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教学设计

|idpi

有丝分裂教学计

【教学内容】 知识目标

1、了解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及意义。

2、理解细胞周期的概念。

3、准确描述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重要特征。了解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4、掌握有丝分裂的过程、特征和意义。尤其是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能力目标

1、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和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2、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图像、解读图像的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对细胞周期以及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学生对生命的运动性、对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等哲学问题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以及有丝分裂的特点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和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

4、细胞分裂的意义 教学难点:1、细胞周期的概念。

2、细胞有丝分裂的特点及意义

3、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单体和染色体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新课导入】:

活动设计:讨论:成人体内有多少个细胞?由受精卵发育成成人经过什么分裂方式?

因此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

根据对细胞分裂过程的观察,细胞分裂主要分为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三种不同的方式。

学生观察并讨论:
认真观察39页青蛙红细胞细胞分裂图、37页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分裂图和107页产生精子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图,简要说出他们的主要区别特点。

活动目标:归纳总结————提出三种细胞分裂方式并比较主要不同。

1

三种细胞分裂方式中,无丝分裂通常是已经分化的细胞所采取的细胞分裂方式,如青蛙血液中红细胞的细胞分裂。(见扩展资料)减数分裂只发生于有性生殖过程中,多是用于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或精子细胞等;
而有丝分裂则是最常见的方式,如生长发育过程中体细胞的产生以及无性生殖过程中新个体或生殖细胞——孢子的形成……。人体就是经过连续的有丝分裂由一个受精卵细胞生长发育成的。

有丝分裂可以连续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细胞周期。

【讲授新课】

活动设计:学生阅读并讨论:

1、学生分析有关文字描述找出关键词语(什么样的细胞?起、止的标志?为何这样划分?)

2、根据图解描述什么是细胞周期。

3、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哪两个阶段?它们在时间分配上的特点是什么?如果观察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组织,处于哪个阶段的细胞会更多些?

(一个细胞从它产生开始直到它又通过细胞分裂变成两个相同的子代新细胞这就是一个周期。它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时为止。包括两次分裂间期的遗传物质复制,和分裂期的遗传物质的均分两个过程。

设问:
为什么有丝分裂可以连续进行?

一般情况下,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全部细胞都具有相同的遗传性。克隆技术就是利用的这一原理。为什么有丝分裂能够产生相同的细胞呢?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这两个阶段各自完成了那些生命活动?

配合课件进行讨论学习,并且作笔记:

根据课本给出的数据等资料可以知道,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占有极大的比例。分裂间期是一个新生的细胞进行物质积累生长成熟的阶段,与此同时这个细胞还要为新一代细胞的产生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因此看似静止的分裂间期其实是细胞最繁忙的阶段。

根据给出的图形和照片比较并描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具有哪些特点?是否发生了什么变化?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做物质准备。(占时90~95%)

细胞变化:细胞核大核仁明显,染色加深。核内渐出现染色体纤丝。

分子变化:DNA复制加倍,有关蛋白质大量合成。

活动目标:总结:

1、细胞变化:细胞由扁变方,细胞核占有极大的比例。细胞核染色均匀,颜色渐深,核仁不止一个,非常显著。

2

2、物质变化(原因):细胞核内完成了DNA分子的复制,细胞核内DNA分子数量增加了一倍。核酸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因此细胞核颜色明显变深。细胞内有大量的蛋白质被合成,其中有一部分与DNA分子一同构成染色体。根据书中图示可以知道复制的两个DNA分子是靠一个着丝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核仁部分见扩展资料。可以给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讲解。)

学习细胞分裂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看图说话,学会抓重点、要点,学会比较、分析……。

细胞分裂是一个连续发展变化的过程,没有严格的阶段界限。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以及核内DNA、染色体的变化是观察的重点,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是主线。要引导学生从中体会生命精密合理的美感。

细胞分裂期:细胞一分为二。主要是完成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均分。(占时5 ~10 %)。为了研究方便,将有丝分裂的全过程被人为地分成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活动设计: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1、前期:

进入分裂期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让细胞核内的DNA散出来,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遗传物质的均分。观察前期细胞模式图及其变化过程,描述分裂前期细胞的主要变化特点。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的生物学意义?

