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教学设计

|idpi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和方法:通过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过程和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化学实验,将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进行对比总结,培养学生对类似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推测的知识迁移能力。

课型:

采用"问题探究式"和“讨论式探究”的复习法,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魔术实验:在桌面上摆了四个盛有不同类别溶液的烧杯,将A杯中的液体分别倒入另外三个杯中,看到了下列现象:

(1)B中液体产生大量气泡,变为“汽水”

(2)C中液体变成红色的“葡萄酒”

(3)D中的液体变为“牛奶”(产生大量白色沉淀)

试推测原四个高脚杯中所盛的无色溶液中的溶质:

〈过渡〉你能揭秘吗?这就需要用到酸碱盐的有关知识

(板书)酸碱盐的复习

教学情境一: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物质的化学式,

【练习1】实验桌上放了以下物质,请分类并填在框内

Na2CO3 H2SO4 HNO3 KOH CuO NaHCO3 NaCl CaCO3 CO2 HCl Ca(OH)2 NaOH

非金属氧化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氧化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进行分类。

帮助学生复习物质的分类知识。引出酸碱盐的化学组成。

讨论,交流,归纳,投影

〈过渡〉通过分类大家有没有发现酸碱盐在组成上的规律呢?酸的组成:H++酸根离子

碱的组成:金属离子+OH-

盐的组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教学情境二:

同学发现桌上有两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回想起应该是稀硫酸和石灰水,她想给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请你帮助她,取用什么试剂采取什么方法可以把两瓶溶液区分开呢?【学生讨论解决方法】

提供药品有:PH试纸,酸碱指示剂(石蕊试剂,酚酞试剂),铁钉(Fe),锌粒(Zn),Na2 CO3溶液, BaCl2溶液, CO2 气体,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

方法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渡】在这次物质鉴别中,你一定应用了酸、碱的多种化学性质,请你归纳一下。

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性质有:[各举一例,(2)――(5)可用化学方程式举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性质有:[各举一例,(2)――(4)可用化学方程式举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的化学性质?(可用方程式表示)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组织学生讨论教学情境三: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内容。

试一试:

判断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①硝酸钾和氯化钠 ②氯化钡和硫酸钠 ③碳酸钠和硝酸钾

④氯化铁和氢氧化钠 ⑤碳酸钙和盐酸 ⑥硝酸银和氯化钠

请一位同学小结判断复分解反应的规律:

①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要考虑生成物中有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②除需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外,盐与碱、盐与盐反应,反应物必须可溶。

(魔术揭秘)

(小游戏)四位同学玩4张化学扑克 (如 NaOH CO2 Fe HCl )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课后练卷

附:课堂练习:

1、酸、碱、盐三种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含有氢元素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含有氧元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含有两种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不可能含有两种元素。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类物质一定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呈酸性的雨水就是酸雨

D、pH=0的溶液即不显酸性,也不显碱性,呈中性

3、将下列试剂分别滴入硝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中,能观察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稀盐酸B、氯化钠溶液C、氢氧化钙溶液 D、氯化钾溶液

4、下列各组溶液,不另选其他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A、CuSO

4、NaOH、MgCl2 B、Ba(NO3)

2、NaCO

3、HNO3

C、Na2CO

3、BaCl

2、Ca(NO3)2 D、NaOH、H2SO

4、KOH

第十单元 酸和碱

一、常见的酸和碱

授课人:刘国坤

位:平顶山市第二十四中学

间:2012年5月20日

一、常见的酸和碱

教学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酸和碱各自都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熟练取用酸和碱及其溶液 教学重点

1、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白醋,稀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蔗糖水,试管等。

教学方法

一、引入新课:

通过实物﹙各种水果﹚引入“酸”—这些食物中都包含着一种物质—“酸”

通过实物﹙洗发水﹚引入“碱”—你可能用到了另外一种物质—“碱”。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使用含有酸和碱的物质,甚至连我们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酸和碱的化学反应。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常见的酸和碱。﹙板书﹚

二、进行新课

﹙教师﹚本节课我们首先围绕“酸”来展开。

﹙教师﹚请尽可能多的列举你所知道的有“酸味”的物质。

﹙学生﹚……

﹙教师﹚很多物质的味道最早都是那些勇敢的人们通过“尝味道”知道的。味道是物质性质的反映,如酸味是物质酸性的反映。但是我们学习化学时,禁止对化学药品进行品尝。如何通过化学手段了解其酸碱性呢?

﹙教师﹚现在我们回忆曾经学过的这样一个实验,把二氧化碳通入到紫色石蕊试液中,试液呈现什么样的颜色呢? ﹙学生回答﹚

﹙教师﹚碳酸有酸味,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猜想,其他有酸味的物质,如白醋、稀盐酸,是否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我们所熟悉的其他物质,如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蔗糖水等,是否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呢?

