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发言稿

|idpi

力求变革 探索创新 强化管理 实现超越

一、权力下放 责任上移 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今年秋季开学后学校在原有的年级组、学科组、班主任、校委验评组多重管理的基础上实行值日校长、值日年级主任、值日班主任制。值日校长从年级主任、学科主任、验评组长中选出,值日年级主任从班主任中选出,值日班主任从科任教师中选出。这些值日校长、值日年级主任、值日班主任每天一换,行使相应的职责,并及时撰写工作日记,记录下一天工作中的思考与建议。好的建议马上会被学校领导确定为一项新的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贯彻下去。现在杜郎口中学的日常管理以校长室为中心,分常规和教学两条线,实行四级管理。常规工作(如卫生、三操、就餐就寝等)方面由正副校长和值日校长总负责。每个年级组每天设一名值日级部主任与年级主任共同管理本年级的教学、班级、学生等常规工作,根据检查结果为年级各班排名,每两个班为一个班组。每天设值日班主任与班主任共同管理班级,形成校长室——年级组——班组——学科教师四级管理模式。教学工作方面,在校长室的领导下,由骨干教师担任文科理科两个教学验评组,检查学科教师的教学情况,形成校长室——验评组——学科组——学科教师四级管理模式。

本学期实行了值日校长、值日级部主任、值日班主任制,更将权利下放,使中坚力量体验全面工作的艰辛,使下级感受上级的不容易,提高精神境界,和学生同进步,共发展。这种做法让教师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成绩和特点、优点和缺陷,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从而产生荣誉感、自豪感,激发更大的工作热情。

二、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细则分明、落实到人、不给学生留有犯错的机会 细节决定成败,我们的管理做到“细则分明,落实到人”,教室里,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职责,墙壁卫生、桌櫈摆放、粉笔盒的管理、粉笔头的清理、门窗的清洁等,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从行为习惯到常规管理,从吃饭穿衣到宿舍就寝,尤其是本学期我们做到了“全时空、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教师就是学生的影子,师生做到了形影不离,不给学生留有犯错的机会。班空里,生活教师在校园里值岗,业余时间,教师们轮流值岗,水罐上、操场边、厕所旁、楼道里,到处都有值班老师,餐厅里,全体教职工分派到各个餐桌与学生一同就餐,看学生分餐、就餐秩序及打扫卫生的情况。宿舍里,我们做到了每天晚上每个楼层至少两名教师值班制,每天晚上负责清点学生人数,就寝秩序,第二天的起床,床铺的整理,被褥的叠放;
杜郎口中学的每个人每个时间段都有自己的职责,在责任制中形成责任感,进而产生荣誉感、成就感,形成相互依托的团队意识,形成坚不可摧的团队。

三、小周期、勤反思,及时解决问题

反思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教师每天都在从事创造性的劳动,必然有所得,有所思。如果不及时总结、及时归纳、及时反思,让灵感悄然而逝,那将是一种深深的遗憾。崔校长06年提出了“反思三年成名师”的思路,实施了一二三四五反思工程。

⑴每周每位教师一次反思;

⑵每天两次反馈会;

⑶每周每个学科组三节公开课;

⑷每天班主任对学生的四次反馈小结;

⑸每周班主任五次对科任教师的评价;

通过各层次的反思,每位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教师也都体验着事业的成功。

四、评价管理

评价是一切改革最强的政治保证。改革成功,评价在先。杜郎口中学的评价是动态的、活性的、多元的 ;
有激励赏识的评价,也有针对性的他评与自我批评。

评价课堂:主要看学生的主动性、生动性、有效性、进步性、成果性,备课的实用性、预设性、深刻性、推广性。

评价学生的方法:

1、学生的互相评价

2、组长的评价

3、课代表的评价

4、课任教师的评价

5、班主任的评价

评价班级既有课堂的也有常规管理,同时也有阶段性检测;
评价教师既有年级组的评价也有学科评价,既有课堂的评价也有教研活动的评价,既有领导的评价也有学生的评价。

评价年级、学科,有值日校长“跑面”,评价课堂的亮点与失误;
也有验评组“蹲点”,评价各科教师课堂的优劣,奖励评价既有一个月一次固定的量化考核,学校结合值日校长、验评组、文明办、学生处、综治办公室的固定奖励评价,也有动态的奖励评价,比如教师主动为年级、学校做事、捡垃圾,打扫卫生等活动,会给予特别的奖励五

十、一百不等,哪个教师的课堂精彩,有创意也会给于特别的奖励,这些动态的奖励会及时在每天的两次的反馈会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纵横交错网状的激活评价体系。

五、开展了多层面的活动

1、以活动促课堂:为了促进课堂的发展,为了学生在课堂中表达的更加精彩,我们开展了各种活动,比如:“精彩表达献艺会”、“春之歌” 朗诵会、“感恩主题演讲”等一系列的活动;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我们在圣诞节组织了“圣诞狂欢—EngliSh Party”同学们表演了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经典的英文小话剧,丰富了同学们的业余学习生活,提高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语文组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经过各位同学的努力以及各位老师多方面的协助,成功的上演了话剧《雷雨》,同学们将剧中人物刻画的入木三分,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了多层面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初

三、

(三)

(四)班的同学在史老师的带领下,上了一堂“感受饺子文化”课,在这节课上,同学们自己动手赶制水饺,忙的不亦乐乎。虽然饺子奇形怪状,但是可以感受到同学们的投入与快乐。最后,教师根据饺子的数目以及形状的美观给六个小组评分排名,然后集体煮饺子,吃饺子。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观察、讨论着有关饺子的知识,最后,用十分钟的时间让大家感受饺子文化,这样的课堂每个同学都积极主动的说着、做着团圆的饺子、思念的饺子。另外,初

三、一班李玉莲老师的歌词赏析课,利用同学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去感知其中的意境以及修辞方法的应用,初

二、二班孙海燕老师组织了口语交际课,同学们积极踊跃畅所欲言,学生不仅做到了与教材的对话,还能很好的与听课教师进行交流,让外校教师给我们提建议,再一次让听课教师感受了杜郎口中学学生的精彩。

2、以活动促管理

近两学期以来,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感恩主题演讲比赛,从中让学生学会了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在演讲会上,初

三、三班的商洪镇同学郑重其事地宣布:“原来都是老师给我们发奖状,今天我们要给我们的老师和校长发奖状,因为是他们教给了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再如亲情教育主题班会、主题校会、家校联谊会、美术作品展、秋季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真正学会了感恩、懂得了团结、更做到了积极进取。

六、不足:

教师专业成长,限制学校发展,具体表现在:

1、教师主导作用欠缺:开放式的课堂要求教师有更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或严峻的考验,要求备课时间、精力更多。

2、教师学习时间少:自身综合素质急需提高。 学校本着“寻不足,找差距”的治校方针,最大限度的谋求学校的发展。

走进杜郎口走进孩子们的心里

江苏徐州十中 张琼 “润物细无声”这句话用在杜郎口中学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它就好像是中国所有热爱教育事业的人理想的乐土。一切一切都是那么吸引、牵动着人心。

清晨,沐浴在初阳里,孩子们欢快有力地喊着口号,在操场上统一地跑起步来了。早读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朗朗的读书声回荡在整座教学楼里。这里的孩子虽然物质条件上远远比不上城市的孩子,但他们有着最纯洁的心灵,无比广阔的展示舞台,亲切关爱着他们的师长们,彼此关心又彼此竞争的伙伴们,所以杜郎口中学的孩子无疑是幸福、快乐的。在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无法用语言比拟的自信。简单的四面墙被改成了“黑板”,空地上也成了孩子展示自我的“练兵场”,走廊里、宣传栏里、墙上。甚至在书桌上,到处可见他们的“自信宣言”“成果展示”“目标挑战”以及“自我反思”。一个个鲜活青春的面孔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在一所偏远的农村中学看到的,但眼前的一幕幕提醒自己这确实是真的。在杜郎口的孩子们很苦,低矮的平房是他们的宿舍,几十人挤在一间屋里,床铺很狭小,但他们的被子叠的都很整齐。他们吃的很差,但他们很珍惜食物。他们书桌里的书永远是放的整整齐齐,见到认识或不认识的老师都会问一声“老师好!”他们用的粉笔尽管已经很短很短了,但还是不舍得丢掉。更别说咂来咂去的玩了。所有的这些都让我深切感受到杜郎口老师的魅力。他们“润物细无声”的做法在学生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

杜郎口如今引起全国这么大的关注,有着它自身独特的魅力,浓厚的文化氛围;
开放式的教学,灵活机动的竞争机制;
互相合作的小组学习造就了杜郎口人,造就了杜郎口中学。

推广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经验见成效

编者按:
近年来,全市教育系统本着“以人为本,放飞生命,为孩子一生奠基”的精神,不断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涌现出了茌平县杜郎口中学、东昌府区实验小学等一大批新课改先进典型。特别是今年 11 月份全省农村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在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召开后,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迅速先进起来,在学习和借鉴杜郎口中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不断创新和改进,找出了一条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路子,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涣发出勃勃生机。最近,市教育局分别组织召开了全市小学和初中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总结教改经验,促进教改进程,使我市的教改之花越开越艳,必将有力地促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希望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认真领会现场会精神,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把我市新课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为有源头活水来

