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家庭氛围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

|idpi

于新苹

摘 要:人与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个性上,而人的个性形成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个性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我国,步入小康社会的家庭都比较富裕,虽然对教育的投入非常大,但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并没有考虑到家庭氛围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家庭氛围和孩子个性形成的概念与内涵的阐述,分析了家庭氛围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及具体表现,提出了构建良好现代家庭氛围,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家庭氛围 孩子个性 心理特征

家庭不仅是孩子的生活场所,也是孩子一生的学校。家庭氛围是否良好,对孩子个性的形成会产生很大影响,甚至影响到孩子的终生发展。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终生教师,父母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在日后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对孩子人格品质的形成,都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必须营造快乐温馨、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一、家庭氛围与孩子个性发展的含义

(一)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指家庭的气氛和情调,它包含着情绪、亲情、人际关系、行为习惯、文化素养等,是一种隐性教育因素。它客观地存在于每个家庭之中,并且积极地影响着生理和心理都处于迅速发育发展阶段中的孩子。良好的家庭氛围能使孩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因此,建立和諧、愉快、有序的家庭氛围,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孩子个性发展与形成的关键因素。

(二)个性及孩子个性发展

关于个性的概念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不过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个性是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各种心理特征与习性的总和,包括智商、情感、意志、性格等要素。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是人从出生开始,生活中所有经历的沉淀。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会发现,有的人音容相貌、言行举止令人印象深刻;
而有的人则很难给别人留下什么印象。有的人只是一面之缘,却给别人留下长久的回忆;
而有的人尽管长期与别人相处,却从未在人们的心中掀起波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个性在起作用。一般来说,鲜明的、独特的个性容易给人以深刻的记忆,而乏味的、平庸的个性则很难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根据相关实验发现,个性较强的人在各方面表现优于个性不强的人,如独立思考、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及执行力方面等。

孩子个性是指其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心理特征与习性的总和。其中家庭环境是主要影响因素,因为在孩子的生活范围里,家庭占比最大,学校次之,社会就较少了。孩子个性发展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而逐渐发生变化。孩子在认识事物从不懂到似懂,再到真懂的过程中,其个性也逐步形成。但与成人相比,孩子的个性是不稳定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与孩子的认识阶段和心理特征有直接关系。

二、家长对孩子个性发展的认识

(一)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九年义务教育的效果不仅仅是让每个孩子都接受了教育,还有一个更大的成就就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调查结果表明,从意识方面讲,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家庭对智力的投资已成为孩子日常消费的主体,只要孩子想上学,砸锅卖铁也供;
但在环境创设上城乡差距明显,城市绝大多数家庭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了优良环境,比如孩子有独立卧室,有自己的私人空间;
父母带孩子到现场观看各种综艺节目,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家长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培养孩子社会责任感等;
而且家长也会拿出大量时间去陪孩子,比如带孩子旅游、陪孩子做游戏、与孩子一起欣赏名家影视等等。而农村大部分家庭没有这方面意识,尤其是留守儿童,更谈不上良好育人环境的创设。

(二)体育活动、各种劳动不但能展现个人能力,更能促进个性的发展

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
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无不引导着人们热爱体育,热爱劳动。体育运动和各种劳动即是体能锻炼,也是思维锻炼,不但能展现个人能力,更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家长对体育运动和各种劳动认识程度不同,对孩子的培养上也会参差不齐。就劳动方面讲,人的劳动观念是后天培养的,不是一生下来就喜爱劳动,可以说大多数孩子都不喜欢家务劳动,那么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和劳动习惯就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有直接关系了。据了解,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有必要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来,然而超过半数家长认为孩子做家务没必要、无所谓或顺其自然。家长的这种劳动育儿观念,直接影响着孩子是否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理特征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是个性形成的关键因素。目前,虽然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但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心理素质养成教育还知之甚少。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的繁荣,人文环境的变化,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理素质养成,心理健康也逐步成为关注热点。但绝大多数家长对什么样的心理是健康的心理,怎样培养和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个性形成有什么作用,还是模糊不清,可见家长对孩子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指导的诉求是非常大的。

