无事忧天倾。杞人是谁?为什么会忧天?

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一个成语叫“杞人忧天”,一直是当作笑话讲的。在大多数国人心目中,“杞人忧天”是一个贬义词,比喻不必要或无根据的忧虑。从我们见到这个词那天起,我们就开始嘲笑胡思乱想的杞人。天下居然有这样可笑、愚蠢的人,天塌下来离我们太远,这哪里是杞人应操的闲心!这种不必要的荒诞的忧虑,着實让我们嘲笑了几千年。

我们现在还原一下“现场”,看一下原文。《列子·天瑞》中记载:“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奈地坏何?晓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用今天的话讲,大意是说:杞国有个人担忧天塌下来,并为此废寝忘食寻求答案,多人从天体的构成对他进行了开导,各种说法不一。列子听到后,笑着说:“说天地会毁坏的意见是荒谬的,说天地不会毁坏的意见也是荒谬的。毁坏与不毁坏,是我们不可能知道的事情,即使这样,毁坏是一种可能,不毁坏也是一种可能,所以出生不知道死亡,死亡不知道出生;
来不知道去,去不知道来。毁坏与不毁坏,我为什么要放在心上呢?”杞人终释疑惑。

有道是:杞人忧天将倾圮,列子笑谈长庐子。天毁地崩勿多虑,此事有无莫相理。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也是著名成语“杞人忧天”的来历。

几千年来,许多人认为,杞人忧天是没有必要的。真的没有必要吗?列老夫子(列御寇)在《杞人忧天》一文里究竟想表达自己的什么思想呢?这里有列子与杞人(长卢子)关于“杞人忧天”这个问题的讨论。杞人是夏的直系后代,对于天文学有特殊的研究。夏代的天文学有很高成就,直接的成果就是夏历。我们至今将农历称之为夏历。杞人实际上是一个仰望星空的先知。仰望星空,观星而知天变。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杞人闲得无聊、仰天发呆呢。

杞人认为:天地虽然长久,但既是物体,总有崩坏一天,遇到天地崩坏,人们怎能不忧虑呢?某种程度上说,《杞人忧天》的寓意,实际上是对杞国人民生存环境的担心和恐惧。想想看,遥想周初,各大国、小国在周天子的荫庇中,相安无事。春秋之际,周王室国力衰微,其分封的大国对周天子不再尊重,而且还出现楚王“问鼎中原”的事,周天子自顾不暇,对其分封的国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杞为夏属后裔,武王克殷,求禹之后,得东娄公封于杞。杞国小到什么程度呢?方圆不过百里,是一个标准型的小国,积贫积弱。在大国的欺凌下,曾三迁其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据《春秋》记载:在242年间,列国进行的战争共483次,朝聘盟会450次,这些军事行动和朝聘盟会,实际上是大国对小国的掠夺。所以说,杞人作为一个“小国寡民”,他的担心也不是没有道理。

如果硬要说“杞人忧天”中的杞人患上了一种病,那么,他患的应该叫“忧国忧民病”,正如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忧才有思,有思才有发展,而一切祸害的根源都源于安逸享乐。李白《梁父吟》中的诗句“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说的正是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也。”文天祥在《赴阙》中的诗句:“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说的也都是这个意思。

虽然日月星辰在天空高高地挂着,每天都按着同样的轨道运行,似乎没有坠落的可能。但是,其实日月星辰也会有掉落的一天。陨石就是最好的证明。世界上对于坠落的陨石砸死人的事,也并非没有。所以,杞人担心坠落的星辰会砸死他,也就不无道理了。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他们先是惊异于种种迷惑的现象,逐渐积累,然后再寻找证据,一点一滴地解释。对一些重大的问题,例如日月与星辰的运行规律,都一一作出说明。正如中国古语所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阿拉伯谚语说:“金字塔是由一块块石头垒成的。”欧洲也有句话:“伟业非一日之功。”

关于世界的本原,泰勒斯说是水,阿那克西美尼说是气,赫拉克利特说是火,毕达哥拉斯说是数,恩培多克勒说是水、火、土、气。尽管说法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成为古希腊及当今世界受人尊敬的哲学家与科学先驱。正是这类人的不懈努力,促进了古代希腊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并为近现代的科学和文明建立了基础。