根据对动画、图解和照片的观察,描述有丝分裂前期细胞的变化过程及细胞特征。

染色质 → 染色体。

每个染色体含2条姐妹染色单体,复制的两个DNA分子分别位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核膜、核仁消失,细胞核解体。纺锤体形成。

活动目标:总结:

1、完成了DNA的复制及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后,核仁逐渐解体消失。阻碍DNA分离的核膜也随着解体消失。

2、DNA分子很大,数目也较多,遗传物质以染色质形式高密度地聚集在细胞核内。在细胞分裂初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变成染色体,可以使DNA分子在分离过程中不损坏,保证了遗传信息的完整性。

3、简要介绍纺锤丝的来源和纺锤丝体的形成。

4、关于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染色体与DNA的关系,可以通过照片及动画进行

活动设计:讲解。

重点讲解染色体的结构。让学生明确:染色单体形成于细胞分裂间期,。在有丝分裂前期才能通过显微镜观察到。

3

通过复习染色体与遗传物质DNA的关系——染色体是转载遗传物质DNA细胞结构,让学生清楚地知道DNA分子与染色体、DNA分子与染色单体间的数量对应关系。DNA分子的行踪是通过观察细胞结构——染色体的行为了解到的。

2、中期:

根据对图解和照片的观察,描述有丝分裂中期细胞的特征。

DNA高度螺旋化。短粗的染色体清晰可见。

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集中在“赤道板”上。

活动目标:总结:

1、突出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的着丝点集中到细胞中央的道板上。

2、强调赤道板是位于细胞中央部位的一个坐标面,不存在任何物质性结构。

3、由于染色体高度集中,造成纺锤体清晰可见。

4、强调绘图要点……。 3、后期:

根据对动画片段、图解和照片的观察,描述有丝分裂后期细胞的变化过程及特征。

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核遗传物质DNA均分。

总结:

1、在纺锤丝的牵拉下,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原来在一起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用词要准确。重点强调染色体数目增加的原因。

2、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上着丝点是受力点,染色体臂应该是顺向细胞中央的赤道板。

3、由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两条染色体,由于是复制品,因此形态、大小等特征应该完全相同。 4、末期:

遗传物质已经完成了均分过程,接下来就是细胞质的分离等收尾工作了。根据对图解和照片的观察,描述有丝分裂末期细胞的变化过程及特征。

DNA解螺旋,染色体 → 染色质。

新的核膜出现,细胞核重新形成。纺锤体消失。

赤道板中央位置出现细胞板,并向外围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质分离成两部分。

1个亲代细胞

→ 2个核遗传物质完全相同的子代细胞。

总结:

1、收尾工作与分裂前期正好相反。

4

2、由于细胞壁的物理特性,导致了植物细胞在分裂结束时只能是细胞板向外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3、有丝分裂有效地保持了细胞内遗传物质的恒定性。对生物的遗传意义重大。

活动设计:讨论:

1、为什么细胞只有在进行分裂的过程中出现染色体,其他阶段都以染色体形式存在呢?

2、同时出现或消失的结构都有哪些?其中细胞核结构与染色质几乎是同步存在的意义?

3、DNA是如何实现平均分配的?

4、简要说明有丝分裂的特点?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5、回味有丝分裂过程中精巧的程序设计,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6、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遗传物质的规律性变化设怎样的?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表示?

用表格形式如何表现?表格的优点是?

用曲线如何描述?优点是什么?

根据表格中的内容,用曲线描述一个细胞周期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根据这一图表可以清楚地读出一个细胞周期中各个不同阶段内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

【总结】

【课堂练习】:尝试用表格形式表示动物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

典型例题

例1 不是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细胞是 ( )

A.神经细胞

B.体细胞

C.卵细胞

D.孢子

答案:C

解析:考察有丝分裂的适用范围。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可以用于体细胞数目的增加,这些细胞经过分化过程就可以形成组织完成相应的生理功能了。因此神经细胞与其他体细胞一样都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如果用于形成新一代个体,则子代与亲代个体在遗传性上会保持高度一致。因此通过有丝分裂完成的生殖过程会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异现象。所以通过有丝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孢子可以直接发育成子代新个体。但是卵细胞和精子细胞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因此需要进行细胞的结合——受精过程才能保证子代与亲代个体之间遗传物质数量上的恒定性。

