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文体教学计划

|idpi

二年级阅读教学计划

一、总体目标:

“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加大阅读量,开拓阅读面,激发阅读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阅读质”。为促进写做好积累。

二、具体目标 :

1、培养二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将阅读和说话训练相结合,通过有效地阅读,使阅读和说话得到最佳支撑和组合。

三、具体措施:

教师要做好“学生阅读情况记录”。记录可采用表格式,做到一目了然。

学生在实验中要做到:

1、为自己指定一份“本学期阅读计划”(低年级学生可在家长和老师帮助指导下完成制定任务。) 2、给集体提供阅读资料

学生可以将自己家里的一些阅读材料带到学校,同学之间互相调换阅读,做到共享阅读资料。

3、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的阅读主题交流等各项活动。 四、阅读要求

关于阅读速度:低年级提倡朗读,每分钟不少于50至60字。

关于阅读内容:低年级阅读浅近的文学语言类读物,如童话、儿歌、寓言、故事;
要阅读一些数学读物;
自然、社会科学类读物(如:《十万个为什么》低幼版,和有关的图文读物。),也可以选读一些适合学生的“有声读物”。

五、具体要求 1、喜欢阅读, 2、感受阅读的乐趣。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猜读陌生的词句。在阅读中注意积累语言。

6、用拼音或文字夹拼音的形式把阅读的感受写下来。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字数开始不具体做规定。

7、阅读速度每分钟50至60字。

小学二年级2016--2017年音乐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和能力。

二、学情分析

该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音乐学习后,在教学常规方面大有进步。音乐课堂中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充满关爱和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里,学生们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更 活泼多样,音乐能力的获得更自然、更容易。但还要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 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全册教材分析

1、本册教材同样构建了“情景 主题+小单元综合”的教材结构形式,即以课为单位,每课安排二至三个相关的内容,由这些内容共同创设一个情景主题。采用“情景主题+小单元综合”结构方 式,改变了过去那种学科中心的严肃面孔。这些情景主题,贴近学生生活,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教材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对于启迪学生的心智,激发 学生的潜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些情境主题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设计的,有的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呈现的,如《金色的秋 天》、《时间像小马车》、《我也骑马巡逻去》、《好朋友》、《好娃娃》、《过新年》;
有的是从学生的本身需要来呈现的,如《风雨雷电的故事》、《DO RE MI》、《粗心的小画家》、《小小音乐家》等。

2、本册教材在每个单元中注重了音乐教学四个领域的渗透,同时还巧妙地将这四个领域进行了整合。

3、本册教材很重视音乐实践,展现音乐课程标准的新领域。教材中创造性地丰富和拓展了唱游的形式与内容,安排了律动、歌表演、集体舞和音乐游戏等多种唱游 活动。如情境律动《摘果子》;
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就是你》、《小鹿,小鹿》、《小鸟,小鸟飞回窝》;
集体舞《好朋友》等。

4、本册教材在音乐知识方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将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寓于音乐活动之中。如《DO RE MI》一课中的音阶学习,就结合了柯达伊手势。

5、本册教材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唱的快乐,启发学生在歌唱中相互倾听、默契配合,用自己的歌声表现美、创造美。如《大钟和小钟》。

6、本册教材充分发挥了音乐教学的创新优势,提供了适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内容与活动领域,并附以启发性、提示性文字及插图,给学生和留出足够的自由想像和随意发挥的空间。如《风雨雷电的故事》。

四、全期教学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

2、提供给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

3、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学习最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技能技巧。

4、奠定学生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

五、教学措施

1、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2、要求从听入手,从感性入手,从感受入手,以聆听、欣赏、鉴赏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 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份量。同时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贺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3、从情入手,从情境入手,从情感入手,以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为核心来展开教学。

4、注意多运用综合式的教学课型,尽量避免单纯唱歌、演奏或欣赏某一单一课型。

5、建立一种民主、开放、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与教学关系。

6、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

7、充分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式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七、评价措施

1、在音乐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随堂评价。如:观察法、谈话法、问卷调查法等。

2、期末采用终结性评价。如:情景测验、合作表演评价、特长展示评价等。

3、依据音乐教材中的发展性综合评价方式“音乐小花在开放” ,将上面的两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

八、教研专题及研究措施

1、本期的教研专题是“以情景主题整合音乐教学内容的研究”。

2、措施:

(1)、成立教研专题研讨小组,定期定时召开教研专题研讨会议。

(2)、将理论学习贯穿于教研专题研究的始终。强调从解决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去寻求理论指导。

(3)、将专题研究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指导下教学,在教学

实践中研究。

(4)、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在教研专题组内形成一种务实求真、民主合作的良好风气,群策群力、大胆创新。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
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便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5.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6.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第一、三单元

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教学的。角和直角本册是第一次出现,只要求通过各种实际活动初步认识即可。如认识角,只要通过折一折、做一做等活动使学生对角和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知道什么样的图形是角;
它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会画角就可以了。关于角和直角的其他知识,将在以后的教材中进一步学习。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内容虽然浅显,但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例如,指导学生画角时,教师应说: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而不应说成:“从一点起,用尺子横着画一条线,斜着画一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教学重难点

1、注意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把握好的线段的教学要求。

2、注意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第二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两位数加减法估算等内容。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旧知识学习新知识。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4、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5、沟通口算、笔算、估算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如何充分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例如:在不进位加法教学中充分利用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的旧知识;
在进位加法教学中充分利用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旧知识。) (3)使学生理解口算、笔算、估算的联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从实际情境中引出计算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计算问题的过程。

(2)借助直观操作(摆小棒)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交流、探索,自己归纳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第四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划分为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的口诀两节。包括乘法的初步认识,2~6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式题,用数学。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使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和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让学生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6的乘法口诀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口诀比较容易,但是要使学生记熟乘法口诀也还要花较大的力量。所以要加强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乘法口诀。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教学重难点

(1) 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

(2) 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2)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 创设活动情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 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五、六单元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几何中的“三视图”是工程制图、机械制图的基础,在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三视图,只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从不同位置观察同 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本单元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学习的,乘法口诀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的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务必熟练掌握。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乘法口诀表以及用7~9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乘法口诀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要充分利用学习2~6乘法口诀的思考方法和学习经验来学习7~9的乘法口诀。为了更好地记忆口诀,在操作或推想出连加结果后,一定要记熟连加的结果,再写乘法算式,编口诀。在解决问题时,一方面要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问题的含义,另一方面要用学具进行操作,为有条理的思考提供感性材料的支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倡合作交流。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对称轴有水平方向的,也有竖直方向的,需要学生应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2)对1~9的乘法口诀进行系统整理,有条理地记忆。通过观察乘法口诀表中的排列规律,帮助记忆口诀(横、竖、斜)。要加强对每句口诀含义的理解,如一句口诀可以表示两个算式,可以表示两种含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3)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初步记熟7~9的乘法口诀,能用乘法口诀进行简单计算。

(4)会用乘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

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经历编制7~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7~9乘法口诀的来源。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2)通过编制口诀,初步学会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

第七、八单元

教材分析

第七单元(统计):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通过这些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的每格代表2个单位。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与上一册统计内容一样,要注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学不仅是人们生活和劳动必不可少的工具,通过学习数学还能提高人的推理能力和抽象能力。排列与组合的思想方法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是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发展学生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素材。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教学。

教学重难点

(1)对较大的数做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

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来学习。

(2)让学生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进行学习排列组合等数学的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年级体育教学计划

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二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推荐访问:教学计划 二年级 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