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数据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协同的难点与突破

|

宋 玉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当前,大数据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创新不断提速,高校数字校园(智慧校园)建设方兴未艾,教育大数据正在成为高校改革不可忽视的新型驱动力,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1]近年来,随着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取得了丰富喜人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与时俱进,实现其内容与形式上的升级”[2]。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全面推动、深入发展、优化创新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在正确认知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变化的基础上,有效发掘和利用思政教育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教育数据资源,将“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进行深度对接,借助教育大数据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大数据可以为课程思政宏观层面的管理协同、中观层面的院系协同、微观层面的师生协同提供强力的数据支持。然而现实中,由于目标不清、沟通有限、资源匮乏、着力不准等原因,缺少教育大数据参与的课程思政难点颇多,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一)动力缺乏

随着课程思政在各高校的广泛开展,各主体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逐渐形成,但自主寻求变革、全面深入推进的动力仍显不足。一是高校教育中以专业技能代替品德,以显性成绩掩盖隐性素养的功利性育人思维和考核体系依然存在,而高校普遍存在的学术绩效主义又促进了教师群体的异化[3],使得忽视思想道德教育成为一种惯性,再加上现实生活中道德问题的犯错成本并不高,且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滞后性,各主体主动、彻底改变的动力缺乏。二是当前各高校课程思政形式化、同质化现象较普遍,由于缺少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方法和手段,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不能直观、即时地得到体现,教师难以从中获得反思和激励,教学改革和创新缺乏依据,坚持课程思政的初心、信心和动力也会日渐消弭而渐渐流于形式。

(二)时效性弱

课程思政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要如盐化水,不着痕迹、巧妙渗入,教师需在准确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所思所想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才能更具说服力和实际效果。与以往的受教育对象不同,当代大学生生于网络发达的信息社会,思维活跃、兴趣广泛、热衷于网络生活,对舆论焦点、社会热点关注度高,但对网络信息的甄别判断能力弱,又不会或不愿主动进行深入思考、探讨,容易人云亦云,且在西方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排斥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因而教师的正确引导极为必要且重要,而课程思政教师往往对自己领域和专业的前沿发展、学术动态等更重视、敏感,对学生的关注点、困惑点的了解或不够及时、有所忽视,或无从下手、回避问题,导致思政元素的融入角度和内容难以引起学生兴趣和共鸣,课程思政效果大打折扣。

(三)协同困难

一方面,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课程思政既需要各课程教师的参与,也需要高校、政府、社会机构等主体的共同参与,然而由于这些多元主体的协同缺乏便捷灵活、交互及时的平台和机制,使得各主体力量分散,相互独立、各自为战或蜻蜓点水、若即若离的现象仍较多见,课程思政难以取得实效。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掌握不足,导致思政元素在各门专业课中随意、分散、孤立,甚至重复,思政元素的挖掘、筛选、融合等问题难以做到恰当、无痕,思政资源的协同缺乏获取、分享的渠道。实践实习中,社会对大学生品德素养方面的关注和要求较为隐晦滞后,往往是出现问题后被动应对、亡羊补牢,高校和教师往往不能及时得到大学生思想状态、心理需求、发展趋势等方面客观的反馈,也无法科学预测、提前干预,影响协同机制、课程体系、育人环境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

(四)考评失衡

课程考评是对教育目标实现与否的全面检验,虽然不少课程从传统的结果性考核转变为过程性考核,但“并未带来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持续关注,并未发挥出考核对教学的‘回流’作用”[4],一方面,思想道德素养难以量化,学生的日常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也很难通过考试、测验等手段准确客观、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且现有考评体系下,学生所知与所行并不完全一致,应然与实然脱节,甚至会促使学生为迎合评价而变得功利甚至失德,考评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此外,学生的思想道德矫正、养成和内化是一个长期复杂、动态持续的过程,而现有考核方式主要依托于思政课,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滞后性和一维性。另一方面,课程思政需依托于课程,而各院系、各学科课程都有较大的差异性,统一刻板的评价标准不适用于所有课程教师,更起不到应有的导向激励功能,甚至还可能打击教师的积极性,考评难以达到促进协同育人的目的。

(五)应用不足

近年来,国家对大数据产业和人才的扶持、培养力度不断加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2016—2020年约1/5的中国高校新设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成为高校新增数量最多的专业,国家和省级实验室也已有数百家[5],但地区、行业分布不均,专业应用人才仍然缺乏,且与教育的融合协同不足。一是大多数高校采用的由企业提供的数据产品忽视各层次、各地区高校的不平衡性和各门课程的差异性,模式设计固化、同质化较为严重,一个产品或软件应对诸多高校和课程,数据采集范围小、维度少、跨度短,教育对象的数据信息因课程、年级的分割变得零碎分散,且规格、范式、类别等相差无几,产品开发与用户需求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缺乏灵活性、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服务。二是各省、各高校虽已对大数据、信息化等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并在教学管理、改革中有所应用,但覆盖面广、功能齐全、交互便捷的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并未完全形成,数据的开放共享、制度保障仍有诸多壁垒和阻碍,数据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高校、地方教育和人才培养特色难以凸显,服务行企、社会的功能在数字化、信息化的当今时代未得到有效发挥。