―― 聊城市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活动综述 2005 年 12 月 23 日,在聊城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的精心组织下,“全市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在东昌宾馆大礼堂隆重开幕。山东省教育厅教学研究室党组书记胡振华,市教育局局长孟昭星、副局长史兆海,东昌府区区委、区政府领导,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副局长,市教育局有关科室负责人,以及各县(市、区)教研员、各联校(小学)校长、业务校长、骨干教师等 1000 余人参加了会议。市教育局孟昭星作了重要讲话。会议通报表彰了第二批市级小学教学示范学校和市级小学校本教研先进单位,并为获奖单位颁发了奖牌。

本次会议是市教育局为加强基础教育教学工作 , 进一步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 深化全市教育教学改革 , 推广“名校”“名师”经验,树立品牌意识,巩固课改成果,全面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的又一重大举措。会议分为开幕式、现场观摩学习、大会交流总结三个环节。

开幕式由市教育局副局长史兆海主持。东昌府区教育局作了题为《加大课改力度,提升教育品位》的主题报告。介绍了新课程改革以来,该区在更新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等提升全区学校教育品位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果。

现场观摩学习共设 四个分会场 ,分别是 东昌府区实验小学、东关民族小学、民主小学和北顺小学 。

四个学校开放 了 所有班级、所有学科 的 课堂 让 与会者观摩 指导。现场观摩后,四个学校分别进行了 现场 选题 集体备课 和教 后反思 的展示 , 与会代表还就新课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同实验小学和东关民族小学的领导教师进行了互动交流。其间与会代表还 参观 了各校的教研教改资料和各具特色的 校园文化。

下午 , 全体与会代表又齐集东昌宾馆大礼堂,市教育局局长孟昭星做了重要讲话,东昌府区校长、学科教师代表做了经验介绍。

孟局长在讲话中 强调: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要努力优化课堂组织形式,强化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主体参与意识、情感和效率意识,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张扬个性,自我建构,自我发展,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还要加强教学评价改革,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使全体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促进他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东昌府区有关学校校长和教师分别就学校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和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实验、实践、归纳、提升逐步形成的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作了经验介绍。

本次现场会具有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是“全”,即全员参与。四个学校的师生全体参与,同时开放所有班级、所有学科课堂,让与会者观摩、指导;
二是“新”,即形式新。四个会场同时进行展示,既有相同的上课、集体备课和课后反思,又有各具特色的特色课、主题班会、教师和与会者的交流互动等。三是:“实”,即内容扎实。四个学校所展示的均是他们平时教研教改扎扎实实的做法和经验,不弄虚作假,不搞花架子。四是“效”,即效果好,有实效。四个学校的课改经验具体、可操作。与会者看得到,学的走。如实验小学的“三环二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东关民族小学的“一主双线三突破”语文教学模式和 “动态分层互动” 数学教学模式,民主小学的“引领导读,导其生疑,研读探究,巩固提高”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模式,北顺小学的“四重五环”课堂教学模式等,都是颇具操作性和教学实际的成功教学模式,这些模式都可为与会者学习和借鉴。

全体与会人员表示,通过观摩我市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最新经验和成果,开拓了视野,更新了思想,深受启发。省教研室领导在全程参加了会议后,对东昌府区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胡振华书记高兴地指出:聊城市小学在课程改革方面已走在了全省前列,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教研文化。并表示,在适当的时机,要在聊城召开全省课程改革现场会,把这成功些经验宣传和推广出去。

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模式在全市全面推广

-- 全市初中课程改革现场会暨推广杜郎口中学经验交流会召开 12 月 30 日,市教育局在莘县实验初中召开了全市初中课程改革现场会暨推广杜郎口中学经验交流会议,副市长董金刚,市教育局局长孟昭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市教育局副局长史兆海主持。各县市区教育局局长、业务副局长、教研室主任、部分初中校长代表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观摩了莘县实验初中开放式教学展示,听取了莘县实验初中校长关于该校的课改情况汇报,就进一步在全市推进和改进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了学习和实施杜郎口经验的体会、做法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大家普遍认为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模式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全面素质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表示坚决要把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推开。

董金刚副市长指出,莘县实验中学学习推广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经验,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杜郎口中学、莘县实验中学及东昌府区的教改,都符合张志勇厅长关于创新教育的四个方面的开放,一是学生心理的开放,二是教学内容的开放,三是思维空间的开放,四是教学成果的开放。师生的收获绝不是局限在课本知识上。董金刚强调推广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模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因为它反映了教育发展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我们推广学习杜郎口经验,不要怕出现偏差,允许你改的过程中出现差错,但绝不允许你不改。同时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做好借鉴和提高工作,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不要机械地学习杜郎口经验。各县(市、区)教育局,各学校校长要从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做好教师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

孟昭星局长就如何推广杜郎中学经验讲了意见。他说莘县实验中学从校长到老师扎扎实实地推广杜郎口经验,并予以发展创新,是非常可贵的。全省教学改革现场会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社会引很大震动。目前茌平、临清、莘县都做得比较好。

2006 年市教育局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推广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改革经验。孟局长要求,各县教育局要切实认识到课程改革的深远意义;
要认真学习贯彻张市长关于推广杜郎口经验的批示精神,全面推广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经验;
推广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经验要和发挥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相结合;
要把新课改作为行政行为来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经验在全市深入推进。

奇迹能否再现?——众校长十问杜郎口中学

11月23日,中国教师报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名校长高峰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作为中国教师报的全国教师培训基地,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凭借其在素质教育方面作出的探索和贡献,成为会议无可非议的焦点。崔其升校长在会议中做了“杜郎口模式与课堂改革”的专题报告,与会者惊奇者有之,赞叹者有之,不信者有之。为此,崔其升校长和著名教育专家、原中央教科所副所长滕纯一起,接受了众多校长的提问,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

改革才有机会成功

听众:杜郎口这种经验是否仅仅适合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

滕纯:我感觉杜郎口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任何学校都适用。刚才听了崔校长的报告,我深受感动。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是,杜郎口怎么样从一个基础薄弱校变成今天这样一个奇迹,有了这样激情活力的课堂。但是我们还不知道,他10年中的艰辛,他做了多少工作。崔校长的工作很到位,可以说是细致入微的,所以我听了之后非常感动。

真理是朴实的,崔其升也是朴实的,他的发言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都是一些大实话乃至大白话。但这大实话当中传递着真理:在那样的环境当中艰苦创业,只有两条出路——随波逐流还是改变现状。随波逐流就是死路一条,改变现状还有一线生机,这是他面临的挑战,可以说是受命于为难之际。所以改革才给人带来机会,改革才有机会成功,不改革就灭亡,就会被淘汰,这是我第一点提出的。第二点,以身作则,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要让老师课改,你首先要做出榜样,崔其升一年就能听1000多节课,我这一辈子才听了2000多节课,我自愧不如。我到某个学校去,有的校长跟我一边听课一边交流,津津有味,但也有的校长,他本人就对课堂没有兴趣,这个学校怎么能搞好?他的心在别处,心有旁骛。所以我说,只要大家都来学杜郎口,就会超过杜郎口,就会比他干得更好,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理想。不是我们成不了奇迹,杜郎口的奇迹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信心,只要踏踏实实做,就能变成杜郎口,甚至比杜郎口更好!

听众:学生升入初一后,多长时间能够适应这种模式。初中毕业,升入高中后怎么办?

崔其升:初一的学生入学后,不是尽快进入课堂,而是拿出一周的时间来,到初二初三的课堂里旁听,虽然知识可能听不进去,但他们能感染到一种学习热情。学生的模仿力是很强的,尤其是初一学生,当他回到自己的班级,有了老师的调动,这样一周到初二初三进行学习,一周进行磨合,两周后,就可以适应我们现在的课堂氛围。时间不长,关键在于老师。有的城市学生程度比较好,学习资源多,甚至比杜郎口课堂还要生动,所以不需要太长时间。所以我再次强调,关键还是老师,跟学生没有太大关系。

初三学生升入高中后,高中的课堂形式跟杜郎口有所区别。2005年这一批毕业生到了山东茌平一中的分校(刚刚建立),大约1周之后,杜郎口去的160多名毕业生,联名给校长写信,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又比如茌平的第二高中,运用杜郎口的模式是比较好的,他们曾经做过一次课堂调查,是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多,还是学生们在自己交流,自主学习获取的知识量多,结果98%的同学都认为自学的知识多,而老师传授他们所学的知识比较少。山东的聊城和茌平的高中、初中、小学,很多地方现在都在使用杜郎口的教学方法,区别就在于运用的程度有所不同。这个方法,不仅仅对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对他的终身发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在茌平一中,有一个女孩是从杜郎口毕业的,由于患病在身,所以两个月都在家里休学,家长和老师都认为这个孩子得要留级跟下一年的学生学习了。可是这个学生回到学校后,刚好遇到了期中考试,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13名,就是因为她自己在家里,拿着教材,自己钻研、学习。

教改让老师成为名师

听众:杜郎口中学的课分为预习、展示、反馈,那么对于学生在预习当中所掌握的知识,在展示课上,是否有必要再展示?如果再展示,是否造成了重复或浪费?教师应该怎样把握分寸?教师的点拨作用怎么体现?如果老师的专业素养不是太高,他又如何点拨到位,点拨准确?

