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展望

|idpi

摘  要:坦培拉或丹培拉绘画来自英文“Tempera”的直译音。2020年10月29日,由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银川美术馆、银川国际版画创研中心共同承办的“筑梦黄河·相见银川”——第一届坦培拉绘画学术邀请展如期举行。这次以坦培拉命名的展览,意义重大。此次展览作品题材多样,有人物、风景、静物之分,亦有古典、超写实、写意、抽象之多种画面风貌。艺术家们对坦培拉绘画的研究深入而独到,技法熟练,不但能够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面貌,也能用画面色彩语言、形式语言体现作者的精神世界,从而感动观者,达到“古法今用”的艺术目的。

关键词:坦培拉;技法;材料;创作;繪画

一、坦培拉及中国坦培拉绘画的发展概况

坦培拉或丹培拉绘画来自英文“Tempera”的直译音。“原意为调和、搅拌,泛指一切可由水溶的胶性颜料及结合剂组成的绘画。”[1]坦培拉绘画是欧洲早期绘画之一。14至16世纪,坦培拉绘画以其完善的技法和材料,独特的绘画风格达到了艺术巅峰。随着人文主义在欧洲的兴起,扬·凡艾克兄弟、莱昂纳多·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在坦培拉绘画的基础上渐渐发明并发展出了更为完整的油画材料和技法,坦培拉绘画逐渐被油画所代替,但这两种材料曾结合使用了将近两百年。在许多古典绘画艺术作品中,如佛兰芒画派、威尼斯画派、佛罗伦萨画派,常常会使用坦培拉对画面底层进行基础描绘,然后再用树脂媒介和油画色彩进行表层绘制,即传统的多层间接画法。随着佛兰芒派画家对油画的不断推广,坦培拉绘画材料和方法使用频率逐步降低,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艺术家们边缘化。

对于欧洲绘画技法与材料的研究,我们的起步较晚。直到改革开放后,国人才逐步见到了安德鲁·怀斯、波提切利、巴尔蒂斯等大师的原作,并逐步模仿与研究,渐渐地越来越深入地了解“蛋彩画”与油画的异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美术界掀起的“油画技法与材料”的研究热潮,潘世勋、朝戈、姚尔畅等教授都对油画材料、坦培拉绘画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也有很多画家在慢慢摸索坦培拉绘画的材料特性与创作方法,比如张元、曹吉冈、艾安等。首都师范大学刘孔喜教授于1993年至1994年在日本武藏野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时,对现代坦培拉绘画艺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实践。归国后,刘孔喜在绘画创作和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完整的坦培拉绘画创作理念、成熟的技法、完备的教育教学体系,使坦培拉绘画艺术在中国不断加速发展和迅速传播壮大,培养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卓有成效的坦培拉绘画艺术家。他们或分布于全国各大艺术高校、艺术研究院,或进行教学研究,或专心致志进行艺术创作,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坦培拉教学实践及创作实践的中坚力量,并且使坦培拉绘画成为中国美术界一道璀璨的景象。

二、“第一届坦培拉邀请展”

的概况及其历史意义

2020年10月29日,由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银川美术馆、银川国际版画创研中心共同承办的“筑梦黄河·相见银川”——第一届坦培拉绘画学术邀请展如期举行。这次以坦培拉命名的展览,意义重大。第一,其旨在搭建起宁夏同全国艺术家的文化艺术交流平台,推进黄河资源环境与地域文化发展的融合,丰富银川市黄河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内容。第二,展览邀请了以刘孔喜教授为代表的,全国坦培拉绘画研究领域的10位优秀知名艺术家进行艺术交流。他们携艺术精品来到银川展出交流,共同探讨坦培拉这一古老绘画材料技法,如何与黄河文化、银川地域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第三,“筑梦黄河·相见银川”——第一届坦培拉绘画学术邀请展,是国内首次大型坦培拉绘画作品专项展览,也是一次高水平坦培拉绘画的集中亮相。此次展览作品题材多样,有人物、风景、静物之分,亦有古典、超写实、写意、抽象之多种画面风貌。艺术家们对坦培拉绘画的研究深入而独到,技法熟练,不但能够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面貌,也能用画面色彩语言、形式语言体现作者的精神世界,从而感动观者,达到“古法今用”的艺术目的。

