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加快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处置和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部署视频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陈 龙

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处置是一项事关全省土地要素保障、事关经济稳进提质的重要工作。根据自然资源部用地计划管理政策,对未纳入国家保障的项目用地,实行“增存挂钩”机制,计划指标的配置与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直接挂钩。如未完成规定处置率的,将直接影响全省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以及土地管理水平评价,下一步还将影响全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的创建。

今年,自然资源部下达的2009—2018 年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任务,任务非常艰巨。前期,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及时调整了激励政策,加快相关场景建设应用,结合“稳进提质”实施了每周晾晒。7 月21 日,专门在市局局长座谈会上对处置工作作了强调。各地强化数据核查分析,落实“一地一策”,工作推进有了一定的起色。

全省自然资源系统要正视当前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到五个强化,确保全面完成批而未供土地处置任务。

(一)强化组织保障

要高度重视,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汇报清楚批而未供处置任务和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增存挂钩”政策,现在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是通过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的处置“盘”出来的。完成得不好,还要倒扣指标。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发改、经信、商务等部门紧密配合的共同责任机制,凝聚内部各相关处(科)室的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二)强化政策激励

为推动各地加快推进批而未供消化利用工作,省自然资源厅将进一步完善“增存挂钩”奖惩机制。对提前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消化任务的,可提前申请使用任务内完成部分的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跨省调剂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配置与批而未供土地消化任务完成情况相挂钩。

(三)强化综合施策

各地要全面梳理批而未供土地形成原因,分类施策。通过“加快征地实施一批、加快做地供应一批、加快批文撤销盘活一批、加快规划调整一批、加快项目落实一批、加快补办完善一批”等,统筹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工作。对一些已经使用但未办理供地手续的单独选址项目,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相关手续完善工作,抓紧核发划拨决定书。对最近新备案的与耕地流向有关的农转用征收项目,审批和用地两条线要及时做好对接。对已完成供地的,要抓紧撤回修改,关联正确的土地来源,及时完善系统填报,以降低批而未供基数。对基数上涨较大的地区,省自然资源厅将根据部通报情况,及时进行任务量调整,各地也需提前谋划对策。

(四)强化数字赋能

推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是一项常态化的工作,要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降存控新”机制,从源头上控制好。一方面要加强项目谋划储备,提高项目成熟度,增强报批精准性和供地匹配度,防止出现农转用和土地征收经批准后,因无法落实建设项目导致出现批而未供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强化数字化手段。依托“浙地智用”应用场景,动态做好批而未供核查更新工作,推动建立批而未供土地“一本账”,推进用地审批、土地征收、做地储备、项目签约、规范落实、供地管理等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处置工作。

(五)强化规范处置

在确保数量的同时,更要强调规范处置工作,切实防止弄虚作假。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将组织核查,一经核实,将严肃处理,扣减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近期,自然资源部下发通知,决定开展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这是自然资源部成立以来首次开展的创建活动。从原来的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迭代升级到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创建,这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自然资源高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探索节约集约模式、技术、制度和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意义非常重大。

(一)准确把握创建要求

与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相比,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的内涵更加丰富、指标体系更加细化。一是从内涵看,不仅围绕土地资源,还增加了矿产、海洋资源,要求各省份突出特色优势资源。二是从指标体系看,按照土地、矿产、海洋资源分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工作机制,统一组织,定期创建示范县(市)。三是从创建内容看,明确了创建主体以县(市)人民政府为单位,包括设区市所辖的区。创建周期为3 年,2022 年认定首批示范县(市),示范期为2023 至2025 年。申报数量从全省面上按所辖县(市)数量的15%确定。各地要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要求,掌握好创建要求和指标体系,理解好各项指标内涵和计算方法,为下一步创建工作打好基础。

(二)高质量开展创建申报工作

创建工作按照“自愿创建、自主申报、省级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确定”的工作程序进行,由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意向。一要把握好申报资格条件。申报县(市)应高度重视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基础好、申报意愿积极,形成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式、技术、政策、机制的典型地方经验,发挥典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避免出现一票否决情形,包括:不存在用地用矿用海突出违法违规问题的、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任务的、新建矿山“三率”达标率达到100% 的、未发生重大非法勘查开采问题和违法违规审批用海用岛问题被问责查处等情况的。二要把握好创建活动总体安排。各地要认真组织,各设区市要指导辖区内符合条件并有意愿的县(市)积极提出申报意向,形成创建方案,审核后上报省自然资源厅。省自然资源厅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审查核实,优中选强,推选出今年示范县(市)上报名单。三是要积极争取更多份额。根据部文件精神,获评示范县(市)在示范周期内享受6 项支持政策,包括优先列入试点、优先申报生态保护修复相关工程项目、优先盘活利用城镇低效用地支持政策等。浙江省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基础好、成效突出,3 个设区市、21 个县(市、区)曾先后获得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区)”,30 个县(市、区)获得省级国土资源节约模范县荣誉称号。各地要共同努力,力争在本次示范县创建中争取更多份额,展现浙江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成就。省自然资源厅也将研究奖励措施,对示范县(市)给予激励支持。

(三)以评促建提升自然资源节约集约水平

各地要通过示范县(市)创建工作这一载体,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以评促建,努力打造浙江省自然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标志性成果。一是强化典型示范。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把节约集约作为自然资源工作的主线来抓,树立浙江省不同类型、不同模式、不同内涵的节约集约示范典型并推广应用,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走出一条以尽可能少的自然资源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二是强化改革创新。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规划引领、布局优化、标准控制、市场配置、盘活利用等多方面。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节约集约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要形成系列“创新实践案例”,促进浙江省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整体提升。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加大典型经验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全社会对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的关注度、认知度和共识度。

猜你喜欢 集约示范县节约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11-27山西省3地上榜“2020中国乡村振兴百佳示范县市”今日农业(2020年23期)2020-12-15节约作文评点报·低幼版(2019年42期)2019-12-30节约小学生作文(低年级适用)(2018年10期)2018-10-27节约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18年5期)2018-06-29示范县样板路“四好”的浙江样本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示范县 谈创建——2017年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建设亮点纪实中国公路(2017年16期)2017-10-14浅谈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20期)2016-10-20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四川党的建设(2014年10期)2014-08-23城镇建设中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分析中国信息化·学术版(2013年6期)2013-09-30

推荐访问:集约 处置 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