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外语教育评价改革

|

李 德 霞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上海 200083)

维果茨基(Lev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主张寻找人类学习(包括语言能力发展)的社会动因。该理论认为,语言在个体间的社会互动中产生,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社会互动中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并通过该过程习得第二语言。基于该理论可知,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及学习要素等都会对语言学习产生重要影响,且影响着语言教育与学习的效果[1]。基于此理论,语言教学便可作为一种对话中介存在。在语言教育中,教或学就是在为具有目标导向活动中的有效互动创造机会,恰当地组织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推动一系列发展进程[2]。外语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人才外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提供外语语言文化熏陶的职责。高校外语教育普遍包括专业课程及通识教育课程,本文立足高校外语教育整体,更多地从通识教育角度入手,探索外语教育评价改革在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推进。然而在当前阶段,不同高校外语教育的重视程度、课程类别及教育目标等存在差异,再加上教育评价方式的单一及评价内容的固定,无法动态反映教育过程,无法全方位体现教育效果[3]。在社会文化视角下探究外语教育评价的改革,便可将外语教育与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及学习要素等与二语习得理论有机融合,结合外语语言文化的影响,从外语教育的发展过程入手,全方位反映外语教育实效。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引领开展改革,既是全方位提升评价实效的重要途径,又是高校开展外语教育评价改革、为外语教育的针对性发展提供有效依据的需求,还能为高校及教育者提供全新的评价理论、评价理论及评价指导,促进外语教育评价改革取得成功。

社会文化视角下,与外语教育相关的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及学习要素等都与教育效果密切相关。当前阶段,高校外语教育评价多关注学生主体对外语语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使用,对外语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依据的语言文化等学习要素缺乏必要的重视,导致其评价结果缺乏全面性和深入性,以评价结果为依据调整教育模式也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所以,需要以社会文化理论为导向改革外语教育评价,在社会文化理论的指导和帮助下提升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发挥教育评价以评促教的作用。

(一)外语教育评价改革契合社会文化理论要求

社会文化理论研究社会、交际相关问题,认为习得语言的必要途径是与他人进行真正的社会互动或交流[4]。将高校外语教育置于此理论下,便展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当前,部分高校外语教育强调学生主体对外语语言理论知识的记忆与运用,教育模式以教育者为主体,关注教育者对大学生单向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教育评价以结果性评价为主,通过期中、期末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外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此过程中,大学生与教育者的互动交流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学生主体也无法更深入地参与评价过程,外语教育评价无法体现社会文化理论的指导和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性无从保障。所以,社会文化视角下,外语教育评价亟须变革。在评价理念中融入社会文化理论、在评价目标中体现社会文化影响、在评价指标中关注学生主体、在评价方式中强调师生互动,如此,外语教育评价才能真正深入教育过程,才能全方位考察教育进程,在关注大学生主体在教育中互动表现的基础上全方位反映教育实效,动态化获得评价结果,保证外语教育评价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二)外语教育评价改革关注跨文化教育效果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文化因素对外语学习的重要影响。在此视角下研究高校外语教育评价改革,需关注跨文化教育理念,强调通过教育开展文化交流和对话,从文化适应的角度把握学生对外语语言知识的掌握及其文化心理因素的改变[5]。目前,部分高校外语教育评价尚未融入跨文化理念,更关注学生主体外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使用。所以,社会文化视角下,高校应改革外语教育评价体系,关注跨文化教育效果,从学生主体角度入手,考察其对外语语言国家及文化的了解程度。一方面,只有改革教育评价体系,高校外语教育才能深入学生的思想认知和文化观念,进而更全面地反映外语教育效果。传统模式下,高校外语教育评价较少涉及对学生主体思想观念的考察,仅以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及词汇量、语言理解等为主要考察内容。这不仅不符合社会文化理论要求,而且无法更深入地探索学生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出现各种表现的原因,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及全面性受到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只有改革教育评价体系,高校外语教育才能从跨文化视角分析外语教育实效,才能深刻把握学生主体对外语文化及母语文化的态度变化。社会文化视角下,大学生在接受外语教育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外语文化的影响。只有从学生主体的文化认同度、文化敏感度及文化关注度等层面出发,考察其对外语文化的态度,并结合其对母语文化的转变综合得出外语教育效果,外语教育才能真正展现其跨文化教育特征,才能在契合大学生主体学情实际的基础上实现全面发展和创新,进而明确外语教育应有的发展方向及模式选择。

