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危害

|idpi

摘要:历史虚无主义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史、国史、军史,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我们要揭露和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史宣传教育,旗帜鲜明地与历史虚无主义做坚决斗争,更好地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 ; 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危害 ; 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当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主题教育重要内容,是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途径。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是一条规律。历史虚无主义的如意算盘是通过瓦解党的执政地位,走上资本主义的“理想国”之路。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最根本的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歪曲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旗帜鲜明地加以抵制和反对,主动设置议题,澄清历史事实,讲好历史故事,引导舆论方向,还历史一份清朗空间。

一.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是最近国内马克思主义学者在哲学范围创造出来的一个新词汇。国内通常意义上所讲的历史虚无主义是指:通过各种方式重新解读历史,通过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从而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一种社会思潮。

1.以学术研究构建关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新话语。学术研究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基本表现形态。历史虚无主义的学术研究抱持特定的旨趣,以“反思历史结论”,“创新”历史观和历史研究,“追问历史真相”为基本方向,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中共党史、新中国历史和人民解放军历史,从宏观到微观都进行重新研究和评价。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结论,反对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主张“价值中立”,以“超然的客观主义态度”来评说历史。从现象中发掘“真相”而忽视本质,以历史片段和细节来描述全局,用当今的标准要求历史人物,依靠研究者的主观推断来确定历史人物的心理和言行,混淆历史发展的支流与主流,用碎片化的事实来否定历史发展规律。在研究的基础上,历史虚无主义建构起一套新话语,其核心内容是否定近代以来中国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理性,宣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阴谋史”、“权力斗争史”,新中国的历史是“苦难史”,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罪恶深重”。按照这些核心理论观点合乎逻辑地推演,必然得出对中国现实政治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否定性判断,历史虚无主义用心险恶。

2.以个体记忆替代、改造国家民族的整体记忆。近些年来,围绕中国近现代历史,我国出版了大批历史回忆录、日记、人物访谈录和历史杂谈等书籍,一些电视台和网站也开辟了“讲述”之类的栏目。在一些专业人士鼓噪和媒体炒作之下,这些书籍不仅成为图书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商品,相关节目栏目广受关注,而且它们被赋予历史的阐释权,成为历史真相的证据、重评历史的标尺。比如,根据《蒋介石日记》, 要“改写中国近现代史”;根据一些人的回忆录,饱受列强欺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民国成了“值得缅怀”“充满人情味”的“温柔之乡”;对新中国前30年的“大跃进”“反右运动”和“文革”的回忆,无论是文字的还是口述的,都已为其“描绘了新中国的整体面貌”。然而,仅仅根据“个体记忆”来判断国家民族的整体状态,起码在思想方法上是片面的。这种以个体记忆取代国家民族的整体记忆,消解整体记忆中不符合个体情感愿望的方面,利用个人记忆制造历史幻象的做法,是“借历史的块垒,浇现实的胸怀”。在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蔓延中,“个人记忆”的内容作为“反映历史真相的史料”,支撑着专业知识分子重构历史。更重要的是,“个人记忆”将宏大的历史具体化,以富含感情、浅显通俗的语言,讲述特定时期普通个体的日常生活和命运沉浮,对不关心历史研究、不阅读引经据典长篇大论的普通大众有很强的吸引力,从而在虚无主义的话语与大众的历史认知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3.以娱乐化方式亵渎历史的庄严。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崛起,加上影视制作门槛降低等,为娱乐历史、消费历史提供了条件。于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积极借助娱乐化方式渗入世俗生活。一批影视作品和通俗小说“任性”地再现、评说中国近现代历史。个别抗日“神剧”,为追求商业价值,抓人眼球赚收视率,编造出“裤裆藏雷”“手撕鬼子”等离奇荒唐的情节,把正义而艰辛的中华民族抗战史变成了一场非政治化的娱乐闹剧。