无知和轻薄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正如“杞人忧天”象征了人性里恐惧的那一部分一样。某种程度上说,因为杞人有远见,所以悲观。

其实,我们可以一分为二地看待“杞人忧天”这个成语。也许,我们可以将杞人“忧天转化”转化成褒义词——虽然这个不太容易,因为固定思维实在太顽固,大多数人太现实,比如“买椟还珠”的那位,其实他是个诚实君子,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却被嘲笑为不识货。

“杞人忧天”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也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从杞人的本质来看,杞人不但不是一个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忧人者,反而是一个富有远见卓识的先哲。“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这是道家人生哲学的反映。我们不能再像少年时代那样,对类似杞人这样有异议的人施以嘲笑,使创新的萌芽被淹没,被葬送,而应去思考他的超前思维,善于培养、浇灌这种“奇葩”。

在“杞人憂天”的寓言里,杞人并不孤单,“忧彼之所忧者”、长庐子、列子,都是杞人的同伴。成语“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当然和长庐子、列子一样是同一类人。“杞人”指出:天的本质是气,地的本质是土,并且天地只不过是“空中之一细物”。他们的讨论是非常深刻的。也可以说,“杞人”是思想者,是大自然的探索者。自然科学正是沿着杞人的道路,发扬了“杞人忧天”的精神发展起来的。

大自然有许多奥秘至今不为我们所知。每当我仰望浩渺的天空,面对奥秘难测的寰宇,便想起许多有关的诗文警句,如屈原《天问》中说:“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庄子·天下》中说 :“南方有畸人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堕不陷,风雨雷霆之故。”再如王勃《滕王阁序》中说:“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

这些诗句都曾经激荡过我们的心绪,从远古的祖先到今天的我们,都希冀从这深奥莫测的宇宙中,寻觅到无法从身边获得的启示。其实,我们很多先人都有“忧天”的情感。我们在嘲笑杞人的同时,却在惊叹张若虚的神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感慨李白的思索:“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赞赏苏轼的遐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杞人同样应得到我们的敬重。

杞人这个人的确了不得,当所有的人都在心安理得地过日子的时候,他却没有局限于身边的日常生活,他的眼光超出了一般人,将一对智慧的眼光投向了天上,思考起了宇宙生灭的道理。

的确,宇宙始终是一个谜,它等待着人们用智慧去探索,激励着人们去思考。

战国时期早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列子认为:“道常无为而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列子对杞人讲,你忧天干嘛呀,这叫瞎担心。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天地崩坏的事,谁也没有遇见过。天地崩坏,只是一种可能性,人活着不知道死后的情况,死后也不知道活着时候的情况。人生不满百,何必为天地是否崩坏操心呢? 所以,不如顺其自然,何必“庸人自扰”。

从《史记》中的记载可以知道,杞人就是杞国人。周武王灭亡商朝后,寻找到了禹的后裔,封到杞地(从周厉王时期到灭国前,杞国为敌所迫数次东迁),主管对夏宗庙的祭祀。其实,在夏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国君为大禹后裔。根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灭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杞国(今河南杞县一带),后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由此看来,周封夏后裔是为了延续杞国国祚,并为夏禹守宗庙的。但是,杞国最终还是在战国中期为楚国所灭。

总之,杞人实质上就是夏的后人,杞人就是夏人。

由于杞国人是夏朝王室的后裔,据说存有夏礼,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过杞国。可惜杞国文献大多散失,孔子因此叹息不已。想想,孔子访杞时,夏朝已经灭国1000年了。尽管如此,我们从商对夏文化的继承,和周人对夏文化的虔诚——“我有夏”式的对夏文化和制度的重建、恢复来看,夏朝的文化应当是有着强大吸引力的,为当时和后世所景仰。那些夏人的后裔杞人,就是当时班里的优等生,在别的同学功课缠身应付不暇时,杞人已经在仰望星空探索茫茫宇宙和极目四极八荒研究大自然了。从“杞人忧天”成语中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夏人的文化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杞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杞人忧天”对于落后文化族群的人显得相当怪异和不可理解,觉得杞人忧天是吃饱了撑的,所以才会被当作笑话写进故事。

然而,这个信息对我们研究杞人或是夏人很重要。这令我们关注到夏人的文化成就——创制历法,夏历后人称为“月令”“时令”“夏令”。历法对于4000年前的人类来说,既新鲜又神圣和神秘,那不仅是王权的重要组成,简直就是当时的高科技。

《史记·夏本纪》有“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现代学者认为这个《夏小正》就是夏朝传下来的历法,真实可靠,只可惜文句古奥,艰深难懂。原来,这就是杞人忧的那个天,现在你还当作笑话看吗?