三、家庭氛围对孩子个性形成的影响

(一)家庭的影响因素

1.家庭结构

简单地说家庭结构就是人口结构,一家人可能存在祖一辈,父一辈,子一辈;
但多数都是父一辈,子一辈。只要夫妇都在,膝下有儿女,即为完整家庭,也就是说家庭结构健全,完整家庭有助于孩子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缺少母爱或父爱,以至于多数孩子个性过于偏激或懦弱。几代同堂的家庭,在孩子教育上意见很难统一,所以会出现过分溺爱从而导致娇生惯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大多比较脆弱。因此,稳定、健全的家庭结构,对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是孩子个性发展的基础。

2.家庭氛围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家庭氛围是影响孩子能否养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隐性因素,也是人的个性差异的最初根源。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或者父母经常因为家庭琐事吵架、甚至长时间处于“冷战状态”,就会给孩子带来影响进而产生心理压力。长期生活在尴尬、沉闷或者是争吵不休的家庭气氛中,孩子在心理上会反感、压抑;
行为上孤僻、冷漠、易怒、暴躁,进而形成不良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家庭氛围可以使孩子心情愉快,精神振奋,在感受幸福的同时养成活泼、开朗、热情、大方、诚实、好学、谦逊的良好心理品质。家庭氛围不仅影响孩子早期的个性,甚至还影响着孩子一生的个性发展。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孩子早期与以后各年龄阶段的人格特点有着相当的一致性,孩子早期形成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倾向,往往是一个人成年后人格的核心部分或中坚结构。由此可见,孩子个性的早期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一个人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就要给他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他创造一个和谐、愉快、整洁、有序的家庭氛围。

3.教育认知与教育方式

在教育认知和教育方式上,家长对教育的认知水平和教育方式得当与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家长对教育的认识有深有浅,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教育就是到學校学习书本知识,而没有考虑社会和家庭对孩子应尽的教育义务,把孩子放到学校,学好学坏是老师的责任,这样的想法或者做法会耽误孩子的一生。而在教育方式上,家长不能一成不变,天天说教、年年说教,要不时推陈出新,这次交心谈话,下次榜样示范等。同时无论用何种方式教育孩子,都要有一个度,即严而有度。在孩子犯错的时候,既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过于激进,要严肃对待;
在孩子知错的情况下,不能过分批评,也不能过分埋怨,要侧重于心理安慰;
对好吃贪玩的孩子,就要适当加以限制,转移注意力;
对于表现优秀的孩子,也不能一贯的宠爱有加,要正确引导。过分关心,会使孩子心理上有很大的压力;
过分严厉,会使孩子形成精神紧张、胆怯等心理问题。所以,家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对孩子的个性形成十分重要,如果家长没有一个好的教育态度,孩子很难养成优良的个性。

4.家长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

家长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心理素质,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潜在精神因素。父母掌握文化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以及父母的文化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孩子各方面的发展。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孩子的学习习惯、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个性表现上。心理素质好、文化素质高的家长,看待事物有更长远的打算,面对问题会更有智慧。父母对待事物的态度、生活中的情绪、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状态等,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这种环境的熏陶,并对其日后的个性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家庭的影响内容

1.家庭氛围决定孩子早期的个性

家庭氛围对孩子个性产生关键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孩子接触最早和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家庭,从产生因素来说,家庭对孩子个性形成的作用最为关键,也最持久。

首先,遗传因素是一个人个性发展的生理基础,基因对个性、智商、能力都有影响。另外,不同年龄段会有不一样的生理特点,而生理特点决定了个性发展阶段性。

其次,性格类型是一个人的气质和潜能发展的基石。在一个人的个性之中,气质的稳定性最强,不会轻易改变,这与其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特性与灵活性有一定关系。

根据心理研究发现,家庭对孩子的个性影响主要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首先是双亲的基因是个性发展的根本,双亲的文化程度与素质修养对其气质会产生影响,父母的行为处事和生活习惯更是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另外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个性特征、情感、与处事方式也会产生直接影响。所以说,家庭环境在孩子早期的个性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2.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的个性心理