崔其升:关于预习,我们从2004年就开始了预习课。这个预习不是单纯上课当中的一个环节,而是独立的一个课时或者两个课时。我们提出了,预习不好的课不能展示,没有做过预习的不能展示。预习才是展示精彩的基础,举例来说,预习课的数量要远远大于展示课的数量。在预习课上对知识的理解,如果同学们已经达到了熟能生巧的地步,那么我们在展示课上就不再展示。展示课主要把握两点,一是对本课的重点部分,二是在预习过程当中有共性的疑难。没有在预习课上充分理解、延伸的,那么在展示课上,我们要进一步的拓展、充实、升华。在展示课上,老师的点拨语是我们的弱项,因为我们学校的64个老师,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才有16个人,更多的是其他教育学院毕业的学生。所以在点评的时候,我们发动学生点评,每次学生展示后,都有几个学生对这个学生的亮点、突出的思路、方法、技巧进行鼓励性地点评,对出现的失误,要提出建议,及时纠正。老师在点评的时候,就是根据学生点评之后,没有到位的地方,应该指出而没有在全体同学们面前指正的地方,这样的情况由老师来点评。可是现在有接近一半的老师,点评语、点评知识的科学性不到位,这也正是我们下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老师培养的重点。比如我们现在提出备课,需要“六背”,第一是背知识;
第二是背对知识的分析、解读;
第三,对规律的总结;
第四,方法技巧;
第五,应用;
第六,生成。要求老师在这六方面下功夫。应该说现在的教学改革,真正实现了教学突破。比如,幼师毕业的何海燕老师现在成了辽城市的教学能手;
从小学调到中学的宋斌、孙秀梅,现在成了辽城市优质课一等奖的获得者。他们的水平都是幼师、中师,现在都成了辽城市有名的老师,这和教改是离不开的。

听众:请问腾老师,能否对教师培训提点建议,杜郎口的模式对高中教育有作用吗?

滕纯:对于现在的教师培训,我觉得有些是脱离了实际,恐怕有些形式主义。开始本来还好,但近几年有些学校把它当成了一种任务,老师们不得不去。所以应该把区域性的教师培训,改革成校本教研培训,真正从学校的学科教育出发。另外搞培训,也挫伤了一些教师的积极性。我建议搞成教师研修,因为教师培训中教师往往是被动的,而研修中教师是主动的,发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北京有一所小学的校长打电话给我,问我小学能不能到杜郎口学习,我说完全可以。高中我认为也可以搞,因为高中实行开放性教学,高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应该比初中更好,更有条件,特别是我们提倡高中研究性学习,探索式学习。所以我想,高中可以先在小范围内尝试一下。

听众:城市和农村有一定的区别,农村的学校有早自习、晚自习,星期六也上学。可是在城市学习时间比较短,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崔其升:我觉得时间不是一个问题。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改革,更应该减轻学生时间上的负担。在我们学校,我提出了学生要双休,今年暑假过后没有实行,原因就是家长不允许。周五周六孩子在家,可是其他的孩子还在学校学习,一个是学生在家给家里添麻烦,第二个是家长怀疑没有时间保障,孩子的升学能否有保障。实际上,这样的改革能够节省时间。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学习不同的内容。比如语文,第一单元,由一小组负责研究,第二单元由下一个小组轮流排下去,拿出更多的时间来,让专门的小组来深入地学习。一旦小组把这个单元研究透彻、深入了,他就可以在班里给其他同学进行讲解、交流。

听众:听说杜郎口中学白天让学生分组活动,晚上加班加点,偷偷地给学生讲课。这个是否属实?

主持人:我去过杜郎口中学,这种情况不存在。杜郎口中学晚上虽然也上课,但还是围绕着预习、展示、反馈这几个环节进行的。

素质教育和刻苦学习并不矛盾

听众:国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而杜郎口学校学生在校时间很长,尽管课堂变活了,但是学生负担很重,请您谈谈这个问题。

滕纯:这个问题不能够这样看。过去杜郎口的学校课堂很乱,难道我们的孩子就那样念下去么?辍学下去么?那就是素质教育么?我们解决了孩子们的厌学问题,把他们带入了学习的正路,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多数学生升入了高中。我认为这不是应试教育,这是给农村孩子带来了学习的希望。另外,在这个特殊的条件下,杜郎口这样别人眼中的“烂学校”,那么多的差班,那么多的学生在一定时间里,想要多增加些学习时间,我们不能走常规道路,所以采取这个措施是很必要的。我有这么一个看法,时间加汗水。其实很多人远远没有达到刻苦学习的地步。这仍然是我们国家振兴民族的大义,不能简单。

听众:以前我们学汨罗,学洋思,现在我们又去学杜郎口,这样我们学来学去,到底应该怎么学?同时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校长能像崔校长那样,突出重围,回到课堂吗?我在杜郎口看到这样一个标语:“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对我的触动很大。那么,我们要在什么样的背景之下,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崔其升:杜郎口的两点,一个是能干,第二个是会干。所谓能干,那就是我们全校的教职员工,能够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我一直跟我们的员工说,上班以前是为工作做准备,退休以后是享受我们在工作中获得的成果,人生的最大价值,是在这30年左右的工作当中体现出来的。通过这几年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老师们的境界也提升了,很多老师也认为:“扎扎实实干工作,并且取得一定的业绩,这是我的理想、追求,是我人生价值的最宝贵的亮点!”

分层次教学 调动学生积极性

听众:我这几天在读《杜郎口旋风》,一看之后就被深深吸引了,昨天也亲身去杜郎口中学体验了一下,听了展示、反馈课,很有启发。很遗憾的是没有听到预习课,所以我想请崔校长给我们介绍一下第一个环节,了解一下预习课是怎么展开的。同时我想知道反馈课中的作品生成的过程是怎样一个过程?

崔其升:关于预习课,主要是由同学们进行自我学习和互动学习两种方式。先由老师们对预习的任务、目标、方法以书面的方式,通过多媒体、小纸条告知大家。学生接到任务之后,根据自己的基础知识,结合教材有关资料学习。学生要自学,要写预习笔记,如果遇到疑难,可以根据同学的要求讲解,也可以去询问其他同学,也可以由老师插班式地进入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一个问题要达成共性,要进行攻克。比如让好的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讲解,把自己的思路、步骤、方法告诉给同学,同学们可以从优秀的同学那里接受信息,受到启发,自己也可以生出另外的解题思路。这个预习课,主要就是同学们自主、互动,以优秀学生作为解决难题的突破口。关于反馈中的生成,文科在生成上注重了自己的观点、感悟、写作,理科注重了方法、一题多解、知识与生活结合的问题。

听众: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好多学生存在厌学问题;
但在杜郎口,很多学生自觉参与到了自学当中。我想问,如何在课堂教学当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崔其升:这个和老师有直接的关系。第一点,老师在指导学生,给学生布置任务要分清层次。我们主张,优秀的学生要有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
中等的学生,要完成我们课后练习题一些基本的要求;
薄弱的同学,要把简易的、最基本的题目做会。根据学生的程度不同来教学,这种分层次教学也是课堂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学生的兴趣来自于每节课都有自己的收获,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有适合自己的任务目标。有收获他才会有兴趣,有收获他才会成功,有成功他才会快乐,这样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让每个学生,在每节课当中,在每个时段当中,有自己的收获,并且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受到大家的赞赏,他就逬发出学习的积极性。

杜郎口,一个在课改语境下的媒体热词,一个被蜂拥而至的学习者日益放大的“名校”效应。有人说,杜郎口诠释了新课改,也有人说,新课改造就了杜郎口;
有人说,杜郎口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普适性,也有人说,杜郎口的经验无法复制。在“力挺”和“质疑”杜郎口的较量中,我们发现,一些教育常识被重新认识,“以人为本”的教育主流价值观真正回归到了课堂,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从中汲取的不仅仅是经验本身,更重要的是课改的行动主义精神。

2011,课改走过10年,本报作为杜郎口经验的发现者和推动者,又一次把关注的视角聚焦到了“杜郎口”,只是这一次的关注,不是解读其经验和价值本身,而是讨论与争鸣。我们将在读者中广泛征集话题:比如,我眼中的杜郎口,向杜郎口学习什么,杜郎口何以受到人们的如此关注,杜郎口的短板有哪些,杜郎口能走多远,以及由此从校长崔其升身上引发的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家,草根教育家的成长需要什么样的土壤,等等。关于杜郎口的话题读者还有哪些思考,请发给我们,来稿请发送至邮箱:kegaizhoukan@163.com

