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吉游戏教育简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安吉游戏教育简,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安吉游戏教育简

安吉游戏教育简6篇

第1篇: 安吉游戏教育简

安吉游戏

1、教师放手孩子、吧友喜欢给孩子

游戏能时常唤起我们对儿时游戏的记忆。

疑问:游戏与不入园的孩子的户外自然游戏有何不同?

游戏如此高的运动挑战性如何顾忌幼儿的安全问题游戏的核心是对游戏的探索,其也象征了一种工作氛围、制度和文化。

2、其是以自发、开放、户外、运动特征的综合性游戏。

安吉游戏是一种真正的自主性游戏,显而易见,游戏的过程中充满了儿童表现出极大的创造力,他们学会相互合作,懂得相互关心。

安全的隐患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如何平衡挑战性与安全性是学前教育的难题,家长和社会公众对儿童安全的担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儿童在学校里自由游戏的机会与空间,游戏中的挑战与安全问题唤起了家长与幼儿园的共鸣。

第2篇: 安吉游戏教育简

安吉游戏

——还孩子童年的样子

每每看到女儿拿着电视遥控、拿着手机、玩着IPAD,就会觉得现在的孩子真可怜,物质条件不比过去差,却失去了童年的那个样子……

小时候,没有电视,我们也能用沙子做饭,用树叶做菜、用瓦片做碗。办家家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游戏……依然玩得很开学、很快乐。

小时候,没有超级粘土,我们也能用泥巴加水做出想要的车、房子、娃娃……

小时候,没有游乐场,没有攀岩墙,我们却能在大树上爬上爬下,山上、河里无时不见我们“忙碌”的身影,每次回家都是一身泥,免不了一顿挨骂,不过第二天还是要偷偷的去玩。

小时候,没有风筝,我们就几个小伙伴一起,你找竹片,我找纸,他做浆糊,虽然做了好几次才能飞起来,但是当风筝飞起来的那一刻,可有成就感了。

小时候,没有积木,每到玉米收成的季节,最喜欢的就是给大人们剥玉米粒了,剩下的玉米梗就是搭建高楼大夏的法宝。

抓石子、玩小棒、跳房子、跳皮筋、跳竹竿、丢纸牌、还有还有……一幕幕让人难忘的童年。

回想在幼儿园做幼教的那几年,为了迎合家长,我们大班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加减法,认识了很多字,还会背诵好多诗词。而户外除了那个能让家长一目了然的大型塑料滑滑梯外,再无其他。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过的是无游戏时代,孩子的眼神告诉我们,他们一点都不快乐。

国家对幼儿教育慢慢的重视起来,去小学化,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老师们就大量做区域角,做教具,设计或采购一些逼真的高结构材料,并且给这些区域或者材料制定玩法。这个时候的老师们特别辛苦,做了很多材料,一个一个的区域角在幼儿园的大小角落,班级角落随处可见。可孩子们依然不开心、不快乐,他们就像工厂里面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每一道工序都在机械性的重复。这个时候的孩子们过的是假游戏时代。

快乐的游戏到底是什么?

我们不是孩子,不知道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游戏。可我们也曾经是孩子,那些一幕幕让人难忘的童年游戏……而这些快乐的游戏都不是成人安排我们玩的,而是自发的,没有成人规定,也没有成人的约束。这些游戏都不是关在室内就能完成的,大多都是在户外进行游戏。

安吉游戏告诉我们,孩子应该在哪儿玩?玩什么?

