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节目发展过程中雅俗文化结合的体现

|idpi

一、《百家讲坛》节目发展过程中雅俗文化结合的体现  

《百家讲坛》是2001年7月开播的一档讲座式栏目,其宗旨是“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形式不拘一格,有较强的学理性与实用性、权威性和前卫性、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强调雅俗共赏,重视文化的传播互动。选择时下最前沿、大家最感兴趣、最吸引人的选题。栏目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理念,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从开播到现在,《百家讲坛》已走过历时7年的时光,这期间栏目曾因收视率等因素而面临淘汰,为了自救,栏目改变了节目定位机制,把重点放在了历史文化题材上。据栏目制片人介绍,以前在节目中,主讲人用很专业的词汇来阐述学术观点,收视率并不理想,因此,他们把重点放在了如何定住观众手中的电视遥控器这个问题上,之后,便有了新的一种传播模式,即通过画面切入、留下悬念,来制造兴趣点,让观众遐想。在主讲人的选择上,栏目组坚持“三维”标准。首先,要求主讲人要有一定的学术根基;
其次,要求主讲人要掌握电视化的语言方式;
第三,要求主讲人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能够围绕人的成长、人的幸福来谈文化、讲历史。依此看来,《百家讲坛》就是集老师讲座与画面故事为一体的电视课堂,而且栏目将目标观众定位在15岁以上,做到了老幼皆宜,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目的。  

    现如今这样一个电视娱乐节目泛化的年代,缺少的正是一种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和启迪类的文化节目,而《百家讲坛》的出现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并且还成功的引导了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次关注。从上面的节目介绍可以看出,《百家讲坛》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其本身便是一种大众化的反映,但其内容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而这种文化又是一种雅文化,它是“少数人的文化,有统治阶层的思想意识,反映了民族共同文化、共同心理的要素”,“他们一般都受过系统的文化教育,较好地继承了历史文化传统,其思想文化比较系统、精致、深刻”。①而在这里,专家、学者通过电视这样一个平台,将所研究的学术理论介绍给大众,这种传播形式又是一种大众化的体现。其实,从学科研究的系统性、细致性来说,这里所传播的文化已糅合了一些现代社会的因素,因为主讲者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去介绍、说明,将它传播到广大老百姓的生活里,这些通俗的语言就是现实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与雅文化相对的是俗文化,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容之一,它“流行于没有条件接受系统文化教育的广大民众之中”,②是大多数人的文化。雅俗之间是互补的,一方面俗文化为雅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元素;
另一方面,雅文化通过不断地质疑和接纳俗文化,既丰富自身又起到了化俗为雅的作用,而这两种文化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今,《百家讲坛》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收视率制作,将雅文化进行通俗化的反映,这是一种化雅为俗的体现。因为大众文化正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这些要素《百家讲坛》都符合。这样一来,从文化的定位去看,似乎将雅文化的通俗化与大众文化相连接,从俗文化的体现去分析这一节目,好象三者之间有点矛盾,这个矛盾点就是从传播方式看它是俗文化、大众化;从节目内容看它又是雅文化、精英化;从前两者的结合看它又是整体的大众化反映.但综观近年所形成的《百家讲坛》的热播,以及所产生的“学术明星”、“图书热销”等,便会发现高雅文化通过电子媒介已与通俗文化相接轨,形成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们彼此在相互吸收、借鉴、利用,发生文化转换,其“最终的结果均表现为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③而观众也从中得到了一种新的启蒙,所以不得不说《百家讲坛》为学术走向大众搭起了一座桥梁,开通了雅文化迈向俗文化的道路。  

    从以上可以总结出雅俗结合的三步骤:首先是电视,作为一种电子媒介产品,它本身就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而《百家讲坛》通过它,将雅文化推向了大众,这是两种文化结合的第一步;
其次,要求所讲内容须经典、须反映一定的文化内涵、须让15岁以上的人都接受、都听得的懂,这是两种文化结合的第二步;
第三,销售图书热,把主讲人所讲之话集结成书而出版,让观众、让读者再为接受,这是两种文化结合的第三步。  

    通过《百家讲坛》可以看出,丰富的传统文化是今人的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它为当今影视方面,提供了丰厚的题材,可以说它为每个时期的文艺创作都提供了得天独厚、取之不尽的资源。而《百家讲坛》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很好的利用了这些宝贵的资源,为时下国人紧张的生活节奏,带来了一些可喜的变化。它为人们提供了一次思考的机会和一次躲避繁忙工作的机会。

  