例2 有丝分裂前期的变化是 (

A.细胞核消失出现染色质

B.开始形成染色单体

C.每条染色体由两个DNA分子构成 D.每条染色体含有两个DNA分子

5 答案:D

解析:考察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以及经过复制后的染色体的结构特点。遗传物质的复制是在细胞分裂之前完成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不再进行复制。分裂期的任务就是将复制好的遗传物质进行平均分配。因此染色单体的形成过程发生于分裂间期,在分裂间期它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当细胞进入分裂期后才通过逐步的螺旋化变成染色体的形式被观察到。有丝分裂前期的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都是由一个DNA分子与相应的蛋白质共同构成的——染色单体这一细胞结构包含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成分。

例3 染色体增加的原因是 ( )

A.DNA的复制

B.染色单体的分离

C.染色单体的分裂

D.染色单体的增加

答案:B

解析:细胞分裂期以前通过复制产生的两个DNA分子通过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因此染色体数目不会因为DNA的复制而增加。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在纺锤丝的牵引下一分为二,导致原来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两条染色单体各自形成新的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这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比开始时增加了一倍。在染色体加倍的过程中没有出现DNA的断裂过程,因此染色单体的分开过程用“分离”比用“分裂” 描述更加准确 【课后作业】: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图,请回答:

a b c d e f 1、此图是________细胞的有丝分裂(动物或植物) 2、分裂期细胞进行分裂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 3、图___表示细胞分裂间期,此时细胞的主要变化是完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a是分裂____期,此时细胞中有___条染色体,____个着丝点,_____条染色单体,___DNA分子。

5、图b是分裂____期,此时细胞中有___条染色体,_____条染色单体,___DNA分子。

6

第二节 有丝分裂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知识教育目标〗

1、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D:应用)

2、直观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性的概念和特点(B:识记);

3、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分裂各时期特点(A:知道)

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D:应用);
〖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实验制取装片观察有丝分裂的特点,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阶段性分析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有丝分裂的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2、有丝分裂的过程及各时期的特点;
【教学难点】

装片的制作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准备:
a.在实验前,先回忆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有哪些变化,以便在实验中能够准确的观察到各个时期的图像,并能区分出来。要求学生先预习实验原理及方法步骤,简单的了解进行细胞分裂实验的各个过程了解该实验的实验原理、目的要求及实验操作的步骤,提出与本课内容有关的问题。

b.教师准备好实验材料,在实验课前3~4天,取洋葱,放于广口瓶上,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把广口瓶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注意的问题:应选择底盘大的洋葱做生根材料;
剥去外层老皮,用刀削去老根,注意不要削掉四周的根芽;
培养时注意每天换水1~2次,防止烂根;在实验前还要准备好实验用具,提前到实验室将所需要的试剂配置好,一起摆放好;另外还要准备好要探究的问题。

上课过程:

一、〖引言〗

同学们,上节理论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有丝分裂的知识。那么谁来总结一下有丝分裂个时期的特点呢?(请同学回答)

有关答案

一、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多数真核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具有周期性的,我们称 之为细胞周期;

1、细胞周期:

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的一段时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与分裂期。分裂间期: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后到下一次分裂开始之前的一段时间。分裂间期的时间占总的细胞周期的绝大部分,一般占总的90%—95%;
而分裂期仅占一小部分。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各不相同。

2、细胞分裂间期:

细胞分裂间期是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这个时期为细胞分裂准备了条件,细胞内部发生了很复杂的变化。这个时候,细胞核内在发生剧烈的变化,DNA发生复制,复制完成后,细胞核内的DNA分子数增加了一倍。同时,也合成了大量的相关细胞核蛋白质。但是,在外表上。我们看不出什么有关细胞核的形态或结构上的任何变化。

细胞间期的特点: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细胞分裂期:

细胞分裂期中最显著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细胞分裂期按照染色体的不同形态分为四个时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⑴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间期;

2、前期;

3、中期;