话题一经采用者即赠送本刊年度作品集《问道课堂——关于高效课堂理念与方法的26个追问》一书。

坚持就是成功

——杜郎口学访随感

3月28日上午在杜郎口中学呆了半天。听了三节课、一节报告,中午在学校食堂吃了一顿饭。所听三节课没有一节是固定在一个教室里听的。因为课堂是开放的,所以我便像逛商场一样,从这个教学楼道那个教学楼,又从那个教学楼到这个教学楼;
从一楼到三楼,又从三楼到一楼。目的是想看看杜郎口中学各个年级、不同学科合作学习的共同之处。总的感觉是杜郎口中学确实在不折不扣地执行他们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和“10+35”(实际应该是“10+30”,因为现在他们一节课是40分钟)教学要求。

就现场看到的杜郎口中学的课,如果单拿出其中任何一节课让专家评判恐怕都不能算是好课。因为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能力的培养上来看,这些课都存在一定的不足;
无论从教师掌控课堂的水平还是从学生合作学习的手段来看,这些课都存在一定的瑕疵。做出这样的评价我反思有一种原因也许就是听课的人有时候更像是一个看棋者,带着一种输赢与己无关的心态,显得头脑格外清醒,并且总是善于发现下棋者没走好的那一步,却不知道完整地下完一盘棋有多难。

杜郎口人也许也清楚这一点,但是他们却把这种“看上去”存在不足和瑕疵的课坚持推行了十几年。也许为以我们的眼光所看到的目前存在不足和瑕疵的

课,相对于他们过去的课来说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了。这种进步不止是体现在后来人们所注意到的杜郎口中学中考成绩年年提高,(其实杜郎口人最初也没想到他们会因此而由中考末游学校进步到上游学校,况且他们最初也不是带着这样的目的进行课改的,好多时候还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更体现在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进步上。

走出热火朝天的教室,在杜郎口中学的楼道里看看,四处都是学生自己整理、书写的知识要点,不用你刻意去看,知识仿佛就会自动钻进你的眼里,印入你的脑海,你还担心学生在课堂自测、互判时没掌握的那个小问题成为知识的盲点吗?可前几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赛歌、做游戏;
中午放学,学生从教室出来站好队,背诵着《伤仲永》向食堂走去。杜郎口用心培养的是学生的素质,“无意间”也使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事事培养素质,时时掌握知识,杜郎口中学就是这么务实。

楼道两侧地面上摆放的白板上显示着最近几天老师们、学科组的教学反思,墙上“公示”着老师们的“教案”,其中还有教学检查人员对“教案”的点评和改进意见;
电子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对最近一两天各个老师课堂教学情况的意见和建议。这些都使我们感受到杜郎口中学老师的进步和正在进步着。也许去杜郎口听课的不少老师都会觉得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远比杜郎口中学的老师要强,要高。但是,如果你了解十几年前杜郎口中学的情形,你会感觉到这些老师们进步的飞跃。这种进步不管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都是真实的。也许他们也是经历了由被动进步到主动进步的过程。不知道当年由国统区到解放区的人的感受是怎样的,我怀疑和好多去杜郎口的老师感受一样。我去杜郎口就感觉是到了延安,到了南泥湾。

那些存在不足和瑕疵的课,换个角度看,却是最大限度地体现出了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不管我们承认还是不承认,杜郎口中学目前的课堂模式确实是一种真实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模式,他们也许正是认定了这一点,才不畏艰难执着地坚持了十几年。为了能坚持每个班、每门学科,每一年、每一节课都上成这样,杜郎口的老师们也许经历了无数的煎熬和磨练。

如果你是带着去看老师精彩“表演”的目的去杜郎口的,我想你一定会失望,因为在杜郎口你能看到的只是学生的真实的学习生活。好多去杜郎口听课的老师

由于一下转换不过来这种“预设”和“现实”的反差,晕头转向,一头雾水。如果你是带着去求取合作学习“真经”的目的去杜郎口的,我想你也一定会失望,因为在山东省、聊城地区,甚至茌平县也没再出现第二个“杜郎口”。“三三六”不是唯一的最好的课堂模式,“10+35”也不是绝对真理,它们只是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的众多手段中的一个,但确是杜郎口人自己探索出来的适合本土情况的一个手段。

我们不少地区、不少学校一直也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土情况、能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模式,但是我们要么见异思迁,三分钟热度,要么总想精益求精,一直在会议中“完善模式”,很少有学校或者有老师能果断行动,更没有学校或者老师能坚持行动几年,十几年。当然这当中有很多的现实问题。杜郎口中学也不是在宽广坦途上走过这十几年的,尤其是起步阶段,我想一定是举步维艰。

我隐约以为杜郎口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感悟和启发。我们去看残疾人艺术表演,惊讶、赞叹他们的身体虽然残缺,做出的成绩或者说在某一方面达到的造诣却远远高于常人。惊讶、赞叹之后却很少有人觉得这和自己的成功有联系。我们没必要,也不可能自残后刻板地模仿某一位残疾艺人,重走他们的成功之路。但是,如果我们真能从他们身上感悟到他们的精神,并且能让这种精神激励自己一直走下去,我想我们也会在自己探索出的道路上看到成功的花儿。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杜郎口学访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冰心这首小诗的内涵。

就一所学校来说,要学习杜郎口,我觉得首先就要减少“外交”“应酬”,适度摒弃一些暂时的虚幻名利,将外界干扰外降到最低,一门心思做自己的事情。出家人悟道要闭关,读书人修行要隐居。纷纷扰扰、嘈嘈杂杂是难以让人心平气和的,带着沉重的名利负荷,也是难以长途跋涉的。我们都惊叹杜郎口十几年前的名微众弱,却不知道这也正是他们所拥有的、别人无法具备的成功的要素。因为名微众弱,无人问津,缺少关注,却也减免了打扰,所以他们能静心做事;
因为名微众弱,成绩倒数,没有虚名,却也抛弃了压力,所以能置于死地而后生。也许有人说现在的杜郎口天天都是纷纷扰扰的,人家怎么方寸不乱呢,我觉得这

是人家十年内功修炼的必然。其次我觉得要一切以课堂改革,推行课堂模式为中心,甚至为全部,其他工作带着走,带不走的就不要。至少在开始阶段要这样。这就要排除万难坚持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的理念,最难的是排除分数的压力。新课改刚施行时,江苏有一所著名学校因为高考成绩下滑,顶不住压力,课改半途而废,最后和大部分学校一样将课改流于形式,明修“课改”,暗度“成绩”。第三我觉得要将这种做法坚持几年甚至十几年推行下去。有一幅漫画上面画一个人挖井,第一次挖得不深,没出水,第二次挖得稍深一点,还是没出水,第三次挖得比较深,快接近地下水位了,可是还是放弃了„„所以,最后地上除了留下许多坑,一口井也没挖成。当然大部分学校目前很少有一个校长在位十几年的事情,所以说这种坚持还需要是一种“跨代”坚持。为了保证这种“跨代”坚持,上一任校长退休或调离之前(最好不要调离)一定要委任愿意且能够接力推行这种课堂改革模式的人接任。

就一个老师来说道理也是如此。我们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探索出一种自己能操作了得、适合所教学生特点的、符合素质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模式,然后排除名利干扰,放下成绩压力,一节课一节课的坚持执行下去。与此同时,注意认真反思,及时记录,不断总结,必要时做点微调。这样坚持下去一定会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参观杜朗口所感

2012年5月25日,校领导带领我校部分教师带山东省杜朗口中学进行参观学习,我们在报告厅观摩了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象。

印象一:是民主。在这里没有师道尊严,也没有教师善意的“呵护”、“关爱”、“题海战术”等,一改过去课堂上老师“满堂灌”的现象。也一改过去要求学生认真听课、作笔记、做作业、考试、服从、听话、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给家长个满意的分数的传统常规管理方式。有的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智慧启迪,更有的是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灵放飞,无所顾忌。像出笼的小鸟,没有约束,没有羁绊,回归了天性。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心灵之门不再封闭,身心不再倦怠,创意得到了苏醒,灵感得到了萌发。

印象二:是尊重。在这里师生相互尊重,生生相互尊重,师与生、生与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互相倾听、互相点评、互相容纳,令人耳目一新。使得这里的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也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教室里没有讲台和教师专用的黑板,黑板成为学生学习和交流的场所,是学生表演和展示的舞台。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没有挖苦、嘲讽。更多的是及时、客观、真诚、欣赏的分析评价,充分挖掘、发现其亮点,既鼓励学生,又取悦自身。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感受成功、体验快乐中学习、成长。

印象三:是归还。即把学习的空间、时间、机会全部还给学生,让学生全身心的动起来,陶醉于学习的快乐中。课堂上学生敢说、会说、能说、能写、会作;
会讲解、分析、点评、辩论。使得课堂真正成为了孩子们的课堂,同时也正是“归还”造就了学生,课堂才变得如此精彩。

