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时评学写作

|idpi

  1 高三语文 跟着时评学写作

 |“读书吧,少年!”、“中国人就是没素质吗?”(典范议论文,精彩评价)

 1、因为阅读而平视世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 ——让我们的人生更开阔 有句电影台词说:“你连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世界那么大,出去走走看看确实是见世面、长阅历的好方法。然而,世界观不只依赖于观世界,阅读同样可以洞察芸芸众生、大千世界。

 (开门见山引出论题,直接告诉读者:阅读的作用很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穷极一生,我们通过感官感知的生活经验是有限的,行万里路替代不了读万卷书。书乃人生成长的精神食粮,片页之间足以驰骋古今、经天纬地,常读之可以知新、可以医愚、可以立德,甚至可以平治天下。阅读的意义就在于,不管富甲一方还是一贫如洗,不管位居高位还是一介布衣,不管志得意满还是穷困潦倒,都能在书籍的世界里摆脱世俗庸常、凝望永恒哲理,找到人生的意义。

 (细化阅读的作用一:能助人找到人生的意义。)

 有怎样的眼界,就能看到怎样的远方;有多大的胸襟,就能包纳多大的世界。古人总结,“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书籍,正是脚下的高山、耳边的疾风,帮助我们看到更遥远的风景。阅读是与意义紧密相连的,它让我们知晓,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不只有面包,还有玫瑰和咖啡。阅读又是与现实密不可分的,它教会我们审视自身、迎接挑战、辨别善恶,继而读懂生活的真谛、探得生命的意趣。

 (划线句把书籍比作脚下的高山,用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阅读教会我们审视自身、迎接挑战、辨别善恶,继而读懂生活的真谛、探得生命的意趣的观点。细化阅读的作用二:阅读超越物质又紧扣现实,让人读懂生活的真谛 、探得生命的意趣。)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不读书,接触到的世界就和纸一样单薄;多读书,学识、阅历乃至生命体验会随着页码的递增而不断累积。“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时间的改变可能是静悄悄的,但阅读对气质的塑造终究会显露出来。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博览群书中,我们感受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体悟出“不迁怒,不贰过”的修身奥秘,即便处身失落失望甚至失掉所有方向之时,也能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细化阅读的作用三:阅读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读《资治通鉴》,可以获得王朝更替的历史教益;读《红楼梦》,可以洞晓世家望族的兴衰荣辱;读《平凡的世界》,可以从苦难的生活中发现人性的温暖、奋斗的价值;读《罪与罚》,可以跟随底层人物体味人格的矛盾与复杂。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帮助我们于升平气象中看到隐患风险,于问题荆棘中看到出路希望,从历史幽暗之中看到璀璨未来,从人性冷漠之中看到道德之光。

 (细化阅读的作用四:阅读可以认识世界,以更好地改变自己。本段论证思路简说:先 提出观点 —— 阅读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也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接着举阅读《资治通鉴》、《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的意义,最后得出结论 —— 书籍传递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有认识这个世界的逻辑、方法和哲理。)

 阅读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让我们在自我省视中学会谦卑和从容,在平视静观中同这个世界和解。有人推理出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阅读的最高境界,正是练就“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今天我们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不是为了满足“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心和虚荣感,而是为了实现内在的淡定从容,赢得开阔的人生境地,达致自我与外界的调和容纳。

 (再次重申阅读的作用:学会谦卑,获得内心的淡定和从容。)

 2 2 、读书,为了遇见更好的世界

  市场经济的名利考验、网络时代的信息浪潮,让这一代读书人也面临“平静书桌”的问题,拷问的是怎样对待精神生活、如何安顿心灵家园。这一时代之问,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

 (提出本文的核心问题)

 暮春,子夜,北京一角。毗邻王府井大街、24 小时营业的三联韬奋书店内,依然灯火通明。几张书桌,数盏灯光,秒针滴答有声,手指划过书页,颇有“夜深还照读书窗”的意境。一位学者感慨,“不打烊”书店的灯光,在城市夜空中格外明亮,它是对阅读价值的一种守望。

 )

 (通过现象呈现社会中微弱的阅读力量。)

  生活、读书、新知,不也是理想人生的轨迹?第十九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最新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3 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 4.77 本,算上电子书阅读量的 2.48 本,一共不到 8 本,成年国民人均每日读书时间不足 14 分钟,相当于鲁迅所说“喝咖啡的工夫”。读书的时间哪去了? (通过一系列的数字的展示,一个社会问题呼之欲出 —— 读书的时间哪儿去了?)