4、后期;
5,

6、末期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显微摄影) (从左至右: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①前期:细胞分裂的前期,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消失;
纺锤体开始形成。细胞内的染色体位于纺锤体的中央。在分裂间期复制的染色体,由于螺旋缠绕在一起,逐渐缩短变粗,形态 越来越清楚。实际上这时候的一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 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具有共同的着丝点。在 前期有“两个消失,两个出现”即:核膜、核仁消失,染色 体、纺锤体出现。通常染色体的出现最早,随后是纺锤体。

②中期:细胞分裂的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每条染色体的 着丝点两侧都由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 动。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 赤道板”上。在细胞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最好的时期。( 赤道板是我们为了研究方便假设的一个实际上不存在的平面, 这个平面在细胞上的位置相当于赤道在地球上的位置,故名 之。染色体在中期的时候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质——染色体变化图)

③后期:在分裂期的后期,姐妹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裂成两个单染色体;
在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增加了一倍,在同一个细胞内具有两套相同的染色体。两套染色体分别在纺锤丝的牵引之下向细胞的两端移动,达到细胞的两极。

④末期:染色体分离分别达到细胞的两端之后,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末期。这时,又有“两个出现”与“两个消失”,其情况刚好与前期相反:出现核膜、核仁,消失纺锤体、染色体。一个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在末期的前半段时间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细胞结构——细胞板,细胞板出现在赤道板的位置上,不过同赤道板不同,细胞板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结构,细胞分裂完成之后,细胞板就变成了两个新形成的子细胞之间的细胞壁。

⑵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就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变化来讲的话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纺锤体的形成与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分裂时的差别(见表格);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间期、2:前期、

3、中期、4:后期、5:后期)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上的差别

细胞

比较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前期 纺锤体由中心体形成 由细胞质形成 末期 赤道板变化细胞膜内陷 形成细胞板,

从中间缢裂成两个细胞 逐渐形成细胞壁 【细胞有丝分裂记忆口诀】

有丝分裂并不难

间前中后末相连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动物)

两消两现新壁建(植物)

⑶细胞分裂的最主要特点是: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将分裂间期复制的DNA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得子细胞的遗传物质保持稳定不变,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这对于生物的遗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细胞分裂中染色体、DNA分子等的数目变化:(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 不论是哪一种细胞分裂,都有染色体形态数量的变化,一般的生物都是二倍体,也就是说它们的细胞中具有几乎相同的两套染色体,若一套染色体具有n条染色体,则一个细胞中具有2n条染色体,每个单染色体具有一个DNA分子,通常我们用a表示一套染色体,则每个细胞中具有2a。

在分裂间期时DNA分子数加倍,在一个细胞中有2×2n个DNA分子,但是由于这两个DNA分子通过一个着丝点联在一起,所以它们形成一个染色质,所以这个时候,染色质的数目没有增加,但是,DNA分子数已经增加了一倍。

到了分裂期前期,染色质逐渐的形成了染色体,这些染色体实际上由两个染色单体通过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起来,称为姐妹染色体,在前期内,染色体的数目没有增加,但是同间期一样,DNA的数目增加了一倍。

在中期,情况同前期一样,只不过是姐妹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在后期,姐妹染色体一分为二,这样,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瞬间多了一倍,但是DNA分子的数目没变。

在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细胞内的染色体与DNA分子都少了一倍,这样,子细胞与成体具有数目相同的染色体与DNA数。(学生填空)

前 期 中 期 后 期 末 期 单染色体 2n 2n 2×2n 2n DNA分子 4a 4a 4a 2a 姐妹染色体 4a 4a 0 0 好,现在各位同学都了解了有丝分裂的过程及特点,今天,我们就在实际的实验观察中了解有丝分裂的具体特征,要强调的是: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并非像书上的模式图那样的整齐,形态也不一。

放映PPT课件并开始讲课:

(一) 【实验目的】

1、

2、

3、

(二) 制作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

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绘制植物有丝分裂简图。

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实验原理】

有丝分裂是细胞均等增殖的过程,是体细胞分裂的主要形式。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都能复制一份,然后分配到子细胞中,因此两个子细胞所包含的染色体在数目、形态和性质上均是相同的,在各种生长旺盛的植物组织中均存在着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植物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能准确地复制,并能有规律地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子细胞遗传组成与母细胞完全一样。从而可推断生物性状的遗传与染色体的准确复制和均等分配有关,支配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

