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探讨

|idpi

    摘要: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的车市处于低迷状态,其中的商用车市场也未曾幸免。与此同时,中国的商用车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基于本次金融危机,以中国重汽为例,重点探讨金融危机给中国重汽带来的影响,以及中国重汽实施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国重汽;
创新;
战略合作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给世界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本次金融风暴也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带来了巨大压力与挑战,中国的各行各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此次全球经济衰退已经对中国汽车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都面临着困难的局面。
 
    其中作为生产资料的商用车市场需求也逐渐走弱,给商用车企业带来了巨大挑战;
但同时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拉动经济增长的举措,也为中国商用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作为中国商用车的领军企业的中国重汽也面临着危机下的寒冬,中国重汽是如何应对严峻的形势,在危机中抓住机遇进行转危为机,就此问题下文将重点探讨。
 
    一、金融危机对中国重汽的影响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及中国宏观调控的综合影响,中国经济出现快速下行。自2008年7月开始,中国汽车行业销量同比增速急剧下降,由于金融危机,汽车行业整体销量在持续下滑,其中商用车行业下滑速度大于乘用车行业,中重卡行业同比增速下滑最快。中国重汽的经营状况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一)市场需求萎缩
 
    首先,金融危机使得全球经济低迷,国际实体经济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利的国际市场环境导致了汽车出口大幅度下降,此外出口物流的明显降低,影响了国内商用车需求。其次,危机影响下中国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都有显著下降,公路物流的减少都将对商用车形成整体的打击。
 
    作为国内重卡行业的老大,2008年中国重汽也迎来了一个寒冬。2008年下半年每月的销售相比较上半年,降幅已超过了三成。2009年中国重汽上半年整车的销售和生产累计同比分别下滑了17%和10.2%,利润同比下滑50%,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出口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等,但最主要的原因是金融危机造成的国际市场的下滑。
 
    (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又逐渐抬头,贸易壁垒的增强使得中国汽车出口量走低,出口面临着贸易保护的挑战。例如,2008年俄罗斯对进口汽车的认证体系的修订使中国汽车进入俄罗斯的检查项目上升至55项,而且检测证书有效期也缩短为半年。同年,俄罗斯又临时提高载重汽车的进口关税,俄罗斯连续出台贸易保护政策使中国汽车出口难度加大。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给中国重汽的出口造成了障碍,甚至今后出口中会面临更多新的贸易壁垒,影响到海外市场的销售。
 
    二、中国重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
 
    根据相关机构统计显示,2009年1-5月份,中国销售重卡22.1万辆,同比下降31%。中国重汽2009年1-5月销售重卡32096辆,同比下降17%,但从重卡及商用车整个行业来看,重汽仍处于领跑者的位置。此外,最新数据显示,中国重汽集团2009年1-6月销售重型汽车68098辆,超过半年计划10%以上;
市场占有率达到26.26%,比2008年同期提高了7.5个百分点,产销量稳居国内重卡行业第一。面对金融危机,重汽没有裁员,没有减薪,而是抓住机遇,适时调整了发展策略,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应对措施,实现了率先回暖。
 
    (一)充分利用国家有利政策
 
    针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了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2008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新举措,到2010年底约投资4万亿来拉动经济增长。同时政府也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其中就有汽车行业。计划的目标是加快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积极的消费政策,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强自主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中央拉动内需的经济策略的实施和地方一系列工程投资项目的启动,使得中国重汽更加坚定了对国内市场需求的信心。2009年中国重汽紧紧抓住国家4万亿投资拉动内需和汽车产业振兴计划的机遇,随着重大投资项目的启动,重汽发挥产品和销售网络的优势,进一步抢占了市场。可见国家利好的政策,给重汽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
同时重汽也充分利用了利好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二)持续不断进行创新
 
    金融危机之下,重汽能率先回暖主要原因是集团始终坚持科学发展为核心理念,依靠创新式发展来打造各种优势。
 
    1、持续的技术创新。重汽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具有很强的科技实力。集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一类科研机构。2009年国家批复同意在重汽组建“国家重型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些都有力保障了产品开发和研发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依靠技术中心强大的研发能力,重汽不断拓展产品平台,目前已拥有HOWO、金王子、斯太尔王、豪骏等9大系列产品,2700多个车型。重汽还不断完善自己的“黄金产业链”,成为行业中唯一一家拥有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关键零部件全套配套体系的企业。此外,集团不惜重金利用高科技提升传统产业,进行工艺技术、质量水平和产能等进行改造提升。因此,在同行业中重汽具有独领风骚的科技实力。
 
