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课程代码00532--考研精品资料

|idpi

 汉语言文学专科专业课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课程代码:

 00532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先秦部分

 先秦是指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建立秦帝国之前漫长的历史时期,但从文学发展而言,先秦作品产生的时间主要是西周、春秋、战国三个时期。

 西周时期,周天子分封诸候,号令天下。春秋时期,诸候各国力量膨胀,导致礼崩乐坏,各诸候国纷争不断,出现春秋五霸。公元前 453 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了战国七雄。但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结束分裂,走向统一。最有条件的是秦国和楚国,这就有了‚合纵‛、‚连横‛两种策略。最终在公元前 221 年,秦统一天下,建立了秦帝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变迁十分剧烈的时代,这种变化,开始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产关系相应从领主所有的奴隶制到租佃关系的萌芽发展,上层建筑也发生变革,春秋时代郑国的子产、齐国的管仲都推行过改革。战国时期的变法更为普遍深入,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变革和发展引发了文化教育领域的变动。私学的兴办培养了士这一阶层。社会变动,士阶层兴起,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为了解决社会矛盾,探求社会发展,确定立身行事的原则,诸子百家或设帐授徒,或著书立说,努力扩展自己学派的影响。孔子、孟子、荀子的儒家学派,老子、庄子的道家学派,商鞅、韩非的法家学派,就此传承不息,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散文有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韵文有诗经和楚辞。

 模块一

 《诗经》

 知识点一

 《诗经》概述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 305 篇,创作的时代跨越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的时间。《诗经》各篇可以合乐歌唱,根据音乐曲调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各地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歌,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反映了百姓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歌,分为《大雅》、《小雅》两部分。《大雅》中多贵族和官吏的朝会燕享之作,《小雅》中多个人抒情,有一部分是民歌。‚颂‛是王室宗庙祭祀用的舞曲,分为《周颂》、《鲁颂》、《商颂》。《诗经》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包括记叙和描写。比是打比方,有比喻和比拟。兴是用别的事物引起所咏之情与事。赋、比、兴交互运用,构成了意蕴深远的形象,形成了现实主义的艺术传统。

 知识点二

 《君子于役》(泛读)

 1、 选自《诗经-王风》,君子:妇女对丈夫的敬称。(作为单选的可能性比较大)

 2、 主题思想 是思妇之辞,表现了一位农家妇女对长期服役在外的丈夫的深情思念和热切关心,从家庭生活方面反映了当时频繁的战争和徭役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3、 写作特点 全诗是农妇的内心独白,在疑问的语气中既有殷切的期盼,也有无可奈何的凄苦,‚如之何勿思‛,用反问强化思念之情,朴实的语言将思念之情表达真切。

 4、 写景分析 诗中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山村晚归图,太阳下山,鸡儿进窝,牛羊归来,正是劳动结束,一家人团聚的时光,然而‚君子于役‛,无法归来。这就渲染了思妇的孤独凄苦的氛围,也具有衬托比喻的作用,突出了女主人公的思念之苦。

 知识点三

 《蒹葭》(精读)

 1、 选自《诗经-秦风》,蒹葭:泛指芦苇。(单选题)

 2、 思想感情 这是一首爱情诗。诗中主人公对意中人痴情追求,但求之不得,表达了无限惆怅的缠绵情感。虚实相生,秋景、秋水,为眼前实景,溯回、溯游的追索,已经虚化,至于‚所谓伊人‛,若有若无,则完全是一种心理幻景。虚虚实实的意象,构成了朦胧而优美的意境,生动地表现了痴情者诚挚的情意与追求。

 3、《蒹葭》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及其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全章共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一唱三叹,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意,强化了抒情效果。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蒹葭从‚苍苍‛到‚萋萋‛到‚采采‛,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在徘徊追索。‚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伊人从‚在水之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4、‚在水一方‛境界意在言外的特点 王国维《人间佳话》称《蒹葭》最得‚风人深致‛,‚风人深致‛从艺术上说指婉曲的风格,即境界深远,意在言外。伊人‚在水一方‛,是‚企慕之情境‛,可望而不可即,表现了那种执着追求,热情的向往,沉浸其中不可自拔的情感。(单选)

 知识点四

 《氓》(精读)

 1、 选自《诗经-卫风》。

 氓:古代女子对男子的通称。这里是女主人公对丈夫的称呼,含有鄙薄之意。

 2、 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及表现 这是一首弃妇的怨诗。第一章写两人相爱,第二章写女主人公的深情和结婚经过,第三章用比兴手法表示追悔莫及,第四章写男子的变心,第五章写嫁到夫家后的操劳和受到虐待直到被弃,第六章表示对男子负情背德的愤恨和一刀两断的决绝态度。

 女主人公在被遗弃后回顾往事,诉说自己不幸的婚姻,表达悲愤与决绝的心情。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社会问题,以及婚姻制度对女性的压迫与损害。

 诗中女主人公的经历与情感变化紧密结合,故事情节与人物思想感情同步发展,虽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3、 女主人公的形象,及与女主人公相对比的‚氓‛的性格特征 女主人公:从婚前的纯洁天真、热情洋溢,对男方一往情深,到婚后辛勤操劳而毫怨言,再到男方变心后看透变心者的本性,坚决和他决裂,表现出其坚强、刚毅的一面。其性格随情节的变化而逐步展现。

 ‚氓‛婚前信誓旦旦,婚后言行粗暴,忠诚是假,虚伪是真。‚氓‛的欺骗与虚伪、以怨报德与女主人公婚前的单纯、天真、热情、而略带软弱,被休弃后变为成熟、理智、冷静、刚强形成鲜明对比。