学习杜郎口中学必须学习其本质,学习杜郎口,而不是简单照办其形式,分分学习小组就行,不是学生乱起来就行,我们要探索的还有很多很多,学习杜郎口中学,要结合我校实际创造性地学习借鉴,力争创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四.令人佩服的学生素质。

走进他们的课堂,观看学生的表现,环视他们的教室,你不得不赞叹他们的

学生。无论是你看到的学生的作业,还是他们课堂的板书,没有一个不是规规矩矩、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的,在课堂上学生的表现更是让你由衷的赞叹,他们主动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他们落落大方的进行表演,他们激烈的争论,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练出来的。他们面对那么多的听课教师,无一能够妨碍他们听课、辩论和演讲。然而课后他们的礼让和表现更是让你刮目相看。

五.别具一格的课间操。

下课铃声刚一响,上课的老师立即放下学习,老师和学生以最快的速度在教室门口排好队,一边从兜里掏出雪白的手套迅速戴上。本身师生都穿小服,又戴上统一的白手套,精气神全出来了。这时广播里响起了激昂的歌曲,催人热血沸腾。全校师生一个班接一个班在偌大的操场跑道上奔驰,凛冽的寒风刮在脸上丝毫不动摇每个人的意志,他们的步伐整齐,口号响亮。这首曲子节奏鲜明,欢快活泼,动感十足。师生门跳起来非常忘我,步伐整齐,动作统一,远远看去,就像是在欣赏一段优美的集体舞。此情此景,只有在子弟兵训练的时候能够看到。

舞蹈结束后,负责老师上台进行点评。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同学们还要进行班级之间的点评,他们的点评细致到个别同学身上,详细的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我想,只是这一个小小的环节,就能反应出他们的严谨的做事风格。接下来的内容更是我没有想到的。同学们上到台上开始了有声有色的诗歌朗诵表演。他们表演的内容据说都是同学们自己的原创作品,内容 丰富多彩,都是青春励志的题材。就连我听过后都很受鼓舞, 就是这样的二十分钟,同学们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段音乐加舞蹈,还有他们铿锵有力的诗歌朗诵。也是这二十分钟,同学们的身体得到了锻 炼,他们的思想得到了教育,他们的集体合作精神得到了考验,从他们整齐的队伍,我们似乎悟出了杜郎口人的执着和冲劲,杜郎口中学的全体师生把自己融入了这个集体,他们的举动,似乎在向人昭示一种团队的精诚,一个团队的毅力,一个团队的生命蓬勃!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学生的字,无论是自己的练习本上,还是笔记本上,黑板上,每个学生都是那样的规范与工整,

能够想象老师们在这方面下了多少功夫,想想我所带的部分学生的字,我很惭愧,正所谓字如其人,我也应该在这方面狠下功夫。

通过这次到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感受很多,要学的也有很多,当然我们要做的也很多,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像杜郎口学校的课堂一样做到完全、彻底,真正、实实在在地把主体地位落实到了每个学生身上,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要真实地“相信”学生,多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合作学习,给学生表现和展示的机会,教会学生赏识自我,将课堂还给学生,帮学生树立自信,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我期盼我们的孩子也能像杜郎口中学的孩子一样全身心地、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孩子都能展现自我,成就人生!

杜郎口模式,是一种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面对质量并不高的师资力量所采取的一种好的策略。首先,对于应试而言,这种模式有好处,学生主导学习,能够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
但是,坏处也是有的:老师发挥的作用毕竟被削弱。所以,在师资力量不高的前提下,这种模式的好处大于坏处。但是对于有丰富应试教学资源的学校来讲,绝大多数情况下坏处大于好处:一个优秀教师的丰富教学经验反而在这种模式下发挥不了作用。我认为这也是那么多效仿者,最后都没能坚持下去的原因:老师们最后会发现,由着学生们各种讨论,还不如自己填鸭式教学对应试的效果好。

抛开应试的功利性而言,我觉得这种模式还是很好的:它能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表现自己,这种素质毋庸置疑太重要了。但可惜的是杜郎口中学毕业生的这种自信,很有可能在高中以至大学又被消磨光了。

杜郎口中学的模式在教育改革上其实还是有意义的。不管其本质如何,但各个教育专家以及教师对此模式的探究和实践,至少都表达了大家的良好愿望:希望教育向着一个尊重学生个性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良性方向发展。

但即使这样,教育教学中尽量实现对人的尊重这一点,从未被研究教育的人们放弃过。所以,虽然在其他学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机械和想当然的模仿导致了很多现实问题,但杜郎口中学模式、洋思中学模式、上海启东中学模式等等的出现,依然是有意义的。这些模式让教育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督促着教育行业内部的人员不断地思考和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否则,如今的教育说不定还停留在解放前某些私塾先生背不出来书就用门夹学生耳朵的阶段呢。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专家们一直竭力呼吁用爱去教育孩子,避免体罚。教育行政部门更是明令禁止任何形式的体罚。如有发现教师违规,轻则扣绩效工资,重者丢饭碗。这下好了,整个国家没有人敢打孩子了,校园里是只要你学生不找我老师的麻烦,我就不问你,我只要把这四十五分钟的课安安全全地上完,就算完成任务了,听不听由你。

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没有老师敢管,进入初中还是这样。到高中了,学校要升学率啊,老师不得不管了,尤其班主任,不管的话哪有成绩?成绩和他们的奖金是挂钩的。为了奖金,为了升学率,班主任只能充当“大恶人”了。这下好了,为了奖金,为了学校的升学率,把命搭上了。

到底,该不该体罚孩子?我的观点与那些教育专家恰恰相反,该体罚!孩子对了,就要奖励,错了就要惩罚,当一般的惩罚手段无效时,就要进行体罚。只是这体罚的程度要把握好,不能造成伤害。

看看近几年的新闻,未成年的孩子干了多少“好事”。有《未成年人保护法》护着,社会拿他们没有办法。

现在的孩子就是我们国家未来五十年的支柱,如果他们朽了,我们这个国家将会很危险。

斯巴达与雅典,雅典崇尚民主文明,结果却被崇尚武力的斯巴达所败。这不能不给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以启示!文明我们不丢,但健全的人格和体魄我们也要有!有的体罚扭曲了孩子的人格,但没有体罚,会有更多的孩子的人格被扭曲!禁体罚,弊大于利!

合适的体罚应是老师和家长同时在场,以让孩子明白道理为前提,以适当的体罚为手段的一种惩戒方法。合适的体罚其实也是爱孩子,是对孩子的大爱!同时也是一个负责任的园丁对国家的大爱!

运用杜郎口教学 教师从中解放 学生得到成长

——让“懒汉”成为优秀教师

高志军

最近学习了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年级主任孙海军老师对本校的课堂教学管理与改革的演讲视频,让我感到从教十几年的教学愧为一名教师,在他们的教学中真正体现了教师是课常中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他们的老师在课堂中能做一名甩手“掌柜”,课下不批改学生的作业,也就是说学生课下没作业,反而认为批改学生的作业纯属于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哪位老师能作一名“懒汉”就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可想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作一名教师将是何等的„„„!

孙海军老师在演讲中也曾提到来校学习的领导与老师举不胜举,所有老师来学习后的第一感觉都是心动,然后回校后就开始行动,没到一个月就一动也不动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学生的成绩反而呈下降。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能真正地把杜郎中教学贯穿于教学实践,吸收其中的精华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一旦成功所有的师生都将上升一个档次,那整体的教学成绩不容质疑,这就需要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去探究、去努力。

我带着高效课堂打造的迷茫和困惑进一步学习,以前的顾虑、疑惑消失了,感到的是振奋,因为一个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他们竟然有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探索精神;
竟然是这样快乐积极,充满自信,他们的个性竟然可以这样张扬。这完全是一种“另类”的课堂。他们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杜朗口”模式包括三个操作程序:预习、展示和反馈。预习是重中之重,是三者的前提和基础,“预习催生自信,自信繁衍成功,成功激活快乐”,预习主要包括:预习学习目标、任务、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及解答;
展示既是预习成果的展现、交流,又是学习内容的进一步提升。在展示课上,学生是真正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其本质就是“兵教兵”;
反馈是对预设目标进行回归型检测,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反馈课上,突出“弱势群体”——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让他们说、谈、演示,检查他们落实情况,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教师在这个模式中真正完成了新课标要求的角色转变,由原来的“10+35”到“0+45”,把课堂还给学生,但这并不是单纯意义上“领土转让”,也不是单纯意味着教师的“无为”,而是更进一步强化了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要求能够“穿针引线”,“起承转合”,在学生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是,能够点拨和开悟,真正做到随机应变和即兴发挥。通过学习,本人初步领会到杜朗口教学模式要做到:

1、强化参与意识:课堂教学由原来的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变成以“小主持人”为主,教师为辅的组织模式,把本节课的学习目

标、任务、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以及解答评价、批改、板书等全部给学生独立完成。

2、感受学习的快乐:要把“激励、唤醒、鼓励”当作教师组织课堂的三大法宝。

3、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明确学生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五个字:“读、思、问、议、评”。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学习习惯。

