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模式下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研究

|

文/渭南市临渭区水政监察大队 王丹

会计档案记录反映了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资料,既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也是检查过去一段时间内经济活动的依据。与普通文书档案相比,会计档案的形成范围广泛,档案类别稳定,且外在形式多样,是企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提出推行电子会计档案,并对电子会计档案资料的收集、保管、使用做出明确规定。财务共享模式下,传统的财务会计工作发生明显改变,加强电子会计档案管理才能满足新形势要求。以下结合实践进行探讨。

我国电子会计档案的发展历程中,主要包含6个重大节点:一是2012年初步尝试,国家档案局在中国电信广东分公司、中国联通湖北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险股份公司开展试点工作,在公司内部尝试会计凭证无纸化归档,结果取得良好成效。二是2016年1月颁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可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信息技术管理会计档案,企业内部形成的电子会计资料和从外部接收的电子会计资料,在满足一定条件时可仅以电子形式归档保存。三是2016年,国家档案局选取33家企业作为首批试点单位,开展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其中14家试点单位通过验收,在电子文件归档、储存、检测、利用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四是2018年选取了第二批试点单位,一方面,解决首批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继续探索电子发票、电子证照、三维电子文件等特殊资料的归档管理。五是2019年4月,在《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中,明确了电子签名、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成为电子档案管理的保障。六是2020年3月发布《关于规范电子会计凭证报销入账归档的通知》,规范了电子会计凭证的报销、入账、归档流程,实现了全流程电子化管理,为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提供了指导。

(一)管理优势。1.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会计档案类型多、数量大,传统档案管理的效率低,尤其查询档案资料时需要耗费较长时间。财务共享模式下,电子会计档案管理显著提高了管理效率,主要表现为:第一,查询会计档案资料时,只需输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就能及时找到对应的档案。第二,在会计档案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等环节,在智能财务管理系统、信息识别技术的支持下,提高了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将管理人员从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2.有利于实现精细管理。传统会计档案管理,首先打印会计凭证,然后根据时间先后进行排序、编号,最后加上封面封底装订。财务共享模式下,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以财务共享中心为核心,录入财务数据后系统进行分类管理。以原始凭证的收集为例,使用扫描仪对原始会计资料进行扫描,形成电子数据上传至财务共享中心,自动完成汇总、排序与整理。而且,对于电子单据和凭证,财务共享中心基于统一的标准或口径,可根据关键词进行分类管理,生成编号确保原始凭证与电子凭证一一对应,最终形成格式统一的电子档案。可见,电子会计档案管理提高了精细化程度,能为后续档案数据的应用创造良好条件。3.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传统会计档案的管理中,为了保护大量的纸质档案,不仅需要建设标准化的档案室,还要做好防火、防潮、防虫害等工作,要投入大量的成本。电力会计档案管理,以电子数据为管理对象,统一存储在财务共享中心,不需使用档案室,也不需要防火、防潮、防虫害等措施,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另外,会计档案的管理由系统自动化完成,相较于传统管理模式减少了对管理人员的用量需求,也能降低人力成本。4.有利于推进资源共享。财务共享中心的建立,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提高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能提升财务服务水平。例如:企业根据自身业务特点,为财务人员打造APP,利用该APP提交业务申请、上传原始凭证、完成线上审批,优化了工作流程,节省了管理人员的精力。以差旅费报销为例,采用电子档案管理模式,员工利用APP的报销模块,对原始票据进行扫描上传,数据传输至财务共享中心,分类处理后到达领导端口,领导线上审核、审批,完成差旅费的报销。将实物资料、电子档案资料相结合,显著加快了处理速度,进一步推进了资源共享。