 4、 艺术特点:比兴手法及喻义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比喻两人情爱之深; (2)‚桑之落矣黄而陨‛,比喻由于男子负心,爱情失去光泽; (3)‚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能沉溺于情爱之中;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则反比男子坏到极点,简直无所约束。比喻生动形象,寓意发人深省。

 5、重点语句

 (1)反映当时的婚姻习俗:尔卜尔筮(是),体无咎言。

 (2)具有告诫意味的诗句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表现女主人公婚后辛勤操劳的诗句是: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表现女主人公被弃后绝决之情的诗句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5)‚总角之宴‚含有成年女子的欢乐。

 知识点五

 《采薇》(泛读)

 1、 选自《诗经-小雅》。

 2、 主题思想 这是戌守边境、抵抗玁狁(外敌)侵扰的战士回乡时的歌唱,大概产生于西周末年周宣王时代。诗中完整的反映了边防战士艰辛的生活、紧张的战斗和思家念归的真实情况。

 3、 写作手法及主要内容 运用倒叙手法。一、二、三章回顾军中饥渴劳苦、盼望归去的情景,四、五两章回顾前线戎马倥偬、时刻戒备、奋战不息的实况,最后一章才是归途中的感慨和悲喜交加的心情。

 4、 重点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歌末章 之佳在于情境交融,含蓄蕴藉,突出了全诗的主题。今与昔、来与往、雪花与杨柳、冬与春,构成鲜明对照,点出时间的推移和出征时间的长久。

 模块二

 《左传》

 知识点一

 《左传》概述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一般认为其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西汉末年,有人认为它是孔子所作《春秋》经文的‚传‛,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记事以《春秋》所载鲁国十二公为次序,记载了我国春秋时期二百五十年间诸侯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并触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

 《左传》善于用简括的语言写出纷繁复杂的事件,用较少的笔墨刻画人物的性格,尤其擅长描写大规模的战争和记录使臣的应对辞令,是一部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

 知识点二

 《郑伯克段于鄢》精读 1、 内容的大致经过及体现的主题(思想内容)

  本文对郑伯克段于鄢的前后过程作了详细的记叙,记叙了郑伯公与母亲武姜、弟弟公叔段之间矛盾的由来,以及兄弟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直至兵戎相见,一决胜负的经过,最后描写了郑伯公与母亲矛盾的余波。故事曲折生动、刻画细致入微,客观上提示了当时礼崩乐坏的社会趋势,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不可调和的冲突。

 2、 郑伯克段于鄢中人物形象 (1)郑伯:a 有计谋、城府深。庄公对武姜、公叔段的野心与图谋了如指掌,但采取了欲擒故纵、后发制人的策略,一则沽名钓誉,二则麻痹对方、争取人心。B 狠毒、不留情面。对付公叔段、臵姜氏于城颍,并发誓不相见等。C 虚伪。考虑到违背孝道对他不利,于是演出了‚隧而相见‛、母子和好如初的闹剧。最终成为胜利的一方。

 (2)姜氏(武姜):偏心、自私。因郑伯难产而厌恶他,臵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度于不顾,想废长立幼。又为公叔段‚请制‛‚请京‛,甚至做公叔段的内应,企图废掉庄公,与庄公毫无母子之情。

 (3)公叔段:野心勃勃、愚蠢贪婪。‚多行不义必自毙‛说的就是公叔段。

 3、‚春秋笔法‚及在文中的体现 《春秋》通过微言大义体现作者的褒贬之情,后来称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法为‚春秋笔法‛。或寓褒贬于记事,或以一字寓褒贬,在谨言的措辞中表现作者的爱憎和立场。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为‚弑‛。

 本文题名就使用了春秋笔法。文中写到《左传》云: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日‚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没有记载段出奔公,是因为庄公也有错,所以难以记下段出奔这件事。按《春秋》写法,记某人出奔,就表示这个人犯了罪。

 知识点三

 《秦晋崤之战》(泛读)

 1、 选自《左传 僖公三十二年、三十三年》。

 2、 《秦晋崤之战》的主要内容 晋国战胜楚国后,晋文公称霸天下,秦、晋两国联合对郑国的作战出现矛盾。秦晋崤之战暴发,最后晋国战胜秦国,保住霸主地位。这场战争的性质,是秦穆公为了取代晋国称霸中原。

 3、《秦晋崤之战》中的人物形象刻画 (1)蹇叔:对战争洞若观火的分析,两次哭师,表现他具有远见和卓识和强烈的爱国之心。

 (2)先轸:‚不顾而唾‛,怒形于色,十分传神。

 (3)秦穆公:刚愎自用,利令智昏,但失败能幡然醒悟,引咎自责,不失为春秋五霸之一的身份。

 (4)其他人物:文嬴为三帅请命之措辞婉转,皇五子辞秦三将之委婉巧妙,孟明与阳处父在河边的对话,也极富戏剧性。

 4、战争描写手法 《左传》长于叙写战争,但不在于描写战争本身,而重战前情况的叙述,显示出胜负的必然趋势。本文即体现了这一特点。战前晋文公刚刚去世,但卜偃传达君命,证明对秦早有察觉,预作准备;临战前夜,君臣统一意见,同仇敌忾,与秦穆公、蹇叔之间意见相左形成鲜明对照。秦国方面,蹇叔分析偷袭郑国必败,并两次哭师,但均被秦穆公拒绝;接着王孙满论秦师轻而无礼、弦高犒师、郑国赶走里应外合的秦将,事件的进展显示晋胜秦败已成定局。

