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及对策

|idpi

    摘要: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是改善西部生态环境的需要,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前提,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西部地区要脱贫致富,缩小与东部的差距,必须完成农民的非农化进程。研究探寻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对缓解农民“就业与吃饭”的燃眉之急,西部的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西部农村;
劳动力转移;
问题;
对策
 
    我国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约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4%;
2004年西部地区人口为3.71亿人,占全国28.7%;
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为27585亿元,占全国16.9%;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对未来全国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西部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步伐,但这种发展应该是一种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协调的发展。
 
    一、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一)对农村经济与农业的影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首先,增加了农村地区的劳务收入,这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影响了农村的价值观念,农村外出的经商务工农民,会逐渐抛弃原有的落后封闭的意识和小农价值观念,培养起现代商品经济意识,把现代文明带回农村。最后,学到了新技术和知识,积累了资金后,纷纷返乡,利用家乡的各种资源优势,创办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镇企业,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了当地的非农业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
 
    (二)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刘易斯模型”认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村不断地涌入城市,使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其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可供选择的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城市劳动者就业竞争中,互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例如,在一些大城市,卖早点、清洁工、建筑工、保姆等城里人不愿干的工作,大都是农民工承担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廉价的劳务支援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促进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弥补了地区资源结构的不足。
 
    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他们是创造财富、推动城市繁荣的巨大能动作用;
作为消费者,有利于内需的扩大,带动第三产业的扩张,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20世纪90年代亿万农民工涌向东南沿海开放城市,造就了东南沿海开放城市的繁荣。
 
    二、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只有在对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有着清楚认识和深刻分析基础上,找出西部和中东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不足和缺陷,才能找出更有效、合理的转移途径。从而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集结更大的力量为西部经济建设服务。
 
    (一)加大了城市就业压力
 
    由于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涌入城市,导致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大及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城镇中现有的下岗、失业人员本来就多,就业压力大,再加上日益增长的大、中专院校及高职技校的毕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以目前的增速继续流向城市,城市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下岗、失业人员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受教育程度低、素质差,他们就业、再就业的主要途径在许多第三产业和私营企业中工作,而进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会变成城市弱势群体的一部分,因此相互之间就业矛盾将更为突出。
 
    (二)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由于他们自身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观念淡薄;
导致他们经常被老板拖欠工资,甚至敲诈,有时可能获得劳动力报酬的权利都无法保证。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在城市中身份被轻视、尊严被践踏,导致他们心理上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另外,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后与本城的诸如住宅、养老、医疗等福利制度无缘,在意外伤害赔偿及子女上学等问题上都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公平待遇,而从事许多高强度或危险行业的农民工,一旦发生意外伤亡,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机构来替他们索求赔偿,他们经常被所在单位用少量的抚恤费来了事。
 
    (三)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
 
    由于我国长期城乡分割、封闭,限制人口的自由流动,当开放程度加大和开放水平提高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逐渐突现出来。如交通、供水、供电和住房等硬件设施更为紧张,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城市正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本来就相对滞后,当农村剩余劳动力进一步流入城市时,将导致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下降,甚至引起人口与城市的巨大矛盾,最终抑制经济的发展。
 
    (四)流动人口急剧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人口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带来困难
 
    由于劳动力流动带有盲目性和无序性,加上农民工法律知识的欠缺,在其就业需求得不到满足,或没有可靠收入来源,或是生活状态的不如意的情况下,他们可能因为心理上的失衡,做出危害社会的举动。
 
    三、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过程中,如何利用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资源,通过设立相关法律、政策使他们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从宏观上看,应从3个角度考虑。
 
    (一)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
 
    1、从分流制度看,要对剩余劳动力合理分流。为促进就业,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保障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目标一致。在大力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充分发挥小城镇的吸纳功能;
另外,大力发展中小型企业,就地消化和吸纳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内部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对农业的开发,不仅是种植大量的粮食作物和简单的经济作物,而是要对农村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挖掘出农村生产的内部潜力。这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促进了农业的全面发展。
 
    2、从环境制度角度,要为农民进城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1)改革户籍制度,给予农民工向工人转变的一种身份准入机制。城乡二元体制,现有户籍管理制度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当前政府应从政策和制度方面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取消歧视制度,放宽对农民工获得城市户籍的限制。(2)改革相应的劳动人事制度,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一个较为公平的环境。当前城市中出现的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现象,实质是对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严重破坏。为此,要加大政府干预力度,采取有力的措施,保证农民工平等就业权、劳动保护权、工资收益权等。(3)将农民工纳入到社会保障制度中来,在城市福利体制上,使进城务工的农民享有相应的失业、养老、保险等保障,尤其是异地农民工的子女入学问题,要与城市孩子享受同等待遇。
 
    3、从服务角度,要完善服务体系。(1)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人力资源具有自然的流动性,只有在不断的流动中,全社会人力资源才可以达到最佳配置。因此,要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建立一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以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在就业制度上,建立“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均等”的市场就业制度,将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统一考虑,积极为其拓宽就业渠道。(2)加强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是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强化职业培训。政府部门要举办各种类型免费及半免费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依托有关部门建立常年性、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形成社会就业培训体系,以增强其就业竞争力。(3)加强管理,合理规范管理流动人口。城市面临下岗职工的就业压力,对农民工进行适当引导是必要的,但要城乡兼顾、控制适度,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流动人口进行区别对待,吸纳、疏导、限制方面切不可一刀切。同时,对涌入城市的各个行业的流动人口,也必须进行分类引导,使之与城市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相吻合。城市可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为进城农民工开发建设廉租公寓,实行区域内政府集中管理,为农民工提供适当的住房和服务。(4)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建设程度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很大联系,尽管基础设施建设对劳动力的直接需求较少,但其关联产业和第三产业能大量吸纳劳动力,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城市化以及水利、交通、生态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则可大量直接吸纳劳动力,特别是能够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从而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因此,当前应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三产业发展步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造更多条件和机会。
 