(三)外语教育评价改革发挥其以评促教的作用

全面客观的教育评价结果具有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作用,能为教育模式的设计、教育实践的推进等提供有效依据。从教育评价结果角度出发调整创新教育实践,能有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然而,以评促教作用的发挥对教育评价结果提出了较高要求,高校只有形成健全的评价体系,不断提升教育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及科学性,才能为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才能助力教育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在社会文化视角下,高校更应强调教育评价改革,重视大学生教育主体地位,结合大学生对外语教育的态度及跨文化理念形成动态化检测教育过程,发现外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调整创新,以评价结果为依据实现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所以,针对高校外语教育发展现状,高校需改革外语教育评价体系,以多元化的评价提升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及全面性。在改革过程中,高校应强调外语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理念的创新化、评价目标的全面性及评价方法的信息化,结合社会文化理论的指导和帮助,在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中完成评价任务,全方位反映外语教育实效,为外语教育评价以评促教作用的发挥奠定坚实的基础。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外语教育评价改革,涉及高校、教育者等主体,还与大学生的文化观念、学习态度密不可分,更体现出外语教育文化因素的强烈要求。当前,由于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及评价环境等层面存在的问题,高校在社会文化视角下推进外语教育改革仍面临一系列阻碍。

(一)社会文化理论尚未融入评价观念,评价改革理念有待更新

当前,部分高校开展外语教育评价以传统理念为指导,重在考察学生主体对外语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较少涉及对学生主体思想价值观、文化理念等层面的关注。究其原因,部分教育者评价理念较为滞后。目前,部分高校外语教育评价以教育者为主体,这类主体基本沿用传统教育经验开展评价,既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又无法展现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这就导致外语教育评价无法从学生主体的内心观念入手,考察其对外语语言文化的认知及对母语文化观念的变化,也无法从外语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角度全方位检测教育过程,进而影响外语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二)外语教育评价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无法从个人因素角度开展评价

部分高校外语教育评价以教育者为主体,从教育者角度出发设计评价方式,大学生被动参加结果性评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感知自身的学习成果。基于此,外语教育评价过程无法体现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无法提升大学生参与教育评价的积极性,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受到影响。一方面,外语教育评价缺乏对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导致评价不符合社会文化理论中个人因素对教育效果重要影响的要求,限制评价全面性的提升;
另一方面,固定化的评价方式下,大学生主体参与度不足,无法体现社会文化理论中基于互动的理念要求,无法提升评价过程的生动性,评价结果易出现主观性偏差。

(三)外语教育评价中信息技术使用不足,无法开展过程性评价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对教育过程的动态化评估,以期通过动态化评估结合结果性评价全面反映教育效果。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外语教育评价仍以结果性评价为主,既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情实际,也无法契合社会文化理论要求。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外语教育评价中信息技术的使用尚未深入,过程性评价缺乏信息技术的有效支撑;
另一方面是社会文化理论对教育评价的指导尚未得到有效落实,过程性评价未得到高校及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四)外语教育评价中缺乏文化环境信息,评价无法反映社会文化理论

在社会文化视角下改革外语教育评价,必然需要对文化环境进行考察与建设。当前,部分高校外语教育评价对文化环境信息的关注度不够,未以评价结果为导向调整优化外语教育涉及的文化环境,导致外语教育评价无法实现有效改革,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全面性有待商榷。第一,外语教育评价中对文化因素的关注度不够,评价指标、评价过程缺乏文化因素的有机融入,影响评价结果的全面性。第二,针对高校外语教育评价的文化环境建设尚未全面推进,学生在教育评价过程中缺失感知外语语言文化环境的有效途径,再加上教育者自身外语语言文化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文化熏陶更是无从谈起。

为有效突破各类阻碍,在社会文化视角下高效推进外语教育评价改革,高校、教育者及大学生主体应协同努力,在深入探索各类阻碍出现原因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调整优化,在社会文化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新型教育评价体系,提升外语教育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一)更新外语教育评价的思想观念,重视社会文化理论的指引

思想观念是教育评价的指导和引领。只有形成全面的新型教育评价理念,才能引领教育评价的正确方向,促进教育评价的深入发展。在社会文化视角下实践外语教育评价改革,首要的便是强调社会文化理论在教育评价过程中的有效运用。立足社会文化理论,高校外语教育评价能更多地关注社会因素、个人因素及文化因素等对教育效果的影响,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全面提升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为实现社会文化理论对外语教育评价观念的有效指引,高校外语教育者应以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理论为方向,更新自身评价理念,同时结合日常教育活动的实践,落实全新的评价理念。首先,高校外语教育者应具备创新意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育评价面临的社会环境及教育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为确保教育效果的提升及教育评价的顺利推进,高校及教育者应以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为依据,以创新的眼光和理念要求自己,督促自己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并将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全过程。其次,针对社会文化理论在外语教育评价中融入不深的问题,高校应为教育者提供社会文化理论相关培训,帮助教育者系统地学习该理论,明确该理论对外语教育评价的重要影响。为此,高校应立足本校外语教育实际,针对不同类型的外语教育者开展差异化的社会文化理论培训,帮助教育者全面掌握该理论,从该理论的视角出发探索外语教育评价改革。在培训中,高校应强调社会文化理论的系统性,并结合教育者的教育实际及其对该理论的认知程度,开展不同模式的培训,切实有效地帮助教育者掌握该理论,使用该理论开展教育评价,多角度、全方位提升外语教育评价的质量。最后,外语教育者作为外语教育评价开展的重要主体,其对社会文化理论的了解和认知影响着其引领教育评价活动的水平。在社会文化理论下改革外语教育评价,教育者应摆正自身在评价过程中的地位,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余深入探索社会文化理论,发现该理论融入教育评价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积极参加高校组织的系统化培训,全方位提升自身的社会文化理论素养。如此,教育者便可在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下形成全新的评价理念,更有效地引领外语教育在社会文化视角下的高效改革。