高等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发生在根尖、茎生长点及幼叶等部位的分生组织,根尖取材容易,操作和鉴定方便。通过对根尖的固定、染色和压片,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处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和染色体,看到染色体的变化特点和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进行染色体计数。为了获得更多的中期染色体图像,可以采用药物处理或冷冻处理的方法,阻止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分裂停止在中期,同时还可以使染色体缩短,易于分散,便于观察研究。另外,通过对细胞组织进行酸性水解或酸处理除去细胞之间的果胶层,并使细胞软化,便于细胞彼此分开,有利于压片和染色。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形成层等分生组织的细胞。

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在形状上呈正方形,在位置上排列紧密,在状态上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细胞内染色体(or 染色质)的变化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过程及哪个时期。

细胞核内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着色。

15%HCl能够杀死和固定细胞、溶解细胞间质。

最容易找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
后期染色体移在两极;
末期两个新核正在形成;
前期染色体分布散乱;
间期细胞核大,细胞质浓。

(三) 【实验器材】

显微镜一台、载玻片多张、盖玻片多张、烧杯50ml的一个(装固定液和根尖),培养皿2(一个解离一个漂洗)、刀片、镊子一把、滴管,解剖针(捣碎根尖组织) (四) 【试剂配制】

固定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与质量分数为15%的冰醋酸体积比为3:1 解离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与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比为1:1 染色液: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将龙胆紫溶解在质量分数为2%的醋酸溶液或纯净水中配置而成)或醋酸洋红液 (五) 【材料制备】

1、洋葱根尖培养 选一个原根完好的洋葱放在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上,让其根部浸在水中,并将其放在培养箱中培养三至五天。最适温度为20至25摄氏度,并注意每天换一到两次水防止烂根。其中(1)烧杯中盛的是自来水,(2)(3)两杯中盛的是河水,(1)(3)中的洋葱基部用刀割开,每隔一天给换一次水,结果(3)中根尖长势最好要使洋葱长出发达的根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材料要充实而饱满,表面要油光发亮,底部鳞片要薄。

2、温度要适宜,湿度要适当,如果是水培,一定注意温度的控制,温度过低,生长缓慢,温度过高,根部腐烂。

3、底部鳞片过厚,用刀片将其割开,即使撕下表皮也不要紧,但千万不要伤害根芽,这样可让根芽充分生长。

4、勤换水,最好用河水,若用自来水,可先晒3-4小时再用,每两天换一次水。

2、大蒜根尖培养

挑选几瓣丰满的大蒜剥去外面的表皮(保护叶)和底部的须根和茎盘。然后用牙签或竹签穿

关于你用到的非药品制剂的材料的制备。比如植物的浆液,蛋清稀释液,你要怎么制取的详细步骤。

(六) 【实验步骤】

在实验课前3~4天,取大蒜几瓣,放在培养皿中,装满清水,让大蒜的底部接触皿内的水面。把培养皿放在恒温箱(22~25℃)培养。待根长约5 cm时,再取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注意的问题:应选择比较肥硕的大蒜瓣做生根材料;
剥去外层老皮,用刀削去老根,注意不要削掉四周的根芽;
培养时注意每天换水1~2次,防止烂根。

大蒜根尖的培养

装片的制作

1.取材与解离

取材最佳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取大蒜根尖2~3 mm,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min,至根酥软为止。解离中,应注意时间的把握,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解离太长使细胞的结构破坏,影响制片的效果,太短则不易使细胞分离,观察时细胞容易重叠。解离后细胞已被盐酸杀死,不具备活性。(原理: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十分钟。(原理:由于染色剂是碱性染液,如不漂洗,酸碱发生反应,不利于着色;
同时也是为了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用镊子把酥软的根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需要注意,动作轻,不要把根尖弄碎)