三、参展坦培拉绘画代表作品及艺术风格解析

(一)风景坦培拉绘画的不同主题与创作技法

刘孔喜先生的参展作品有两幅,其中一幅是其代表作品《乌苏里晨曦》(如图1)。刘孔喜先生的坦培拉技法源自于日本武藏野大学,属于现代坦培拉绘画技法,与传统坦培拉绘画技法并不完全相同。一般不运用“小湖”“大湖”技法,不把颜色加水或加白调成若干个明度深浅不同的层次反复涂罩。而是依照画面色调、色彩设计,由浅及深地直接施色。绘制刻画过程也不像古代画家那样一味排线,而是根据画面形态,在反复施色、塑造、刻画中,逐步实现色彩的饱和丰富,是一种逐步推进的直接画法,表现真实的现代生活。

《难离》(如图2)创作于2020年初春,表现的是疫情封闭结束后,画家贾海膺在驱车奔赴内蒙古工作途中看到的令人痴迷的景色。画面中凛冽的春风仿佛把天空与山峦硬硬地撕开一条亮带,将沙土倾泻而下,天空、山峦、河水,草原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优美的画面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画布上重温场景,分不清哪里是天空,哪里是山水;哪里是真实画面,哪里是梦幻。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每一位画家对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偏爱。当艺术家钮维初次看到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时,被那空旷的天然牧场、丰富的草原景象和变化多端的线条构成所打动,并怀着浓厚的兴趣和激动的心情完成了一系列草原题材的创作,这其中就包括参展作品《宝格达牧场》(如图3)。在创作中,钮维通过坦培拉这一独特的绘画表现形式,以细腻的笔触,深入描绘草原光影分界线、铁丝网线,试图通过对草原细节的描绘,突出草原特有的美。将画面构图努力简化为矩形与三角形的形式关系,钢材质的围栏与柔软的草形成对比,以产生视觉冲击。同时利用草皮的高纯度色,抑制环境色,以反复勾画的方式实现色彩的透明与鲜亮。钮维坚持利用写实手法,着力于局部刻画所引领的触觉感受与精神共振的心理学效应,达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二)人物坦培拉绘画的不同主题与创作技法

《花围巾一》(如图4)是高海军多幅以新疆少数民族女性为表现对象的坦培拉间接画法中的一幅。作者采用坦培拉绘画材料进行黑白素描塑造画面底层,然后利用马蒂树脂媒介剂、经典丽坤媒介剂与油画色彩相结合,进行多层提白罩染的方法绘制而成。画面虽然很小,但是细节刻画深入,笔法详尽到位,画面形象精美。作者从1994年开始学习坦培拉技法,能够通过其熟练的技法和材料技术运用,极力刻画人物形象,挖掘画面中女孩内心深处的明净、善良和友善的情怀。

而高家明人物坦培拉作品的一个特点就是着重对人物眼睛的刻画,其柔和光泽的眼神与皮肤点状笔触形成明显的视觉反差,从而突出人物的神韵。高家明的坦培拉作品《海声》(如图5)是仿照荷尔拜因肖像画的样式进行创作的。画中人物侧面打光,双手置于桌上,手臂与头身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构图。在这幅作品的草稿和大色调塑性阶段,高家明利用水性坦培拉快干少油的特点进行人物造型和衣物的塑造;然后再用油画罩染的方式对人物和衣物进行色彩罩染,这样大大提高了画面的色彩纯度;之后他利用坦培拉快干和善于刻画细节的特点,再用油性坦培拉对画面中的衣物、皇冠和海螺进行细节刻画,最终使画面既有丰富的细节又有油畫光彩的色泽。整体画面黑色的背景与黄色的上衣呈现唯美的暖色调,桌面的蓝花毛毯与之呼应,从而达到理想的画面效果。