材料的选择:游戏材料根据孩子自身而产生。游戏材料的准备、投放基于对孩子的了解和观察而产生(孩子喜欢什么,我们就投放什么)。

孩子可以掌控的材料:还原真实,来源生活,来自自然,坚实耐用(才能大胆去使用)

底结构材料:底结构-才能高创造,才能易设计。(积木-孩子可以设计高楼大厦,可以设计长城,车等,发挥孩子的创造力


简单材料:玩具的设计理念,越简单的材料就是越复杂的材料,不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老师不设计,孩子才能最大限度的去设计自己想要的作品,材料越简单,孩子们才能搭建出复杂多样的作品。

一次游戏中,孩子们不断地调整和设计自己作品,孩子们设计各种玩法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当这种难度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他们会加大难度,同时也满足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老师只有一双眼睛,仅凭老师的一双眼睛很难去发现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然而每个孩子都是自己发展区的知情者。(一个梯子可以有多种玩法,一物多玩,一玩多物,当梯子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时,孩子们会增加高跷,增加梯子,在平衡板上走高跷,增加了游戏的难度。)

把游戏还给孩子,把游戏的自主权交给孩子,他们可以决定自己玩什么和跟谁玩,可以自由的选择游戏材料,玩法由孩子自己决定。没有了游戏规则的限制,没有玩法的规定,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这个时候孩子们脸上的笑容和内心的自信告诉我们,他们是快乐的,这才是孩子们想要的真游戏,这才是孩子童年该有的样子…

第3篇: 安吉游戏教育简

安吉游戏心得

本次活动中,姜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安吉游戏。在活动视频中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在安吉,孩子是游戏的主宰者,而老师们只是为孩子们提供游戏的材料,创设游戏的环境,并保证他们游戏的时间。

在安吉游戏中,它的真谛是:“让孩子们玩真游戏 ”。孩子们用木板做搭建房子的材料,一会又用木板当面包和刀。这是姜主任在播放孩子们游戏时的图片时为我们做的讲解。当我们看见照片中的孩子一个个脸上洋溢的笑容时,我真正的感受到他们的笑容都是从心底发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游戏,这才是孩子们所喜欢。像一些我们固定的游戏,比如让这个孩子当医生,这个孩子当水果店老板,那个孩子做服装店老板……我们会告诉孩子应该怎么说话,做怎么样的动作,但是孩子们一脸的怏怏快乐......这种按照大人思维设计的出来的游戏称只为“假游戏”。与之相反的就是孩子们让孩子们完全自由参与的游戏,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构想游戏情节,这就是“真游戏”。

作为老师,我们要读懂孩子,爱上孩子 。在很多的时候,我们老师会因为害怕拥挤就替孩子们分配游戏人数;
害怕孩子们因为争抢而不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孩子们只有在拥挤的时候才知道怎么排除拥挤,只有在遇到争抢的时候才正是他们学习怎么样处理冲突契机。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应该是观察,慢慢的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慢慢的就会欣赏孩子,观察使得师生之间不再是无爱的教育,老师开始由衷的爱孩子,而孩子也会回馈老师以爱,不再有退缩,也不会有消极的师生之间的对抗。 

本次活动中,姜主任在不同层面给我们传授经验,我们要把安吉的游戏理念融入到本园的理念中去。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学校、亲子活动、开放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游戏的重要性。保教人员要解放思想,开阔自己的眼界,改变自己的组织策略和方法。孩子在自主游戏的时候,教师最重要的事就是观察孩子们游戏的状况,看孩子们是怎么样玩的?他们用了什么材料?发生矛盾后是怎么样解决的?在观察之后再分析该如何去介入?用什么方法去介入?用什么方法去指导?放手让孩子们去玩,让孩子们有宽松的游戏氛围,真正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安吉的孩子幸福的笑脸让我们羡慕。但是,我们不需要羡慕,因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行动起来,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们会更幸福。

小二班 倪新亮

第4篇: 安吉游戏教育简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实践及其课程价值

原创 早期教育 2018-05-09

作者 王满霞 丁海东

“安吉游戏”用实际的行动落实了“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游戏故事”就是安吉游戏课程实践的重要环节。这里所谓的“游戏故事”指从游戏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中,幼儿以自己游戏的主题、内容、情景、体验等为内容所绘制的绘画作品及其所蕴含的故事与学习经验。“游戏故事”作为安吉游戏课程的一种积极探索,载寓着现代学前课程发展与变革的新取向。

一、安吉“游戏故事”的课程实践

安吉“游戏故事”大致可以分为:前期准备、自主游戏、后续解读三个步骤。

前期准备

幼儿采用绘画的形式记录“游戏故事”。为什么会选择绘画的方式来记录呢?安吉的幼儿又就是怎样接受、学会并熟练运用这种方式的?