(二)关注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个人因素对教育效果的影响

大学生是高校外语教育的主体,教育评价改革自然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个人因素对学习过程的重要影响,认为社会互动是学习的中介,与他人的合作性学习先发于发展并最终形成发展[6]。在社会文化视角下改革外语教育评价,更需关注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大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中提升教育评价的针对性,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强化教育评价实效。高校外语教育应全面关注学生主体的听说读写能力,深化学生对语言及文化的理解。尤其是在社会文化理论视角下,高校外语教育更应该强调学生主体个人综合因素对教育结果的影响。所以,一方面,在外语教育评价中,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个人因素对教育效果的影响。高校及教育者应以学生实际为基础,结合外语教育的要求与落实情况,重视学生主体地位,设计教育评价模式,确保教育评价改革既能符合社会文化理论要求,又能立足学生主体的学情实际,展现一定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外语教育者应设计出能体现大学生主体地位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调动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评价的积极性,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强化评价实效。为此,高校应对教育者开展评价改革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助力教育者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完成改革任务,确保教育者设计教育评价模式时从学生主体角度入手。例如,教育者可将学生互评融入评价过程,尤其是对英语读写课而言,采用此方式能在学生互相交流、互相评价反馈中发现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成长空间。基于此,大学生主体便可有效发挥其在教育评价中的积极作用。

(三)强调信息技术在评价中的融入,创新评价方式深入教育过程完成评价

在社会文化视角下开展外语教育评价改革,还需强调评价方式的变革。只有在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的过程中开展评价,才能动态化检测外语教育过程,才能真正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作出调整,以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的最终目标。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能力需要恰到好处的外部介入,强调教学与评估的相互支撑。所以,外语教育更需关注过程性评价的合理设计与运用,在动态化评估中提升评价的准确度[7]。首先,外语教育者应强调信息技术在评价过程中的融入,以信息技术的支撑提升评价的精准度。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全面使用已成为可能。高校及教育者在社会文化视角下改革外语教育评价,需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创新评价方式,提升评价方式与时代发展的契合度,强化评价实效。其次,高校及教育者应重视过程性评价。由于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外语教育的过程性特征,教育者应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全方位反映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以过程性评价考察师生表现,通过及时的记录、观察及系统分析综合反映学生对外语知识的掌握及对外语文化的理解,提升评价结果的真实性。最后,学生主体应积极参与评价方式的设计工作,在与教育者的互动中贡献力量,激发评价体系的生机与活力。借助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高校及教育者可获得更贴近学情实际的评价方式,以提升评价的亲和力。

(四)重视外语教育文化环境的评价,契合社会文化理论优化教育评价体系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都是影响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会对参与语言教育学习的主体产生影响。在社会文化视角下改革外语教育评价,还需重视文化环境的评价,优化评价体系。外语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不同,不论是专业外语教育还是通识外语教育,都更关注学生对外语知识的掌握,强调深化学生对外语国家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以达到增强教育效果的目的。所以,外语教育评价环节应重视对文化环境的评价,在契合社会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实现评价体系的优化。对文化环境的评价,一方面要关注对教育者外语文化素养的评价,以促使教育者更积极地学习相关文化;
另一方面要关注校园内外语教育文化环境的创设,为学生接受外语相关知识、感悟相关文化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高校外语教育评价改革才能实现全方位发展,强化评价实效,为外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猜你喜欢教育者外语主体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工会博览(2023年1期)2023-02-11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南大法学(2021年3期)2021-08-13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大山教你学外语漫画月刊·哈版(2016年5期)2016-07-11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中国音乐教育(2016年4期)2016-05-20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16年2期)2016-05-17大山教你学外语漫画月刊·哈版(2016年1期)2016-02-22论多元主体的生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6期)2015-01-22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探索(2013年4期)2013-07-24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外语学刊(2011年3期)2011-01-22

推荐访问:视角 社会文化 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