夏朝是一个了不起的朝代,夏人也是一群了不起的人。夏历是夏人为华夏文明点亮的第一盏灯。

那么,夏人是从哪里来的呢?

在《史记·夏本纪》中,寻找夏人的起源信息很少。只知道夏禹的父亲是鲧,他们都是黄帝的后人,还从禹的口中知道,他娶涂山癸甲为妻,生了个叫启的儿子。据《夏史与夏代文明》研究归纳,夏人的起源主要有豫西说、晋南说、山东说和川北说。此书赞同豫西说,是因为近年来在河南豫西一带发现了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河洛古城)遗址,都是夏文化性质。

由此,我们就可以理解,司马迁在《史记》上为什么说他们是黄帝的后代了。可以想见的是,大禹这一支夏人,至少在鲧生活的年代就已经率领部族进入了中原,并且被中原政权尧舜纳入权力中心了。

那么,夏人是凭借什么秘密武器进入中原政权的权力中心的呢?

“夏”字的本源是什么呢?《说文解字》中说,夏,中国之人也。显然,这不是夏的原义。许慎作《说文解字》时夏朝建立有两千年了。其间,夏字的音形义不知道发生了多少变化。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夏人曾经作过中国的统治者,也即作为中原的主人存在过。

但是,当我们看到“夏”这个字的最为原始的甲骨文时,不由得就会产生新的联想。我们来看“夏”的甲骨文字,“夏”字是一个人的象形:头、发、眼、身躯、两臂、腿脚一应俱全,且双手摆开呈现出一种强而有力的架势,分明是一个舞者。而我们知道,上古社会的主要宗教就是萨满教,人们信仰天地万物皆有灵。当夏人为中原人们展示了他们那套大型精彩的歌舞“傩祭”表演仪式后,再次震撼到了中原诸夏部族,大家于是坚信夏人是上帝派来的。于是,夏人凭借着武装着青铜兵器和战车的军队、掌握着上帝授予的时令历法和代表夏礼的“傩祭”文化,在鲧和大禹的带领下成功上位。这也是夏人逐渐成为中原舞台政治主角的真实秘密。

同时,夏人成为与神灵上帝沟通的使者,自然就是神灵上帝的代言人。特别是夏人大巫师带领诸多的助手在祭祀或是在与神灵上帝交流时,其情景场面就如同今天的多幕歌舞剧一样,且歌且舞,一幕一幕的精彩表演,着实让观众(参与祭祀的人们)大开眼界,大饱耳福,不由得發出赞叹之声“ya”(这个时代的人都说古羌语)。“ya”就是“雅”,美好的意思。今天的藏语蒙古语表示美好之意时仍然说“ya”。笔者推断,这个“雅”就是夏人进入中原后,其他部族人们对能歌善舞夏人的称谓,因此,夏人就是雅人,雅人就是有文化的夏人。雅就是夏的第一个国名读音。当大夏建立后,夏语也就自然被人们称为雅言。雅言一直流传到春秋中期,可惜到孔子时雅言失传了。由于夏人对天文历法的贡献,逐渐引申出了“夏季”的意思。由于夏人对“祭祀”仪式的创新,不仅开启了“夏礼”的形成,也引申出了“正”的意思。至于,把“夏”读成xia和 jia时,已经是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的事了[6]。

写到这里,我再次想起那个“无事忧天倾”的杞人。我甚至能想象他死前的景象:残阳如血。那个忧天的“杞人”,将死之际,看见一只孤独的小麻雀在窗台外面寂寥地啾啾鸣叫,他孱弱的躯体,被困在沉重的床上,努力抬起沉重的眼皮盯着小麻雀看,很久,很久。那是不甘心,那是对生命的无限眷恋吧。据说人在快走的时候,听觉其实是非常灵敏的,思维还异常活跃,喃喃地说着过去的那些“忧天”的事儿……

