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型等多维构思的建筑设计教学研究

|

王 丽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22)

“新工科”对当前地方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宽口径的基础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始强调通识教育,实际上是赋予新时期人才应该具备的共同的知识基础,为未来的发展和变化做好准备[2]。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

“建筑设计与原理B”是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面向其他院系开设的建筑设计及原理系列课程之一,主要是针对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开设的建筑设计训练课程,属于大类专业基础课程,也是环境设计专业唯一的建筑设计课程。课程开设时间较长,但是随着每年教学计划的调整课程总学时数也在不断变化,现在是48 学时(教学周数为1~8周,每周6学时)。

1.1 教学内容

“建筑设计与原理B”课程的教学任务为小型独立式住宅建筑设计,建筑规模为350m2~400m2。住宅建筑对于每个同学来说相对比较熟悉一些,对于初学者可以较快地理解建筑的一些基本功能要求,以及一些基本的家具布置,可以较快地进入方案设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初步掌握小型居住建筑设计的内容、步骤和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

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建筑设计图纸表达的基本功,熟悉建筑设计语言的基本使用方法;
初步掌握最基本的建筑设计方法,建立一些比较完整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概念;
初步掌握建筑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为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建筑观奠定基础,同时树立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的理想信念[3]。通过“建筑设计与原理B”课程的理论讲授和建筑设计训练,让土木建筑大类跨学科专业的学生对建筑及建筑设计有了整体的基本认识,有利于对其本专业后续课程更好的学习。

在8 周的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小型居住建筑这一建筑类型的特点,妥善安排住宅各项使用功能。既要保障居住建筑环境的私密性与舒适性,又要有优美宜人、接近自然的室内外休闲环境。同时,应满足朝向、日照、通风及建筑结构等各项技术要求。通过建筑设计训练让学生建立基本的尺度概念,了解居住建筑中人体活动对家具尺寸与布置、室内净高、楼梯与走道等的尺寸要求。

重点结合模型研究空间与功能组合,并注重形体分析。初步掌握“从内到外、内外结合”这一基本的建筑设计方法。注意从总体入手,首先解决好建筑功能布局与自然环境和所选用地、地形、地貌的关系,同时注意内外结合进行住宅建筑设计,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在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建筑应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与所选的地形条件相适应,这是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居住建筑应与优美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从基地环境条件出发创造出有个性特色的建筑形象与空间。所给任务书地形条件如图1、图2 所示,共有6 块地形可供选择,每位同学可任选其中1块地形进行独立式住宅建筑设计。

图1 地形条件任务书

图2 地形条件任务书

1.2 教学过程

建筑设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限于通识性课程学生专业特点和学时限制,“建筑设计与原理B”课程的教学任务书由授课教师拟定。任务书是提出问题,学生通过8 周的时间,探索解决问题,最后形成符合课程任务要求的设计成果。

课程第1 周布置建筑设计任务书,讲授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并要求学生准备相关工具收集相关资料,同时抄绘至少三例独立式住宅建筑设计方案。通过授课老师课堂理论讲授让学生了解认识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要求,通过抄绘优秀案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独立式住宅建筑的功能安排、立面设计、造型特点、图面表达等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多利用课余时间收集资料和做方案设计,课堂上主要是与老师、同学交流信息,发现问题,调整设计。第2 周开始总平面方案设计,结合任务书具体要求,进行总平面的规划布局,需结合地形条件,对用地进行整体安排,除了建筑单体的设想,还包括用地内道路、园林绿化、活动场地等的安排。第3 周平面图方案设计,推敲独立式住宅各层的平面功能安排。第4 周立面图设计过程中,结合集体评图,不断地督促学生优化调整方案设计。第5 周做手工模型,通过直观的三维模型制作,让初学设计的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住宅建筑设计的基本功能安排、家具布置、尺度要求等。特别是立面造型的细部表达,通过模型制作推敲,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和要求的理解。通过模型照片辅助三维效果图和分析图,使初学设计的学生有利于更好地表达建筑的整体效果。第6 周定稿图绘制,在图纸上将独立式住宅建筑方案设计的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立面图、剖立面图、效果图、分析图等按比例用确定的线条画出来。第7、8 两周正版图绘制,在绘图纸上画最后的成果图,要求学生注意图面的整体效果表达,图面的整体排版风格很重要。针对建筑设计课程的特点,需要细化各项教学安排,明确每个阶段、每一周甚至每一次课的教学重点和设计任务,以此作为每一次上课时成果检验的硬性规定,可以更好地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课程学习任务[4]。

2.1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授课教师以及学生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使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的整体效果。

“建筑设计与原理B”课程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调研汇报、模型制作、自主学习等。课堂讲授法是指授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安排适当的课时系统地讲授住宅建筑设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要求等。案例教学法也是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通过老师讲授和督促学生自主收集抄绘优秀建筑设计案例,都是使学生快速了解住宅建筑设计基本方法和要求较好的方法。调研汇报包括对前期设计任务的分析、相关优秀案例的收集,也包括实地调研一些独立式住宅建筑,在课堂上汇报交流形成调研成果。自主学习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时受限的土木建筑大类跨学科专业的学生来说更加重要。从模型制作入手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建筑的平面、立面、剖立面以及整体效果的涵义。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推敲建筑平面功能安排与立面图的关系,推敲立面细节,可以更直观地推敲住宅建筑的整体效果,模型制作完成后再回到平面图、立面图、剖立面图的绘制,更有利于学生对方案图的准确性与规范性表达,如图3、图4所示。

图3 模型制作

图4 模型制作

2.2 考核方式

“建筑设计与原理B”课程采用了多种考核方式,包括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平时课程任务完成度、作业成果等,与理论课所不同,建筑设计课程作业评价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因此,作业评价宜多采用集体评图的形式,在每个阶段性成果完成后,除了授课教师的随堂评述以外,可增加学生之间的自评与互评环节,督促学生课堂参与的主动性与活跃度。还可依据情况适度引入各班教师共评、外来专家点评等环节,以获得更客观的评价结论和更好的评价效果。

“建筑设计与原理B”课程的考核主要是以独立式住宅建筑设计作业任务完成情况来评价,包括建筑设计作业最终成果和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教学评价也更加重视建筑设计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成果图的质量效果。

在百分制的课程成绩评价中,课程的建筑设计作业任务成绩占总成绩的60%,课堂笔记占10%,课堂的互动、展示和辩论占15%,学生出勤情况占15%。

“建筑设计与原理B”是安徽建筑大学土木建筑大类跨专业通识性专业基础课程,针对课程特点,课程的教学要随着时代发展和课程建设的需要,不断优化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优化课程的考核方式,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建筑设计及原理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在学时受限的情况下,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此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更加深入和实用的建筑设计基本理论和方法,促进学生综合性的进步发展。

猜你喜欢 任务书住宅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20期)2022-11-03小型商业建筑设计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12期)2022-08-19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建材发展导向(2022年12期)2022-08-19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房地产导刊(2022年5期)2022-06-01波尔图2号住宅现代装饰(2022年1期)2022-04-19Neve Tzedek天井住宅现代装饰(2021年6期)2021-12-31Jaffa住宅现代装饰(2021年4期)2021-11-02蜂窝住宅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项目学习活动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开展广西教育·A版(2020年1期)2020-04-20刍议建筑方案设计分析的方法建筑建材装饰(2013年10期)2017-06-26

推荐访问:多维 教学研究 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