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舞背后的“土”与“美”

|idpi

陈家乐

我 10 岁读艺校。大学期间学习的也是与舞蹈表演有关的课程,现在从事的是青少年舞蹈培训。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舞蹈往往是高雅而小众的,可望不可即,对于我来说,或许是一直身处舞蹈“圈”中,我并不觉得舞蹈是多么神秘而小众的艺术。今天,随着一些大型舞剧中的舞蹈段落如《杜甫》中的《丽人行》、《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渔光曲》等在电视和短视频平台上的影响力扩大,以及《舞林争霸》《舞千年》等舞蹈综艺节目的火热开播,舞蹈逐渐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然而,由于大众并不了解某类舞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经常产生种种误解。比如当我过年回到老家,家里的大爷大妈都在讨论舞蹈,他们总是想让我当场就来一段,还问我为啥这都不会跳,这么多年学了啥呀。这让我郁闷,就像是学计算机被叫去修电脑,学机械专业的去修拖拉机,学动物科学的被拉去喂猪一样。

这些也正说明了舞蹈这几年好像确实走在了“出圈”路上。只不过,是舞蹈的节目正在“出圈”,而节目背后的舞蹈文化却鲜为人知,这不禁让我想起我当初学秧歌的经历。

我读的是那种五年制的中专院校,其中有三年,我们班都在学秧歌。我不知道大家一提起秧歌会想到啥,但是我最开始一想到秧歌,就想到拿着两块红手绢、配着《好运来》的音乐扭来扭去的画面。但是当我真正投入学习的时候,我才领略到秧歌这一片天地的广大。我们当时学的,除了以红手绢著称的“东北秧歌”之外,还有山东秧歌、安徽花鼓灯等,而每一种秧歌都有自己的跳法与技巧。

我们当初进校的时候不过10来岁,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秧歌,老师以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秧歌文化。像是东北秧歌,最重要的就是手绢。这个手绢是从哪来的呢?其实就是从当初下地干农活的农民们头上的头巾演化而来。人们在农闲的时候,就会有一些自娱自乐的活动,比如说劳作了一天,人们晚上吃完饭,可能就会在院子里、田头边上跳舞唱歌。这个时候,人们身边有什么就用什么当道具,也把头巾从头上扯下来,边扭边甩,这就成了秧歌最早的形式。后来经过艺术家们的改编,朴素的头巾变成了绣了花边的八角手绢,通过手腕和手指的力量将手绢转起来,手绢就像花朵一样盛放,所以又被叫作“手绢花”。这花转得越大越圆就越漂亮。那个时候,老师对我们说,东北秧歌来源于田头,那就不能讲究美,你们得把动作放大放开了去做,谁要是能把自己变“土”,反而就掌握了东北秧歌的韵味。

其实仔细想想还真是,要是扭扭捏捏地扮美,根本就不符合秧歌的风格。来自田头的艺术就要符合田头的气质,抡圆了胳膊,迈大了步伐,才能舞出那股与乡土融合的气息。我们在观看东北秧歌作品的时候也不要一味地纠结于东北秧歌的土。回想一下你看秧歌时的反应,一般都是开怀大笑或者觉得有趣,这种艺术性的“扮丑”其实就是秧歌的魅力所在。它的感染力与艺术性来源于这股“土”气,正是这股“土”气将秧歌与农民文化和普罗大众紧紧捆绑在一起。土到极致,便是美。

同为民间艺术的“山东秧歌”却与“东北秧歌”有着不一样的气质。虽然同样是扎着辫子、拿着手绢扭来扭去,但是在“山东秧歌”里面,手绢变成了丝制品,像薄纱一般,有各种颜色可以选,非常漂亮,而且“山东秧歌”里面加入了一个新的道具——扇子。我们头次见到这种舞蹈道具,感到非常好奇。

老师告诉我们,现在的民族民间舞蹈教材之中,山東秧歌以胶州秧歌、海阳秧歌和鼓子秧歌这三大秧歌为主。除鼓子秧歌仅由男生学习以外,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作为我们女生的必修课,又各有特色。而胶州秧歌作为最具舞蹈性和女性美的秧歌种类,又是我们的学习重点。

与东北秧歌的“扭”不同的是,胶州秧歌是以“拧”为主。想象一下自己的身体是一条毛巾,东北秧歌就是左右扭动毛巾,而山东秧歌就是要把水分都从毛巾里给挤出来的那种拧转。事实上,在后来的学习中,我觉得这也很对得起胶州秧歌的俗名——“扭断腰”。从脚到头,就连手上拿的扇子和手绢,没有一个地方是不用拧扭的。有的时候拧得不对了,我都怕老师上手像拧毛巾一样拧我。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胶州秧歌在这种独特的拧扭之中,有一种别样的美感。相比于东北秧歌,胶州秧歌少了那股泼辣与豪爽,却多了一份婉转与雅妙。

胶州秧歌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特点,与它的来源有关。胶州秧歌产生于齐鲁大地,此地很好地吸收了儒家学说之精华,可谓是讲道德明礼节的典范之地,所以现如今的山东也被称为“礼仪之邦”。而胶州秧歌作为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的舞蹈艺术,也必然不会违背当地的道德理念。

最初的时候,胶州秧歌是作为一种歌舞小戏在民间兴盛,戏中有五个角色,其中三个为女性角色,分别是年长的女性“翠花”、青年女性“扇女”和少年女性“小嫚”。三者是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代表,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三者的做派也要合乎儒家经典中的女子规范。若说东北秧歌展现出了东北“辣妹子”的爽朗,代表着女性“硬朗”的一面,那么胶州秧歌的温婉可爱就是代表着女性“柔美”的一面。

胶州秧歌和东北秧歌都是在各自地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民间艺术。

两种秧歌我都学习过,对我来说,两者不存在孰高孰低。这类民间艺术变“俗”为美、由“土”入“雅”,为我们现在的舞台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创作灵感。

随着央视春晚和网络媒体让舞蹈强势“出圈”,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够关注到舞蹈背后的文化,不以它的表演方式来判断好坏,而是在深入了解它们之后,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到它们的可爱之处。现在也有一些纪录片在真实地记录着舞蹈文化,比如《滚山珠》这一部与苗族的非遗舞蹈“滚山珠”同名的纪录片就真实地记录了“滚山珠”舞蹈背后的历史。而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想要了解某一舞蹈,也可以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去查询相关信息。在理解舞蹈文化的基础上再看舞蹈,你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33EBD304-C2FC-45FB-AA12-29B91118CA17

猜你喜欢 胶州田头秧歌 烧毛豆风流一代·青春(2021年10期)2021-10-27猎枪短篇小说(原创版)(2021年3期)2021-08-26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人物画报(2021年6期)2021-03-13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人物画报(2021年12期)2021-03-13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北京纪事(2021年2期)2021-03-03青岛市胶州少海湿地公园调研报告现代园艺·综合版(2020年5期)2020-11-23论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体态特征中“拧”的区别牡丹(2020年10期)2020-06-23双指所向 海铁相连山东画报(2019年10期)2019-12-09青岛旅游散记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2期)2018-05-10村姑东坡赤壁诗词(2018年1期)2018-03-31

推荐访问: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