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的制度原因及社会根源

|idpi

    摘要: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的制度性原因是国际货币体系存在主要以美元作为世界通币,而美元却有美国按其国内需要而发行的制度缺陷;
但深层次根源是美国在政治经济制度上长期对外推行全球性扩张、对内奉行扩张性超前消费政策,靠不断创造美元流动性来补偿其扩张政策产生的巨额赤字开支。日积月累,引发美元贬值、国际通货膨胀,最终导致全球型经济危机发生。金融衍生品加速了危机的进程。
 
    关键词:全球性经济危机;
布雷顿森林会议;
特里芬悖论;
“双赤字”;
美金融服务现代化
 
    2008年9月底爆发了以存世89年的雷曼兄弟大投行破产为标志的美国金融危机,这次危机很快通过金融间全球现代化交易链条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数月内危机扩散到实体经济,进而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深刻地影响到全世界的经济、生产、生活各领域。
 
    国际社会纷纷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到2009年3月底国际社会累计注资达9.4万亿美元。伦敦G20国金融峰会,与会领导人就国际货币组织(IMF)增资和加强金融监管等进行全球携手应对金融危机达成了5个方面共29条共识,对暂时缓解危机恶化趋势,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向好的方面转化起到积极作用。
 
    关于这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G20国金融峰会前夕发表了《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一文中指出“危机未必是货币发行当局故意,但却是制度性缺陷的必然。”此文一语中的,重点揭示了危机形成的制度原因,即国际货币体制缺陷的老问题。
 
    这个老问题,就是几十年来被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论述的并从技术层面上长期惯性认可其合理存在的一个假命题,即困扰国际金融界几十年的理论难题“特里芬悖论”。
 
    提到“特里芬悖论”得从布雷顿森林体系说起,1944年7月“二战”正酣时期,为拯救战争中濒于崩溃的世界经济,有44个国家秘密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里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成立了国际货币组织和世界复兴开发银行,并制定了相关协定,协定中把每盎司黄金与35美元挂钩,其他国家分别确定不同固定比价与美元挂钩,从而确立了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1960年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出版了《黄金与美元危机》一书。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由于黄金与美元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取得国际核心货币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就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的稳定与坚挺,这就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的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个悖论。
 
    特里芬教授所述“悖论”表面现象上看似成立,实际是因国际货币体系制度上存在的缺陷造成,是个假命题。
 
    开多年来在多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起伏动荡中,“悖论”主导的“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是必须做的坏事,是现行制度下没法被免的事”。这一认识在美国金融界政界很有市场,在中国经济、金融界也很有影响,一直被作为一种惯性理论认同的。中国代表的观点有:“美元币值要稳定就不能作为世界货币,美元要作为世界货币它的币值就难以稳定。当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成为一种历史的选择至今无法改变时,使用并保留美元储备的大量国家也无可奈何地绑到了美国的经济战车上,要保持美元(外汇)的价值就必须全力支持美国的经济繁荣,保留越多,支持力量也就越大”。“日本吸纳美元来支撑美元价位,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各国货币普遍大幅度升值,出口形势严峻起来,储备额最大的亚洲也害怕美元大幅贬值带来外汇储备损失,于是干预汇率,阻止美元价值进一步下跌,是完全理性的选择”。“这种与其说是支持美国经济和美元地位,实质还是支持本国经济和本国货币”。“这种选择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一开始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国际体系就已经定下基调了”。这是中国经济界长期以来对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元地位的主流认识,反映了中国经济界就经济研究经济,就现象解释现象,没有上升到国际社会、政治深层次决定因素上来研究的不足。
 
    近年来利用“特里芬悖论”为美国自由发行美钞的合理性进行辩护的代表人物有: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006年发表言论“美国之所以连年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逆差与其说是美国挥霍造成的,倒不如说是其他国家过渡节俭的结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2009年伯南克则干脆把美国房地产泡沫归于外国人尤其是中国人的高储蓄率所致。
 
    2006年时任美联储主席盖特纳表示:中国一贯采取大量买入美元资产的政策,用以支撑美元减少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的同时加重美国通胀的风险。
 
    2009年初即将卸任的美国财长鲍尔森放出惊人之语,说中国等新型国家和中东产油国的高储蓄率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原因。
 
    这些荒唐的言论反映老美不从自身经济政策找问题,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态度,实质是美国需要从理论上设计一个假命题来解释他们长期的贸易逆差和美元贬值。这样就可以掩盖美国库空虚时利用“点纸成金”术,虚投美元来支配国际物资且创造出更多的流动性的本质。
 
    “悖论”只有在通币主权国实行过度扩张政策条件下才会产生。布雷顿森林会议后,美国长期实行全球性扩张政策,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南联盟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武力干涉中东、拉美、非洲国家内政,一直制裁朝鲜、古巴、伊朗、利比亚等国,接连支持不服美国管教的国家中的反对势力,对内长期实行高福利低利率超前消费政策。这使得美国财政、国际收支长期入不敷出,出现。“双赤字”的局面。引发了美政府靠发行纸币、发行债券来补充扩张政策所需的“双赤字”开支,导致“发币-贬值-通胀-赤字-危机”周期性上演。这是国际货币体系中人为的制度缺陷使“悖论”现象在扩张政策条件下出现,而不是由于“悖论”的预先存在使美扩张政策必然产生。
 
    相反,在克林顿当政期间美对外实行温和政策,对内实行缩减开支的收敛政策,国际收支量入为出,财政收支保持盈余,同时期美元币值平稳,国内经济发展,就业水平提高,这时候“悖论”所谓的假象就没有出现过。再次证明了美元的通币地位与“悖论”的存在没有必然因果关系,而美国的“双赤字”与美元的贬值是由于美长期内外扩张政策直接导致的结果。
 