孩子个性的发展与形成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在此过程中,通过外界环境和孩子自身的一些因素,形成同化与内化对孩子的个性特征形成产生影响,并通过反馈与修正而不断强化,这一过程与孩子的内心成长过程是一致的。由于个性与心理特性有着紧密的关系,这样在研究个性形成时,通过研究个性心理就可以很好地把握影响个性发展的一些因素。专家在研究个性心理过程中发现,家庭氛围对孩子个性心理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主要体现如下:

家庭环境中,孩子所处的氛围对其情感、性情都会产生一定影响,而这些情感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一般来说有两个因素会对孩子个性心理形成起到决定作用,这两个因素分别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前者是生理基础,是内因,这种因素是可以遗传的,与其父母的性情有很大关系。而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家庭氛围,是外因,这种因素对孩子个性的影响,主要是对其身心和情感加以影响,进而形成心理作用,其作用时间较长。由于家庭环境是孩子个性心理形成的主要外界影响因素,而其个性形成与个性心理又密不可分,因此家庭环境对孩子的个性发展与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3.家庭氛围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形成

一个温馨的家庭,尊老爱幼,成员和睦,夫妻相爱,父子同德,母子同心。在这种氛围的家庭里,父母同孩子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和谐的家庭氛围不仅仅是大人从中获益,而且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形成。一个活泼可爱、性格开朗的孩子肯定是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里。这一点在我校五年二班学生张子欣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她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课下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生活习惯规规矩矩。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童年的快乐,也看出了家庭的幸福。通过和班主任聊天得知,她家是三口之家,父亲是银行职员,母亲是教师,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从不争吵,夫妻经常陪着孩子散步、运动、做游戏。而另外一个孩子的情况截然相反,这个学生平时一脸的玩世不恭,凡事都无所谓,课上随意说话,甚至随意走动,作业从没有按时完成过;
课下经常在教室或操场打闹,有时还张口骂人,被列为课间重点看护对象。孩子为什么会这样,通过家访了解到,在他家里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过于极端,要么撒手不管,要么采取暴力手段。父亲好赌,经常夜不归宿,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夫妻经常发生冲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谁的心情也不会好。父母对待孩子非打即骂,不可能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即是说,要促进孩子心理健康,只有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是不够的,还要形成最佳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亲子关系最重要是父母要把孩子作为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想法、意见,给他一定的自主权;
有些事情可以和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2017年暑假期间,我家准备安排一次全家出游,不知女儿从哪听说宽城县有个花溪城水上乐园,就非常想去,但是没有同伴。她就和我说,出去旅游是不是应该结伴出行,大人需要结伴,小孩也需要呀。她这么一说我就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了。对于女儿的建议,我进行了积极的回应,很快就联系到女儿好朋友赵佳音的家长,双方一拍即合,两家结伴旅游。这样做,既满足了孩子的心愿,同时在出游的过程中还能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和地理知识的讲解,一举两得。家长对孩子提出的建议都应认真考虑,这样与孩子的关系会日益亲密。总之,丰富健康的家庭生活、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儿童健康心理的形成和稳定。

四、不良家庭氛围对孩子个性发展过程中的影响

(一)多数家长对待孩子的个性发展教育很迷茫

目前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现代、时尚的年轻父母們,并不知道孩子心理素质的重要性,我在调查中对很多家长做过访谈,了解到多数年轻父母对孩子的心理问题感到困惑迷茫,不知道怎么教导孩子,不知道孩子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尤其是孩子的性格出现偏颇后,更是手足无措、毫无办法。

(二)过分溺爱会严重影响孩子个性心理素质的养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步就有了自己的想法,时常想去尝试接触一些新鲜事物,因此在孩子某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家长一定要放手,给他机会,甚至为他搭建平台。但是有些家长总是杞人忧天,怕这怕那,把孩子看得死死的,为孩子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和保护,有求必应,全程包办,甚至在孩子做错的时候,既不批评,也不引导。这种行为就是溺爱,会使孩子养成依赖成性或任性放肆的性格,经不起挫折失败,听不进逆耳忠言。

(三)家长自身素质不高对孩子的心理素质产生影响

调查中,城市孩子的父母多数处于专科及以上学历,农村孩子的父母多数处于初中学历,大多数孩子的父母没有相应的育儿知识,现在儿童期的大部分家长都是80后或90后,很多家长没有做好科学育儿的准备,无法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和义务,不知道如何去教养孩子。农村孩子的父母不仅文化程度低,而且大部分外出务工,农村孩子心理素质养成情况不容乐观。