  一曰忙,二曰累,成了不少人对少读书、不读书的惯常回答。

 【高度总结了现代人不读书的“借口”。】

 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但读书与其说是外假于物,不如说是内求于心。“苟能发愤读书,则家塾可以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均无不可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我们早已告别了书荒年代,海量出版物、不断创新的阅读介质,为读者提供了无比丰富的阅读世界。相比以前“无书可读”的苦恼,今天则凸显“有书无心”的困扰。(古今对比,凸显尴尬的现状。)

  吹去一堆堆泛黄书籍上的灰尘,“忙”与“累”也有另一番场景。一些干部沉迷于觥筹交错、迎来送往,满身烟酒味,毫无书卷气;不少人心为物役,铁了心做“物质的短暂情人”,一些地方的“读书无用论”则夺下了孩子手里的课本。从社会层面看,将人与读书世界隔离开来的,往往是浮躁之气、功利之心。这种病象,也侵袭到阅读内部。不少书店和书市,唱主角的是七拼八凑的成功学、致富术、官场秘笈,这些文化垃圾倾倒在心灵家园,非但不能长精神,还要“长疾

  2 瘤”。

 (以上两段通过展 示现象,回答“读书的时间哪儿去了”的问题,透彻地揭示了整个社会不读书的病态。)

  宋人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有人更是警告:当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读书了,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的话,那你就已经堕落了。有研究表明,爱阅读的人常有判断能力和自控能力,语言丰富、思维缜密;不阅读的人往往想法简单、语言贫乏,甚至细胞的分裂都比前者要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用知识祛除心中的黑暗,我们才能以更积极的姿态为人处世,涵养社会的底气和定力。因而,图书馆排队借书的队伍长了,信谣抢盐的人就会少些;平时科普工作深入细致了,市民们面对 PX 项目的心态就会平和些。

 (本段用精辟的语言,提出读书的重要性。最后一句让一姐儿想起了前段时间被哄抢的双黄连和大米。)

  阅读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书本其实就是精神生活的入口,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都是对生命的熔炼和升华。古往今来,以沉潜之心坐得住冷板凳者,总能激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思想活力,得到“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的智慧启发,滋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浩然之气。读书,正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世界。

 (用精炼的语言,充满诗意的表达,告诉人们读书的作用。)

  “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风雨如晦的岁月,学子们的呼喊曾经震撼世界。今天,市场经济的名利考验、网络时代的信息浪潮,让这一代读书人也面临“平静书桌”的问题。

 (今昔对比,再次提出本文的核心问题)不同的是,它拷问的是怎样对待精神生活、如何安顿心灵家园。这一时代之问,需要我们用心去回答。

 (结尾引导读者用心思考。)

 3、读书“三境”

 宋代的《五灯会元》里,有一则著名的禅宗公案。禅师青原行思谈及他的参禅过程,认为经历了三种境界,刚开始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初悟时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彻悟时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由懵懂无知,到雾里看花,再到透彻明悟,有我、无我、忘我,三种境界,依次展开,引人深思。

 【借典入题,引出“三境”】

 其实,读书何尝不是如此。哲人有言,“人的天性像是野生的花草,读书像是修剪移栽。”某种意义上,读书给人带来的,除了知识的增长,更重要的恐怕是心境的提炼和升华。成就大学问,实现“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的人生追求,或许并不是所有读书人都能够达到的,但读书所带来的精神境界的提升,却是每一个人可以追求的。正如参禅,读书也有三境。

