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案

|idpi

《监狱服刑人员心理健康》教案

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谈谈心理健康。

首先大家请看这张图片,有谁知道他是谁吗?

看来没人知道,下面看另外一张照片,大家马上就认出来了,是张国荣。那第一张照片的演员就是张国荣。大家一定奇怪了,张国荣不是香港流行歌手演员吗?啥时候去唱京剧了。其实啊,这是1993年上映的由陈凯歌导演的著名电影《霸王别姬》里的剧照,在这部电影中,张国荣饰演的程蝶衣和张丰毅饰演的石晓楼两个人都是京剧演员,程蝶衣演虞姬,石晓楼演霸王,在经历了半世纪的爱恨情仇之后,张国荣饰演程蝶衣在最后一次登台演《霸王别姬》的时候拿起本该给霸王的剑自刎而死,结束了短暂而又绚烂的曲艺人生。电影具体的剧情我就不多介绍了,《霸王别姬》这部电影是中国最经典最具文化内涵的现代影片,这部电影不近成就了陈凯歌,也是见证了张国荣演艺事业的巅峰。然而未曾想到,十年后的2003年的4月1号,当天还恰好还是愚人节,张国荣从香港东方文华酒店的24层匆匆跳下,结束了自己46年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大家一定奇怪这么大红大紫、人生成功的人为何要跳楼自杀啊。后来据张国荣的姐姐张绿萍说啊,张国荣生前患有严重的抑郁症。

那除了,张国荣,还有很多影星歌手都是因为抑郁而自杀身亡的,比如著名的歌手陈琳,美国著名演员罗宾威廉姆斯啊等等。

如今不仅仅是影视明星自杀能登上头条新闻,其他行业的跳楼新闻也是不短上演,比如2010年富士康工厂工人的十三连跳事件,还有很多大学生、硕士生来至博士生自杀、官员自杀等等也不断见诸报端。面对越来越多此类的新闻,大家不禁要问,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想不开自杀的。

由上面这些事例可以看出,这些人的离开不是因为生理上的病因,而是因为心理上的病因。早在2000年,卫生部提供的资料显示,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疾患,各类精神问题约占全部疾病和外伤所致残疾及劳动力丧失的1/5。国内各类精神病的总患病率由50年代的2.7‰上升至1993年的13.47‰,近年的上升幅度更明显。

然而社会对精神卫生认识不足,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性的问题,鉴于此,联合国卫生组织自1992年将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以引起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正确关注。每年都会确定一个主题:

2005年 心身健康,幸福一生;

2006年 健身健心,你我同行;

2007年 提倡心理咨询,促进精神健康。

健康定义

好了,下面我们转入今天的主题,开始看看什么是健康。

关于健康的定义,我们当然先来看看世界上最专业的卫生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
1990年对健康定义的阐述是: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

身体健康,大家很容易明白,直观来说就是没有疾病,更客观量化地来说就是体温36℃-37℃,如果超过了39℃那就是发烧的症状了,血压:低压60-90 毫米汞柱、高压90-130毫米汞柱,心率60-80次/分,可以通过各项生理指标来鉴别身体是否健康。

但是说到心理健康,想必大家都能说是几句,但是很难说清楚,因为心理健康就没有身体健康那种非常量化客观的数据标准了。那下面了,我们就来具体看看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也叫心理卫生,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

二、是指维护心理健康状态的能力。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人们不仅有安全感、自我认同良好,而且与他人社会和谐相处,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外部环境。它一般可理解为情绪的稳定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两个方面,但这种稳定和成熟的状态是相对的。因为我们生活在一切都在变化的社会中,没有人会有一成不变的精神和情绪状态。比如今天我发奖金了我很高兴很兴奋,或许明天我失业了那我就感到悲伤失落,正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你按下葫芦,却浮起了瓢。这些生活中的事件必将对我们的心理造成或轻或重或小或大的影响,如何调节好我们的悲与喜愁与欢,不至于像范进中举高兴地发了疯,也不至于像周瑜被别人气死,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长叹,这就需要我们还有调节好心理的能力。