 模块三

 《国语》

 知识点一 《国语》概述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按国别编排,汇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个国家的部分史料,起于西周穆王十二年(前 990),止于周贞定王十六年(前 453),共五百年。

 《国语》的作者,司马迁认为是左丘明,近人则多认为《国语》是战国初期学者根据春秋时代的史料整理而成。《国语》以记言为主,主要通过记载历史人物的言论以反映治乱兴衰,对各国历史的记载很不均衡。《国语》的文学价值虽不如《左传》,但有些篇章故事生动,言辞委婉风趣,人物性格也很鲜明,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知识点二 《邵公谏厉王弭谤》(泛读)

 1、 选自《国语 周语上》。

 2、本文记载我国第一次国人起义。(由于周厉王暴虐无道,拒绝忠谏,依靠神巫和屠刀来压制百姓的批评言论,使百姓忍无可忍,终于在公元前 841 年举行起义,将厉王流放到彘 zhi4

 地,拥戴周公、邵公执政,历史上称为共和政治。)这一次国人起义,显示了人民力量的不可抗拒,倒行逆施的暴君将自食其果。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3、主要内容、论述及结构

  文章主要部分是邵公对周厉王的劝谏。谏辞的中心是陈说堵塞言路、禁绝批评的严重危害,对厉王迷信暴力与王权的谬误敲起警钟。、 邵公先以治水为喻,(提出‚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揭示对待人民言论的两种态度;再列举古代各阶层进谏的情况,说明君王听政,必须听取民众的意见;然后比喻民众的议论是君主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最后归纳出言路不可堵的结论。

 文中叙事为谏辞服务,谏之前着重渲染无人敢言的局面和厉王弭谤的沾沾自喜;拒谏之后‚国人莫敢出言‛,终于‚流王于彘‛,清楚的交代了‚谏弭谤‛的前因与拒谏的后果,形成了完整的结构。

 3、 艺术特点 (1)

 整段谏辞逻辑严密,议论透辟,从正反两面反复陈说,深刻有力。

 (2)

 多用比喻,生动形象。

 (3)

 运用排比句式,理直气壮。

 模块四

 《战国策》

 知识点一 《战国策》概述

  (《战国策》原有很多种名称,杂记战国时期的有关史事,作者不详。西汉刘向加以整理,按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韩、魏、燕、宋、卫、中山等十二国为次序,编订为三十三篇,并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记事周贞定王十四年(前 445),止于秦始皇三十一年(前 216),主要内容是记叙战国时代一批谋臣策士的言论与活动。叙事形象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说理透辟,言辞犀利,善于运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也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知识点二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泛读)

 1、 选自《战国策 秦策一》。

 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东周洛阳人。

 连横:战国时代由秦国联合其他六国中的某一国进攻别的国家,因秦在西,其他国家在东,所以称连横。反之,除秦之外的六国联合攻秦,因诸侯六国是南北联合,则称合纵。

 2、在战国七雄中,有条件统一全国的主要是秦国和楚国,于是出现了连横与合纵两种不同的策略,当时的局面是:‚横成则秦帝,纵成则楚王‛。一批策士应运而生,或者主张合纵,或者主张连横,游说诸侯各国。他们称为纵横家,苏秦、张仪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3、人物形象 本篇成功地塑造了纵横家苏秦的形象。他没有一定的政治主张,合纵连横的游说,不过是获得‚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的一种手段;苏秦学识渊博,能言善辩,长于出谋划策,这是游说诸侯的本钱;同时他刻苦学习,反复揣摩,不仅通晓学问,还要把握游说技巧。苏秦的形象概括了战国纵横家的共同特点。

 4、苏秦游说之辞的特点 苏秦的游说之辞是文中的重点。苏秦的说辞,不以抽象的概念来阐明观点和策略,而是引证古今,通过具体的人和事的相互关系,形象地显示自己的政治见解。他善用铺陈排比以夸大其辞,气势逼人地剧谈雄辩,力图煽动对方。

 5、写作艺术特点、风格、效果

 (1)

 以说辞为主,具有铺张扬厉文风。

 (2)

 苏秦潦倒时和得势后,家人的表现‚前倨而后卑‛,形成鲜明对比。侧面烘托了苏秦形象,这样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促使他不惜一切求取功名利禄。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崇尚富贵、亲情淡漠的世态炎凉。

 (3)

 文中详写对秦惠王的游说,略去对赵肃侯的游说,避免重复,繁简得宜。

 6、成语:前倨后恭

 锥刺股:指苏秦

 知识点三 《鲁仲连义不帝秦》 1、选自《战国策 赵策》 (精读)

 鲁仲连,一称鲁姓,齐国高士,不任官职,但以排忧解难为己任,且拒不受赏。

 2、具体内容 在秦围邯郸,赵国求救于魏时,鲁仲连挺身而出,批驳辛垣衍尊秦为帝、向秦屈膝的投降主义主张,使辛垣衍惭愧而退。

 3、鲁仲连的性格特征 鲁仲连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他有一般纵横家的共同点即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但也有与他们截然相反的地方(三项有则):一是有一以贯之的政治原则,决不朝秦暮楚,而是‚义不帝秦‛;二是品德高尚,决不求名逐利,相反是功成不受赏;三是有排难解纷之心,以挽救天下为己任。鲁仲连是封建时代士人高风亮节的典范,为后人所仰慕。

