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联结策略的应用

|

谭俏珍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富乐小学 广西 南宁 530031)

过去一段时间里,不少小语老师习惯用“孤立模式”来组织阅读教学活动,没有对学生之间、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准确把握和合理利用,这就必然会限制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和视野的发展,阻碍其综合阅读素养的提高。对此,小语老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树立起鲜明的联结意识,围绕生本合作、群文阅读以及能力培养三大主题制定对应的策略,实现有关教学工作的全方位优化。

(一)分组教学法

1.以整体阅读的效果作为主要参照对象

“联结策略”的本意是把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的文化性关系联结起来,从而达到整体指导有效性的综合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以课文及大量课后内容为活动素材,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其语文学习的影响很大。

“档位”是指在教学中的实际水平,是指学生在团体中的整体能力和特定的能力。小学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们在测验和日常作业中的答题成绩、得分来判定学生的阅读水平,并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排名。在引导学生结队时,必须充分反映同组同学学习能力的不同,避免把不同层次的同学聚集在一起,既能实现传授知识、学习灵活度、认知体验,又能更好地保障小组活动的有序进行。

比如,小语老师可以通过调取学生近几个学期或本学期的考试试卷、答题卡,再根据他们的成绩和分数,得出他们的最终得分。然后,根据分数的高低,将“15名/档”分成三个等级,然后,根据“1:1:2”的比例,将四人一组的人数分配给每一组的学生,让他们承担与自己的阅读能力相符部分的任务。

2.将学生的阅读能力分布情况作为分组重要依据

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看成是一个“成果”的概念,反映了一个学生个体的阅读能力所产生的“分数价值”;同样的情况下,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阅读能力上,也有不同的优势,这是不能忽略的。基于此,小语老师在分组时,除要兼顾不同的阅读能力搭配,还要注意各组之间的优缺点,以突出各小组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各自的学习任务。

例如,部分学生阅读时的思考更加缜密,在文字信息方面体现出很高的条理性,非常适用于完成论证、说明等逻辑性较高的文章;部分同学感情细腻,能有效抓住文章的细节和情绪,对叙事诗、散文的鉴赏也很有天赋。然后小语老师会让两位同学组成一个团队,这样团队就能很好地完成大部分的阅读作业。

(二)以明确的主题开展小组协作学习

1.“余白”观念应在文章阐释中有效确立

许多小语老师为了“照顾”孩子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所以他们习惯性地把自己的知识和内容分解成“保姆”的特性,然后“喂”给他们,这就导致了他们对阅读的依赖。因此,小语老师应转变“代办”的思维方式,对一些较小的、较简单的问题要“网开一面”,自觉地给学生留点作业,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和讨论,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提出独特的观点,客观上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信任,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山行》这首诗词中,老师在讲完了基本的内容后,就可以在“停车坐爱枫林晚”这一节中的“坐”字上,提出了一个问题:“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许多学生会理所当然地说“坐下”,可是“坐”后面却没有“坐”的意思,似乎不太合理。此时,老师可以组织同学进行分组讨论,当学生普遍陷入瓶颈时,通过“用整个句子的意思减去其它字的意思”来提供线索,并指导学生对“因为”做出正确的回答。

2.运用文献资料进行发散思考

小学阶段正处于探索的阶段,许多好的作品都会刻意在结尾处留出“空笔”,给学生留足自我想象的空间,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些事实,小语老师可以通过使用“空笔”的开篇结尾,引导学生进行发散联想,让他们在前面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对前面的理解,形成一个个性化的结局或情节,进一步激发和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性。

例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章结束后,小语老师可以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思考:“少女上了天堂,遇见了她的祖母,她们说些什么?要是有一天,你能进入那个小姑娘的世界,在她卖火柴的时候遇见她,你会怎么做?”然后,小语老师可以组织同学进行讨论,将他们的意见汇总在一张纸上,然后再由他们各自的代表进行交流。

(三)拓展小组协作学习模式

1.在阅读游戏的帮助下开展团队协作

小学阶段洋溢着活泼的氛围,他们对好玩的游戏毫无“抵抗力”,而且在玩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够展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把游戏元素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更好的体验,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资讯真实性和语言归纳性,老师会安排同学做“传令兵”游戏:老师用低沉的声音向前一位同学传达一段较为复杂的话语,再由另一位同学以“一条龙”的方式传达;最后一位同学听完了,要站起来朗读,看看老师说的是不是和老师说的一样。中途出错的同学要进行一段作为“惩罚”的才艺表演。