心理与身体

人的心理不是空穴来风就出现的,它是建立在人的大脑上的,古人一直以为心脏是人心理活动发生的场所,所以汉语中便有了“心想事成、心神不宁、心理学”这些词,可是现代科学发现人的心理活动、情感体验这些其实是在人脑中发生的。比如说你的脚被割伤了,立马你就能感受到很疼痛,痛的泪流满面,但是如果你在手术台上,医生给你打了麻醉药,虽然脚依旧被割开,但是你没有疼的感觉,因为麻醉药阻隔了你脚部发出的神经信号,大脑接收不到脚部发来的信号,相应的也就不能产生疼痛的感觉。所以说人的心理是建立在人的物质身体之上的。

医学调查统计发现,癌症患者,毁容、畸形、残疾等身体缺陷和身体功能受损的人往往比正常人有着更多的心理问题,身体的健康与否对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会起到很大的作用。然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与否同样会对其身体健康起到巨大的反作用。

临床医学实践发现:近50年来的人类十大死因的前三位都是心因性疾病。死亡率最高的三大疾病:过去:肺炎、结核、大脑炎;
现在:脑血管病,心血管病,癌症。主要原因:心理压力大,不良情绪体验多,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生理功能而产生疾病。

美国新奥尔良的奥施纳诊所曾做过统计,发现500个连续求诊入院的肠胃病人中,因情绪不好而致病者占74%;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门诊部统计,求诊病人中因情绪紧张而致病的占76%。

因此,健康幸福快乐长寿,很重要的一条是及时调节心理,保持情绪稳定,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标准

好了,我们讲完心理健康是什么之后,再来看看健康的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有个十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工作有效率。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5、具有抗病能力,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蛀牙,无痛感;
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从这十条标准中大家发现了什么?那就是前四条都是关于人的心理方面的,可见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看完健康的标准,下面我们来看看有我国心理学提出的心理健康八条标准。对于每条标准,我都会通过一个人物事例来表现出来。下面我们来看第一个人物事例。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具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情绪和优缺点都能做到恰当、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
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的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会面临的心理危机。

传说春秋时期,越国有一美女,名唤西施,不仅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时所做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非常美的。因此常有一些姑娘模仿她的衣着,装束;
也常有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模仿她的行为举止。有一天西施患病,心口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时,皱着眉头,用一只手捂着胸口,走在路上虽然非常难受,但旁人看来今天的西施却又别有一番风姿。西施有一邻居容貌长的很丑,见西施人长的美,别人时常效仿西施的衣着,举止。她就常常暗地里观察,看看西施到底与别人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着胸口,皱着眉头的样子后,感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着学起这个样子来了。本来容貌就丑,又皱起了眉头,本来形体就含胸弓背,却又捂住了胸,弄得更加丑陋不堪,弄巧成拙。对于东施这种行为,用咱们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评价就是“你长很丑,却想得美”。那大家分析一下东施的行为哪里出问题呢?显然东施她不能合理恰当的对待自我,以为去模仿别人,不仅没有变美丽还显得更丑陋。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心理健康的人乐于与人交往,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悦纳他人,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他能为他人所理解,为他人和集体所接受,能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在生活的集体中能融为一体,乐群性强,既能在与挚友团聚之时共享欢乐,也能在独处沉思之时而无孤独之感。在与人相处时,积极的态度(如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如猜疑、嫉妒、畏惧、敌视等),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足的安全感。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总是自别于集体,与周围的环境和人们格格不入。

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用锤子杀死了自己的四位同学,一位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沦为凶残的杀人凶手,这一新闻一时间成为当时中国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的话题。在被捕后,经过警方审讯,马加爵道出了作案的动机:在和同学打牌过程中,马加爵被怀疑作弊,并和同学发生了争执,同学说他“没想到你连玩牌都玩假,你为人太差了,难怪龚博过生日都不请你”。那同学的这句话对内心极自尊又极自卑的马加爵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感到长期以来努力维系而且深深依赖的友谊骤然崩溃,于是他起了杀机。“我觉得我太失败了”,“我觉得他们都看不起我”,“他们老是在背后说我很怪,把我的一些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甚至是一些隐私都说给别人听。让我感觉是完全暴露在别人眼里,别人在嘲笑我。”马加爵后来向警方袒露了当时内心的想法。从马加爵这个事件可以看出,马加爵之所以最终走上不归路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和他人相处好,不善与他人相处,不善化解遇到的人际矛盾。