 4、分析鲁仲连批驳辛垣衍的过程

  鲁仲连批驳辛垣衍,分析矛盾,指陈利害,有理有据,义正词严。首先用微不足道的周天子的作威作福反衬强秦为帝的可怕,然后有纣王烹鬼侯、鄂侯反衬秦帝的残暴,可见尊秦为帝将反受其害。其次用邹、鲁尚知对抗来激发辛垣衍的正义感。最后归结到如果投降秦国,将失去自身的一切利益,击破了‚尊秦为帝‛以保持自身荣华富贵的迷梦。

 模块五

 《论语》

 知识点一 《论语》及孔子概述 《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的。今本《论语》共二十篇。

 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 fu4 人)。(出身贫贱,做过管理仓库和管畜牧的小吏。鲁定公时,曾任大司寇。后来办私学,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是我国历史上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思想核心是‚仁‛,强调‚为国为礼‛‚克己复礼‛,主张‚正名‛,提倡德治,讲求‚孝、义、忠、信‛。反对残暴统治,同情人民疾苦。整理过《诗》、《书》、《易》、《礼》等古籍。对鲁国编年史《春秋》作了增删润色。儒家学派创始人。在中国历史上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知识点二 《侍坐》 精读 1、选自《论语 先进》 2、主要内容 《侍坐》是《论语》中自成段落的最长一章,记录了孔子与四位弟子有关志向抱负问题的讨论(先是孔子提出问题,接着是学生们畅所欲言,最后由老师总结,对学生的发言作简短的评价)。是孔子有教无类、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的一次完整记载。这是一种教育方式。

 3、孔子人物形象,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的个性,及本文表现手法 (1)孔子:不以师长自居,理解学生怀才不遇的苦闷,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讨论问题。对学生的才能、特长了如指掌,所以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是和蔼可亲、平等待人、循循善

 诱的好老师。

 (2)四位弟子:子路志向远大,直爽豪放,相当自负;冉有、公西华小心谨慎,格外谦虚;曾晳与众不同,淡泊洒脱,好学勤问,最后还向孔子求教。

  通过人物的言语、神态、动作表现出来,用词准确精炼,记叙逼真而传神。

 4、曾晳的回答得到孔子赞赏的原因 (1)有的说曾晳推崇古代祭天求雨的仪式,即‚雩 yu2 祭‛,企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天下无道,这种举行古礼的太平盛世,自然令孔子心向往之。

 (2)有人认为,孔子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到处碰壁,周游列国,备受冷遇,不免有愤世嫉俗之情。曾晳希望过淡泊的生活,洁身自好,安贫乐道,因此得到孔子赞许。(对实行礼乐的太平盛世的向往和淡泊的情怀,以及理想无法实现的悲哀和从政之态的衰退。)

 5、重点语句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yu2,咏而归。

 ‛

 模块六

 孟子

 知识点一

 孟子概述 孟子(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城),是孔子之孙子思门人的弟子,战国中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他曾游说齐宣王和梁惠王,做过齐宣王的客卿。晚年与学生万章 、公孙丑等著书立说,)有《孟子》七篇。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推行王道,反对霸道,提倡孝悌忠信,宣扬人性本善。(他提出了‚民贵君轻‛说,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孟子》的文章,在《论语》语录体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对话体。孟子知言善辩,援譬说理,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对后世散文的影响很大。

 知识点二

 《齐桓晋文之事》 (精读)

 1、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 2、孟子‚仁政‛的主要内容,并评价 孟子宣扬仁政,反对暴政,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描绘了富民、教民的蓝图,希望人们安居乐业。表现了孟子关心民生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在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战国时期,笼统地反对使用武力,似乎脱离实际;将‚仁政‛主张建立在‚人性善‛的基础上,靠君主的仁慈实现‚王道‛,显得过于天真。

 2、 孟子对齐宣王宣称仁政的过程 本文记载了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以推行王道为中心,依次论述了实行王道和仁政的依据是‚仁术‛;从‚不为‛和‚不能‛的区别,说明实行仁政的途径是推己及人;不实行仁政而行霸道的危险性;详尽阐明仁政的内容,提出富民与教民的具体方案。

  对话中,孟子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始终掌握主动权,采用多种论辩技巧,十分具有说服力。

 4、说明文中所用的比喻及喻义(孟子善用譬喻)

 用‚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比喻‚王之不王‛是不为而非不能;用‚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比喻‚不能‛和‚不为‛的区别;用‚缘木求鱼‛比喻以武力手段称霸的荒谬。

 5、《齐桓晋文之事章》是怎样展开论辩的(孟子长于说理)

 推理则是由小及大,由此及彼,如以羊易牛推出实行仁政的根据,从邹人与楚人战推出齐宣王实行霸道必败,从由牛及人的恻隐之心提出推恩是实行仁政的途径,颇有说服力。

 6、孟子‚仁政‛主张的主要内容及其进性和局限

 (1)内容:富民:一定的产业,注意养殖。

 教民:学校教育,孝梯之义。

 (2)民本思想,同情百姓。战国时期,分裂走向统一,战争不可避免。

 (3)仁政主张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不切实际;仁政主张脱离现实,无法实现。

 7、典故、成语 君子远庖厨; 缘木求鱼(喻以武力手段去称霸);明察秋毫;寡不敌众;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8、文章内容

  ‚王亩之宅,树之以桑-------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知识点三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泛读)

 1、选自《孟子 公孙丑上》 2、主旨内容

  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是与弟子公孙丑论‚不动心‛、要有坚定的心志时提出来的。孟子指出思想意志是关键,主宰意气情感;意气情感是充满体内的力量。思想意志到哪里,意气情感也就到哪里。所以要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也不要滥用自己的意气情感。孟子还谈到志与气的互动:心志专一会带动气,气的凝聚也会影响心志的变化。然后孟子提出了‚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命题。