2.在情景体验的基础上开展团队协作

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的测验通常是围绕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内心情绪展开的,往往是通过具体的情景来表达。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老师可以通过结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具有情境体验的互动学习,把学生带入到现实的写作情境之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理解、品读材料,从而更直观、更深刻地感受到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情绪,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兴趣和参与感。

例如,在学习《胡萝卜先生的长胡须》后,老师会给他们安排一个任务,让他们组成几个“剧组”,按照课文内容、人物和成员的意愿、能力来分配角色,编写剧本,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简单的服装和道具;下一节课,所有工作人员要向所有人展示他们所准备的课文戏剧;在活动后,由老师们进行投票,从中挑选出一至两位“最佳剧组”“最佳演员”,并让同学们通过观看、表演这些作品,了解到自己在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

(四)将老师与学生的协作模式引进到阅读教学中

学生之间的合作,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意识,如果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种合作中去,那就是最好的结果了。小学生们总是对自己的老师抱着“敬而生畏”的态度,有的同学甚至会因畏惧而不敢作答。这对老师与学生的和谐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利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老师应该主动融入到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去,这样既可以方便地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又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协作和快乐。

例如,老师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让自己成为“演员”,帮助实力较弱的一组进行表演,扮演更高难度的角色;他们还可以充当导演、编剧、灯光、旁白之类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后勤支持,让他们有勇气去参加。

(一)在选择内容时更加多样化

1.体现多样性的文学意象表达

文学意象既是抒发作品情感、表达思想的基础,又是作家各种情感在作品中的“代言人”。根据这种理解,小学语文老师应从表现作品的角度出发,在选题时,突出作者运用的各种描写人物形象和性格的不同方式,并引导学生发掘各种表现方式,并归纳其差异。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角色的刻画,深刻地感受其优越性,增强其在作品中的影响力。这样,学生对人物的解析和塑造的整体能力得到了最优化。

比如在学习《司马光》一章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们理解如何在特定的动作中体现出自己的性格,然后介绍《聪明的阿尔法》《小英雄鲁德克尔拿》等作品,然后让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利用别人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性格。

2.反映出故事情节的多样性

如果说人物是一篇文章的内容和情绪的纽带,那么,故事情节就是联结整篇文章的全部感情因素和节点的纽带,也是最容易引起小学生情绪的因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故事情节编排的差异化的课文作为引导的重点,引导学生体验到情节推进和故事串联方式,从而达成培养学生精准拆解文章结构和建立故事脉络的综合素养。同时,学生在听到“故事”这个词时,会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去年的树》的教学中,老师会引导学生理解“对话推进”中的情节连贯,并引入《葡萄藤和紫罗兰》《新出生的老朋友》这两部同样的故事,通过“多视角”的连线,以及“双主角”的故事推进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结构。

3.反映出营造情感气氛的多元化

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虽然不能直接抒发情感,但作者通过语言的力量来表现自己的情感,让人一看就能感受到,这要感谢作者在情感氛围调动上的成功。在进行这种群体阅读的过程中,老师可以从最常见的情境描述出发,选取一些有着相同或相近的东西,但由于笔法的不同而带来很强差异性主观体验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感受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它一方面能使学生体会到环境描述在情感上的魔力,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对各种情感效果的情境描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比如,在引导同学们完成《富饶的西沙群岛》的课文之后,老师们可以根据作者在文章中所描述的海浪、海岛和海洋生物的生动写实中,体会到西沙群岛的美丽与活力,并组织同学们阅读《生命禁区——百慕大》和《舟山群岛,传说中“神”的故乡》,让学生们也能体会到同样的海景。

(二)在群文阅读中选取不同题材的教材进行教学

1.从主题类型表现出文艺创作的多样性

小学生的“圈子”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的阅读教学主题可以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之内;反之,更多的阅读内容也可以弥补自己缺乏人生经验的缺陷,提高阅读水平。因此,要想打破这种困境,首先要在阅读过程中增加阅读素材的种类,尽可能地向学生提供涵盖各种社会情感的优秀内容,一来让学生的社会情怀得到更进一步的丰富和具体化,引起学生的内心情感的渲染,二来也可以使学生真正将群文阅读当成自己拓宽社会视野、满足个人阅读需求的高价值路径来看待。从这一点上说,群文阅读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和拓展学生的眼界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比如,在引导学生们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将《多多的奇妙冒险》《李小小幻游记》等内容导入到学生们的阅读中,引导学生们去了解“穿越”这个话题,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作品。

