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研究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分析

|idpi

朱峰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不断增进,各国之间的贸易也日趋增多。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言文学作为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总结归纳了汉语言的规律,并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创新进步。在世界环境日渐复杂的当下,为了将中华优秀文化根植于中华民族发展当中,就必须大力推进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充分展现汉语言文学在文化传承当中的价值,实现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分析了汉语言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研究了汉语言文学促进文化传承的途径。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22-0038-02

0 引言

文化传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作为民族之“根”、社会发展之“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兴旺发达之本。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仅蕴含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劳作的经验,而且还蕴含了道德、伦理、社会责任等诸多内容。汉语言文学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可以对传统文化起到记载和传承作用,对文化传承、文化发扬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汉语言文学是汉语言的精髓,中华民族文化是借助汉语言形式进行传承延续的。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汉语言文学也在不断累积和沉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进步,通过对汉语言文学进行研究,能够总结出不同时代文化内涵。因此,本文就汉语言文学研究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

1 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1.1 汉语言文学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针对中华传统文化来说,文明的延续发展所展现的是一种民族特质和民族风貌,是历史长河当中诸多民族特质和民族文化的凝结。从我国历史发展层次来看,诸多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历史的检验之下,汇聚成为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非常丰富,涵盖了文学、语言、戏曲、思想价值观念等诸多内容[1]。汉语言文学、民族语言、经典曲艺等,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表达形式。例如,《诗经》、唐诗、宋词、四大名著等,都是汉语言文学经典内容,也是中华文化璀璨明珠。汉语言文学是汉语、文学的综合体,而文学则属于中华文化的经典传统内容。因此,汉语言文学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化传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汉语言文学起到了文化传承作用

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是相互作用、传承发展的关系。若没有汉语言文学,那么文化传承则缺乏多样性、规范性;若没有文化,那么汉语言文学内涵则会像无根之木[2]。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在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的,古代汉语以及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古代汉语言的表达方式,更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重要表达方式,记载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学理论、生活经验、真情实感、对美好生活的愿景。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观点、传统习俗、传统文艺活动等内容,主要是依托于汉语言文学传承的[3]。在不同历史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作品和内容也积极进行更新,实现了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承与更新,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实施汉语言文学研究和归纳的过程中,本身便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

2 汉语言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2.1 有利于为文化传承提供学术支持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较为古老的学科,承担着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使命。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其中涵盖了诸多学家的思想,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等[4]。此外,汉语言文学专业当中涵盖了诸多艺术内容,内容贯穿于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能够对中华民族文化当中各个艺术形态和历史现实进行分析研究,对名家经典的文化价值、历史内涵进行分析,为挖掘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打下坚实的学术基础,让尘封的文化与文学作品,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展现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先进性和与时俱进性。

2.2 有利于培养传承并发扬中华文化人才

当前,高等教育已经呈现出大众化发展趋势,很多高校设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当前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要求更高,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认真客观分析历史的能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针对性地对文化进行继承发扬。在当前时代的要求之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育方案,构建创新化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为我国汉语言文学研究工作注入更多新鲜血液[5]。结合汉语言文学研究工作发展趋势,在满足时代发展的同时,积极培养创新型应用类人才,在传承中华文化的同时,让中华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让文化内容更加具备时代特色、更加符合大众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

3 汉语言文学促进文化传承的途径

3.1 科学制定文化传承教学课程

汉语言文学领域要展现出自身的文化传承价值,就应该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工作。结合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要求、教育特点,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内容深入探究。汉语言文学研究工作与其他学科存在差异,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是一个深入研究的学习过程,其中涉及到诸多历史、文化领域、文学著作的研究[6]。为了切实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需要高校制定出完善的学习计划,由浅及深地把控汉语言文学教学进度和教学难度。教师在开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继承课程时,不要将课堂当中的密度进行调控,要借助互联网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在课堂当中融入视频、音频等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创新化、独立化、立体化的学习研究体系,將汉语言文学知识与文化知识进行串联和融合,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3.2 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

优秀的文化是可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与时俱进的。在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展现出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性,就应该对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进行改进,在传递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借助鲜活有趣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更加便于群众感受,以便于传统文化更加灵活地传承。在新媒体环境之下,汉语言文学应该积极适应当前新媒体环境的变化,确保汉语言文学研究有效性,让文化内涵在时代当中不断创新与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当中,文化传承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汉语言文学书本当中,应该借助互联网、新媒体手段,拓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创新途径。例如,《中国诗词大会》,便将我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经典诗词,与现代化综艺节目紧密结合,不仅可以在现场当中营造高雅、欢乐的氛围,而且丰富具备文化魅力的内容,可以将文化鲜活灵动地展现在观众视线当中,让更多人们愿意主动接受中华传统文化,并且爱上传统文化。因此,在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在汉语言文学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和分析,让传统文化更便于新一代年轻人接受,实现传统文化继承并发展。

3.3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概而论的,而是需要将文化糟粕进行剔除,留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进行传承并发扬。因此,为了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汉语言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糟粕汉语言文学作品、文化内容进行剔除,切实保障我国文化的民族性、时代性。汉语言文学研究工作者在进行研究时,应该对违背社会客观发展、毒害群众思想的汉语言文学内容进行甄别和剔除,汲取汉语言文学当中的精华进行传承。例如,将汉语言文学当中“三从四德”“二十四孝”“摆摊算命”等内容进行剔除,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文化传承并发展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总而言之,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紧密,不仅有利于为文化传承提供学术支持,而且还可以培养中华文化继承和发扬的人才。为了展现出汉语言文学对文化传承的价值,必须要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当中科学制定文化传承教学课程。将新媒体、互联网等载体引入到汉语言文化研究当中,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展现出汉语言文学对文化传承的价值,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亦珊.浅析汉语言文学与高中生自身人文素质培养[J].北方文学,2019(5):186.

[2]杨婕.探析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和意境[J].青年文学家,2019(3):56.

[3]邓青.汉语言文学研究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和价值:评《汉语言与文学》[J].语文建设.2020(19):87.

[4]叶童彤.高中生如何看待汉语言文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作用[J].速读(中旬),2019(2):168.

[5]唐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冲击分析[J].参花(上),2019(01):147.

[6]黄文.浅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作家天地,2019(24):46+82.

(责编:王锦)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汉语言文学传统文化 关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与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广告大观(2020年5期)2020-10-20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方法的策略分析快乐学习报·教研周刊(2020年3期)2020-09-10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思路分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61期)2020-03-28高中音乐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策略探究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年5期)2020-02-26汉语言文学中语言的应用及意境分析青年生活(2019年27期)2019-10-21彰显传统文化底蕴 增强文化自信人民论坛(2019年10期)2019-04-28黎平侗族大歌的艺术风格特征研究戏剧之家(2017年24期)2018-01-10新中式园林的文化情怀绿色科技(2017年11期)2017-07-12关于农村新型孝道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魅力中国(2017年4期)2017-05-13传统节日,美术教学的美丽邂逅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2017年4期)2017-04-26

推荐访问:传承 汉语言文学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