    2、高效的营销创新。重汽具有高效的营销创新和市场管控能力。集团构建“大市场、大营销”的市场网络,形成以地区营销分公司为核心,以4S店、经销单位、改装厂和维修服务站为主体的覆盖全国、分布合理、运行有效的现代化营销服务网络体系。目前重汽已拥有各地的营销分公司约100多个,150多家“4S”形象店,1000多家维修服务站,30家备件服务中心,30余家“亲人”配件销售中心和600个“亲人”配件销售网点;
与全国1000家经销商,200家改装厂,建立起合作关系。这种高效营销网络的建立,能使重汽更加贴近用户,拥有最前沿和最直接的信息来源,也有利于产品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3、独特的管理创新。重汽实施了独具匠心的信息管理模式,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的建设工程,自主研发并实施了一套国内唯一的涵盖销售业务、售后服务、财务管理、配件供应的4个“一线通工程”,大大降低了设计、采购和制造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实现了公司营销体系的现代化管理和营销全过程的控制监督。同时推进智能化生产控制与物流系统信息化,形成了独特的、国际领先的信息管理模式,为重汽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积极实施战略合作
 
    中国重汽2009年加强了战略合作,先是与中石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接着又与德国曼进行合资,共同来应对金融危机,实现互惠互利和双赢的战略举措。
 
    1、与中石化战略合作。2009年6月重汽与中石化宣布缔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在技术、商务、海外市场、品牌4个层面进行深度合作。(1)双方将从技术开发开始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对汽车相关油品及化工行业专用车辆进行研究开发。(2)在商务合作方面,中石化与重汽在重型车辆采购和车用石化供应上互为首先供应商。(3)在海外市场合作方面,双方将结合海外市场的资源优势,共同开拓海外市场。(4)在品牌方面,重汽与中石化通过加油卡等形式进行品牌捆绑,实现品牌效应的叠加。品牌联盟会使中石化在重型汽车领域加大其品牌的渗透,影响终端消费者,同时重汽也会提升自身品牌的影响力。
 
    2、与德国曼公司合资。2009年7月重汽与全球卡车技术领先的工业集团德国曼公司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技术和资本层面进行长期的战略合作。此次合作,曼公司将先进的卡车和发动机技术以独占许可的方式在中国境内授权给重汽及下属公司,并与重汽进行生产和销售的合作,同时曼公司获得重汽25%加一股的股权,涉资60.48亿港元。此次合作对重汽是有利的,重汽将引进曼公司的先进制造技术,对于提高制造工艺水平,加强在中国的领先地位是有利的。此外,学习曼公司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掌握自主创新产权的产品技术,也有利于重汽以更先进的产品进入世界重卡市场参与竞争。
 
    2008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国内商用车市场萎缩,其中中国重汽的销量和利润出现了下滑。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重汽充分利用了政府出台的相关利好政策,抓住机遇。同时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理性经营、精心操作、追求最佳效益的经营理念,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在2009年上半年实现了率先回暖,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此外,重汽加强了国内外的战略合作来共同面对危机,提高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在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中国重汽坚持了自身优势,认识到了不足之处,抓住了机遇,实现了转危为机,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针对金融危机的蔓延,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稳定,中国重汽应继续适时调整发展策略来克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史宝华.俄提高进口汽车散件关税中国汽车组装将彻底叫停[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10-22.
    2、杨季青.重汽产销量居国内重卡业第一[N].中国产经新闻报,2009-07-27.
    3、赵健.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重汽的过冬秘诀[N].经理日报,2009-04-17.
    4、张方诚.中国重汽与中国石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N].中国建设报,2009-07-14.
    5、郭化南. 中国重汽与德国曼进行战略合作[N].中国工业报,2009-07-16.
    (作者单位:杨秀蔚,济南大学经济学院;
王英琦,中国重汽集团技术中心;
谷洪山,中国重汽集团技术中心)  

推荐访问:中国 金融危机 应对 探讨 策略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20 老文秘网 http://www.idp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