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闲章寻义

|idpi

闵惠泉

2015年,我在台北访学时寻见了不少民国时期文化名宿的故居、纪念馆(室)、藏书和墓碑等。如蔡元培、梅贻琦、胡适、傅斯年、罗家伦、王云五和张大千等,对所能见到的印章也禁不住隔着玻璃展示柜左看右看。先说说傅斯年先生吧,他是北大的学生,做过北大的教授,还当过不到一年的北大代理校长。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在他的纪念室里摆有钤印朱文、白文多方,其中的“廉立散儒”“绝琴潇湘”以及“乌万斯年”三方闲章,尤其令我感兴趣。此外,还有他的学弟、金石学家柯昌泗为其夫妇篆刻的一枚。在台北南港傅斯年纪念室的这些闲章,观者、留意者不多,内地更鲜有见闻者。

“廉立散儒”是枚述志章。具有“狷介之性”的傅斯年先生,当年蒋介石想请他做官,傅坚辞,称自己“负性疏简”,“是一愚憨书生,事务非其所能”。罗家伦曾这样评价傅斯年:“孟真贫于财,而富于书,富于学,富于思想,富于感情,尤其富于一股为正气而奋斗的斗劲。”“廉立散儒”可谓名副其实。

“绝琴潇湘”这枚印章令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人或事,會让傅斯年先生发出类似“伯牙绝琴”般的感叹?后来看过傅斯年与胡适的有关文论,我猜测可能与丁文江有关。傅斯年与他相识缘于胡适,胡适回忆“民国十五年,孟真同我在巴黎相聚了几天。有一天,他大骂丁在君,他说:‘我若见了丁文江,一定要杀了他!后来我在北京介绍他认识在君,我笑着对他说:‘这就是你当年要杀的丁文江!不久他们成了互相爱敬的好朋友。”

耿直的山东汉子傅斯年是个性情中人,“傅大炮”骂人的火气是出了名的。胡适说“他的情感是最有热力,往往带有爆炸性的”。傅斯年骂丁文江,并扬言要杀丁文江,是气愤这样的人才早先竟然参加过军阀孙传芳的政治集团。后来,用傅斯年自己的话说,“相见之后不久即成朋友,一年后成好朋友,最近几年竟成为极好的朋友”。

极好的朋友因考古时煤气中毒意外身亡,傅斯年曾连夜一气写成几千字的回忆文章《我所认识的丁文江先生》。他在文中甚至写道:“在其病重时,心中自思,如果我死,国家之损失少得多。”

他在文中还顺势将了具有“历史癖”“传记癖”的胡适一军,直言:“我希望胡适之先生将来为他作一部传记。他若不作,我就要有点自告奋勇的意思。”

傅先生写得“感情动荡”,觉得许多话还没有说完,隔夜又写了《丁文江一个人物的几片光彩》。他甚至打算再写几篇追忆丁文江的文章,可惜未能如愿。

胡适在《〈傅孟真先生遗著〉序》中说:“我回想那年在君在长沙病危,孟真从北平赶去看护他的情状。我想念这两位最可爱、最有光彩的亡友,真忍不住热泪落在这纸上。”

当年能成为傅斯年极好朋友的除了丁文江,当数他在北大时的师友胡适、罗家伦和留德时的挚友并牵线将妹妹嫁给傅斯年的俞大维。然而,生死离别赶去看护的往事,未见傅斯年忆文中提及。不过傅斯年在1935年12月28日致胡适的信中却详细地讲述了丁文江的病情,表露了对在君病状“凶多吉少”的哀切之情。

时以“丁大哥”称之的丁文江,1936年1月5日逝于湖南长沙。“所故地之地方”也成了丁文江的葬地,这是不是让傅斯年生出痛失知音“绝琴潇湘”的悲痛?在君先死之憾的感怀刻骨铭心,会不会融入这枚印章之中?

2020年9月,我向台湾史语所数位资料中心友人请教,得到了热心回复。致婷女士将图书管理员的答复告知了我,“‘绝琴潇湘是1938年刻,私意:1938年春,史语所由湖南长沙再迁云南昆明,或此隐喻”。

史语所1928年建立于广州,1929年迁至北平,1933年迁至上海,后于1934年在南京建立新址。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抗战全面爆发,史语所从南京迁往湖南长沙,1938年春又辗转云南昆明。

如果这枚印章确实刻于1938年春,这种解释也很合乎情理,在这种民族危亡的时刻,整个史语所被迫从湖南长沙迁往云南的悲壮,和当年秋傅斯年“移家昆明”,亦能让傅先生发出“绝琴潇湘”之叹。不过,史语所的答复者十分谨慎,用了“私意”“或此隐喻”这样的字眼。笔者倒是觉得傅斯年“绝琴潇湘”或许涉及一人一事,两种“隐喻”兼而有之。

在史语所典藏的“印记”中,印主傅斯年名下还有一枚“乌万斯年”的印章。“乌万”为何意?查询的文献中“乌万”有几种解释:其一指一种少见的复姓;其二是指一种宗教信仰,意为人死后他的生命和命运就以流星的形式归入太阳;其三乌是指孝鸟乌鸦,“万”则为大也。笔者认为对于孝子傅斯年来说“乌万斯年”,就有斯年“以孝为大”之意,当然这也是一种猜测;其四是台湾学者告知:“‘乌万斯年的意思,在傅图印行的笔记书末载,文物馆引用之。”认为烏同於字,“《诗经》‘於万斯年,受天之祐,意为千秋万载都能承受上天的福祐。”

前两种解释可能与这枚印章的关联度不高,后两种解释究竟哪个更接近傅斯年印章的本义?鉴于从文字学的角度“於,乌的本字”,史语所文物馆作这种解释说服力确实最强。当然,如果我们知晓治印人、治印时间,以及是傅先生自己有意刻的还是别人祝福他为其治印,所有猜测和疑问都会化解。

傅斯年1949年去台湾,任台大校长,1950年去世,死后就安葬在台大校门外,墓碑上用小篆体写着“傅校长斯年之墓”。这也成为台大校门前的一景。那年我去台大时,正值阴雨,踩着脚下泛着青苔的石阶和飘落的树叶,在那里徘徊良久……

斯人远去,印章尤存,先生其人、其格、其品,还有多少人记惦着?

“廉立散儒,绝琴潇湘,乌万斯年。”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猜你喜欢罗家伦潇湘傅斯年人间最美是潇湘参花(上)(2020年12期)2020-12-09傅斯年与俞大彩:藏在最后一笔稿费里的爱百姓生活(2020年12期)2020-05-06小小潇湘上学记南风(2017年13期)2017-05-10罗家伦:登门求贤彻夜不眠做人与处世(2016年15期)2016-10-24罗家伦的倔劲幸福·悦读(2016年8期)2016-10-21跟尼赫鲁较真的中国大使文史博览·文史(2016年7期)2016-05-14铮铮硬骨傅斯年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14年27期)2014-09-22铮铮硬骨傅斯年高中生·青春励志(2014年6期)2014-07-16学者罗家伦世界知识(2009年9期)2009-06-10不到潇湘岂有情新校园·中旬刊(2009年12期)2009-03-17

推荐访问:傅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