 3、 什么是浩然之气?如何培养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意气情感的最高境界,属于道德修养范畴。它与道和义相伴而行,而且是义的长期积聚而产生的。浩然之气充沛会使人眼界高,立场稳,心不动,气不馁。浩然之气产生于人们心中,要小心养护,既不能放任自流,就像种田‚不耘苗‛;也不能急躁盲动,就像种田‚揠 ya4 苗助长‛。

 4、 说理方法 孟子长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本篇中宋人‚揠 ya4 苗助长‛故事,对宋人的心理、行为描写十分生动。

 模块七

 墨子

 知识点一

  墨子概述 墨子(前 468?--前 376?),句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生活在战国初期,墨家学派的创始者。提出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等主张,并付诸实践,身体力行,有弟子三百人。墨家学派与儒家学派相对立,但都是当时的显学。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实录,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些论说文有明确的标题,中心突出,逻辑性强,但语言极为质朴。

 知识点二

  《非攻(上)》

 泛读 1、《墨子 非攻》有上中下三篇,内容相同,文字略有差异。

 2、墨子的核心思想 ‚兼爱‛‚非攻‛。即人与人之间应该相爱,国与国之间不该攻杀,这正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墨子针对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争频发、造成人民种种苦难而提出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他的主张是不现实的。

 3、论证方法及特点

  《非攻》设喻论证,逻辑性强。以偷窃、杀人为喻,有力地说明‚攻国‛危害之大,不义之深。再以黑白甘苦为喻,说明天下君子混淆是非,别有用心。文章由浅入深,以小见大, 既指出攻国的不义,更是批判为攻国制造舆论的君子。

 模块八

 庄子

 知识点一

 庄子概述 庄子(前 360?--前 286),名周,战国时宋(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为漆园吏,相传楚威王曾重金聘请他为相,被他拒绝。)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哲学思想以‚道‛为本,主张精神绝对自由,否定真理的客观性与事物的稳定性,主张摈弃知识,回到愚昧无知的原始状态中去。

 他身处社会剧变的动乱时期,既不愿为求高官厚禄而与他人同流合污,又不愿积极抗争、匡时济世,只能化为愤世嫉俗之情,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现象。后人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散文思想活跃,想象丰富,言辞瑰奇,在先秦散文中别具一格,鲁迅称之为‚汪洋辟 pi4 阖 he2,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行也‛(《汉文学史纲要》)。《庄子》现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篇,一般认为是庄周本人所作,《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则是庄子后学所依托。

 知识点二

 《逍遥游》

 (泛读)

 1、选自《庄子 内篇》。本文是《庄子》首篇。

 逍遥游:是不受时空限制和一切条件制约的绝对自由。

 惠

 子:宋国人惠施,名家的代表人物。

 2、逍遥游境界的三个层次: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主题思想(逍遥游的意思)

 《逍遥游》是《庄子》开宗明义的第一篇,说明人生意义和目的在于达到逍遥的境界。‚逍遥游‛意思是,顺遂自然之性,适应天地之变,不依赖于外界任何条件,達游于天地之间;泯灭物我界限,不要名声,不需事功,进到忘我境界,无所拘束,自由自在。这在哲学上是绝对自由,体现了庄子肯定一切事物的相对存在与发展变化的观点,也表示了对功名富贵的鄙弃。(但是,逍遥游毕竟是虚无缥缈的幻想,实际上并不存在。它是脱离现实的、自我陶醉的精神追求。)

 4、结构特点

 论述思路 以‚大小之辩‛作为全文行文线索,开头从鲲鹏的变化,引出一连串的寓言故事形象,层层推进,步步蓄势,最后推出无待逍遥游境界,点名全篇主旨。后三段对文章主旨进一步说明,文章看似扑朔迷离,其实自有章法。

 本文的论述思路是,开头采用先破后立、由反入正的方式,提出逍遥游的论题,先从空间(形体)着眼,再从时间着眼,然后从自然之物转到社会人世,说明万物均有所待,都有局限,都不是逍遥游。逍遥游是无所依赖,无所局限,達游于天地之间的绝对自由。这是全文中最重要的论述。接着用故事依次说明‚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即逍遥游境界的三个不同层次。第一部分中提出论题,由后面的故事予以阐明,文理相生,引人入胜。

 5、艺术手法及特点 运用卮 zhi1 言、重言、寓言是《庄子》艺术表达的重要手法。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鸟兽昆虫大到鲲鹏,小到蟪蛄(hui4gu1),上古传说人物,如尧、许由、以及藐姑射山的神人等。

 《庄子 天下》中说,‚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意思是以变化多端、无头无尾的支离之语串联发挥,借用古人的话以取信于人,表示真实,以寓言故事进行阐述。‚若夫乘天地之正‛一段,点明题旨,承上启下,即为卮言;引《齐谐》和《列子》‚汤之问棘‛一节,为重言;鲲鹏变化、尧与许由、藐姑射山的神人、宋人资章甫、龟手之药等,均为寓言,其中有民间故事,也有神话传说。

 6、文学特征

 语言生动活泼,挥洒自如;夸张的笔法和丰富的想象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多用比喻和寓言,使文章说理生动具有感染力。