我觉得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有两点最值得我学习:一是落实到位,二是相信学生。

1、“落实到位”:他们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五花八门的检测,而且要以书面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杜郎口中学的课堂上,他们所采用的小组互动和所实施的“让任务驱动学生”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因素。他们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都有一个小组长,课前确定每组人数,统计本组课堂参与的人数,看站人与人、对于对、组与组之间公开、公平竞争,鼓励学生互教、互学。特别是在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时,落实到了人、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是学生唱主角,学生讲,老师则只起到一个引导者、服务者的角色。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干劲、很充实、更有成就感。我觉得他们的检测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我非常清楚“落实”的重要性,但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2、“相信学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合作学习等。学习知识的初始权是学生的,疑难问题的发现权也是学生的。杜郎口中学在课前通过游戏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我们在课堂上一般只叫学生好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很少叫到差生。而杜郎口中学教学人人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快下课时让没发言的同学来点评几个小组或学生的表现情况。在课堂中,老师千方百计的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而且是给予学生充分的表扬和鼓励,较好的激发了他们的表现欲望,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愿我们大家努力学习,努力实践,使我校的高效课堂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

杜郎口模式

一、简介

山东杜郎口中学始建于1956年,占地66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9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14个教学班,学生683人,教职工83人,学历达标率100%。

杜郎口教学模式(Teaching Dulangkou;Du Langkou educational model),是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简称,具体是指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镇初中自1998年以来不断尝试推行新课改、践行学生主体地位而摸索新创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

二、发展阶段

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经过了一个由“乱”到“治”,由“治”到“改”,由单项改革到整体改革的日臻成熟之路。

第一阶段

(绝境中的挣扎:让学生“动”起来)

1997年4月-2000年7月——改革酝酿阶段

1997年4月,崔其升被调到困难重重的杜郎口中学,敢于创新的他,首先从稳定教学秩序入手,不断探索教学改革的路子。1999-2000年,以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突破口,每个班级分成六个学习小组;
时间模式为“0+45”(教师不讲,学生自学,开始一个星期,带有强制性)害怕失败的教师谁也不愿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10+35”(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全程、积极参与),经过部分骨干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心存疑虑的教师们慢慢开始逐渐接受。

第二阶段

(整体推进:把课堂还给学生)

2000年8月-2003年7月——改革攻关阶段

2000年8月-2003年7月,定期举办教师论坛,名师带动工程起步,拜师学艺,课堂大比武,促进教师全员提高。

邀请教学研究人员来学校作辅导报告、评课指导,提高全体教师的能力,开拓视野。

改革带来变化,变化带来一片欢笑声:课堂上,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声音响亮;
热烈讨论,激烈辩论;
争问抢答,解决疑难;
多种角度,实践创新;
笑逐颜开,欢乐课堂。课堂学生活动面达80%。

2003年7月,县教育局对全县21处初中综合考评,杜郎口中学跃升至第二名。

第三阶段

(日臻成熟:“三三六模式”的诞生) 2003年7月至今——模式初步成型阶段

2003年10月,县局召开中、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和教育科研会议,分别邀请市局有关专家王秋云、冯明才、张兴利到会作学术报告。会上,县教育局作出“远学洋思,近学杜口”的决定。

2003年底,市教育局孟昭星局长开始关注杜口中学,对《杜口中学“10+35”课堂教学模式》作出指示:邀请专家进行广泛论证,逐步规范并在全市推广。

2004年11月,全市初中教学工作会在我县举行。杜郎口中学24个教学班的课堂同时向400多与会者开放展示,引起轰动。

会后,王秋云主任和聊城大学教育学院的学者到学校考察调研,他们的评价是“当今教改,唯我杜郎。”

2004年12月20日,省教科所亓殿强副所长、许爱红主任、刘延梅主任等专家到杜口中学听课、座谈、调研,用“革命性的”、“震动”、“振奋”、“震撼”等词语肯定杜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2005年3月18-19日,省教科所陈培瑞书记、刘吉林主任、许爱红主任、刘延梅主任到杜口中学调研,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侯军、任晓旺等,市局孟局、史局等接待省专家一行。

2005年4月21日,由许爱红、刘延梅、刘吉林撰写的《农村中学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解读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定稿会在杜口中学召开。市教育局督学李正和县委副书记王维华等领导出席。《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1期以18000余字的巨幅发表该文。

2005年9月27日,国家督学马钊、省教科所所长王积众率领由省教科所、省教研室、省教育学会、《山东教育》杂志编辑部有关专家组成工作组到杜郎口中学现场办公,听课、座谈、调研,进一步肯定杜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并和市、县领导敲定了11月11-12日在杜口中学召开全省教育科研会议的相关问题。副市长董金刚、市教育局孟昭星局长、史兆海副局长以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此后,董市长、市局和县政府领导多次到杜口中学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有关的问题。

2005年10月25日省教育厅陈光华副厅长、基础教育处杜处长和董市长、孟局长、史局长到杜口中学考察,对杜口中学的改革给予高度评价。

2005年11月12日,全省农村教育教学改革现场会在杜郎口中学召开。

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使学校连续多年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特别是升入高中以后的学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茌平一中前百名的学生中,这个学校输送的学生占很大比例。

“三三六”自主学习新模式谱写出杜郎口中学的新篇章。

三、理论基础

(1) 遵循人本主义“以人为本”思想

人本主义是

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学学派。人本主义的基点强调的是个人的独立性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人为中心,重视人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以及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并试图在学习中把情感和认知因素结合起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单独的行为参与不利于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只有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才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罗杰斯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信任并尊重学生,主张把课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因为“他认为每个有机体的内心深处都有想保存、提高和再造自己的倾向,它也希望摆脱外界控制而独立,成为自我支配,甚至超越自我的本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由于人所追求的自我完善和实际上的不完善之间有一种永久的紧张。这种紧张促使个体不断完善自我,并且他们还相信,人类有机体是有能力进行自我指导,所以每位学生都是要求进步的,可以把课堂交给学生的”。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使学生从传统教学的约束与压抑中走出来心灵上获得完全解放,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学习的中心。每一位学生对学习活动都喜欢,并能积极地投入,他们除了能象传统教学那样接受信息,还能更多地带着质疑的心态去观察去思考,这样他们就能站在不同角度从不同侧面去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甚至研究问题。每个同学对问题的理解都会产生新的体会,甚至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而对于学习活动是由学生自己作出评价,这样便培育了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我依赖。

(2)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理论起源于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的个别化教学。它强调“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自主学习就是要使学生不再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跟着教材走,而是发挥其个体能动性主动地、独立地、有目的地进行学习。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扬弃和超越。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种主动的独立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更多时候是由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的作用在于有创建性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的富于个性的见解要积极赞赏”。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能实现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转变,实现传统教育中由强调学习结果到强调学习过程的转变。让学生自己能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教师的课堂教学,这样的学习是真正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理论非常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学习,但也并不轻视教师的引导作用,这种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对于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自主发展至关重要。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要最大限度地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真正把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尽最大可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使每个学生从心理到行为都由从属地位转变为主人地位,由学习的“奴隶”转变成学习的“主人”,主人地位的获得与主人意识的增强促使他们更加自觉地去深入地学习,课堂上每一位同学都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权威可言,每个学生都有强烈地表现欲望,都希望自己被他人认可、尊重、理解并接受,课堂教学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和平台,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展示自我的需要,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学习情感,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我认同度,促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地人生价值观。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也会激发学生想再次获得成功的欲望,由此产生的良性循环会使学习积极主动性不断增强。

(3) 遵循认知学习理论

学生认知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课堂教学就应该最大可能地满足每位学生的认知要求,而要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就必须要尽最的大努力,提供与不同学生的不同认知程度相匹配的教学方式与内容,即做到因材施教。

a.建构主义教学观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的认知发展不是一种数量上简单累积的过程,而是认知结构不断重新建构的过程”。

根据他的观点,个体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应而不断发展的,从而来适应新的环境。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上的改变或创新;
而顺应则呈现的是质量上的变化,同时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构起自己的语文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语文。“学生真正获得对知识的‘消化’,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地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其成为整个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曾有人说过:‘教师把知识抛得越快,学生忘得越快。教得多并不意味着学得也多,有时教得少反而学得多’。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知识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因为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才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认定目标、充分预习、交流合作、展示提升、交叉巩固、达标测评”这一纵向结构依据的是建构主义理论,从定位目标开始经过自我构建、合作探讨,然后再展示、反馈进行矫正,既有巩固作用又有提升作用,这也保障了当学生有困难有需要时才获得帮助与矫正。学习就是用思维(思维是认知的高级阶段)来学习,只有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活动,才是最切和实际的因材施教。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在每一个教学步骤上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都能获得尽量多的说和做的机会,写的机会以及讨论、辩论、展示的机会,这些活动方式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现代教育心理学和认知神经学理论认为,学生通过听和看获得的与通过自己说、做、写获得的知识在质与量上具有较大差异。而通过对脑的研究也表明,当一个人在听或看时电图显示的都只有一个兴奋区域在工作,而在说时却有多个兴奋区域工作,脑的多个部位都参与了活动,这也是为何传统教学课堂节奏慢、效率低(传统教学把教学最大限度地转移到记忆、复现、再认上去)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b.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

