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4篇

|

篇一:如何进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

  

  中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

  近些年来,中职学校思政教育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中职生要求教育质量及教学模式不断改进。随着中职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思政课的教育效果及学生受益也正逐步改善。本文的目的在于探究如何进行中职思政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从而达到更高质量和更好的发展。

  一、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1、以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在思政课上要求他们既学习又动手操作,而不只是让他们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输入。为了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活动型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可以让学生们更多地练习思政素养,加深对思政课的理解和应用。

  2、推行课堂讨论和辩论模式。对于中职思政课,讨论和辩论是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锻炼学生辩论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教师可通过引导或发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去思考有关问题,同时让学生更多地发表观点和交流想法,以促进学生思想发展。

  二、改善课后作业

  1、推行多种形式的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同时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搜集资料、建立档案、编辑文献等,同时可以让学生练习分析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课后作业是学生实现思政课程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多提供指导,以增强学生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1-

  三、加强考核机制

  1、推行思政素质考评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职思政课的教学质量,要引入思政素质考评制度,结合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教学,运用问卷调查、访谈、论文答辩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考核。

  2、完善全面思政素质测评体系。全面思政素质测评体系可以根据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相关测评结果及专家评分等多种维度来考核学生的思政素质,以此来实现教学质量的评估,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总之,改革中职思政课教学模式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教师需要在改革中把握大局,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改善课后作业,加强考核机制,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育效果的最佳状态。

  声明:文章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如有侵权或不实言论,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谢谢!!

  -2-

篇二:如何进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

  

  思政课教学改革建议

  关于加强和改进科技学院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思考

  在往年的全省独立学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估中,我院经过认真细致的准备通过了评估,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本人对加强和改进科技学院思政课教学工作进行了以下思考:

  一、打造一支成熟、稳定的思政教师队伍

  1.应该聘请名师对我院思政教师进行思政课教学的集中培训,提高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修养和教学水平。

  2.实行严格的新开课教师准入制度,师必须试讲通过才能走上讲台,在授课期间应经常去听教学经验丰富的同科教师的课。新老教师之间应该形成稳定的传帮带制度,帮助青年教师快速的成长。

  3.为了确保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应该形成一套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思政课教师考核办法。

  4.为了扩大思政教师的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应该给思政教师征订一些杂志和书籍,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

  二、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

  1.实行传统教学办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结合。教学法仍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主要办法,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集中地、大量地接受教育信息,有效进步教学效率。但在运用教学办法的进程中,要恰如其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并将启发式讨论、答疑、演讲、调研敷陈等环节灵活运用于教学。这就需要在教学中适时进行研究内容、研究工具、研究需要阐发;并对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制定出教学策略,选择好教学媒体,到达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2.推进教学和科研结合。思政教师必须深刻领会和掌握所讲课程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认真研究和领会党在新时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做到真学、真懂、真信。要以科研项目为载体,深入理论研究,特别是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汲取理论界最新研究成果,提高教学中的科研含量,使教学准确把握时代脉博,使教学在理论内容上保持时代性、先进性和完整性。学院能够保证一定的思政教师科研课题,通过不断加强教学研究,抓住热点、突破难点,突出重点,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方法。

  3.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重视课堂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匡助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并学会运用所学理论阐发社会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应当重

  视课堂案例教学、讨论演讲、自立研究、课程论文等所有学生可以参加的课堂实践活动。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者还应当突出个别的实践,改变理论课教师“上课来,下课走”的局面,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生,关注和尊重他们的情感、知识经验和研究兴趣,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健全集体备课制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05计划”,进一步进步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思政课教学研究,实在改善思政课课堂教学效果,XXX应该美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制度,具体设想以下:

  1.教研室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活动,统筹安排,严格把关,制定实在可行的活动计划。

  2.主备课教师提前做好主备稿的撰写工作,要当真钻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写好讲稿,提出教法建议。

  3.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四统一”。“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备课人;“四统一”即统一制度,统一内容,统一重难点,统一目标。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已的实际,写出个人教案。既要借鉴别人的东西,又要体现个人特点。

  4.每学期集体备课准绳上两次以上,其中开学初要确定本学期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

  5.集体备课采取一人主讲大家讨论的办法,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

  四、健全听课评课制度

  听课评课是了解教师情况、开展互相研究、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为了有效提高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应该完善听课评课制度,具体设想如下:

