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

|idpi

苏向坤

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2020年12月召开的吉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21年我省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将“要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放在显著位置,这充分凸显出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的高度自觉。

一、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新时代,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是秉持了经济发展的根本。新中国成立70多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主要靠的就是实体经济。以制造业发展为例,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制造业大国。我国经济由穷到富、由富到强的蜕变正是因为有中国制造业实现从大到强的蜕变。20世纪90年代,我国制造产业仅为全球的2.88%,进入21世纪后提高至6.5%,2007年后实现7年翻两番战略提高至13.8%,2010年再次实现大幅度突破,占比超过18.8%,2018年更是达到31.25%,这说明现阶段全世界近三分之一的制造业产品来自于我国。这与我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体相当。可以说,没有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的大发展,就没有我国经济的大发展,也就没有我国综合国力的大提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实体经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仍然离不开实体经济。

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是强化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是全球经济发展进入深度调整期,以智能制造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生成,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这些正在重塑全球实体经济形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竞争重返制造业。一方面,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另一方面,一些新兴经济体依靠低成本优势,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致力于打造新的“世界工厂”。我国面临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和发达国家高端制造技术打压的“双重挤压”。应对这种局面,必须把握实体经济这个经济发展的命脉,把实体经济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努力改变经济“脱实向虚”的局面,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是破解振兴难题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实体经济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但是,我省实体经济的发展还存在很多短板,主要表现是产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不够,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完善,高素质人才流失过多,实体企业效益不高,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产品供给能力不足,对新兴技术和产业领域全球竞争制高点掌控不够,缺乏名牌产品,尤其是近年来还存在“脱实向虚”的困扰。必须着眼解决制造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加快实现质量效益提高、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促进我省产业加快迈向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高端,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二、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的路径选择

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就是实体经济的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要坚持实体经济立省不动摇,紧盯实体经济短板弱项,推动生产要素、政策措施、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集中发力,切实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

切实提高实体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提高实体经济自主创新能力的重点是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抓紧布局各类创新平台。围绕实体经济重要领域,以重点骨干企业为依托,积极争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大力推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二是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做好技术创新规划和实施。借助我省“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加快组织重点制造企業制订与之相匹配的技术进步规划,落实鼓励政策,滚动实施。三是增强协同创新能力。大力构建产、学、研、用联合体,把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引入重点骨干企业,协同攻关,实现科研成果边研发边转化的良性循环。四是设立专项促进资金。设立促进制造业自主创新的专项资金,增加对重点领域的创新投入,发挥政府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放大政府专项投资的导向功能。

加快推动“制造服务化”发展。“制造业服务化”是做实做优做强实体经济的重要方向。一是要充分认识“制造业服务化”在提升实体经济竞争能力方面的重要意义,发挥政府引领作用,科学规划制造业服务化的转型方向,努力为企业搭建制造服务化的支撑平台,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二是要围绕我省优势制造业培育“制造业服务化”品牌,力争在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率先突破,政府部门要在产业、创新、资金、集群等多方面给予税收、金融、人才等优惠政策。三是要提高“走出去”的学习效应。鼓励重点、骨干制造企业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和销售服务中心,在“走出去”过程中,不断积累“制造服务化”经验和能力。

加快区域质量体系建设。质量是实体经济的生命。对一个省级区域来说,要实现实体经济产品质量的提升,就要在努力契合“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质量标准制定上的职能作用,增加质量标准的有效供给;要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鼓励核心、骨干企业制定企业标准;以高端、智能、绿色、服务为实体经济发展方向,提高环保、能耗等准入门槛。要强化“标准”的约束和引导作用,通过对实体经济产品服务质量许可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从源头把控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加大对实体经济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治理力度,对不合格产品和服务要及时曝光、整改,对引发严重质量事故的企业,依法吊销其制造许可;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积极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市场环境。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制度环境建设,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良好局面的出现;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弱化事前监管,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实体经济投融资体系,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和鼓励实体企业上市融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以职业经理人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以大国工匠为目标培育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原则,实施结构性减税,扩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力度。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建设社会诚信体系;要提升政府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加强实体经济产业政策引导;充分发挥各类中介组织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积极作用。

(作者:中共吉林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责任编辑/雷   博

猜你喜欢 服务化实体制造业 实体钱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21年2期)2021-01-11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年16期)2019-08-06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上海企业(2019年12期)2019-01-17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上海企业(2018年9期)2018-12-07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21世纪商业评论(2018年3期)2018-03-02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21世纪商业评论(2018年3期)2018-03-02职业教育界要高度关注制造业服务化职业教育研究(2017年11期)2017-11-30重振实体经济决策(2017年3期)2017-04-14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2014上海制造业50强上海企业(2014年9期)2014-09-22

推荐访问:做强 实体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