首先,为什么选择绘画方式记录“游戏故事”?

塞茨认为,人类“原始冲动”的表达方式分为两种:一种就是文字表达,另一种就是绘画表达,即将内心经历可视化。孩子天性喜欢画画,她们的画就是其所思所想最自然的表达。孩子从2岁左右就开始了涂鸦。安吉教师在观察中发现,幼儿经常将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发现的事情、遇到的困难等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除了绘画,孩子也会把自己知道的一些象征符号加入到“游戏故事”中。在画画的时候,孩子们就是那么自由,她们自主地选择绘画主题、随心所欲地创作。所以,安吉教师认为,支持、引导幼儿将绘画应用到“游戏故事”的记录上来就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就是可取的。

其次,安吉的幼儿就是怎样接受、学会并熟练运用这种方式的?

安吉教师先就是让幼儿一张一张地画,然后借助绘本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画自己的故事本。安吉教师精心筛选不同主题、内容、表达方式、布局(图与文的关系、一事一页、一事多页、一页多幅)的优秀绘本,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挖掘绘本故事中的词汇、语句、画面、节奏语气等有益经验,学习里面的词汇、符号、肢体动作、环境暗示等来记录、表达自己的生活与游戏,然后逐渐迁移到“游戏故事”中。幼儿慢慢学会了用线条、颜色、图形、符号等来记录、表达自己的游戏体验,她们的前阅读、前识字、前书写等能力都获得了发展。

一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会觉得自己画的画与“写”的字跟大人的很不一样,她们担心自己会被笑话。教师们也察觉到了这一点,在引导孩子画画、画字的同时,注意营造鼓励、接纳的环境氛围。当孩子用线条勾勒出画面、用符号或线条画出文字似的图形、写出自创式文字的时候,教师予以鼓励、接纳的回应:只要一直坚持下去,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定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好。在安吉,“坚持就就是胜利”这一意识深入孩子们的心灵。

自主游戏

不同的游戏类型有不同的流程,具体的流程也会根据游戏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相应调整。以建构游戏为例,大致流程如下:“选择、设计、确定游戏主题——自由游戏——拍照片/视频——(照片/视频/图纸)展示、分享——绘画+符号文字记录——(图纸+游戏故事作品)分享、交流——游戏故事本(可制作成班级‘游戏故事集’)——教师将符号文字转化为书面文字(撰写典型游戏故事)——游戏故事墙展示”。我们可依据此流程划分为游戏前、游戏中与游戏后三个阶段来展开阐述。

1、游戏前:设计图纸

设计图纸就是建构游戏的典型特征,其她类型游戏则可以在游戏前让幼儿自由讨论游戏的主题、内容等。这一环节中,孩子们自由分组后就开始讨论、确定搭建的主题、内容、画图等,最终合作完成一幅设计图。

在讨论中,幼儿积极调动相关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小组内自主协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此过程有利于幼儿语言、认知、社会交往、情绪情感、动作等多方面的发展。不同小组的设计进度有快有慢,先设计好的小组可以带着游戏图去玩;进度慢的可以设计好之后再去;实在设计不出来,也就是让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如跟别的小组协商加入别人的游戏,或者到游戏场地后边玩边设计,教师不会轻易介入。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观察,对幼儿的游戏主题、设计及实施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充分相信幼儿,扮演好观察者、支持者、记录者的角色。

2、游戏中:自主探索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们利用手机等设备拍照片与视频,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精彩瞬间。进入游戏场地后,孩子们自己搬运所需的材料,有的就是边搬边搭,有的就是先搬一些材料搭建,不够了再去搬。谁来搭建、谁来搬运、谁来搭建哪一部分等都就是自主协商决定的。幼儿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各种问题与冲突,教师不会去干预,而就是给幼儿充分的时间与机会,让她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游戏结束后,幼儿自己将材料送回材料区,有负责搬运的,有的则在不同材料区负责整理、归置。