(二)带来的挑战。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从纸质化向电子化转变,从属地管理向共享中心管理转变,从固定期间存档向信息实时更新转变,给实际管理工作带来一些挑战。1.系统集成要求高。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要求财务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ERP系统等相互连通,确保这些系统之间的数据能够共享。因此,对系统的集成要求高,需要采用统一的接口、统一的数据格式,以保证系统的兼容性,为档案数据的处理打下基础。2.交叉作业流程长。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是一个交叉作业的过程,涉及财务人员、档案管理人员、系统管理人员、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人员等。如果是集团型公司,由于交叉作业流程长、涉及部门人员多、管理难度大,容易出现操作不规范的问题。3.安全风险隐患多。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隐患。电子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计算机、通信网络、专用软件等,对硬件和软件的安全均提出高要求。如果安全防护管理不到位,系统遭受病毒入侵、黑客攻击,可能导致会计数据泄露、丢失、被篡改等,影响企业正常运行。

财务共享模式下,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主要是收集、处理、应用三个环节,具体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一)电子会计档案的收集。依赖于财务共享中心,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的支持下,可对会计票据进行上传、流转,在资金管理、会计核算、档案管理等系统中实现数据的共享。第一,整合企业内的会计档案资料,经多个端口扫描、上传电子数据资料,端口工作人员查阅后,确定无误传输至财务共享中心。第二,因会计档案种类较多,例如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等,还可根据不同种类进行整理,分类后再经端口进行扫描上传。第三,对于财务管理系统产生的数据,例如明细账、总账、备查账等,这些数据经管理人员审核后,可直接传输至财务共享中心。第四,对于银行系统发送的回执单,使用客户端及时收取,该电子回执单可以代替纸质回执单,既能节约出纳人员的办理时间,又能避免其他成本产生,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二)电子会计档案的处理。电子会计档案的处理,需要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建立在财务数据共享的基础上。为此,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建立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制订科学、完善的管理办法,保证档案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为会计档案的处理奠定基础。第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对会计档案数据进行加工处理,打破了不同区域、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可提高数据处理的时效性。第二,对会计档案资料进行纵向分析,以时间先后顺序为主线,分析不同会计信息的关联,实现全流程管理,形成完整的资料链条。对会计档案资料进行横向分析,以类型业务为主线,分析不同会计信息的关联,挖掘深层数据,进行网状关联处理。第三,数据共享技术的应用,可将下属公司资料进行汇总,构建大型数据库,方便数据的分类、处理和保存,有助于领导层及时全面掌握业务运行情况,为未来的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三)电子会计档案的应用。会计档案数据的应用,是基于会计数据构建关联模型,挑选出具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反馈到财务科室指导管理工作开展,例如业务决策、内部控制、绩效考核等,最大限度上满足企业内部的管理要求。第一,数据检索。会计档案中的数据种类多,进行检索时输入关键词,例如时间、事件、人物等,就能找到对应的档案资料。不仅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缩短了档案使用者的等待时间。第二,数据利用。会计档案的价值之一,就体现在档案数据的利用上。一项调查显示,财务信息共享前,企业能利用的财务数据仅为总量的10%,其余90%均处于“冷藏”状态。财务共享模式下,利用数据挖掘、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在“冷藏”的档案资料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为企业经济活动的运行提供支持,促进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企业在电子会计档案管理中,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实际管理工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要求企业加以重视,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存在问题。1.归档管理混乱。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本质上是会计信息数据的传输、处理与保存。财务共享模式下,虽然电子会计档案的归档更加简单,只需将档案数据传输至财务中心即可,即使出现纰漏也方便查找纠正。但是,不少企业重业务往来、轻档案管理,尤其不重视电子会计档案的归档环节,管理人员随意应付,导致这些档案没有专门分类、核对。后期需要某个档案资料时,只能在混乱的数据库中查询,为档案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2.管理制度不健全。从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部分企业的领导、管理层思想守旧,尚未摆脱传统管理思想的桎梏,导致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第一,管理制度存在空白和漏洞,无法为实际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管理人员在工作开展中,过度依赖于自身经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影响档案管理质量。第二,管理制度的制订没有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业务特点,无法反映出管理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也无法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第三,绩效考核未落实,表现在考核流于形式、评价指标单一、缺少奖惩激励措施等,削弱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3.利用漏洞造假。财务共享模式下,电子会计档案由财务共享中心统一管理,需要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硬件或软件难免会存在漏洞,为数据造假提供了条件。例如:下属分公司的经营业绩较差,为了应对总公司的检查,对电子档案上的数据进行篡改,将不达标的业绩改为达标。另外,账目核对过程中,公司可能贿赂财务共享中心的人员,通过伪造不实档案谋取不正当利益。此外,系统长期未更新、维护保养不到位,会为病毒入侵、黑客攻击提供机会,直接影响会计数据的安全。