(四)家庭教育在孩子个性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家庭对孩子的培养会出现以下问题:第一,缺乏正确的儿童观。很多家长只看表象,没有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对孩子的需求、想法,不假思索的加以否定,或敷衍塞责。在与孩子沟通时不讲究方式、方法,认为孩子是自己的附属品,在主观意识中替孩子做决定,进而造就了一批“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在这种家庭中,孩子时常处于压抑、被动状态,进而在个性发展中表现为缺乏自信、沉默寡言、犹豫不决,甚至逆来顺受等。在学习上,不能主动学习,不会独立思考,学习成绩往往较差。第二,缺乏平衡的教育目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成龙成凤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完成很多目标,每一个目标的制定都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家长过高的心理期望值,往往会造成顾此失彼。家长一味地强调智力开发,追求考试高分数,忽略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情感体验,会导致孩子学习无兴趣,思想不端正,态度不积极,甚至出现厌学、逃学的现象。第三,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方式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育儿方式已经被大多数家庭淘汰。榜样示范,交流沟通,积极引导成为家庭教育方式的主流。但是因为生活节奏的加快、成本的提高、压力的增加,一些父母的大部分时间与精力都投放到工作中,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了,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少了,孩子处于一种“散养”状态,游离于父母的视野之外,等到孩子出现问题时又打又骂,恶言恶语,最终导致孩子叛逆。留守儿童缺乏关爱,隔辈教养过分溺爱,这都是家庭教育的极端现象。留守儿童因为远离父母,是非的判断几乎都要亲身体验,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遇到困难又无人帮助,就会产生暴力倾向;
而隔辈教养因为对孩子疼爱有加,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倚有靠,奴性、惰性自然就成了孩子个性的一部分。

以上种种误区,会导致孩子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个性不突出;
而迂腐的观念,模糊的目标,偏执的方法和方式,使得家庭教育效果不佳,甚至失败。

五、构建良好家庭氛围,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策略

由于家庭氛围在影响孩子个性发展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而孩子的个性形成对其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建立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我认为,在新时代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的思想认识要到位

当今社会对孩子教育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但是对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习文化知识,还要立德树人。要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合格人才,父母要积极为孩子创造条件,除了经济方面做好保障外,更重要的是育人环境,而环境中的家庭氛围是非常重要影响因素,所以作为家长有责任为孩子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首先,在构建良好家庭氛围的过程中,长辈,尤其是父母要尽最大努力,减少不和谐因素出现。例如夫妻双方如果互不忍让,将细小的矛盾不断激化并直接在孩子面前爆发,会对孩子产生强烈负面影响,所以要尽量避免将夫妻之间的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其次,要有阳光的心态,让家庭生活充满希望。充满希望的家庭是人生的优良港湾,当你疲惫不堪时回家小憩,可以让你力量重生;
当你遇到艰难险阻时回家看看,可以让你信心倍增。父母的心态决定着家庭的希望,一个有希望的家庭,氛围是和谐的,孩子也会是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的。比如父母遇事总能够以积极的、阳光的心态去面对,理智思考,尽力解决。困难总是在无声无息中被克服,家庭始终处于和谐稳定状态,在这种氛围中,孩子的个性肯定会向积极方向发展。

(二)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父母是孩子学习、模仿的榜样,孩子的言行是父母言行的写照,孩子的品德是父母品德的折射,父母的行为习惯和文化素养对孩子的行为举止,思想认识乃至个性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也是孩子的精神寄托,父母做在前,孩子跟在后,不用多说,也不用教,近朱就赤,近墨就黑。所以父母的素质有多高,孩子的前途就有多远,这就要求作为父母,在为家庭付出的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家庭构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有文化,讲道理;
素养高,走正道;
说话有根据,办事讲方法。这种充满正能量、充满和谐氛围的家庭,对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修养与认知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一个酗酒赌博,不务正业的父亲,一个手机不离手,脏话不离口母亲,再加上一个经常打架的家庭,不仅仅是破坏了孩子的生长环境,更是对孩子的思想、个性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我在对所任课班级将近一个多月的观察与调查后发现,凡是平时没规矩,说话大声嚷嚷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是行为随意性强,说话粗声大气的人;
而那些规规矩矩,举止文雅的孩子,家庭成员多数都是讲道理,有涵养的。