3、游戏后:分享交流

游戏结束后,幼儿把游戏画在自己的游戏故事本上,有的会被教师制作成班级游戏故事集,加上符号文字。最后,幼儿作品将展示在游戏故事墙上。

游戏分享可以分为两次:第一次就是游戏结束后利用照片/视频/图纸的展示分享;第二次就是结合自己画的游戏故事与图纸进行分享交流。前者就是小组内推举代表介绍自己玩的就是什么、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解决了没有、怎样解决的等,其余组员可以补充;后者则就是针对幼儿个体的作品,更加侧重幼儿游戏故事作品与原来图纸设计的异同与在游戏中对幼儿个体影响至深的体验等,其余小朋友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不同想法、建议等。

教师就是幼儿语言的记录者,有时会把一些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游戏故事详细记录下来,以供档案保管或教研时使用。教师要将幼儿的符号语言译成书面语言,要将其口头讲述转化成书面语言,不必讲求语法、用词就是否规范。但就是教师示范书写要基本规范,如笔画顺序、字的组成、字与字之间的空隙、标点符号的运用等。在教师帮助幼儿记录的过程中,会与幼儿进行沟通互动,此时教师可以跟幼儿分享语言转换的思考过程,渗透前识字、前书写的意识。因此,幼儿也会在自己的符号语言被写在纸上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书写过程做深入思考。比如教师想让幼儿注意文字书写对应关系,可以在记录时读、写都慢一点;如果教师想让幼儿注意到标点符号的运用,则可以在书面文字记录的时候,一边写,一边说,“哦,这句话我还没说完,我要用‘,’说完了就要用‘。’”等等。

后续解读

后续解读堪称就是安吉的游戏教研的重要内容。这种解读一就是指向于幼儿的游戏行为,二就是解读幼儿的“游戏故事”作品。

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主要就是依据《纲要》与《指南》中五大领域的目标与要求来进行。譬如,通过拍摄幼儿游戏活动的片段,一同来分析与研讨视频中幼儿在游戏中做了什么事情,它实现或促进了幼儿哪些领域的学习与发展。通过这种解读,教师们领会到:原来游戏中包含了各个领域的活动内容,游戏促进了幼儿的全方面发展,也会形成日后游戏活动开展中要努力的方向与需加强的策略。

解读幼儿游戏故事作品,有在形式上的对于画面分隔布局及其线条勾勒等方面的注重,但安吉教师更加关注作品背后蕴含的游戏过程及其内心体验的感知,并表现出对于幼儿丰富的精神世界的接纳与欣赏。借助于对幼儿所绘画的“游戏故事”解读,教师日渐累积着对于孩子们的感知与认同。

儿童就是通过游戏活动发展的,教师就是通过理解游戏及其绘画作品对儿童发展价值来体现其专业性的。当教师能够把幼儿的这些成长与发展观察出来、记录出来、解读出来的时候,家长会对教师表现出一种崇敬感。更为重要的就是,幼儿教师对儿童、对游戏的理性瞧待,对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深远眼界,更加体现出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与职业幸福感。

二、安吉“游戏故事”的课程价值取向

安吉的“游戏故事”的课程实施形式,蕴含着现代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新取向,这主要表现在: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课程的定位应由“学科中心”转向“经验中心”,课程的源头需根植于儿童的游戏过程而非教师的生硬预设,课程的过程不应只就是单一的“接受”,更就是生动开放的“表达”,课程的评价要走出“一把尺子”的误区,更关注于每一个孩子的独特个性。

(一)课程的定位应由“学科中心”转向“经验中心”

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注重学科性知识的掌握,她们认为这样才就是学习。“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提出多年,可就是并没有真正落实。以游戏的名义在游戏幼儿的现象仍不在少数,切实能够放手把游戏权利还给幼儿的又有多少?孩子们就是最敏感与最真实的,她们玩得开不开心、就是不就是在玩游戏,她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就给出了答案。幼儿的学习就在她的生活中、她的游戏里、她的每一次冒险与尝试之中。所以说,我们应该从更加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幼儿的学习。