 7、成语 越俎代庖

 大相径庭

 大而无当

 模块九

 荀子

 知识点一

  荀子概述 荀子(前 313- -前 前 238 ),名况,又称荀卿或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长期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曾在赵国和秦国考察、游说,但都未为所用。晚年在楚国任兰陵{今山东临沂苍山县西南}令),荀子 属于儒家学派,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哲学上提出了人定胜天的命题,要‚制天命而用之‛。他持‚性恶论‛,强调后天学习和教化的重要性。在政治思想方面主张礼法并重,王霸并用。法家人物李斯和韩非子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的散文以论说见长,论证严密,文风朴实。他还有 用楚民歌形式写成的诗篇《成相辞》,还写了《赋篇》等,对赋体创作有开启之功。今存《荀子》三十二篇。

  知识点二

 《劝学》

 (精读)

 1、选自《荀子》。

 2、主旨内容 《劝学》是一篇完善的议论文,主张人人应当自我勉励,努力学习。荀子主张‚人性恶‛,重视后天的教育与教化,改恶为善,有赖勉学。全文围绕‚劝学‛的主旨,分别阐明学习的重要性、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学无止境,要以‚全‛、‚粹‛为最终目标,由君子而‚成人‛。

 (一、二两部分为了说明道理,多以人们日常经验作类比,反复论证;三四两部分,重在逻辑推理与正面阐发。)

 3、说明荀子所谈学习的重要作用,领会荀子倡导的学习态度,评价荀子提倡的学习方法 荀子认为,学习可以增长知识才干,修养品德气质。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正确的学习态度。要学习儒家经典、同时要善于向求贤者求教,也要善于教人。学习要善始善终,切忌半途而废,以期达到完全而纯粹的精神境界。

 4、说明文中所用比喻及喻义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比喻学习之重要,学习可以提高人的素质。

 (2)‚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说明学习很重要,可以‚防邪僻而近中正‛。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弓,功在不舍‛,比喻学习积累过程的重要性。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比喻学习要持之以恒。

 5、文中比喻这一艺术手法的作用 本文语汇丰富,比喻繁多。全文用了四十七个比喻。有的借自然现象为喻,如水与冰、青与蓝、蓬生麻中、草木稠 chou2、禽兽众等;有的借劳动创造为比喻,如木作轮、用舟楫ji2 等;有的以人们的经验为喻,如登高而招、面临深谷、火就燥、水就湿等。丰富多彩的比喻,形象性强,便于理解,也增强了说服力。

 6、写作手法 文中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富有节奏感。文中引《诗经》语句证明论点,即所谓引成词以明理,后称之为引经据典,成为议论文写作中流行的一种方式。

 7、重点语句及成语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锲而不舍

 模块十

 韩非子

 知识点一

  韩非子概述 韩非子(前 280 ?- -前 前 233 ),战国末期韩国人(韩国贵族公子),喜欢刑名 法术之学,是荀子的学生。他曾向韩王上书进谏,力主改革,但韩王不用。后来得到秦王赏识,到了秦国,但为李斯所谗而下狱,不久被迫自杀。

 韩非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总结了商鞅、申不害、慎到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了法、术、势三者结合的学说,主张君主乘威严之势,操制人之术,以法治天下。他还注重参验考实,提倡耕战,强调严刑峻法。他的思想为建立封建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韩非子》五十五篇,基本上是韩非子本人所著。韩非的文章分析透辟,论证充分,切合事理,锋芒毕露。其中,《说林》上、下和内外《储说》,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和民间传说。

  知识点二

 《难一(节选)》

 (泛读)

 1、选自《韩非子 难一》。

 难:劫难辩驳。韩非子取历史传说中的故事与文论加以辩驳,从而阐发法家治国为政的思想。这种写作手法,后来形成一种论难文体。

 2、主旨内容 这两节文字宣扬了法家的思想与观点:强调思维必须尊重矛盾定律,考虑问题要把‚一时之权‛和‚万事之利‛相统一(指出文公称霸的真正原因是知一时之权),治理天下要依靠法治,以德化人的‚人治‛是不可行的。

 同时,借此批判儒家的思想(矛头直指儒家宗师孔子)。采用诘难反驳的方式逐层推进,指出儒家赞美的‚晋文公之赏‛和‚舜之救败‛都是荒诞不实之辞,前者不明事理,行赏失当;后者既是逻辑混乱,又是脱离实际的空想。

 3、写作及说理方法 文章先摆事实,然后批驳,针对性强。批驳逐层推进,说服力强。以寓言故事进行说理,如‚守株待兔‛说明不能因循守旧,‚鬻 yu4 矛与盾‛的故事揭示儒家以德化人的‚人治本身‛的矛盾,说明只有以法治取代人治,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4、寓言、成语

  守株待兔

 鬻 yu4 矛与盾

 模块十一

 屈原

 知识点一

 屈原概述 前 屈原(前 353 ?- -前 前 278 ?),名平,字原,战国后期楚国人,是楚王同姓贵族。年轻时凭借良好的德行和才干,得到楚怀王的信用,担任左徒要职。

 屈原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在内政上主张举贤授能,修明法度,在外交上坚持联齐抗秦,统一六国。但他遭到贵族保守派的强烈反对, 因小人的挑拨谗毁,终于被楚怀王疏远。后曾担任三闾大夫之职,掌管屈、景、昭王族三姓,督导培养楚王朝贵族子弟。楚怀王为秦所拘,顷襄王接位,任命其弟子兰为令尹,对秦国屈膝投降。屈原遭到子兰一伙的忌恨, 被长期流放江南,辗转沅湘一带。公元前278 年,秦将白起攻陷楚国郢都,楚王朝岌岌可危。屈原在悲愤与绝望中, 投汩罗江而死,以身殉国。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学习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吸 收楚, 文化传统,接受北方中原文化的营养,创造了骚体这一新的诗歌形式,宋代黄伯思称之为‚出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东观余论 翼骚序》)。

