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科普产业

|idpi

王小明

摘 要 5G时代,数字技术推动了产业形态的重塑。科普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应抓住机遇,走引领之路。本文以科普影视为视点,分析了数字时代下科普影视的发展现状与特点,探讨了其在内容与路径维度上的研发途径,分享了上海科技馆科普影视的实践成果,并对科普产业未来发展的挑战进行思考。

关键词 科普产业 科普影视 數字技术 融合发展

0 引言

数字时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内容带来了巨大改变,也对传统产业带来冲击,推动了产业形态的重塑。在此背景下,作为新兴产业,科普产业该如何走,才能走得更好,走得更稳?我们从科普产业的概况出发,以科普影视为视点,分析数字时代下科普影视的发展现状与特点,探讨科普影视资源的研发途径,并由点及面,认为唯有把数字技术真正融入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提升科学文化的传播效果,促进科普产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

1 科普产业概况

科普产业是指以满足国家、社会和公众科普市场需求为前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向国家、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1]科普产业具有三大功能:社会功能,即满足公众精神文明、科学文化需要;经济功能,即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就业、消费及国民收入增长;政治功能,即服务国家政治导向,稳固主流意识形态,支撑国家发展战略。

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科普产业的范围包含了科普展览、科普展教品、科普图书、科普影视、科普玩具、科普旅游、科普网络与信息等。其中,科普展览、科普展教品、科普图书、科普影视、科普网络与信息现阶段发展较快,且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与业态。[2]与此相适应,展现科普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的博览会、推介会应运而生,如科普产品市场中国(芜湖)科普产品博览交易会、上海国际科普产品博览会及京津冀科普资源推介会。科普产业集聚也初具雏形,如中国(芜湖)科普产业园、成都“中国科幻城”及上海市科普产业孵化基地。目前,我国科普产业的产值规模大约在1 000亿元左右,主营科普的企业数量有375家左右,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与粤港澳地区。[2]

2 科普影视现状与特点

2.1 特效电影稳步发展

特效电影是利用特殊银幕、VR技术等,结合影院各类特效形式,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观影体验的现代电影形式,是科普场馆、主题公园中深受观众喜爱的展示形式。如图1所示,近五年来,特效电影的年备案数量稳步增长,制作质量稳步提升,产生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特效电影的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1)投资趋向更为多元。特效电影的投资原先大多来源于传统的国家科学基金(政府机构、基金),而现在更多非政府机构进行投入,企业赞助推动了制片行业发展。(2)运行模式的拓展。特效电影的运行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运行模式是由科普场馆或主题公园直接进行放映,现在通过影展、配套教育活动或者其他放映方式的变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市场的需求。(3)内容更加广阔。以往特效电影的题材大多局限于自然,如今影片题材更为宽泛,从太空科学到人文、历史、艺术,完美地将教育与文化融为一体,大大增强了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4)传播效果的提升。由于运行模式的转变,发行渠道的多样化,线上与线下的空间融合,特效电影的传播对象由参观游客群体进一步扩大,其传播效果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2 科普纪录片快速发展

如图2所示,2019年,国产纪录片总体生产投入约50.36亿元,同比增长9.4%,年生产总值约66.60亿元,同比增长3.3%。产业整体良性上升。其中,电视纪录片全年生产总投入为23.23亿元,纪录电影上映24部,总票房1.49亿元,新媒体纪录片总投入约13亿元,同比增长18.2%。未来,纪录片的产值还将会大大提升,特别是把科普纪录片作为纪录片的一部分来考虑,更会显示它应有的价值。

2.3 科幻电影异军突起

20世纪80年代,我国科学教育电影厂制作的经典科幻电影作品,如《珊瑚岛上的死光》《霹雳贝贝》《大气层的消失》等,为中国科幻电影的早期探索做出了贡献。科幻电影往往来源于科幻文学。据统计,2011—2013年间,我国科幻小说及图书的出版数量近500部,观众基础广泛。近期,兼具票房及口碑的现象级作品《流浪地球》引发全民科幻热潮,吸引更多资本投入科幻电影制作;雨果奖获奖作品《三体》改编电影备受期待,有望成为下一个“爆款”。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的《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鼓励有关电影节设立科幻电影单元,鼓励组建全国科幻科普电影放映联盟,鼓励科幻电影相关企业入驻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一系列激励政策,这必将推动我国科幻电影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