安吉教师相信,幼儿学习与发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她们思维的直观行动性决定了她们的学习与发展也就是直观的、形象的。学习这一概念对于幼儿来讲,不就是认识多少汉字或者能背多少古诗……而更多的就是一种习惯、一种品质、一种能力的获得。所以,她们成了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材料的提供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与游戏的记录者与反思者。她们把游戏还给幼儿,重视幼儿的经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在生活中去经历、去尝试、去犯错、去探索,从而获得发展。如果出现材料不够或者与同伴发生矛盾的情况,教师不急于介入,而就是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幼儿会调动已有或者从同伴那里学到的经验来解决问题,比如选择用其她的材料代替或者学着谦让与原谅。在记录、分享“游戏故事”时,教师会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将这些有益的游戏经验传递给所有小朋友,让幼儿自己或同伴的游戏故事、游戏经验成为课程的源泉。

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坚持以幼儿经验为中心,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在问题解决中、在分享交流中去获得学习与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安吉“游戏故事”课程定位在“经验中心”,落实了《纲要》与《指南》的精神。

(二)课程的源头需根植于幼儿的游戏过程而非教师的生硬预设

传统幼儿园课程以教师预设为主,就是封闭的、高控的,难以满足幼儿的真实需要,难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难以维持其参与性与积极性。安吉刚开始探索游戏课程时也走过弯路——开展区域活动,教师为幼儿制作游戏材料、设计游戏步骤、加班加点、费尽心血,结果却就是孩子们的不开心。安吉教师反思后发现,幼儿才就是游戏的主宰者,才就是课程开发的源头。自此,安吉教师以游戏为抓手,生成了“游戏故事”等实践方式,安吉游戏课程体系也依托于此而架构。

“游戏故事”课程不就是教师的生硬预设,不就是从教科书中搬出来的,也不就是凭空想象的,而就是根植于幼儿及其游戏过程,就是游戏活动生成的现场的、即时性的教学活动。幼儿自由、自主地玩,在游戏中假想、体验、大笑、奔跑、跳跃、坚持、克服困难等,从中获得了想象力、创造力、社会交往、情绪情感以及身心全面与谐的发展。

(三)课程的过程不应只就是单一的“接受”更就是生动开放的“表达”

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其教学过程要么就是按照教学用书按部就班进行,要么就是根据教师的预设内容进行。它们使得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产生脱节,造成幼儿只能被动地、单一地接受教师预先准备好的内容。幼儿的兴趣无人追随、幼儿的想法无人问津、幼儿的需要无人关注,幼儿变成了“提线的木偶”“架子上的鸭子”。

在安吉,幼儿自己就就是“游戏故事”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她们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游戏经验就就是“游戏故事”课程生成的源头与归宿。源自于幼儿的“游戏故事”课程,不仅能显示出对幼儿与对幼儿游戏的尊重,也能使她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敢说、有话乐说,愿意与人分享,愿意动手做、动脑想。这样一来,幼儿的发展就能让教师与家长听得到、瞧得到、解读得到、感受得到。比如,集中分享时,能积极上台前分享;玩游戏,同伴合作无间;做事情,有耐心能坚持;在家里,懂得父母的辛苦;受到别人帮助,懂得感恩。教师在帮助幼儿梳理、提炼问题与经验的过程中,可适当地渗透与之相关的知识、经验、常规等粗浅的概念。这样一来,“游戏故事”课程的实践过程就不只就是单一的接受,而就是趋向于更加生动开放的表达,幼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传递着她们的学习与发展。

(四)课程的评价要走出“一把尺子”的误区而更关注于每一个幼儿的独特个性

在观察、解读幼儿游戏及其“游戏故事”的过程中,安吉教师深入了解、发现每个幼儿的特点,帮助幼儿发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促进其在最近发展区内更进一步,让每个幼儿感受到自己就是有能力的、就是独特的。