3.染色:取根尖分生组织的1/3左右置于载片上,先用镊子或解剖针将分生组织碾碎,尽量铺开.然后,再滴上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液,染色5 min左右;醋酸洋红或醋酸地衣红要染15~30 min.为了增强染色效果,可在酒精灯上加热几秒钟后继续染一段时间.压片时先盖上盖片,在没有用力压之前,先用手固定住盖片,用镊子尖在材料部位垂直轻敲几下之后,再用拇指用力按压盖片.(原理:能被碱性染液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时,染液的浓度和时间的把握要好,否则染色过深,不易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需要注意:夹取根尖时一定不要夹取根尖头部,可以夹取根尖的后部,染色的时间控制(预实验1min)

染液的选择有多种: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改良品红液等。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可能选择0.01g/ml的龙胆紫染液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压片时用力要适当,过重会将组织压烂,过轻则细胞不易分散。

5.观察: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分散较好的生长点细胞,并将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移至视野正中。换上高倍镜,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看清物像为止。观察时应找 出细胞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各期的细胞,注意各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并让学生数清染色体数目。

6.记录并绘图:实验多选根尖为材料,理由如下.从分生区细胞分裂特点看:根尖比茎尖细胞分裂旺盛,利于寻找分裂项.从分生区细胞大小、结构看:根尖分生区细胞较大,细胞核大,液泡小而分散,细胞内通常缺少后含物,利于分裂项的观察、比较;
7.实验后进行

【课题评价】 【实验总结】

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专题复习

教学设计

考纲分析:

本节课复习所涉及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考纲上的要求均为Ⅱ层次,这一层次的要求为“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在简单情境中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和推理。” 【复习目标】

1.能简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2.会比较识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图像 3.对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复习 【复习重点】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 2.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方法 【复习难点】

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方法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问答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媒体:

PPT课件,投影仪

学情分析:

教材按照《分子与细胞》和《遗传与变异》的不同板块把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开来讲解,但是这两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相似度,考试时候会混合考查,故放在一起在复习,便于学生“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指导复习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直观图像的记忆复习以及相似知识的对比复习方法。

教学过程

本节课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分裂图像为线索展开,藉此使学生在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进而可以发散性地复习与此有关的内容。

(一) 以顺序打乱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图引入复习课题。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回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进而师生总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之处。旨在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培养较强的图文转换能力,以便在试题中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二)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方法总结。

【设计思路】这一知识要求学生在完成上一内容即正确掌握两种细胞分裂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学生具备较强的比较分析能力,因此此类试题是要求较高、也是难度较大的试题。在给出的细胞分裂图像中,学生分别分析是“什么分裂的什么时期”?并简要给出判断依据,最后师生共同理清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

(三)细胞分裂图像中其他需要区别的知识点。

【设计思路】基于上述知识点的复习,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已经基本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但是还有一些小的知识点仍然需要注意,所以需要师生共同回忆并总结成表格。这些知识点包括: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细胞器等。

板书设计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专题复习

一、几组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1.染色体和染色单体 2.同源染色体和非同源染色体

3.同源染色体上的姐妹染色单体与非姐妹染色单体

4.联会、同源染色体和四分体

二、减数分裂

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 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 特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

 结果: 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比原始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一)精子的形成 1.场所: 睾丸 2.过程

(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 .卵细胞的形成部位:
卵巢 2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三)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异同

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四、细胞分裂图像的识别方法

看数目,看同源,看行为

巩固练习

详见会考纲要。

教学反思

我上课的主线——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像”为主线展开,紧扣会考纲要,以本校学生学情为基准,力求知识点上覆盖,难度上适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确实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采取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师生讨论、学生回答等多种灵活的学习方式,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与掌握,较好地达到了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细胞有丝分裂口诀

1、分裂间期:复制合成量加倍

复制:指DNA复制完毕。

合成:指蛋白质(包裹DNA的蛋白质)合成完毕

量加倍:指DNA和蛋白质数量增加一倍。

2、分裂前期:两出两失四体现。

两出:指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两失:指核仁核膜消失

四体现:指“两出+两失=四体现”

3、分裂中期:形定数清赤道板

形定:指染色体形态固定 数清:指染色体数目清晰可见

赤道板:指此时的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不是染色体臂排列在赤道板上。)