2.4 科普动漫提质增速

近年来,科普动漫产业产值及规模不断增加,2015年科普动漫作品出品620套,总播放时长达778小时,2017年动漫产业核心用户超8 000万,衍生品市值近200亿元,2018年动漫产业总产值达1 747亿元;动漫制作机构也在不断的形成,全国已有动漫基地30个,认定动漫企业730家,设立动漫专业高校2 000多家。

综上所述,纵观科普影视的发展历程,跨界融合这一特征是非常明显的。投资方面,国家政策利好,更多新媒体、民营企业加入,科普影视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也开始逐步形成;制作方面,新媒体催生“短、平、快”的产品形式,草根创作和专业制作相应生辉,跨界、跨国合作成为常态;传播途径上,科普影视打破了时空界限,形成了多样、全媒体的传播模式;从人才方面来看,科普影视的制作方已由传统电视台、制片厂走向了博物馆、新媒体。这些都必将推动有影响力的作品持续产生。

3 科普影视资源的研发之路

3.1 内容维度

挖掘自身已有资源。作为科普场馆,上海科技馆是三馆合一、集群化运作的场馆,包含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和正在建设的上海天文馆。三馆合一意味着大科普的格局,在这样一个大科普的格局里,场馆自身的科普文化体量可以帮助场馆更好的发展,场馆的藏品资源与展品资源都是我们科普资源研发的内容来源。

注重科技成果的转换。科普资源研发应着眼于科学经典、科学前沿与科学热点。如我们一直所关注的自然生物多样性问题,上海科技馆策划拍摄了100集“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科普片,每一集关注一个物种,在保证内容深度与广度的同时,以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角,深化传统文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间的关系,帮助观众更好内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再如上海科技馆制作的《蛟龙入海》4D电影,以我国第一艘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数次深海探险为纵向线索进行讲述,通过探险与发现的交叉结合,紧扣科学发展前沿问题,使观众对中国深潜技术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3.2 路径维度

科普的价值在于大众化,在于最大化的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求。科普资源的传播方式应融合时代特征,使传播效果真正最大化。习总书记曾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认为科普资源的开发一定要考虑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普产品。当进行文化输出时,知识产权对保护文化传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品牌才能够形成,文化产业才能够真正成为区域性的支柱产业。忽视知识产权保护,容易产生各类盗版侵权现象,难以得到关注,有碍于支柱产业的形成。

4 上海科技馆的探索实践

4.1 经验与成果

(1)一流科研成果系列影视化,打破垄断开创科普影视新业态。科普场馆的主要功能在于展示、研究和教育。在科普影视的支持下,科普场馆教育功能成效继续不断放大。上海科技馆与上海睿宏文化传播公司合作的“远古巨兽”系列4D科普电影,首次将我国重大古生物科研成果搬上银幕。在制作前期,制作团队查阅收集了大量古生物学研究成果,仅刊登在《科学》《自然》和《美国科学院院报》杂志上关于物种及其伴生物种与栖息地研究的论文就有近百篇,大大地提升了科普电影“科”字的含金量。

国内科普影视的自主创作,丰富了科普四维影片的选择(平面幕立体版本/环幕立体版本),带动了国内相关科普产业产业链的形成,打破了国外片源的垄断,搭建对外文化交流平台。上海科技馆制作的《熊猫滚滚——寻找新家园》4D动画电影,受邀参加泰国国家科技节,将中国文化输送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真正做到走出去。

(2)科学精神融合文化特征,构筑科普传播新模式。科普影片的科学性必须要有保证,科学家的参与是保证科学性的重要手段。“远古巨兽”系列4D科普电影在项目启动、内容审定等几个重点环节都有该领域专家进行审定,以达到对角色的科学性精准、形象化的诠释。在制作各类场景时,画面出现的一草一木都有科学依据,任何一个情节的设定,都要对其科学性进行把关,杜绝任何科学问题的出现。同时,“远古巨兽”系列4D科普电影也是科学内容与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影片采用了独特的视听语言和“纪实”的影像风格,将科学精神内涵融于艺术的想象力和感染力之中。

(3)先进技术提升“复活”品质,引领科普动画制作新潮流。“远古巨兽”系列4D科普电影在制作过程中使用了15种主流CG制作技术,复原了三个世代的56种动植物、19种不同特征的栖息地和地质地貌;利用先进的四维特效技术,以情节烘托效果,以叠加特效丰富观影体验。