比如,在解读“ 我与我的好朋友”的游戏故事中,教师立足于语言领域分析了小作者在记录与表述上的发展。一就是,从幼儿的记录来瞧:借鉴了图画书中常用的表现手段——封面中“文/图”符号的运用;标注数字页码,表示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用“云朵”“箭头”“爱心”等特殊符号,表现人物对话与角色动态——这种“图加文”的书写与表达正就是前书写与前识字的内容,整个记录非常清晰完整,富有创意;二就是,从幼儿的表述来瞧:亲子讲述时,整个故事围绕“朋友”这一核心完整展开,小作者在讲述中用到了“像兄弟一样的朋友”“爽快地答应”“哇哇大哭”等语句,清晰完整地描绘了游戏中自己因为朋友与别的小朋友去玩了而大声哭泣,最终在小伙伴帮助下找回朋友的故事。

第5篇: 安吉游戏教育简

各位老师:以下附的是安吉游戏的基本理念,请大家先自行了解,再根据提供的照片进行讲解,可以根据各班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展开,如可以重点讲解幼儿的游戏模式、游戏材料、教师的指导等等。以方便各班游戏开展的准备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关于我园游戏教学的基本理念

“安吉游戏”正在风靡欧美。德国著名学前教育家奥斯纳布吕克大学的雷娜特路齐莫尔博士慕名来到安吉考察后,在德国媒体上发表了《我眼中的中国安吉学前教育》,引起了德国学前教育的一次变革。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切尔西路贝利博士,历时三年、先后五次走进安吉而起草的《安吉游戏国际推广计划》,201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根据此计划,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12位学前教育与游戏专家组成了专家委员会,负责向国际早期教育联盟、国际游戏联盟和各自国家推介。

“安吉游戏”到底是什么?又缘何成了国际学前教育的样本?

“安吉游戏”是浙江省安吉县的幼儿游戏教育的简称,不久前获得了中国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作为一种游戏教育的形式覆盖了整个安吉县所有幼儿园。在“安吉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宰者,而老师们只是为儿童提供游戏的材料、创设游戏的环境并保证他们游戏的时间及安全,同时,他们要能敏感地解读出儿童游戏行为背后的发展。我园今年也将开始开展“安吉游戏”。

“安吉游戏”模式包括三点:

“安吉游戏”模式要素一——适合幼儿需要,设置游戏物理环境和资源。

游戏环境对幼儿的身体、智力、情感提出“最近发展区”要求,促使幼儿够得着、拿得起、玩得上,但又有利于幼儿各方面的锻炼和发展,可以让不同的幼儿依据自身发展水平和需要进行游戏。从游戏空间的开发性、游戏材料的可控制性两个要点创设游戏环境,有利地从基础上保证了幼儿的游戏权利。

一方面,充分开发和利用户外游戏环境,把幼儿从狭小的室内解放出来,拓展游戏空间容量。

另一方面,提供可供幼儿自由组合结构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掌控材料的需要,幼儿就有机会自己去创造或构建,积极主动的体验,从而获得有意义的经验。

1、充分利用闲置空间

将幼儿园闲置的操场小角落、或封闭大花坛等进行清理,形成游戏空间,随时向幼儿开放;

2、依据幼儿基本动作发展需要设置户外环境

3、有效利用园内自然绿化区:

4、固有设施转化为游戏区:

如:矮墙可以用于加固、区隔、涂鸦,也可以用来让儿童走迷宫、玩皮球、瞄准;
一块大石头可以让儿童攀爬、玩滑梯、跳跃、涂鸦、角色游戏。

5、农村资源和废旧物品转化为可移动的游戏器械

6、开发和累积了一些具有普遍适用性多功能游戏材料:如竹筒、梯子、箱子、石头、树墩、木条、轮胎(废旧内外胎)等等。用这些材料,幼儿可以搭建、涂鸦或角色游戏,甚至可以制造出攀爬、平衡、建构所需要的一切。这些在结构上不成熟的就地取材的东西,却恰恰能够启发幼儿想出大量有创造力的游戏来。