    (二)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具体转移思路
 
    1、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面对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西部地区出现了农民工潮水般地涌向中东部地区的现象,这给我们在彻底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上提供了启示。在新的环境下,只有加快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才能真正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才能真正缓解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跨区域流动的压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要做好这一点,主要是解决好以下问题。
 
    首先,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并举的路子,以西部地区为主干,搞好城市整体规划,有重点地促进城镇建设。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较低,共有城市186个,占全国比重30.26%。其中特大城市8个,分别是贵阳、昆明、成都、重庆、西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
大城市19个,中等城市64个,小城市95个,全国有688个建制镇,而西部仅有160,只占23.9%。这种城镇层次结构如果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效应,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为此,西部地区各省应站在整个西部的高度进行城市整体规划。一是调整城市结构层次,这就要求中小城市发展要通过吸纳农村人口,使更多的城镇发展为小城市,使更多的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二是注重大城市的发展,大城市的发展必须从适度扩大规模和优化内部结构、完善基础设施两方面来提高经济区位优势,吸纳更多的人口。其次,吸引乡镇企业向大城市集中,把乡镇企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一是在统一规划下,以现有的县城为主阵地,同时选择部分基础条件好的中心城镇重点加以发展。二是鼓励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乡镇企业潜入县城或中心城镇,形成连片集中发展的乡镇企业城或工业园区。最后,凡是新建的或新迁入的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一律集中到企业城或工业园区,以便更大规模地聚集地区产业和人口,提高规模效益。
 
    2、充分发挥农业部门对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当前农产品出现阶段性,结构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下,尤其是面对WTO的强烈冲击,西部地区如何通过产业化战略保证农业持续增长和减少来自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压力?
 
    首先,围绕市场调整农业结构,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尽快培植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通过产业化经营把分散的农民结合起来,使生产、加工、销售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产品加工和转化增值。其次,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并尽可能地围绕支柱产业培植一批龙头企业。
 
    3、努力提高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为其顺利转移创造条件。一是确保九年义务教育的贯彻和落实,防止新一代文盲的出现,在这一点上,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投资力度。二是继续扩大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重视民族大学和民族预科班的开办,让西部民族地区更多的农村青年和民族生接受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方面可以延长教育年限来缓解新增劳动力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新增劳动力通过高等教育为其将来顺利积累人力资本的存量。三是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力度,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农村现有可供使用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4、继续贯彻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从源头上降低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我们要加强教育宣传,转变农村的生育观念,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力度,进行积极引导,使得生育观念尽可能地与全国合拍,同时尽快建立起覆盖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数量。
 
    (三)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其他政策
 
    1、创造和维护公平发展的环境。广大的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要使这些资源被合理利用,最重要的是保护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政府的责任是:保护整个社会的公平,创造和维护一个公平发展的环境,保证迁徙、定居、就业、发展权力;
消除农民进城的种种限制,建立统一开放和有序竞争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以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来带动就业的增长,增强农村地区接受城市经济辐射能力。
 
    2、构建小城镇工业体系,恢复和重建农村工业化道路。要求建立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适应的城镇工业体系,重点放在农产品加工和精加工方面,使之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我国西部小城镇拥有很多特色产业,可以通过农村工业的改造转化来自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本着就近原则,减少劳动力转移的耗费。
 
    3、强化小城镇的环境管理和生态建设。我国西部地区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土壤沙化、植被破坏、河流干涸等,都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农村城镇化面临城镇规模小、聚集效应差等多种问题,同时还会产生生态环境问题,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此,必须将资源环境纳入农村城镇化的社会经济大系统,建立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核算制度,强化对农村城镇化的环境理念,加强生态型城市的建设,同时还要实现以生态发展为中心的生态重建,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农业生存经济系统。
 
    4、强化政府财政金融服务力度。西部地区融资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地区发展,这要求政府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府补贴,加强金融部门贷款倾斜及农业技术的支持等,以实现西部地区农业集中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基础设施引向市场;
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形成政府、企业、个人多元投资。
 
    总之,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西部大开发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地政府必须要确实执行相关的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以上所提到的对策都是基于西部的客观经济情况的具体分析,具有切实的可行性。西部劳动力转移在不断为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支持,而其在转移过程中不断遇到问题,这要求我们及时发现问题,时刻注意整个经济系统的动态,使经济按照正常轨迹运行。
 
    参考文献:
 
    1、范秀荣.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06(2).
    2、赵黎明,何智虎.西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探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3).
    3、李树基.甘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J].甘肃农业,2003(10).
    4、胡俊生.西部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探讨[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1).
    5、唐文静.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及趋势[J].经济纵横,2004(6).
    6、王云江.论西部剩余人力资源转移[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  

推荐访问:对策 劳动力转移 剩余 西部 农村

    本网站所有内容均由编辑从互联网收集整理,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12-2020 老文秘网 http://www.idp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