4.2 效果与效益

在传播效果方面,“远古巨兽”系列4D科普电影在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24个城市上映,观影人数约180万人次;参与展会展映24次,地铁公交等公共播放平台播放次数超过2 000万,参与各类活动40场,播放次数超30万。我们还参与了上海首届学生科普电影展映活动,在73家商业影院、8家特种影院播放原创4D影片,被媒体誉为“科普电影20年以后重返商业院线”,真正做到了科普的大众化。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每一个公民的参与,只在有限的场合,场馆中间或者展会中间,是无法达到最佳效果的。

在经济效益方面,“远古巨兽”系列4D科普电影国内发行收入420余万元,华东科普影视资源开发联盟的8家场馆票房收入超过千万;除此之外,文创产品的收入也占经济效益中的一大部分。以系列电影为蓝本,我们出版了科普专刊、科普图书与科普漫画,制作了教育资料包,还开发了邮品书籍、APP类文创产品30余个。文创市场的火热与消费者对文创产品的追捧也再次印证了除其固有的文化(科普)属性外,科普影片与传统的文化影片一样,也具有商业属性。

5 科普产业的未来与思考

5.1 未来发展趋势

5G时代,数字技术正在引领着新的消费,这有可能重构我们的科普产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门类。我们应该抓住这样的机遇,走行业引领之路。数据是关键的生产要素,网络是平台和重要的载体,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就是重要的推动力,唯有把数字技术真正融入产业发展,才能掀开场馆的屋顶,使科普大众化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未来的科普产业将会是一个跨界的产物。《2020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指出,要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创新,推进优质科普内容生产汇聚和传播服务,探索运用游戏等手段创新科普表达的有效方式,推进科普与宣传、文艺等融合发展。《中国科协2020年科普工作要点》中也谈到,推进科技与影视融合,围绕促进科幻电影等科幻事业和产业发展。由此可见,数字技术与科普产业的结合形式是多样化的。具体来说,科普影视可以区分观众群体与观影场合,利用不同方式不同载体进行呈现,如我馆拍摄的同一题材的科普影视作品,既可制作4D影片,也可制作科普纪录片,同时还可以衍生制作相关的短视频,有针对性地进行推送,以达到最优的传播效果。

未来的科普产业将会是一个智能化的产物。以科普影视来说,数字特效制作将转变其高人力成本、低生产效率的特点,更多依赖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学习算法等方式,使数字资产变得越来越强,支撑着影片的制作的方方面面。

未来的科普产业将会是一个大众化的、融合的产物。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观众也将积极参与,不仅仅局限于科普产业消费者的角色,也将成为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众筹、众智、众包,以平等的姿态,用众人的智慧去完成科普创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公众提供平台,让信息能够传播开来。科普场馆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科学文化和区域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大多数科普场馆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我们应在公益与市场中寻找平衡,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方式激发创意,实现以科普产业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

5.2 挑战与思考

行业要发展,标准不可缺。目前,科普产业的市场机制还尚未健全,行业标准也不尽完善。我们首先需要制定科普产业标准体系以助力发展,构建新型的产业链;集中力量打造科普影视资源平台,汇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优秀科普影视资源,在资源共享中間,找到公益与市场之间的平衡。

其次,还应重视科普产业高端人才的培养。科普产业需要具有文理工科的知识背景,优秀科普沟通能力、项目管理研发能力、市场与科技结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唯有这样的高端人才,经过项目的重重历练,才能够满足引领行业发展的需要。

科普产业的核心是科学,灵魂是文化,生命是创新。创造多层次、多种类、多体验的科普产品体现了数字时代的特征。多元化的跨界融合,智能化的生产,多渠道的传播体现了科普产业的活力。数字时代使科普产业具有更广的可达性,丰富了科学内容的展示形式,提升了科学文化的传播效果,更有效地促进了科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了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任福君,任伟宏,张义忠.科普产业的界定及统计分类[J].科技导报,2013,31(3):67-70.

[2]佟贺丰,赵璇,刘娅.中国科普产业发展管窥——基于全国科普统计调查的数据分析[J].科普研究,2019,14(3):58-65.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 “十三五”时期中国民用航空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17年3期)2017-07-29浅析电视传统业务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中国科技纵横(2017年11期)2017-07-1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17期)2017-07-03我国商贸流通业与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程度与变化趋势商业经济研究(2017年9期)2017-05-17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发展探析消费导刊(2017年1期)2017-04-17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分析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年2期)2017-02-14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探讨新媒体研究(2016年21期)2016-12-19会计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广西教育·C版(2016年4期)2016-06-20传统出版与新兴出版融合发展机制探讨现代出版(2015年6期)2016-02-23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论纲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6期)2015-01-15

推荐访问:科普 数字 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