“安吉游戏”模式要素二——赋予幼儿游戏自主权,充分保证幼儿游戏时间

怎么玩、和谁玩、玩什么,这些都允许由幼儿自己决定。幼儿们可以自由选择独立或是团队游戏,教师并不介入,只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完全将游戏的选择权交还给幼儿。著名游戏专家华爱华教授说:“保证充分的游戏时间,就能保证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发展。”幼儿每天游戏时间持续一小时左右,这样就能保证幼儿从容地完成自己的游戏意愿,并在不同水平上富有个性地发展。

“安吉游戏”模式要素三——教师转变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观察分析幼儿游戏并给予适时指导。

首先,教师转变对幼儿表现的主观臆断现象,不能以主观意图干扰幼儿的游戏,从“管住嘴、管住手(不干预),睁大眼、竖起耳(倾听)”的观察要求开始,倾心观察幼儿自由游戏。其次,教师捕捉游戏中幼儿的自发学习行为。教师在游戏中通过观察,发现幼儿在自由游戏中的创造、想象、探究、合作、专注等表现。再次,教师学习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分享幼儿的游戏故事,并将儿童游戏中的故事分解为“已有经验表现”、“正在进行的自我挑战”、“可能的发展”,以开解游戏背后的发展。

让我们一起把游戏还给孩子,让自由的游戏点亮孩子的生命;
让孩子真正像孩子那样学习与发展,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
让孩子享受人生唯一的独特的幼儿期,从成人功利主义的教育中解放出来;
让孩子快乐地游戏,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第6篇: 安吉游戏教育简

安吉游戏心得


安吉游戏心得

本次活动中,姜主任向我们介绍了安吉游戏。在活动视频中我们能深切的感受到在安吉,孩子是游戏的主宰者,而老师们只是为孩子们提供游戏的材料,创设游戏的环境,并保证他们游戏的时间。

在安吉游戏中,它的真谛是:“让孩子们玩真游戏”。孩子们用木板做搭建房子的材料,一会又用木板当面包和刀。这是姜主任在播放孩子们游戏时的图片时为我们做的讲解。当我们看见照片中的孩子一个个脸上洋溢的笑容时,我真正的感受到他们的笑容都是从心底发出来的,这才是真正的游戏,这才是孩子们所喜欢。像一些我们固定的游戏,比如让这个孩子当医生,这个孩子当水果店老板,那个孩子做服装店老板……我们会告诉孩子应该怎么说话,做怎么样的动作,但是孩子们一脸的怏怏快乐......这种按照大人思维设计的出来的游戏称只为“假游戏”。与之相反的就是孩子们让孩子们完全自由参与的游戏,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构想游戏情节,这就是“真游戏”。

作为老师,我们要读懂孩子,爱上孩子。在很多的时候,我们老师会因为害怕拥挤就替孩子们分配游戏人数;
害怕孩子们因为争抢而不让孩子们在一起玩。但是,我们不知道的是孩子们只有在拥挤的时候才知道怎么排除拥挤,只有在遇到争抢的时候才正是他们学习怎么样处理冲突契机。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教师更多的应该是观察,慢慢的就会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之处,慢慢的就会欣赏孩子,观察使得师生之间不再是无爱的教育,老师开始由衷的爱孩子,而孩子也会回馈老师以爱,不再有退缩,也不会有消极的师生之间的对抗。

本次活动中,姜主任在不同层面给我们传授经验,我们要把安吉的游戏理念融入到本园的理念中去。我们可以通过家长学校、亲子活动、开放日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游戏的重要性。保教人员要解放思想,开阔自己的眼界,改变自己的组织策略和方法。孩子在自主游戏的时候,教师最重要的事就是观察孩子们游戏的状况,看孩子们是怎么样玩的?他们用了什么材料?发生矛盾后是怎么样解决的?在观察之后再分析该如何去介入?用什么方法去介入?用什么方法去指导?放手让孩子们去玩,让孩子们有宽松的游戏氛围,真正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安吉的孩子幸福的笑脸让我们羡慕。但是,我们不需要羡慕,因为我们相信,只要我们行动起来,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们会更幸福。

小二班 倪新亮

推荐访问:安吉 教育 游戏 安吉游戏教育简 安吉游戏教育简 安吉游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