《女子肖像》(如图6)为油性坦培拉肖像画,是直接画法与提白罩染法相结合的优秀作品。作品中,人物背景的云彩为直接画法,艺术家李锐军利用印象派的视觉混合技法绘制,松散的点彩轻松地表现出天空虚无的特征;在人物红衣服的绘制中,李锐军恰当运用坦培拉传统的提白罩染技法,透明的红色层层罩染在浅白的底子上,如此取得的红色非常纯正;人物的脸部表现为提白罩染与直接画法的综合运用,画面整体造型概括、构图精致、表现细致、技法娴熟,古典与当代和谐相融,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在精神。

“普通的劳动人民”是艺术家苏利的重要表现题材。如何描绘平凡中的不平凡,使普通的人物画具有代表性,这就是苏利始终追求的“平凡中的伟大”。苏利出身农村,爱农民,爱人民,故画之而不厌。在中国油画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劳动人民的形象可谓是举不胜举,例如罗中立的《父亲》等作品。苏利的坦培拉作品《南雪日记——整束待发》(如图7),描绘的是南方冬天大雪中整装待发的线路维护工。苏利努力真实地描绘他们的感情——画面上的这些“平民英雄”在坚毅的目光中还夹杂着复杂的情绪,更多的是生活中的无奈……

在张晓东的系列作品《清未丽人——闺秀》(如图8)中,时刻表现出他对历史影像的兴趣,并将其与坦培拉材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者通过娴熟的绘画技巧,达到对残存历史影像恰到好处的表现。从画面中我们能够充分感受到,作者在其制作中那种对坦培拉材料所特有的丰富性,以及绘画性给其带来的极大愉悦感。

(三)“坦培拉+综合材料”技法的运用及其语境启示

坦培拉的表现力非常宽泛,通过做底子时用的配方控制,可以是粗犷奔放的表现,可以细致入微的精细倾诉,也可以和纸、木、金属等结合,坦培拉可以满足艺术家对视觉诉求的所有愿望。《越过山丘》(如图9)这幅画,得益于艺术家韩欣潮熟练地掌握了坦培拉的技术规律,通过技法与材料充分表达艺术家内在的思想世界。《越过山丘》画面中的坦培拉色层是晶莹的,观者可以通过不同角度欣赏到不同的折光效果,画意中仿佛在诉说我们的人生,人生都是丰富多彩的,不同时期只是光彩不同而已。坦培拉色层耐氧化,变化缓慢,艺术家韩欣潮在山丘上巧妙地运用了银箔和锡箔,经过一段时间自然氧化后,银和锡的色泽会变化,银会放出七彩的光泽,与坦培拉色彩交相呼应,产生了奇妙的视觉效果。

《虚境》(如图10)为三联屏作品。艺术家吴晓明将“坦培拉+综合材料”作为表现媒介,以不同于常态风景画的表达方式,用高度抽象的绘画语言,消解了正常视觉感受中大自然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具体形态,似虚掉的背景,又似真实存在,传达这种存在是以期达到观者眼中的“虚境”上升为一种心理的真实,是追求一种精神上人与自然“虚和”境界的沟通和交融,通过这种似乎无相的视觉传达使观者达到心灵与精神的平衡,亦可追求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这种感受在当代社会中具有一定的精神疗愈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孔喜.坦培拉绘画艺术研究[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7:192.

作者简介:高海军,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技法创作材料 手绘技法表现雨露风(2021年1期)2021-03-10小艺术家大创作智慧少年·故事叮当(2019年8期)2019-09-03作品一文艺生活·下旬刊(2018年6期)2018-07-23可爱的小乌龟红蜻蜓(2018年7期)2018-07-09关于创作东方艺术·书法(2018年1期)2018-04-30赠送折纸材料小朋友·快乐手工(2014年4期)2014-08-16古筝演奏中传统技法和指序技法比较研究艺术教育(2011年10期)2011-12-19关于《翔》的创作雕塑(1999年3期)1999-06-23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雕塑(1996年2期)1996-07-13

推荐访问:展望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