2.从主题的表述上体现了不同的文学形式

有的时候,如果一个人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他的作品就会让人耳目一新。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材料时,无需过分追求“标新立异”的主题,而应从传统主题的写作视角出发,从多种层次,从不同的视角,体会到传统主题的多种含义和表达方式,从而丰富学生对阅读理解的途径和对文学要素的认知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充分反映了学生个性的特点,激发了他们的主动性,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例如,老师在讲解了《父亲、树林和鸟》之后,可以带着同学们重新读一遍《我的爸爸是个“骗子”》《我们家的“小爸爸”》,让他们改变以往用“眼泪文学”来描绘“父亲”的惯性思维,而是用父亲真情实意的欢乐、愤怒、悲伤、幸福的真实画面,让他们的作文更有“地气”和真实感,为以后的写作提供更多的视角和写作材料。

(一)通过与文字有关的资料联结,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

将文字中的相关信息联结起来,品味文字的情感色彩,词义的含义可以通过文字的关联来进行理解。作者在《乡下人家》的一节课上,为使学生了解“别有风趣”的含义,首先请同学说出“别有风趣”的字面意义——用来描述某件事情有不同的、特别的趣味;接着,让学生联系文章,并就文章中的“别有风趣”的部分进行分析。这时,同学们根据课文中的“搭一瓜架”“结出了瓜”等内容,领悟到了“别有风趣”这四个字。通过这种方式,把词汇理解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体会。

(二)通过与已有的事物和网上信息的联系,提高评估和欣赏的能力

评价和欣赏是目前阅读教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通过适当的联结策略,结合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相关的资料,也许可以解决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理解文章的表达,使语言的学习拓展到广阔的课外,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例如,在指导日积月累《渔歌子》的环节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从网上认识张志和,以及张志和的形象,并向他们展示了一份资料:“张志和是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20岁的时候,他已经看清了名利,决定不再去追逐名利。从那以后,他就彻底的隐居在了深山老林之中,人称渔夫。”通过这种方式,将现有的知识和材料的学习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整合,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回答“你认为张志和是个什么样的人?”时,他们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他是一个轻松愉快的人。”“他的《渔歌子》,就像是一副山水图,我看他真是有才啊……”这样,利用网上的信息,给学生一个学习的平台,让他们在了解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感受到了自己的心情,从而学会欣赏和评价诗词,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三)结合人生体验,提高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

生活是语言,语言是生命。把生命引入到文字中,把生命联结起来,使学生的眼界变得更宽。在《祖父的园子》中,学生们谈论“在爷爷的花园里,作家们都做了些什么有趣的事?”这时,一位同学说:“从作家铲狗尾巴草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了爷爷的宽宏大量。我年轻的时候,也在外公的田地里帮忙,拔了一棵韭菜,结果被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但萧红的爷爷并没有责怪她,因为我能感觉到她爷爷对她的宽容。从这件事情中,我还能感觉到爷爷对我的忍让。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当我母亲不在的时候,我也跟着他一起拖地,但是我没有足够的力量去拧它,以至于地板上到处都是水。”这样,就可以把阅读材料和学生的真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提高学生的共情力。

综上所述,教育讲求的便是“百花齐放”,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学生才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出学习的潜能和热情,他们的知识和智慧也才能得到更多的成长养料。小学语文老师要真正认识到一点,在阅读教学工作中不断优化对联结策略的多维应用,围绕生本合作、群文阅读以及能力培养三大主题来制定具体而系统化的指导策略,帮助学生打开自己的阅读视野,挖掘学生自身、学生个体之间、多元文学材料之间的阅读养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阅读的奥妙和趣味,并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学生处理阅读问题的方法,进而为他们将来开展更高阶段的阅读学习和语文素养的稳步成长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小语阅读教学同学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21世纪商业评论(2018年9期)2018-09-20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温馨小语时代英语·高二(2016年5期)2016-10-14温馨小语时代英语·高一(2016年5期)2016-10-12甜蜜的梦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16年9期)2016-05-14心灵小语学苑创造·C版(2015年3期)2015-05-06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语文知识(2014年9期)2014-02-28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故事作文·高年级(2009年2期)2009-02-23

推荐访问:联结 小学语文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