实验是裁判,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桌上给出的实验器材及药品,参照大屏幕上的方法进行探究。﹙多媒体课件展示操作方法﹚ ﹙分组探究﹚取六只小试管,分别加入1-2毫升白醋、稀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蔗糖水,并各滴加紫色石蕊试液1-2滴,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巡视,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纠正学生错误的操作,并提醒学生注意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如何倾倒液体……) ﹙教师﹚请学生回答结果。

﹙多媒体演示正确结果﹚

﹙交流讨论﹚由学生根据正确的实验结果,讨论,得出结论。

1、白醋、稀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呈酸性。

2、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呈碱性。

3、食盐水、蔗糖水使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呈中性。

﹙师生总结﹚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板书﹚

﹙分组探究﹚把紫色石蕊试液换成无色酚酞试液做同样的实验。

﹙教师﹚请同学们汇报实验现象。

﹙多媒体演示正确结果﹚

﹙交流讨论﹚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正确的实验结果,讨论,同样的道理-得出结论。

酸性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碱性溶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板书﹚

﹙教师﹚像石蕊、酚酞这样能检验溶液酸碱性的试剂称为酸碱指示剂。﹙板书﹚

三、﹙知识反馈﹚通过习题训练,达到效果。 ﹙教师﹚酸碱指示剂是如何发现的呢?

四、﹙学生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玻义尔偶然中发现指示剂”的故事,并让学生自己阅读,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与探究,我们认识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也基本掌握了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来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六、作业:
参照课本49页活动与探究,自制一些酸碱指示剂来检验溶液的酸性和碱性。

﹙板书设计﹚

一、常见的酸和碱

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酸性溶液

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碱性溶液

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酸碱指示剂

酸碱盐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巩固酸碱盐组成、命名、分类等知识;
2.巩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加深对某些反应的认识;
3.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复分解反应及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型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本章我们学习了三类重要的化合物——酸碱盐,这节课我们将对这一章的重点基础知识进行归纳小结。先复习酸碱盐基本概念

一、酸、碱、盐的组成

【练习1】将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内:纯碱,盐酸,大理石,熟石灰,苛性钠,硫酸,碳酸氢钠,氢硫酸,碱式碳酸铜,生石灰,干冰,硝酸,硝酸铵 ① 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写出由H、O、Cl、C、Cu 中的元素组成的下列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式(各举一例):
酸_________碱________正盐_________碱式盐_____________酸性氧化物_________碱性氧化物_______

引入:什么是置换反应?

我们主要学习了三类置换反应,一类是前面学的氢气、碳与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的置换反应,第二类是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再就是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下面我们主要复习后两类:

二、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规律,书写置换反应方程式

【练习3】判断以下反应能否进行,并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钠和盐酸 (2)铁与硫酸 (3)银与盐酸 (4)铁与硫酸铜溶液 (5)铜和硫酸锌溶液 (6)铜和硝酸银溶液 (7)铁与氯化银

【小结】

① 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能否反应,要根据金属活动顺序加以判断(a 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酸里的氢,b 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钾、钙、钠除外))。

② 单质铁在与酸、盐溶液反应,一般生成的是亚铁盐。

③ 金属与硝酸反应时,一般不生成氢气,而生成水。

引入: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其特点是什么?

三、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溶解性规律,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4】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Na2CO3 + H2SO4 ——

(2)FeCl3 + NaOH ——

(3)H2SO4 + Ca(OH)2 ——

(4)Cu(OH)2 + KNO3 —— (5)K2SO4 + BaCl2 ——

(6)KNO3 + NaCl —— (7)CaCO3 + BaCl2 ——

(8)BaSO4 + HNO3 ——

第 1 页,共 2页

【小结】

①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要考虑生成物中有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②除需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外,盐与碱、盐与盐反应,反应物必须可溶。

③BaSO

4、AgCl、KNO

3、NaNO3等一般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作业】从H、O、C、Ca、Cl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分别组成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等类别的物质,并按要求写出这些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除酸类外,其它反应物只能用一次)。

①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复分解反应(不属中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2 页,共 2页

第44讲 酸 碱 盐

教学设计思路

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化学部分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是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结合酸碱盐中的特殊沉淀来解题的。学生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不懂得自觉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或者做出来也不清楚自己思考的过程。所以这节酸碱盐的复习课首先让学生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出发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然后通过反应后剩余物质成分探究的方案设计,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从物质类别的角度考虑,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
物质鉴别中让学生体会从离子角度考虑,复习常见离子的特性及鉴别,让学生学会将知识点和具体题目结合在一起,在解题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基本反应类型;
3.一些特殊沉淀;