 【由“人生三境”提出“读书三境”这一中心论点】

  有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人生的避风港。

 【分论点一】

 作家毛姆曾说过,养成读书的习惯,就如给你自己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

 【引用论证】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坎坷、遇到挫折,无所畏惧、一往无前是一种态度,掩卷沉思、反思自己也是一种态度。前者的精神是雄健的,但后者未必就是逃避。通过读书,在历史中寻找借鉴,从他人那里汲取经验,未尝不是以退为进、站在问题之外看问题的大智慧。

 【论说语言准确精辟】

 不仅如此,以读书修身正己,能让人少几分“卷帷望月空长叹”的烦恼纠结,多一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淡定从容,反而有助于我们迈过这些坎。

 【化用诗句,提升文学美感,字里行间充满生活哲理。】

  无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诗意的栖居地。

 【分论点二】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是一次精神的修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确实,阅读和思考是每个人都不会虚度的旅程。它能让人放慢原本急匆匆的步伐,撇掉左冲右突、内心喧嚣的浮躁,在流连字里行间的风景里,找到一个安静的精神角落。

 【细节点染,表现快节奏下人心之浮躁,读书之必要】

 苏州有一家大型书店,一个特点就是拥有非常长的楼梯,其意图就在于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能够放慢脚步,感受书香,从容沉淀。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绝不仅仅是一种放松身心的休闲,更是一种拯救灵魂的生活方式。

 【段尾简单总结,精辟到位。】

  忘我之境,是把读书作为气质的涵养源。

 【分论点三。三个分论点“有我,无我,忘我”构词相似,层层推进,并且都运用比喻论证,喻体分别是“避风港、栖息地、涵养源”,三者也同样有相似处,并且层层递进。】

 宋代理学大师程颐曾将人的认识区分为“见闻之知”和“德性之知”。“见闻之知”说的是对外部事物的认识,而“德性之知”则指向内在的精神涵养。刘勰在《文心雕龙》有言,好书奇文可以“疏瀹五藏,澡雪精神”。

 【引用名人之观点论证,增强说服力。】读书的益处,不仅在于学习一些新东西,增加见闻之知,更在于滋润心灵、塑造人格、熏陶气质,提高德性之知。

 【 句内排比,增强语势,朗朗上口。】

 每每翻开书本,都会被那些浩然正气所感染,“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的文天祥,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赤胆忠心;“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的邓世昌,有“今日之事,有死而已”的报国志向;“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的共产主义先驱李大钊,有“无非一念救苍生”的坚定信念。

 【排比修辞引用修辞连用,丰富文章内容,增强语势。】

 含英咀华,浸润书香,精神面貌也会透着文化的气息。

 【段尾运用整句结尾,语势依旧。】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引用李白诗句】

 书是桥梁,让人思接千里;书是翅膀,让人心游万仞。

 【比喻论证,准确精当】

 摩挲书页,捧卷而读,聆听文化的钟鸣,啜饮文化的甘露,我们每个人都能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运用整句,使结尾充满诗意,余韵悠长。】

  3 1、中国人就是没素质吗?

 近期,“天降三把刀”“伸腿绊高铁”“ 抢夺方向盘”“遛狗不拴绳”等等不文明现象屡见报端,舆论予以强烈关注。不文明行为再小,也是暴露了我们一些社会成员的公民素质“欠费”;不文明现象再微,个案的频繁发生也会影响国家形象。国人素质怎么了?这样的追问映射了人们关于不文明行为的焦虑与沉思。(引出话题,抛出疑问,照应标题)