此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树立科学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方法。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直接而显著的,因此家长想让孩子朝哪个方向发展,自己就应该在那一方面比较优秀,至少做的比较好,这样才能为孩子提供正确的教育方法。陈鹤琴先生曾在《怎样做父母》一文中这样说道,要想将花朵成功栽好,需要详细了解栽花的方法和技巧,教育孩子同样如此。

(三)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需要及时沟通和解决矛盾

居家过日子,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出现矛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逃避矛盾而导致矛盾升级,从而破坏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即使矛盾与孩子无关,但在充满紧张空气的家庭里,孩子也会深受其害,所以矛盾的及时沟通和疏导对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非常必要的。

矛盾如果产生于大人之间,无论是父母的哪一方,都不要向孩子诉说,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爆发。如果矛盾产生于大人和孩子之间,就更加需要智慧。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管教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了,因为有了青少年保护法,所以既不能大搞家长作风,也不能低三下四的求孩子。家长作风会导致孩子严重的逆反,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叛逆行为,以至于难以管教;
而低三下四会把孩子惯坏,养成凡事不由他,他就耍脾气的个性。为此,在处理大人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时,必须注意方式方法,特别是需要多考虑孩子的心理特点,要从教导和指引方面进行沟通而不是对孩子进行指责与谩骂。对于出现的问题或矛盾,家长一定要以理服人,不能大声嚷嚷,无理狡辩。夫妻二人的关系对整个家庭的氛围和谐与否,起到决定作用,因此出现矛盾或者想法与观念出现冲突时,家长双方应该多从对孩子的影响出发,冷静处理,尽量不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优良的家庭环境。

(四)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需要与学校和社会合作

除过家庭之外,学校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也很明显。学校是个大家庭,成员来自不同的小家庭,孩子的脾气秉性、生活习惯、性格特征等各有特色,各具千秋。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从思想上、制度上、管理上下功夫。在思想上要按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去培养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制度面前要人人平等;
管理上要服务于人,做到管理育人。要创造良好的班风,形成一种紧张而不压抑、严肃而死板、积极而不虚浮的班级氛围。社会对孩子的影响更直接,网络、影视、手机、社会现象、社会风气等等,对孩子影响更直接,更深远。所以在家庭、学校为孩子健康成长做出不懈努力的同时,社会也要承担起教育重担,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我们要共同奋斗,构建和谐社会;
我们要努力奋斗,建立和谐校园;
我们要努力奋斗,构建和谐家庭。为了我们国家的富强,为了我们民族的振兴,一定要给我们的孩子创造一个美好的生长环境,使得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强健的体魄、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稳重的个性。

参考文献:

[1]伍新春.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2]宋晓岚.家庭教育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8)

[3]官旭瓊.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J].考试周刊,2009(39)

[4]范艳梅.论家庭教育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J].科教导刊,2014(2)

[5]邹萍,杨丽珠.父母教育观念类型对孩子个性相关特质发展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

[6]李莉.家庭教育与孩子个性的发展[J/OL].教育教学论坛,2012(28),262-263

[7]范菊仙.家庭教育是孩子发展的关键[M].新课程(教研版),2010(3),52

[8]徐燕.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管理观察,2009(6),225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 简析激发学生学习小学语文兴趣的几点措施东方教育(2018年9期)2018-05-28学困生的心理特征剖析教育·综合视线(2018年4期)2018-05-10初中生物互动性教学的运用魅力中国(2017年49期)2017-12-23物理学困生心理特征研究及心理健康转变策略学周刊(2017年34期)2017-11-27高职日语专业学生的构成及心理特征浅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7年10期)2017-10-21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20期)2017-09-07优秀排球运动员的专位心理特征体育时空(2017年5期)2017-06-17探究高校舞蹈教学中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速读·下旬(2016年8期)2017-05-09浅说女性健身会所的设计要素知音励志·社科版(2017年1期)2017-03-15浅谈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甘肃教育(2015年23期)2016-01-16

推荐访问:试论 氛围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