 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他的作品具有想象奇特、感情奔放、韵律铿锵、地方色彩浓郁的浪漫主义风格,对我国文学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汉代刘向辑录屈原和其他楚辞作品,编成《楚辞》。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知识点二

  《离骚(节选)》 1、《离骚》层次结构及内容 《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屈原的代表作,共 373 句,2490字。)

 全诗分三大部分和一个结语。第一部分写诗人在现实中的斗争与失败;第二部分写诗人在想象中的追求与幻灭(其中包括女媭的劝说,向大舜陈词,上求天帝,下索神女,最后归于失败);第三部分写诗人设想离开祖国,但最终不忍离去(其中包括灵氛占卜,巫咸降神,去国远游,最后在太空中看到故乡而止步。);结尾表达无法实现政治理想而与楚国的现实政治决裂的心情。(教材节选为第一部分)

 《离骚》展示了屈原的思想品格、政治理想和斗争历程,表现了屈原崇高的人格和深沉的爱国精神。

 2、思想内容及展现的作者品格 (1)思想内容:诗人既有‚内美‛(世系、身世、气度),又有‚修能‛(后天培养的才干),希望辅佐君王,但君王昏聩不明、党人为非作歹,诗人依然无怨无悔,正道直行,坚持崇高的品德和理想。表现了诗人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顽强奋斗、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对党人为非作歹的深恶痛绝,对楚王听信谗言的痛心疾首,对自己所培养的人才变质倍感痛心。

 (2)作者品格:表现了屈原崇高的人格、深沉的爱国精神及正直高洁、出污泥而不染的伟大人格。

 3、《离骚》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主要表现在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强烈的主观抒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的采用,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4、分析本诗中象征手法及其表现的意蕴 诗人用佩戴香草表示博采众长,提高自己的才干;把治国之道比喻为道路;用种植香草象征广泛培养人才;人才的蜕化变质则说成是众芳芜秽。整体的象征被称为‚香草美人‛,发展了《诗经》中广泛运用的局部比兴,是艺术表现手法的一个推进。

 5、主要词句 (1)‚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民心‛中‚灵修‛指楚王。

 (2)美人:喻指楚怀王。

 (3)彭咸:相传是商代的贤大夫。

 知识点三

  《湘夫人》(泛读)

 1、选自《楚辞 九歌》。本篇与《湘君》是祭祀一对湘水之神的乐歌。

 2、《九歌》 《九歌》是屈原以民间乐歌为基础,加工创造的一种浪漫主义诗篇(九表示多数,并非实指)。共十一篇,分别祭祀天神、地衹和人鬼。(《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祭祀由巫演唱)、《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泊》、《山鬼》、《国殇》、《礼魂》)

 4、思想内容

  《湘夫人》是写湘君思念湘夫人,(先是湘君在想象中,似乎看到湘夫人飘然降临,实际上并未到来,于是望穿双眼,焦灼地寻找。为了相约见面,湘君筑室水中,作好了一切准备,最后湘夫人还是没来,寂寞伤心,将衣物投入水中,寄托自己的思念。)通过描写生离列别、无缘会面的忧伤情景,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执著的追求和热情的向往。

 5、人物形象的刻画

  诗中湘君的形象是通过心理活动刻画的。‚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是直接描述他的忧伤。‚登白薠 fan2 兮骋望‛、‚捐余袂兮江中‛是用动作神态表现期盼与失望。‚鸟萃兮薠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是用反常景象表现焦虑不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通过景物和环境描写表现他惆怅凄迷之情。筑室水中的种种精心布臵和优美陈设,则表现了他的期待与热情。

 6、描写水中居室环境的语句: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知识点四

 《涉江》

 (泛读)

 1、选自《楚辞 九章》。《哀郢》和《涉江》分别记叙了屈原流放江南的两个段落。

 2、主旨内容 《涉江》是屈原流放楚国江南地区所作,记录了流放的行程,描写了流放地区的环境和氛围,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崇高的思想境界:不惧艰难困苦、打击迫害,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

 3、结构及内容

  《涉江》可分为四段。第一段说明渡江流亡的原因在于高洁的志行与浊世的矛盾。第二段是流亡的行程,以及到达溆浦以后独处山中的愁苦。第三段是联想到古今贤者都有共同的悲惨遭遇,自己将无怨无悔,坚守正道。最后一段结语,感叹生不逢时,还将继续流亡。

 4、人物形象

  全诗塑造了一个孤独、伟岸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其穿戴与众不同,理想境界是与古代圣王同游,意志坚定,执着顽强。诗中‚余‛和‚吾‛用了十七次,表现了作者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感情色彩,以此突出个性特征。叙事、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在叙述或议论之后,都有表明自己爱憎之情的语句。突出自我、强烈抒情正是浪漫主义的风格特点。)

 第二 部分

 秦 汉 部分

 秦始皇统一中国,文学随之进入新阶段。然而,由于秦王实行极端文化专制政策,再加上秦朝时间短暂,所以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屈指可数。主要有吕不韦门客集体撰写的《吕氏春秋》(成书于秦王政八年{前 239},这部著作体系完整,广泛吸收诸子百家的观点,客观上反映了战国末年即将实现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和李斯的《谏逐客书》(铺陈排比,纵横议论,逻辑性强,富有文采)。