 从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不文明行为轻则招来一片骂声,重则会将他人生命置于高度危险的境地。贵阳市南明区袁女士被 10 岁男童高空抛下的灭火器砸中头部,不治身亡;乘客易某因汽车停靠点问题与司机发生争执,不仅拉拽司机的手臂,还抢夺汽车方向盘,依法被判处有期徒刑 1 年;一位留美博士发现自己上错了列车,在列车已经启动的情况下竟任性拉下紧急制动阀,被依法处以 1000 元的罚款……代价惨痛,教训深刻。为什么这些社会成员视法为无物,甚至明知故犯?中国人素质真这么差吗? (列举不文明现象,分析其危害,继续回到疑问“中国人素质真这么差吗”上)

 事实上,出现各种不文明现象,并非中国特有。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皆有经济发展而文明程度尚未同步提高的阶段。1948 年日本出台《轻犯罪法》将“勿以恶小而为之”写得明明白白。然而,上世纪 80 年代,富起来的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观光摩擦”,大声喧哗、不守秩序,以至于日本媒体写社论提示国民,“尊重对方国家风俗、习惯、礼仪”。今天,备受称赞的日本公共文明恰恰证明,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有其历史演进的过程, 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

 (结合事实,举例论证,理性分析,指出“出现各种不文明现象,并非中国特有”。)

 如今的中国,物质文明不断提升,人们希望构建与之相适应、与大国身份相匹配的精神文明。中国深度融入世界、拥抱世界,人们希望向世人更多展示中国的好,更多传播中国的文明,更多赢得世界对中国了解、尊重与认同。一旦一些国人的言行与此良愿相悖,人们便难免心焦上火、义愤填膺。

 (结合中国现实,进一步阐述,分析人们质疑中国人素质的原因)

 某种程度上说,正是这种“义愤”的存在,构成了健康社会的免疫力,形成了社会向上向善的道德土壤。如果对那些陋习漠然视之,甚至以耻为荣,那才是真正堪忧的。

 (指出这种质疑、义愤的合理性,这是“知耻”的表现)

 犹记得,一位警察在给违规车辆开罚单时,一个 6 岁的孩子这样对警察说:“我爸该罚,喊他停在停车库他不听,到处乱停车。”看到这样的小孩,人们心里就释然了——中华 5000 年文明、礼仪之邦的风范依然鲜明,这种文化的血脉一直在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紧承上文,正面举例,回应质疑,表明“礼仪之邦的风范依然鲜明”的观点)

 从老人摔倒扶不扶到众人合力抬车救人,从高铁上孩子吵闹影响他人到防止孩子断奶惊扰邻居主动送西瓜,从偷盗救人者手机到 13 岁少年因体力不支却为只救出一人遗憾,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正在裂变聚合,逐渐形成既传统又现代的新文明风范。

 (运用事例组合拳,继续正面肯定中国人的优良素质)

 这是我们看待国人素质的镜鉴。知耻明礼,才是我们这个社会文明状况的基本盘。

 (收束全文,总结观点,“知耻明礼”的概括可谓精简有力)

 (来自人民网,点评:申论大本营)

 2、文明传承断档了吗? 从景区泡脚、乱刻乱画到违反宗教禁忌在清真寺矮墙上跳热舞,从因延误而大闹机场到向飞机发动机扔硬币,从公然“霸座”到任性拉下高铁紧急制动阀,从重庆公交坠江悲剧到高空抛物致人死亡……近年来,一系列失“礼”少“德”的行为和现象,不时冲击着人们对于国民素质的认知。

 【开头用一系列例子说明当前国民素质低下问题,引出话题。开头划线的几个例子都是现成的,大家可以用到有关“礼”和国民素质相关的话题中。】

 作为古文明发祥地的中国,“礼”的基因世代相承。日本“遣唐使”的脚步、丝绸之路的驼铃、郑和宝船的风帆……刻录了中华礼仪流淌和播散的轨迹。“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说。但是到了晚清,随着国家多难几经波折,“礼仪之邦”成色蒙尘,以至梁启超痛感“以今日论之,中国与欧洲之文明,相去不啻霄壤。” 【第二段从历史的维度分析中国守“礼”的变化,从礼仪之邦到成色蒙尘,为下文问题原因做铺垫。这一段划线的地方也是比较好的能够说明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的例子,建议积累】