教育大数据与协同创新均是理念与手段、素养与能力的综合体,且都是为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统筹多元主体而生,二者通过对课程思政这一繁杂系统内各要素的解构重组、优化配置、互惠共享,理解、发现和利用其运行行为、状态和规律,不断激发系统活力,实现深度协同,以达到新的有序状态,突破课程思政协同的难点。

(一) 明确协同目标,坚持以生为本

目标不统一,行动就难一致。课程思政明确了高校育人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而非单纯地提高知识和技能、找一个好工作。这就要求高校要真正将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充分了解、掌握学生群体和个体的特点、规律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横向上,教育大数据可以通过客观、持续、全面、动态地记录、跟踪学生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学习、生活、交往言行,综合分析其偏好习惯、兴趣疑惑、思想倾向、个性需求等学情信息,帮助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以学生为中心完成课程思政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馈等工作,提高课程思政效果。纵向上,教育大数据可以突破年级、学校、课程的限制,串联起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所有信息,以每个学生为中心建立多维立体的个性化育人档案,使课程思政更加科学合理,更具整体性和针对性。同时,教育大数据还可以促使教师转换传统课堂的话语体系,以真正平等、教学相长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使学生在“亲其师”的前提下“信其道”“效其行”。

(二) 拓展协同主体,健全育人体系

全员育人是课程思政的内在要求,在教育大数据技术支持下,高校可以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推动全社会把立德树人作为共同责任,构建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格局”[6]。首先,要促进校内主体的协同,使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教学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达成一致共识,贯彻落实“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意识和责任,营造良好的“大思政”育人氛围,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充分的环境保障。其次,要积极争取校外主体的参与。高校育人的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发展,而育人的过程也需要与社会保持紧密的联系,尤其思政教育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系统性,育人过程中,高校与实习单位、实践基地、机构社区、政府机关,甚至包括大数据专业人员和技术产品提供方等师资的互通互融和资源的共建共享必不可少。如此复杂、多元主体的大范围、高频次、多维度的协同,没有教育大数据的支撑难以实现。

(三) 扩大协同边界,实现利益共享

由于在边界清晰、功能单一的垂直领域中更容易产生信息壁垒,因此,课程思政需要在大数据的帮助下不断打破已有传统、固化的边界,扩展其内涵和外延,在开放、非平衡的环境下使原本各自相对孤立的子系统产生关联,共享利益,促进协同。除育人主体的融合协同外,课程思政还需打破内容的边界,不仅要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基本观点,还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培养他们批判思维和创新思考的能力,更要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元素[7];
打破载体的边界,将思想引导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观考察、社会调研、实践创新等活动中将知识、情感、品质转化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动力和能力;
打破模式的边界,将思政理论的系统化学习与碎片化传播、情感传递与理性分析结合起来,让思政教育更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阅读习惯,扩大思政育人的时空界限;
打破课堂的边界,尤其在当今全球疫情尚未好转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教育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方式,将课堂内和课堂外、线上和线下结合起来,真正构建以学习者认知需求为中心的自适应学习系统。

(四) 改变协同方式,提升治理水平

在以生为本的视角下,高校的角色应是管理者和服务者的综合体。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高校需实现顶层设计、组织体系、调控、运行监测等方面的创新;
从服务者的角度而言,高校需加强与一线教师、学生、社会机构、共建单位等方面的互动,及时了解并解决人才培养中产生的问题,打造开放有序、智慧和谐的校园。在此过程中,教育大数据能够改变高校传统治理模式下条块分割、权级分明、力量分散而导致的各主体参与意识薄弱、合作能力差、自主性低等现象,数据的流通共享将不断消融纵向指挥命令与横向分工合作之间的壁垒,使得课程思政的协同不再以高校的行政命令、文件通知、检查考核等方式才能得以贯彻执行,而是注重发挥所有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相对平等、纯粹的环境下,坚持问题和目标双导向,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协同方式。同时,依托海量的信息搜集与整理分析功能,教育大数据可以较为全面客观及时地掌握课程思政所有参与者的意见反馈,了解不同群体和个体在价值取向、需求偏好、思想趋势上的差异,为顶层设计、系统优化提供科学决策参考,实现高校治理和育人效果的精准化、高效化。

(五) 创新协同价值,激发育人动力

课程思政要“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就师资而言,教育大数据可以让教师从繁重、重复的学情信息收集、思想状况关照等工作中解放出来,避免因过度消耗而造成教学专注度和热情降低。同时,教育大数据将育人全员纳入考察、评价体系,既有利于育人共同体价值的凝聚与深化,也有利于筛选校内外师德不合格教师和共建效果不佳的单位,形成科学有效灵活的退出机制,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保障育人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效果。从课程建设来说,教育大数据可以优化课程体系,促进课程管理、整合课程内容、拓展课程资源,科学分析最适合开展课程思政的专业课程、公共课程和实践课程,形成层次分明、各有侧重、类型丰富、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让思政和课程的匹配度达到最优。而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大数据对革新教学方法、开展教学研讨、融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普及信息化教学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教育大数据使课程思政每个主体都成为协同链条上密切相关、辅牙相倚的共同体成员,更能激发协同育人的动力,促进共容利益的一致性,创造出新的、更大的价值。