    “悖论”是美国对内对外实行扩张政策的幌子,它掩盖了美国利用国际货币制度设计缺陷,利用其拥有“世界通币”发行权而导致危机和转嫁危机的本质。这次危机与以往拉美、亚洲的经济危机不同,上两次危机都是危机国经济过热,资本项目开放太早且管制低,所需大宗设备、紧缺材料、或高新技术进口太多,但外汇储备太少,然后被国际投机资本盯住进行巨额投机恣意炒作,但受害国由于外汇储备少打压和干预不了引发的。危机国当时同国际金融组织借款恢复经济,接受是苛刻的条件和高悬的债务需消化,而美国历次危机时它可以发行纸币,并吹吹强势美元的牛,吸引需要外汇保值增值的储币国购买美国债和美元资产,从而转嫁危机和分摊危机损失。美经常利用通币发行权自由投放纸币以弥补“双赤字”开支和应对危机,结果是其清算体系中可动用流动性巨额增加,但财政报告净负债数并不增加。“点纸成金术”被充分应用了但还祭出“悖论”这个假命题描述美国是受害者。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美国放出过度的流动性为今后历次危机埋了单。美长期实行低利率、“双赤字”过度发行货币的扩张政策,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性增长速度远超过贸易增长速度。到2008年底国际短期资本高达7.2万亿美元,而美国到2009年3月底财政赤字9200多亿美元,累计贸易赤字75000多亿美元,国家与民间直接负债占GDP100%以上。为了应对恶意金融危机冲击,许多国家积累了庞大的外汇储备,亚洲国家在“为应对掠夺性危机而被动防范”政策下,不时买入美元干预汇率力挺美元,还不断买入美元资产以保值增值,走不出被美元绑架的怪圈。
 
    美国金融衍生产品过度投机加速了危机的进程:1999年8月美颁布了《现代金融服务促进法》(也叫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将金融业为主的虚拟经济即“钱生钱”经济作为国家支柱产业。这个法案催生了美金融衍生产品不断创新和金融机构大胆进行包括金融投机在内的混业经营,满足了美继续推行其扩张政策大量赤字开支的需要。5年内使美国的金融衍生产品空前繁荣,几个年度内以华尔街为主的金融业为美国创造了占全美企业总利润的40%的业绩。在“促进法”的促进下,华尔街的“天才们”把大量次级贷款设计为债券化产品,设计出诸如CDO、CDS、“优先保底保证基金产品”等等五花八门链条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将次级贷款人、大投行、对冲基金、社保基金、理财公司、房地产开发商、保险公司、国家主权基金、一般银行、信用评级机构、大型实体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等串成一个泡沫利益共同体,把金融衍生产品泡沫蛋糕越做越大。媒体曾一度形象地披露了在美国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活跃着一个连高中都没上完,靠陪房地产开发商、贷款银行经理层睡觉来拉贷款债券化单子,拉单成功后动辄提成十几万美元的俏女郎群体,危机爆发时这一群体和华尔街的“精英们”却揣着高薪度假去了,足见衍生品泛滥到何种程度,暴露了金融资本的贪婪性。极度繁荣的5年使各国的银行、养老基金、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民间基金、信托投资公司、理财产品公司等纷纷加入到金融衍生品购买大军中来,衍生品交易得到上百倍放大,到2008年9月以美国为主的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余额达600万亿美元,是全球实体经济总规模的10倍。在繁华缥缈中终于出现了承担次级贷款的普通民众因美国赤字和通胀压力下报酬恶化而无力偿还贷款,第一环资金链条突然断裂,环环相扣,金融衍生品上下游各环节如同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于是出现“世纪金融公司”被接管,“两房”次贷公司被破产保护,雷曼兄弟大投行破产,贝尔斯登被重组,美林证券被重组,花旗、高盛、大摩等大投行纷纷回归母公司……占有世界通币发行权的美国,不断通过投放纸币补偿其“双赤字”黑洞的美国,在自称其有完善金融制度,而不断创新金融衍生产品投机交易的泡沫下,终于将世界经济拖进了一个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灾难性黑洞里,且大有越陷越深的趋势。
 
    这个过程向世人揭示,国际货币体系中所谓的“悖论”理论是个表面性的虚假现象,它的产生是有条件的,是制度设计上的人为漏洞,并不必然存在。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美国在政治经济制度上长期对外推行全球性扩张、对内奉行扩张性超前消费政策,进而靠不断创造流动性来补偿其扩张政策产生的巨额赤字开支,日积月累,长期巨额“双赤字”,使美元大幅贬值、引发国际国内通货膨胀,最终导致了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发生。
 
    当前面对全球性经济危机没有见底且进一步扩散的趋势,国际社会应抛开“特里芬悖论”的羁绊,着手进行改革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制度缺陷,即客观上需要世界通币存在,可通币却由某主权国家主观上不受约束自由发行的根本性矛盾,要加强金融监管,杜绝投机资本对金融衍生品交易风险无限放大行为的发生,尽快走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怪圈,是当下国际社会政界、经济界、金融界最为迫切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EB/OL].新华网,2009-03-24.
    2、陈彩虹.特里芬悖论与美元贬值[J].经济管理文摘,2002(20).
    3、辛一山.剖析“特里芬”悖论[EB/OL].和讯网,2007-05-12.
    4、黄歆.美财长鲍尔森称中国高储蓄率导致金融危机[EB/OL].新华网,2009-01-26.
    (作者单位:山西煤炭地质一一五勘查院审计科。作者为科长、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经济研究会会员)  

推荐访问:经济危机 全球性 根源 爆发 原因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20 老文秘网 http://www.idp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