3、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热爱生活,积极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他们在工作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聪明才智,并从工作的成果中获得满足和激励,把工作看作是乐趣而不是负担。他能把工作的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有用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存贮起来,便于随时提取使用,以解决可能遇到的新问题,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使自己的行为更有效率,工作更有成效

4、面对现实,接受现实,适应现实,改变现实。心理健康的人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现实,进一步地改造现实,而不是逃避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既有高于现实的理想,又不会沉湎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与奢望,他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以幻想代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没有足够的勇气去接受现实的挑战,总是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或责备社会环境对自己不公而怨天尤人,因而无法适应现实环境。

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看完短片大家感觉如何,是不是感觉很震撼?这位主人翁叫尼克胡哲,没有胳膊没有双腿,然而他的生活比咱们普通人过得都精彩,你看他不仅会用电脑,还会游泳、打高尔夫甚至冲浪,我们许多人都还没尝试过这些活动。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一些苦难烦恼拿来和他的比一比,那显然都不算什么事,既然这位残疾人都能活得那么精彩,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正常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呢?因此啊,我们要勇敢的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不要老是抱怨上天不公平,而是应该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坚信未来总会好起来的。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据优势的,虽然也会有悲、优、愁、怒等消极的情绪体验,但一般不会长久。他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缩恐惧,对于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争取在社会规范允许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要求,对于自己能得到的一切感到满意,心情总是开朗的、乐观的。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流传很广,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的小故事。

有一个坏脾气的男孩,他父亲给了他一袋钉子,并且告诉他,每当他发脾气的时候就钉一个钉子在后院的围栏上。第一天,这个男孩钉下了三十七根钉子。慢慢地,男孩每天钉钉子的数量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要比钉下那些钉子容易。于是,有一天,这个男孩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失去耐性,乱发脾气了。

他告诉父亲这件事情。父亲又说,现在开始每当他能控制自己脾气的时候,就拔出一根钉子。一天天过去了,最后男孩告诉他的父亲,他终于把所有钉子给拔出来了。

父亲握着他的手,来到后院说:“你做得很好,我的好孩子!但是看看那些围栏上的洞,这些围栏将永远不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你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就像这些钉子一样留下疤痕。如果你拿刀子捅别人一刀,不管你说了多少次对不起,那个伤口将永远存在。话语的伤痛就像真实的伤痛一样令人无法承受。”

6、人格和谐完整。心理健康的人,其人格结构包括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动机、兴趣、人生观等各方面能平衡发展,人格即人的整体的精神面貌能够完整、协调、和谐地表现出来。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对外界刺激不会有偏颇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下面我们来看一位文学人物,不知道大家认出他没有,他就是鲁迅笔下的文学人物——阿Q,说到阿Q,我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他那战无不胜的精神胜利法,比如阿Q被别人打了,他内心就会想:“我被儿子打了,这世界真是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取得精神胜利后,阿Q便会心满意足的走了。阿Q这种显得滑稽而又荒谬的想法显然与他的人格息息相关。比如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对于他村里的邻居,阿Q一概不犯在眼里“你算什么东西啦,我先前比你阔多啦!”,另一方面,阿Q又很能自轻自贱,打败了就轻易承认自己是虫豸而求饶;
赌博赢来的钱被抢走,竟然自打嘴巴,用自贱的手段来消除失败的痛苦。再例如阿Q蛮横霸道而又懦弱卑怯,阿Q遭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然后就无端的迁怒于小尼姑,收到赵大爷的迫害丢了生计,就把不满发些到小弟身上。阿Q还有诸如率真任性而又正统卫道,说起话来来像一名卫道士,做起事来去蝇营狗苟。我们可以发现啊,阿Q这种人格充满了矛盾性,双重性,这种不和谐的双重人格的外在表现就是:一方面退回内心,靠幻想以维护自我,另一方面是泯灭意志来适应环境以维护个体的生存。

7、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智力是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的操作能力的综合。