历史研究和解读的成果的确应该以通俗化的方式走进大众的日常生活,从而发挥教科书的作用,为育人和提高整个社会文明水平服务。但是,戏说、恶搞的做法却突破了社会的道德底线和价值底线,以“娱乐至死”的态度,把历史变成商业价值的工具和空虚低俗的玩物。需要看到的是,戏说历史、恶搞英雄并非只求娱乐、不为政治。历史本身是庄严的,在外族侵略掠夺中探索出路,经过各种艰难曲折获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日益走向复兴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尤其如此。用荒诞不经遮蔽历史真相,以虚无颓废亵渎崇高悲壮,必然带来政治性的后果,这不仅破坏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知,造成人们对待历史的轻浮态度,引导社会形成阴暗消极的心态,而且破坏了民族精神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可以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通过戏说、恶搞,将其核心理论观点传递给大众,在“毁三观”中对社会舆论和社会心理进行塑造。而娱乐历史、消费历史的喧嚣,反过来助长了所谓的“发掘历史细节”、以个体叙事演绎历史整体的行为。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表现

研究历史,需要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切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以第三方中立的角度,不带任何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将单个的历史事件放入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去研读和理解。历史虚无主义,把历史视为一种无主体的偶然结果,否定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决定论,这种"虚无主义"就是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否定历史主体,颠覆唯物史观,历史虚无主义强调个体性叙事,通过对个案的展示,用个体历史的细节研究来演绎整体历史。这些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时隐时现。一些人以"反思历史"为名,歪曲"解放思想"的真意,从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的错误,走到"纠正"社会主义,认为我国不该过早地搞社会主义,而应该让资本主义充分地发展;从纠正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走到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从诋毁新中国的伟大成就,发展到否定中国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从丑化、妖魔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发展到贬损和否定近代中国一切进步的、革命的运动;从刻意渲染少数中国人的不文明行为,发展到否定五千年中华文明,等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不仅表现在史学研究中,而且發展到某些文学、艺术和影视作品中,影响面大,危害至深,对此应有足够的认识。

三.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竭力贬损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及其伟大成就。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有着明确的政治诉求,这主要表现在: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立国之本,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到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学术研究"的面目出现,在"重新评价"、"重写历史"的名义下,做翻案文章,设置"理论陷阱"。他们有的是通过赤裸裸的谩骂来丑化和否定革命历史和革命领袖,相对地说,这比较容易被人们识破,因而他们更多地是在学术的幌子下,贩卖他们的私货。比如,在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中,有的论者否定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生造了一个所谓"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提法。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学术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理论陷阱"。在他们看来,近代中国应当用大力发展资本主义来取代"半封建",而不应该采取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这样就把纠正"左"的错误变成了"纠正"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在糟蹋、歪曲历史的时候,声称自己是在进行"理性的思考"。实际上,历史虚无主义同理性思考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他们为了否定革命的正义性和必要性,就竭力推崇西方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把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政党、领袖和革命的群众运动边缘化,甚至加以丑化,而对阻碍历史前进的反动势力及其代表人物则加以颂扬,把他们放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心位置。这种从根本上歪曲、颠倒历史的做法,是不折不扣的反理性思考。

四.历史虚无主义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

1.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实事求是的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以史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历史虚无主义对待历史的态度,则是有哗众取宠之心,无实事求是之意。持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的一些人在"学术研究"的名义下,不尊重历史事实,片面引用史料,根据他们的政治诉求,任意打扮历史、假设历史,胡乱改变对近现代史中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问题的科学结论;有的则以"客观"、"公正"的面貌出现,崇尚"坏人不坏"、"好人不好"的模式,要求按照人性论的原则治史,否则就是脸谱化、"扣帽子";一些人还以"思想解放"、"理论创新"的名义糟蹋、歪曲历史。历史虚无主义主张用所谓的"现代化史观"取代"革命史观",把革命同现代化对立起来,借以否定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斗争。对于中国革命和中国的现代化,我们主张要用科学的历史观,即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加以研究。事实表明,革命决不是同现代化相矛盾、相对立的,革命是现代化最重要、最强劲的推动力量;如果没有革命为现代化创造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前提条件,中国的现代化就永无实现之日。