4.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过程和乐趣。 教学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板书:HCl

NaOH

Na2CO

3Fe

Fe2O3

SO2 H2SO

4 Ca(OH)2

CaCO3

Cu

CuO

CO2

二、新课:

1、物质的分类(判断给出物质的类别),让学生回顾酸碱盐的区分

2、复习回顾 NaOH

Na2CO

3Fe2O3

CO

2 Ca(OH)2

CaCO3

的俗称

3、写出盐酸与上面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一类物质写一个反应方程式。

① HCl + ② HCl + ③ HCl +

④ HCl +

教师对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进行评价:酸与铁的反应生成亚铁盐、与铁锈反应生成铁盐 盐酸换硫酸,写方程式(只写Fe2O3 )

4、复习回顾 酸的共性 5条:①、酸+___________——盐+________ ②、酸+_____氧化物——盐+________ ③、酸+___________——盐+水 ④、酸+___________——新酸+新盐

⑤、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_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______色。

酸具有共性的原因:电离时产生的 全部是 。

5、写出氢氧化钠与上面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求一类物质写一个反应方程式。

① NaOH +

教师对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进行评价:碱与二氧化硫的产物亚硫酸钠

6、中和反应:特征 酸+碱

实质:H++OH-——H2O

7、学生无法用氢氧化钠与上面的盐类反应 复习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特征 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 交换成分

条件:产物有 沉淀、气体、或水 ;

反应物 可溶 (碱+盐、盐+盐)

碱的共性:4条 原因:电离时产生的 全部是 。

8、描述上面反应的现象:

9、HCl + NaOH 无现象,怎样证明反应是否发生?学生回顾交流

扩展:NaOH +CO2 怎样证明反应是否发生?

10、HCl + NaOH 反应后剩余物质可能有哪些可能?猜想……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学生动手)

教师分析引导:
转化成→鉴定某某→某某性质→ 药品选用→现象描述

11、回顾常见离子的性质与鉴定

H+

OH- SO42-

Cl- CO32- NH4+ 等

练习:① HCl H2SO4 的鉴别

② NaOH Ca(OH)2的鉴别

③ NaOH Na2CO3的鉴别

12、回顾常见的沉淀(学生)

对应练习 P189 例题2

三、作业 第42讲 金属

酸碱盐-教案设计

一、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钡、或氢氧化钡)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或盐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硫酸根离子。

CO32-(1)(固体或溶液)在被测物质中加入稀酸溶液,如果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物质中含碳酸根离子。

(2)(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或硝酸银溶液,如果产生能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且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被测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

注:

1、在鉴别Cl-和SO42-时,用氯化钡溶液,不要用硝酸银溶液,这是因为硫酸银为微溶性物质,使鉴别现象不明显。

2、在一未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若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二、物质的颜色

1、固体(多为白色)

黑色CuOC粉MnO2Fe3O4

紫黑色KMnO4

红色CuFe2O3

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 CuSO45H2O

绿色Cu2(OH)2CO3

2、溶液(多为无色)浅绿色溶液(亚铁盐溶液)FeCl2 溶液、FeSO4

溶液、Fe(NO3)2

溶液黄色溶液(铁盐溶液)FeCl3

溶液、Fe2(SO4)3

溶液、Fe(NO3)3

溶液蓝色溶液(铜盐溶液)CuCl2

溶液、CuSO4

溶液、Cu(NO3)2

溶液蓝绿色溶液-CuCl2

溶液(较浓)

三、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

8、氨水(NH3H2O)属于碱的溶液

【设计主题】“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身边的化学物质》酸碱盐专题复习

【教学设计思想】

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注重过程”的原则,在教学中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酸碱盐的性质和检验为知识载体,在探究合作的互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互动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通过提问、思考、讨论、讲解、练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来进行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⑴通过对酸、碱、盐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掌握各类物质的性质。

⑵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实验设计与实验基本操作能力。

情感与态度: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讨论与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酸碱盐的性质及用途。

【教学难点】综合利用本章知识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多媒体展示一张和谐、美好、充满盎然生机的图片,让学生心驰神往。第二张图片:水质污染触目惊心,形成强烈的反差,让学生感到义愤填膺,如果你是环保小卫士,利用现有的化学知识能否检验出废水的成分。学生自觉进入角色,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急切想解决问题的欲望,自觉进入学习状态。主动参与教学。

【探究性实验】有A、B、C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来自于不同工厂排出的污水,主要成分是硫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请你用不同的方法把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可提供的试剂有下列溶液