    在我个人看来,如此的一档节目,虽使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相并融了,但其雅性还是要极力体现的。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时,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用“权谋”二字加以包装,曾被精英们斥为误导,却使痴迷于此的观众大呼过瘾。我想这些在当时为之语言喝彩的人们过后肯定会有一番思索,到底这样的称呼、这样的包装是否正确、是否过于娱乐化?所以我想《百家讲坛》如此一档优秀的节目,应继续绽放它的光彩,但在迎合观众口味的同时,也应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它,因为它毕竟是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或是学术最前言的一些东西。“不能只从电子媒介的角度出发,让学者们成为一种电视媒介的工具性符号”。④  

   

 

二、《百家讲坛》节目所带来的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这是一个概念很广泛的词,它主要是以文化为中心、为视角而出现的一系列值得人们去关注、去研究的对象。节目《百家讲坛》就是一档以文化为主的知识讲座课堂,它借助新兴的电子科技产品—电视来介绍传统文化,并以独特的方式吸引广大观众的眼球,与此同时也带动其他电视台对传统文化的再介绍,引发了电视文化讲坛现象;其次,它借助古籍知识传播传统文化,以学者精彩的讲述吸引观众,诱发听众对传统文化的迷恋,以次出现热捧传统文化现象;再次,节目的热播在提升学者影响力的同时,又以学者对传统文化的领悟、见解之言而出版图书,引发了广大观众对经典的再读现象。  

2.1电视文化讲坛现象  

    前面已从节目的定位、形式、特点等方面证明了雅俗结合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市场中表现出来的就是由《百家讲坛》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电视讲坛现象,诸如《千年论坛》、《世纪大讲坛》、《名家论坛》、《东方大讲坛》等一批电视学术论坛节目。它们通过电视,现场传播学术思想,形成一种新的思想文化传播形态,可以说是时下的一种新的文化潮流,也由此证明了学术是可以用这种方式传播的,这说明在电子化时代的今天,文化的传播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通过电视这样一个方式,也可以使文化本身更加丰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保护我们的文化。  

    其实,在荧屏不断地被一些各种各样的选秀类节目或一些韩剧充斥的时候,各家电视台能花心思和时间去请一些学者来阐述一些知识,通过电视传播出去,这是一件大好事,因为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关注了宝贵的传统文化,使沉寂的文化市场有了一丝活跃的氛围。但同时也应看到,单一的传播形式、单一的节目内容是无法吸引观众继续去关注的,这是作为电视制片人要去考虑和解决的。另一方面,在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样东西的发展,都不是单一的、封闭的,包括文化的发展也是一样。现如今,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在世界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这说明了我们的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一种差距,处在这样的一个中间态势,它已被各国所关注。而文化又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灵魂,所以怎样把中国传统的、优秀的文化介绍出去、怎样让外人来更好的了解我们这个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将是至关重要的。而诸如《百家讲坛》这样的文化类节目,我们更应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去审视、把握它,让它更好的、为更多的人服务。  

    就《百家讲坛》而催生的一些电视文化讲坛现象来看,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主持人,只有主讲人----学者。在这里,专家和学者担任了两个角色;
第二类是由主持人用谈话的方式来和专家、学者共同完成一档节目,这里专家、学者的身份和角色是单一的。另外,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题重点都在历史古籍上,这样一来,节目就比较单一,毕竟只呈现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如果再结合现今的一些帝王剧,使观众觉得古籍中的知识也不过如此而已,如果形成这种观念,那么我们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的目的就失去了。所以说在节目内容上,应设计更多的题材。在传播形式上,《百家讲坛》与其同类的节目相比,是占优势的,因为它很好的运用了片头、片尾、声音、画面等元素,并且合理的设置了节目中最具魅力的要素----悬念,以此激发和调动了受众强烈的求知欲,而且通过让专家、学者担任主持人这一角色,使他们的身份更特殊化,同时也加深了观众的记忆,这是《百家讲坛》这一节目的成功原因所在。另一方面,在我个人看来,就《百家讲坛》这种传播形式而言,它还符合了人们的一种审美需求:欣赏画面、揭开悬念这本身就是带给观众----即审美主体的一种精神愉悦。  

    综上,从文化的发展、传播来说,出现这样的电视文化讲坛现象,是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这一时代的文化传播特点,它符合时代的潮流,为文化本身的吸取、融合又添加了新鲜血液,是当今文化市场的一个新看点。同时也说明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它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时期都是被人所需求的。  

2.2热捧传统文化现象  

之所以说是热捧,是因为节目在做到老少皆易的同时,也正好说明了其传播力度是很大的,即它的受众面是非常广的,另外收视率的不断上升说明这个非常广的受众面对传统文化的关注是很强烈的。  