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全社会育人要素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驱动下,以教育大数据为基础和纽带,形成“一(平)台双意(识)、三(场)域四(节)点,显隐交融、知行合一”的长效立体协同机制。

(一)加大支持保障,构建一个数据协同平台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支持各地各高校搭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平台”,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促进优质资源在各区域、层次、类型的高校间共享共用”。因此,首先要加快专业数据人才的培养和技术的研发迭代,为大数据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最基础的支撑。其次,继续促进大数据产业的深度发展,培育创新型数据企业,开发出符合思政教育特点和规律的数据产品,广泛收集、科学分析、统筹管理思政教育中产生的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为各高校数据平台的构建提供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灵活高质的方案。再次,由于各参与要素优势、需求、利益各不相同,大数据系统需要有权威机构进行组织、指导和协调,以降低协同难度,确保系统的平稳运行。最后,国家和政府还需要建立健全数据要素市场秩序,规范数据规则等,营造良好的数字生态环境。

(二)强化主体责任,践行两个意识协同互促

习近平指出:“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8]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教师必须担负起主体责任,真正成为学生的“筑梦人”和“引路人”。首先,教师需要有强烈的育人育己意识,在课程教学中把育人的责任与使命放在首位,做好言传身教,同时通过大数据资源库,不断提升思政育人能力,在实践中增强育人水平,创新育人方法,完善自身的职业发展。其次,数据时代,教师应与时俱进,具备正确的大数据观和较高的数据意识、数据素养和数据能力,通过培训讲座、交流学习、自主锻炼、与相关专业教师组建团队等方式,提高数据处理水平,掌握数据应用的方式和技巧,深化对数据价值的重视程度,增强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从数据的关联性中总结、发现大学生学习、成长的规律,并据此开展针对性、个性化教学,提高育人效果。

(三)健全开放环境,推进三个场域协同共融

在思政教育中,网络、校内和校外实践场所正是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密切相关的三个场域,大学生在其中获得的认知、情感、观点不论对错均会相互影响、渗透,不断形塑他们的“三观”。同时,由于功能倾向、进入频次的不同,三个场域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大学生在其中因兴趣、需要而组织的社群活动会使得已有认知进一步深化或与其他场域产生思想冲突,导致其言行表现产生较大差异,甚至出现背离。这些都让思政教育工作难以把准学生思想问题真正的脉,因而需要教育大数据进行勾连互通,将思政教育渗透进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所有空间,形成动态开放的协同环境,实现润物无声但泽被万物的隐性教育效果。三个场域中,校内和校外实践场所具有相对可控性,网络最不可控,这就需要通过相互融通、开放共享的教育大数据对大学生在三个场域的言行进行比对、筛选、鉴别、监测,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真实思想状况和疑难困惑,使课程思政取得实效。

(四)促进显隐交融,联通四个节点协同育人

课程思政本质上以人的培养与塑造为目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服务,因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需坚持问题导向,动态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困惑,分别从隐性的角度构建问题需求库和资源环境库,从显性的角度注重课程和考评两个环节,四个节点以教育大数据平台为依托进行沟通互联,共同发挥协同育人的作用(如图1所示)。

图1 显隐交融协同育人示意图

问题需求库的数据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处于课程思政中心地位的大学生提供的数据,经分析汇总后以疑难困惑、热点倾向、预测警示等方式呈现;
另一部分为教师、家长、社会机构等其他主体提供,主要为在教学实践、沟通协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需求。资源环境库数据包含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包括舆论媒体、社群平台、校园思政环境等。软件资源则包括校内外师资团队、思政教学资源、政策机制保障等。而课程节点则由课堂教学(知)和社会实践(行)构成。大学生、专业课和思政课教师、后勤、管理人员等校内主体和社会机构、共建单位、实践基地等校外主体均是数据平台所有节点的数据提供者,也是数据价值的受益者。问题需求库为课程节点提供学情信息和思政教育内容参考,使课程节点中思政元素的选取、融合更具针对性和层次性。资源环境库为问题需求库和课程节点的参与者提供思想、政策、课件、方案、条件、信息等方面的咨询、指导和支持,营造协同育人的大思政环境。当然,由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构成的课程节点产生的疑惑困难、形成的配合协作、总结的教学经验、得到的优质资源等也同样可以成为资源环境库和问题需求库的重要内容。同时,在考评节点,因问题需求库、资源环境库和课程节点产生的动态数据会不断丰富考评细则、调整考评方案、优化考评结构,使考评真正体现过程性和科学性,还可以通过考评使得对资源环境库的筛选推优能够实现优质资源的聚合累积、对问题需求库的定期过滤能够促进高校治理方式的转变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对课程节点的效果反馈能够激励师生的自我成长。

猜你喜欢协同育人思政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新班主任(2022年4期)2022-04-27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科学大众(2020年23期)2021-01-18思政课“需求侧”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四化”协同才有出路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推荐访问:视域 难点 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