CuSO4溶液 BaCl2溶液 稀HCl 酚酞试液 固体有:Zn CuO Cu(OH)2

你能否根据下列表格填写出需要加入的药品、实验现象、结论

【思考、讨论与归纳】要想解决问题,你应具备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

以具体的实例来引出酸、碱、盐知识点的复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四人一个小组的合作互动探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互动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呈我们刚解决一大难题,下面来轻松一下。

【快乐点击】

1.某电镀厂排出的污水,其pH<7,并含有硫酸铜,要除去硫酸铜,同时调节pH至中性,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生石灰 B.氯化钡 C.硝酸银 D.碳酸钙

2.某著名风景区附近是大型的陶瓷生产基地,工厂排放的气体使景区内酸雨频频。风景区内受酸雨影响最小的是( )

A.山上的树木 B.小桥的铁栏杆

C.路灯的玻璃罩 D.大理石雕 设计意图:

酸碱盐性质的应用,难度较低,舒缓紧张神经,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这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我们要热爱生活,关心身边和化学,下面来看一个化学与生活的实题。同学们都吃过水煮牛肉吗?它那鲜嫩爽滑的口感,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掉。这里面就有嫩肉粉的功劳。

设计意图:

由生活中的物质引入,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实战训练

安多夫是一种嫩肉粉,其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它可破坏肉质纤维结构、促进肉类吸收水分,从而达到使肉质松软、鲜嫩爽滑的目的。小洁发现将拌有嫩肉粉的肉类放在锅里并加入食醋等调料烧煮时产生了大量气体。

(1)请你猜测气体的成分:气体中除了醋酸蒸气、水蒸气之外,还可能含有 。理由是

。怎样设计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测是正确的

(2)请写出碳酸氢钠的俗名 ,以及在生活中的另一种用途 。

设计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以化学视角观察身边发生的现象,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

练一练

有下列物质:a.盐酸

b.熟石灰 c纯碱.d.食盐 请选择合适的标号(a~d)填空:

(1)常用降低土壤酸性的是 ( )

(2)在日常生活中用做调味剂的是 ( )

(3)少量存于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 ( )

(4)做馒头时用于除去面团发酵生成的酸的是 ( )

设计意图:以练习来复习酸碱盐的用途,巩固知识点。

现出问题解决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避免一上课就复习知识点的空洞和被动。

【回顾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对《酸碱盐》相关知识的复习,请你谈谈有哪些收获?

1.酸、碱、盐的性质、用途。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热爱生活,关心身边的化学。

3.学会合作,在合作中成长。

设计意图:

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小结,强化知识。有意识渗透德育教育。

【课后作业】鉴别硫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除了刚才所用的方法,你还能想出更多的方法吗?各组相互交流,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设计意图:从课内廷申到课外,强化小组合作。强调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奥运五环象征着五大洲的团结。

含义是全世界的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相聚一堂。

感兴趣的同学可根据学案上的提示来试一试。

【课后拓展】

如右上图所示A、B、C、D、E各代表铁、水、二氧化碳、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中的一种物质。常温下相连环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的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请填空: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 D 。

(2)相连的物质间发生的反应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设计意图:物质推断题是中考必考的难点问题,有意识引导学生向中考靠拢。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针对中考的专题复习课,酸碱盐是近几年中考命题考察的重点内容。教学设计涵盖了中考对这部分考察的基本形式:物质的鉴别、选择题、填空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物质的推断。在选题上我有意识引导学生向中考靠拢,为中考服务。选的题基本上是联系生活实际,而且是近年来的中考热点问题。本节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去观察,去体会,增加知识与生活的亲近感,使学生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在教学模式上改变常规复习模式。常规的复习模式,首先是老师把相关的知识点一一罗列出来,然后再讲几个典型例题,最后再做几道练习了事。《中考考试说明》重点提出了考试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提出了要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探究性和开放性。在复习课中既要贯彻中考的要求,又要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环境中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本节复习课采用问题和探究实验为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具体的实例来引出酸、碱、盐知识点的复习,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四人一个小组的合作互动探究,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互动中,拓宽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呈现出问题解决的多样性,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避免一上课就复习知识点的空洞和被动。再通过提问、思考、讨论、讲解、练习、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动口、动脑来进行分析、讨论、释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解释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节复习课,学生们感到了学习的快乐。我也认识到复习课也照样可以上出生动和活泼,同时对新课程的理念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酸和碱教学设计(共8篇)

酸碱中和反应教学设计

核酸教学设计

硝酸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酸、碱、盐——酸及酸性质,学案

推荐访问:酸碱 教学设计