    前面已说过,《百家讲坛》在选定主讲人时,有三个标准,而其中的第二点就是要求主讲人所讲内容须经典、须反映一定的文化内涵、须让15岁以上的人都接受、都听得懂,做到老幼皆宜。依此来看,其受众面是非常广泛的,而在事实上,节目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而且还产生了一种热效应,引来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狂热追捧,而正是这种追捧反映出整个社会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缺失。  

    现如今,是一个知识经济大爆炸的时代,而国人在一味地去学外文、外国文化时,却忽略掉了自身的“根”。特别是作为80后一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他们天天奔波于写字楼间,白天、黑夜不停地在为生活而拼搏,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去思考。《百家讲坛》的开播,特别是像于丹《论语》心得的讲述,使人开始去静静地想一些问题,因为人活着,自始至终都需要去领悟、思考一些东西。另一方面,《百家讲坛》的热播和受众对象的广泛也说明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扎根于每个人内心的,它在这个时代也会引起复兴。同样,现代化的进程也需要我们回头到传统文化中去寻求动力、寻找资源,正如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和谐”一样,在传统文化中是有渊源可循的。所以说《百家讲坛》在对国人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方面,起了一个很好的作用。  

    看到《百家讲坛》的热播,我们应以一种理性的观念去对待它。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其两面性的,这档节目也不例外。它所介绍的中国传统文化一些基本的、除去现代因素的东西,仍旧是属于昨天的,“传统文化毕竟属于昨天,既有它的必然性、合理性与进步性,又有它的历史局限性,甚至是封建糟粕。对此,我们应采取历史的、辨证的观点,科学地扬弃传统文化”。⑤在今天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在关注传统文化的同时,既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吸收新鲜血液,对传统的优良的文化做补充,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又要对传统文化中那些不符合时代发展和个人素质培养的东西予以提高警惕和远离,真正做到科学的吸收和科学的扬弃。  

2.3“经典再读”文化现象  

    现今走进中国的各大书店,我们定将回被琳琅满目的古籍书籍所吸引,而这些书籍并不是原著,它是由当今不同领域的学者或批评家对原著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认识而版之书,最能说明此的是《百家讲坛》,每一位上过这个节目的学者都出版了他们自己对经典的再解读之书,使得原本寂静的图书市场热闹起来,同时也带动了观众对经典再认识的热情。  

    说起“学术明星”,自然是要提到“学术超女”----于丹和“学术超男”----易中天了。前者先借《论语》发表自己的见解和领悟,将中国人历来所重视的人伦关系加以包装,侃侃而谈,将孔子的每句话渗入到国人精神空虚、物欲横流的生活中,真像是一场及时雨一样,灌溉了人们的心田。后又借《庄子》再次话述自己的心得,使老庄田园式的生活和大无畏的思想渗入到人们的头脑之中;
后者借《三国》而《品三国》,运用自己的语言风格,将历史人物描述的“生龙活虎”,“成功地诱导了青少年对历史的浓厚兴趣”。⑥而就是这两位学术明星,在受到观众的热捧时,同时也迎来了学术界的各种质疑。这是因为,对于学术界来说,学术精英把他们毕生研究的观点这样轻而易举的抛出去,让观众盲目的接受,是他们内心所不允许的,因为2004年改版后的《百家讲坛》规定,同一主题只能由同一个主讲人完成,而并不是2001年刚开始的那种同一主题由多个主讲人各自完成的形式,所以前者比起后者已少了专业性。所以学者在上完《百家讲坛》之后,肯定回招来学术界的质疑之声,虽然他们满足、迎合了观众的需求,但是让学术界是无法满意的,因此“精英范围的认可和收视率是无法划上等号的”。⑦由此,也进一步说明了《百家讲坛》是大众化的节目,它所反映的内容不是低俗的而是通俗的;
它并非说明高雅文化在向平民屈服,雅俗的结合是现实的需要,是时代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部份。  

    说起“图书出版及热销”,要提到在《百家讲坛》中所走过的每位专家和学者,因为他们的精彩讲述、独特的理解观而有了之后在图书市场所出现的一系列的“解读经典”的书籍。真正的掀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再解读。这里可以有一个数字证明,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先生曾做过调查,他说:“现今市场上所出版的书籍,60%以上是教材,还有10%的一些教辅,而一般性阅读图书的比例却少得可怜(但在发达国家这个比例是倒过来的)。这意味着我们现在的国民所看的书,绝大多数是属于强迫性阅读。无可讳言,我们这个据说是唯一延续下来的文明古国,现在的国民不喜欢读书了”。而《百家讲坛》的热播却打破了这种现象,依此而版的图书多的数不胜举,据统计“《于丹〈庄子〉心得》首印100万册,创下近10年畅销类图书首印的最高记录”。⑧这说明广大老百姓对知识的渴求是非常强烈的,只是一直以来缺乏一种引领而已。可在这种热效应里,随之也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越是经典越被不停的解读,其他不为人所熟知的传统文化越遭冷落;
二是名人可以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卖更多的书,其他的好书则有可能被冷落,甚至是被埋没”。⑨这进一步说明了国人迷茫的心态,也就是前面所提到的怎样将传统文化做一个科学的扬弃,在这里也是需要说明的。依此,我想说“经典”不易走商业抄作的道路。因为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间接的、隐性的、是长期的一种渗透,而并不是一种有形的商品一样拿来即用的。  

