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识道:《老子》道物关系浅析

|

王林枫

“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核心概念,历代思想家对其论述极多。而《老子》中对“道”的讨论,可以说是首开先河。陈鼓应认为:“老子之前的思想家关注的问题多停留在人伦物理的层面上,到老聃的出現才将思想视野从‘物的世界提升到‘道的领域”(陈鼓应:《论道与物关系问题(上)————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主线》,载《哲学动态》2005年第7期)。但正如《老子》书中所言: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十四章),(本书所引用《老子》原文均以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20年版为准。),人们对于道既看不见、听不见又摸不着。由此看来,只依靠人类感官的认识能力,我们对道是不能有任何直接认识的。然而事实上,老子不但确信道的实在性,而且把道的概念传递给了世人,让人从中受到启发以指导生活实践。那么,老子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来认识道的呢?通读《老子》书,我们不难发现,老子总是在道与物的关系中来谈论道。离开了物来谈论道,就成了“道可道,非常道”(一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三十五章)等不可言说的境地。林光华认为:“老子之‘道的含义很大程度上寄寓在道与物的关系中,或者说,在道物关系中,道的含义得以更清楚地显现。”(林光华:《道在物中:再论〈老子〉的道物关系》,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因此,本文着力于思考《老子》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物”的观察而获得对“道”的认识的。

一、通过物的存在来认识道的存在

老子认为,道不仅化生万物,而且道存在于物中以养育、维持万物的运行。关于道化生万物这一点,《老子》二十一章中讲:“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从这一句的“道之为物,惟恍惟惚”中可以看出,老子认为道在初化为物时,它处于一种“恍惚”的状态。王弼注:“恍惚,无形不系之叹。”(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年,第52页)。此时的道虽然作为物,但是还没有具体的形状,是似有若无的状态,也就是说,此时的物还没有具体的规定性,而是拥有化生万物的可能性。所以,此时的道并不是完全的“无”,而此时的物并不是完全的“有”,此处的道即是物,物即是道,是有与无的统一体。这便是“道生一”的过程。再看“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此时,在一片恍惚的混沌之中出现了幽微的形象以及实物,这便是“一生二”的过程。此后,恍惚中的形象与实物相结合,便生成了“甚真”、“有信”的“精”,这个“精”可以理解为构成具体可以感知的物的最小单位,这就是“二生三”的过程。“精”又可以组合形成万物,完成“三生万物”的过程。这便是道化生万物的具体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道生万物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道可以处于完全无的状态,也可以处于有无相生的状态,物可以处于完全有的状态,也可以处于有无相生的状态。道在生物的过程中,以有无相生的“一”作为过渡,以完成无中生有的过程。

《老子》二十五章中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二十五章)对于这一句的理解,历代思想家并无确定、统一的看法。裘锡圭和丁原植在对郭店楚简《老子》的研究中都认为这句中的“物”字应改为“状(象)”(《老子今注今译》,第169页),刘笑敢在他的《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一书中也对这种修改持肯定态度,认为“状”字可以体现“道”似有非有、似无非无、亦有亦无的特点(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85页),这种看法准确地描述出了作为形而上的“道”的特点。但我认为“混成”中的“混”字已经可以达到此种目的,没有必要把“物”字改作“状”字。而且王弼注本、河上公注本、帛书本、傅奕本此处都取“物”字,再结合王弼注“混然不可得而知,而万物由之以成,故曰‘混成也。不知其谁之子,故先天地生”和河上公注“谓道无形,混沌而成万物,乃在天地之前”。由此可以看出此处取“物”字,不但可以表达出“道”兼具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两种特性,而且将形而上的“道”与现实中的万物自然地建立起了联系。此处的“物”就是对“道”的指代。由此可见,“道”与“物”在老子眼中并不只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两端,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同一性的。这种同一性正是指上文已经提到的“有无相生”的状态。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是在描述“道”自身的性质,静而无声,动而无形,“独立”是说没有可以与“道”相对的其他物,“道”具有绝对性,不需要依赖任何外在的力量而存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道的“不改”,并不是永不改变,而是处于一种永不停止的运动中的“周行而不殆”,“道”的这种运动状态是“不改”的。“周”在这里有两种解释,一是王弼注:“周行,无所不至”(《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第63页),即普遍的意思;
二是循环运行的意思;
在此处两种解释可以兼取。“可以为天下母”,帛书本作“可以为天地母”。我认为这两种版本虽然表述略有不同,但都能表达出“道”是天地万物根源的意思。“可以为天下母”,既写出来“道”能生万物的性质,又与上句“先天地生”相呼应,此句在“周行而不殆”之后,可以看出“道”自身运动的过程就是“道”化生万物的过程。

