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合数字鸿沟,建立更加温暖的普惠城市服务

|idpi

宋辰

从之前上海市民需要拿着看病的单据回单位报销,到现在各大医院都开设了平台预约、自助支付,再到未来基本医保报销结算“一次办”。科技的力量正让老百姓跑腿次数越来越少,让城市服务更温暖。

如今,这幅基于数字基础的智慧城市美好图景正在逐渐展开。然而,在20多年前,这幅图景的落地却面临着诸多考验。

“那是巨大的挑战,当时业内没有可以参考的案例,从零开始是有难度的,但是它事关民生福祉,这件事办得不好,不仅会影响医保改革,还会被老百姓批评。”回想起当初研发上海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审核计算机管理系统,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姜锋记忆犹新。

“首先是利民,其次是需要前瞻性”

上海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审核计算机管理系统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大集中的医保费用结算系统,它的上线标志着当时全市650万参保市民即将会有一个快速、便捷的医疗费用结算服务系统,也标志着上海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拉开序幕,医保正式纳入社会化管理的轨道。

1999年,刚加入万达信息的姜锋就承担起了研发的重任。“系统的构思是将公费医疗回单位报销的模式变成在全市任何一个医院都可以实时结算,加强医疗费用和医保基金的有效监控,满足参保人员自由选择医院、凭卡就医和实时结算的要求,这是上海市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姜锋介绍说,“当时感觉首先是利民,其次是很有前瞻性,所以虽然业务流程和压力都很大,但是我们一群年轻人都干劲十足。”

2001年1月1日零时整,是上海市医保制度改革劃时代的一个时刻,上海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审核计算机管理系统正式开通启用,系统统一结算全市医保费用,连接全市500多家医疗机构及20家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在试点期间,2000年11月23日至12月29日,全市共有72285名职工在489家医院持卡就医,实时结算费用,结算次数达329922次,整个系统运行基本平稳。正式开通后,系统承担了全市每年数千万就诊人次、上亿笔医疗保险费用审核结算的实时运作。

这一年,对姜锋来说也是丰收的一年,此项目获得了2001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9岁的他被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级工程师。

“让数据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腿”

从信息化建设到智慧城市建设,是理念和技术上的更新迭代。在姜锋看来,智慧城市要以新兴技术为驱动,技术既是智慧生活业务的基础保障,又是其创新突破的驱动和支点,医保费用结算系统迈出了医疗健康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接下来就是继续发挥大数据优势为民生工程服务,让“智慧”融入到“城市大脑”中。

长期以来,在以部门为中心的“条块分割”管理模式下,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以不同部门相互分割的“事项”为标准,办事人眼中的“一件事”往往由一个或多个部门的多个“事项”构成,为办成“一件事”,往往要跑多个部门、办多张证。例如,围绕小孩出生,婴儿和产妇分别需要报出生登记、办社保卡、领《预防接种证》以及领取生育金等9个事项,办事环节多达22个,群众来回奔波折腾,办理很不方便。

针对当时这一现状,姜锋带领的团队大力推进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我们以为老百姓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打通政府的业务流和数据流,改变了老百姓自己带着文件一个一个部门跑的现象,让数据多跑路,老百姓少跑腿。”他强调说。

目前,基于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审核计算机管理系统,上海公立医疗机构基本实现了医疗付费“一件事”全覆盖,由此打造了“无感支付”的信用就医新型服务模式,并在全国首创“儿童医保电子码”,实现全年龄段覆盖。同时,医疗费用报销“一件事”推出“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报销结算”全程网上办理,老百姓去医院不用到收费窗口,只需要在手机上轻松一点,医保费用全结算,从而实现了看病只需要“看医生”。

“我依然是个技术控”

随着对智慧城市中医疗卫生建设的不断深入思考,姜锋也在万达信息完成了从工程师向管理者的转型。从最初的项目经理到董事高级副总裁,姜锋的职业历程和专业经验也实现了华丽蜕变。

“我认为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一个学习的心态,我们所接受的高等教育是教会你学习的能力,毕业只是成长起点的平台,后面要持续创新,还是要靠不断地学习,每天我都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不断地学习。”姜锋在忙碌之余,还坚持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在拥有2项发明专利的同时,他还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写了相关标准文件,并撰写了多部学术著作。

“看病就医一次性搞定,不需要窗口,在手机上预约,费用自动清算,自付部分关联银行,药品直接送到家,为了便民我们动了不少脑筋。”事实也是如此,要想实现这一愿景,不仅在技术上需要创新,还涉及到很多部门的协同,比如医院、卫健委、大数据中心、银联等。“下一步还要推动电子就医手册,手机上可以看到,全程电子化,方便看病。”他进一步介绍说,万达信息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与实验室,其中包括国家卫生信息共享技术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这些实验室将加速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

“在我心中,我依然是个技术控,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具备很强的技术能力。”他强调说,“像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城市管理依然要像绣花一样精细,我们身在其中,理应为建设更加温暖的普惠城市尽一份力。”

查看pdf文档请下载app 猜你喜欢 医疗保险老百姓全市 老百姓说好才是真的好歌海(2020年6期)2020-12-29老百姓的话中华魂(2019年6期)2019-06-13韩国临终关怀事业与医疗保险制度研究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韩国临终关怀事业与医疗保险制度研究智富时代(2019年4期)2019-06-01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投资北京(2017年1期)2017-02-13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IT经理世界(2016年18期)2016-11-04防火迟到当代工人(2015年13期)2015-08-25

推荐访问:弥合 鸿沟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