   

   

   

   

   

   

   

   

   

   

   

   

   

   

   

   

   

   

   

三、借助“文化软实力”看《百家讲坛》文化现象的现实意义  

3.1“文化软实力”的概念  

“软实力”一词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2004年出版的《软实力—国际政治的制胜之道》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而文化软实力则是“指一个国家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决策和行动的能力,其力量源泉是基于该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认同感而产生的亲和力、吸引力、影响力和凝聚力”。⑩它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是依靠“吸引”而得到他国的自愿认同,是一种间接的、历史的、弥散的、隐性的方式。而今天,站在时代的尖蜂口上,聚焦国内的文化产业,我们可以看到通过电子媒介而传播传统文化已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而这种方式本身又是对文化产业的另一种丰富。单从《百家讲坛》来看,因为它的节目内蕴、传播方式的独特等引起了国人巨大的关注,它对国人的生活有了一种直接的影响,所以说这样的节目就是一种间接的、隐性的对国人的一种渗透教育。由此。我们可以打造《百家讲坛》这样的文化类节目,使之成为文化品牌,将更深、更广的传统文化介绍出去,使之能够更好的代表中国文明,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  

 3.2文化的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种区别于物质的特有力量,是一个民族精神层面的支撑,归结到个人,就是一种精神“食粮”。在市场竞争激烈化的今天,一国对一国的较量、企业间的较量、个人间的较量,早已不是只靠军事上的、物质上的较量,而是一种文化内蕴的较量。所以说,《百家讲坛》这样文化类节目的出现,使我们可以更好的去学习、领悟、掌握一些文化的基本知识,进而提高自身的势力,全面丰富和充实自己。  

 3.3文化的现代化  

在各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现代化已不是指单纯的经济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包含有文化的现代化,所以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强调自己文化的现代化,在受各种西方文化熏陶的同时,要秉承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所在,发扬优良传统,提升和丰富国人的精神世界,在国际上文化的较量中突出优势。把握好《百家讲坛》节目所带给我们的这样一个了解传统、认识传统的机会。

  

   

 

四、结语  

    《百家讲坛》节目所呈现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雅俗结合,既做到了将雅文化通俗化,又做到了将俗文化精英化。“将‘雅’作为电视文化栏目要传播高雅文化的价值趋向,‘俗’作为电视,即内容易懂,受众多样的大众传播媒介,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11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充分的利用了传统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起了一个良好的作用。而随之所产生的一系列文化现象,从客观的角度讲,它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一个复兴先兆,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推进作用。从另一方面说,它之所以受到关注,成为一个焦点,是因为它所安排的内容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化题材。  

时代的发展,需要这样的一个文化品牌来做支撑,推动社会的繁荣和和谐。  

   

   

   

   

   

   

   

   

   

   

   

   

   

   

   

   

   

   

   

   

   

   

   

注  释   

①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2005,131.  

②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1.  

③  余建清.百家讲坛中的文化转换现象.新闻知识[J].2007年第11期,60.  

④  罗峰.传媒主张[J].SMG发展研究部.学林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26.  

⑤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29.  

⑥  慕陈唐.解析“易中天”的文化意义.文化研究[J].2007年第1期,82.  

⑦  张达.我看“百家讲坛”现象.2007年3月.http//bgkee.com.  

⑧  罗峰.传媒主张[J].SMG发展研究.学林出版社.2007年6月第1版,26.  

⑨  人民日报.2007年3月30日.第11版.  

⑩        高占祥.文化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⑪        许嘉璐.“理论视野”.文化研究[J].2006年第8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参考文献  

[1]  慕陈唐 解析“易中天”的文化意义 文化研究[J] 2007年第1期.82.  

[2]  许嘉璐.“理论视野” 文化研究[J] 2006年第8期 月刊 中国人民大学 书报资料中心.  

[3]  罗峰.专家观点.传媒主张[J] SMG发展研究部 学林出版社 2007年6月第1版 26.  

[4]  金元浦.中国文化概论[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9月1日 出版 2005年6月第5次印刷.  

   

   

   

   

 

推荐访问:雅俗 过程中 百家讲坛 体现 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