说到智力,大家肯定都知道智力测验,智力测验就是测量人的智力水平的一种科学的心理测验。智力测验是上个世纪由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两人一起创制了第一个科学的智力测验,大家一定又问心理学好多东西都是西方人发现的啊,其实啊,咱们中国人也是很有智慧的,心理学家指出:兴起于隋唐时期的科举考试是世界上最早的心理测验的实践。说到科举考试,大家第一印象就是觉得这是一个迂腐、刻板、钳制思想、阻碍咱们中国发展的很坏的制度。其实了,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它首先促进了社会公平、增加了社会流动性,“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平民老百姓只要努力都有出头之日,上层社会不再被累世公卿所把持。只是到了近代,科举考试的内容过于拘泥于传统儒学四书五经等,忽视了迅猛发展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才遭到摒弃。另外,科举考试不仅对中国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这一制度被接受到西方后备受推崇,西方由此创制出文官制度。可见中国人也是一个充满智慧对人类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的民族。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心理行为表现,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应具有与同年龄段大多数人相符合的心理行为特征。

当人们还在妈妈的肚子里的时候,也就是处于胎儿期时,便有了心理活动,出生之后便是婴儿期,之后是儿童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和最后的老年期。每个人生阶段都有独特的心理行为表现。如果一个小孩很会琢磨大人心理,说起话来跟个大人似得头头是道,我们就会说他少年老成,通俗的是“小人精”。如果一个中年人老是表现得很顽皮、不稳重,自我为中心不考虑他人感受,我们就会评价他还不成熟,虽然外表是个成年人,但是他的心理确实一个小孩。

以上八条心理健康标准大家理解没有。另外还需要强调一些问题,比如有的人认为心理不是健康就是不健康,非黑即白。其实人的心理健康与不健康是一种连续的状态,是一种量的不断积累变化的过程,是从健康不间断的过度到不健康的。

还有人认为我心理现在是健康的,以后一定没问题,这个人也太过自信,人的心理状态是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有时是心理健康,但是有段时间会心理失调,然后再回到心理健康,同样有精神疾病的不一定一辈子都会有病,如果接受恰当的治疗之后也能回归到心理健康的状态。

常见的心理问题

抑郁

大家遇到不顺心的事都有过失落、伤心、悲哀等情绪,但是一段时间后都会消失,但是如果这个情绪持续时间很长并且开始影响到你的生活时,那么你就要当心抑郁这一心理问题的出现了。抑郁有什么样的表现呢?我们可以用三个三来概括,三低(情绪低落、思维缓慢、活动减少)三无(无望、无助、无价值)以及三自(自责、自罪、自伤或自杀)。

焦虑

如果我们面对一些压力很大的事情,并且不知道未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我们往往都会体会到担心、紧张、焦急等情绪。但是这些情绪都会随着压力事件的消失而消失,比如考试之前我们很紧张不安很担心,但是一旦考试结束我们就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便将不安紧张的情绪抛到了九霄云外,那么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但是如果随着压力事件的消失而你的焦虑紧张的情绪仍然不消失,而且还泛化到你的生活之中,那么你的心理就出现了焦虑的问题了。

我对这方面深有体会,在初三下学期,也就是五六月,大家知道这段时期已经是临近中考。此时啊,我压力特别大,家长说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你就不用继续读书了,少一分就得掏一万块钱的赞助费,七大姑八大姨说你要考出好成绩,我们都看着呢,你得为弟弟妹妹树立标杆做榜样,班主任说我们老师对你们期望很大,指望你们这一届考得最好,提高咱们的升学率,为学校争光啊。可见我那时候压力是有多大,然而啊从五月份开始每到下午第一节快结束的时候我的肚子开始痛了,然后下课感觉跑进厕所,可是蹲了半天,什么也拉不出来,但是那种拉肚子的感觉就是不消失。想想上厕所迟到了回到教室又要遭受老师的白眼,同学的嘲讽,心里别提有多急啊,可是越蹲越拉不出来,哪段时间别提心里有多痛苦,始终有很赶很匆忙的感觉,自己也始终感到很疲惫。于是我就跟我妈说了这事,我妈说她天天去菜市场买的都是新鲜食材,用的也不是地沟油,饮食肯定没问题啊,于是又带我去医院,经过肠胃科医生的细致检查还是没啥问题。哎,那我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个难言之隐,还在六月的中考终于结束了,最终我是一分不差的踩线考进了重点高中,虽然离我的理想成绩相去甚远,但是我安慰自己:少一分受罪、多一份浪费啊!直到我踏进大学校园,开始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后,我才意识到多少年前的那个不堪回首的难言之隐其实就是因为当时太过焦虑而引起的。所以啊,大家没事的时候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也是很有益处的。