综合二十一章与二十五章的内容分析来看,道生万物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但这个过程是在道自身中完成的,物的生成并没有脱离道,而是可以看作道的具化的一种形态。所以,我们可以感知到物的存在,也就可以确定无法直接感知的道的存在。

二、通过物的规律来认识道的规律

我们既然可以通过物的存在来认识道的存在,我们同样可以通过对物的内在规律的把握来认识道的规律。因为,道生万物,万物的共同之处便来源于道,因此万物都具备的规律必然就可以视为道的运行规律。

陈鼓应总结说:老子认为自然界中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所依循的总规律就是“反”:事物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发展;
同时,事物的运动发展总要返回到原来基始的状态。(《老子今注今译》,第28页)那么这种规律在《老子》一书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呢?

老子观察到对立的事物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老子》二十二章中“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具体来看,委曲的事物反而能够得以保全,屈就的反而可以得到伸展,低洼的能够被充盈,破旧中可以产生出新,索取的少反而可以得到,想要的多反而会陷入迷惑,以至于一无所得。同时,《老子》中还提到:“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四十二章)对于事物而言,有时候减损它反而使它受益,有时候增加它反而使它受损。这是由于具有形质的万物都是有其自身的规定性的,若不断增益其质使得超出其自身的形的规定性,就会转化成他物,从而丧失自身。因此,在适当的时候要学会减损自身,以达到保存自身的目的。“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五十八章)所表达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即对立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老子不但认识到万物运行中的对立转化规律,还将这个规律加以发挥应用,正如他在三十六章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将欲取之,必固与之。”从事物的反面入手,必定可以转化到它的另一面。这一句中的四个“必”字,也显示出了对立转化规律在事物内部的必然性。由此可知,纷繁的万物在本质上是有共同之处的,这个共同之处就是它们相互转化的基础,也就是道。所以,物的对立转化实质上是道自身的对立与转化。

道除了具有对立转化的规律之外,老子还发现道的运行是循环往复的。如《老子》十六章中讲“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老子通过观察万物生灭的过程,认识到了其中循环往复的规律。自然万物即使现在处于生意盎然的状态,但是最终都要消逝以回归到它们所从来的本原中。“归根曰静,静曰复命。”万物所从来的本原的本性是虚静的,这种虚静的状态才是万物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形态。由此可知,作为万物本原的道的本性也是虚静的,或者可以讲,虽然道具有有无两种本性,但是道无的本性才是道最为本质的状态,也正是老子所说的“有生于无”(四十章)。这也正是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的原因,柔弱胜刚强,并不是说柔弱相对于刚强更有力量,而是说与刚强相比柔弱更加接近道的虚静的本质,所以是更为根本更为长久的状态。刚强的方式可以取得一时的优胜,但是以柔弱的方式所取得的成就才是持久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具体事例来看,“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二十三章),狂风暴雨往往持续不了多久便会恢复平静,刚强只能行一时,平静才可以得长久。“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六十四章),在做事时,强作妄为最终总会失败,执意把持最终必然会失去。所以,人们要效法道的虚静无为,以求长久,如果恃力逞智,任意妄为,败亡很快就会到来。

三、总结

由于道体的虚无本性,我们无法直接认识,所以我们只能以物观道,在道物关系中认识道。通过物的对立转化以认识道于有无之间的对立转化,通过认识万物生而复灭,认识到虚静才是道的根本,有生于无。而我们认识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活,认识到道的存在,為人的存在找到了源头和依据,给人以精神上的归属和依托。认识到道的规律,让人们在生活中可以效法道的虚静无为,清心寡欲,不贪求、不妄作,顺其自然,以长久地保存自身。同时,认识到人与万物同是道大化流行中的一个环节,有助于人们心胸的开阔,有益于人生境界的提升。

(作者: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邮编710127)

猜你喜欢 老子万物规律 万物构成儿童故事画报·自然探秘(2019年9期)2019-01-08找规律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7年2期)2017-06-10漫画读书(2017年5期)2017-05-05我来添画小天使·二年级语数英综合(2017年3期)2017-04-01巧解规律学苑创造·A版(2016年6期)2016-06-20道不远人楼难弃读书文摘·经典(2016年8期)2016-05-14智者老子儿童故事画报(2016年2期)2016-04-18找规律小学生导刊(低年级)(2016年2期)2016-02-24寻找老子【三】国学(2014年2期)2014-02-13《氮和磷》中的一般与特殊中学生数理化·高二版(2008年7期)2008-06-15

推荐访问:浅析 老子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