  1.参加听课。每位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节,教研室主任不少于5节。

  2.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听课记录作为思政部每学期教学工作检查内容之一。3.听课教师要按时进入课堂,遵守课堂纪律。

  4.实行课堂开放,相互听课,讲课教师不得回绝听课。

  5.集体听课安排及时评课。

篇三:如何进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

  

  思政课教学改革

  人们对思政课有着不同的看法,它被一些人认为是灌输纯正思想观念和尊重党的纲领的教育环境,而另一些人则抱怨它依据党的思想路线,讲授党的历史,以及单一的思想观念,并且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而忽视思辨能力。为了深入改革思政课的教学,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教育,增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需要进行以下改革:

  首先,要切实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培养更多的青年思政课教师。这样能够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改革思政课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素养,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教学更加有趣,更具有创新性。

  其次,要改变思政课的教学形式。应当采取更主动的教学方式,尽量让学生了解并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道德素养,让学生学会如何真正感受思政知识。

  再次,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强调实践性,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更好地理解思政知识。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做一些实际的事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让学生能够从实践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提高学生从事社会实践的能力。

  最后,家长应当做好对学生的思政课的监督,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思政课的活动中,要有正确的理念和思想,要懂得尊重宪法和法律,要学习有思想的社会活动,增强合法权利意识,树立正确的-1-

  价值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经过以上改革,思政课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处事的能力,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宽容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及时发展。此外,也要积极建立社会公民道德教育机制,通过全社会参与和发展,为思政课改革提供完整和有力的支持。

  总而言之,要有效改革思政课教学,要加强思政教师的专业能力,采取创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实践性,并且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社会参与能力的目的。

  -2-

篇四:如何进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我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促使各类课程有效贯彻价值引领、水平达成、知识传授三位一体

  的教学目标,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授课教师担当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自觉意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挖掘课程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及水平达成有机统一、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

  二、总体目标

  充分挖掘学校各方面优势资源,通过改革研究、即时总结、经验推广,逐步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通识教育类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辐射的课程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建设一批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思政示范系列课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基本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提升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水平,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实现专红

  并进。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展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

  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

  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动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水平

  1.增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技能。增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升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使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

  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展开思想政治

  教育技能培养。相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使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

  式,把价值引领、水平达成、知识传授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示范教师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展开联谊活动。

  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提升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措施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引导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协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通识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创新创业与职业素养类通识课程要围绕双创精神、职业道德、职业伦

  理等方面,把创新创业教育及职业素养有机融合到日常教学中,使课程教学过程不但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水平

  的过程,更是锤炼心志和品行养成的过程。

  2.增强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应用型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水平培养中,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

  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思政元素的特色课程。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名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展开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依托苹果学院、天麻学院、马铃薯学院、文学创作学院、扎西干部学院理论教学部及苹果研究院、天麻研究院、马铃薯研究院、新时代文学研究院、扎西红色文化研究院等特色优势资源,组织开设国学常识与传统文化、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文学与地方发展、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等系列特色课程,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新时代文学精品力作,切实增强学生投身

  最美、最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水平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合格课程、精品课程、一流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

  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四)工作安排

  1.扎实展开“课程思政”的大讨论和教学设计活动。在全校组织展开“课程思政”大讨论,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实行专题辅导和深入解读,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则的理解,促动教师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教研室每学

  期至少召开1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专题研讨会。

  各教学单位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活动。按照方案要求,每学期展开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精彩一课”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实行把脉;以课程组为单位全面展开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持续总结经验。

  优化做法,深化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2.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列入“知识、水平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模块中,确保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

  思政元素、3.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自20年春季学期开始,每年度各教学单位负责建设1-2门课程思政精品专业课程及课堂教学优秀案例,推出一批在全校具有引领作用、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

  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4.展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建设工作。在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类别中,增设课程思政专项,从“三全育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大思政”格局构建、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思政元素融合案例库建设等方面实行深入

  探讨,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可推广的研究成果。

  5.“以赛促教”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结合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类各级教学竞赛,设立课程思政计分要点,考核

  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水平及效果,达到“以赛促教”目的。

  五、保障措施

  (一)增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任副组长,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财务处、学生工作部、团委主要负责人及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

  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动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增强协同联动

  增强相关部门和各学院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

  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实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即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水平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学院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成效纳入学院绩效考核评价。

  (四)提供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推动。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组织展开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学

  院给予奖励。鼓励各学院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推动有力。

  六、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推荐访问: 如何进行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 思政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