4、分裂后期:点裂数增两极移

点裂:指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着丝点

数增: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染色体数目等于数着丝点数目。)

两极移:纺锤丝牵引着两个子染色体分

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5、分裂末期:三现两消分裂完

三现:指重新出现核仁、核膜,并且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将来形成细胞壁)

两消:指染色体(染色体解旋形成染色质)和纺锤体消失。

分裂完:出现三现两消的情形,细胞有丝分裂分裂完毕。

总结

(1)分裂间期已经形成了染色体,但是由于间期还存在核仁核膜,核膜挡住了肉眼的视线,所以肉眼无法看到染色体。只有当进入前期时,核仁核膜消失了,在间期已经形成的染色体这时候才被肉眼看见。

所以是,间期形成染色体,前期出现染色体。

(2)在有丝分裂的5个时期中,动物细胞的前期和末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刚好相反;
而植物细胞的前期和末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刚好基本相反,而且植物的有丝分裂的末期比前期多了一个细胞板。口诀:反前一板:

有丝分裂的教学反思

有丝分裂是最主要,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分裂方式,而且还是学习减数分裂的基础,因此,有丝分裂非常重要,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透,让学生真正掌握有关知识。

在讲有丝分裂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我采用了观看模型与黑板板图相结合的方式分步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认识和分析一个生命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即除了一般的文字描述外,还可以用图形描述特点,用图解突出重点,用曲线描述量的变化规律。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比较复杂、抽象,部分学生往往搞不清。除了了解全过程之外,还应让学生搞清楚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的关系,并借助板图形象说明,有助于学生理解。

改进之处:

1.从教学反馈情况看,学生对有丝分裂的过程、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有丝分裂的意义较容易理解,但是对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曲线,掌握不太好,不能独立完成曲线绘制。

改进方法:①在讲完各时期之后,应给学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自己把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在回忆一下,然后闭上眼睛,把全过程像放电影那样形成一个连续的动画过程,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这样在理解数量变化,就会方便很多。②应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亲自动手建立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动手动脑相结合.2.通过作业反馈情况看,部分学生在画有丝分裂后期图时,染色体的行为(染色体被拉向两极时的形态变化)画的不对.

改进之处: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可把这一抽象过程比喻成学生较易理解的生活常识,染色体在核液中被纺锤丝牵引就好像在水中拉一条绳子,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而且印象深刻,在画图、做题时也就不会出错了。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

姐妹分家—减Ⅱ后期

实验原理

在植物体中,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等分生区细胞。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分为分裂问期和有丝分裂期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可以用高倍镜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根据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或染色质)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着色。

目的要求

1.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

2.学会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生物技术。

3.学会使用高倍镜和绘生物图的方法。

材料

洋葱(可以用蒜、葱代替)。

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3个,、剪刀,镊子,滴管。

药品

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的溶液,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 0.01 g/mL的或 0.02 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方法步骤

一、洋葱根尖的培养

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d~4d,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经常换水,使洋葱的底部总是接触到水。待根长5 cm时,可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片观察。

二、装片的制作

1.解离下午2时是洋葱有丝分裂的高峰期,可在此时剪取洋葱的根尖 2 mm~ 3 mm,立即放入盛有氯化氢的质量分数为匕%的溶液和酒精的体积分数为95%溶液的混合液(1:

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 min~5 min后取出根尖。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 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龙胆紫的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 min~5 min。

4.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洋葱根采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且用镊子尖把洋葱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盖玻片,这样可以使细胞分散开来。

三、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

1.低倍镜观察

把制作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慢慢移动装片,要求找到分生巨细胞,它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高倍镜观察

找到分生区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看清细胞物像为止。

3.仔细观察,可先找出处于细胞分裂期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出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注意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变化的特点。

4.在一个视野里,往往不容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如果是这样,可以慢慢地移动装片,从邻近的分生区细胞中寻找。

5.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教师演示的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固定装片。

五、绘图

在观察清楚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以后,绘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简图。绘图的要求:绘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图(含4个染色体)。

有丝分裂图象考点分析

广西容县高中 刘汉超

有丝分裂是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特点是常见考点,在考查这些知识点的时候,又常常以图象题的形式出现。本文对各时期特点进行举例剖析,以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图象题的解题方法。