(二)解决措施。1.加强归档管理。第一,企业应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尤其认识到归档是整个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此,可成立专门负责归档的小组,对归档的电子档案进行核对,及时发现存在错误的档案。具体操作中,每个档案均有自身的代码,利用代码对档案进行查对管理,能提高工作效率。第二,严格执行规范要求,对归档的电子档案进行分类处理。随着档案数量的增加,归档管理的难度提高,可定期对过期的、没有价值的档案进行清理,确保财务共享中心电子档案的有效性。第三,电子会计档案归档时,除了归档范围、归档时间外,还要明确技术环境、软件版本、数据格式与类型等,从根源上保证电子档案的质量。2.完善制度体系。拥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基础和保障,针对目前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解决措施如下:第一,以《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为准,组织企业领导、部门负责人、财务人员、档案管理人员学习相关内容,提高重视程度,掌握电子档案的管理规范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管理制度体系,提高管理措施的可操作性。第二,随着企业的发展,电子会计档案数量增加,相应的管理难度提高。对此,应对现行管理制度进行分析,通过增加、删减、修订进行更新优化,确保制度内容与实际业务相吻合。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如宣传栏、例会、微信群、官网等,介绍电子会计档案管理的相关知识,提高所有人员的认识,为制度实施创造良好的氛围。3.保证系统安全。第一,硬件安全管理。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要使用专用机房保存档案,主要包括:在机房顶部装设避雷器,防止遭受雷击;
在机房设备中加装电涌保护器,稳定电路电压;
设置备用电源,确保设备连续运行等。第二,软件安全管理。使用专业的档案管理系统,定期对系统进行升级,日常工作中做好保养维护,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使用软件、插件前,看是否与系统兼容,并且经杀毒软件检查,确保安全后再安装运行。第三,网络安全管理。为保护电子会计档案数据的安全性,采用防火墙、杀毒软件等,实时监测网络运行,对病毒入侵进行预警;
设置管理权限,采用数据加密、备份等技术,最大限度保护数据安全,将危险降至最低。4.注重人员培训。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队伍,提示企业落实人员培训工作。一是项目人员,他们直接接触会计档案,通过培训增强其信息化意识,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二是财务共享中心人员,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电子凭证的归档能力,保证各类影像资料的准确性,为档案收集、处理与保管打下基础。三是档案管理人员,通过培训使其掌握理论知识,熟练操作企业内的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开展检索工作,为档案使用者提供优质服务。四是系统运维人员,通过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及时解决系统故障问题,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综上所述,财务共享模式下电子会计档案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精细管理,降低管理成本,推进资源共享。文章从电子会计档案的收集、处理、应用3个环节,介绍了财务共享模式下的管理方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为实际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切实提高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档案资料档案管理财务展览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探讨海风(2022年1期)2022-06-09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现状及信息化管理创新的思路探讨建材发展导向(2021年18期)2021-11-05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如何规范档案管理内蒙古教育(2021年18期)2021-02-12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意林·全彩Color(2019年9期)2019-10-17地质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探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9年22期)2019-09-27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水利财务河南水利年鉴(2017年0期)2017-05-19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有效管理措施的应用研究科学中国人(2015年26期)2015-03-12

推荐访问:财务 会计 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