偏执

偏执是走极端的表现。固执刚愎,始终自以为是。不仅常常把别人无意甚至是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怀有敌意,没有足够根据即猜疑别人侮辱或伤害自己,且不能宽容,久久耿耿于怀。谁若妨碍了其利益,就会经年累月纠缠不休,而且好与人争辩,听不进不同意见,很难以事实或说理来改变他们的认识和想法。

怎样消除心理问题

那么,如何才能尽快摆脱不良的心理问题呢?

1、善于学习。那学习什么呢?我们首先要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咱们的心理世界有个清晰地了解,这样当你面对一些心理问题时候就能够自如应对了。如果我初三的时候能够看看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或者家人老师有懂心理健康知识的,我估计那段时间也不会生活的那么痛苦,中考成绩或许能考得更好,所以,开卷有益,没事多看看书是没有坏处的。学习好心理学的知识,不仅可以自助,就是自我帮助,还能助人,帮助他人。如果你能帮别人解决了一些心理困惑、心理问题,不仅收获了友谊,你自己也会感到很有成就感,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另外我们还需要看看哲学、名人传记方面的书籍,看看那些伟人在面对人生难题的时候是怎样应对的,看看人家面对苦难是如何挺过去的,相信你们能从中汲取力量。

2、争取社会支持。什么是社会支持?也就是你的亲人朋友同学同事你周围的人能够对你提供精神情感上的和物质上的帮助。当你把幸福和朋友一起分享时,很多人都会觉得幸福;
当你把痛苦向朋友倾诉时,痛苦就会减轻。因此,当你的坏情绪涌上心头时,不妨先做做深呼吸,伸伸懒腰,之后找朋友随便聊聊,你的坏心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化解。

3、装出一份好心情:心理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老是想像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就十有八九真的会到来。装出好心情会让你的坏情绪在不觉间悄悄溜走。一个人在抑郁的时候,可以多回忆愉快的时光,还可以用微笑来激励自己,要尽量多想快乐的事情。

6、转移注意力,暂时置身事外:当你因某事烦恼时,最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记它,转移注意力,或者干脆暂时放下手上的一切,舒缓一下紧绷的心情。可以轻轻松松地享受清晨的沐浴,让清水流过脸颊,滑过身体,驱散所有的烦闷,仿佛重新获得了快乐……

7、听听喜欢的音乐:音乐是心灵的阳台。很多资料表明,音乐能改变人的情绪。轻松、欢快的音乐总能带我们到快乐老家,不管心情有多坏,只要听一下自己喜欢的曲子,你就会感受到你那愉快的心跳。当然,当你放声高唱出来,你的心情会变得更好。

9、正确归因:即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归因。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或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既要从自己本身出发找原因,又要从周边环境的客观世界中寻找原因。如较内向的大学生由于内省较深,比较敏感,对于一件事,在别人看来没有什么,但是对于内向的学生却能引起他的不必要的猜疑、沉思,如情绪的不良是不是由于自己缺少经验,缺少社会交往阅历等等。如自己是不是总是在父母家人或他人的保护包办之下,不去面对困难,而导致现在手无足错,情绪低落。客观方面找原因就是考虑环境条件,如天气,气候,自然地形,社会文化等因素,都是我们每个人无法控制的,是不以我们的主观愿望而改变的。面对的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去为它而忧伤,烦恼。只要能正视现实,充分地利用客观现实积极的一面,这样大学生才能够妥善地,合理地处理好现实的困难挫折。

心理健康课教案模板

教师心理健康教案模板

心理健康教案格式模板

教师心理健康活动方案

心理健康课程教案模板

推荐访问:心理健康 监狱 教案 服刑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