发现学习法的特点是关心学习过程胜过关心学习结果,原理、规律等,让学习者自己去探索、去发现。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快乐学习的源泉,成功的动力,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痛苦的煎熬,而学习的最好动机是对所学材料感兴趣,使学生更有自信地主动学习。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的机会,课堂上渗透着发现启发式教学,通过小组过讨论、交流,使不同观点看法得以锋,大家的观点都在讨论中受到考评,从而修正、补充、并加深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预习课上学生有自主学习、自悟,还有合作交流,每位同学都是独立的学习个体,对同一问题有着不同的解释与推测,带有兴趣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展示课更是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每位同学都会竭尽所能地为展示的更精彩而积极行动,这抓住了青春期孩子有强烈表现欲望的特点,学生会在得到同伴和老师认可的时候产生成就和愉悦感,这种情感焕发出的生机和活力又会反过来影响预习课,对反馈课也会产生积极作用。反馈课让“弱势群体”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再一次为他们提供展示提高的机会,并利用“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打造小组团队精神的同时又使资源得到了共享。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和展示,一堂课的信息量会大大增加,学生的奇思妙想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避免了陷入众口一词、千人一面的思维定势,这样运用思维的学习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演,进一步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四、教学模式

“三三六”或“10+35”模式

“三三六”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
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就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

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

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

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

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学生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达到三维目标。

三、

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充分引导学生,营造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五、案例分析

下面,我们通过杜郎口中学语文教师李维博的一个课例来更好的理解杜郎口 中学语文“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雪》 鲁迅 执教者:李维博

预习课教案

一、预习目标

通过一节课时间的预习,能熟读课文,熟悉文章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及文 学常识,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作目的,谈自己学文章之后的感受及体 会,积累课内外有关雪的佳句妙词,小写作——和“雪”话题有关的片断。

二、预习过程

1、自读课文 1~2 遍,划出生字、生词和文章中优美的句子,然后查、写、记生字词,摘抄本上积累划出的句子。

2、了解文章写作背景,并进一步读课文。 ① 写作背景:(略)让学生课前抄在黑板上。

② 诵读课文,要求读得投入,读出感情,可一人读,也可合作;
可以坐着,也可以下位。

3、分析课文,并把对文章的感受和体会写在预习笔记上,教师可强调如下问题:
① 句子赏析:

a.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b.暖国的雨,从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c.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②课文结构(两部分)。

③写作手法:对比手法,突出景物特点。

④比喻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4、自由交流,解决疑难,多种艺术形式演绎文本。

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其他同学交流,进一步理解、分析,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达对文本的理解。

5、小写作:

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写和“雪”话题有关的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低于 100 字。

6、展示感想。

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之后,你认为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学习目标是什么,你展示哪些内容,用什么形式来展示?让学生发言,谈一下展示设想。

课堂实录(展示课)

一、明确目标

师: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赞过雪花,有多少称赞雪花的诗句名垂千古,谁能说出关于雪的诗句呢? 生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生 2: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生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鲁迅先生的《雪》。请大家用 2 分钟时间交流一下一节课的学习目标。(2 分钟后)下面谁来说一说。

生 1:①反复诵读,领会本文的内涵及语言的优美;
②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的解 释及结构;
③体会作品的意境。

生 2:①诵读的同时分析两幅雪景图;
②体会本文借景抒情的方法。

生 3:①重点体会作品写作背景和写作方法;
②利用好词佳句来丰富自己的文章。

二、交流展示

1、作品分析

师: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预习的内容,准备展示你的风采。(学生讨论交 流) 生 A:本文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生 B:1925 年初的中国,南方各省革命运动蓬勃发展,而北方则被封建军阀盘踞。

生 C:此时居住在北京的鲁迅在黑暗的现实和酷冷的季节中用他犀利的文字顽强地斗争着,《雪》就是这样一篇表面上是自然景观的描述,实际上反映他内心世界斗争的力作。

生 D:我认为在 A、B、C 三位同学的介绍中,C 同学介绍得比较好。因为他讲述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生 E:我认为 B 同学讲得也比较不错,他从整体上概括了北方的状况,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北方的雪”的含义。

生 F:我想前面几位同学只能大概地了解本文的思想,我想通过朗诵的方式来让同学们具体地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我读的是P218的倒数第三段(朗读,略)。

生 G:我觉得 F 同学读得抑扬顿挫,很有感情。但是一山更比一山高,我相信 我一定读得比他更棒(朗读,内容同上) 生 H:G 同学读得感情很充沛。但是,依照本文来看,作者对家乡的雪情有独钟。下面就请大家一起聆听江南雪的声音吧(朗读第一段,略)!我知道我可能读得不如前面两位同学好,但是我想,通过我的朗读,大家也一定对江南的雪有所了 解了吧!

2、自主拓展

生 1:雪带给诗人高雅的兴致,但却给广大农民带来了饥寒,给人民的生活蒙上 了一层阴影。下面就由我们小组为大家表演一个小品——《雪的故事》。

(生

1、生

2、生

3、生 4 离座表演)

生 2:大雪已经漫飞了三天,我们难得有这样的机会聚在一起。(生 4 扮演的乞丐过来了。)

生 4:官人们,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请施舍给我点吃的东西吧! 生 3:正好。我们四人对诗饮酒,一人一句。你若对得上来,我们就给你吃的。

生 1:好!我先来。请听第一句:大雪纷纷落地。

生 2:全是皇家瑞气。

生 3:再下三年何妨。

生 4:放你娘的狗屁。

(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生 5:由《雪》这篇文章,我想起了一个悲剧《窦娥冤》。我把《窦娥冤》由剧本改成了故事,下面我把它讲述给大家:“从前有个姑娘,名叫窦娥„„” 生 6:《雪》这篇文章赞美了雪的坚贞不渝的品格,更赞美了具有雪一样品格的人。鲁迅先生就是这样的人,他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无声无息,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在国民党势力的威慑下,他表现的却是坚贞不渝的情操。

生 7: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着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在这冥冥之中,我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呐喊。这呐喊出自鲁迅先生的心声,是同严冬一样的社会勇猛奋战的激情。于此,我想起了另一篇文章《雪》:“我之所以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 3.主题表演

师:前面同学的分析十分精彩,相信已经深深触动了同学们。雪已经滋润了同学们的心灵,就用你们自己喜爱的形式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生 1:前一位同学的朗诵和别人的真心告白,已经把同学带进了这粉妆玉砌的世界里。雪是洁白的,雪是无瑕的,下面让我们沉醉于优美的歌声中,来感受雪的坚强不屈。

生 2:我已深深被雪感动,下面让我用一首《雪花》来表达我对雪的喜爱:冰冷坚硬雪花,博识人觉他单调,他自己以为不幸,滋润美艳之至,隐约青春消息,„„在无边旷野凛冽的天宇下,你就是那雨的精魂。

生 3:(不甘示弱地站起来)别看她唱得好,我相信我会比她唱得更好,因为我唱的是《我最爱冬雪》(与同桌合唱):你说你最爱寒冬雪,因为你的名字就是她。多么美丽的雪,洁白美丽的雪啊„„ (歌声落下,教室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生 4:尽管是别人的曲调,但也需要经过努力才可以大胆展现出来。我也把我写的《雪》朗诵给大家:雪花来了,漫天遍野地来了。从最高处的地方落下来,从最纯洁的地方落下来,落到每一个角落,落在一切的上面。„„你总是最洁白的,谁损害了你,把你弄脏了,你就溶化了,流着泪走开了。(掌声再次响起) 4.体验作者情感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先生的《雪》,通过分析课文进一步体会一下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

生 1:《雪》一文表面上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实际上反映了他内心世界的斗争。

生 2:我认为还应加上本文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通过对“江南雪”和“朔方雪”不同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勇于斗争、勇于反抗的精神,寄寓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生 3:文中许多地方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课文的最 后:“在无边的旷野上,„„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在这里作者热情地歌颂了在“凛冽的天宇下”同朔方的冬天奋勇搏战的雪。把“死掉的雪”转化为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发挥着它战斗的品格,因而它是“雨的精魂”。作者对朔方的雪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勇于斗争的品格的赞颂,实际上寄寓了自己的感情,表现了鲁迅反抗冷酷现实社会的斗争。

生 4:“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着美艳之至了„„”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江南雪景,文字倾注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赞美之情。下面请听《静静的雪》(同学登台朗诵):茸茸的雪片,似天女散花般洒向人间。雪花闪着晶莹的光芒,像眨着眼睛的调皮蛋在看着你„„ 生 5:“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这句话一语双关,一种意见是照字面的意思来 理解,认为作者是用暖国的雨的“单调”、“不幸”来衬托雪的“美艳”或“斗”的精神。另一种认为作者对暖国的雨并无褒贬之意,只是由雪自然引发出对暖国雨的联想,进而想到南国的温暖,曲折地表达了使“雨”变为“冰冷的雪花”的北方凛冽严冬的不满,衬托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和酷冷的季节。