2.历史虚无主义违背全面、客观的历史研究方法。要全面地、客观地把握历史材料,从历史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历史现象个别性、独特性的研究与历史规律性的思想统一起来,尊重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历史虚无主义者则与此相反,他们往往是用一些片面的材料,就很轻易地做出结论,轻易地推翻过去的判断,并把它当成"创新成果"塞给读者,这对于不了解历史的人来说是很有迷惑作用的。取其一点,不及其余,甚至无中生有,是一些人做翻案文章,歪曲和颠覆历史的惯用手法。他们热衷于美化、拔高像慈禧、琦善、汪精卫这样一些历史人物,而对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等则加以非难、贬低,可以看出历史虚无主义在方法上的片面性,并不完全是一种随意性,而是有他们明确的取舍标准,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对历史完全虚无,而是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他们虚无的是人民革命的历史和历史的进步人物,而对反动统治者、历史的倒退者以及卖国者,则加以美化,做翻案文章。这就是他们"重写历史"的实质。

3.历史虚无主义否认和反对阶级分析的历史研究方法。在历史研究中要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才能透过错综复杂、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认清历史发展的趋势。历史虚无主义者则无视人类社会历史的这一基本事实,否认和反对阶级分析的方法,用抽象的人性论取代阶级论,以所谓客观主义的姿态掩盖其资产阶级的立场。

五.歷史虚无主义的政治危害

应当说,历史虚无主义只是史学研究中的支流,但尽管是支流,我们也必须认真对待,因为持历史虚无主义态度的一些人有很强的现实目的性,试图按照他们对现实的要求,来"改造"历史。当然,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些观点并没有什么学术价值可言,因为他们从根本上违背了历史事实。但从政治上看,作为一种错误思潮,它的流传和泛滥会造成人们思想的混乱,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和重视。

1.历史虚无主义起到消解,搞乱人们思想的恶劣作用。历史虚无主义所散布的种种言论,不仅涉及史学领域的大是大非问题,而且直接关系到做人立国的根本问题。这主要是:是维护历史本来面目,还是歪曲历史真相;是高扬民族精神,还是鼓吹妥协投降;是从历史主流中汲取精神力量,还是在历史支流中寻找负面影响;是坚持唯物史观,还是回到唯心史观。如果这些原则问题被颠倒、被消解,就会从根本上搞乱人们的思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失去立足和发展的思想基础。中华民族从不屈服于国内黑暗势力的统治,也决不屈服于国外侵略势力的压迫。在外敌入侵的危难时刻,各族人民总是能够团结起来,同仇敌忾,保卫自己的家园,维护国家的统一,血染山河,宁死不屈,没有丝毫奴颜媚态,有的只是铮铮铁骨和凛然正气。这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中都有鲜明表现,演出了一幕又一幕让侵略者丧魂裂胆、感天动地的活剧。面对穷凶极恶的外国侵略者,面对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人做出了自己的回答:要用血肉之躯筑成新的长城,中国人决不言放弃,中华民族不会亡!千千万万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挽救民族危亡而前仆后继。这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仍然屹立于世界,并能在凤凰涅盘中获得再生的内在力量。然而,历史虚无主义的一些鼓吹者却丧失了起码的民族良知,他们不但渲染民族失败主义情绪,而且公开走上称颂帝国主义侵略,称颂殖民统治的道路上去。在他们看来,像琦善、李鸿章这样主张妥协投降的人物,是实事求是的、明智的,是负责任的态度,是真正的爱国,而主张抵抗的林则徐等人则成了不负责任的蛮干。是非黑白竟然被颠倒到如此地步!有的人竟然走到美化帝国主义、颂扬侵略的邪路上去,连起码的爱国之心,民族大义,都化为乌有。历史虚无主义不但颠倒了历史,而且也搞乱了人们的历史观。这种是非判断标准的颠倒,会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思想混乱,而社会思想混乱进而就可能会造成政治上的动乱。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否定和颠倒历史大行其道,从全盘否定斯大林,到全盘否定列宁和十月革命,把社会主义说得一无是处,这是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我们认真记取。