  汉代文学作品出现蓬勃发展的局面。首先,汉朝国力强盛,同时代的作家充满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情怀,文学表现对象、领域和范围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其次,汉代文学表现士人的进取精神时,把圣主贤臣的结合作为自己的理想,对历史机遇和个人命运的关系作了形象的展示和精辟的论述,罕有悲观失望的没落情绪;最后,通过总结秦朝迅速灭亡的教训来反思历史,是汉初文学的重要内容。从贾谊的政论到司马迁的《史记》,都贯穿着对历史的批判精神。而从汉武帝时开始,歌功颂德、润色鸿业称为西汉盛世文学的主要使命。汉代文学主要有辞赋(枚乘、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散文(《史记》、《汉书》等)、诗歌(汉乐府、《古诗十九首》等)。

 模块一

 李斯

 知识点一

 李斯简介 李斯(?- -前 前 208 ),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属河南)人,与韩非子同为荀子的学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初为秦相吕不韦舍人,后拜长史,客卿,官至廷尉(丞相)。秦始皇去世后,与赵高合谋废去太子,扶始皇少子胡亥 hai4 为二世,最后为赵高诬陷被腰斩灭族。

 李斯是秦王朝唯一留有著作的文学家,《谏逐客书》为其代表作。此外尚有《论督责书》、《自罪书》以及多篇刻石文传世。

 知识点二

 《谏逐客书》

 (精读)

 1、写作缘由及其针对性 韩人郑国到秦国修渠灌田,其实是以此消耗秦国的国力,使秦无力伐韩。事发后,秦国大臣建议秦王驱逐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故上书劝谏。秦王被说服后废除逐客令,李斯恢复官职。

 (《谏逐客书》是古代一篇优秀的公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从内容上来说,是对着逐客这事而发,全文紧扣逐客以论说其错误,只抓住逐客对秦不利来说,完全从秦国的利益着眼,有利于秦王接受。且李斯还顺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统一六国的关键问题,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反复论述这个根本的利害关系,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2、评价李斯认为逐客错误的主要理由

  秦之强大与客卿密不可分。

 3、本文论证方法(正反对比、利害并举的论证方法)

  一是浓墨铺陈,列举事例。文中铺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实,铺陈了秦王所喜欢的大量生活享用,事例充实,铺垫充足,加强了与下文的对比,因而得出的结论极其有力。

  二是扣住事实,正反对比,层层深化。如第一段四君用客(实笔)与‚却客不内‛(虚笔)的对比,第一段四君用客与第二段秦王轻客的对比,第二段中重物与轻人的对比,都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

 4、艺术特点

  铺排时大量使用排比句式,文势充沛,极有感染力。大量使用对偶,使文章整齐而富于

 变化,增加语言韵致。

 5、重要段落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模块二

 贾谊

 知识点一

 贾谊简介 贾谊 (前 200- -前 前 168)

 )

 , 洛阳人(今属河南),十八岁就以文才闻名,二十多岁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升为太中大夫。贾谊提出积极的政治改革建议, 得 到汉 文帝 的 信任,后遭权贵记恨排斥,被文帝疏远。贬为长沙王太傅,召回京城后又任梁怀王太傅。死时年仅三十三岁。著有《新书》十卷,名篇如政论文《过秦论》,辞赋如《吊屈原赋》、《鵩鸟赋》等。

  知识点二 《过秦论(上)》(精读)

 1、选自《新书》。过秦,意思是论述秦的过失。

 2、主旨内容 本文先讲秦自孝公以迄始皇逐渐强大的原因:具有地理的优势、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几代人的苦心经营等。接着笔锋陡转,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强大的秦国竟然会在转眼之间,被陈涉以摧枯拉朽之势轻而易举的灭亡,从而 总结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教训)

 :

 此乃 ‚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3、论述方式及效果 在大量史实的基础上,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加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4、分析排比和对偶的手法

 多用排比句和对偶句,如‚于是六国之士‛以下,先用‚有‛字领起,贯穿下面三句,罗列大量人名形成排比;对偶句如‚蒙故业‛以下四句,每两句一对仗。同时也有排比兼对偶的句式,如开头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作者借鉴赋的手法,行文极尽夸张和渲染,造成语言上的生动气势。

 5、对比手法的特点

 全篇采用对比手法,加强了文章说服力。作者用了四个方面的对比:秦国本身先强后弱、先盛后衰、先兴旺 后灭亡的对比;秦与六国的对比;秦与陈涉的对比;陈涉与六国的对比。几种对比交织,结构自然宏伟,气势也 自然磅礴。主客观形势的不同,强弱盛衰难易的不同,都从几方面的对比中显现出来。

 6、重点词句 (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中‚山‛指‚崤山‛。

 (2)‚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的是秦孝公。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里的‚士‛是指被征服的六国豪强。

 (4)陈涉‚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陶朱‛是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

  模块三

 司马迁

 知识点一 司马迁及《史记》概述 司马迁(前 145-前 87?),字子长,西汉冯翊夏阳人(今陕西韩城)。青年时代漫游各地,观赏名山大川,考察历史古迹,访问故老遗贤,为日后著书打下了基础。三十岁以父荫为郎中,随从汉武帝多次出游。父死继任太史令,得以遍览国家藏书,继承父志着手撰写史书。天汉二年(前 99)李陵兵败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辩解,得罪下狱,被处宫刑。出

 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完成《史记》巨著,不久去世。司马迁博学多能,曾参与修订《太初历》。传世论著队《史记》外,还有《报任少卿书》和《悲士不遇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

推荐访问:汉语言文学 作品选 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