生 6:课文第 2 段:“孩子们呵着冻的通红,像紫芽姜一样„„坐在雪地里。”这里通过“塑雪罗汉”对童年生活美好的回忆,为下文与“朔方的雪花”形成鲜明的对比,作出铺垫,表达了自己对童年生活的向往,对故乡的深情怀念与热烈赞美。

生 7:对于上个同学的分析,我还有一点需要补充。文章第二段通过对雪罗汉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雪的纯洁,儿童们活泼、好动、天真的特点跃然纸上,进一步(站了起来)点破事物特点,一语双关。

5.写作交流

师:通过同学们的精彩表演,相信同学们对《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学们肯定是感慨万千,已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己的小写作中。就让我们竖起耳朵,倾听他人的心声吧! 生 A:我从小爱雪,至今没有改变过,读了《雪》这篇文章,鲁迅仿佛把我们带入 2005 年 12 月 12 日的第一场雪。带着六角的小精灵从天而降,没有声音悄悄的,缓缓的。鹅毛大雪过后,世界都变成了白色。告别了一切世俗杂乱,在雪地里堆雪人,砸雪球,再快乐不过了。仿佛与雪融为一体,我心甘情愿地被雪融化了,站在雪中,告别一切喧嚣,荡涤心胸,我变得无声了。啊,此时是雪的世界,我变成了雪的精灵。雪花啊,飘飘洒洒的雪花,你是我的追求,是我的梦! (教室里爆出一阵掌声) 生 B:这位同学对雪情有独钟。是的,雪是六角的精灵,它是不寻常的。我学了这篇文章后,写了一篇赞美雪的小写作,请大家欣赏。

《冬雪》

有人喜欢姹紫嫣红的春天,有人喜欢骄阳似火的夏天;

有人喜欢果实累累的秋天,而我却只爱冰雪的冬天。

冬天的雪固然冷漠,但并不缺乏温和;

冬天的雪固然坚硬,但并不缺乏柔弱;

冬天的雪虽然孤独,但它依旧蓬勃;

冬天的雪虽然凄凉,但它依旧闪烁;

冬天的雪洁白明艳,它的洁白像玉一样纯;

飘飘洒洒从天空最高最冷处萧然而落, 一朵朵一片片玲珑剔透晶莹如玉洁白无暇,

生 C:听了上面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我不由心绪萌动,我也想诵读自己的作品:看到鲁迅笔下雪的壮丽和刚强,我不禁地想到了雪的柔弱。那柔弱的雪,可以封门;
它不嫌弃竹林茅舍,也拥抱亭台楼阁。高山,巨大巍峨。雪,可以足蹈其顶,封其面额,使青山变成冰封雪岭,使其永不见阳光和皎月。

生 D:是啊,雪是柔弱的,但它又是善良的,纯洁的。雪,是白雪公主,善良吗?雪,是梨花,纯洁吗?雪,是浪花,乐观吗?让我轻轻告诉你,雪是纯洁的,做人应像雪一样纯洁无污,给世界一片净土,永远高洁无污。

(教室里再次响起掌声。) 师:今天我们共同感受了鲁迅先生《雪》的优美文字,相信学了这篇文章,你会对雪更加热爱。同学们,再见! 反馈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富有感情的朗读,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语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品味散文诗的优美语言,在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揣摩、品析精彩语句。对课文的 探究品味,要通过有创新、有价值的设疑,用心感受,深入体验。对于不懂的问 题,以及没有展示的内容,都在这一课上有一个展现和提高。

二、课堂步骤

1、写问题,小组内互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分配的任务要具体,要小;
学生有问题可通过独立思考、交流、互查来完成。

① 学生把生字词、文学常识、课文分析、优美句段以问题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然后学生结对子,讨论、解决并互查黑板上的问题。

② 教师指派每组两名同学到黑板前解答问题,检查掌握情况。

预设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A、文学常识: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 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

B、生字词:a.粘:粘结 nián;
粘连 zhān b.旋转 xuán;
旋风 xuàn c.褪:褪 色 tuì;
褪下袖子 tùn C、课文分析

a.用文中的语句概括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的特点。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蓬 勃地奋飞”。

b.作者是如何表现江南雪景“滋润美艳”特质的? 作者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两个富含生命力的比 喻表现南国的雪的特质,两个比喻一虚一实,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思。

C、文章第一段描写的色彩有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这些描写运用了映 衬手法。

2、准备展示(5 分钟) 小组内稍作准备,展示课上没有展示的同学在优等生的帮助指导下,进一步分析和演练。

3.展示提升

在这一环节中鼓励展示课上未展示过的同学来展示。有对课文的分析,也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同时还有想到的作品,形式上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4.学习收获交流与总结

用 4 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学习这一课的感受与体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内容可以涉及课堂展示,学生表现等。

5.教师总结

概括总结本课中学生的表现,以激励性的语言为主。

五、评价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课堂教学过程为落脚点,结合杜郎口中学提出的课堂评价标准和新三维目标的要求,作者认为衡量教学效果的好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1.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无论要做好什么事,都必须有兴趣。上高中后,有的同学喜欢文科,有的同学喜欢理科,因为文科有文科的用词严谨,理科则有有趣的实验和各种奇妙的自然规律。作为一名老师,上好一堂课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教师要努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创造宽松、公平、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上课的积极性,最终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具体来说,首先教师自身就必须进入课堂角色,用自己丰富的情感、言语来带动全班学生的热情;
其次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学生在玩中学,轻轻松松就能上完每一堂课,上好每一堂课;
最后,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让他们真正地拥有课堂。

2.是否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接受知识

根据人类心理的发展规律,我们可以发现儿童时期的孩子都比较喜欢探索,他们的好奇心也比较重,见到什么都想摸一摸,遇到什么新鲜的事物都想问一问。不容否认,这样的好奇心理是好的。但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将孩子拥有的这笔宝贵财富掠夺的一干二净了。只有主动接受的知识才是自己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验:做一道数学题,如果你用上一天甚至几天的时间将其解答出来和看着答案将题目理解出来完全是两个效果。前者可以让学生永远不会忘记解题的思路及技巧,而后者则只要过了一个星期或几天就忘记了。多媒体教学同样也说明了主动接受知识的重要性,将一个知识点或一连串的知识点拍摄成电影、电视呈现给学生和在黑板上生硬地讲解这些知识点,可想而知学生会主动去接受电影、电视给他们带来的在视觉和声觉两方面的冲击。此后,你只要再点明重点和难点就可以了。可见,好的教学效果与学生是否主动接受知识成正比。

3.课堂上师生互动情况如何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的教学一般包括教与学两方面,也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实践的总结,又出现了“教学相长”,即教师在教的过程同时也在无时无刻地学习,与学生共同进步。所以课堂中的两大元素教师与学生缺一不可,需要注意的是缺一不可不是指课堂上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讲老师的,学生听学生的,两者之间一点互动也没有,这样的课堂也不叫课堂,而仅仅是“讲堂”。事实证明,良好的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而且还会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而老师需要时刻帮助学生,学生哪里不会了,哪里没有掌握好,这些信息都可以根据学生的言行举止来获得。师生互动、交流的主要形式是“对话”, 师生间与生生间在“对话”中保持平等的相互倾听,相互分享, 双方达到共同发展。可见,这种师生互动不仅体现在教师与学生要充分地交流,更是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来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

4.学生在教师协助下自主学习效果的好坏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的教育论断是“教育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才能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这和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提出的“教会学生思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结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的能力。我们知道自主学习是向来是素质教育的重点,都说大学生上大学学的不是知识,而是获取知识、分析知识、整理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作者认为不仅是大学生,对于小学生、初中生,我们也应该灌输这种思想,要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如何自主地学习。不容置疑,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集体的力量才是庞大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遇到问题而自己又不能解决时,能想到团队的合作学习。一个好的学习团队,可以使学生从团队中学到很多课堂上教师不能直接教授的知识与技能。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从团队互动、交流中改善学习环境,提高交际与表达能力。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主要是靠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活动来培养的,好的协作有利于整个学习集体的共同进步与提高。

5.课后学生情绪的变化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在每堂课的最后十分钟或五分钟的情绪波动最大。课堂上或是课堂以外的种种事物都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习。例如:有的学生会有这样的想法:老师这节课该讲的都讲了,我也基本上都学会了,还剩下几分钟的时间,可以让自己放松一下了。其实,这就是对课堂学习的一种错误认识。老师虽然讲完了,但是在还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成果前,那么课堂学习并没有结束。换言之,课堂学习会延伸到课后,甚至是日常生活中。还有的同学自控能力比较差,还没有下课呢,就已经沉浸到课后欢快的玩耍中去了。如何将学生在课堂最后时刻的情绪调整好,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和课堂讲解技巧上下一定的功夫。让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的同时,忘记 45分钟的课堂时间限制。

杜郎口学习心得

杜郎口学习体会

新郎发言稿

新郎发言稿

杜郎口模式学习心得体会

推荐访问: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