2.历史虚无主义适应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企图,他们以经济、政治、思想和文化渗透为主要形式,企图使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从内部演变,从而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美国历届政要人物,都一直奉行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的战略。虽然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对"和平演变"的提法有所不同,但不论是杜勒斯的"解放政策",尼克松的"不战而胜"战略,还是里根的"遏制战略"和后来的"超越遏制"的新战略,其实质都是一样的。特别是苏东剧变之后,他们的主要矛头就转向了社会主义中国。西方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的第三、四代人的身上。他们之所以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共产党的第三、四代人的身上,是因为在他们看来,这种新生代有可能对革命历史淡漠,对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淡忘,有可能向往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他们一方面运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手段,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暂时困难和实行改革的机会,进行渗透,施加影响,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模式、经济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培养对于西方的盲目崇拜;另一方面,通过丑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和现实,特别是通过丑化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来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出现的错误和存在的某些弊端,加以無限夸大,以实现他们妖魔化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他们通过这些活动,企图搞乱人们特别是青年的思想,从而达到他们瓦解社会主义的目的。

3.历史虚无主义企图从根本上动摇社会主义中国的立国之本和强国之路。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诋毁和否定我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取向,中国人民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终于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些基本原则已为我国的宪法所确认,成为维系国家团结和奋进的政治制度和原则立场。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为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因此,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各种怀疑和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思潮进行不懈的斗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六.抵制和批判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基础。党史、国史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之一,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攻击和丑化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由头”,党史、国史上许多重大、敏感问题容易成为他们宣扬历史虚无主义,实施西化、分化图谋的借口。

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是我们党为维护自身历史、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巩固国家政治安全而提出的重大课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待民族、国家历史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邓小平同志主持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科学客观评价党的历史和党的领袖,展示了我们党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鲜明态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适应意识形态斗争新要求,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表现、目的和危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我们要按照党的两个历史决议精神,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史宣传教育,旗帜鲜明地与历史虚无主义做坚决斗争,更好地发挥党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书林: 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真实用意《求是》2015年9月15日

[2]高希中: 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光明日报》2017年04月11日

[3]张树军:掌握强大思想武器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求是》2017年04月19日

[4]李玉中:警惕历史虚无主义新动向 《光明日报》2017年07月10日

[5]李泽泉:廓清历史虚无主义的迷雾 《人民日报》2018年01月02日

作者信息:姓名:王钦涛;性别:男;出生年月1963年2月18日;籍贯: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学历:大学本科;职称:教授;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题目:历史虚无主义的政治危害;

(济南职业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3)

猜你喜欢 历史虚无主义 当代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审视与批判青年生活(2020年29期)2020-08-14红军长征目的地考略与“西北学说”的历史性破产红广角(2020年1期)2020-04-07历史虚无主义在苏联解体中的多维表现和演进规律青年与社会(2019年25期)2019-11-29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世界家苑(2019年12期)2019-10-20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历史虚无主义批判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年8期)2019-05-23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历史观的影响及对策探究山东青年(2018年9期)2018-11-13论哲学党性原则在消解历史虚无主义中的作用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2期)2018-08-11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影响和对策学习导刊(2017年4期)2017-10-23坚持唯物史观,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世纪桥(2017年6期)2017-07-25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的泛起及应对策略理论观察(2016年1期)2016-02-02

推荐访问:虚无主义 危害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