一、基础知识剖析

下图1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形态数量变化曲线图。各时期的特点分述如下:

1.间期(图1,a→d)��DNA复制

分裂间期占了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是为细胞分裂作物质准备的时期,在间期中,主要是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进行染色体的复制。间期又分为DNA复制前期(G1)、DNA复制期(S)和DNA复制后期(G2)。分别如图的

a~b,b~c,c~d。复制后,染色体数不变,DNA数加倍,出现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连在一起)。此时的染色体呈染色质状态,在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形象地表示如图2。

2.分裂前期(图1,d~e)��染色质变为染色体

由于染色质细丝不断折叠、缩短变粗,逐渐变成在显微镜下能看得到的染色体,此时染色体零乱分布在细胞中。

3.中期(图1,e~f)��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染色体向细胞中间移动,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着丝点两侧均有纺锤丝附着。此时染色体形态最清晰,一个染色体含两个DNA,两个染色单体,是观察染色体的最好时期。

4.后期(图1,f~g)��染色体数加倍

由于着丝点分裂,一个染色体变成两个,即染色体数加倍,同时,姐妹染色单体消失。形成两套完全相同的染色体,并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5.末期(图1,g~h)��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移到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又逐渐变成染色质。重新出现核膜和核仁,由于新形成的两个细胞核还在同一细胞内,所以末期的染色体数与后期一样,随着末期的结束,一个细胞变成两个,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才与亲代细胞一致。

二、考点图象题举例

例 下图3中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解析:细胞周期是指具有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整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时期。分裂间期是为分裂作准备的时期,持续时间比分裂期长,主要进行DNA复制,在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遗传物质平分到细胞两极。答案:D。

2.对分裂间期特点的理解

例 某科学家用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的胸腺嘧啶和尿嘧啶培养蚕豆,观察其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根据这两种碱基被细胞利用的情况绘制曲线如图4所示。下列对此结果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DNA复制

B.大量利用U的时期,细胞正在进行大量蛋白质的合成

C.大量利用T的时期,细胞正在大量合成转运RNA

D.大量利用T和U的时期,细胞正处于分裂间期

4解析 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首先要懂得,碱基T是DNA特有的碱基,U是RNA特有的碱基。在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DNA复制时,需要用含T的脱氧核苷酸作原料。而蛋白质合成过程需经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即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此时需要含U的核糖核苷酸作原料。答案:C。

3.对分裂期各时期特点的理解

例1 图5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数的统计图。

图5

下列解释肯定不正确的是( )。

A.①可以用于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①时的染色体螺旋化程度可能最高

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D.③表示细胞分裂完成

解析 DNA在间期复制后加倍,染色体数量不变,出现染色单体。直到后期,随着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加倍。①可能是前期和中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最高,染色体最清晰),②的情况是不可能存在的,染色体数与

DNA数相等时,染色单体数应为0。③染色体数与DNA数相同又没有染色单体,表示细胞细胞分裂完成。答案为C。

例2 下面两图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其中图6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6

(1)图6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的___________期,图6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7中___________细胞处于图6中的BC段。

图7

(3)就图7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___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___。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___期。

解析 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纵坐标轴的含义是每条染色体DNA含量,而不是细胞中DNA含量,也不是细胞核中DNA的含量。从图中可见,在AB段,DNA进行复制。复制结果,染色体数不变,DNA数加倍。使得BC段的每条染色体中,DNA量是原来的二倍(即每条染色体含二个DNA分子)。到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一个染色体变为二个染色体,每个染色体中只有一个DNA。DE段中的每条染色体含一个DNA分子(此时无染色单体)。图7甲的一个染色体有一个DNA,乙图中一个染色体有二个DNA。若此曲线表示有丝分裂,BC段则表示前期和中期,DE段表示后期和末期。甲细胞中的着丝点已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图细胞的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答案:(1)DNA复制(也习惯叫染色体复制);
S,着丝点分裂

(2)乙

(3)8 1:2 有丝分裂中

减数分裂教学设计(共7篇)

丝光教学设计

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蚕丝教学设计(共5篇)

探寻丝绸之路教学设计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