 世风日下了吗?人心不古了吗?我们的文明传承真的断档了?面对这些 问题,照照素质的镜子,不少人觉得少了几分底气。

 【第三段是个过渡段,通过一系列反问,引出原因所在。“照照素质的镜子”这个比喻可以学起来~ ~ 】

 毋庸讳言,我们搭乘着发展的高速列车,一直在急急忙忙追赶时代的脚步,却常常无暇顾及在奔跑过程中,散落了多少历史的馈赠和传统的留存。视古道热肠为迂腐,把谦逊礼让当傻瓜,就是这种“遗失”的真实写照。部分国人的素质提升没有与时代进步同频,导致不文明行为或者说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

 【第四段阐明事实,说明现实中确实存在不文明的现象,大家在看着一段的时候,可以和第五段联系起 来,两段分析的都是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的问题。这一段的表达很不错,值得学习仿写~ ~ 】

 时代的发展、生活的富足、法治的进步,为彰显和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一些社会成员并没有摆好权利和义务的天平,把对个人权利的维护扭曲成不管不顾的以自我为中心。高铁吸烟、抢夺方向盘、共享单车被破坏私用等消息仍屡见不鲜,无不体现出这种权利与义务错配的自私与任性。正如网友批评“高铁霸座”者时所言:“你的素质配不上你乘坐的高铁。” 【第五段分析为什么会出现不文明现象,主要是一些社会成员并没有摆好权利和义务的天平,大家可以联 系“边界意识”等来理解。】

  4 同时也要看到,与物质水平芝麻开花节节高媲美,我们的精神文明同样“水涨船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强调人的素质本位,提高国民素质也被定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大计,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素质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推动一系列文明风尚建设,不断荡涤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第六段转折,分析当前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在进步。第六段和第七段说的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大家可以联系起来学习理解。】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绵延至今的古老文明,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之路上,中国人上下求索自我提升的脚步不曾有一刻停歇。“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在餐馆,适量点餐、文明用餐已成当代饮食守则;“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在景区,乱扔垃圾、折枝摇树的现象越来越少;“一风俗而成治功,其本莫重于谨痒序之教”——红白喜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新礼俗…… 【第七段通过具体的例子,说明当前我们提升国民素质的努力。至此,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用问题阐述+ + 具体分析的思路,剖析了当前我国国民素质建设 喜忧参半的状况。如果是申论文章,建议大家分别把四五段,六七段合为一段,更加清晰便于理解。】

 一段段古训仍在被琅琅传诵,一句句箴言仍在被默默服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仍然是滋养现代文明的源头活水,催化公共文明成为中国人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舆论场对国民素质的讨论日趋频繁热烈,恰恰说明国人对有悖文明礼仪的行为容忍度在逐渐降低,文明、理性终将是时代不变的底色。

 【第八段顺着六七段的逻辑,进行升华,说明中华文明建设未来可期。开头划线句子很有意境,建议积累哦~ ~ 】

 中国曾是世界上最推崇文明礼仪的国家,在大步向前迈进的时候,文明礼仪绝不应成为我们随手抛下时代列车的果皮和纸屑。我们每个人都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新时代美好生活图景不可或缺的一个标识就是“礼仪之邦”。这个标识,充满了历史厚重感,也是我们未来不会偏离的方向。

 【最后一段再次强调礼仪的重要性,进行收尾。因为这不是一篇严格的申论文章,所以行文风格比较自由,如果是申论作文,最后两段可以整合为一段,简单收尾即可~ ~ 】

 3、素质能管出来吗? 为什么“葛优瘫”比端坐着安逸?很简单,求舒服、图自在几乎是人的本能。但是,在家可以随便,出门不可随意。当有人被任性遛的狗咬伤、被高空坠物砸中、被扭打司机的乘客连累致死,素质问题就不仅仅属于私人领域,而成了社会问题。