我们把时间的镜头,拉回到现在。

2005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濮阳县五星乡高城村的高城遗址发现一处面积达916万平方米的春秋战国城址,通过权威专家的研究论证,一致认为它就是卫国都城帝丘。令人欣喜的是,在这座城址下面还发现有仰韶、龙山、二里头、殷墟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的龙山文化遗存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是河南同时期面积最大的遗存,也是后岗二期文化的一处中心遗址,应该与夏后相的都城帝丘有关(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濮阳高城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第3期)。

公元前21世纪,古史传说中的夏王朝开始。公元后21世纪,夏朝的存在终于得到证实。“对中国考古学而言,夏的存在长期被视为‘哥德巴赫猜想。如今考古、文献史学、测年技术等多学科证据使猜想冲破迷雾,夏朝从传说迈入信史阶段。”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说。

1959年4月,71岁的史学家徐旭生从北京出发,前往河南、山西一带寻找夏文化遗迹。中国首次明确以探索夏文化为目标的田野考古就这样开始。

“考古大发现大多出于偶然,但二里头遗址是个例外。”曾长期主持二里头遗址发掘工作的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许宏说,正是在徐旭生寻找夏墟之行中,不断带给世人惊喜的二里头遗址被发现了。

大禹治水、禹划九州、禹征三苗……这些深植于中华民族记忆中的故事,究竟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事?长期以来,夏存在于后世文献的记载和民间传颂中,始终缺乏足够的考古证据。20世纪初,中国学术界兴起的疑古思潮,更是对夏的存在提出诸多疑问。

“要想解决古史,唯一的方法就是考古学。我们若想解决这些问题,还要努力向发掘方面走。”针对学界争论,1924年发表的《古史问题的唯一解决方法》中提出倡议。安阳殷墟考古证实了司马迁笔下的殷商历史,令史学界大受鼓舞,寻找夏墟被提上日程。徐旭生率先奔向传说中夏朝城市最集中的地区,即河南中部的洛阳平原及山西西南部汾水下游一带。

经过1个多月密集考察,徐旭生发现了20余处遗址和自仰韶时期至汉代的陶片、石器等遗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村的一处遗址。

“60年来,二里头遗址发掘总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发现了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和宫城、都邑中心区主干道网以及官营作坊等重要遗迹,出土文物数万件,成为寻找早期王朝最重要的一把钥匙。”许宏说。

“二里头遗址的发掘为我们展现了夏王朝的社会生活图景,让曾被认为是虚构的历史变成真实可信的历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

学界认为:二里头文化与古文献记载的夏王朝,在地域和文化上非常接近。二里头遗址宏大的规模、丰富的遗存,让我们依稀看到了曾经辉煌荣耀的王朝气象。随着登封王城岗、新密新砦等重要遗址的发现与研究,逐渐为我们勾勒出夏王朝时期的文化面貌。

“由文献史学、考古学、测年技术科学等学科合作研究的结果证实:中国历史上的夏朝是客观存在的,夏史是可信的。”李伯谦说,这个论断已成为学术界共识,也被了解考古材料最新进展的国际学者普遍接纳。[7]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 温小娟. 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N].河南日报,2020-09-30.

[2] 李绍连. 略谈河洛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6):36.

[3] 周兵. 二十四节气:科学与中国文化智慧相融[N].光明日報,2016-12-16.

[4] 李绍连.略谈河洛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6):35.

[5]佚名.“邯郸学步”学的是什么步[N]. 揭阳日报,2017-6-13.

[6] 张文生.夏的起源探秘——从杞人忧天说起[N].嘉峪关日报,2020-07-28.

[7] 王丁,桂娟,双瑞. 溯源中华,夏朝从传说迈入信史[N]. 解放日报,2019-12-01.

猜你喜欢 文化 体验文化冲击疯狂英语·新阅版(2020年10期)2020-11-02谁远谁近?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9期)2018-10-16传统文化旅游(2016年12期)2017-05-09T台酷文化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什么是文化公务员文萃(2016年2期)2016-02-26文化摄影文化月刊·下旬刊(2014年11期)2015-01-21融入文化教“犹豫”等黑龙江教育·中学(2009年3期)2009-04-16文化之间的摇摆雕塑(2000年1期)2000-06-21

推荐访问:煲汤 跟着 伊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