 【第一段的事例就非常典型且鲜明。葛优瘫引起大家共鸣,话锋一转又说到热门的高空坠物等事件,直接对比引出素质问题,简洁、明了、生动。】

 文明不仅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我们丈量自身行为规范的尺度。素质的养成无法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需要“化”、更要管。如果说传统美德是社会文明的“根”和“魂”,那么法治和规则就是它的“骨架”,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这就好比在松散的沙子当中,将道德的水分与制度的水泥、规则的石子混合,才能产出比花岗岩还坚硬的文明基石。

 【承上启下的总起对策段落。先是强调文明的意义 ---- 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高度,更是丈量自身行为的尺度。再去强调对策总起 ---- 文明需要法治和规则的监督管理。】

  美国一对姐妹在吴哥窟寺庙内互拍裸照;篮球明星哈登在上海骑电动车逆行;阿姆斯特丹博物馆的喷泉广场,欧洲游客纷纷在池内泡脚,甚至直接进入水池中心……这些事例表明,文明素质的高下,与名声无关、与身份无关、与是否来自所谓高素质的发达国家也无关,而取决于规矩是否严格、制度落实是否到位。

 【这】

 段可以概括一个论点:只有文明的制度落实到位,才能减少不文明的现象发生。】

 制度能实现对善的激活,也能实现对恶的规制,而且往往立竿见影。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吞云吐雾,但上了高铁就能全程忍住烟瘾;以前喝醉了也敢开车,醉驾入刑后,“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蔚然成风;曾经久推不动的垃圾分类,经立法强制执行后正逐渐变为新的风尚。可见,“管”可以出素质,“管”可以保文明。而且,这个“管”不能仅靠单摆浮搁单兵作战,唯有制度与制度连成线、织成网,那些“素质先放脚边,凉快了再说文明”的行为才会无处藏身。【这段与上段的内容是一致的,都是在说只有制度落实素质才能提升。这里的例子“酒驾、”“高铁吸烟”都是要积累的。】

 然而,立规矩容易,将“管”挂在嘴边也容易,如何让纪律和制度落实到位,才是难点。比如,针对不文明养犬行为,虽然各地都出台了相关规定,但在实施中存在很多困难;王源、孙红雷无视公共场所禁烟规则,除了心存侥幸外,恐怕也是因为违反规则的“代价”实在太低。一边是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利剑高悬,一边是违法违规的苗头屡刹不止,就会产生“破窗效应”,影响全社会对规则的敬畏,诱使人们仿效那些失“礼”少“德”的 无素质行为。

 【对策概括:制度也需真落实,违法违规需重罚。】

 对整个社会来说,规则的落实效果,是展现文明水准与素质高低的标尺。在新加坡,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冲马桶等都会受到五百至二千新元的高额罚款。在日本,插队、劝酒,甚至爬电线杆、出租车内呕吐都会遭遇重罚。所以,遏制不文明行为除了持之以恒的道德教化,关键是要让法律长出“牙齿”,让制度成为“高压线”。

 【这里是对上面段落“重罚”的例子补充,可以积累。】

 提高文明素质,管一时靠惩戒,管一世靠涵养法治意识。只有“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才能让文明内化于心,始于自发、成于自觉。在一些城市,为什么一街之隔常有静谧与脏乱差的霄壤之别,追根究底还是持续治理与“放弃治疗”的区别。反过来,只要对违法行为坚持“零容忍”,避免不文明对文明的“挤出效应”,就能不断筑牢社会的底线思维与文明习惯,树立稳定的法治预期,让法治成为一种社会信仰,更成为一种生活刚需,助推文明 “提速”。

 【这里的横线表述句子很棒,对策句呼吁句的典型好句,大家模仿一下,在自己写作时可 以放在文章论证末尾借鉴。】

  这一切,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吗? 【结尾一句话完事,想想大家的结尾,似乎总在凑字数~ ~ 这才是结尾的正确打开方式!】

推荐访问:时评 跟着 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